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论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211239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8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论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论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论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论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滨州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论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系 (院)政法系专 业思想政治教育班 级05级本科1班学生姓名徐慧学 号2005010136指导教师岳焕升职 称副教授二九年六月二十日独 创 声 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徐慧 二 年 月 日毕业设计(论文)

2、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滨州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本人愿意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同意学校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或采用影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设计(论文);同意学校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建立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系统,公布设计(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允许他人依法合理使用.(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作者签名: 徐慧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系(院)政法系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班级05级本科1班学生姓名徐慧学号2005010136指导教师岳焕升职称副教授论文题目论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起止时间自2009年1月1起至2009年6月2

3、4日一、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来源:教师拟定题二、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提高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精神和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三、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教育的影响也极其深刻.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时期,面对社会多元价值体系的影响和西方文化浪潮的冲击,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与改革就成为时代性的课题,而中国传统文化则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提供了重大借鉴和契机。本文将对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价值实现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实现在现代大学教育中,

4、尽可能地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尽量避开其消极影响,从而促进大学教育的和谐发展。四、进度安排:1。 1月1 日至1月14日 选题、开题 2。 1月15日至3月29日 收集资料,拟定提纲 3. 3月30日至4月12日 修改提纲,形成框架 4 4月13日至4月26日 撰写论文初稿 54月27 日至5月17日 修改初稿,形成二稿6,5月18日至6月15日 修改二稿,形成定稿7. 6月15日至6月20日 装订论文,提交审阅 8。 6月21日至6月24日 准备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资料:1赵洪恩,李宝席。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5。2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

5、99。44.3赵洪恩,李宝席。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38。4邹广文。人类文化的流变与整合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369。5 程正芳。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分析基于南京农业大学的调查结果J。高等农业教育,2005。6 徐涛,余万斌。关于四川大学生思想状况新特征的实证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5.7 徐键.“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相融合的探索与研究”调查分析及对策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8 刘智运。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大学教育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版1995.9秦清芝,魏范清。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结合J。林区教学,2005.10李受丽。通

6、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1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 朱希祥著.当代文化的哲学阐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注:本表由指导教师填写,经教研室主任审定后下发给学生。论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教育的影响也极其深刻。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时期,面对社会多元价值体系的影响和西方文化浪潮的冲击,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与改革就成为时代性的课题,而中国传统文化则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提供了重大借鉴和契机.本文将对传统

7、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价值实现进行深入研究.希望实现在现代大学教育中,尽可能地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避开其消极影响,从而促进大学教育的和谐发展。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Comment on an impact of tradition culture over college stud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bstractThe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is broad and profound, the effect to education is also extremel

8、y profound. Presently, our country is being in social reforming the time, facing the social multidimensional value system influence with the Western culture tide impac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s innovative and reforms the problem becoming times nature right away ,

9、but Chinese tradition culture i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FOAK then provide significant use sum turning point for reference. The main body of a book is carried out with coming true to impact of tradition culture over college stud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10、 and their value studying in a deep going way. Hope it will come true that in modern university education, harmonious development as far as possible, bringing tradition culture positive role into play , avoiding whose negative influence , promoting university education thereby。文档为个人收集整理,来源于网络本文为互联网收

11、集,请勿用作商业用途Key words: Traditional cultur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mpact 13目 录引 言1第一章 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及其两重性21.1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21.1.1传统文化的内涵21。1。2传统文化的特点21.2传统文化的两重性31.2.1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华部分31。2。2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主要表现在5第二章 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52。1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缺失的现状52。2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62。2。1 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

12、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62.2。2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7第三章 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影响的实现途径73。1多方面协调配合,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83。2加强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正确引导83.3建构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弘扬优秀传统文化93.4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结合起来。9结 论11参考文献12谢 辞13引 言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源泉,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更是全球炎黄子孙共有的宝贵财富。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提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和文化素质,己经凸显成为高

