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洛河新藏水电站首部枢纽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体系新藏项目经理部二一四年九月目 录第一章 总 则1第二章 技术管理体系15第三章 工程技术部及管理人员职责15第四章 设计文件的审核18第五章 施工设计管理19第六章 技术交底制度19第七章 工程日志填写制度20第八章 施工(技术)总结编写管理21第九章 竣工文件编制管理21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加强工程技术管理,使工程技术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根据公司及分局相关技术管理要求,并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制定本管理办法。第二条 工程技术管理指导思想:以项目工程质量计划及业主有关规定程序要求为依据,以工程施工为主体,以企业效益和信誉为中心,发挥科技生产力
2、的重要作用,抓好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工作。项目工程概况及特点:1.工程建设概况序号项 目内 容1工程名称水洛河新藏水电站首部枢纽工程施工2工程地址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水洛乡3建设单位四川凉山水洛河电力开发有限公司4设计单位四川省清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5监理单位四川电力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6施工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7合同工期1207个日历天2.工程内容本标段为新藏电站的首部枢纽标,主要的主要工作内容有:首部枢纽工程、首部导流工程、1#支洞及其控制的主洞(0+0001+914m)工程、1#渣场治理、施工临时交通工程以及本标相应的其他临时设施工程等。1)首部枢纽概况首部枢纽从左至右依次
3、布置有:进水口、左岸挡水坝段、1孔冲沙闸、3孔泄洪闸、右岸挡水坝段。闸(坝)顶全长105m,闸顶高程2172.0m,最大闸(坝)高15.5m。冲沙闸、泄洪闸均为开敞式平底闸,冲沙闸孔口尺寸4.0m10.5m(宽高),泄洪闸孔口尺寸为9.0m10.5m(宽高)。闸基防渗采用灌浆帷幕,左、右岸灌浆平洞长度均为30m。电站进水口位于河床左岸紧邻冲沙闸上游布置。进水口由拦污栅闸段、渐缩段及进水闸三部分组成。拦污栅闸段6孔,尺寸8.07.08.0m(宽高长),进水闸段尺寸7m13.4m21.0m(长宽高),底板高程2154.0m,孔口尺寸8.46.0m(宽高),闸后与引水隧洞连接。2) 引水隧洞概况引水
4、隧洞全长19456.28m。进口底板高程2154.00m,至调压室处隧洞底板高程2110.00m,纵坡i=2.267,本工程引水隧洞主洞的开挖断面为6.688.2m8.29.487m(底宽高)的马蹄形和城门洞型,隧洞、类围岩洞段采用锚喷衬砌,、类围岩洞段采用现浇混凝土衬砌。根据引水隧洞的布置情况,结合隧洞沿线的地形、地质条件,引水隧洞施工布置1条施工支洞, 1#施工支洞特性表见表1-1。表1-1 引水隧洞施工支洞特性表支洞编号支洞长度(m)进口高程(m)与主洞交角()交主洞高程(m)交主洞桩号(m)纵坡断面尺寸(宽高m)1#8202170672153.050+592.56-0.0216.36.
