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木井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209064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木井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木井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木井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木井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木井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木井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木井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年级:姓名:12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木井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网络文学是直面读者的文学,所写的内容与读者的生活紧密相关。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接地气、树正气、有情趣,它往往能拨动读者的情感之弦,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读者的内在潜能,激起读者追

2、求幸福生活的勇气。表面上看,那些玄幻、穿越、历史架空小说所构筑的想象世界似乎离现实生活很远,但它离读者的情感其实很近。它通过奇遇、金手指、开挂等途径让主人公由“废柴”变成可以“逆天”的世间强者,在这个过程中主人公会经历各种磨难,但会凭借过人的智慧、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闯过一道道关,其中还会有友情、爱情等方面的故事,涉及团队精神、家国情怀、人生境界等精神层面的问题。这样的故事带给读者的精神影响是积极正面的,它给读者以梦想,也强化了所有的幸福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道理,帮助那些渐渐长大的青少年读者逐渐获得独立意识并找到自我。在那些直面现实的作品中,很多作者都现身说法,以自己为原型来写作,将自己的生活

3、经验写进小说,让读者获得参与感,并从中获得生活的经验。鲍鲸鲸的失恋三十三天、李可的杜拉拉升职记、曼陀罗天使的七年之痒等网络小说以切近现实生活的笔触,和读者一起面对生活难题,作者用生活智慧教会读者如何经营情感、事业、家庭,如何面对阶段性的人生困境,如何活得更精彩。这些作品的理念是,小说是有用的,而不只是简单的消遣品。他们洞明世事、通晓世故人情,能帮助读者提升认识生活的能力。文学对现实生活的干预,主要是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的,读的人越多,作品产生的影响才会越大。网络文学在面对读者群时,是自觉分类的,根据读者的需求“量身定制”,类似玄幻、历史、穿越、悬疑、游戏、职场、言情等作品分类标签针对的是不同读

4、者的口味,这种分类细化的做法类似文化超市里陈列的各类文化产品。读者在选择这些作品时,选择的是一种情调和趣味,粉丝读者群是通过趣味“扎堆的”,通过阅读中的互动,共同探讨一些大家关心的问题,获得不同层面的精神生活体验。与大多数通俗文学一样,网络文学的价值观念是持中的,是大多数读者能接受的,少有价值观的探寻,多的是对已有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明确和强化。网络文学传承通俗文学的传统,类似古代说书场的故事,又有网络时代的大众文化印迹,在环环相扣的故事中,既有传统精神价值的弘扬,也有对现代观念的书写。网络文学对读者的引导是通过人物故事、人物形象激发读者的认同感,通过一些感悟式的“格言”“警句”,为读者舒缓压力

5、,放飞梦想,识理明志。几乎每一部走红的网络小说都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被读者津津乐道,有一些“名句”被粉丝读者转录、传阅。读者阅读故事时,不知不觉地和人物同呼吸,并从中汲取精神动力,化为自身心智情感结构的一部分。网络文学中的“大道理”是春风化雨,因为精彩的故事是首要的,网络文学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启发读者思考生活,勇敢面对生活,追求自己的幸福。(选自网络文学与当代现实生活,有删改)1. 下列关于“网络文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所有的网络文学的内容都与读者的生活紧密相关,它接地气、树正气、有情趣,是直面读者的文学,可以激起读者追求幸福生活的勇气。B. 网络文学与其他文学一样,主

6、要是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其对现实生活的干预,作品产生的影响大小与读者的多少有关。C. 网络文学的价值观念是持中的,是大多数读者能接受的,它很少探究价值观,较多的是明确和强化已有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念。D. 网络文学激发读者认同感的途径是讲述人物故事、塑造人物形象,它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启发读者去思考生活、追求自己的幸福。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玄幻、穿越、架空历史等类型的网络小说的主人公,常常由“废柴”变成世间强者,这样的设定往往能够给读者以积极的精神影响。B. 有些直面现实的作品能让读者获得参与感并从中获得生活体验,原因在于作者现身说法,在作品中写了自己的生活体

