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龙岗电镀集控区(一期)废水处理工艺变更申请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209767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岗电镀集控区(一期)废水处理工艺变更申请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龙岗电镀集控区(一期)废水处理工艺变更申请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龙岗电镀集控区(一期)废水处理工艺变更申请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龙岗电镀集控区(一期)废水处理工艺变更申请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龙岗电镀集控区(一期)废水处理工艺变更申请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资质号:国环评甲第2303号 樟吉高速公路峡江互通连接线升级改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编制单位: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建设单位:峡江县城至高速公路连接线“二改一”建设工程总指挥部二零一三年二月目 录1 工程概况- 1 -2 建设项目本底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 -2.1 环境本底状况- 2 -2.2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3 -3主要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减缓措施- 3 -3.1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减缓措施- 3 -3.2营运期主要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减缓措施- 4 -4 公众参与- 5 -4.1 线路选线过程中的公众参与- 5 -4.2公共媒体环境信息公告- 5 -4.3公众参与媒体

2、公示及网上调查结果- 6 -4.4公众意见抽样调查- 6 -4.5调查结果- 6 -4.5.1户级访谈- 6 -4.5.2群体访谈- 7 -4.6公众意见反馈及采纳情况- 8 -4.7公众参与结论- 10 -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0 -6建议- 10 - 11 -1 工程概况樟吉高速公路峡江互通连接线升级改建项目位于峡江县境内,路线起点从樟吉高速峡江出口,过汾泗村、山里村,小木村后,利用现有的峡江赣江大桥进行升级改建,过峡江赣江大桥后向东延伸至福民乡、水边镇,终点与国道105国道相接,路线起点坐标:E115726.281,N273516.709,终点坐标:E115195.172,N27363

3、5.702,路线全长21.847km。现有樟吉高速公路连接线由西线(樟吉高速公路峡江互通至峡江赣江特大桥东引道)和东线(峡江赣江特大桥东引道至105国道)两段组成,全长约24km,均为沥青路面,西线设计标准为二级公路标准,设计时速80km/h,路基宽度12m,全长9.7km;东线设计标准三级或四级公路标准,路基宽8m,路线长14km。全线共有桥梁1037米/1座(赣江特大桥),无大、中小桥,无隧道。由于峡江县城市发展需要,该公路需进行升级改造。 本项目属改扩建工程。在现有道路的基础上向道路两侧拓宽,并对部分路段进行截弯取直。道路按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60km/h,整体式路基宽度

4、40m(含10m城镇发展预留用地),全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公路营运初期(2015年)、中期(2021年)、远期(2029年)各路段平均车流量分别为5901pcu/d、6161pcu/d和9762pcu/d。项目计划于2013年10月开工建设,2015年10月底建成通车,施工期24个月。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路基工程、路基路面排水及防护工程、路面工程、桥梁涵洞工程及交叉工程等主体工程;全线共设置大桥1座(总长1037m);中小桥5座(总长186m),不设置隧道,桥梁总长占路线长度的5.6%;全线共设平面交叉30处,分离立交1处,涵洞65道。工程总占地102.28hm2,其中永久占地97.49 h

5、m2,临时占地4.79hm2,占地类型以林地为主。全线设置取土场2处(共占地2.43 hm2)、弃渣场3处(共占地1.73 hm2),用地类型为林地、荒地。工程共设置黑白站2处(含沥青拌和站、预制件厂、施工营地),1#黑白站占地面积0.63hm2,2#黑白站为利用现有150国道改造工程的黑白站。项目未设置砂石料场,所需砂石料均购自商品料场。推荐方案土石方总量287.48万m3,其中挖方为135.73万m3,借方为8.01万m3,填方为136.67万m3,弃方为7.07万m3,土石方利用率95.08%。工程拆迁建筑物总面积约4518m2,工程拆迁户数20户。工程总投资约61303.26万元人民币