5、03) 渣场1#渣场位于首部下游约900m的左岸漫摊,为临河型渣场。渣场的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相依的洪水流量为1050m3/s。主要堆放首部枢纽及1#支洞的弃渣。堆渣总量约46.5万方(松方)。4) 临时路桥施工交通桥为贝雷桥,荷载等级为公路2级,桥面净宽3.7m。公路标准均为四级,单车道,路基宽6.5m,路面宽度5.5m,泥结石路面。与本标相关的主要路桥见表1-2。表1-2 主要路桥特性表分类名称桥面/路面宽度(m)位置跨度里程(m)备注桥梁1#临时桥3.7首部枢纽下游36贝雷桥公路梯级公路(厂坝沿河公路)6沿水洛河永久公路,已完工上坝公路首部下游永久公路1#临时公路5.5首部枢纽左岸1#
6、支洞1#渣场1000临时公路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3.1坝址基本地质条件(1) 地形地貌坝址位于白水河口下游约200m,该河段河道呈“弓”形,微凸向左岸。河流以S35E流入,经坝址区后转为S33W。河流比降约4,谷底宽度约66m,水面高程2160m左右,枯水期水面宽度3035m,正常蓄水位2169m时,谷宽约80100m。坝址处两岸谷坡总体为不对称的“V”型谷。两岸山体雄厚,临河坡高大于500m,左岸岸坡地形较完整,沟谷不发育,白水河发育于右岸上游侧。左岸大部分地段岸坡基岩出露,坡度4550;上游侧21702240m段以崩坡积为主,坡度3040。坝址右岸下游段高程21602190m基岩出露,自
7、然坡度大于50;上游段21682172m为一平台,平台顺河长约130m,宽3050m,高出河水面510m,自然坡度1020。右岸21902240m发育级阶地,顺河长约270m,宽3070m,高出河床3050m,自然坡度3040。(2) 地层岩性坝址段出露地层为三叠系下统领麦沟组(T1l) 灰绿色蚀变安山岩夹凝灰质板岩、少量薄层灰岩。据试验资料表明,岩石饱和抗压强度为4977MPa,平均为60 MPa,软化系数0.680.83,属坚硬岩,岩石抗风化能力较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主要分布在河床及两岸谷坡。据钻孔和采金坑揭示(见表4-4),河床覆盖层厚4.09.7m,最大厚度约12m。根据坝址区各类覆盖
8、层的成因、组成物质和结构特征,由老至新可将其划分为3层。表1-3 坝址钻孔揭示地层一览表钻孔编号层块碎石土层漂卵砾石蚀变安山岩强风化弱 风化微新鲜ZK101/06.12/6.1250.3ZK10304.2/4.2050.4ZK111/08.7/8.750.0ZK121/08.0/8.050.2ZK11306.85/6.8522.622.650.38ZK112/04.0/4.040.4ZK105/08.0/8.040.15ZK104/05.9/5.940.15ZK122/08.7/8.736.8ZK132/09.2/9.240.35ZK141/09.7/9.740.25层漂卵砾石(alQ3-):
9、冲积堆积,以级阶地形式堆积于坝址右岸岸坡。厚度815m,其中漂石含量3035%,成分为蚀变安山岩,微弱风化,粒径2030cm,个别大于50cm,以圆状为主;卵石2025%,成份为蚀变安山岩,粒径610cm,圆状次圆状;砾石含量约3040%,成份以蚀变安山岩和凝灰质板岩,粒径以25cm粗砾为主,次圆圆状为主,少量次棱角状;其余为中粗砂,呈强风化。该层结构密实,前缘顺河呈陡坎分布。层漂卵砾石(alQ4),冲积堆积,主要分布于河床,下伏为基岩。2009年坝址区河床覆盖层大多已被采金者翻挖直至河床基岩,留下深约十余米金坑。现在河床覆盖层主要为近两年洪水将上游覆盖层和采金弃渣冲入金坑堆积形成。根据钻孔揭
10、示,厚一般410m,推测最大厚度约12m。其中漂石含量约15%,成份为蚀变安山岩,微风化,粒径2030cm,个别达50cm;卵石含量约20%,成份为蚀变安山岩,粒径812cm,圆状次圆状;砾石含量约50%,成份以蚀变安山岩和凝灰质板岩,次圆圆状为主,少量次棱角状;中粗砂作为充填物约占15%。层块碎石土(col+dlQ4),崩坡积堆积,主要分布于左岸上游侧岸坡和右岸上游侧平台表部,其母岩主要为蚀变安山岩,据钻孔(ZK103)揭示右岸上游侧平台厚度4.2m,推测厚度25m。左岸崩坡积体顺河长约160m,宽6080m,前缘拔河高总体上游低,下游高,拔河525m,后缘拔河6075m。据钻孔揭示厚度6.
