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扬嘉初中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219809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2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嘉初中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扬嘉初中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扬嘉初中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扬嘉初中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扬嘉初中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扬嘉初中学校建设项目目 录第一章 总论1一、项目概况1二、业主简介1三、编制依据3四、编制内容5五、主要结论5六、主要经济指标6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7一、项目建设的背景7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第三章 建设内容及规模10一、建设内容10二、建设规模10第四章 项目建设选址及建设条件11一、项目建设选址11二、项目建设条件11三、交通条件12四、综合评述12第五章 工程建设方案设计14一、设计依据14二、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14三、学校规模预测15四、总平面布置15五、建筑单体设计15六、建筑物结构设计18七、建筑装修20八、室内环境20九、电气设计22十、给排水设计23十一、暖通空调24

2、十二、绿化设计25第六章 节能方案27一、节能方案编制依据27二、项目的节能措施28第七章 环境保护与消防设计30一、环境保护30二、消防设计及施工期保护措施32第八章 安全文明施工及安全防范措施34一、安全文明施工措施34二、学校安全防范措施36第九章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39一、业主机构简介39二、项目组织机构40三、人力资源配置41第十章 项目招投标及实施进度计划42一、项目招投标42二、建设进度计划43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44一、投资估算范围44二、投资估算依据44三、编制说明44四、估算结果46五、资金筹措46第十二章 社会效益评价49一、项目对地区社会的影响分析49二、项

3、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49三、社会效益评价结论50第十三章 结论及建议51一、研究结论51二、建议5156第一章 总论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德阳市旌阳区扬嘉镇初级中学灾后重建项目(二)项目业主:德阳市旌阳区扬嘉镇初级中学(三)项目地址: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扬嘉镇场镇(四)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作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教学综合楼建筑总面积45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898平方米;图书楼建筑面积111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535平方米;运动场7095平方米,含200米环形跑道和100米直道;食堂660平米;道路3793平米;绿化4548平方米。(五)建设工期:教学楼、图书楼及配套设

4、施计划建设工期12个月(六)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本项目计划总投资1189.15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援建资金和国家重建专项资金。二、业主简介扬嘉镇初级中学位于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扬嘉镇,与绵竹市孝德镇毗邻,占地35亩。学校现有教职工49人,其中本科35人,专科14人。有高级教师三名,一级教师21名,多名教师被评为市、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学校有学生745人,设有12个教学班,是一所规模较大的乡镇初中,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全校师生共同努力,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一年一个新台阶,成为德阳中学和德阳五中的重点生源基地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多年来,学校坚持“抓全面、上台阶、

5、出特色、争一流”的办学宗旨。全校教职工奋发努力,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两个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显著成绩,九一年获得区级“文明单位”表彰后保持到现在,至去年年底,学校已连续被区教育局表彰为“办学水平督导评估优秀学校”,二00一年被德阳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德阳市卫生先进单位”。二00二年被德阳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德阳市文明单位”。二00五年顺利通过复查验收。经过严格检查验收,该校顺利实现“德阳市校风示范学校”的工作目标,教学质量逐年稳步上升,初三毕业班中考,各类指标均居同类学校前茅,多次获“教学质量优胜奖”和“教学质量等级奖”。 5.12特大地震后,学校教职工齐心协力搞好灾后重建和教育教学工作,学校秩序井然

6、,各方面工作开展有序。学校的发展也得到了上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由共青团湖南省委、湖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湖南潇湘晨报共同倡议募集民间资金援建一所千秋中学,最后确定援建该校教学综合楼和图书楼,现在这两项工程都已开工建设,同时该校还即将修建塑胶运动场和崭新的食堂,相信不久一所软硬件一流、教学业绩一流的千秋中学(扬嘉初中)即将呈现在我们眼前! 三、编制依据(一)依据文件1、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国务院第526号令)2、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821号)3、国务院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22号)4、国务院关于印发汶川

7、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通知(国发200831号)5、关于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的通知(发改厅20082667号)6、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汶川地震重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的通知(发改厅200820号)7、汶川地震灾区城镇受损房屋建筑安全鉴定及修复加固拆除实施意见(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226号)8、四川省教育厅关于报送汶川地震灾后学校恢复重建项目实施规划的通知(川教函2008607号)9、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加快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川教函2008642号)10、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92指标)(二)主要遵循的国家现行法规、规范、标准中华人民共和

