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蔡桥垃圾中转场申请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231203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559.50KB 下载积分:12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蔡桥垃圾中转场申请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蔡桥垃圾中转场申请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镇蔡桥垃圾中转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归档资料,核准通过。 未经允许,请勿外传!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县****镇蔡桥垃圾中转场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县****城市管理大队 法人代表 ****** 联系人 ****** 通讯地址 ****县****镇双塔路****城市管理大队 联系电话 ************ 传真 邮政编码 ******** 建设地点 ****县****镇蔡桥村 立项审批部门 ****县发展和改革局 批准文号 20080081号服务联系单 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 及代码 城市环境卫生管理(8022) 建筑面积 (平方米) 701 征地面积 (平方米) 1999.80 总投资 (万元) 300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30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0%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由来 为解决****镇蔡桥村、东方村、龙桥村陡门头自然村、江北街居委会等地的生活垃圾中转问题,****城市管理大队拟在****镇蔡桥村建设垃圾中转场。拟建垃圾中转场征地面积1999.80m2,建筑面701m2,日中转垃圾300吨。根据《城市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CJJ47-91)对垃圾中转场规模的划分规定,本项目属中型规模。建设内容包括垃圾压缩房、环卫工人宿舍、车辆修理间等。项目总投资300万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本项目应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受项目业主单位——****县****城市管理大队委托,****市环境保护设计科学研究院承担此次****镇蔡桥垃圾中转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院接受委托后,在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和初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写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 3、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29); 4、《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93、HJ2.2-2008、HJ/T2.3-93、HJ/T2.4-1995); 6、《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2005.12); 7、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10); 8、环境保护部第5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2009.1); 9、《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03.6); 10、《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09.1.1); 11、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04.3.1); 12、浙江省环境保护局《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 13、浙江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浙江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管理、监测、统计和考核四个办法的通知》(浙环发[2007]57号); 14、《城市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CJJ47-91); 15、****县发展和改革局服务联系单(编号20080081) 16、****县****城市管理大队环评委托书; 17、业主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 三、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县****镇蔡桥垃圾中转场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县****城市管理大队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镇蔡桥村 建设规模:总建设面积701m2,日处理垃圾300吨 四、项目周边环境 项目东侧为****县****脊柱病研究所,南侧为寺庙清音堂,西侧为临时建筑,北侧为绿化用地。 