13、等院校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加强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文化的创新必将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三大部分来分析研究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第一部分:首先,界定了“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概念,阐述了传统文化的特点,分析了传统文化的两重性。第二部分:分析了当前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缺失的现状,探讨了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一面.第三部分: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价值的实现问题。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影响积极价值的实现要求我们多

14、方面协调配合,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加强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正确引导以及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制度和组织建设。第一章 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及其两重性1。1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1。1.1传统文化的内涵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大概念,是由传统、文化两个小概念组合而成的。所谓“传统”,从文化学角度诠释,是指世代传承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社会历史因素,如逐代延续的思想道德、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制度规范等.1从时间跨度上说,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的古代文化,即中国走上现代化以前的文化.2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可大致概括为三个方面: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易传所强调的“自

15、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崇尚和谐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中庸”,既是思想方法、原则,是修养境界。二、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客观规律的探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三、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传统文化所蕴含的这些思维形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现如今的世界虽然有许多个国家,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地球正变得越来越小,联系越来越紧密。文化的大范围融合已经开始。在这种跨越国界的文化融合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办,是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让其他民族的文化来同化,还是

16、继承发扬我国五千年的文化?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将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接受进自己的生活。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文化入侵。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惟一能做的就是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对传统文化去粗取精,批判地继承,进行创造性的转换。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的思想必然影响祖国的未来,因此现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更应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大学生了解祖国璀璨的文化,汲取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用这种精神去指导、引导中国的发展。1。1.2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国的文化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突出的人文倾向、整体的和谐统一、永恒的伦理道德、不息的奋斗精神、浓厚的忧患意识、求稳的务实态度和

17、辨证的思维方式。而在这些表现形态中居中心地位的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以儒家伦理中心主义为出发点的信念。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思想,不仅决定了中国古代人的文化人格,而且决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征。3辨证的讲, 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同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中国传统文化在人类6000年的文明史上历经艰辛, 经历了多民族、多地域文化的融合发展,融合了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和周围地域文化、形成了同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发展态势.时至今日,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深深地融进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影响社会历史发展,规范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第二,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18、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的显著特点和特征,渗透着古老东方民族的聪明和智慧.正如一位大学者说的,越是民族性的东西越具有世界性,越具有全球性。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以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视野,融合了我国各民族文化、外来文化的优点和长处,逐步丰富完善了自我。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必然会走向全球化。比如现在儒家孔子的“天下观”,道家老子、庄子的“自然观”精神已在世界学术界广为传播。1.2传统文化的两重性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创造了著称于世的文化。但是这份宝贵的遗产并非完美的珠玑而是混有沙石.因此,对这份遗产既不能完全抛弃,又不能全盘搬用,必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批判继承,创造中国社

19、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文化.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绝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一定的科学地位,是尊重历史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 4 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话,清楚地告诉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应取的态度。取精用弘,批判地加以继承.那么怎么批判的继承呢?首先,我们要分析清楚其精华

20、以及糟粕之处。1。2.1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华部分第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一直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精髓之所在。易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说“天”的德性是健运不已,人们应该仿效它,刚健有为,奋发进取;“地”的德性是顺育万物、包孕万物、哺育万物,人们也应该仿效它,兼容并包,广收博采。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说是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古往今来,在国家兴衰、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无数仁人志士冲锋在前,甚至不惜以身报国。翻开中华民族史册。诸如屈原自沉汨罗江,以身死国;岳飞仰天长啸,屈死风波亭;图维新成仁的谭嗣同,

21、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以及无数为国捐躯饿共产党人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 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中国人对真理执着追求,面对外敌的侵略拼死抵抗,铸造出知难而进、吃苦耐劳、自力更生的民族性格。第二、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天人合一,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即以人为本。孔子主张“不语怪、力、乱、神”和“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这种思想虽然不能否定鬼神的存在,但是对其采取存疑的态度,即存而不论;而将现实中的人放在第一位,关注人的生命。5孔子一直非常强调和重视对“修身”的重要性.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儒家看来,“修身是第一位的。不“修身无以“齐家”;不“齐家”无以“治国