8、国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352-2005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标准分类标准 GB50223-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版) GB50009-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版) GB50011-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J50140-2005建筑给水塑料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DB51/T5024-200

9、1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29-9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版) B50057-9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1-200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四、编制内容可行性研究范围涉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方案、环境保护、建设进度、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得出合理、正确的结论,为项目业主及审批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并作为开展下阶段工作

10、的基础。五、主要结论(一)项目建设的实施对当地稳定教育、稳定社会、发展经济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建设符合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及四川省委、省政府有关灾后重建的政策,有利于学校迅速恢复教育条件、推动学校进一步发展,培育更多优秀人才。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二)项目建设的方案科学可行。本项目是在充分的调研基础上提出的,根据四川省各地及德阳的现实情况,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规划的要求,立足于德阳的现状,经论证,建设规模适当,选址合理,建设方案科学可行。(三)项目建设的综合配套条件好。学校与扬嘉镇政府相邻,紧靠当地政治、文化的中心。扬嘉镇政府重视和支持教育,校园周边环境良好。本项目计划总投资1189.15万元

11、,资金来源是申请援建资 金和国家重建专项资金。在资金落实的情况下,可以开工建设。六、主要经济指标总体经济技术指标项目名称单位数据备注总用地面积1988829.82亩总建筑面积10915容积率0.54建筑密度21%绿地面积4574绿地率23%建设用地构成指标学校用地面积()折合亩数生均指标()总建设用地面积1988829.8226.52规划校舍总建筑面积1091514.55运动场用地70959.46绿化用地45746.1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一、项目建设的背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学校的房屋和设施设备遭受了严重损失。教学楼成严重危房,专家组评估意见为“停止使用,立即拆除”,现已拆除

12、;学校水塔严重破坏,塔身三处呈水平贯通裂缝,专家组评估意见为“停止使用,立即拆除”,现已拆除;教职工周转用房成中度危房,需维修加固;本次地震共造成倒塌房屋 56 间,面积 3462 平方米,倒塌房屋原价值149 万元;造成危房131间,面积 6969平方米,危房原价值126万元,毁坏教学仪器设备 983台件套;毁坏课桌凳 150 套;毁坏图书0.5万册;直接经济损失 1263.23 万元。地震后上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人事都对扬嘉中学的发展强烈关注,在共青团湖南省委、湖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湖南潇湘晨报的倡议下,募集资金援建一所千秋中学,即为扬嘉中学援建教学综合楼和图书楼,学校实验综合楼现在也开始

13、复工修建。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是加快灾区重建,提高教育水平的需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灾区百废待兴,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显然是应该优先发展的项目之一。稳定了教育,就能稳定住整个社会的民心,使全社会安心地投入到灾后重建的事业中去,同时也为未来的工作培养了更多生力军和接班人。(二)地震对校舍和财产造成巨

14、大损坏,严重影响师生的教学活动和正常生活教学楼多处开裂,无法正常使用,学生无处上课;在地震中教学楼东侧出现大面积垮塌,整个墙面出现多道“剪切性”大裂缝,后被彻底拆除。震前正在建的综合实验楼,眼看着都盖到了二楼,也被鉴定为必须推倒重建。2008年月初落成的新学生宿舍,还在等着专家到现场勘察,许多孩子不得不每天花上一个多小时骑车往返学校。教师住宅楼受到损坏,教师无家可归,不安居难以乐业;围墙垮蹋及开裂,无法保证师生生命及财产安全。目前学校仍在继续开展教学,教学计划跟往年差别不大。但孩子们说,物理、化学和生物课的实验没法做了,因为没有了实验室;体育课也变成了在教室里听老师讲健康知识。学生渴望有新的操

15、场和新的实验楼、图书馆来汲取知识。(三)符合老百姓愿望及社会需求。地震灾难发生之后,受到破坏的不仅仅是有形的楼房和设备,更对老百姓的心理造成重大创伤,师生灾后心灵的伤害也不容忽视。这使得老百姓对灾后重建工作具有很高的期望和迫切的愿望。老百姓的愿望是有安全稳固的学校,对师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有良好的教育环境,正常的教育秩序;把孩子交到学校能放心。这样他们才能够安心工作。本项目的建设顺应民意,满足了社会需求,必将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第三章 建设内容及规模一、建设内容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教学综合楼、图书馆、运动场、食堂、道路和绿化。二、建设规模1.教学综合楼建筑总面积4500平