11、85m(ZK113),推测厚度58m,块石粒径一般0.20.5m,结构松散,局部架空。(3)地质构造坝址区无区域性断层通过,发育一条f1断层:出露于白水河上游约50m的右岸,其产状为:N6672W/SW3538,断层宽3050cm,带内物质由强风化碎裂岩组成,两盘影响带宽约35m,向下游延伸至闸底部,据钻孔揭示f1于坝址区埋深2550m。主要发育节理有: N6070E/SE6380,延伸58m,间距3040cm,节理面平直、光滑,多闭合。N55W/NE6070,延伸58m,间距1030cm,节理面微起伏粗糙,闭合。 N35E/SE68,延伸35m,间距1015cm,节理面平直光滑,张开13cm
12、。 N30E/NW80,断续延伸24m,间距1015cm,节理面平直、光滑,多闭合。(4)物理地质现象坝址区物理地质现象主要表现为风化、卸荷和崩塌及滑坡。坝址区出露岩石主要为坚硬的蚀变安山岩组成,岩石总体抗风化能力较强,风化作用主要沿结构面发育,以裂隙面锈染为主要特征,总体上风化较微弱。地质调查及勘探揭示,两岸岩体弱风化水平深度一般2040m,河床基岩一般均为微风化新鲜。闸区两岸地形陡峻,岩体卸荷相对较强,岸坡卸荷裂隙一般张开宽度0.51cm,局部可达3cm。推测强卸荷水平厚度520m,弱卸荷水平厚度2040m。崩塌现象主要见于坝址左岸岸坡,崩坡堆积体顺河长约200m,分布高程21702240
13、m,拔河高1080m。成分为块碎石土,母岩为蚀变安山岩。该层结构松散,推测厚度58m。沾固滑坡位于闸线下游270460m的河床左岸,滑坡顺河分布,前缘长约200m,地形总体前陡后缓,呈明显的圈椅状,前缘坡度3040,后缘坡度2030。滑坡前缘伸入河床,后缘高程为2260m,滑体长约210m,推测平均厚约10m,总体方量约35万m3。滑体成分以灰色、灰黄色碎砾石土为主,其中碎砾石含量约占4045%,粒径一般25cm,母岩岩性为蚀变安山岩,多呈弱微风化,棱角次棱角状,其余为粉土,滑坡总体结构松散稍密。滑坡后缘岸坡以崩坡积堆积体为主,推测厚度35m。根据地质调查结果表明:滑体物质大部分进入到公路高程
14、一带及其以下部位,滑坡前缘伸入河床,滑坡体中后缘零星可见基岩滑床出露,故滑坡的滑动势能甚小,滑坡产生整体失稳的可能性小;后期沿线公路修建挖除了部分公路高程的滑体物质,未见新增的滑坡拉裂缝,该滑坡现状整体稳定性较好,但由于前缘地形较陡,在河流冲刷及暴雨工况下,前缘可能出现小规模塌岸。(5)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孔隙潜水赋存于松散堆积层中,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于两岸基岩裂隙中。由于河谷深切,两岸谷坡较陡,地下水排泄条件好,水力坡降小,水位埋藏较深。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由两岸向河谷及下游排泄。岩溶水赋存于坝址区条带状结晶灰岩中,因岩溶发育,连通性较好,水位
15、埋藏较深。岩溶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及侧向基岩裂隙水补给,由两岸向河谷排泄。水质简分析表明(见附表4-5),坝址区河水及岩溶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重碳酸钙钾钠型水,PH值为8.6,属碱性水,无侵蚀性CO2。根据环境水对混凝土侵蚀性评价标准,河水及岩溶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岩体透水性受岩体完整性和风化卸荷程度等因素控制,压水试验表明,基岩透水性大致以基岩顶面以下20m为界,上部透水率一般在1020Lu之间,具中等透水性;下部透水率一般在310Lu之间,具弱透水性。压水试验成果见表1-8。表1-4 坝址基岩压水试验成果孔号渗透性分级(Lu)试验段数起始深度(m)终止深度(m)吕荣值(Lu)试验值平均值ZK