22、”;不“治国”无以“平天下”。一环套一环,“修身之重要性可见一斑。换句话说,也就是孔子认为,要成大事,个人修养是相当重要的。子曰:“为仁由己,而有人乎”。以人为本的思想精髓在这里无疑得到了体现。这样的思想,对我们现代的高等教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总是强调,要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优秀的思想品质,学习广泛的文化知识。还有所谓的“仁、义、礼、智、信、孝、廉”,其实这些都是对个人修养的要求。不管是做得到还是做不到,我们总是坚信只要能具备以上的个人修养,那么将来必成大器.其实就是儒教思想对我们人生观形成时所产生的影响。第三、修养德性,人际协调儒家文化崇尚“道德至上”,强调以“仁让为贵,以孝

23、悌为尚,以忠敬为美的人生理想.在古代思想家们看来,天是道德之天,人是道德之人,甚至一草一木也得道而生,有德之品性。6 儒家相信德性之源内在于一己之心而外通于他人及万物,所以反复强调“自省”、“自反”之类的修养工夫.因此,修养论是儒家德性思想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道德本性理解与认识的方法。还有“忠恕之道, “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也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行事通达,也要帮助别人行事通达。两者综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要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互相体谅、尊重.经常换位思考一下彼此的需要,惟有如此才有“仁者爱人”、“以和为贵,“老吾老以

24、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人际关系才得以形成.第四、集体本位,天下为公中国传统文化以家庭为中心,以集体为本位,讲究“贵群”。7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全体社会成员团结友爱,真诚相待,各得其所,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选贤与能,实行社会民主,而被选出来的”贤 者、”能”者则是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的公仆,如黄宗羲所说:”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当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主张牺牲前者保护后者,这就是所谓的“天下为公”。也因此便逐渐有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了每个人热爱祖国这义不容辞的责任.1。2。2中国传统

25、文化的糟粕主要表现在(1)复古保守。(2)消极无为。(3)纲常名教。(4)重义轻利.(5)重道轻器。了解这这些以后,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就应该注意去辨证地分析,批判地继承,并在此基础上吸收有价值的外来文化,创造传统与现代相统一、民族与世界相统一的现代中国社会主义新型文化.第二章 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2.1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缺失的现状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中的缺失己成为不争的事实,主要表现为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兴趣不浓,传统文化意识淡薄。来看这样一组数据:2002年11月l8日的中国青年报刊登一所高校冒出近百名“学生会副主席”的大学生求职新闻报导;据调查,31.12的学生有过作弊行为

26、;对于拖欠国家助学贷款和学生违约现象,有9。09的反面数据8 ,虽然大学生对考试作弊行为态度绝大多数表示反对,但在现实生活中,当周围人群有作弊行为时,有51。4的学生认为发生在校园中的考试作弊这种行为虽不道德,但可以理解。9对于我国现在把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列为法定节日,你对此有何看法:74%的人持非常支持和比较支持的态度,但是这74%的大学生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单纯为了利用这些节日放假,并不是因为它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重视这些节日。9%的人持不赞成或反对的意见.当问到“你平时是否主动欣赏传统音乐如京剧或者其他地方戏?表示可以去看看的有40,只有11%的人表示非常喜欢.10还有我们所习以为

27、常却又令人痛心疾首的场景:大学生对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趋之若鹜,嚼着汉堡包,玩着魔兽,却往往背不全一首唐诗,对一些历史事件、人物更是了解甚少。能答出“四书五经”是什么的大学生只有百分之十几。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多数大学生十分注重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但这也促使大学生过于关注对实际应用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而忽视了对文化素质的养成与提高。许多用人单位的反馈结果表明,现在的大学生技术水平较高,外语、计算机、数学的应用能力很强,但社会责任感,工作责任感却不够,概括成一句话即:文化水平不低素质却不高。11而素质就是来自于一定的文化修养和这种文化修养内化所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这种

28、情况的存在,客观地提醒我们高等学校,在加强对大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应加强对大学生文化素养教育,其中加强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的途径。2。2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2.2.1 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非常丰富,其中的有价值的部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确有着积极的影响。第一,提升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大学一书开宗明义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12并且提出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这完全是以道德的自我追求和自我完善为宗旨。孔子提倡