6、,其中环保投资2684.3万元人民币(含水保投资),占工程总投资的4.38%。2 建设项目本底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2.1 环境本底状况1.环境质量现状吉安市环境监测站于2012年10月对项目所在区域各环境要素进行了现状监测。沿线设福民乡中心小学和水边镇敬老院2个环境空气监测点,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各监测点TSP、NO2日均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要求。沿线经过的主要地表水体为赣江,在项目跨越的赣江特大桥处下游200m设置1个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断面,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各断面水质中pH、SS、石油类、氨氮、高锰酸盐等指标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

7、002)类水质要求。在公路沿线的村庄、学校等处共设17个噪声现状监测点。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不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所执行相应标准的要求,超标原因主要是敏感点离现有公路较近,受现有公路交通噪声的影响。该线所经地区处在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带,沿线地区土壤以红壤和水稻土为主。评价范围内植被现状主要为处于不同逆行演替阶段的次生群落以及人工营造或自然恢复的马尾松、杉木、毛竹林和次生林,主要农作物为水稻。评价范围内,除樟树(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11株(其中1株为古樟树),未发现其它珍稀特有、国家或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本项目不涉及砍伐珍稀和濒危物种。评价范围内陆

8、生野生脊椎动物以两栖爬行类、爬行类、鸟类和兽类为主。在评价区域内,除发现黑斑蛙江西省级重点保护物种外,未发现其他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未发现重点保护动物的集中分布地和栖息地。评价区域内,鱼类有42种,分属6目12科,藻类8门54种,底栖动物2大类27种,水生维管束植物种群数量也很大,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且在评价范围内未发现国家和省级级重点保护水生生物分布,未发现国家级或省级保护种类,赣江特大桥施工水域涉及江西赣江峡江段四大家鱼、鳡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核心区,穿越长段为1037m,为赣江鱼类繁殖、栖息、越冬的重要江段。2.2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拟建公路推荐线沿线有21个敏感目标,其中

9、居民点19个,学校1所,敬老院1处。分布古树共11株(其中1株樟树为古树名木),其中2株(楼屋的村和新廖家村附近)在公路建设施工红线内,其它均在公路建设施工红线外。全线未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涉及江西省赣江峡江段四大家鱼、鳡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核心区。工程设置的赣江特大桥下游15.7km处分布有峡江县城漳口水厂取水口(设计取水能力3万m3/d),上游44.5km处分布有吉水县桃花岛城南水厂取水口(设计取水能力3万m3/d)。项目取、弃土场、黑白站均不在饮用水源水域和陆域保护区范围内。3主要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减缓措施3.1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减缓措施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为:局部地段的水土流

10、失、工程临时占地、线路及桥梁施工等对局部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施工过程的机械噪声、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排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按水保方案提出的要求,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对路基、桥涵及边坡进行防护;合理选择取土区,取土时保留表层土皮,用于土地复垦,减缓工程取土对区域农业生产的影响,及时做好取土场的生态恢复。将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的相关内容纳入施工监理工作之中。根据监理工作要求,制订项目环境监理实施方案,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生态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的动态监控。对公路沿线发现的1株古樟采取挂牌保护,同时划定保护区域并加强施工期管理,防止施工人员的破坏。制定相应的农田补偿方案,临时占地尽量进行复耕,永久占用的农田

11、按占补平衡的原则进行补偿;减少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和其他生态环境影响。设立值勤岗,合理组织施工路段交通,道路交叉口先做交通便道,再进行道路施工。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采取遮盖措施,减少起尘量;配备一定数量的洒水车,对相关施工路段进行洒水处理,防止施工线路地表开挖、施工场地起尘。运输车辆和各类燃油施工机械使用低含硫量的汽油或柴油。黑白站内筑路材料堆放地点设置于村庄敏感点所在地主导风向下风向300m以外,选用具有密封除尘装置的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项目施工期间外排沥青烟可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标准。租用沿线居民点房屋,就近安排施工人员临时居住;赣江特大桥涉水施工围