16、103110514.7240.2713.986.059.128ZK11110100123.2128.88127.3127.3110333.2750.032.20.881.49ZK12110100119.3625.0510.9110.91110424.6545.459.933.066.65ZK10510100214.625.512.321.016.7110330.3540.153.014.063.16ZK12110100119.625.210.4110.41110324.7240.406.609.937.87ZK11310100119.9625.5510.2510.25110325.0750.3
17、85.777.586.64ZK13210100214.4925.3518.6920.6119.5110124.6630.558.098.09ZK141101000/110514.5940.253.077.885.69ZK122101000/110414.5136.83.187.706.18ZK10410100134.5640.15升不起压升不起压110414.7535.554.088.266.17备注:表示试验压力未升至标准值(6)坝址区各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评价1) 闸基承载与变形闸区覆盖层厚度812m,由于基岩埋深较浅,且河床覆盖层结构松散,透水性强,分选性差,建议清除覆盖层,将闸基置于基岩
18、上。闸基基岩岩性为三叠系下统领麦沟组(T1l)蚀变安山岩,块状结构,多呈微新鲜,变形模量512Gpa。其承载力满足闸坝对基础的要求。2) 闸基(肩)渗漏及渗透稳定闸基为微风化新鲜、弱卸荷的蚀变安山岩。钻孔压水试验表明,河床基岩透水率一般为3 Lu14Lu,个别卸荷裂隙发育段升不起压,岩石透水性以弱中等为主。断层f1在坝址区埋深大于20m,且为压扭性断层,故不存在沿断层渗漏问题。同时也不存在闸基渗透稳定问题。两岸岩体强卸荷水平厚度520m,弱卸荷水平厚度20m40m。根据左岸钻孔压水试验资料成果,埋深20以下岩体透水率为6.0610.25Lu,具中等弱透水性,存在绕闸肩渗漏问题,应进行必要的防渗
19、处理。建议根据允许渗漏量确定闸基(肩)帷幕灌浆深度3) 闸肩边坡稳定性评价坝址两岸闸肩边坡以基岩为主,基岩岩性为三叠系下统领麦沟组(T1l)蚀变安山岩,岩石呈块状结构,主要发育4组优势节理,岸坡整体稳定性较好,但浅表部岩体受风化、卸荷影响,卸荷裂隙发育。受裂隙相互切割及开挖临空面组合,局部可能形成小型不稳定块体,开挖过程中,需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右岸级阶地阶底面出露高程均高出坝顶约20m,现整体稳定性较好。但由于施工影响,局部有可能出现塌滑,建议施工时做必要的支护处理。3.2取水口工程地质条件取水口位于左岸,拦污栅及闸门基础置于基岩之上,其变形与承载力满足要求。取水口内侧开挖边坡顺河长2035
20、m,最大高度约70m,开挖坡比1:0.5,边坡走向N30E/NW。其中拔河高032m基岩裸露,岩性为三叠系下统领麦沟组(T1l) 灰绿色蚀变安山岩夹凝灰质板岩,岩体以块状结构为主,自然边坡稳定性较好。主要发育的优势节理有: N6070E/SE6380,N55W/NE6070, N30E/NW80。三组裂隙延伸长度一般小于10m,间距0.41.0m,完整性较好,呈块状次块状结构,受强卸荷的影响,结构面结合较松弛。由于边坡岩体卸荷及局部不利结构面组合影响,可能会产生的局部不稳定块体仍需采取适当工程处理措施。边坡拔河高3270m发育崩坡积覆盖层,厚约36m,建议采取保护措施。3.3围堰与导流明渠工程
21、地质条件该电站采用分期导流模式,一期和二期导流明渠利用河道漫滩改造后设纵向围堰束窄河床,分上游围堰、下游围堰和纵向围堰,导流明渠位于河道右岸漫滩。上、下游围堰及导流明渠基础置于河床层漂卵砾石上,该层厚度一般410m,结构较松散,允许承载力0.350.40MPa,变形模量为3540MPa,承载力和变形模量满足围堰基础要求,但由于该层分选性差,可能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该层渗透系数K=2510-2cm/s,属于强透水层,存在堰基渗漏及渗透破坏问题,应采取适当的防渗、抗渗措施。围堰两岸岸坡以基岩为主,岩性为三叠系下统领麦沟组(T1l) 灰绿色蚀变安山岩夹凝灰质板岩,岩体以块状结构为主,基岩风化微弱,强
