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四川省双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222075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双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四川省双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四川省双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四川省双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四川省双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四川省双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四川省双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年级:姓名:- 24 -四川省双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欧盟与日本老龄化情况严重,面临着青年劳动力短缺问题,因此老年人再就业就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替代选择。欧盟等国家和日本在老年人再就业上,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措施,实行了如物质激励、禁止就 业歧视、建立灵活劳动合同制度、改变工作环境、完善劳动保障、创造社会氛围、开展就业培训、发挥职业介绍中介的作用等一系列鼓励老年人再就业的政策。目前,我国

2、人口处于“未富先老”的状况,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居世界第一,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 下列国家中政府鼓励老年人口再就业的措施,最有可能的是( )A. 巴西B. 美国C. 新加坡D. 越南2. 从长远角度来看,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A. 从海外大量移民B. 组织老年人口移民到海外再就业C. 延长退休年龄D. 完善计划生育政策【答案】1. C 2. D【解析】考查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缓解人口老龄化的措施。【1题详解】鼓励老年人口再就业是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导致社会劳动力不足而采取的措施,而人口老龄化问题主要出现在发达国家,AD错误。美国人口总数较大,人口迁入较多,

3、人口老龄化问题并不严重,B错误。新加坡经济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低,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最可能实施鼓励老年人再就业,C正确。故选C。【2题详解】从长远角度来看, 缓解人口老龄化还是应该从最根本解决问题,即适当调整国家人口政策,如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能够增加人口出生率,从而提高少年儿童的比率,降低老年人口的比率,有助于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诸多问题,D正确。我国人口总数大,人口与就业压力大,因此从海外大量移民的做法不适合我国基本国情,A错误。组织老年人口移民到海外再就业对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没有帮助且不符合客观实际,B错误。延长退休年龄只能缓解目前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符合

4、长远角度,C错误。故选D。下图为2016年我国住宅价格等级分布金字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平均每个行政区承载人口最多的是A. 极高房价区B. 极高房价区C. 低房价区D. 中低房价区4. 关于现阶段我国城市人口迁移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极高房价区人口外迁B. 极高房价区人口外迁C. 低房价区人口大量迁入D. 中低房价区人口迁往高房价区【答案】3. B 4. D【解析】【3题详解】平均每个行政区承载人口=承载的城镇人口规模/行政区个数,通过计算可知极高房价区I平均每个行政区承载人口=1160/11=105.45,极高房价区平均每个行政区承载人口=2649/20=132.45,低房价区

5、平均每个行政区承载人口=8906/791=11.26 ,中低房价区平均每个行政区承载人口=23562/1250=18.85 ,可知平均每个行政区承载人口最多的是极高房价区,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4题详解】极高房价区I人口外迁,极高房价区人口外迁,与目前我国城市人口迁移方向不同,AB不对。低房价区人口大量迁人主要指农村人口大量迁入,而题干说的是城市人口的迁移方向,故C错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不断提高,大量人口由中小城市迁往大城市,由中低房价区迁往高房价区,故D正确。本题正确答案为D。5. 下图为2017年我国部分省(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以及近一年的常住人口增量情况示意图,实心圆圈表示人

6、口增加,空白圆圈表示人口减少,圈圈的大小表示增减的多少。由示意图可以推断A. 安徽劳动力需求量增加B. 广东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C. 上海市城镇化率增长最快D. 辽宁人口迁入大于迁出【答案】A【解析】【详解】安徽人口增加较多,说明劳动力需求量增加,原因是安徽距长三角近,长三角的产业转移到安徽,安徽工业企业增多,对劳动力需求增加,A正确;广东经济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人口增加主要是机械增长;从图中看,上海城镇化率最高,但人口减少,城镇化率增长不是最快的;从图中看辽宁人口减少,迁出大于迁入,即BCD错,选A。人口负担系数是指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人口数(1564岁的人口)之比。下图为中

7、、美两国1977年至2017年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6. 下列年份中,中国人口负担系数最小的是A. 1977年B. 1990年C. 2010年D. 2017年7. 与美国相比,影响图示期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变化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 人口政策B. 经济发展水平C. 人口迁移D. 人口老龄化【答案】6. C 7. A【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中国人口负担系数最小的年份,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中人口负担系数的含义。根据人口负担系数的定义:人口负担系数是指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15 -64岁的人口)之比,即劳动年

