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级高一必修一期末复习提纲陈经纶中学 冯北慧2015年1月2024/5/21 周二1变化(必修一)新增加1.1.8 宋的集权措施 B1.1.9 元的中央官制 A考查水平层次调整1.2.1 从1840年至1901年列强侵华的史实 A升为B1.7.8 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B降为A2024/5/21 周二2单元单元内内 容容 标标 准准水平层次水平层次1 1古代古代中国的中国的政治政治制度制度1.1.11.1.1 西周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宗法制和分封制的主要内容A A1.1.21.1.2 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历史作用和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历史作用和特点B B1.1.31.1.3 始皇
2、帝的来历与皇权的至高无上始皇帝的来历与皇权的至高无上(P7P7)A A1.1.41.1.4 秦朝秦朝中央官制与郡县制的内容及作用中央官制与郡县制的内容及作用(P7-8P7-8)B B1.1.51.1.5 秦朝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影响中央集权制的影响(P8-9P8-9)C C1.1.61.1.6 汉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作用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作用(P10-11P10-11)C C1.1.71.1.7 隋唐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及其作用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及其作用(P14P14)B B1.1.81.1.8 宋宋的集权措施的集权措施(P12-13P12-13)B B1.1.91.1.9 元元的中央官
3、制的中央官制(P14P14)A A1.1.101.1.10 明朝明朝废丞相,建立内阁制度废丞相,建立内阁制度(P15P15)B B1.1.111.1.11 清朝清朝的军机处的军机处(P16P16)B B1.1.121.1.12 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C C先秦时期 早期政治制度秦朝至明清时期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的发展演变2024/5/21 周二3分封制宗法制主要 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保证周王室强大,进行有效统治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稳定主要 内容封邦建国;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权利与义务实行嫡长子继
4、承制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历史 作用周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保障各级贵族享有“世卿世禄”的特权;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特点森严的等级制;嫡长子继承制;贵族世袭制;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国”和“家”结合二者 关系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分封制确立了西周的统治秩序,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主要依据,成为维护分封制的血缘纽带。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2024/5/21 周二4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2024/5/21 周二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发展演变时期时期君主专制君主专制中央官制中央官制地方制度地方制度(措施措施)秦朝秦朝皇皇 帝
5、帝 制制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制(始设始设丞相)丞相)郡县制郡县制西汉西汉 (武帝)(武帝)设设“中朝中朝”(相权一分为二)(相权一分为二)郡国并行制郡国并行制 推恩令推恩令 刺史制度刺史制度隋唐隋唐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相权一分为三)唐后期藩镇割据唐后期藩镇割据北宋北宋两府三司制两府三司制(相权一分为三)(相权一分为三)文臣文臣任州郡长官,任州郡长官,通判通判监监督、督、转运使转运使收地方财权收地方财权元元一省制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只设中书省 相权过重)相权过重)明明太祖太祖废废丞相、成祖设内阁丞相、成祖设内阁清清雍正帝设军机处雍正帝设军机处(顶峰)(顶峰)加强专制皇权加强中央对
6、 地方的管辖2024/5/21 周二6中国古代集权制度发展呈现出的特点?1、呈现两大基本矛盾及其演变趋势:(1)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2)是皇权与相权的斗争 (3)演变趋势:在中央政权中,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的权力不断加强,2、专制皇权不断加强,到明清时发展到顶峰3、其本质是加强皇权,维护专制统治2024/5/21 周二7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郡国并行制2024/5/21 周二82024/5/21 周二92024/5/21 周二101、积极影响:客观上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它在维 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水 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
7、、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 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2、消极影响: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 步与发展(生产力、科技、思想等),造成中国社会 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C)2024/5/21 周二11【题型示例】1、(15年会考说明例题121-1)(始皇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
8、易制。天下无异议,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史记秦始皇本纪 (1)王绾、李斯对秦朝的地方管理分别提出什么主张?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具有怎样的意义?答案:分封制、郡县制;采纳李斯的主张,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守、县令由皇帝 直接任命;打破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加强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地控制。秦朝形成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2024/5/21 周二12 2、(13年夏)官僚系统的运转,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公文的传递沟通各部门的信息,使政令上传下达。诸如上计(各地定期汇报情况)、司法审批、一般行政事务、军情奏报、监察等,无一不需要借助文牍来实现。皇帝(秦始皇)实际上也是凭借文牍来