29、“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浸透了怎样做人的伦理精神。这些,对受教育者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和对人格的塑造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重视人的道德修养,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传统.在生活中,大学生要随时监督自己,严以律己,“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些,都应是当代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的不可缺少的内容。这种教育方式对于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启发意义。 第二,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想,如道家老子提出的“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的思想,范仲淹的“先

30、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国忧民的思想,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洋务派的“治国以富强为本,而求强以致富为先”的思想,顾炎武的“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思想等。虽然其思想有的都先后落空,但都闪烁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如今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如何激励起大学生深厚的民族感情和爱国心理,培养他们分辨良莠的能力,还有艰巨的传统文化课要补。如果我们轻易地放弃了这一思想阵地,必将带来民族文化消解的严重后果,其几千年来形成的中华民族的内在凝聚力也将日趋涣散。13第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代大学教育开始注重人文教育,学校的结构、机制以及教学的内容、方式也都受到人文精神的

31、影响,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与个性发张扬。同时,传统的教育理念和体制,比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循序渐进,启发诱导等教育教学原则,至今仍在影响大学教育。正确引导大学生接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干扩展他们的知识面、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升审美情趣、增强民族文化尊严都有着重要作用。2。2。2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除上述影响之外,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弊端对大学教育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这些传统,使大学教育死板、缺乏创新精神,也使得大学生过分追求功利而忽视了自身人文修养的提高,不利于大学生民主法制观念的培育,不利于大学生权利意识的培植,竞争意识的培育等。第三章 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

32、想政治教育中积极影响的实现途径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复合体,既有大量积极的、有价值的思想观点,也有大量消极的、腐朽的思想观点。因此,我们必须合理解析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并在现实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进一步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资源,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3。1多方面协调配合,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每个人都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社会文化促使他实现社会化,形成特定的人格。大学作为青年大学生社会化场所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与社会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这种情况使得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社会热点问题强有力地冲击着大学校园,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

33、值取向和思想的形成。充分利用社会这个大学堂,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一方面将社会上积极成功企业、人士代表的经验和思维引入校园教育,另一方面把学生带出校园,如志愿者活动、三下乡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等,能够让学生在社会中得到充分的学习和锻炼,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让他们充分感受在实践中摸索提高自身素质,在爱心奉献过程中彰显价值,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方面尽快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要求.此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报刊、广播、电视得到了普及,互联网飞速发展,信息时代的来临

34、不可阻挡。社会各界也充分利用各种媒介进行舆论宣传:报刊书籍作为传统媒介,结合时代特点不断推陈出新,很多理论性、可读性强的读物问世,广播电视利用其覆盖面广,舆论性强的特点,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新型的传媒手段,互连网的教育功能与日俱增。这些大众传媒或是通过直观的、真实的信息教育和启发学生,或是通过理性的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地思考,往往比其他环境因素更容易影响学生们的思想和行为.因此,要重视利用信息网络的发展, 发挥大众传媒作用,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打造高校开展德育教育有利的平台。3.2加强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正确引导加强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引导,

35、使他们认识到,学问修养是一种综合能力,只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在人生态度上,司马迁那种逆境奋发的精神,苏东坡豪放达观的胸怀,张衡、徐霞客那种对真理的执着热爱,孟子的“吾善养浩然之气”,均是一种健康的精神境界;在对待个人和民族、国家利益上,“与利国家,而不为身谋”都是很高尚的精神境界。在义利取向上,“见义忘利,见危授命、“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对拜金主义、金钱至上,一切向钱看等思想的侵蚀,其抗击力闪着道德的光辉;在咄咄逼人的自由泛滥让责任感处处失守的今天,白居易的“百姓多忧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顾亭林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何啻于一记警钟?在见义勇为精神缺失、诚实守信品德失落的时下,“三杯吐