8、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越大,人口负担系数越低,读图劳动年龄人口比重1977年约为57%、1990年约为65%、2010年约为74%、2017年约为72%,所以2010年中国人口负担系数在四个选项中最小,C对,ABD错。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我国劳动人口比重变化的影响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据图判断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变化特点,结合历史事实即可分析出答案。读图美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变化较小,中国人口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变化较大,是因为建国初期,国家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导致70年代-80年代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增速较快;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21

9、世纪初期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故人口政策是图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变化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A对,BCD错。故选A。【点睛】人口负担系数也称人口抚养比,是指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人口抚养比用以度量劳动力人均负担的非劳动力人口的数量,是衡量人口年龄结构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重要指标。8. 下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总人口约1300万。据此完成下题。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A. 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 总人口减少C. 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D. 人口净迁入量减少【答案】D【解析】该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图

10、中四种柱状图分别表达人口的自然增长、国内净迁移、国际净迁移和总人口增长,结合左右纵坐标,必须看清代表的是增长率,而不是数量。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总人口增长率由3%降低到1.8%,总人口增长速度减慢,排除A;总人口增长率虽然由3%降低到1.8%,但大于0,所以总人口仍然在增长,排除B;从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人口自然增长率由约1.4%增长到约1.6%,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排除C;人口净迁移量=(国内净迁移率+国际净迁移率)总人口(大约1300万),由图可知,20世纪80年代国际净迁移率为正,国内净迁移率为负,且国际净迁移率的绝对值大于国内净迁移率的绝对值,人口净迁移量为正,90年代,国

11、际净迁移率为正,国内净迁移率为负,但国际净迁移率的绝对值小于国内净迁移率的绝对值,人口净迁移率为负,故选D。下表为甘肃省2010年、2015年的人口统计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2010至2015年,甘肃省常住人口A. 增长缓慢,劳动力不足B. 增长迅速,社会负担重C. 增长缓慢,出现老龄化D. 增长迅速,就业压力大10. 由资料推测,甘肃省A. 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B. 劳动力需求量少,人口净迁出C. 劳动适龄人口数量大幅减少D. 人口数量增加,环境人口容量减小【答案】9. C 10. B【解析】【9题详解】根据表格内容甘肃省2015年常住人口2599.55万人,2010年常住人口25

12、57.53万人,人口增加较少,65岁以及以上人口比重由8.3%增加到9.83%,老龄化加重,劳动年龄人口比例超过70%,劳动力丰富,社会负担较轻,故ABD错误,该题选C。【10题详解】根据0-14岁比例人口降低,自然增长率下降,故A错误;甘肃省常住人口小于户籍人口,经济落后,劳动力需求量少,人口以净迁出为主,故B正确;劳动适龄人口比例下降,总人口上升,故C错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较多,资源、经济发展程度、消费水平等,根据人口增多无法判断该地区的环境容量的大小,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B。【点睛】老龄化: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

13、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1. 乙图中地价等值线弯曲程度的大小主要受A. 与商品产地距离大小的影响B. 与市中心距离大小的影响C. 交通通达度高低的影响D. 环境质量优劣的影响12. 该城市计划新建一座大型钢铁厂,厂址的最佳位置在A. B. C. D. 13. 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A. 中心商务区B. 行政办公区C. 旅游休憩区D. 科教文化区【答案】11. C 12. C 13. D【解析】【11题详解】城市地租主要取决于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的通达度。乙图中地价等值线弯曲程度的大小主要受交通通达度高低的影响。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12题详解】钢铁

14、厂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应建立在热岛环流之外,排除。根据该地最小风频为东北方,排除。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适合布局。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13题详解】根据图示:附近有高新技术产业区,高新产业区一般靠近科教文化区。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下图为我国南部沿海某地区海港及其腹地关系的示意图,图中圆圈大小代表其人口的规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1和P2有各自的服务范围,彼此并不重叠B. P1和P2的服务范围以各自为中心,均衡地向四周扩展C. P1的服务人口大于P2D. 所有运输干线都是因为城市之间发展需求而兴建15. 图示高速公路的主要影响是 ()A. P1港腹地范围扩大,窗

