收藏 分销(赏)

(通用版)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三-小说阅读.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237306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PPT 页数:189 大小:13.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三-小说阅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9页
(通用版)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三-小说阅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9页
(通用版)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三-小说阅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9页
(通用版)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三-小说阅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9页
(通用版)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三-小说阅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考纲展示考试大纲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提出了统一的要求(见专题十二“最新考点解读”)。对“小说阅读”的考查,也分为“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三个层级。二、命题规律 全国新课标卷在文本的选择上以微型小说为主,长度一般在1200字左右。考查能力以“分析综合”为基础,以“鉴赏评价”为重点,“探究”所占比重有逐年增加趋势。一般设置四道小题:一道“五选二”的多项选择题,三道简答题。常见的题型包括: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概括人物形象及分析小说结构等。(2015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马兰花 李德霞 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过来

2、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 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她男人说了。男人说:

3、“我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男人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那是提钱的时候吗?”男人急了:“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马兰花火了:“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咱那六百块钱?啥人啊!”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

4、第三天,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她女儿火化了麻婶,带着骨灰连夜飞回了上海。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老子就没见过你这么傻的女人!”男人离开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马兰花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从此,男人耿耿于怀,有事没事就把六百块钱的事挂在嘴边。马兰花只当没听见。一天,正吃着饭,男人又拿六百块钱说事了。男人说:“咱都进城好几年了,住的房子还是租来的,你倒好,拿六百块钱打了水漂儿。”马兰花终于憋不住了,眼里含着泪说:“你有完没完?不就六百块钱吗?是个命!就当麻婶是我干妈,我孝敬了干妈,成了吧?”男人一撂碗,拂袖而去,把屋门摔得

5、山响。日子水一样流淌。转跟,一个月过去。这天,马兰花卖完菜回到家。一进门,就看见男人系着围裙,做了香喷喷的一桌饭菜,马兰花呆了,诧异地说:“日头从西边出来啦?”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嘴快,说:“妈妈,是有位阿姨给你寄来了钱和信,爸爸高兴,说是要犒劳你的。”马兰花看着男人说:“到底咋回事?”男人挠挠头,嘿嘿一笑:“是麻婶的女儿从上海寄来的。”“信里都说了些啥?”男人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汇款单和一封信,说:“你自己看嘛。”马兰花接过信,就着灯光看起来。信中写道:“兰花姐,实在是对不起了。母亲去世后,我没来得及整理她的东西,就大包小包地运回上海了。前几天清理母亲的遗物时,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小本本,上面记着她

6、借你六百块钱的事,还有借钱的日期。根据时间推断,我敢肯定,母亲没有还这笔钱。本来母亲在医院时,你还送了一兜水果过来,可你就是没提母亲借钱的事。还好我曾经和母亲到你家串过门,记着地址。不然麻烦可就大了。汇去一千元,多出来的四百块算是对大姐的一点心意吧。还有一事,我听母亲说过,大姐一家住的那房子还是租来的。母亲走了,房子我用不上,一时半会儿也卖不了,大姐如果不嫌弃,就搬过去住吧,就当帮我看房子了,钥匙我随后寄去。”马兰花读着信,读出满眼的泪水 (有删改)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A马兰花刚从市场接菜回来,三孬就急忙告诉她麻婶生病住院的事,还鼓动她到医院向麻婶

7、女儿要钱,说明三孬好嚼舌,是个搬弄是非的人。B马兰花的丈夫因为六百元钱就耿耿于怀,收到一千元的汇款单后又主动为妻子做饭,这些细节惟妙惟肖地写出了这个人物的世故圆滑、反复无常。C小说以麻婶女儿来信作为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仅呼应了故事留下的悬念,还巧妙地造成了情节的逆转,颇具艺术匠心。D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从上海来信中可以看出,麻婶的女儿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又是一个精明的人,她内心深处很不愿意欠别人的情。E发生在马兰花与麻婶两家之间的故事温馨动人,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当下社会伦理道徳和人际关系的忧虑与反思,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解析:A.“三孬好嚼舌,是个搬弄是非的人”错,三孬得知麻

8、婶重病住院,劝马兰花向麻婶女儿要钱,只是一种善意的提醒,并不是“鼓动”。B.“马兰花的丈夫世故圆滑、反复无常”表述不当。在收到麻婶女儿寄来的钱和信后,丈夫的反应是“挠挠头”“嘿嘿一笑”,主动做饭,应该是受到了感染,为自己以前的言行感到愧疚。D.“精明”用词不准确,“她内心深处很不愿意欠别人的情”于文无据。答案: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D给1分;答A、B不给分。2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答:_解析:本题考查小说的线索及其作用。小说的主人公是马兰花(借钱方),故事情节是围绕马兰花借钱,探病不提钱,与丈夫为钱发生矛盾及收到麻婶女儿的信和钱来展开的。同时,麻婶