9、掌握政局。-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2)结合所学,说明秦始皇“凭借文牍来掌握政局”的社会条件是什么?(6分)【题型示例】答案:统一全国,统一文字,地方实行郡县制,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2024/5/21 周二13单元单元内内 容容 标标 准准水平层次水平层次2 2 列强侵略与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反抗斗争1.2.1 1.2.1 从从18401840年至年至19011901年列强侵华的史实年列强侵华的史实B B1.2.21.2.2 中国中国军民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A A1.2.31.2.3 侵华日军的罪行侵华日军的罪行A A1.2.41.2.4 全民族团结抗战全
10、民族团结抗战的主要史实及意义的主要史实及意义B B2024/5/21 周二14单元单元内内 容容 标标 准准水平层次水平层次3 3近代近代 中国的中国的 民主民主 革命革命1.3.11.3.1 太平天国的主要史实太平天国的主要史实A A1.3.21.3.2 辛亥革命的主要史实辛亥革命的主要史实A A1.3.31.3.3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C C1.3.41.3.4 五四运动及其历史意义五四运动及其历史意义C C1.3.51.3.5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B B1.3.61.3.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
11、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的史实B B1.3.71.3.7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B B2024/5/21 周二15184018401949194919191919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9121912晚清政权晚清政权中华民国中华民国近代中国历史分期2024/5/21 周二16近代中国 政权晚清政权:1840-1912、2、12中华民国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 1912年元旦-1912、3袁世凯:北洋(北京)政府 1912、3-1928年底 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 1927、4-1949、4近代中国历史分期2024/5
12、/21 周二17近代列强侵华及中国军民的抗争侵华战争侵华战争结果及其影响结果及其影响抗争抗争中英鸦片战争中英鸦片战争 (1840-18421840-1842)中英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及其附件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1851-1864)英法联军第二次英法联军第二次 鸦片战争鸦片战争(1856-18601856-1860)天津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北京条约中日甲午战争中日甲午战争 (1894-18951894-1895)马关条约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化程度半殖民地化程度 大大加深大大加深邓
13、世昌、丁汝昌等邓世昌、丁汝昌等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1898-19001898-1900)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0年夏)年夏)辛丑条约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中国完全沦为 半殖民地社会半殖民地社会日本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 (1931-1937-19451931-1937-1945)取得百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的取得百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的 第第一次完全胜利一次完全胜利中国全民族抗战中国全民族抗战(正面战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重大战役)和敌后战场,重大战役)2024/5/21 周二18近代不平等条
14、约的签订条约条约割地割地赔款赔款开埠开埠权益权益南京条约南京条约(18421842)及附件及附件(18431843)天津条约天津条约(18581858)北京条约北京条约(18601860)马关条约马关条约(18951895)辛丑条约辛丑条约(19011901)2024/5/21 周二19纲领纲领颁布颁布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意义意义特点特点18531853年年 洪秀全洪秀全 要求废除封建土地要求废除封建土地 所有制,所有制,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反映了农民阶级的 愿望和要求愿望和要求反映农民要求反映农民要求但不科学但不科学后期后期 洪仁玕洪仁玕 是近代中国最早提是近代中国最早提 出的资本主义性质出的资本主
15、义性质 的改革方案的改革方案顺应潮流顺应潮流 但不适应农民但不适应农民农民阶级的两大革命纲领性文件都具有反封建性2024/5/21 周二20辛亥革命东京东京广州广州南京南京武昌武昌北京北京1912年2月宣统退位,清统治结束;3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北洋政府建立1905年中国 同盟会成立 “驱-恢-创-平”民报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成立湖北军政府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3月颁布临时约法1911年广州 黄花岗起义2024/5/21 周二21答案: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4分)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一律平等并享有民主自由的权
16、利。(4分)【题型示例】受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晚清中国也掀起了共和革命的浪潮。右图反映的是革命力量推翻清朝专制政府。图中的三把利剑分别代表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即“三民主义”,它是同盟会宗旨的深入体现。1905年成立的中国同盟会的宗旨是什么?(4分)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于“民权主义”的体现。(4分)2024/5/21 周二22【题型示例】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某校学生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举办专题展览。请你从下列图片中任选一幅,撰写说明词。(应包括时间、基本内容、意义或性质)(6分)图4 武昌起义浮雕 图5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图4:1911年革命党人在湖北发动 武昌起义,成立湖北军
