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文化生活三四单元主观题汇总.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222079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生活三四单元主观题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化生活三四单元主观题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文化生活三四单元主观题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文化生活三四单元主观题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文化生活第三四单元主观题汇总 高三政治学案 第三单元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体现(1)基本特征之一:源远流长。见证: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标着着中华文明进入文明时代。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规模之大、留存之丰,为世界所仅有。(2)基本特征之二:博大精深。表现: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中华文化的文学艺术,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是中华民族

2、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2、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1)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2)地位:它们都足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3、(3)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4)意义:它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3、为什么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1)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2) 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4、中华民族精神

4、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5、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的原因及要求(1)原因: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关系: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作用: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2)要求: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建设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就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爱国主

5、义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辛勤劳动、建设祖国;反对侵略、保卫祖国;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国家尊严,展现民族风采。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提倡理性爱国。6、为什么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的永远的精神火炬。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2)现实需要: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的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

6、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有利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4)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7、怎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1)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心骨”的作用。(2)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3)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抵制西方文化中腐朽、落后思想的危害,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的西化、分化的图谋。精品文

7、档收集整理汇总(4)必须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5)必须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人人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肩负起为中华民族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8、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关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

8、益丰富。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第四单元1、文化生活色彩斑斓的原因(1)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生产设备、多样的文化载体、快捷的传播工具,使文化产品的大批量、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与流通成为可能,也给大众传媒插上了飞翔的翅膀;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文化市场呈现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临着多种选择。 2、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对人们文化生活的影响(1)影响: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例如,它能够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它可以通过灵

9、活而有吸引力的表现方式,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它便于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人们潜移默化的接收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它易于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动生产的发展;等等。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担忧的现象。例如,有些部门和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肆意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有些文化产品借消遣娱乐的名义,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俗趣味;有些媒体单纯追求轰动效应,热衷于捕风捉影的“新闻”炒作,不负责任地传播“绯闻轶事”;等等。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3、区分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存在原因?含义形式危害对策共同点落 后 文

10、 化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如看相、算命测字、看风水等)属认识问题(认识上的不科学、不积极、低俗),是文化糟粕。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共同点:二者都与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相背离。 腐 朽文 化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侧重社会危害性: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坚决抵制依法取缔存在原因: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封建文化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

11、术的发展,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带来文化活力的同时,还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性;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滋生唯利是图、权钱交易、损人利己、欺诈勒索等现象。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4、发展大众文化 :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即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5、解决落后文化、腐朽文化,规范文化市场秩序的措施:(1)国家的角度:奏响主旋律,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充分

12、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有力地导向和示范作用。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对文化市场加强管理、正确引导。(2)文化生产单位的角度: 要有职业道德,遵纪守法,诚信经营,追求文化产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努力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产品,不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3)公民个人角度: 追求健康有益的文化,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提高自身

13、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6、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相匹配。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2)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

14、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正确选择,是建设社会主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培育“四有”公民,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7、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为什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

15、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2)怎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8、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含义及表现(P98)9、中

16、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基本内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2)为什么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决定,是一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由我国的经济基础和国家性质决定的。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政治、经济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当前的先进文化,对经济和政治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17、实现文化强国梦想。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3)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国家角度: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只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要深化文化

18、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是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培育“四有”公民为根本任务;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个人角度: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19、,增强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10、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P100第一段)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考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从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考虑: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才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精品文档收集整

20、理汇总(2)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青年学生)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1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1)为什么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地位: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的中心环节

21、,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2)怎样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国家角度: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思想道德模范常态化。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个人角度:提高公民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12、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基本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

22、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2)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作用(意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标识。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现实需要:面对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精品文档收

23、集整理汇总(3)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13、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公民)(1)个人如何正视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加强自身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

24、的思想道德目标。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2)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3)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提高科学文化修养,有助于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知识文化修养水平。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4)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一个真正有知识文化涵养的人,也应

25、该是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思想道德的人。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5)如何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一个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长期过程。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在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精品文档收集整理汇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