9、母女(欠钱方)借钱、记账、住院、去世、还钱的发展是文章的暗线。明暗线交织一方面推动了情节,另一方面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丰富小说的主题。答案:第一问:明线是马兰花一家为借款而引发的冲突,暗线是麻婶母女的还款过程。第二问:设置麻婶母女还款这一暗线,虽然着墨不多,但仍可展现她们的品质,丰富小说的主题;明暗线索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3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答:_解析:本题要求概括人物性格特征。这需要对人物的所有言行进行分类评价,整合出要点来。麻婶与马兰花只不过是摆摊卖菜的同行,她在麻婶遭遇不幸之后的一系列表现,可以看出她的多种性格特

10、征。听说麻婶的不幸后,不时发呆,并及时到医院探视;见麻婶女儿伤心,便不再提借钱的事;丈夫对她不满,她尽量忍让;尽管挣钱不易,但不为钱伤害情义;丈夫言行过分,她会据理力争。答案:朴实善良。听说麻婶的不幸后,不时发呆,并及时到医院探视。善解人意。见麻婶女儿伤心,便不再提借钱的事;丈夫对她不满,她尽量忍让。做人有原则。尽管挣钱不易,但不为钱伤害情义;丈夫言行过分,她会据理力争。4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答:_解析:这是对小说内容进行探究的题目,属于鉴赏类探究。本题探究的是“三次写马兰花流泪”的表现和心情,要结合具体

11、环境,分析她每次流泪是因为什么,从而体会她的心情。答案:第一次流泪,是丈夫对她的行为不理解,踢翻了装西红柿的菜篓子,“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马兰花感到委屈。第二次流泪,是因为“男人耿耿于怀,有事没事就把六百块钱的事挂在嘴边”,“眼里含着泪”,除了委屈还有愤怒。第三次流泪,是因为收到麻婶女儿寄来的钱和信,“满眼的泪水”,心里充满了感动和温暖。三次描写,层层递进,丰富了马兰花的人物形象,凸显了小说“人间自有真情在”的主题。考点一小说的故事情节 小说情节是在小说提供的特定环境中,由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整个过程,有时指的是其中的一个阶段。

12、它是构成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它既有自身的特点和艺术技巧,又对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起着重要作用。【关于情节的一些基本知识概念】【关于情节的一些基本知识概念】1“故事情节”包括情节本身以及情节的结构方式,所以,不管是问情节还是问结构,都属于“鉴赏故事情节”这个大的范畴。2故事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生活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的某个阶段。3小说的情节从结构上说一般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些小说还具有序幕、尾声两个部分。考卷上选用的都是微型小说,一般没有序幕和尾声。4“细节”与“情节”具有交叉关系,其中“情节中的细节”就是故事情节的最小单位。所以,如果是在故事情节这个大

13、范围中问有关细节的问题,实际上问的还是情节。5小说的结构(1)一般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它循着事物发展的程序,符合人们的接受心理和阅读习惯,便于把叙述内容表述得条理清楚,自然顺畅。(2)特殊结构及其好处倒叙:把故事的结局或后面的情节放到开头写。其好处为:增强文章的生动性,造成悬念,引人入胜,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与结构的单调。插叙:在主体事件的叙述之中插入与之有关的其他情节。其好处为: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或解释说明作用;既可以丰富充实内容,又可以保持脉络的清晰。补叙:对主体事件的补充叙述。其与插叙的区别:插叙插入的是基本事件之外的有关情况,去掉它并不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补叙是基本事件的有

14、机组成部分,去掉它会影响事件的完整性。补叙可以在篇中或篇末,插叙只能在篇中。双线结构:一篇小说中有两条故事线索在发展。如:药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有一主一次两条线索。有时两条线索各表达一个主题。如药:华家买药这条线索表达的是百姓的愚昧与麻木,夏瑜被杀这条线索表达的是辛亥革命的悲哀。有时两条线索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冲这条线索和高俅及其走卒这条线索共同表达的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主题。6小说的顺序 小说的故事叙述顺序一般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件本身发展的逻辑顺序。这三种顺序很多时候都是一致的,但也有不一致的时候。7小说的线索以人物为线索:作品中的“