17、政府,各省纷纷响应,为中华民国 的建立奠定基础(6分)图5: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是近代中国 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6分)2024/5/21 周二23新、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比较社会社会 性质性质主要主要 任务任务革命革命 性质性质领导领导阶级阶级指导思想指导思想革命革命道路道路前途前途“旧旧”(1840-1919)“新新”(1919-1949)半殖民地半封建反侵略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资”道路“社”道路“资”共和国中华人民 共和国分界点:五四运动2024/5/21 周二24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18、时期时期政权政权主要任务主要任务两党关系两党关系大事记大事记曙光兴起曙光兴起(1919-19231919-1923)北洋北洋 政府政府反对反对 北洋军阀北洋军阀及及“帝帝”的统治的统治分别领导分别领导 中国革命中国革命国民大革命时期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1924-1927)第一次合作第一次合作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1927-1937)南京南京 国民国民 政府政府反蒋抗日反蒋抗日分裂对峙分裂对峙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 (1937-19451937-1945)全民族全民族 抗战抗战第二次合作第二次合作解放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 (1945-19491945
19、-1949)反美蒋反美蒋分裂对峙分裂对峙 提示:现行教材“新民主主义革命”部分,有些表述欠妥,注意调整。2024/5/21 周二25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时期大事记曙光兴起(1919-1923)五四运动 中共成立(一大、二大)第一次工运高潮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国民党“一大”召开 北伐战争 国共关系破裂(四一二 七一五)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 井冈山道路)长征 遵义会议 八一宣言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正面战场的四大会战及其意义 日寇全面侵华(卢沟桥
20、事变、南京大屠杀、沦陷区的统治)敌后战场抗战(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 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抗战胜利及其意义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政治斗争:重庆谈判、重庆政协会议;军事斗争:战略防御(粉碎全面、重点进攻)、战略反攻(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战略决战(三大战役)、决定胜利(北平和谈北平和谈、渡江战役);“新”革命胜利意义2024/5/21 周二26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2024/5/21 周二27分布特点长江流域-江南-江西(赣)为中心;省与省的交界中国革命的策略从此发生了转变:城市到农村,走苏俄道路到走自己的道路2024/5/21 周二28遵义会议-转折点会宁会师胜利结
21、束2024/5/21 周二29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新四军八路军分布特点 黄河流域-华北为主-山西为中心 省与省的交界2024/5/21 周二30F卢沟桥事变 全民族抗战开始淞沪会战粉碎 日军速战速决计划太原会战/八路军 115师平型关大捷 两党合作的典范徐州会战/李宗仁台儿庄大捷武汉会战武汉沦陷相持阶段到来南京大屠杀九一八事变-东三省沦陷2024/5/21 周二31时政链接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22、2024/5/21 周二321946年夏国民党 发动全面进攻1947年春国民党 发动重点进攻全面与重点进攻 被粉碎 (1946年夏-1947年夏)孟良崮战役2024/5/21 周二33三路大军 挺进中原1947年 转折之年2024/5/21 周二34123战略决战长江以北的东部地区基本解放基本消灭 国民党主力2024/5/21 周二35国民党政权在 大陆的统治结束2024/5/21 周二36通过“军队”、“政权”判断时期国民革命军-国民大革命时期-广州国民政府工农红军-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战争时期延安陕甘宁边区政府人民解放军-解放战争时期-西柏坡2024/
23、5/21 周二37【题型示例】1、1919年李大钊在每周评论著文说:“我们的三大信誓是:改造强盗世界,不 认秘密外交,实行民族自决”。其提出的背景是 A.鸦片战争清军抵抗英国军队 B.太平天国肩负起反侵略的任务 C.辛丑条约民族危机加深 D.五四运动要求“外争主权”2、“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 是董必武同志于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2024/5/21 周二38单元单元内内 容容 标标 准准水平层次水平层次4 4现代现代 中国的中国的政治政治 建设与建设与祖
24、国祖国 统一统一1.4.11.4.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A A1.4.21.4.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A A1.4.31.4.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 A1.4.41.4.4 “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对民主法制的践踏A A1.4.51.4.5 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A A1.4.61.4.6 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B B1.4.71.4.7 “一国两制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的理论和实践B B1.4.81.4.8 实现祖国完