7、验。C. 失恋33天杜拉拉升职记等网络小说绝对不属于消遣品,它们教人如何面对人生困境,如何活得精彩,有明显的现实意义。D. 玄幻、历史、穿越、悬疑、游戏、职场、言情等作品的分类标签,是网络文学在面对读者群时,针对不同读者的口味自觉细化分类的作品类别。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网络文学的价值观是大多数读者能接受的,持中的,大多是对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明确和强化,因而网络小说有利于社会的进步。B. 网络文学传承通俗文学的传统,这两种文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侧重书写现代观念,后者则侧重弘扬传统精神价值。C. 网络文学往往根据读者的需求“量身定制”,其粉丝读者群是通过

8、趣味“扎堆”的,他们通过阅读中的互动来共同探讨问题。D. 网络文学追求精彩的故事,用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方式传播“大道理”,寓教于乐,启发读者思考生活,勇敢面对生活,追求自己的幸福。(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小题,1分)阅读书法: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一文,完成题。书法与绘画、音乐等纯艺术门类不同,它不仅仅是艺术,因为书法首先是中国的文字。文字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母体和载体,独一无二的书法无疑是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其它文化的标志之一。我们对传统的文化、传统的书法要有敬畏之心。中华文明和中国艺术独特性的代表之一,就是我们自古沿用下来的书法。中国的书法拥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它是历代书法家精神的结晶,是我

9、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中国人智慧的“舍利子”。一个对自己文化都不敬畏的民族何谈自尊。回顾历史,作为文字的书法,是完全实用性的,是人们生活、交往、奏事不可缺少的;但作为艺术,中国古代书家追求法度,追求书卷气、文人气,使书法不仅成为人们用来记叙和表述思想的实际手段,更用书法来体现文人的才情和学养,所谓“字如其人”、“书为心画”。一部书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发展史,书法艺术延续了近三千年的辉煌,正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从二十世纪初西方的钢笔进入中国以来近半个世纪,硬笔代替了毛笔,使中国书法渐渐不再具有实用性。尤其是近十多年来,随着电脑的高度发展和普及,这一代年轻人不要说写毛笔字了,甚至即将远离硬笔,

10、进入一个无纸无笔的键盘时代。过去,古人入私塾读书,识字、吟诵、书写三者是合而为一的,是一个不可分拆的整体。但是,在现代教育兴起之后,中国文字的整体性和书卷气的传统被拆解:文字、音韵、书法,成为不同专业;文字归于中文,吟诵归于表演,而书法归于美术。识字作为必修课,书法却成为选修课。而今研究中文的,往往不了解书法;美术学院学书法的,并未开设文字、音韵的课程。可见,书法传统在代际绵延中发生了多次重大变化,书法之“法”对于使用毛笔的人来说,越来越隔膜,正因为如此,人们对于书法的认识也越来越混乱。尤其是经历了上个世纪的战乱与运动,书法传统的脉搏被人为地割裂了,直接造成了今天书法创作、鉴赏与批评的标准不断

11、地泛化甚至是丧失。书法不仅是写字,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古人认知世界的一种睿智的方式,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标杆。文化不能遗传和移植,也不能复制和再生,必须从小培养,必须要不断坚持,少则几年、十几年,多则几十年,甚至是一辈子。孜孜不倦、点滴积累,耳濡目染、薪火相传,不然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丢失。汉字对中国文化来说,是母体,是源头,是根本。书法应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必修课。弘扬传统书法事业,正是弘扬中华文化最基本的因素,也是“文化安全”的保障所在。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新被呼唤,中华民族精神重新被构建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中青年书法家需要不断努力补上传统文化的精深课程,同时发挥自身的影响力,用生命凝结的书法

12、艺术,呼唤出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全力肩负起我们应该承担的文化责任与历史使命。4. 下列关于“书法艺术”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作为艺术,书法同绘画、音乐等纯艺术不同,它是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其他文化的标志之一。B. 中国书法具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是中国历代书法家精神的结晶,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C. 书法不仅是写字,还有更深层的蕴含,它是中国古人认知世界的一种睿智的方式,要想薪火相传,必须从小培养、不断坚持。D. 书法是以中国的文字为基础的艺术,文字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母体和载体,因此,书法成了中国文化的载体。5.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 )A. 书法作为自