五、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总征地面积:1999.80m2 总建筑面积:701m2 建筑占地面积:326m2 建筑密度16.3% 容积率:0.35 六、主要设备 本项目主要设备为3只容量12m3的垃圾压缩箱。 七、公用工程 1、给、排水 拟建项目用水接自市政供水管网,项目废水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后排入瓯江。 2、供电 项目供电系统采用市政电网。 3、附属配套设施 本项目设有环卫工人宿舍,但不设食堂。 八、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 工作制度为每日一班制,每班八小时;垃圾中转场劳动定员10人。本项目设有环卫工人宿舍,项目建成后,除该中转场的职工外,****镇其他的环卫工人也将在宿舍内住宿,总住宿人员约60人。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属新建项目,因此,不存在原有污染情况与环境问题。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质 ****镇位于浙东南褶皱带****-临海拗陷区的东南部。大部分地层属下白垩统永康群朝川组。岩性下部为一套以中酸性为主的火山碎屑岩,上部为酸性火山碎屑岩。岩性为流纹质晶屑熔结凝灰岩。形成镇西北部、东北部陡崖风景地貌。镇南部、中北部属第四系地层,沉积类型以洪冲积、冲积为主,岩性结构松散,在江河口发育为冲海积层。 ****镇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南褶皱系,褶皱构造不明显,清水埠-三江-乌牛东西向断裂带由挤压带、节劈理带组成,呈带状分布。镇境内的麻山、胜美尖属破火山,为早白垩世火山构造。 2、地貌 ****镇主要为平原和丘陵低山组成区。地势西北、东北高,中部和南部低,可划分为四个地带。 东北部山区,系北雁荡山侵蚀-剥蚀山地、丘陵,括苍山脉向东南延伸的一个分支,也是中雁荡山脉的延伸部分。胜美尖是全镇最高峰,海拔563m。 中北部为楠溪江冲积而成,主要为黄田部分平原,面积较大,地势低平,土地肥沃,适于精耕细作,是重要的粮产区。 西北部山区,系括苍山脉****县山系之南支脉,以低山丘陵为主。主要山峰有西北-东南走向的永宁山,位于原****镇与黄田镇交界处的蒲瓜尖为全镇第二高峰,海拔556m。 南部是瓯江和楠溪江冲积平原。地处永宁山与瓯江之间的江北平原和三江平原合称****平原。土壤丰肥,水网密布,是****县的“火粮仓”,也是****市粮食基地之一。位于瓯江北面、楠溪江口西边的龟山、蛇山为古老低丘,重峦叠翠,风光秀丽,为****镇重点浏览区。 3、气候气象 ****镇属中亚热带海洋型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常年平均气温在17.85℃,最热为7月,月平均气温28.0℃;最冷为1月,月平均气温7.6℃。极端最高气温41.3℃(2003年7月16日),极端最低气温-8.2℃(1963年1月8日)。年平均最高气温21.9℃,年平均最低气温14.8℃。气温南高北低,镇区气温较高,北部山地气温较低。****镇的初霜日期为12月1日左右,终霜日期为2月21日左右,无霜期282天。 ****镇雨量丰沛,多年平均年雨量约1800mm,最大年降水量2953mm,最少年降水量1113.1mm;最大日降水量404.7mm。降水季节趋势夏显冬干,相对集中于春、夏两季。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5-6月的梅雨季节和7-9月的台风暴雨期,常形成大雨、暴雨等强降水过程。****镇多年平均降水大于25mm的有18.1天;多年平均降雪4.3天。年平均积雪1.5天,主要在镇西北、东北部山地。 区内多年蒸发量为1310.5mm,蒸发强烈期为7-9月,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2%,年平均无霜期为275天。全年主导风向:冬季盛行从大陆吹来的偏北风,气温较低,雨水较少;夏季盛行从海洋吹来的仿南风,湿大雨多,气温较高。春季天气多变,时常阴雨连绵;秋季大气较稳定,常见“秋高气爽”天气。全年气候总特点是:温度适中,热量丰富;雨水充沛,空气湿润;四季分明,季风显著。 4、水文 瓯江流经****镇的最大河流,源头大溪、小溪分别发源于洞宫山脉百山嘴及其东北侧。瓯江是浙江省第二大江,干流长388km,流域面积17900km2,流经丽水、****东流入海,年平均流量486m3/s,年平均输沙总量245万吨。****镇是它的下游,境内水流缓慢,落差极小,江宽800m至2500m不等。枯水期最窄处宽约600m。瓯江下游汇合楠溪江等河流向东南注入东海。江口至坷仁为同受径流和海洋动力作用的规则平日潮感潮河段,长达78km。****镇境内坡度平缓。