25、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C C2024/5/21 周二39单元单元内内 容容 标标 准准水平层次水平层次5 5现代现代 中国的中国的对外对外 关系关系1.5.1 1.5.1 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A A1.5.21.5.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 B1.5.31.5.3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A A1.5.4 1.5.4 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及其影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及其影响B B1.5.51.5.5 新时期的外交成就新时期的外交成就B B2024/5/21 周二
26、40194919492014201419561956过渡时期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781978社会主义社会主义 曲折探索时期曲折探索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新时期2024/5/21 周二41时期时期民主、法制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祖国统一祖国统一对外关系对外关系过渡时期过渡时期 (1949-19561949-1956年)年)两部重要宪法文件两部重要宪法文件 三大民主政治制度三大民主政治制度开国大典开国大典 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及 三大政策;三大政策;5050年代外交成就年代外交成就全面建设全面建设“社社”时期
27、时期(1956-19661956-1966年)年)“文革文革”时期时期 (1966-19761966-1976年)年)“以阶级斗争为纲以阶级斗争为纲”民主法制遭破坏民主法制遭破坏7070年代: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年代: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日建交中日建交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新时期 (1978(1978以来以来)建成以建成以宪法为核心宪法为核心较较完备的完备的法律体系法律体系;民告官的法律保证;民告官的法律保证;19991999年年“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写入宪法,中国进入写入宪法,中国进入建设建设法治化社会法治化社会的新的新时期;时期;1982198
28、2年年“长、互、长、互、肝、荣肝、荣”;普及基层普及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民主选举制度“一国两制一国两制”理论的形成;理论的形成;实践:港澳回实践:港澳回归祖国;归祖国;海峡海峡两岸关系(和两岸关系(和平统一祖国的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方针、“九二九二共识共识”、20082008年正式实现年正式实现 “三通三通”)政策:不结盟、对外开放政策:不结盟、对外开放 目标:维和、反霸目标:维和、反霸-打造建设打造建设 的和平环境的和平环境活动:开展以活动:开展以联合国联合国为中心的为中心的 多边多边外交;参加外交;参加地区性国际地区性国际 组织组织的活动的活动-参加亚太经合组参加亚太经合组 织织;发展与;发展与
29、周边国家周边国家的睦邻的睦邻 友好关系友好关系-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上海合作组织2024/5/21 周二42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代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将现行宪法通过、公布、施行日期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时政链接2024/5/21 周二43时政链接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了党的文件中。2024/5/21 周二44颁布时间颁布时间性质或影响性质或影响19491949年年临时
30、宪法;保障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临时宪法;保障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主义过渡 19541954年年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19821982年年推进了新时期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推进了新时期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2024/5/21 周二45右图是周恩来总理出席一次特别重大的国际会议的代表证。这次国际会议是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C.联合国大会 D.中日建交谈判2024/5/21 周二46单元单元内内 容容 标标 准准水平层次水平层次6 6 古代希腊古代希腊 罗马的罗马的 政治制度政治制度1.6.11.6.1 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古希腊的地理环境(三多一少、海洋文明)和城邦制和城邦制(时间、概念、特
31、征、政体类型及 划分依据、公民概念)B B1.6.21.6.2 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形成过程、特征及其体现)及其意义及其意义(创新与局限)B B1.6.31.6.3 罗马法的主要内容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十二铜表法、查士 丁尼法典、明确维护私有财产)及其作用及其作用 (P30-31)B B形式变化:习惯法-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共和国时期范围扩大:公民法-万民法,罗马帝国时期体系形成:查士丁尼法典,东罗马帝国时期2024/5/21 周二47单元单元内内 容容 标标 准准水平层次水平层次7 7 欧美欧美 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代议制代议制 的确立的确立 和发展和发展1.7.11.7
32、.1权利法案权利法案的制定的制定B B1.7.21.7.2 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B B1.7.31.7.3 英国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B B1.7.41.7.4 美国美国1787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B B1.7.5 1.7.5 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异同C C1.7.6 1.7.6 法国法国革命的艰难历程革命的艰难历程A A1.7.71.7.7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B B1.7.81.7.8德意志德意志帝国宪法帝
33、国宪法的主要内容的主要内容A A1.7.91.7.9 德国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德国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异同B B2024/5/21 周二48国家宪法性文件政体核心特征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代议制 民主美国1787年宪法总统共和制法国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总统共和制德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君主立宪制2024/5/21 周二49政体划分美国民主共和制英国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总统国王国家元首产生的方式选举世袭国家元首的任期任期制终身制国家元首有无实权有无政府首脑总统首相政府如何产生总统任命议会产生国家的权力中心总统议会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2024/
