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汇总大全.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237089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汇总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汇总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汇总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汇总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汇总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汇总大全1单选题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及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中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B该凸透镜的焦距范围为10cmf15cmC透镜不动,蜡烛从刻度为30cm处移动到5cm处的过程中,像一直变小D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是不完整的,且变暗答案:C解析:A图中,物距比较小,像距比较大,物距小于像距,故成的是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此原理应用于投影仪,故A错误;B根据图可知,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像距在两倍的焦距开外,故可以列等式

2、f15cm2f30cm2f该凸透镜的焦距范围为7.5cmf15cm故B错误;C透镜不动,蜡烛从刻度为30cm处移动到5cm处的过程中,物距变大,像一直变小,故C正确;D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烛焰的全部光线会经过凸透镜下部分,故仍然能够成完整的像,由于射到透镜的光线减少,所以像变暗。故D错误。故选C。2、2021年12月9日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上展示了一个中间充有气泡的水球,该水球的示意图如图所示。透过这个水球我们可以看到“一正一倒”两个缩小的像,关于这两个像的成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立的像是通过水球上、下两部分形成的B倒立的像是通过水球中间部分形成的C无论正立

3、的像还是倒立的像,都是通过中间部分形成的D无论正立的像还是倒立的像,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答案:D解析: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依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凸透镜成缩小、倒立的实像时;凹透镜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ABC水球上、下两部分形成凸透镜,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水球中间部分形成凹透镜,凹透镜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故ABC错误。D本题中,无论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还是凹透镜成正立、缩小、虚像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D。3、2021年4月30日,邵阳市天空出现了难得一见的“日晕”,许多市民都目睹了这美丽

4、的自然奇观,如图是某摄影爱好者用相机拍摄的精彩瞬间,下列对照相机成像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答案:B解析: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成像时将物体放在该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的位置在透镜另一侧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欢同学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3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蜡烛等大倒立的像:若将此蜡烛移至凸透镜前12cm处时,则()A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B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C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不会出现实像D将

5、光屏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才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答案:C解析:距离凸透镜3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与物体等大的像,所以v=30cm=2f则f=15cm若现将物体移至透镜前12cm处时,此时物距u=12cm则物距应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故光屏上不会出现像,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图中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4cm图中成像特点与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把蜡烛适当左移,透镜保持不动,向左适当移动光屏,会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把蜡烛移至

6、45cm处,透镜保持不动,右适当移动光屏,会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A只有正确B只有正确C只有正确D只有正确答案:B解析:物距为30cm,则有 30cm2ff15cm相距为20cm,则有f20cm2f10cmf20cm综上可知10cmf15cm故图中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4cm,故正确;图中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故错误;把蜡烛适当左移,透镜保持不动,物距增大,像距应减小,故应向左适当移动光屏,会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故正确;把蜡烛移至45cm处,透镜保持不动,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凸透镜成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故错误。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6、

7、如图是小明拍摄“东方明珠”时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小明在地上的影子形成的原理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B用照相机拍照时,镜头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C数码相机屏幕的彩色画面,由红、黄、蓝三种色光组成D水中建筑物的倒影是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答案:D解析:A小明在地上的影子形成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两者原理不相同。故A错误;B照相机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工作的,故B错误;C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数码相机屏幕的彩色画面就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故C错误;D水中建筑物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D正确。故选D

8、。7、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蜡烛经透镜形成了倒立缩小的虚像B蜡烛向左移会让清晰的像变大一点C照相机的成像原理跟图中情形相同D图中的凸透镜的焦距大约是10cm答案:C解析:AC由图可知,此时的光屏上能承接到像,则所成的像是实像;物距大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故A错误,C正确;B蜡烛向左移,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会变小,故B错误;D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即u20.0cm2ffv10cm2f解得5.0cmf10.0cm故图中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10cm,故D错误。故选C。8、有“天空之镜”美誉的茶