****港属规则半日潮,潮汐显著,感潮河段长达76km,潮位特征(吴淞基准面): 平均海平面: 2.19m 平均高潮位: 4.40m 平均低潮位: 0.11m 平均潮差: 3.52m 平均涨潮历时: 4.44h 平均落潮历时: 7.41h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社会经济 ****镇地处****县南部,楠溪江与瓯江交汇处,与****市区隔瓯江而望,总面积136.3km2。****镇历史悠久,早在西汉,东瓯王就在此建都立城。****镇为****县工业重镇,工业比较发达,工业门类众多,配套齐全,形成民阀门、泵类、服装、皮鞋、五金五大支柱产业,产品辐射全国各地。有乡镇企业4953家,产值超1000万元的有142家。获得了中国百强乡镇、“中国泵阀之乡”、“中国乌牛早茶之乡”等称号,被誉为“****浦东”。 ****镇下辖73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总人口128760人,总户数38824。2007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06.81亿元,增长25%,农业总产值8182万元,财政总收入12.01亿元,同比增长25.2%,农民人均纯收入13518元。 2、****镇总体规划 《****县****镇总体规划》(2007-2020)由****镇人民政府组织,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县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编制完成。****镇总体规划始于1993年,2002年对原总规设计方案进行修订。2007年8月,由县政府牵头,组织省市专家领导和县有关部门人员对该镇总体规划方案进行了会审,通过了规划成果。2007年12月2日,****镇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批准通过了该规划。 新的总体规划规划区面积为134平方公里,城镇性质为****中心区的组成部分,****县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具有山水特色的滨江宜居城镇。2010年全镇人口31.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8万人,城镇化率88%;远期2020年全镇人口41.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0万人,城镇化率97%。规划****镇形成“一个镇区,两条轴线,四个组团”的整体空间格局,全镇73个行政村划分为中心片区、黄田片区、三江片区和罗东片区4个片区。依托阳光大道-****大桥-江东大道和瓯江大道(现104国道)-清花东路-阳光东路(阳光大道东段)-41省道两条轴线,发展为带形城市;依照地形将规划建成区划分为四个组团,分别为中心组团、三江组团、黄田组团和罗东组团:楠溪江西岸104国道以南为中心组团,居住人口24万人,中心组团西部地区以制造业功能为主,东部地区重点发展生活居住功能;楠溪江东岸南部为三江组团,居住人口4.0万人,主要布置商务、会展、高级宾馆酒店和商业设施,重点发展高级商务功能;楠溪江西岸104国道以北地区为黄田组团,居住人口9.5万,依托****火车北站、****绕成高速公路发展交通服务功能,同时适当发展生活居住功能;楠溪江东岸北部为罗东组团,居住人口2.5万,规划发展度假休闲服务功能,同时建设地方特产交易市场。交通方面将建设铁路、公路、水路三位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市政设施将建设****、黄田2座水厂、****、黄田、三江3座污水处理厂、建设50万伏变电站 1座、220万伏变电站2座、11万伏变电站11座、垃圾焚烧发电厂1座。生态绿化将建设双塔公园、滨江公园等城镇公园,保护瓯江防洪堤外的滨江湿地,形成****镇西南的“绿肺”,利用自然山体建成覆舟山公园、塘头山公园、千石山公园等山体公园。 3、生态规划 根据《浙江省****县****镇生态建设规划》,****镇划分为中心城镇生态发展区、生态工业区、生态产业区、山地生态林业保护区四个生态功能区,各功能区范围及主要功能见表1。 表1  ****镇生态功能区划分及主要功能 生态功能区 范围 主要功能 中心城镇生态发展区 三江片、西南片及****镇镇区范围 建设成为整个****镇的行政办公中心、文化中心和商业中心,开发成为****县的旅游接待基地,同时发展一定数量的宾馆商业娱乐设施,建设生态人居,带动该地区高层次高品位的房地产开发,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平衡 生态工业区 东瓯工业区、黄田片、罗东北片 改善居住环境、加快社会经济发展 生态产业区 罗东片、楠溪江及瓯江沿岸、清水埠 建设生态农业工程,推广生态农业规模,实现农业增效;进行生态旅游开发建设 山地生态林业保护区 东、北、西部山区 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保护森林资源及物种多样性 3、城市污水处理 ****镇于2007年建成污水处理厂,负责为****镇的江北区和三江区城市污水处理,现已开始运行。厂址位于****镇江北区五星村(****工业园区),张堡东路以西、阳光大道和瓯江江堤以内。本厂占地约6.4hm2,为长方形,东西向长300m,南北向宽214m,污水厂北侧约一半面积在现有防洪堤以内,污水厂一期工程建在现有防洪堤以内,占地面积为3.48 hm2,远期为2.94 hm2。建设规模为一期(2010年)5万m3/d,二期(2020年)10万m3/d。污水处理工艺近期采用改进SBR工艺,进出水水质和处理程度见表2。 