15、口作用加强B. P2港腹地范围缩小,经济衰退C. M1、M2城镇经济区位明显改善D. M2城镇将成为区域经济中心【答案】14. C 15. A【解析】【分析】主要考查了城市等级、港口相关知识。【14题详解】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P1的规模、等级要大于P2,P1的服务人口大于P2,两者之间的服务范围必定有重叠的地方,AB不对,C对。不可能所有运输干线都是因为城市之间发展需求而兴建,D不对。故选C。【15题详解】P1M2高速公路使得P1港服务范围扩大,窗口作用加强,A对。高速公路间接地使P2的服务范围扩大,B不对。M2城镇经济区位明显改善,M1经济地位变化不大,CD不对。故选A。【点睛】本题难度较大

16、。图示内容中,港口的大小与城市等级有相似之处,高速公路的作用使港口的经济腹地得到扩大。16. “就地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在原有的居住地,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完善基础设施,改变生活方式,拥有和城市人样的生活,这是城市化的种新趋势,关于推进就地城市化的措施,最可行的是A. 压缩耕地面积B. 加强教育培训C. 严格户籍制度D. 吸引外来人口居住【答案】B【解析】【详解】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需求量大,压缩耕地面积不符合我国的农业基本国策,A错误;加强教育培训,能够增强农村人口再就业的能力,利于促进当地剩余劳动力就地转行发展生产,促进当地就业,利于推进就地城市化,故B正确;就地城市化往往是自发形成的

17、,不能通过严格户籍制度来限制人口迁移,C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就地城市化的主体是当地农村人口,吸引外来人口居住不符合要求,D错误;故选B。17. 逆城市化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不高B. 大城市人口过度膨胀C. 大城市住房日益紧张D. 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答案】D【解析】【分析】该题考查逆城市化的原因。【详解】逆城市化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在提高,A错。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城市人口拥挤、环境污染严重、住房条件差和绿地面积减少等城市环境问题,而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因此答案选D。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

18、交通工具、道路及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湘西民居吊脚楼是中国建筑艺术瑰宝。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8. 湘西多采用吊脚楼的建筑形式,主要原因是A. 远离地面,防寒保暖B. 制造空间,利于采光C. 依河而建,便于运输D. 地形崎岖,开挖地基不易19. 湘菜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八大菜系之一,以辣著称,其最主要的原因是A. 当地多雨潮湿,食辣可祛风湿B. 当地高温,重油重辣便于保存C. 当地水土缺盐,以辣代盐D. 当地原产且盛产辣椒,原料丰富【答案】18. D 19. A【解析】考查地域文化对城市影响。【18题详解】湘西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崎岖,开挖地基不易,多采用吊脚楼的建筑形式,D正确;该地区

19、气候湿热,远离地面主要是为了通风防潮,不需要防寒保暖,A错误;采光与建筑物朝向有关系,与吊脚楼的建筑形式关系不大,B错误;吊脚楼一般借用地形依山临水而建,利用地势高差随坡就坎,顺势而建,C错误。故选D。【19题详解】湘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当地多雨潮湿,食辣可袪风湿,A正确,BCD错误。故选A。读我国华北平原某城示意图及该城近十年土地利用率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20. 从保护城区环境角度考虑,工业区宜布局在( )A. 西南郊B. 西北郊C. 东南郊D. 东北郊21. 近十年该城( )A. 城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B. 郊区种植业迅速发展C. 城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D. 郊区生态环境改善【答案】20.

20、 A 21. D【解析】【20题详解】读图,该地位于华北地区,是季风气候区,工业区要避开季风对吹方向,所以不能位于城区的西北郊或东南郊,BC错误;根据图中的等高线凸出方向,判断河流流向是东西西北,所以西南郊是河流下游地区,东北郊是上游地区。工业区有水污染,所以为避免水污染工业区应布局在河流下游,也就是城区的西南郊,D错误,A正确。故选:A。【21题详解】A、结合图示可知该地近十年城区和郊区城市规模都在增大,城市化水平提升快,城区不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A错误。B、结合图示可知该地近十年郊区耕地耕地减小,林地、草地等土地利用增多,B错误。C、结合图示可知该地近十年城区和郊区建设用地都在增大,人口增