9、卡盐湖,平静的白色湖面上会倒映着湛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以及观赏的游客,清晰而又美丽,如图。对图中景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人身后的黑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倒影与黑影都一定与人物等大D拍摄这幅照片时,照相机所成的是正立的虚像答案:B解析:A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A错误;B影子是由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造成的,故B正确;C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的像与物大小相同,而影子的大小取决于光源到物体的距离、光源大小、被照物体大小等因素,故C错误;D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物体位于镜头的两倍焦距以外,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错误。故选B。9、下列说法中正

10、确的是()A近视眼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C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三种色光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答案:B解析:A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A项错误;B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会在介质表面发生光的反射现象,光的反射过程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故B项正确;C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色光,故C项错误;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D项错误。故选B。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8cm处的光屏上得

11、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若蜡烛远离透镜,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该透镜的焦距一定满足9cmf15cm将远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远离透镜A只有和B只有和C只有和D只有和答案:C解析: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8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物距大于像距,故物距在两倍的焦距外,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故成的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故错误;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若蜡烛远离透镜,则光屏靠近透镜,故正确;故物距在两倍的焦距外,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

12、u=30cm2ff18cm2f解得9cmf15cm故正确;将远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远视是凸透镜会聚光线,故需要将光屏靠近透镜,故错误。故选C正确。故选C。11、将如图甲所示的黑白卡片放在一只未装满水的薄高脚玻璃杯后面,在高脚杯前方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乙所示,此时装水部分的高脚杯和杯内水的组合相当于一个()A凸透镜B凹透镜C凸面镜D凹面镜答案:A解析:玻璃杯中有水的这一部分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黑白卡片是左右颠倒的,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选A。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想再模拟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应将A蜡烛和光屏都远离透镜B蜡烛和光屏

13、都靠近透镜C蜡烛远离透镜且光屏靠近透镜D蜡烛靠近透镜且光屏远离透镜答案:C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遵循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知道,若想再模拟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即要得到缩小的实像,应增大物距,减小像距,则让蜡烛远离透镜,同时让光屏靠近透镜。故选C。13、如图1所示,从P点发出的三条特殊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P点。现有一条光线也从P点发出,经过凸透镜后的传播路径,在图2的四种表示中,正确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A解析:P点为像点,经过P点发出的光线最终都会通过P点,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14、如图所示为某款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拍照

14、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靠近景物B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往前伸C若拍完合影想拍单人照,将镜头往前伸D景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才能成缩小的像答案:B解析:A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靠近景物,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为扩大拍摄范围,即像变小,物体需要远离,故应该将镜头后缩,故B错误,B符合题意;C若拍完合影想拍单人照,即像变大,物近像远像变大,故将镜头往前伸,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景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才能成缩小的像是正确的,这是照相机的成像原理,需要在2倍焦距外才能成像,故D

15、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B。15、2021年12月9日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上展示了一个中间充有气泡的水球,该水球的示意图如图所示。透过这个水球我们可以看到“一正一倒”两个缩小的像,关于这两个像的成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立的像是通过水球上、下两部分形成的B倒立的像是通过水球中间部分形成的C无论正立的像还是倒立的像,都是通过中间部分形成的D无论正立的像还是倒立的像,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答案:D解析: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依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凸透镜成缩小、倒立的实像时;凹透镜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ABC水球上、下两部分形成凸透镜,物距

16、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水球中间部分形成凹透镜,凹透镜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故ABC错误。D本题中,无论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还是凹透镜成正立、缩小、虚像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D。多选题16、如图所示,属于凹透镜的是abcdeAdBcCeDa答案:AC解析: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故选AC17、小金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他首先把蜡烛和光屏固定在光具座上,仅移动凸透镜;当凸透镜分别距光屏6cm和30cm时,在光屏上均可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判