表2  ****镇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汇总表 污染物 进水浓度(mg/L) 出水浓度(mg/L) COD 350 ≤60 BOD5 150 ≤20 SS 200 ≤20 TN 35 ≤20 NH3-N 25 ≤8(15) TP 3.5 ≤1.0 本项目属于污水处理厂纳污范围内,污水可经市政污水管网接入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007年1~7月对瓯江(清水埠测点)取样监测结果,对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标准评价,纳污水体瓯江水质达到了II类水标准,符合III功能区要求。瓯江为感潮汐河段,潮流量大(江心屿断面涨落潮平均为4000m3/s),污染物稀释能力强,因此具备一定的环境容量。 表3   2007年1~7月瓯江水质监测结果表  单位:mg/l(除pH) 监测时间 pH DO CODMn BOD5 NH3-N 1月9日 数据 7.88 6.34 2.97 0.65 0.24 类别 I II II I II 5月10日 数据 7.63 5.23 3.5 <2.0 0.09 类别 I II II I I 7月5日 数据 7.61 5.05 3.85 <2.0 0.17 类别 I II II I II 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位于****县****镇,环境空气质量现状采用****县环境监测站2008年7月大气监测资料,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PM10、NO2、SO2的监测结果见表4。 表4   空气监测结果统计表(mg/m3) 监测点 SO2 NO2 PM10 日均值 日均值范围 日均值 日均值范围 日均值 日均值范围 ****镇 0.039 0.04-0.075 0.034 0.012-0.056 0.142 0.035-0.364 根据监测结果可知,项目所在地区空气质量监测指标SO2、NO2、PM10平均浓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限值,其中SO2、NO2指标达到了一级标准,大气环境质量良好,满足环境功能要求。 3、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现场监测,环境噪声见表5。 表5  环境噪声监测结果(昼间) 序号 测点位置 Leq(dB)A 1 东侧 57.6 2 南侧 58.1 3 西侧 57.4 4 北侧 56.6 由监测可知,项目选址地声环境质量良好,各侧(昼间)环境噪声现状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2类标准。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一、环境质量目标 根据本项目排污特点和外环境特征,确定环境质量目标如下: 1、环境空气: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应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 2、声环境:区域声环境质量应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规定的2类标准要求。 3、地表水环境: 项目污水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污水经管网排入瓯江。目标水质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水域标准。 二、环境敏感点   表6  主要环境敏感点 序号 敏感点 方位 距离 备注 1 ****县****脊柱病研究所 东侧 25m 已投入使用;职工30人,病床100张 2 ****瓯江口腔门诊部 东北侧 40m 已建成,未投入使用;职工70人,病床80张   本项目周边环境及各环境敏感位置见图1。 图1 环境敏感 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1、地面水标准 根据《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本项目纳污水体瓯江属Ⅲ类水域,纳污水域水质质量标准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相关标准值见表7。 表7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pH值除外) 水质参数 评价标准 水质参数 评价标准 pH值(无量纲) 6~9 氨氮≤ 1.0 溶解氧≥ 5 总磷(以P计)≤ 0.2 高锰酸盐指数≤ 6 硝酸盐(以N计)≤ 10 CODCr≤ 20 石油类≤ 0.05 BOD5≤ 4 铬(六价)≤ 0.05 2、空气环境 ****镇属于二类大气功能区,本项目常规污染物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特殊污染物H2S和NH3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的最高容许浓度,有关污染物限值见表8。 表8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单位:mg/m3) 项目 日平均 小时平均 参考标准 NO2 0.12 0.24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SO2 0.15 0.50 TSP 0.30 / PM10 0.15 / H2S / 0.0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NH3 / 0.2 3、声环境标准 声环境质量采用《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2类标准,详见表9。 