13、古以来延续下来的中华文明和中国艺术独特性的代表,我们应该对其有敬畏之心B. 书法艺术不仅成为人们用来记叙和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而且也体现了文人的才情和学养。C. 古代人私塾读书,往往将识字、吟诵、书法合而为一,而现代教育却将其分割开来,直接造成了学生书法艺术的缺失。D. 传承书法艺术,就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青年书法家要肩负起应该承担的文化责任和历史使命。6.分析上述材料,概括写出书法艺术渐趋衰落的原因。(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晚秋译文,完成79题。瓦萨卡在一所大学对面的网球场旁停下了脚步。秋季里的这一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但这却让他的心情更加烦闷。温暖晴和

14、的晚秋好像在故意戏弄他,嘲笑他,鄙视他一阵已有几分凉意的秋风吹了过来,几片金黄的叶子在空中划着美丽的弧线轻盈地飘落到了地上。两个身材姣好的姑娘从瓦萨卡的身边走了过去,飘过一阵沁人的香水的芳香。这样的姑娘瓦萨卡连想都不敢想,即使在年轻的时候,他也没敢奢望过,她们对他来说来自另一个世界。他和孤儿院长大的玛妮克结了婚。但那个曾经安安静静、勤快能干的玛妮克现在却好像换了个人,每天唠唠叨叨,不停地数落他,甚至连在床上也是一肚子怨气,所以他越来越不愿碰她的身体了。想到这儿,瓦萨卡感到了一阵良心的责备,仿佛侮辱了自己的妻子。毕竟他们一起忍受了失去第一个孩子的伤痛,后来又生育了一个女儿。最近玛妮克不幸伤了胳膊

15、,肿得很厉害,大概是骨折了,他需要尽快筹到钱给玛妮克拍X光片和治疗瓦萨卡的心底一阵绝望。现在他就是在到处找工作,对他来说,时间非常紧迫,每一分钟都很重要!以前不管怎么说他还能干粗活,当搬运工,可现在却得了疝气,粗活干不了了,可要治好疝气也得一大笔钱哪!又是一阵略带凉意的微风吹了过来,一种像翠菊似的黄色小花随风摇动着小小的脑袋。瓦萨卡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时他们家住在市中心,后来他们的房子被拆掉了,只得到了一点点少得可怜的补偿金。他和父母颠沛流离,几经辗转,最后才在邻近市郊的一个地方落下了脚,生活也随之落到了贫困线之下。瓦萨卡低声骂了一句,两腿突然不听使唤地朝学校方向走了过去。是啊,他以前真的很喜

16、欢学习,他可不像那个留级生梅鲁日。梅鲁日当年和他同桌,可现在这个梅鲁日已经是大富翁了一个穿着绿风衣的女人轻轻地碰了一下瓦萨卡,侧着身子从沿着人行道停着的两辆汽车间穿了过去,急着过马路。瓦萨卡迅速瞥了这个女人一眼, 她也来自另一个世界。于是瓦萨卡把目光移到了别处。突然他被一阵刺耳的刹车声和令人恐怖的尖叫声吓了一哆嗦。他顺着声音望了过去,那个穿绿风衣的女人一动不动地躺在了一辆大客车的底下。第一个从汽车驾驶室跳出来的是已经吓得半死了的司机,随后乘客们也慌慌张张地从车上走了下来。有一个姑娘第一个跑到了躺在地上的女人跟前。她动作敏捷、手脚麻利地摘下受伤女人耳朵上那对亮闪闪的耳环,迅速放到自己的上衣兜里,

17、然后大声地喊了起来:“快来人啊!快来人啊!”瓦萨卡把这一切都清清楚楚地看在了眼里,他愤愤地骂了一声:“这条母狗!偷了人家的耳环,还像没事似的!”突然,瓦萨卡发现了一个绿色的东西,就在左边,离他只有一二十米远。瓦萨卡仔细地打量了一下,好像是一个女式小包,崭新的,样式非常精巧。这个小包最有可能就是那个受伤的女人的。现在众人正要把那个女人抬起来。瓦萨卡的注意力现在已经不能集中了。他又要留意那个女人,又要留意这个包。这时候救护车开过来了,车上下来几个穿白大褂的救护人员,把受伤的女人放到救护车里拉走了。出事地点只剩下了一片发黑的血迹。阳光照到了那个小包上,包上的小锁扣和装饰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小包真漂亮