21、加,人口自然增长率不会出现降低,C错误。D、结合图示可自该地郊区近十年耕地减小,林地、草地、水域面积增大,生态环境得到改善。D正确。故选:D。职住比即“就业居位比”,其数值等于指定区城内就业岗位数量与居民中就业人口数量的比值。下图为2018年上海市部分行政区的职往比统计。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2. 从职住比看,本区劳动力过剩,去其他行政区工作的人数比例最大的行政区是A. 黄埔区B. 奉贤区C. 杨浦区D. 宝山区23. 崇明区的职住比为1.00,主要原因是距中心城区远 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 多高档住宅区 与其他区有水域阻隔A. B. C. D. 【答案】22. D 23. B【解析】【22题详解】

22、由职住比的概念可知,就业岗位越多,本地就业人数越少,则职住比越大;就业岗位越少,本地就业人数越多,则职住比越小。读图,黄浦区职住比大于1,说明就业岗位数量多于本地就业人数,还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就业岗位,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奉贤区、杨浦区、宝山区三地的职住比小于或等于1,说明就业岗位数量少于或等于本地就业人数,其中宝山区的职住比最小,说明该区就业岗位和本地就业人数差别最大,去其他行政区工作的比例最大,故BC错,D对。【23题详解】崇明区的职住比等于1说明本区提供的就业岗位刚好满足本区居民就业。本区与其他区有水道相隔,距中心城区远,环境相对独立,对外联系不便,所以本区居民就业多在区内,正确;若区

23、域内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区,提供大量剩余劳动力,职住比会大于1,错;高档住宅区内提供就业岗位少,职住比小于1,与题不符,故选B。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左下图示意该城市功能分区,右下图示意地租变化曲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4. 若该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可能是( )A. 西北风;自西北向东南流B. 西北风;自东南向西北流C. 东南风;自西北向东南流D. 东南风;自东南向西北流25. 右上图中曲线能反映左图中甲乙一线(虚线)地租变化的是( )A. B. C. D. 26. 影响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的主要因素是( )A. 社会因素B. 经济因素C. 历史因素D. 环境因

24、素【答案】24. A 25. D 26. B【解析】【24题详解】重化工业应布局在河流下游和主导风向下风向,依据图中重化工业布局在东南方向合理可以判定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河流的大致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A正确,BCD错误。故选A。【25题详解】地租高低受距城市中心远近、交通是否便利的影响,甲乙一线越靠近城市中心,与交通线的交汇点地价越高,经过铁路时地价较低,曲线符合,D正确。故选D。【26题详解】城市功能区的主导功能及组合取决于各功能区的实际付租能力,也就是受经济因素影响,B正确。据此选B。城市渠化是指将城市内河河道取直,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天然河道变成人工明渠,如下图

25、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27. 我国各地在城市化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渠化现象,其主要作用是( )A. 改善城市供水条件B. 增加休憩娱乐场所C. 提升内河航运能力D. 增强排涝能力28. 城市渠化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是( )A. 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加重B. 底栖生物生存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C. 阻断与地下径流的联系,地下水水位上升D. 河道取直,水质恶化【答案】27. D 28. B【解析】【27题详解】城市的发展使得城市建筑地面越来越多,绿地越来越少,降水多时会造成城市地表积水多,若排水不畅,会造成城市内涝。城市渠化现象,通过裁弯取直和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

26、墙,把原来蜿蜒多变、流动缓慢的天然河流,改造成为外形归顺、水流顺畅的人工河道,以达到稳定河势,加大过流能力,尽快宣泄洪水的目的。能及时排除地表积水到渠中,增强排污排涝能力。综上所述,D正确。故选D。【28题详解】河道硬化,破坏了河底生物的生存环境,一些生物难以生存,生物多样性减少,B对;城市渠化使河流流速加快,减少泥沙淤积,A错;阻断与地下径流的联系,阻断了地下水位的补充来源,地下水位下降,C错;河道取直,水流加快,水质在一定程度净化加快,D错。故选B。【点睛】渠化工程能从根本上改善河流的航行条件.它具有以下特点:能较多地增加航道水深,减低水流流速,使航道的通过能力得到较大的增长;能综合利用水