12、堰内含油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不外排;在桥梁施工和靠近水体施工路段,禁止向水体直接排放污水。科学选择工程施工期,水域作业选择枯水季节(12月2月)进行,应避开鱼类产卵繁殖期及鱼苗摄食育肥期(3月7月),同时尽量减少涉水施工范围,减少对河床的影响。保养施工机械,维持施工机械低声级水平,主要运输通道远离居民区。昼间施工时确保施工噪声不影响公路沿线的居民生活环境,对距居民区300m以内的施工现场,在22:006:00时段尽量停止噪声大的机械设备施工,确需在夜间施工路段,向当地环保部门上报施工申请,并按环保部门要求采取设置临时围挡防护物等措施消减噪声。施工人员临时居住点生活垃圾集中堆放,由

13、施工车辆送至附近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工程废料要及时运走、规范处置。施工泥浆、施工垃圾等要处理后及时清运。3.2营运期主要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减缓措施营运期主要环境影响为:营运噪声对沿线居民点的影响;公路运输中的废气和固体废物排放及公路路面径流、危险化学品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路基边坡、取土场、弃土场等处采取植被恢复措施,减少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和其他生态环境影响。禁止运输未经覆盖的煤、石灰和水泥等散货的车辆上路行驶,防止物料散落污染沿线水体;禁止漏油、漏料的罐装车和超载的卡车上路行驶。对赣江特大桥(现有和扩建)两侧护拦进行强化、加固设计,设置桥面径流收集处理设施(在桥梁两端设置沉淀池,兼作事故池),避

14、免事故时废液、废水直排对下游水体造成影响。同时加强公路沿线日常管理,保持事故池有效容积。对营运中期超标的5个敏感点(福民乡、青水塘、毛坝村、大园村、新村)采取安装机械通风隔声窗措施,预留25万元用作噪声防治措施备用金,并根据营运期的现场监测结果,对超标敏感点的降噪措施及时进行调整或补充。落实上述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后,工程运营期对沿线声环境的影响可控制在相应噪声标准和规范要求的范围之内。4 公众参与公路项目建设不可避免地会给项目沿线居民的生产和日常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广泛征求项目沿线干部、群众对拟建公路的意见和建议,环评单位专门进行了项目沿线公众意见的调查,走访了拟建路线经过的乡镇,通过个体访

15、谈、群体访谈和发放问卷调查表的方式,收集沿线干部和群众对项目建设环境保护的意见和建议。4.1 线路选线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本项目在规划设计阶段已经进行了一定范围的公众意见调查工作。为了尽可能减少工程建设对周围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本工程在收资踏勘及路径方案确定等各阶段,充分地收集了项目所在地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专家以及群众代表对工程建设及其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和要求,并对设计方案认真讨论、比较和筛选,充分吸收各方的意见,并及时反馈到工程设计当中。其具体的意见归纳如下:目前的道路条件是否能满足您的出行或运输便捷的需求;您是从何种信息渠道了解该建设项目的信息;您认为修

16、建该条公路对家庭经济收入、生计方式的影响;您认为修建该条公路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您认为修建该条公路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如果你家农用地被工程征用,您希望的补偿方式是什么;本项目建设会出现以下环境问题,您认为对您影响较大的是什么;您认为公路施工期减轻粉尘污染、噪声污染影响的主要措施有哪些;您希望本工程建设单位为减轻交通噪声和汽车废气污染影响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在采取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您是否赞同修建该公路。4.2公共媒体环境信息公告图4-2-1 公众参与网站公示和现场公示图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2月14日环发200628号文环境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第二章第八条、第九条和第

17、十条规定,本工程需要向公众公告环境影响评价信息。该项目在峡江县人民政府网站()进行了2次信息公示,主要公示信息包括项目概况、建设单位、评价单位及联系方式、评价的基本程序等公众相关信息,以供项目沿线公众提出相关意见,公示信息见图4-2-1。4.3公众参与媒体公示及网上调查结果建设单位分别于2012年10月8日日在峡江县人民政府网站公示了关于拟建公路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相关信息,截至2012年12月20日,均未收到反馈意见。4.4公众意见抽样调查2012年10月8日环境信息公示后,我院于2012年10月中旬,对本项目沿线附近的居民进行了公众参与抽样调查。本次环评工作中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了