15、我”,如孔乙己套中人祝福。以物为线索:如项链中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以至最后知道是假项链,“项链”把整个故事都串起来;而药中,从买药开始,然后吃药、议药,而围绕“药”产生的悲剧结局更具有警世作用。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大多数的小说属于这一类,尤其是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如林黛玉进贾府以林黛玉在贾府的所见所闻为线索,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以林冲一步步被逼走上反抗道路为线索。在“双线结构”的小说中会有两条线索。8小说的人称 人称与小说的叙述角度有关,是从叙述人的角度说的。叙述角度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1)第一人称“我”,比较常见。1)好处与作用:使小说的叙述真实亲切,拉近作品和读者之间的距离;便

16、于抒情;便于展示“我”的心理活动;便于“我”对主人公的烘托;有利于串联全文。2)缺点与不足:局限于叙述人“我”的所见所闻,不便于反映广阔的现实生活,很难反映“我”以外的人物的思想。3)依据“我”在作品中的不同作用,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我”是见证人或穿针引线的人物。如孔乙己中的“我”。“我”既是见证人或穿针引线的人物,又是事件的参与者之一。如祝福中的“我”。“我”是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如一件小事中的“我”,故乡中的“我”。“我”是主人公。如墙上的斑点中的“我”。(2)第二人称“你”,比较少见。1)好处和作用:拉近叙述人与小说中人物之间的距离,便于抒情,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2)缺点与不足:不

17、具备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好处。严格地说,第二人称算不上一种叙述角度,暗含的叙述角度还是“我”,但这个“我”不在文中出现,出现了就是第一人称了。(3)第三人称“他”,属于“全知角度”,最常见。1)好处与作用:不受叙述者的见闻和感受的约束,张弛自由。可以多角度塑造人物,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心理描写均可自由展开。不受时空限制,可以有很大的跨越性,反映现实生活比较灵活自由。2)缺点与不足:不具备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好处。9故事情节展开的常见方式以XX为线索,以XX为顺序展开。以某人讲故事的方式展开。如装在套子里的人就是用中学教员布尔金给兽医伊凡内奇讲故事的方式展开的。以小说中“我”的所见所闻展开。如祝

18、福。通过人物对话或心理描写展开。如四川卷想象第2小题: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请概括回答。答案:以“想象”为线索,以心理活动描写为主要方式来展开故事情节。用主人公回忆的方式展开。(2014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数学家的爱情 李伶伶 数学家是朋友送他的绰号,因为他对数字特别敏感,数学运算得特别快。朋友都说他是数学天才。可是数学天才的爱情之路却一直不顺。一次,他跟一个交往不久的女友去饭店吃饭,结账时却跟服务员吵了起来。那天饭钱应该是79.8元,如果服务员报出准确的数值,他也不会生气。可是服务员向他要80元。他说,不对吧。服务员说,账单上这么写的。说着把手写的账单递给他,他看账

19、单上真写着80元,就说,你们算错账了,不是80元,是79.80元。服务员说,我们这里都是按四舍五入收费的。他说,你们怎么收费我不管,但是你们这账确实算错了。服务员说,差两角钱还算差呀?数学家说,怎么不算差?79.80元和80元能划等号吗?服务员说他小气,数学家就跟她吵了起来。女友很尴尬,劝了半天劝不住他,索性走了。当晚就跟他分手了。女友觉得他为两角钱就能跟人吵一架,以后她可过不了。数学家很苦恼。朋友劝他别上火,说总能遇到理解他的人。后来他真遇到了一个这样的人。她是个会计,也喜欢计算,也是看到一组数字就把它们加起来算出结果。两个人在一起时总比赛谁算得快。跟她在一起,数学家很开心。数学家想跟她结婚

20、,却因为一件小事又黄了。那天是情人节,数学家陪女友去逛街。看到一家新开业的咖啡厅在搞打折优惠活动,就进去了。要了两杯咖啡,又要了五样小点心。吃完去结账,看到结账的队伍排得很长。原来那天收银员有事没来,女老板临时顶替。她不太会算账,借助计算器也算得很慢。要结账的人在旁边催她,越催她越着急,越着急越算不好。数学家见状走过去说,你要是信得过我们,我们帮你算。女老板抬头看看数学家和他的女友,觉得他们不像坏人,就同意了。于是,数学家帮女老板算账,女友帮核实,女老板在旁边收钱。不一会儿,结账的队伍就消失了,剩下最后一位客人。就是这最后一个人的账,让数学家和女友出现了分歧。数学家算出客人应付182元,女友说