16、方米、建筑占地面积898平方米2.图书楼建筑面积111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535平方米3.运动场7095平方米,含200米环形跑道和100米直道;4.食堂660平米5.道路3793平米6.绿化4548平方米第四章 项目建设选址及建设条件一、项目建设选址本项目位于德阳市旌阳区扬嘉初中校内。地势开阔,交通方便。二、项目建设条件(一)气象与水文地属四川盆地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4-17,年降雨量1000-1200mm,降水多集中在夏秋季节,冬季雨少雾多,年蒸发量800-950mm,年平均湿度70-80%,风向以东北向为主,最大风速17.3m/s.(二) 地形地貌1.教

17、学综合楼场地位于德阳市旌阳区扬嘉初中校内,南临人民渠三十八支渠,交通方便。地貌属成都平原石亭江流域一级阶地,建筑物范围内地势平坦、开阔,相对高差0.5m。2.图书馆场地位于德阳市旌阳区扬嘉初中校内,南临人民渠三十八支渠,交通方便。地貌属成都平原石亭江流域与绵远河之间的河间地块,建筑物范围内地势平坦、开阔。(三)地下水1.教学综合楼场内地下水为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沙砾卵石层中的孔隙潜水,主要接受地下径流方式向下游河道排泄,勘察时在自然地面下测得地下潜水稳定水位埋深约3.5m,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位年变幅1-2m,区内地下水类型为HCO3-Ca-Mg型淡水,地下水对钢筋混泥土不具腐蚀性,对钢结

18、构具弱腐蚀性。 2.图书馆场内地下水为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沙砾卵石层中的孔隙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河流补给,以地下径流方式向下游河道排泄,勘察时在自然地面下测得地下潜水稳定水位埋深约3.1-3.5m,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位年变幅1-2m,区内地下水类型为HCO3-Ca-Mg型淡水。 三、交通条件学校东面为高坪村一组和丰城村六组村道,并与扬嘉镇政府相邻。西面为扬嘉镇扬景街,南临人民渠三十八支渠,北面靠丰城村。主要交通干线有德孝公路和扬景公路。四、综合评述该场地四周没有高层建筑、地震断裂带,无不良地质现象;地基稳定性较好;场地地下无天然气、自来水等城市主干管道;上空没有架空高压输电线、高压电

19、缆等,具有较好的建设条件。建设施工条件较好,交通便利通畅;水、电、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均可方便地接入。项目建设所需砂、石、石灰等当地材料采购方便,钢筋、水泥、木材供应也有保证;各类资质等级、经验丰富的设计和施工单位多。这对搞好该项目工程,确保工程质量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条件。第五章 工程建设方案设计一、设计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二)国家教育部2002年7月1日颁布的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三)德阳市人民政府德府函(2007)28号关于做好学校布局规划的通知(四)四川省教育厅2005年12月“四川省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议文件夹”四川省义务教

20、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要求(五)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六)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七)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GBJ38-39)二、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1.建造真正意义上21世纪的开放式建筑2.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营造健康、轻松、愉悦的氛围3.“寓教于境,寄情于景”设置有利于交往的建筑空间4.创造富有特色、生机勃勃的建筑形象三、学校规模预测项目建成后计划设置15个班,学生规模预测达750人,服务人口约2.2万人。四、总平面布置沿着主入口进入校园,引入眼帘的是一条东西走向的主通道,主通道南侧是运动场的选址地;主通道的北侧是在规划建设的图书馆,建筑面积1

21、110平方米;在主通道的南侧是规划新建的运动场,含200M环形跑道和100M直跑道。面积7095平方米;在主通道的尽头,校区的西侧,是规划新建的食堂,面积660平方米;在校区的北端,将规划新建教学综合楼。教学综合楼为长方形建筑平面,南北朝向,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五、建筑单体设计现代教育提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启发和引导”。“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技巧和方法,寓教于境,寄情于景,这才是教育深层的使用功能。本项目在单体建筑设计中力图将这一观点体现于空间处理和造型特色上。同时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不仅要满足功能的需求,而且更多地以他们的感受去审