18、一些公众意见的调查工作,调查内容主要是了解公众对本项目的了解程度,项目是否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对环境产生有利影响等几方面着手,通过这几方面的调查来统计本项目的建设在该地区的社会影响、居民的态度以及了解有关合理化建议。个体调查和户级访谈时,将调查表直接发给每位调查对象,并将调查内容、要求及目的等进行解释,然后由被调查人亲自填表。根据调查区域、调查表发放比例和调查人数的统计显示:公众调查区域基本覆盖了项目沿线所有重大敏感点,本项目的公众调查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项目公众参与调查发放调查表60份,收回调查表60份。访谈对象中高中及大学学历19人,初中学历25人,小学学历6人。4.5调查结果4.

19、5.1户级访谈本次沿线住户调查人数共计60人,其调查汇总结果表达出沿线居民对拟建公路建设的期盼、支持程度,较客观地反映了沿线群众的意愿及其所关注的环境问题:(1)拟建公路沿线镇、村级政府都很支持该公路的建设,沿线居民多数赞同本公路的修建,100%的被调查者赞成本工程建设,认为公路的建成通车能够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方便物资流通,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表示愿意和有条件服从工程征地、拆迁与重新安置。(2)对修建该条公路对家庭经济收入、生计方式的影响问题,大多数填表者认为“有利影响”和“无影响”,其所占比例分别为约91.7%、8.3%;对修建该条公路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问题,多数(83.3%)选择“提高”,

20、认为“降低”、“无影响”分别占3.3%和13.3%。(3)修建该条公路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按其关注人次多少排序,第一位是“农业生产和植被损失”、第二位是“噪声污染”、第三位是“水土流失”,分别约占填表总人数的46.7%、45%、33.3%。(4)对公路施工期减轻粉尘污染、噪声污染影响的主要措施的选择,按人次多少依次“深夜禁止施工”、“施工地、便道远离居民点”、“施工便道洒水”、“储藏粉状料库、易起尘设施等环节的管理”。(5)在减轻交通噪声和汽车废气污染影响应采取的主要措施问题上,按选择的人次多少,依次排序为隔声墙、隔声窗、公路绿化、远离村庄、搬迁和其他。4.5.2群体访谈公众参与群体访谈,主要

21、由分管乡(镇)领导和路线经过的行政村等与工程建设直接相关部门及村镇领导参加。本次公众参与群体访谈,由峡江县福民乡和水边镇人员参加,共计35人参会,参会人员名单见附件。4.5.2.1内容及对象群体访谈的内容有:拟建公路修建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该项目的建设对当地可能带来哪些不利影响,有何减缓措施和建议。4.5.2.2群体访谈纪要汇总(l)拟建公路的建没对当地社会发展的正面影响各村镇干部群众支持本项目建设,并希望工程尽早开工。本工程是峡江县公路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昌樟高速公路的有机补充。 公路建设对当地及沿线的经济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都有利,公路建设是利国利民、富市、强乡、富民的大好事。

22、公路建设将帮助促进当地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聚和畅通,提高招商引资的承接能力。(2)拟建公路的建设对当地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及其减缓措施和建议在当地居民聚居的境内建进出口和涵洞。以方便交通,加快当地发展。为方便居民通行,村级交通通道要保护好。由于公路的修建动土量大,应积极做好征用工作,防止火灾的发生。 搞好植被恢复,征地拆迁要严格执行标准进行阳光操作,谨防虚报行为的发生。公路建设会占用土地。要尽量节约土地,能架桥的地方尽量架桥。并解决临时用地的恢复问题。在施工设计方面要充分考虑顺沟、顺路、排水、防洪,涵洞设计应多征求农户的意见。公路建设在施工期和运营期会带来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和生态环境的