22、卸荷水平深度520m,弱卸荷水平深度2040m,强卸荷岩体透水性强,存在绕堰肩渗漏问题,需做好防渗处理。3.4引水线路工程地质条件第一段:桩号0+000m0+055m,段长55m,隧洞垂直埋深一般20m60m,水平埋深20m50m,洞线走向N47.7E。围岩主要为三叠系下统领麦沟组(T1l)蚀变安山岩夹凝灰质板岩、少量薄层灰岩。除层面裂隙外,主要发育3组优势裂隙:主要发育节理有: N6070E/SE6380,延伸58m,间距3040cm,节理面平直、光滑,多闭合。N55W/NE6070,延伸58m,间距1030cm,节理面微起伏粗糙,闭合。 N35E/SE68,延伸35m,间距1015cm,节
23、理面平直光滑,张开13cm。该段隧洞埋深较浅,岩体为风化卸荷带,裂隙普遍张开、裂面风化锈染,岩体完整性较差,主要为IV类围岩,稳定性差,应加强支护处理措施。第二段:桩号0+0551+914m,段长1859m,洞室埋深一般300m500m,最大约850m,最小约110m,洞线走向S46.2E。围岩主要为三叠系下统领麦沟组(T1l)蚀变安山岩夹凝灰质板岩、少量薄层灰岩,节理和小断层发育,岩体次块状块状结构。主要优势节理有: N38W/SW36, N85E/NW52, N20W/NE54,N38E/NW40,SN/E7075。节理面大多平直光滑,延伸510m,微张闭合。岩体一般呈微风化新鲜,裂隙闭合
24、无充填,围岩以类为主,类和类次之,整体稳定性较好。综上所述,本标段引水隧洞围岩质量主要受地质构造的控制,初步估算引水隧洞、类围岩占70%,类围岩占27%,类围岩占3%。3.5 1#支洞工程地质条件评价洞口覆盖层厚23m,均为人工修路弃渣。余段为基岩,岩性为块状结构蚀变安山岩夹凝灰质板岩。根据基岩露头岩性及裂隙发育情况推测,强卸荷下限约20m,弱风化、弱卸荷下限约40m。洞线走向N86E,主要发育4组节理。预测支洞围岩情况:040m为进口段,岩体呈弱风化、弱强卸荷,围岩以类为主,次为类,应加强支护处理措施; 40820m围岩呈微风化新鲜状态,岩体较完整,为块状结构,为、类围岩,稳定性较好。3.6
25、水文气象条件(1)流域概况水洛河(上游又称稻城河)为金沙江中游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甘孜州境内海拔4600m以上的海子山,上源称巴隆曲,在老林口道班附近由三条支沟分别从西北(其它宗)、北、东北向(木楠哈)汇合后在稻城县附近折向东流始称稻城河;至日霍,左岸纳入尼青曲后,河道由东折向南流,经东朗、水洛、宁朗、依吉等乡,在捷可附近与东义河、尼汝河汇合,在三江口附近注入金沙江。全流域集水面积13720km2,河口多年平均流量201m3/s。水洛河地理位置界于东经995510045,北纬27452932之间。东面及北面与雅砻江支流理塘河相邻,西与金沙江支流定曲分水,南临金沙江大河湾之弓顶,流域略呈南北向的
26、矩形,周界四面环山,地势北高南低。河源区由一系列纵横交错的河流、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沼泽、草甸及位于高山之巅的冰川雪源和埋藏于地下的潜水,构成一个完整而复杂的水资源系统。出老林口向东南流过稻城、至日霍进入峡谷河道,两岸狭窄、悬崖峭壁、水流湍急,经东朗后,河谷渐开阔,至水洛以下又进入峡谷,继续向南流至金沙江。水洛河支流众多,但两岸发育不对称。左岸除尼青曲(1364km2)较大外,其余如拉曲、东朗沟、扎绒沟、群英河(地里沟)、全马拐河(下博瓦沟)、依吉沟等均较短小;右岸大支流较多,如赤土河(1794km2)、东义河(2971km2)、尼汝河(1153km2),其余支流如巨龙河、白水河、拉排贡沟、拉