表9  声环境质量标准(等效声级LAeq:dB) 类别 昼间 夜间 2 60 50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1、本项目废水处理后接入****镇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废水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其相关标准值见表10。 表10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单位:mg/L,pH值除外) 项 目 pH值 CODCr BOD5 SS 氨氮 石油类 三级标准值 6~9 500 300 400 - 20 ****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的B标准,相关标准值见表11。 表11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单位:mg/L,pH值除外) 项 目 pH值 CODCr BOD5 SS 氨氮 石油类 一级B标准 6~9 60 20 20 15 3 2、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的二级标准,详见表12。 表12 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序 号 项 目 厂界标准值 1 NH3 1.5mg/m3 2 H2S 0.06mg/m3 3 臭气浓度 20(无量纲) 3、施工期场界噪声按《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相关标准执行,详见表13;营运期边界噪声排放按《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2类声功能区标准执行,详见表14。 表13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等效声级 Leq[dB(A)]) 施工阶段 主 要 噪 声 源 噪 声 限 值 昼 间 夜 间 土石方 推土机、挖掘机、装卸机等 75 55 打 桩 各种打桩机 85 禁止施工 结 构 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 70 55 装 修 吊车、升降机 65 55 表14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dB(A) 边界外声功能区类别 昼间 夜间 2 60 50 总 量 控 制 指 标 由项目性质决定,本项目需进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指标主要为CODCr。由于属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即为增加量,只有通过区域总量控制来平衡。建议污染物排放量以排入环境的达标量的总量为控制值。各污染物产生总量及总量控制情况见表15。 表15   总量控制污染物发生量 单位:t/a 总量控制指标 CODCr 产生量 122.181 削减量 排污水管 108.692 排入环境 120.562 排放量 排污水管 13.489 排入环境 1.619 总量增 减量 排污水管 +13.489 排入环境 +1.619 总量控制建议指标 1.619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1、工作流程 本项目为垃圾中转场,工作流程及污染物主要产生部位如下: 臭气、噪声 噪声      噪声 垃圾板车 垃圾压缩装箱 压缩箱装车 运输    垃圾填埋 渗滤液 2、工作原理 各居民(收集点)人工收集垃圾置于收集车(人力车、脚踏三轮车、微型垃圾车)后,运往转运站,通过固定式垃圾压缩机,将垃圾就地压入垃圾集装箱。满载后,由举升塔将箱体升至最大高度,专用底盘随之通过倒车限位导向装置倒车于箱体之下。举升塔降下把箱体置于底盘之上,插上箱体与底盘的锁销轴将箱体锁紧,离开转运站运往垃圾填埋场。箱体垃圾经推卸装置推出,空箱返回转运站后,经举升装置将空箱重置于站内,操作移箱机构、闸门机构将箱体与垃圾压缩机接合,锁紧并打开闸门,待装垃圾。在满箱离站后,另一空箱放下继续压装垃圾,周而复始,循环作业。 压缩机的填装口低于地面15cm高度,适宜人力车向压缩机直接倾倒垃圾,工作省力方便。 主要污染工序: 拟建项目为垃圾中转场,建成后垃圾中转量为300t/d,其主要污染情况如下: 1、废水 (1)垃圾渗滤液 垃圾中转站渗滤液指从中转站收集箱中渗透排放的高度污染的液体,包括其中所有的悬浮成分。渗滤液的产生是由于垃圾堆放、收集、运输过程中降雨的渗透进入垃圾内部以及垃圾自身所含的水分而形成的。渗滤液的成分很复杂,包括各种不同含量的有机物和无机物。 a、渗滤液水量 本垃圾中转站只对生活垃圾负责,不包括工业垃圾。渗滤液的产生量不仅和垃圾成分、含水率有关,还和垃圾的整个存放、收集、运输工艺,以及当地的降水雨、年降雨日有关。垃圾渗滤液产生量变化范围较大,一般在雨季以及瓜果上市季节(6~8月份),垃圾渗滤液产生量在8~10%左右,在旱季时约3~5%。此外,根据相关资料调研以及其它垃圾中转站、填埋场记录,在暴雨季节,垃圾含水量较高,渗滤液产生量可高达20%,不过暴雨发生频率相对较小,在此忽略不计。