21、是188元。让客人自己算,结果跟数学家一样。最后让女老板算,女老板算完后,看看数学家又看看他女友,说,这位先生算得对。数学家女友说,你说谎!女老板说,我为什么要说谎?我们三个算的结果都一样,说明你确实算错了。数学家女友说,我没错,不信我重新给你算一遍。客人有点儿不高兴,说,你这人怎么这样?算错了还不承认。女老板说,您别生气,我按您算的结果收钱。客人递过来200元钱,女老板找给他18元。客人拿着找回的零钱走了。数学家女友气愤不已,她看看女老板,又看看数学家,一句话没说就走了。数学家跑出去追女友。女友说,除非你承认自己算错了,否则别再来找我。数学家觉得女友不讲道理,就没再找她。女老板很感激数学家那

22、天帮她算账,他再去喝咖啡时,说啥也不要钱。一来二去,两个人成了朋友,后来又成了恋人。女老板是个年轻的单身女人,厌倦了职场的尔虞我诈,辞职开了这家咖啡厅。数学家经常来帮女老板算账,女老板对他的计算能力崇拜得五体投地。一年后的情人节,两个人结婚了。结婚那天,咖啡厅全体商品打八折。服务员问:开心果也打折吗?女老板说,当然不打,开心怎么能打折呢?数学家觉得这话很耳熟,就问,开心果不打折,那去年怎么打了?女老板看着数学家笑了,说,去年也没打。最后那位客人买了一碟开心果,你算账时一并打了折,所以那天的账,你当时的女友算的是对的。数学家很意外,说,那你为什么说她算错了?女老板说,傻瓜,因为我看上你了呗。数学

23、家很生气,说,你怎么能这样!数学家不能原谅女老板,执意跟她离了婚。女老板不理解,数学家为什么这么对她。(选自小说选刊,有改动)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小说第四自然段看似闲笔,其实承上启下,引导故事情节自然发展,引发阅读兴趣。B数学家和女会计都乐于助人,因爱好相同而相恋,最终分手根本上是性格使然。C小说题目匠心独运,既是对内容的准确浓缩,又包含明显的调侃意味。D小说通过人物的肖像、言行、心理及环境描写,刻画了社会众生相。E小说通过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启发读者思考爱情的真正涵义。解析:C.“调侃意味”不准确。D.小说中没有肖像和环境描写,且“刻画了社会众生相”不

24、准确,文章的主要人物是“数学家”。E.小说的主旨是启发人们思考人际交往中情商的重要性,而不是“启发读者思考爱情的真正涵义”。答案:答B给3分,答A给2分,答C给1分;答D、E不给分。2小说第七自然段画线句子分别写到女老板和数学家女友两次“看看”,试就此对人物心理加以分析。答: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句及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两个句子中的两处“看看”,第一句中写的是“女老板”分别看数学家及其女友,女老板的“看”是在揣测两人的关系,并思索在两人的答案中支持谁的答案为好;第二句写的是“数学家女友”分别看女老板和数学家,她的“看”是对两人都不认可自己答案的怀疑,以及对数学家的失望。答案:女老板的两

25、次“看看”,表明她已经知道数学家算错,但对是否说明真相有些犹豫,最终选择了偏向数学家,透露了对他的好感。数学家女友的两次“看看”,表明了她的不解和气愤,她觉得这两个人不可理喻,于是怒而离开。3.小说最后才交代一年前数学家算错了账,这样处理有何作用?结合作品加以分析。答:_解析:本题考查故事情节安排的作用。小说最后挑明了一个真相,本来故事就要结束了,结果又掀起了一个波澜,使故事结局发生陡转。在这个陡转中,矛盾冲突达到高潮,女老板和数学家各自的性格得到进一步展现,故事也更有意思了。答案:使故事情节平中见奇,形成高潮;使女老板和数学家的形象更加丰满;进一步揭示人际交往中情商重要性的主题;增添作品的情

26、趣,让人回味。4数学天才为什么赢得爱情又为什么失去爱情?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你从这个人物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答:_解析:这是一个鉴赏类加看法类的探究题。先要鉴赏分析小说本身内容,接着再说明自己得到的启示。数学家三次赢得爱情又失去爱情,三次得失之间的相似点,就是事情发生的原因。“数学家”这个身份形成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精于计算但容易固执。这个性格既值得肯定,又有可反思的地方,可以围绕这一点来进行探究。答案:赢得爱情的原因:精于数学计算,为人耿直,乐于助人。失去爱情的原因:性格偏执,与人交往中缺少理解和沟通。启示:处理问题要坚持原则与变通并重,与人相处要善于理解和沟通;原则就是原则,这是底线,任何时