23、破坏。项目建成后空气环境、声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等要按国家要求达标,并提前做好重点敏感地段设置声屏障及其它噪声防范工作。公路建设还会对村镇规划、水利设施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产生影响。要保护好现有的水利设施,公路建设经过的地方水保部门应提前介入,严禁乱弃废渣。建议做好水利修复及通道维修和公路绿化整治工作,如损坏,在项目竣工后要恢复原貌。另外,针对产生的水土流失问题,要考虑补助种植费用。房屋拆迁必须与安置地规划、村镇建设同时进行。群众迁房问题请考虑迁建问题,补偿标准、新建房基地、便道问题等请进一步考虑。理解并支持该公路建设征用部分土地、拆迁部分住房,并表示有条件服从安置,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要求经济补

24、偿。4.6公众意见反馈及采纳情况本项目环评项目组及时对受访群众和单位的意见和要求进行了分类汇总;对反应比较强烈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环境保护的原则和初步方案。同时向业主及设计单位及时沟通,汇报本工程项目在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反馈设计单位修改方案、增加措施、优化工艺,尽量减少减轻对沿线居民和单位的影响。设计单位和业主对公众意见的处理和答复情况汇总见表5-1。表5-1 沿线公众意见处理和反馈情况序号公众意见评价单位建议建设单位处理意见1部分群众对公路选线、走向、建设征地、拆迁补偿政策不知道或不了解。建设部门应充分利用各类宣传手段,大力宣传有关拆迁安置和征地补偿政策,做好拆迁户的思想工作,争取广大

25、公众对本项目的理解和支持。建设单位已委托峡江县人民政府对拆迁情况进行调查和宣传。2公路建成后将分隔村庄和农田,对群众出行交往产生阻碍。主要进出口通道尽量方便居民出行。多设置通道,并尽量就近设置。每个村庄的主要对外道路都留有通道,基本能解决沿线农民的正常劳作和日常交往。3部分群众担心耕地被占用,以后缺少生活来源。同时生态破坏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公路建设部门应认真听取沿线受影响人员的意见,路线方案尽量选择山地、荒地,少占耕地,减少拆迁,合理征用,保证施工质量,加强公路营运管理,加大重点敏感地段设置声屏障和其它环境保护措施投入。建设单位同意采纳该意见,并要求设计单位落实到设计和相关措施中。4对施工

26、垃圾进行处理,不得对水体造成污染。设计中要考虑事故造成危险品泄漏,影响水体水质。评价单位提出了施工期应做好水体保护工作,禁止将弃渣倾倒入水体,禁止随意排放施工废水、废油,禁止在赣江水体沿线中清洗施工机械,营运期应加强桥梁栏杆、防撞墩等结构的强度设计。同时,桥面上的降水通过桥面横坡和纵坡排入泄水口后,应汇集到纵向排水管,并通过设在墩台处的竖向排水管流入缓冲池中,经沉淀、过滤后排入农灌沟渠,不能直接排入水体。建设单位同意采纳该意见,承诺将在施工中加强监管,营运期的措施已要求设计单位落实到设计和相关措施中。5公路施工期和营运期对沿线环境影响较大施工期间,建议施工单位进行高噪声作业时,避开农民的晚间休

27、息时间;营运期间,对于公路噪声问题,将采取安装声屏障等一系列噪声消减措施。建设单位同意采纳该意见,承诺将在施工中加强监管,营运期的措施已要求设计落实到设计和相关措施中。6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征用土地范围内的地表将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局部地貌将发生较大改变,若不采取合理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对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及时的防治,将对工程安全、公路沿线土地资源及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在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通过布设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使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项目区原有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恢复和保护公路沿线水土保持设施,确保公路建设及运行安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建设

