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正负数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4页的内容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进一步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比较正负数的大小。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 通过正数、负数的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训练学生善于运用新知识.
学重难点:
1.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2.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1.创请板题。
师: 我们已学过正负数,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呢?(生自由说。)是的,正负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正负数,今天我们就进一步了解一下正负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课题:正负数综合练习
2.出示学习目标。
(1)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2)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3.出示自学指导。
过渡语:为了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2——3页的内容,并认真思考以下问题:
(1)所有的正数和0是什么关系?
(2)所有的负数和0是什么关系?
(3)正数、负数和0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4)通过“正负数”的学习你还知道什么?
6分钟后汇报以上问题,比一比谁自学的最认真。(提示:小组长整理出组内收集的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认识和升华。】
4.看一看。
(1)师提出自学的要求。
(2)学生看书,师目光巡视每个学生,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对学困生给予提示和帮助。
5.汇报交流。
(1)小组交流。
师:同学们,大家刚才根据“自学指导”,自主对“正负数”进行了复习,下面请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一下自学收获。
(2)全班交流。
(3)出示整理成果。
(所有的正数都比0大,所有负数都比0小,它们三者的关系是:负数< 0< 正数。
描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是正号,通常省略不写。“-”是负号,不可以省略不写。
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可以先去掉负号比较哪个数大,添上负号后,这个数反而小。)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师:正数和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我们就来解决相关的问题。
(一)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填空。
(1)生活中的数,比“0”大的数叫做______数,比“0”小的数叫做____数,______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我们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量。
(3) 在知识竞赛中,如果把加10分记为+10分,那么扣20分记为__________.
(4) 甲、乙两个冰箱,甲冰箱的温度是—7℃,乙冰箱的温度是—5℃,_______冰箱的温度高。
(5)黄山的最高峰莲花峰比海平面高出1864米,记作:+1864米;那么,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应记作_______米。
(6)某仓库记运进大米吨数为正,则--4.2吨______________________,,+3.5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果+5表示转盘沿逆时针方向转5圈,那么—3表示_________________。
(8)一物体可以左右移动,向左移动12m,记作 - 12m ,"记作8m"表示向____移动_____m.
(9)如果小华家月收入2500元记作2500元,那么他家这个月水、电、煤气支出200元应记作________元。
(10)如果电梯上升15层记作15层,那么它下降6层应记作_______层。
(学生先独立填空,小组内交流。对有困难的学生做适当指导。)
【设计意图:结合现实生活, 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我会比较大小。(用“>”、“<”、“=”填空)
+3 ○ 6 -10 ○ 1 0 ○ -0.01
-10 ○ -15 -2 ○ -3 +2 ○ -2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正负数的意义, 能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二 )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1.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零是自然数 B、自然数都是整数 C、整数都是自然数 (2) 明明家为起点,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如果明明从家走了+30米,又走了-30米,这时明明离家的距离是( )米。
A、30 B、-30 C、60 D、0
(3 )数轴上,-12 在-18 的( )边。
A、左 B、右 C、北 D、无法确定
(4)一种饼干包装袋上标着:净重(150±5克),表示这种饼干标准的质量是 150克,实际每袋最少不少于( )克。
A、155 B、150 C、145 D、160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是最小的负数 B 、0是最小的正数 C、0小于所有正数
(6)如果+1.5元表示某种股票每股上涨1.5元,那么—0.3元表示( ) A、这种股票每股下跌0.3元 B、这种股票每股上涨0.3元
C、无法判断
2.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最小的整数是0。 ( )
(2)—100 > —10。 ( )
(3)向东为正,那么—5米表示向西行5米。 ( )
(4)高于海平面为正,四川盆地低于海平面258米,记作:—258米( )
(5)所有的数分为正数和负数。 ( )
(6)10℃和+10 ℃所表示的气温一样高。 ( )
(7)比较-2和+2,+2更接近0. ( )
(8)今天的气温比昨天下降了2 ℃,今天的最低气温是-2 ℃。 ( )
(9).如果把全班的平均分87分记作0分,那么李明得了90分应记作+90分。 ( )
( 10)零上12℃(+12℃)和零下12℃(-12℃)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 )
(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体验正负数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练习,发展新知。
解决问题。
1.一种精密零件的长度标明为:10±0.03(单位:毫米)。你知道这种零件的标准长度是多少毫米吗?它最长是多少,最短是多少?
( 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 某品牌味精包装袋上标着:净含量100± 2克,下面是质检部门抽查的5袋味精的质量情况,如下表:
5袋味精净含量的质检结果
第1袋
第2袋
第3袋
第4袋
第5袋
每袋的净含量(克)
比100多(少)多少克
—2
+2
—5
+3
0
(1) 完成上表。
(2) 哪几袋味精的质量符合标准呢?
(先让学生仔细看图,分析题意,然后独立填空,再集体交流,交流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给予评价。)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让学生再次体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表示,感受正、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现实生活,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并进行分析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梳理总结,提升认知。
1.总结全课。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找多名同学回答,师最后总结。)
2.总结知识点。
3.作业:完成配套练习册相应的习题。
附板书:
正负数综合练习
所有的正数都比0大,所有负数都比0小,
它们三者的关系是:负数< 0< 正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是正号,通常省略不写;“—”是负号。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感觉本节课有以下亮点:
(1) 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明确数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让学生感知数学就在身边。
(2)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整节课都是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教师只是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这样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体现了数学的有效性,提高了课堂质效。
(3)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一步熟悉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教学中,运用了多种学习方式: 加深对0、正负数的理解。 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所以建议:让成绩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具体讲解解题过程。
3.困惑:数学老师如何向语文老师一样在课堂上有着精彩的评价,以及灵活调控课堂的气氛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