本项目垃圾中转量为300t/d,则中转间垃圾渗滤液产生量如下: 表16    垃圾中转场渗滤液产生量  (单位:t/a) 项目 时数(天) 产生强度(%) 渗滤液产生量(t/a) 雨天 173 平均9% 4671 无雨天 192 平均4% 2304 合计 6975 b、垃圾渗滤液水质 垃圾渗滤液成份十分复杂,通常包含高浓度的可溶有机物及无机离子,包括大量的氨氮和各种溶解态的阳离子,还有一些重金属、酚类、单宁、可溶性脂肪酸及其它的有机污染物,其各种成份变化很大,主要取决垃圾成分和垃圾堆放的时间等。根据资料调研,垃圾渗滤液水质情况如下: CODcr 8500~35000mg/l BOD5 8000~30000mg/l SS 500~1000mg/l pH 5~7 此外,我院曾对市区洪殿垃圾中转站渗滤液进行了随机采样,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如下: CODcr ~57100mg/l   NH3-N  ~655mg/l SS  ~6760mg/l pH  ~3.76 由上述监测资料可以看出,垃圾渗滤液呈酸性,主要污染物浓度均较高。 无雨天垃圾渗滤液浓度CODCr以30000mg/L、氨氮以600mg/L计算,雨天COD以10000mg/L、氨氮以200mg/L计算。本项目雨天渗滤液量为4671t/a,无雨天渗滤液量为2304t/a,渗滤液总量为6975t/a,(详见表16),则渗滤液CODCr产生量为115.83t/a,氨氮产生量为2.335t/a。 (2)地面冲洗水 本项目车辆不在场地内冲洗,但垃圾由人力车运进,因此不免有垃圾洒落及渗滤液滴洒现象,故室内地面需要冲洗。另外,本项目含有车辆修理间,修理间地面冲洗时也会有废水排放。经了解,****市区部分垃圾中转站清洗水用量情况见表17。 表17   ****市区部分垃圾中转站冲洗水用量 中转站所在位置 垃圾中转量(t/d) 冲洗水用量(t/d) 洪 殿 45 28 上陡门 50 30 双 屿 80 34 水 心 100 37 从表中可以看出,各垃圾中转站冲洗水用量基本类似,转运量大冲洗水量稍有增加。本项目垃圾转运量为300t/d,参考上述各垃圾中转站的冲洗水用量,冲洗水用量取50t/d,即18250t/a。经类比调研,地面冲洗水中CODCr约为100~500mg/L,以平均300mg/L计,则COD产生量约5.475t/a,氨氮浓度约20mg/L,则氨氮产生量为0.365t/a。 (3)生活污水 本项目建有职工宿舍,项目建成后,除了本垃圾中转场职工外,还有****镇其他的部分环卫工人将在此住宿,共约60人。人均日生活用水量按100L计,排水系数取0.8,则本项目生活用水量约2190t/a,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752t/a,污水中主要含CODCr、氨氮等污染物。根据以往的生活污水调查资料,其CODCr平均浓度约500mg/l之间,氨氮平均浓度约35mg/l,各污染物产生量分别为CODCr 0.876t/a,氨氮0.061t/a。 (4)废水汇总 垃圾渗滤液、地面冲洗水、生活污水采用生化+物化+深层过滤消杀(加入二氧化氯杀菌)法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排放标准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再经****镇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后排入瓯江。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的B标准。废水排放总量为26977t/a,各污染物产生量分别为CODCr 122.181t/a,氨氮2.761t/a。废水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的各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CODCr 13.489t/a,氨氮0.405t/a。经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后,排入环境的各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CODCr 1.619t/a,氨氮0. 405t/a。 2、废气 生活垃圾中易腐败物质丰富,在短时间内会产生发酵臭气。城市垃圾产生的气体恶臭物质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垃圾成分中本身发出的异味,另一种是有机物腐败分解产生的恶臭气体。经资料调研,臭气主要成份为NH3和H2S,此外还有甲硫醇、甲胺、甲基硫等有机气体,这些气体挥发性较大,易扩散在大气中,而且部分气体有毒,刺激性气味也相对较大。经资料调研,中转站操作间内主要臭气浓度见表18。根据有关资料介绍和类比监测结果,得知常温下每吨垃圾的废气排污参数NH3为60.59g,H2S为6.20g。本项目拟建垃圾中转场中转量为300t/d,中转场中垃圾存留量约36t,各废气产生量见表18。采用喷洒微生物除臭剂除臭,臭气去除率在60%以上,各废气排放情况见表18。 此外,垃圾渗滤液如果不能及时排走,亦会发出臭味。 表18    垃圾中转场主要臭气产生情况 污染物名称 NH3 H2S 产生浓度(mg/m3) 0.234~0.301,平均0.268 0.014~0.028,平均0.021 产生量 0.0909kg/h,0.796t/a 0.0093kg/h,0.0815t/a 排放量 0.0364kg/h,0.318t/a 0.00372kg/h,0.0326t/a 3、噪声 垃圾中转站噪声源主要是压缩设备、压缩箱装车时产生的工作噪声,根据同类中转站类比监测,其噪声源强见表19。 