27、候都不能放弃。概括故事情节1一句话概括 以课文墙上的斑点为例:小说写了一个主人公在一个普通日子的平常瞬间,抬头看见墙上的斑点,由此引发了意识的飘逸流动,产生一系列幻觉和遐想的故事。2几句话概括 还是以课文墙上的斑点为例:小说描写主人公在一个普通日子的平常瞬间,抬头看见墙上的斑点,由此引发意识的飘逸流动,产生一系列幻觉和遐想。主人公一会由斑点联想到钉痕、挂肖像的前任房客;一会从对斑点的疑惑联想到生命的神秘、思想的不准确性和人类的无知;一会从猜测斑点是一个凸出的圆形联想到一座古冢,进而想到忧伤、白骨和考古最后发现墙上的斑点不过是一只蜗牛。3小说写了几件事或情节发展几个阶段的概括(这种题型比较多,凡

28、是故事发展具有阶段性的都是这种题型)如重庆卷枪口下的人格(文本见P345)第3小题:请围绕主人公贝尔蒂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答案:基本情节:(贝尔蒂)俘敌护俘被俘脱险赴死。如广东卷面包第1小题: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答案:妻子发现丈夫凌晨在厨房;妻子仔细观察后发现丈夫偷面包;厨房对话中,妻子没有揭穿丈夫的谎言;第二天,妻子找借口把自己的面包匀给丈夫。这是小说阅读鉴赏中考查最为广泛的一类题型,除了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思想分析和环境描写分析之外,其他的全部问题都属于这一类。1设题方式(1)这样写起什么作用(或者写这一点有什么好处)?如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鞋第2小题:小说以“鞋”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

29、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分析故事情节安排的目的、作用、意义、作出评价 答案:做鞋是当时当地的规矩,这样的故事既有生活气息,又有时代特点;以鞋为线索,可以使故事情节更集中、紧凑;鞋是情感的寄托物,有助于主人公内在情感与深层心理的发掘与表现。(2)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人物为什么这么做、这么说)?如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古渡头第4小题: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性高歌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答案:艺术结构上,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最后以歌声结尾,余韵悠长,耐人寻味;情感表现上,以渡夫的无表情代替哭泣,以任情高歌代替诉苦,强化了表现苦难的力度;人物形象上,既表现渡夫的洒脱豪放,也反衬他的现实痛苦之

30、深,使渡夫的形象更加丰满;思想内容上,从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到表现渡夫追求自由生活的信念,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如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鞋第4小题:文末“后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还是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答案:观点一:“后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从形式上看,“后记”与小说没有直接关系,两者是各自独立的文本;从内容上看,小说是乡土生活的诗意想象,“后记”是作者的自我忏悔,两者无法融为一体;从人物塑造上看,“后记”的“真实”事实,限制了小说的想象空间。观点二:“后记”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形式上看,小说是一个开放性的文本结构,“后记”是其中的有机组成部

31、分;从内容上看,“后记”的“真实”改变了小说的田园牧歌风格,于诗意中多了一丝冷峻;从创作倾向上看,“后记”中的自我审视,将传统与现代联系起来,深化了小说的思想主题。(3)作品是如何展开情节(写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用)?如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古渡头第3小题: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答案: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以“钱”为话题,引入渡夫的故事,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多用对话形式,以渡夫之口自述他的经历,使叙事更加集中;情景描写与渡夫讲述相结合,赋予渡夫的故事哀而不伤的诗意美。(4)小说中的某个物品起了什么作用?如2014年湖北卷六指猴第

32、2小题:小说中那块活泼有趣的玉蟠螭在情节安排与人物塑造方面有什么作用?请分别作简要分析。答案:在情节安排方面,它是组织和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物件:东家有宝玉,侯六来盗玉,侯六被东家感化自首,东家舍玉相救,侯六窃玉以报东家。在人物塑造方面,它可以衬托人物的品格。例如东家爱玉,衬托其风雅;知府爱玉,表现其贪婪。2情节(细节)自身的表意作用(1)表现人物性格或某时刻特定的心态。(2)突出某种意思。(3)渲染某种氛围,提供某种背景。(4)表现小说主题。3情节(细节)在全文结构上的特点和作用(1)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情节整体特点)(2)首尾呼应和前后照应。(前后或首尾的关系)(3)欲扬先抑,先

33、抑后扬。(开头与后文的关系)(4)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往下看。(开头)(5)过渡,引出下文。(中间)(6)结尾戛然而止,留下回味的余地。(结尾的艺术)(7)结尾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结尾的艺术)(8)既交代了与主要故事情节有关的背景,又使情节安排集中。(插叙的艺术)(9)使故事情节具有戏剧性。(整体的效果)(10)铺垫、伏笔、对比。(前后的关系)4专门就小说的标题设问(1)小说一般以什么为标题以主人公为题(要注意附加在人物身上的特征性词语,如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马裤先生)。以核心故事情节为题(要注意这个情节的深刻含义,如走眼)。以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题(要注意背景性意义,如祝福边城)。以