27、根瓦河等均小于1000km2。水洛河水量丰富,河床坡降陡,自然落差大。干流老林口道班河口,河道长273.8km,落差2547.9m,平均比降为9.31。其中:干流老林口道班额斯河道长85.1km,落差945.7m,平均比降为11.1;额斯河口河道长188.7km,落差1602.2m,平均比降为8.49。新藏电站为引水式开发,是水洛河一库十一级开发方案中的第七级,坝址位于木里县水洛乡上游右岸支流白水河汇口下游约215m,左岸引水至群英沟汇口以上约460m处建地下厂房发电。闸、厂址以上控制集水面积分别为7638km2和8025km2。(2)径流水洛河流域径流主要来源于降雨,其次是冰雪融水和地下水,
28、径流的年内分配和降雨的年内分配基本相应。本阶段对水洛水文站径流系列复核后,并采用水洛站径流推算至新藏坝址。据1959年6月2009年5月坝址径流系列统计,新藏坝址多年平均流量为110m3/s,折合年水量为34.7亿m3,年径流深为454.2mm。径流年内分配大致分为:丰水期6月10月多年平均流量为212m3/s,主要为降雨补给,水量约占全年的80.8%;枯水期11月翌年5月多年平均流量为36.9m3/s主要由地下水补给,水量占全年的19.2%。12月翌年4月流域呈稳定退水趋势,最小流量一般出现在2月,历年最小月平均流量13.0m3/s(1995年2月);5月流量增加不明显,多年平均值接近12月
29、份,不少年份还小于4月,个别年份甚至接近最枯月水量,同时年际变化也较大;11月为汛后过渡期,月平均流量在60m3/s左右。径流的年际变化,最丰水年的平均流量为202m3/s(19651966年),最枯水年为54.3m3/s(19831984年),两者的比值为3.72。分别为多年平均流量的1.84倍和0.49倍。(3)洪水水洛河流域洪水主要由降雨形成。该地区受高空西风南支气流、西南印度洋季风和东南太平洋季风的影响,从每年6月份开始就有较大的降雨出现,但不会造成大的洪水。每年7、8月份,随着高空西风带南支北移消失,印度洋与太平洋副高北上加强,流域为西南气流控制,带来的暖湿水汽若与西北不断南下的冷空
30、气相遇,即可形成降水,但在本流域降水量级不大。据稻城县气象站30年资料统计,最大日雨量仅44.5mm(1972年7月26日),反映出本地区降水雨强不大、历时较长。本地区洪水洪峰流量不大,洪水以单峰为主,洪水历时一般35天,复峰洪水历时一般在10天左右。年最大洪水一般发生在610月,7、8、9月份发生次数最多。据呷姑水文站资料统计,年最大流量最早出现在6月21日(1994年),最晚出现在10月7日(1979年)。呷姑站实测洪峰流量最大值为1400m3/s(1974年8月30日),最小值为326m3/s(1994年6月21日)。呷姑站年最大洪水一般发生在610月,7、8、9月份发生次数最多。据资料
31、统计,8月出现的频次最高,占总数的43.8%,其次为7月出现率35.4%,仅这两个月就占了79.2%,其它月份的频次明显减少,6、9、10月份三个月仅20.8%。呷姑水文站年最大流量各月出现频次见表1-3。表1-5 呷姑水文站年最大流量各月出现频次表站名项目6月7月8月9月10月共计统计年限呷姑水文站次数21721714819592006年%4.235.443.814.62.1100水洛水文站20042006年洪水资料显示,年最大流量也均出现在79月。1)新藏水电站设计洪水新藏水电站的设计洪水,由呷姑水文站采用水文比拟的方法推算。通过对西部高原地区洪水特性较为相似的濯桑、呷姑、桃园子、上桥头和
32、小中甸水文站P=1%的洪水成果进行地区综合分析,可以看出,本地区洪峰的面积比指数为0.68,符合一般地区规律。因此可将呷姑水文站的设计洪水成果按面积比的2/3次方修正至新藏水电站闸址,成果见表1-4。表1-6 新藏电站设计洪水成果表位置集水面积(km2)Qp(m3/s)0.05%0.1%0.2%0.33%0.5%1%2%3.33%坝址7638201019001770168016101490136012702)分期时段划分新藏电站分期洪水采用呷姑站为依据站推算。点绘呷姑水文站的年、月最大流量散布图,分析流域洪水季节变化规律,该流域每年4月份开始,随着气温逐渐回升,上游积雪开始消融,加上少量的降雨