表19      主要设备噪声源强 噪声源 噪声时间特性 声级范围(dB) 瞬时最大值(dB) 压缩设备 间歇 75~77.9 87.7 压缩箱装车 间歇 ~84.0 105.3 此外,垃圾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为75~85dB。 4、固废 本项目固废的主要来源为住宿职工产生的垃圾,以及垃圾收集过程中掉落于地面的垃圾,固体垃圾包括食物残渣、废纸、废包装袋、塑料、金属和玻璃瓶等。本项目共有住宿职工60人,人均生活垃圾日产生量以1.0kg计,则生活垃圾产生量为约22t/a。若加强垃圾车的管理,严禁有破漏的垃圾车上路,可以减少或避免垃圾在收集过程由于掉落而产生的固废。职工产生的生活垃圾及收集过程中掉落于地面的固体废物可与其它待处理的垃圾合并处理。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 名 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单位) 大 气 污 染 物 工作间 臭气 NH3 0.0909kg/h,0.796t/a 0.0364kg/h,0.318t/a H2S 0.0093kg/h,0.0815t/a 0.0372kg/h, 0.0326t/a 水 污 染 物 垃圾压缩 污染物名称 浓度(mg/L) 产生量(t/a) 浓度(mg/L) 排放量(t/a) 纳管 排江 纳管 排江 渗滤液 (6975t/a) CODCr 10000~30000 115.83 500 60 COD为13.489、氨氮为 0.405 COD 1.619、氨氮0.405 氨氮 200~ 600 2.335 15 15 地面冲洗 冲洗废水(18250t/a) CODCr 100~ 500 5.475 500 60 氨氮 20 0.365 15 15 日常生活 生活污水(1752t/a) CODCr 500 0.876 500 60 氨氮 35 0.061 15 15 固 体 废 物 日常生活 生活垃圾 22t/a 统一收集后外运填埋 噪 声 压缩间 Leq(A) 压缩设备 75~84.0dB 昼间≤60dB,夜间≤50dB 垃圾运输 运输车辆 75~85dB 其 他 无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建设项目生态影响主要有土地功能、地表结构的改变,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生物生境的影响,地表结构及地上构筑物改变对景观的影响,施工期的土地开挖,表土破坏导致的水土流失等。本项目生态影响主要有: (1)土地占用及土地功能改变的影响 本项目选址地为闲置多年的空地,地块内没有树木,因此,不存在破坏树木,以及破坏生物生境的问题。 (2)景观影响 本项目所在地块土地长期闲置,杂草丛生,地块内没有自然及人文景观。本项目为垃圾中转场,建设内容包括垃圾压缩间、环卫工人宿舍等。垃圾压缩间位于室内,非露天式,不会破坏周围景观。同时对周边进行绿化,有利于改善当地景观。 (3)水土流失 本项目区地势平坦,但雨量充沛,暴雨较多,施工期间将拆除现有表面构筑物,对地表进行开挖,产生了开挖裸露面,地面破坏,裸露面表层结构疏松,土壤裸露,堆渣堆料较多,破坏了原地貌,形成了有一定坡度的微地形,在雨水冲刷下,将产生面蚀,继而发展为细沟侵蚀,土壤和堆料将被雨水直接冲入河道,淤塞河道妨碍行洪,给城市防洪安全带来隐患。若含有大量土壤的泥浆水进入城市下水道,可能导致管道堵塞,降低管网使用功能。 水土流失与土壤母质、降雨、地形(坡度)、植被覆盖等因素密切相关。本项目造成水土流失面积为1999.8m2,施工期水土流失强度均值3000t/km2·a,施工开挖期约5个月,新增水土流失量为2.5t。 水土流失发生在施工期,项目建成后,将对地表进行绿化或硬化处理,水土流失将随之停止。 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1、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产生的噪声具有阶段性、临时性和不固定性。建设期的施工机械作业噪声见表20。 表20   施工期主要噪声源的噪声声级 序号 机 械 等效声级[dB(A)] 1 卷扬机 85 2 空气压缩机 85 3 搅拌机 85 4 自卸车、卡车 75~95 5 打桩机 100 6 压路机 104 7 电 锯 108 8 振岛机 112 9 铲土机 110 10 挖掘机 114 一般施工现场有多台机械同时作业,它们的声级将会叠加,叠加值将增加3~8dB,表21为主要施工设备噪声的距离衰减情况。由表可知,这类机械噪声在空旷地带的传播距离较远,在施工作业中必须合理安排各类施工机械的工作时间,尤其是夜间严禁打桩机等强噪声机械进行施工,减少这类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同时对不同施工阶段,按《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对施工场界进行噪声控制(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见表22)。 表21    施工机械噪声衰减距离(m) 序号 施工机械 声级(dB) 55 60 65 70 75 85 1 挖掘机 190 120 75 40 22 2 冲击式打桩 1950 1450 1000 700 440 165 3 混凝土搅拌 190 120 75 25 25 4 混凝土振捣 200 110 66 21 21 5 升降机 80 44 25 10 10 表22   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