34、某个物品为题(要注意这个物品在文中的线索作用、象征作用、暗示主题作用、表现人物作用,如鞋)。以评价性、设问性、主题性的词句为题(要注意与小说主题的关系,如步步惊心蹉跎岁月阳光灿烂的日子丧钟为谁敲响太阳照常升起)。(2)分析小说标题的含义表层含义与深层含义。与小说的哪些方面有关联,比如内容与主旨。不是所有标题都有深刻的含义。比如六指猴,就只是突出小说的主要人物形象。(3)分析小说标题的作用(用意、目的、效果、好处)突出小说主要人物形象(如六指猴);表达对人物的褒贬或附加某种意蕴(如马裤先生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东坛井的陈皮匠);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如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丧钟为谁敲响);作为故事的线索

35、,贯串全文(如鞋项链);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暗示故事背景,渲染某种氛围(如祝福边城);象征某种意义,暗示小说主题(评价性、设问性、主题性的题目均有此作用);启发读者思考(如药活着);突出某个情节及其在文中的作用(如零花钱)。(4)标题设问的方式标题的含意或作用好处。如2014年浙江卷走眼第4小题:这篇小说为什么要用“走眼”做题目?答案:“走眼”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走眼”是全文的主要事件;“走眼”在文中具有正话反说(或者说幽默讽刺)的效果,较好地突出了主题。如2013年山东卷活着第4小题: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活着”为题目有什么好处。答案:“活着”概括了老人、老牛的生存状态;让读者体味“活着

36、”的滋味;产生如何对待生命的思考;形象生动,言简意丰,耐人寻味。把现有标题改为另一个标题可以吗?(或两个标题哪一个好)这样设问,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可以改为另一个标题,这种情况占多数;另一种是不可以,这种情况极少见。若问“两个标题哪一个好”,一般都有两个答案。如R.W.威尔的零用钱设题:这篇小说从乔找工作写起,到他找到工作结束,那么小说的题目可以由“零用钱”改换成“求职”吗?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答案:观点一:不可以改换成“求职”。理由:小说构思角度:乔把零用钱施舍给了老乞丐,老乞丐又是雇主的父亲,乔因此找到了工作,施舍零用钱的情节推动了故事的发展,结尾出人意料,体现了小说构思的独具匠心。刻

37、画人物形象角度:小说对乔施舍零用钱这一情节进行了细致的描绘,通过对乔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的描写,尤其是对硬币数量的具体交代,突出了乔乐观的生活态度与热心助人的性格,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主题也更加鲜明突出。相比之下,对“求职”内容的描写显得有些逊色。观点二:可以改换成“求职”。理由:情节发展角度:小说主要写了乔为了给女儿买圣诞礼物而去求职、求职失败后在街上发生的故事、求职意外成功,所以乔“求职”是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体现主题思想角度:乔“求职”成功是他的善良之举所至,善良的人会有好的结果,小说在赞扬了主人公善良正直本性的同时,也体现社会向善的风尚,用“求职”做标题更能引发读者对小说主题的

38、深入思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瓦尔特施那夫斯奇遇记 法 莫泊桑 自从随军入侵法国以来,瓦尔特施那夫斯觉得自己处处背时不顺。他身体肥胖,走起路来很费劲,老是喘气,他那双又肥又厚的平脚板,痛得他苦不堪言。每当夜幕降临,他裹着大衣躺在地上睡觉,这时,他总要久久地思念着留在家乡的妻子儿女。碰到好吃的东西,他总是细嚼慢咽,仔细品尝。他常这样想,人一死,世上一切良辰美景、欢快幸福岂不立即就化为乌有。他所属的那个兵团向诺曼底进发。有一天,他奉命跟一支小分队外出侦察。田野里一切似乎都毫无动静,这些普鲁士人放心大胆地走进一个沟壑纵横的小山谷。突然,枪声大作,猛烈的火力阻挡了他们的去路,他们队伍中立即有二十

39、来人被撂倒。一支游击队从一个巴掌大的小林子里直扑而来。施那夫斯起初愣在那里没动,他一时不知所措,竟忘了赶快逃命。随后他才拔腿就逃,但立即又意识到自己慢得像一只乌龟。这时,他看见,在他前方六步开外有一道宽宽的地沟,上面长满荆棘并有枝叶掩盖,他猛然双脚一并,纵身往沟里一跳,正如从桥上往河里一跳那样。有一段时间,枪声、叫喊声与呻吟声仍清晰可闻。后来,一切归于平静,寂寥无声。这个普鲁士大兵开始盘算起来:我该怎么办呢?如果回部队的话,那又要去过开战以来那种苦不堪言的生活,每天忧心忡忡,惊恐不安,疲劳难耐!可是,到底怎么办呢?总不能老待在这条沟里,一直到战争结束。一个人每天都需要吃东西呀!他突发奇想:“如