34、5/21 周二50项目不同点相同点君主英:“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德:拥有行政、立法、军事等大权。都属于君主立宪制政体;立法权均由议会行使;君主都是国家元首。首相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德: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议会英:行使立法权,对政府行政权监督;德:议会通过的法律须经皇帝签署生效,皇帝有权召开或解散议会。司法英:司法独立;德:皇帝监督法律的实施德意志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2024/5/21 周二51单元单元内内 容容 标标 准准水平层次水平层次8 8 从科学社会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社会主义 制度的建立制度的建立1.8.11.8.1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的发
35、表(时间)及其意义及其意义(标志)B B1.8.21.8.2 巴黎公社的成立巴黎公社的成立(时间、性质、首创精神、光辉典范)A A1.8.31.8.3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二、四、七、十)A A1.8.41.8.4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P82)B B空想空想 科学科学 马克思主义诞生马克思主义诞生理论理论 实践实践 巴黎公社巴黎公社理想理想 现实现实 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一国一国 多国多国 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社会主义阵营形成2024/5/21 周二52【题型示例】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着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探讨经历了从空
36、想到科学的 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更进一步明确了 A.要对社会财富进行分配 B.实现理想的力量、途径 C.人人平等民主管理原则 D.改善穷苦阶级生活条件2、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中,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腐败的是 A.民主选举公职人员 B.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国有化 C.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 D.建立新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备选项为教材P76小字2024/5/21 周二53【题型示例】3、列宁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 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这种方法指的是 A.举行和平情愿,建立资产阶级的共和国 B.革命与妥协相结合,建立君主立宪国家 C.推翻沙
37、皇专制,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进行暴力抗争,权力归工兵代表苏维埃4、从社会进步和制度创新的角度看,20世纪初期国际社会最重大的事件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B.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C.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 D.中国清王朝被推翻教材P79知识链接2024/5/21 周二54单元单元内内 容容 标标 准准水平层次水平层次9 9 当今世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政治格局的多极化的多极化趋势趋势1.9.11.9.1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形成A A1.9.21.9.2 美苏美苏“冷战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B B1.9.31.9.3 欧共体的形成欧共体的形成A A
38、1.9.41.9.4 日本成为世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经济大国大国A A1.9.51.9.5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A A1.9.6 1.9.6 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瓦解瓦解B B1.9.71.9.7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发展及影响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发展及影响C C2024/5/21 周二551945194521C21C初初19551955197019701980198019901990两极格局的发展演变形成 杜-马-北-华多极化趋势出现 欧-不结盟-日-中多极化 趋势加强解体 苏东剧变与苏等17国建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
39、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建交外交方针与三大政策不结盟与对外开放政策港澳回归的谈判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加入世贸组织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申奥成功及举办2024/5/21 周二56【题型示例】1、“马歇尔计划远不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这是因为该计划实际上是 A.美苏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的产物 B.导致当代世界政治动荡的根源 C.以经济手段稳定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D.美国蓄意分裂欧洲和扶植西欧2、“参加这次会议的国家无意组成一个新的集团而且也不能成为一个集团。他们诚挚地希望同谋求有助于加强世界的信心与和平的任何政府进行合 作。”这一宣言昭示着 A.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B.亚非万隆会议的召开 C.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2024/5/21 周二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