18、,肯定价格不菲!它就这么神奇地被抛到了瓦萨卡的眼前,离他只有一二十步远瓦萨卡心里一阵紧张,他屏住呼吸,朝那个小包的方向走了过去。他刚走了两步,马上又停住了:他心怦怦跳地想等身后响起的脚步声走远。同时,他又忍不住朝那个小包的方向看了一眼,结果他惊恐地发现,一个体态臃肿、手里拿着公文包的中年男人快速地倒着两条腿,像跳舞似的径直朝小包走了过去,一把捡起小包,然后又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似的朝着一个小花园的方向走去。瓦萨卡心里一阵慌乱,额头上立刻渗出了汗珠。这简直就是当着他的面把他偷光了!那个胖男人已经从瓦萨卡的视野中消失了,但他还站在原地发愣,眼睛呆呆地盯着一个地方。但过了一会儿,瓦萨卡突然又感到了一阵轻

19、松,如释重负。“我鬼迷心窍了,”他嘟囔了一句,“真是鬼迷心窍了”凉爽的秋风轻拂在他的脸上,他的呼吸也变得自如了。他信步在街上,孤身一人,漫无目的。只是当他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从前的老同学梅鲁日正在建的那个小独楼的工地上时,他才明白,其实他的双脚一直在朝这个他早就该来的地方走。7. 下列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小说通过瓦萨卡对学校生活的回忆,引出了他与梅鲁日不同人生际遇的对比,揭示出社会的不公,为作品结尾作了铺垫。B. 小说中有关女式小包的细节描写,暗示了受伤女人的富有,也凸显了小包对瓦萨卡产生的心理冲击。C. 中年男人当着瓦萨卡的面拿走了小包,这种偷窃行为激怒

20、了瓦萨卡,因为在瓦萨卡看来,那个小包本该属于自己。D. 小说的标题“晚秋”既是写实,又是象征,包含了耐人寻味的丰富意蕴,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匠心。8. 请概括小说开头画线部分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6分)9. 小说的高潮是中年男人捡走了小包。如果这个人物没有出现,瓦萨卡极有可能将小包据为己有。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班固的苏武传(节选),完成1013题。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

21、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

22、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

23、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10. 选出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3分) ( )A. 而收系张胜 收:逮捕B. (虞常)私候胜曰 候:拜见C.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阴:阴谋D. 又非亲属,何谓相坐 坐:定罪、治罪11. 比较下列两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因:欲因此时降武 君因我降,与君结为兄弟 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后虽欲复见我 A. 与相同,与不同B. 与不同,与相同C. 与相同,与相同D. 与不同,与不同12.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愿意一项是(3分) ( )A. 苏武出使匈奴,是在汉与匈奴关系有所改善、矛盾有所缓和的时候

24、,本不该有危险,然而张胜私下支持虞常等人的活动,导致了苏武被匈奴扣留。B. 虞常沦落匈奴,但始终没有忘记汉朝,他计划伏弩射杀卫律的行动,完全是出于爱国之情。C. 苏武的自杀举动,表现了汉使宁死不屈的凛然正气。D. 卫律使尽了威吓、利诱、逼迫等手段,但是始终没有动摇苏武对国家、对民族忠贞不贰的崇高气节。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1)(5分)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2)(5分)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完成1415题。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

25、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14. 对画线句用典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虽老,但不忘为国效力。B.作者借廉颇虽老还有人想起用的故事,表达自己得不到朝廷重用的愤懑心情。C.表示今天再也找不到像廉颇这样的大将的痛惜心情。D.怀念廉颇,吊古伤今,渲染一种悲壮苍凉的情绪。15. 作者登临怀古,在众多的英雄人物中却只提孙权和刘裕两个人,试写出其用意。(6分)(三)古代

26、诗文默写(6分)16. 根据提示填写正确内容(6分)(1)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2)明月松间照, 。(王维山居秋暝)(3)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苏洵六国论)(4)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5)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写鸡狗活动的句子: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除了人会为了理想奔波迁徙以外,很多动物也有着自己 的迁徙盛举。冬季来临,天气寒冷,食物短缺,很多动物选择集体逃离,待到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再一起回来。动物迁徙是有确定路线的。它们对驻地有着自己的坚守和执着,而不是 。对于动物究竟如何确定自己的迁徙路线,科学家一直都