40、果我当上俘虏就好了。”此一奇想既出,他的心就兴奋地跳动起来。关在看管严密的牢狱里,有吃有住,枪弹打不着,刺刀碰不上,什么都不用害怕了。夜幕突然降临,一片晦暗,万籁无声。他待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夜色中只要有一点轻微的陌生的声响,他都要吓得打哆嗦。正好有只兔子屁股擦到窝边发出了响声,险些吓得施那夫斯拔腿就逃。猫头鹰的叫声,更是把他的心撕碎了,使他感到一阵阵突如其来的恐惧。晨光又重新照临他头上。他又开始进行守望。一直又到了夜幕降临大地的时候,他不失时机悄悄地爬出地沟,猫着腰,胆战心惊地朝远处的城堡走去。城堡底层的窗户都透出灯光,其中有一扇窗还大大地敞开着;一阵浓浓的烧肉香从里面冲出来,钻进了他的五脏六

41、腑,使得他呼吸急促,勇气骤增。于是,他不假思索,戴着尖顶盔就冒冒失失出现在那个窗口。屋里有八个仆人,正围着一张大桌子吃晚饭。突然,他们瞧见了敌人!老天爷啊!普鲁士大兵攻进城堡了!在场的人争先恐后站起来,一阵混乱。转眼间,人就跑空了,只剩下那张堆满了食物的桌子。施那夫斯则对眼前的这一幕感到莫名其妙。他迟疑了一会儿,就爬过窗台,朝那一桌食物走去。当一群武装到头发的士兵迅速抢占了整幢房子的时候,施那夫斯正在那里呼呼大睡。五十枝上膛待发的枪一齐对准了他的胸,接着,把他从头到脚捆了个结结实实。一位军服上镶着金线的胖军官,大喝一声:“你被俘虏了!投降吧!”施那夫斯脸上露出了微笑,他,现在的确是面带微笑,因

42、为他确认自己终于当上了俘虏!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瓦尔特施那夫斯奇遇记是一篇以一名普鲁士士兵为主人公的短篇小说。作者以普鲁士侵略法国为创作背景。B作者从普通人性的角度去塑造人物,描绘出了一个贪恋安逸、畏惧死亡、在战场上思亲念人的厌战者形象。C小说通过施那夫斯的奇遇故事,表现了他贪恋安逸、胸无大志的性格品质,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D小说结尾施那夫斯面带微笑,但内心却十分痛苦忧伤,他只是不想让法军看出。E作品表达了作为侵略者的普鲁士士兵对战争也很厌恶的主题。发动战争只是统治者的政治手段,人民爱好的是和平。解析:B.“贪恋安逸”不确切。C.“表现了他贪恋安逸、

43、胸无大志的性格品质,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表述错误,小说表达的是作为侵略者的普鲁士人爱好和平,对战争也很厌恶的主题。D.“但他的内心却十分痛苦忧伤,他只是不想让法国军人看出”表述错误,他内心是坦然快乐的,他觉得自己终于安全了。答案: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D不给分。2.小说取名为“瓦尔特施那夫斯奇遇记”,请你简述作品中瓦尔特施那夫斯经历了怎样的奇遇。答:_ _ _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情节的把握,属于“概述故事情节”类。先通读全文,一步一步找出“瓦尔特施那夫斯”遇到哪些事,按照顺序梳理即可,注意语言的准确与简洁。答案:当施那夫斯作为普鲁士士兵侵略法国时,遭遇法国游击伏击。求生

44、的欲望使他成了一名逃兵,成为俘虏的念头盘踞在他心中。饥寒交迫的施那夫斯潜入一个城堡,村民误以为是大规模入侵,当即一哄而散。他饱餐一顿之后昏然睡去。醒来时已被捕,但主人公为自己做俘虏的梦想终于实现而万分欣喜。3.小说多次写到夜幕降临的场景,请结合原文说说这样写的作用。答:_ _ 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小说情节安排的作用。“夜幕降临”属于景色描写,所以此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一般具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对人物的心理进行暗示的作用。回答本题要考虑此处景物描写与全文的关系以及景物描写固有的作用。答案: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环境,描绘出一幅令人恐惧的画面,渲染紧张