17、断正确的是()A蜡烛和光屏的距离为36cmB凸透镜的焦距范围为3cmf6cmC凸透镜距光屏30cm时成缩小的实像D凸透镜距光屏6cm时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相同答案:ABD解析:A当u1v1时,v1=6cm;当u2v2时,v2=30cm,根据光路是可逆的,则有u1=v2=30cmv1=u2=6cm故蜡烛和光屏之间的距离为u1+v1= v2+u2=30cm+6cm=36cm故A正确;BD当凸透镜距光屏6cm时,成清晰的像,u1v1,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u12f,像距v1=6cm,则有f6cm2f,则3cmf6cm,像距为6cm,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18、,与照相机原理相同,故BD正确;C当凸透镜距光屏30cm时,成清晰的像,此时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错误。故选ABD。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阳光在浓密的树荫下形成的圆形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B物体与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的焦点相距5cm时,形成的像一定是放大的C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说明人眼可以看见紫外线D岸边看到清澈见底的湖水中嬉戏的小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答案:ABD解析:A夏天,阳光浓密的树荫下形成的圆形光斑属于小孔成像,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故A正确;B物体与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的焦点相距5cm时,物体可能在焦点的右边,此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

19、正立、放大的虚像;也可能在焦点的左边,此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且小于两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C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但紫外线属于不可见光,肉眼看不见,故C错误; D岸边看到清澈见底的湖水中嬉戏的小鱼是因为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进入人眼时发生了折射,我们逆着折射光线看过去看到的是小鱼在正上方的虚像。故D正确。故选ABD。19、下列光学知识中,说法正确的是()A路灯下人的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C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D照相时,被照者与镜头之间的距离应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答案:AD解析:A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B“潭清疑水

20、浅”是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时发生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错误;C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做的,对光起发散作用,故C错误;D照相机在底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被照者应该在二倍焦距之外,故D正确。故选AD。20、如图是小军组的同学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探究情况,F、F 为凸透镜一倍焦距的位置,A、B到凸透镜的距离均为2倍焦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处,便于观察的像的大小情况,烛焰的中心、透镜中心、光屏的中心应该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应该在同一高度上B图中烛焰在光屏上成的应该是倒立的、缩小的虚像C若把蜡烛由图中位置移到A与F之间,则光屏位置应向右移动适当的距离,在光屏上得到的像将会变

21、大D若把蜡烛移动F的位置上,则在光屏上不会呈现蜡烛的像答案:ACD解析:A为了让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处,便于观察的像的大小情况,应调节烛焰的中心、透镜中心、光屏的中心同一高度上,故A正确;B图中烛焰在二倍焦距以外,光屏上成的应该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故B错误;C若把蜡烛由图中位置移到A与F之间,烛焰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在二倍焦距以外,则光屏位置应向右移动适当的距离,像距越远像越大,因此在光屏上得到的像将会变大,故C正确;D若把蜡烛移动F(焦点)的位置上,从烛焰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不能汇聚,则在光屏上不会呈现蜡烛的像,故D正确。故选ACD。21、对

22、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C丙图: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都成实像D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答案:BD解析:A图中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A错误;B图中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该眼睛是远视眼,远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使光线提前会聚,故B正确;C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成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的虚像,故C错误;D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成倒立

23、、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这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正好落在目镜焦距内的位置,目镜再对这个像进行放大(即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故D正确。故选BD。22、如图所示,蜡烛置于距透镜20cm处,此时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清晰的像(光屏未画出)。于是,喜欢钻研的小明便在图上画出了一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发生折射的光路,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明画的光路是不正确的B此时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一定大于20cmC若透镜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光屏上依然能成清晰的像D紧贴透镜放一近视镜片,图中的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与主光轴的交点将向左移动答案:ABC解析:A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倒立、放