28、单位已委托专业单位编制本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具体措施将遵照方案实施。7公路建设会对水利设施产生影响保护好现有的水利设施,公路建设经过的地方水保部门应提前介入,严禁乱弃废渣,做到不切割其它现有水渠和河流。建议做好水利修复及通道维修和公路绿化整治工作,如损坏,在项目竣工后要恢复原貌。建设单位同意采纳该意见,承诺将在施工中加强监管,营运期的措施已要求设计单位落实到设计和相关措施中。沿线公众意见反馈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环评单位将公众意见汇总后,及时准确的向建设单位反馈。同时征求建设单位对公众意见的答复与处理情况。(2)环境评价单位已详细将群众意见向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汇报,使群众意见得到及时处理

29、。在征询专家的建议后,由建设单位进一步实施。最终使群众意见得到妥善处理和解决。1、临时堆土防护2、路边临时排水沟和沉沙池3、临时绿化、后期绿化4.7公众参与结论对于公众的意见,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十分重视,并将在路线设计中考虑。对于本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环境评价单位和建设部门已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并将取得受影响对象的同意。本项目在前期准备及设计工作中,很好地同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各界公众进行了充分协商和沟通,在线形选择、互通和连接线设置、环境保护、移民安置等各方面均反映了公众的意见。因此,本项目得到了公众的支持。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鼓励类,建设

30、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省发改委以赣发改交通函 20122583号文同意了该项目开展前期工作。2.项目符合江西省公路干线规划(2012-2015)和峡江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的要求,符合路网规划和城市规划。本项目为改扩建工程,全线未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工程选线基本合理。3.工程选线和取、弃土场和黑白站主要占地类型为林地和水田,均不占用基本农田,公路选线及取、弃土场和黑白站设置基本合理。4.按国家有关规定和江西省有关文件和政策标准,采用经济补偿等措施,做好征地补偿、拆迁等工作;项目建设对周边居民居住生活环境质量影响不大。5.加强公路施工环境监理,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减缓公路施工期和运营期

31、对沿线各环境要素的影响。6.公众参与统计结果表明,被调查者均支持本项目的建设,无人反对。综上所述,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该项目建设是可行的。6建议1.工程建设必须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充实和完善筹备期、准备期、主体工程施工期及工程完建期的环境保护措施,落实业主内部的环境管理部门、人员和管理制度。根据批复的环保措施重新核定环保投资概算。同步开展环境保护总体设计、招标设计和技术施工设计,将环保措施纳入招标、施工承包合同中,施工前应按区段单独编制施工监理计划,开展工程环境监理工作。落实各项环境监测计划,监测内容、频次和费用。工程或环保措

32、施若发生重大变更必须重新报批环评报告书。工程竣工环保验收合格后,方能投入正式使用。2.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施工期教育和管理。施工结束后,应对施工区垃圾进行清理,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植被恢复。加强施工生态管理和宣传,制定施工人员生态保护守则。3.施工时应注意收集表层土,用于植被恢复。做好取弃土场的植被恢复工作,植被恢复所选种类应以当地乡土物种为宜。4.加强施工期环境监管,严格落实报告书提出的施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合理安排工期,施工前应与管理部门提前进行沟通协调,通告施工内容及施工时段,尽量错开取水时间。5.应严格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声环境保护措施,重点做好施工区附近和施工公路沿线居民点的噪声防治工作。加强

33、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施工机械应远离声环境敏感点。制定对受施工噪声影响严重的居民进行经济补偿的方案,相关经费应由建设单位承担并落实到位。工程运输车辆穿越村庄时,应限速、禁鸣,运输车辆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禁止夜间(22:00至次日6:00)施工。6.应严格落实报告书提出的环境空气保护措施。物料运输时应加盖蓬布。各施工区配洒水车洒水降尘。容易产生扬尘的搅拌站、料场选址应设置在远离村庄等环境空气敏感点下风向300m以外。7.建设单位应进一步探索移民安置的长效补偿机制,建立畅通的公众参与平台,及时解决公众提出的环境问题,满足公众合理的环境保护要求。8.落实报告书提出固体废物处理措施。工程取弃土处置须避开赣江水体等敏感区域,做好利用弃渣进行回填区的植被恢复工作。9.工程建设应征得该主管部门的同意,进一步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施工期,工程监理部门应配合管理部门加强施工期环境监测和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