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波 2 波的图象教案2 新人教版选修3-4
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波 2 波的图象教案2 新人教版选修3-4
年级:
姓名:
- 5 -
波的图像
教学目标
1 通过波形图的得出过程,理解波的图像的物理意义。
2知道什么是间谐波。
3理解并掌握波形图的特征。
4能够利用图象解决两类问题:一是根据波形图的变化规律得出其他时刻的波形图;二是根据波形图判断质点的振动方向或波的传播方向。
教学重点
1 波的图像的特征
2波的图像的应用
教学难点
波的图像的特征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我们已经知道:振源振动带动它后面的质点振动,后面的质点又带动更远的质点振动……这样,各质点振动起来。又因为后面质点的振动状态总是滞后于前面质点的振动状态。所以,某一时刻,各质点的位移不尽相同,这样就形成了波。物理学中,常用波的图象来表示某时刻各质点的位移。
【新课教学】
一、波的图像的物理意义
波的图象表示某一时刻各质点的位移分布情况。
二、波的图象的得出
过渡:如何得出波的图象?
(1) 出示问题及绳波ppt。
(2) 建立坐标系。引导学生分析确定质点的位置及振动的平衡位置的方法,确定振动位移的方法,建立坐标系。
(3) 描点连线。在坐标系中画出对应质点的位移矢量,把每一矢量的末端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就得到绳波的图像。
说明:波的图象表示各质点在某一时刻位移的分布情况,其长短高低与选取的单位长度有关。所以,波的图象与实际的波并不重合。
三、简谐波
若波的图像是正弦曲线,我们称为正弦波,也叫简谐波。引起简谐波的振动是简谐振动。
四、波的图象的特征
1、波的图象随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且具有周期性。
(1)出示一 波形图ppt,让学生仔细观察得出结论。
(2)提问:为什么随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因为各质点的振动总是滞后前一质点的振动,同一时刻,各质点的位移不同。
(4) 设问:波形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讲解:咱们从波的成因上找答案。
出示横波形成图ppt。据图说明:1/8T时,振源初始时刻的振动状态传到了p1; 1/4T时,该振动状态传到了p2……T时刻,该振动状态传到了p8,而此时,振源恰好回到初始振动状态,p8的振动状态与振源的振动状态完全相同。即一个周期后波传到的那一点比波源晚振动一个周期,与波源的振动同步。同理p1可以看作是后面质点的波源,p9的振动状态与p1的完全相同,p10的振动状态与p2的完全相同……这样,某一时刻,在后面的空间中出现了和前面空间相同的波形。综上,因为每间隔一定的空间的两质点振动时间相差nT,振动状态完全相同,所以,波形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
2 某一空间的波形随时间变化且具有周期性。
(1) 通过横波演示仪演示得出结论。
先让学生看一波形并记住,,观察波形是否随时间变化,一段时间后是否还会出现这个波形。
(2) 提问:原因是什么?
回答:每一质点都在不停地振动且振动具有周期性。
3、随着波的传播,波形沿传播方向平移。
(1)演示得出结论。
(2)出示横波形成图,探究原因。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讲解:p1总是重复p0的运动状态,p2总是重复p1的运动状态,p3总是重复p2的运动状态,总是重复p3的运动状态……所以,一段时间后,p0、p1、p2、p3的位移在前一时刻形成的波形与p1、p2、p3、p4形成的波形完全相同。
五、波的图像的应用
1、由该时刻的图像得下一时刻的图象
例:横波正在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 0.5m/s, 画出1s 后的波形曲线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平移法得波形。
例:横波正在沿x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波形如图所示,画出T/2后,3T/2后该波的波形曲线
分析:新波形是各质点振动T/2后,3T/2后形成的,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振动规律找出T/2后,3T/2后某些质点的位置,然后按正弦规律连线即可。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小结:这种做法与我们分析某一空间波形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方法一致。
解决与波形有关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是波的传播角度,二是从振动的角度。
2 由波形图判断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的振动方向
例 如图:
判断A点的振动方向。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小结:从振动的角度,每个质点都重复它前面质点的振动,我们有了带动法。每个质点的振动方向决定了下一时刻的波形,我们有了平移法。
练习:(1)判断B点、C点的振动方向。
(2)若已知A点向下振动,判断波的传播方向。若B点向下振动呢?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研究的内容有:
(1) 波的图象的物理意义;
(2) 波的图象的特征;
(3) 波的图象的两个应用。
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知:解决波的问题可从传播和振动两个角度角度思考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