27、资源,除改善航行条件外,还可取得防洪、灌溉、发电等多方面效益.柑橘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低温,生长最适温度为2331,年降水量以12002000mm为宜。读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及柑橘分布图。完成下面各题。29. 图中阴影区生长的柑橘品质优良,最主要得益于( )A. 夏季热量丰富B. 生长季雨量丰沛C. 成熟期光照充足D. 土壤肥沃30. 该半岛的大西洋沿岸几乎没有柑橘分布,与地中海沿岸相比,最主要是因为该地( )A. 降水不足B. 热量不足C. 市场需求量小D. 光照不足【答案】29. C 30. B【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农业生产条件的分析。【29题详解】本题考查柑橘品质优良的条件而非柑橘种植

28、的区位条件,故审题很关键。从图中可以看出,阴影区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夏秋季光照强,利于柑橘进行光合作用,促使品质优良,故C正确。夏季热量丰富、生长季雨量丰沛、土壤肥沃都是柑橘生长的有利区位条件而非品质优良的原因。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30题详解】本题主要分析该半岛两岸柑橘种植条件的差异。根据材料,柑橘是喜欢温暖湿润气候的作物。与地中海沿岸相比,大陆西岸由于有加那利寒流经过,导致沿海地区气温较低,且西岸位于中纬西风的迎风坡,多阴雨天气,故热量不足是造成西岸几乎没有柑橘分布最主要的原因,B正确;读图可知,两岸降水差异不明显,A错误;距欧洲市场近,市场需求差异不明显,C错误

29、;柑橘生长的夏季,两岸都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降水稀少,晴天多,光照强,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3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西宁及其附近地区简图。材料二:下国示意青海省人口年龄结构情况。(1)据图及所学知识,说明西宁市人口容量高于青海省其他城市的主要原因。(2)根据图示青海省人口年龄结构特点,说出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答案】(1)西宁市地处湟水谷地,耕地资源丰富,水源较充足,气候条件比较优越;青海省省会,科技水平等社会经济条件较优越。(2)劳动力年龄人口比重较大,说明劳动力丰富,社会抚养负担较轻,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但就

30、业压力较大。【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以及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读图西宁位于河谷地区,热量较为丰富,水源丰富,气候条件较优越。省会城市,科技发展水平较高,经济水平较青海其它地区高。西宁是青海的省会,政府投入资金多,发展较快,因此人口容量高于其他地区。(2)读图青海省15-64岁人口比重较大,为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劳动力;社会抚养比较低,社会负担较低;不利影响是

31、就业压力加大。【点睛】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1)资源: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人类生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就越多。(2)科技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获取资源在手段、方法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带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提高。(3)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封闭地区,其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本地的各种资源和其他条件,受到较大的限制;开放地区,外部资源和其他有利条件得到利用,其环境人口容量比封闭时就会大得多。(4)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32. 图表示某城市部分功能区规划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a、b、c、d四处,宜建商业区的是_,请分析原因_。(2)图中a、b、c

32、、d四处,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请分析原因。(3)目前,一般城市选择远郊建造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影响决策的主导因素是_A.基础设施 B.地租支付能力 C.土地价格 D.土地利用效率(4)现拟在图中b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简述其理由_。【答案】(1)a 该地位于市中心,消费者数量多;交通便利通达度高(2)c 该地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大气污染少;位于湖泊附近,环境优美;位于城市边缘,污枭较小;有公路通过,利于出行(3)C(4)靠近铁路和公路,交通便利;位于城市外围,地价较低。【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分布。【详解】(1)为了最大限度地接近消费人群,商业区应布局在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城

33、市中心区。a对应的区域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符合商业区的条件。(2)高级住宅区应布局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靠近文化区的高地。c位于盛行风上风向,污染少;位于城市外围,靠近湖泊,污染小,环境优美;有公路穿过,交通便利。(3)公租房、经济适用房租金及价格低,满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影响该政策的是土地价格, C项正确。(4)建立大型批发市场的原则是:必须在交通便利的地区即沿铁路和高速公路;位于城市的外围边缘,地价较低,批发市场占地面积较大。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下图表示某市1980-2009城市化的过程。近年来,该市暴雨次数增加,城市内涝多发。(1)根据上图说出该市城市化