36、然诺,五岳倒为轻的千金一诺,无一不是良言警训。正确引导大学生主动接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其有价值的部分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都能产生积极影响。当然,中国传统文化在其漫长的形成过程中,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带有落后性,在许多方面存在着薄弱之处,对这些消极文化现象,我们惯常的做法是避而不谈、违莫如深。其实,躲是躲不开的,还不如正视它、走近它、反观它,反而可以用其作为反面教材,达到催人警省,策人深思之效.所以在引导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时应该在引领大学生了解、认识这些消极文化现象的同时,促其克服消极效应、影响。3.3建构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说:“谁掌握

37、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整个世界。网络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的新的重要阵地.网络意见指出:“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14 要充分利用网络的正面效应,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利用它的时空优势、速度优势、信息化优势、生动趣味优势、效率优势、易接受优势、社会化优势,让完美的形式更好地为正确的内容服务。例如,在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中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文字、图象、声音和动画于一体,打破时间与空间

38、的限制,使抽象的理论与形象的感官刺激相结合,变枯燥为乐趣,使学生身临其境,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度,明白中华文化的由来、形成过程、内在结构、基本特征、价值体系和发展趋势。从而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利用红色网站或网络资源学习传统文化,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3。4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结合起来.江泽民同志说:“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15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基,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主导性

39、文化,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借鉴外来文化具有规范作用。因此,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结合起来,能够确保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价值取向.从文化价值观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先进性突出地表现为:“代表了人们的最高精神需求;表达了时代的最新价值走向;融会了世界的多种文化精髓;凸现了独具的民族文化特色”.16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结合起来,有利于增强大学生鉴别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

40、自豪感。当前,人类社会正处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国在实现“四化的道路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由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化,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新情况层出不穷,思想文化方面冲击日甚.而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大学生,身处经济多元化、社会生活方式多元化、就业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他们的思想品德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因此对于高校而言,高等驾驭更要注意以塑造大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中国传统文化在反应统治阶级意识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人类共同具有的某些社会生活道德观念,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和鲜明的时代性.中国传统文化在剔除其封建糟粕的之后,在现代大学生思想

41、政治品德教育方面有着重大的现代价值和不可忽视的影响意义。 结 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民族在任何时代发展文化,必须重视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离开了传统文化,就丢掉了文化之魂,失去了发展的方向,也就淡化了民族特色,并将沦为外国文化的附庸。我们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卷帙浩瀚、博大精深,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惟有更好地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认识的不足会导致传统文化文明的湮灭,因此,提高认识是关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与借鉴。本文的创新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角度论述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意义,并提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

42、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消除那些不利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制度和观念,形成制度上有保障、观念上有创新的传统文化发展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让传统文化发挥应有的作用。参考文献1 赵洪恩,李宝席。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5.2 王义遒。文化素质与科学精神一谈学论教续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463 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4.4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1.708。5 赵洪恩,李宝席。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38。6 邹广文.人类文化的流变与整合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369.7 邹广文.人

43、类文化的流变与整合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369.8 程正芳.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分析基于南京农业大学的调查结果J.高等农业教育,2005.9 徐涛,余万斌.关于四川大学生思想状况新特征的实证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5.10 徐键。“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相融合的探索与研究”调查分析及对策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1 刘智运.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大学教育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版1995.12 管曙光.四书五经精华本(上)M.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313 秦清芝,魏范清。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结合J.林区教学,2005.14 李受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

44、。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5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6 朱希祥著。当代文化的哲学阐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谢 辞 本文的写作完成,得益于多方面的关怀和支持。在此,我要借此机会向我的导师岳焕升教授表示衷心的、诚挚的感谢,正是有了良师的支持,我才有很大的收获。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本文可能还有不少不成熟不完善之处.但对我而言,写作与修改的过程是最重要的学习过程,这使我收获颇丰。四年大学的学习经历,为我的人生历程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学习期间,政法系的诸位老师严谨治学的态度、深厚的文化底蕴、缜密的逻辑给我的思想带来很多积极的影响,也给了我极大的人生启迪和教诲。借此机会,我向所有的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祝福位恩师万事顺意!并祝愿母校繁荣昌盛!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