22、视设计,创造他们喜欢的舒适环境。(一)建筑造型设计由于建筑为中学使用,既要体现现代风格又要突出地域特征,在建筑局部采用玻璃幕墙和厚重的仿石材料,局部点面积色块的手法,既有现代感,又隐约体现了学校明快的风格,使建筑有柔有钢。屋顶采用平屋面与构架有机结合方式,更显错落有致。建筑主题颜色以浅色调为主,局部采用一些彩色调。这些表现手法使现代建筑的时代感与自然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在自然的环境下,更显亲切自然。(二)平面布局1、图书馆图书馆为二层框架结构,采用8.1m大轴网,4.5m层高,显得更加的开阔,给人以轻松的感觉,使学生在一个轻松的环境里学习更能体现效率。一层布置了目录检索大厅、学生阅览室、采编室、

23、接待室、藏书室。其中,目录检索大厅的尺寸为8.1m7.8m;学生阅览室尺寸为16.2m7.8m;采编室和接待室的尺寸为7.8m4.5m;藏书室的尺寸为8.1m7.8m。二层布置了教师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期刊室、办公室和藏书室。其中,教师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期刊室和藏书室的尺寸均为8.1m7.8m;办公室的尺寸为7.8m4.5m。在每层楼层平面的西侧,布置了男女卫生间,尺寸为6m3m2、教学综合楼教学综合楼为南北朝向的长方形平面建筑,尺寸为52.2m18m。共5层。一层布置了4个教室,2个办公室,学生阅览室、藏书室、体育器材室、广播室、卫生保健室各1个。教室尺寸为9m6.6m;办公室和卫生保健室

24、的尺寸为6.6m3.6m;学生阅览室的尺寸为12.6m7.8m;藏书室和体育器材室的尺寸为8.1m7.8m;广播室的尺寸为7.8m3.6m。二层布置了4个教室,3个办公室,2个劳技教室和2个劳技保管室。其中,教室和办公室的尺寸同一层;劳技教室的尺寸为12.6m7.8m;劳技保管室的尺寸为7.8m3.6m。三层布置了4个教室,2个办公室,多媒体网络教室、远程教育室、网络管理中心用房、德育展览室各1个。其中,多媒体网络教室和远程教育室的尺寸为12.6m7.8m;网络管理中心用房的尺寸为7.8m3.6m;德育展览室的尺寸为7.2m7.2m。四层布置了4个教室,3个办公室,语言教室、语言资料室、会议室

25、、会议接待室各1个。语言教室和会议室的尺寸为12.6m7.8m;语言资料室和会议接待室的尺寸为7.8m3.6m。五层布置了音乐教室、乐器室、美术教室、器材室、办公室、总务仓库、文印室、科技活动室。音乐教室和科技活动室的尺寸为9m6.6m;行政办公室的尺寸为7.8m4.5m和7.8m3.6m;乐器室的尺寸为6.6m3.6m;总务仓库的尺寸为7.8m3.6m和7.8m4.5m;文印室的尺寸为7.8m3.6m。每层楼层平面的西侧均布置了男女卫生间,尺寸为7.8m3.6m。3、食堂食堂为单层L形建筑,具体布局仍在规划中。六、建筑物结构设计(一)设计依据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砌体结构

26、设计规范GB50003-2001;荷载设计规范GB50009-2001;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局部修订);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200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第一号修改单(国标委服务函2008)57号(二)活荷载1、设计荷载: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规

27、定,楼屋面荷载标准值取用如下:学生宿舍、食堂 2.0KN/m2教学综合楼 2.0KN/m2楼梯 3.5KN/m2不上人屋面 0.5KN/m22、基本风压: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有关规定,四川地区的基本风载风载0.3Kpa,本项目中的多层建筑,其风荷载按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值考虑。3、积雪荷载: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基本雪压:雪压0.25 Kpa。因小于屋面均布荷载,按该规范4.3.1条规定,可不予考虑。4、地震烈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局部修订)的规定,德阳地区抗震设防烈度7度、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