34、进程的主要表现。(2)从环境因素考虑,该市化工厂的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答案】(1)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出现明显的功能分区。(2)不合理。因为化工厂会产生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布局在最大风频的上风向,其大气污染对居住区影响较大,且其布局在城市河段的上游方向,对城市水质影响较大。【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城市化的表现以及城市功能区的布局。【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准确判读图示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读图并对比该城市1980-2009城市化过程图可知,该市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是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住宅区、工业区出现,即城

35、市出现明显的功能分区。(2)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化工厂的合理布局,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掌握化工厂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读图并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示该市化工厂的布局并不合理,主要原因是化工厂会产生大污染和水污染,布局在最大风频的上风向,其大气污染对居住区影响较大,且其布局在城市河段的上游方向,对城市水质影响较大。【点睛】工业区的选址工业区选址与盛行风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厂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工业区分布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效外使废气对城市污染小。水源:有废水排放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远

36、离河流上游区;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固体垃圾污染的应远离居民区、农田。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3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麻涌镇地处珠江入海口,广州市与东莞市的交界处,以廊涌为中心,一小时即可到达珠江三角湖各大城市。麻涌人口约11万,其中外来人口3万多。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依托港口,引进外贵企业近200家,经济建设取得飞造发展。(1)比较说明广州、东莞、麻涌三个城镇的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大小。(2

37、)简述大量人口流入东莞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答案】(1)广州的等级最高,其次是东莞,麻涌最低;广州服务范围最大、其次是东莞、麻涌最小。(2)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当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促进区域间文化交流。【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城市体系和人口迁移的影响。【详解】(1)结合城镇的服务范围和人口数量来判断城镇的等级,等级越高,人口数量一般越多,服务范围越大;等级越低,人口数重一般越少,服务范围越小。结合图示可知广州的等级最高,其次是东莞,麻涌最低;广州服务范围最大、其次是东莞、麻涌最小。(2)关于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区的影响,可从有利和不利两

38、方面分析。但本题只考查人口迁移的积极影响,应从促进区域交流、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等方面分析。人口迁入为城市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当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促进区域间文化交流。35.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茶树具有喜温喜湿、怕冷怕涝、耐酸性等特点,多分布在云雾天气多的低山丘陵地区。福建省是我国的某叶大省,省内低山丘陵地区茶园梯田处处可见:城市、乡村随处可见茶楼、茶馆、茶店等茶文化景观,当地茶叶种类多,质量高,茗茶荟萃,有享誉中外的大红袍、铁观音等名茶品种。下图为福建省地形和降水分布图。(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在茶叶生产上福建茶农针对当

39、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应该做好要些防范工作?(2)福州茶叶加工厂不多,但茶叶批发市场数量多且规模大。试分析其原因。【答案】(1)防低温冻害,尤其丘陵低山间谷地因坡地冷气流下滑冻害更严重;防台风损害茶园;防暴雨积水成涝。(2)茶叶加工厂应接近原料产地,福州离茶园距离相对较远,所以茶叶加工厂较少;福州位于沿海,海陆交通便利,有利于茶叶的运输集散;福州作为省会城市,人口集中,经济发达,有庞大的茶叶市场需求。【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及区位分析。【详解】(1)本题要结合茶叶的习性及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进行分析:冬春季节多低温冻害;尤其丘陵低山间谷地因坡地冷气流下滑冻害更严重;茶树具有喜温喜湿、怕

40、冷;茶农要预防茶的低温冻害,尤其谷底的茶树;地处东南沿海,夏秋季节多台风,要防台风损害茶园;福建年降水量大,更多受热带风暴影响,多暴雨;茶怕涝,要防暴雨积水成涝。(2)新鲜茶叶不耐长期存放,茶叶加工厂应接近原料产地,福州离茶园距离相对较远,所以茶叶加工厂较少;茶叶批发市场与交通、需求量大小有关;福州位于沿海,海陆交通便利,有利于茶叶的运输集散;利于建立批发市场;福州作为省会城市,人口集中,经济发达,有庞大的茶叶市场需求。【点睛】在茶叶生产上福建茶农针对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应该做好哪些防范工作,要结合茶叶的习性及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进行分析。福州茶叶加工厂不多,但茶叶批发市场数量多且规模大的原因要考虑新鲜茶叶不耐存放要及时加工;茶叶批发市场与交通、需求量大小有关:福州位于沿海,海陆交通便利,有利于茶叶的运输集散;作为省会城市,有庞大的茶叶市场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