33、,流量开始出现小波动,5月份降水量明显增多,洪水量级也明显增大,45月份为汛前过渡期;610月份降雨频繁,持续时间长,雨量最丰,洪水亦大,为主汛期;123月为稳定退水期。根据其降雨洪水的特性,将全年划分为13月,4月,5月,610月,11月,12月6个期。3)新藏电站分期设计洪水新藏电站13月、4月、5月、11月和12月的分期设计洪水采用呷姑水文站19592009年相应的分期最大流量频率计算成果按面积比的不同次方(过渡期5月和11月采用0.8,其余分期均采用1)推算至闸断面。610月为主汛期,直接采用年最大流量设计成果。新藏水电站闸址分期设计洪水成果见表1-5。表1-7 新藏水电站闸分期洪水可
34、研采用成果位置月份Qp(m3/s)2%3.33%4%5%10%20%50%坝址13月66.263.262.060.756.251.343.4477.473.772.470.765.259.249.5518917116515713210772.5610136012701230119010508906631115614914614313212099.61211210810610496.788.674.9(4)气象水洛河地处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过渡地带,是由横断山系的贡嘎雪山和海子山组成,域内地形地貌复杂多样,群山起伏,重峦叠嶂,逶迤莽苍,气候的垂直变化十分明显,从低到高出现了暖温带、温带、亚寒带及永
35、久冰雪带等气候类型。高空西风南支气流、西南印度洋季风和东南太平洋季风是影响该流域的主要天气系统。各环流系统随着不同的季节变化交替地起着不同的作用:冬半年(11月至翌年4月)受高空西风南支气流所控制,因西风急流来源于阿拉伯、伊朗高原,经特别干旱的印度西北塔尔沙漠,而北方西北利亚冷空气南下又受到北部青藏高原和重重叠叠的高山等天然屏障的阻挡,使该流域冬半年天空晴朗,云层不多,气候干燥,降水极少,日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形成了明显的干季。夏半年(510月)高空西风急流北移,南支急流逐渐结束,而相应的印度洋与太平洋副高北上加强,流域上空转为西南气流控制,并带来水汽,此气流与西北不断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可形
36、成降水,成为该流域的雨季。新藏水电站坝、厂址均位于木里县境内,界于木里和稻城气象站之间,(台站海拔高度分别为2667m和3728m)距离两站位置相当,高程均低于气象台站,但相对更接近木里县气象站,因此坝区气象要素特征值本阶段主要参考木里气象站观测统计资料。据木里县气象站19611990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1.5,极端最高气温34.1,极端最低气温-10.6,历年最热月份7月,最冷月份为1月;多年平均年降雨量839.9mm,最大一日降雨量55.9mm;历年降水量最少的是一月份,为1.5mm,最多的是7月份为219.5mm。干季(10月次年5月)平均降水量86.1mm。占全年降水量的10.3
37、%;多年平均蒸发量1955.7mm(20cm蒸发皿观测值),蒸发量的年内分配,3、4、5月最大,均在200mm以上,最小出现在9月,为105.8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57%;多年平均风速1.8m/s;本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累年平均日照时数2285.2h;多年平均降雪日数15.4d;最大积雪深13cm;多年平均霜日64.8d。木里县气象要素统计见下表。表1-8 木里县气象站(1961年1990年)气象特征值表 月份项目123456789101112全年降水量(mm)多年平均1.53.95.715.347.3153.1219.5197.613648.07.83.9839.9一日最大9.011.47.