28、级、地震基本加速度值0.10g、设计特征周期为0.40s、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三)恒载取值1、教学楼、图书馆、食堂: 面层按1.5考虑(包括板底吊顶或抹灰)板厚80mm:3.5 KN/m2;板厚100mm:1.0 KN/m2;板厚120mm:4.5 KN/m2。2、卫生间(含自重、混凝土、面层及抹灰):5.5 KN/m23、屋面(含自重、找平层、保温隔热层、屋面挂瓦、抹灰及吊定):6.90 KN/m24、墙体:墙厚240mm:5.36 KN/m2墙厚120mm:3.08 KN/m2(四)基础设计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暂按丙级 2、框架柱下采用下柱下独立基础。(五)上部结构设计1、设计使用年限

29、50年。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混凝土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2、设计楼面屋面等荷载取值均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七、建筑装修1、建筑内装修。墙面、顶棚做普通装修,门厅做中级装修。所有内墙的阳角和方柱均宜做成圆角。走廊、门厅、楼梯间内均宜做高度不低于1200mm,易清洗、不易污损的墙裙,饮水间、浴室、厕所宜做高度不低于1500mm,便于冲洗的墙裙。2、建筑外装修。应根据城市建设规划和校园景观的整体要求,因地制宜地进行装修。装修材料应能防止雨水渗透,其色彩应与周围建筑环境协调。八、室内环境1、采光。应保证教室、图书阅览室等主要教学用房的最佳建筑朝向,避免室内直射阳光。

30、教学用房宜双侧采光,主要采光面应位于学生座位左侧,主要采光窗窗台高度宜为900mm。教学及办公用房的采光玻地比(窗户的透光面积与室内楼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1/6,并应防止眩光。2、照明。教学、办公用房应采用配用保护角灯罩的荧光灯具,不得用裸灯。教学用房照明灯具的数量、功率、布置方式和悬挂高度必须满足照度均匀度的要求,达到规定的照度标准。灯具悬挂高度距桌面不应低于1700mm。教学用的照明要能够分楼、分层、分部位控制。各类用房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表5-1的规定。表5-1 各类用房平均照度表用房名称 平均照度 (LX) 规定照度的平面 照度均匀度 普通教室、音乐教室、实验室、自然教室、劳动教室、劳

31、动技术教室、语言教室、合班教室、多功能教室、 地理教室、科技活动室、办公室、 卫生保健室 150 桌 面 不低于0.7 教室的方黑板 200 黑板垂直面 不低于0.7 计算机教室、图书馆(室)阅览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德育展览室 200 桌 面 体育活动室 100 地 面 厕所、走道、楼梯间 20 地 面 3、通风换气。教学、办公用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必须保持室内有良好的空气质量。教学用房应有换气设施,确保室内空气中CO2的浓度低于1.5。可采用开窗换气或与开启小气窗相结合的方式换气;外墙上的换气口面积不应小于房间面积的1.67%,设于走廊墙上的换气口面积不应小于房间面积的3.34%。当采

32、用附墙竖向排气道时,排气口应设在每层排气道的顶部(临近天棚处)位置,排气口大小可视具体情况确定,并设调节风门。化学实验室、药品贮藏室及贮藏柜、合班教室、多功能教室、体育活动室等应根据使用要求设置有效的排气装置。九、电气设计(一)设计范围 拟设计电气系统包括配电、照明、建筑防雷、接地及安全、火灾自动报警、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等。(二)配电系统1.火灾事故照明、火灾自动报警设备电源等为二级供电负荷,其余供电负荷为三级负荷。2.负荷计算用电指标 办公室照明10W /,空调30W/3.外供工作电源由城市电网一路0.4KV线路电缆埋地引入。4.火灾事故照明及火灾自动报警设备由专用消防供电回路供电,并采用后备

33、蓄电池作为二级负荷直流备用电源。5.低压配电系统采用TN-C-S接地型式,设短路、过负载、漏电电流动作保护。(三)建筑防雷系统该项目年预计雷击次数为0.11次/a,按三类建筑防雷设计;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按D级雷电防护等级设计。工作接地、保护接地与防雷接地共用建筑基础作接地体,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欧(四)接地及安全建筑采取总等电位联结措施。信息设备信号接地与保护接地共用接地装置。(五)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建筑内重要档案、资料室设火灾自动报警装置,按二级保护对象系统形式设计为区域报警系统,由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报警装置、联动控制器组成。(六)通信综合布线系统通信系统采用超五类综合布线系统,支持大楼内