45、气氛。侧面表现人物恐惧痛苦的内心世界,与他所向往的温馨的家庭生活环境形成鲜明对比。4有人认为主人公施那夫斯的人物形象是可悲的,有人认为施那夫斯是可爱的,那你的观点呢?请探究文本,概括分析。答:_ _ _ 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探究小说丰富意蕴的能力。这种探究一般选择哪一种观点都可以。回答本题,首先要明确观点,不能模棱两可。其次,无论是“可悲”,还是“可爱”,都要从文中找到相应的情节来证明。同样的事实,不同的看法来自于看问题的立场角度不同。比如他脱离部队,有人认为他当逃兵可悲,有人认为他这是热爱生命,珍爱生命。顺着这个思路来探究,只要说得充分,言之有理即可。答案:认为可悲:施那夫斯参加作

46、战却畏惧战争,离开战友,临阵脱逃;逃跑后还一直想做俘虏;醒来时被捕,还为自己做了俘虏而满足;他是一名侵略者。认为可爱:施那夫斯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他思念家乡和亲人,心中挂念着自己的妻子和儿女;他饥寒难耐,潜入法国人的城堡,只是饱吃一顿,并没有伤害当地的一个百姓;他不喜欢侵略,厌恶战争。友情提示每道习题都是一个高考点,每项训练都是对能力的考验,认真对待它们吧!进入“课时达标(二十七)”,去收获希望,体验成功!本栏目内容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考点二小说的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它对表现人物身份、地位

47、、行动,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都具有重要作用。社会环境描写,指的是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它所描写的范围可大可小,大至整个社会、整个时代,小至一个家庭、一处住所。描写的内容可以是室内陈设、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时代气氛等。社会环境的描写应具有浓郁的地域风土特色。【环境描写的基本知识概念】【环境描写的基本知识概念】1自然环境的有关问题(1)自然环境都是景物描写,是明面上的、看得见的。(2)景物描写的方法 组合关系:空间组合:由上到下,上下结合;由远及近,远近结合;由周围到中心。时间组合:春夏秋冬,晨午昏夜,四季四时。色彩组合:各种色彩有机搭配,使画面充满生机。衬托关系:以动(声)衬静,动

48、静结合;以静衬声,使声音显得更加突出。背景对主体的衬托。色彩对色彩的衬托。(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方法基本上都适用于小说、散文)(3)景物描写的特点(或者说是景物的特点)特点一般用形容词表述。常见特点:清新、鲜活、艳丽、明朗、宁静、静谧、和谐、灿烂、绚丽、辽阔、庄严、充满生机、富有活力|阴暗、阴沉、沉闷、封闭、压抑、死寂、凄清、阴冷、狭小、死气沉沉。(诗歌中的景物描写特点基本上也都适用于小说、散文)(4)景物描写的作用 交代人物生活的环境;营造、渲染某种氛围、气氛,奠定情感基调;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某种象征或暗示(如暗示社会环境,时代特征);突出深化主题思想。(这一点诗歌与小说有比

49、较明显的区别,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是为了抒情,而小说中的景物描写是为人物服务的)如老人和马:(1)月亮从东山后面升起来,就挂在山顶那棵树的梢上。院子里没点灯,只有院西墙马棚那儿,一星红红的火,在月光底下明明灭灭。何处的笛声,被山风一路送过来。声音时高时低时强时弱,断断续续。听不出什么曲调,却跟山里的夜风那般寒凉。(18)笛声继续随了风送过来。这一次,他听得真切,是他曾经教孩子们唱过多次的希望的田野。欢快的笛声,已不似先前那般寒凉,在夜风里有节奏地舞。他轻声随着笛子的旋律哼唱起来: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老马似乎也受了感染,不再入定般寂静,它用力摇晃着耳朵,四蹄有节奏地在地上轻轻踢踏。老人的大手轻

50、轻抚遍老马的全身,嘴里的声音渐渐模糊,眼角有凉凉的泪缓慢滑下来:老伙计,小子是新手上路呵,你再辛苦带他一程题目: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答案: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营造出寒凉的氛围,烘托学生纠结的心情。与最后一段相呼应,通过笛声由“寒凉”到“欢快”的转变,揭示人物心理的转变。分析:这里的景物描写包括了“笛声”,从严格的意义上说,“笛声”并不是自然景物,但在这里已经构成了景物的一部分,具有了“景物”的特征。再如乌米:乌米坐在门旁的石头上,她的身材匀称颀长,白发苍苍。她那布满细小皱纹的脸,已被太阳晒成了棕褐色。层层叠叠的石堆,年久失修的半塌的土屋,在炎热的蓝天衬托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