38、828.931.449.859.959.441.743.915.015.859.9蒸发(mm)多年平均149.8177.9238.7242.6250.5162.3131.7127.0105.8124.2122.3122.81955.7气温()多年平均4.26.29.412.916.517.117.016.415.012.07.34.411.5极端最高21.123.426.728.932.533.034.129.327.324.523.220.034.1极端最低-9.9-7.6-6.6-2.81.45.47.66.23.9-0.5-7.5-10.6-10.6相对湿度(%)多年平均36363843
39、517180808070564457风速(m/s)多年平均2.12.82.92.52.11.51.11.11.11.21.41.51.8降雪日数(天)3.65.02.30.70.100000.11.22.315.4最大积雪深度(cm)10878000000111313霜日数(d)15.24.82.10.4000002.318.721.464.8日照(h)234.9219.1246.3224.3212.2140.8125.1136.0123.1188.2210.1225.22285.24.工程条件评价4.1场内交通条件场内交通主干道利用水洛河流域沿河专用公路(厂坝沿河公路)。梯级公路已贯通整个工
40、程区。公路等级为通乡公路,路基宽6m,局部宽4m,泥结碎石路面,使用时间从工程签定合同起,至本标段工程完工为止。修建梯级公路至1#支洞口的公路和至首部的公路,以及首部和1#支洞至1#渣场的施工道路及桥梁。主要包括:1#临时桥、1#临时公路、上坝公路等项目。表1-9 主要路桥特性表分类名称桥面/路面宽度(m)位置跨度里程(m)备注桥梁1#临时桥3.7首部枢纽下游36贝雷桥公路梯级公路6沿水洛河永久公路,已完工上坝公路见图纸首部下游永久公路1#临时公路5.5首部枢纽左岸1#支洞1#渣场1000临时公路4.2发包人提供的其他施工条件 (1) 施工用电业主在新藏水电站大坝左岸坝轴线下游约30m处,提供
41、10kV电源接线点。自备变压器和在高压侧装表计量(需对计量装置进行率定并经业主确认),负责设计、施工、采购、安装、调试、管理和维修由发包人提供电源点至所有施工区和生活区的供电线路、配电所及其全部配电装置和功率补偿装置。在施工期间须考虑足够的自备电源,满足供电线路停电时正常施工、照明、排水和安全需要。(2) 施工通讯中国移动已在施工区建成通讯系统,目前已具备移动通讯条件。(3) 征地移民本合同业主提供的施工用地的征用和相关移民工作,并由施工单位协助进行。(4)施工材料钢材、水泥、粉煤灰均由业主提供,交货地点为承包人工地仓库,承包人负责卸车、验收、二次转运及保管等;启闭机设备、闸门及其埋件的由业主
42、提供,在供货商将设备运到合同规定的交货地点后,承包人负责设备卸车、验收、二次转运及保管等,根据设备到货清单共同对设备进行检查、清点合格后,由发包人、承包人与供货商共同在验收文件上签字。5.施工总进度规划本合同工程于2014年4月进场,完工时间为2017年7月30日,合同总工期40个月。进场后,首先进行临建设施的施工,在1#施工桥通行前,先施工1#施工道路以便1#施工支洞早日开工,然后分别以闸坝一期(包含进水口)、闸坝二期和隧洞施工为工程的主线,兼顾其他部位的施工,结合控制性工期要求,对工期安排如下:临建设施工程工期控制目标2014年4月进场。2014年12月1日,1#施工道路完成。2014年12月18日,骨料拌和系统具备运行条件,12月末,所有临建设施完成。2015年1月20日,1#施工桥施工完成。2015年1月3日,导流明渠具备过流条件。 主体工程分项工期控制目标2014年9月底,首部枢纽一期工程、1#施工支洞开工建设。2015年5月21日,1#施工支洞开挖完成,进入主洞施工。2015年1月6日,首部枢纽一期截流。2015年5月31日,首部枢纽一期工程完成。2015年11月17日,实现二次截流。2016年8月31日,引水隧洞本工程标段贯通。2016年5月31日,首部枢纽二期工程完工。2016年6月30日,首部枢纽具备下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