34、外数据和语音的通信传输。办公室设电话和数据用户终端。十、给排水设计(一)设计依据 1.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6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2001版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4.相关专业提供的图纸和资料(二)给水系统本项目拟从市政供水管网引入DN100给水管,利用附近的一个市政消火栓以保证该项目室外消防用水量。市政管网可资利用水压为0.28MPa1.生活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直接利用市政管网供水;室内给水管采用PP-R管,热熔相接。2.消防给水系统:室内消防用水量为10L/s,室外消防用水量为20L/s。室内消防给水系统采用无水箱的室内消

35、火栓给水系统,室外设消火栓,室内设消火栓,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引入管处设1套倒流防止器。消防给水管埋地部分采用PE给水管,热熔连接,地上部分采用热镀锌钢管,丝接,银粉漆两遍防腐。(三)排水系统污水、生活废水采用管道收集,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室内排水系统采用单立管排水系统。室内排水管采用UPVC排水管,室外排水管均采用双壁波纹UPVC管。十一、暖通空调(一)通风(1)各公共卫生间、资料室、机房等设机械通风孔。(2)实验室根据需要设机械通风孔。(3)其余各房间均采用自然通风。(二)空调普通教室、办公室、教室休息室、会议室等预留分体空调安装位置和电源。(三)防排烟部分实验室采用自然防排烟,

36、不设机械排烟孔。十二、绿化设计(一)基本原则1整体性:校园绿化应纳入学校各项工作的整体规划之中。大块绿化的设计,应考虑能给人以整体感。2艺术性:校园绿化主体要体现艺术性,要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既要注重整体规划,又要注意局部景点的艺术魅力。3实用性:所种植物必须着眼于长远规划,在节省经费、净化环境方面,都要有其突出的优点,争取以最少的投入,获最大的效益。(二)设计因素1校园主体绿化有本校特色。所选树种、花种要因地制宜,适合德阳市地理条件。2绿化树种丰富多彩,符合中学特点,以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并丰富学生的知识。3要注重树木的环保效应。树木、草地、花卉均可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吸收有毒

37、气体(如二氧化碳等)。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降温、滞尘、减噪、杀菌、增加空气湿度等生态功能。4绿化是创造良好的小气候环境的最直接的手段。绿化能给师生带来清新、舒适的感觉,能为其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第六章 节能方案一、节能方案编制依据l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l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l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l 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务院,2007年6月)l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l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l 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2787号)l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l

38、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l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l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l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l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l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l 四川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51-5027-2008二、项目的节能措施(一)建筑节能设计建筑在保证舒适、健康的室内热环境基础上,采取各种有效的节能措施改善建筑热工性能,外墙、屋顶、门窗等的热工性能(包括平均传热系数、热惰性指标及气密性要求)必须控制在规范规定范围内。 1、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前提下,使围护结构

39、的总面积最小;进行房间设计时,应根据对室内热环境的要求不同而进行合理分区,设计不同朝向下最优的窗墙比。2、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必须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和四川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51/5027-2008)规定,并尽可能降低。采用有效隔断热桥、绝热效果良好的外保温方式;在局部处理中综合运用多种保温形式,以杜绝热桥的产生;墙体材料的蓄热系数应充分考虑德阳夏热冬冷的气候特点,注重夏季防热。3、窗户要求达到国家对节能窗的评价指标,应具有抗雨水渗漏、抗风压、抗空气渗透和保温等四性。4、采用密闭性、绝热性能好的塑钢门窗、保温铝合金门窗和彩板钢门窗等。5、东西朝向外窗采用

40、遮阳帘遮阳措施。(二)电气设备节能1、所有变配电设备、开关、光源及灯具,均采用新型低耗产品。公共照明开关尽量采用自断电延时开关。荧光灯自带电容器且变电所采用集中电容补偿以降低无功损耗。利用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对学校供电设备、公共照明、电梯、通风空调等主要设备监控管理,以达到节能的目的。2、选用低能耗的电气设备(如节能变电器、节能空调机等)。(三)给排水节能1、选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及配水件。卫生间蹲便器建议采用足踏式延时自闭阀,小便器宜采用延时感应式自闭冲洗阀,给水水嘴应采用陶瓷阀芯节水水嘴。2、绿化用水采用微喷滴灌方式浇洒,并设置单独用水计量装置。3、水池、水箱溢流水位均设报警装置,防止进水管阀门