24、大清晰的像,此物物距u为20cm,则f20cm2f,求得10cmf20cm,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透镜后过焦点,由图可知,折射光线没有过焦点,故A正确;B当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清晰的像时,由凸透镜成像原理可知,像距会大于2倍焦距,所以此时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一定大于20cm,故B正确;C若透镜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由光路是可逆的可知,光屏上依然能成清晰的像,故C正确;D近视镜片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会推迟光的会聚,因此图中的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与主光轴的交点将向右移动,故D错误。故选ABC。23、如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的简易投影仪,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色墙上,下列

25、说法错误的是()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二倍焦距B白色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D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晰的看到白色墙上的像,是因为墙对光发生了镜面反射答案:ACD解析:AB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图示中透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白色墙相当于承接像的屏幕,所以手机通过透镜在白色墙上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故A错误,符合题意,B正确,不符合题意;C有不透明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还是完整的,纸板只是挡住了部分光,成像的亮度变暗,但对像的完整性无影响,故C错误,符合

26、题意;D白墙上所成的像,从各个角度都能看到,是因为光线在墙上发生了慢反射,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CD。填空题24、王老师需要摘下眼镜才能看清远处来的是哪位同学,他患的是_(选填:“近视眼”、“远视眼”),需要佩戴_(选填:“凸透镜”、“凹透镜”)矫正。答案: 远视眼 凸透镜解析:1王老师需要摘下眼镜才能看清远处来的是哪位同学,说明王老师不戴眼镜时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故王老师是远视眼。2远视眼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需佩戴凸透镜加以矫正。25、检查视力时要求被检查者与视力表相距5m。某同学在学校医务室检查视力,由于空间有限,用如图方式检查,他应距平面镜 _m。经检测小明

27、患上了近视眼,乙图中_(选填“a”或“b”)图能简易说明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检查后小明站起来后向镜子走了0.5m,此时他与镜中自己像的距离是_m。同时镜中所成像的大小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答案: 2.2 a 3.4 不变解析:1由图可知,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为2.8m,则镜中视力表的像与平面镜距离也为2.8m,要求被检查者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为满足检测要求,被检查者应距离平面镜的距离为5m-2.8m=2.2m 2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图a简易说明近视眼的形成原因。3向平面镜前走0.5m,小宇离镜子2.2m-0.5m=1.7

28、m在平面镜中成像和他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1.7m;他与镜中自己像的距离是1.7m+1.7m=3.4m4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任何情况下都遵循这一成像规律,所以当他逐渐远离平面镜时,他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将不变。26、小明用手机拍照,发现手机镜头过于靠近拍摄对象时(如图所示)无法正常对焦,拍出的照片模糊,此时像成在感光器(相当于光屏)_(选填“前”或“后”)。小明发现将_透镜紧靠在手机镜头上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理解了手机微距镜头的工作原理。答案: 后 凸透镜解析:1当成像清晰时,像在光屏上,当手机再靠近时,物与像移动方向相同,即像会远离透镜,因此手机镜头过于

29、靠近拍摄对象时,所以像成在感光器(相当于光屏)后。2像成在感光器(相当于光屏)后,若光线更会聚一点,像就成在光屏上,因此可以在手机镜头前放置凸透镜解决这个问题。27、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选填“凸”或“凹”)透镜;小明由于平时不注意用眼,患上了近视眼,如图所示,近视眼的矫正原理是_图。答案: 凸 乙解析:1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能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2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对近视眼的矫正可通过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进行矫正,如乙图。28、眼睛里的角膜和晶状体类似透镜。登高远眺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的焦距 _ (选填“变短”或“变长”);读书写字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的焦距 _ (选填“变短”或“变长”);长时间观看近处的物体,睫状肌的弹性减弱,晶状体变厚,导致的视力缺陷是 _ 眼。答案: 变长 变短 近视解析:1睫状肌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折光能力变弱,焦距边长。2睫状肌收缩时,晶状体比较厚,折光能力变强,故焦距变短。3睫状肌的弹性减弱,晶状体变的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了。这就导致了我们所说的近视眼。22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