41、故障时,水池、水箱长时间溢流排水。4、给水系统采用竖向分区方式以控制最不利处用水器具的流出水头,不仅可节约用水而且增加使用舒适感。综上所述,项目按照合理用能的原则,加强节能管理,加强宣传教育,使每一个师生逐步形成节能、节水意识,养成良好的节能节水习惯,建设与节能型社会相符合的节能文化,倡导文明的学习生活方式,逐步形成“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风气。第七章 环境保护与消防设计一、环境保护(一)施工期间环境保护该项目主要污染存在于项目施工建设期间,做好项目施工建设期的污染的防治工作将是该项目环境保护的重点。具体方案如下:1、强噪声作业时间的控制依据本项目所处施工位置的特点,严格控制作息时间,晚间作业

42、不超过22时,早晨作业不早于6时,特殊情况需连续作业(或夜间作业)的,应尽量采取降噪措施,并报市环保局备案后可施工。2、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社会公德,职业纪律,材料装卸轻拿轻放,不得大声喧哗。妥善处理施工现场同周围居民的关系,争取他们的谅解和支持。3、楼层施工垃圾,使用封闭的专用垃圾道或采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撒造成扬尘。施工垃圾要及时清运,清运时,适量洒水以减少扬尘。4、施工现场要在施工前做好施工道路的规划和设置,可利用设计中永久性的施工道路。如采用临时施工道路,基层要夯实,路面铺垫焦渣、细石,并随时洒水,减少道路扬尘。5、搅拌台废水排放控制:搅拌前台及运输车清洗处设置沉淀池。排放的废水须

43、经二次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线。未经处理的泥浆水,严禁直接排入市政设施和河流。6、食堂污水的排放控制施工现场临时食堂,要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产生的污水经下水管道排放要经过隔油池。平时加强管理,定期掏油,防止污染。(二)学校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1、给排水环保措施(1)所有建筑均设完善的供排水设施,大便器设脚踏自闭式冲洗阀,小便器设自闭式冲洗阀,卫生器具均设水封不小于50mm的存水弯隔绝臭气。所有通气管均伸至屋顶。(2)室内给水管道采用衬塑镀锌钢管,室外给水管采用给水PE管。生活给水管采用铜质阀门,保护生活用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3)所有水泵均设置隔振垫(器)和可屈挠接头,达到消音隔

44、振效果,水泵选用低噪音水泵。(4)雨、污完全分流。(5)实验室等有酸碱腐蚀的废水、废物按规范采用塑料管。2、设备环保措施设计中所选用的设备均选用低噪声设备,并采取相应的减震措施。建筑和装饰材料严格按国家规定的标准选用不散发污染物的材料。3、其他措施本项目可能产生污染的食堂、卫生间污水等。此外,城市道路与建筑设备也可能产生噪声污染。充分考虑项目特点,采用以下措施进行处理。生化实验室废液排放按规范采取塑料管。废气、废物收集、处理、运输设独立流线,简洁合理,无二次污染。二、消防设计及施工期保护措施(一)消防设计1、多层建筑物内设置敞开楼梯时,其防火分区面积按上下层相连通的面积叠加计算。2、每个防火分

45、区或只有一个防火分区内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不少于2个。3、建筑区域内道路呈环状布置,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小于4.0m。建筑四周均临道路及草坪,可供消防车通行和进行火灾扑救。4、消防水源由市政给水干管,沿建设场地四周道路敷设.。5、楼梯间尽可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靠外墙设置;楼梯间的首层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前室内,形成扩大的防烟前室,并采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二)消防保护措施1、现场建立健全消防保卫管理体系及防火保卫管理体系,并认真贯彻执行与消防保卫的有关法律法规。2、成立以基建领导为组长,安全负责人为副组长、施工方、监理等成员组成的消防保卫领导小组,责任落实到人,督促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