27、充满好奇。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都有独特的“助航设施”,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获得方向。也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身体中存在磁受体,可以感应地球磁场,它们有自己的生物指南针。更有趣的是,又有科学家发现即使是室内饲养的、从未接触过其他同伴的年轻乌鸦,也会沿着祖辈飞过的路线进行迁徙,也就是说,( ),它们天生就知道去哪里寻找温暖的地方过冬。到目前为止,关于动物迁徙路线确定的问题,科学家仍在 地进行探究,我们期待着更加 的故事出现。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波澜壮阔 人云亦云 夙夜不懈 引人入胜B.波澜壮阔 随遇而安 全力以赴 引人

28、入胜C.声势浩大 随遇而安 夙夜不懈 娓娓动听D.声势浩大 人云亦云 全力以赴 娓娓动听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明方向。B.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别方向。C.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正方向。D.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识方向。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迁徙的方向感已经被上一代遗传给它们B.它们已经被上一代遗传了迁徙的方向感C.迁徙的方向感已经由上一代遗传给它们D.上一代已经传授

29、给了它们迁徙的方向感20. 把下面一个长单句改写成三个独立的短句,可以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6分)中国小说学研究的整体内涵主要由相互间既有联系又有相对独立性的小说文体研究、小说存在方式研究和小说文本批评三个层面构成。21. 阅读下面一则消息,完成后面的问题。(5分)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年4月18日在京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种媒介(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成年国

30、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 调查还发现,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17.0%提高了5.8个百分点:0-17周岁未成年人的听书率也有所增长。具体来看,未成年人群体中,14-17周岁青少年的听书率最高,9-13周岁少年儿童和0-8周岁儿童的听书率相差不大。同时,听书的方式也很多样。我国成年国民中,选择通过移动有声应用软件平台听书的人最多,选择通过广播和微信语音推送听书的也占一定比例。 (1)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3分)(2)针对上述消息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写一段简短的评述性文字。(2分)四、写作(60分)

31、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千里马若不长鸣,就不会引起伯乐的注意,可能要一辈子困于常马;毛遂若不自荐,就不会被平原君任用,可能一辈子“锥处囊中”。所以,人应该抓住机遇,敢于推荐自己。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作文,可以谈见解,也可以叙事或抒情。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高二语文参考答案2020.6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3分)【答案】A2.(3分)【答案】C 3.(3分)【答案】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小题,1分)4.(3分)【答案】D 5.(3分)【答案】C 6.(6分)【答案】西方硬笔的

32、进入、电脑的高度发展与普及,使文字书写渐趋淡化;战乱与运动人为地割裂了书法传统的脉搏,影响了后来的书法创作;现代教育将文字、音韵、书法分割成不同的专业,阻碍了书法艺术的发展;现代人对于书法若不能从小培养、不能坚持,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丢失书法艺术。(一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7.(3分)C8.(6分)反衬瓦萨卡心情烦闷,处境凄凉;照应标题(或:渲染氛围)(每点3分)9.(6分)(一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瓦萨卡的性格及小说中的相关情境使然;瓦萨卡贫病交加,急需钱解燃眉之急;社会不公导致心理失衡;家庭遭遇拆迁而致贫,不会读书的同学成了有钱人;周围没人为瓦萨卡提

33、供了难得的机遇;当中年男人捡走小包之后瓦萨卡认为是“把他偷光了”,表明瓦萨卡在心里已把小包据为己有。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10.(3分)C 11、(3分)B 12.(3分)B 13.(10分)(及、见、犯、重、负;顾、畔、亲、为、何以)(1)(5分)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一定会牵连到我,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2)(5分)你做为汉朝的大臣,却不顾念恩德义理,背叛皇上,离弃双亲,在异族这里做投降的奴隶,我为什么要见你?(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4.(3分)C 15.(6分)(1)照应词题。两人都是在京口起事并建立了政

34、权(2)作者以两人自比。作者虽力主北伐抗敌,但朝廷只派他做文职,并不给他率兵出征的机会,难以实现其抗金报国的志向(3)借古讽今。对孙、刘的赞扬,就是对南宋统治者的指责(每点2分)(三)古诗文默写(6分)16.(1)多情自古山离别(2)清泉石上流(3)弊在赂秦(4)乾坤日月浮(5)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每句1分,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3分)B 18、(3分)B 19、(3分)C20、(6分)(每句2分)中国小说学研究主要由三个层面构成,即:小说文体研究、小说存在方式研究和小说的文本批评。这三个层面构成了小说学研究的整体内涵。三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21、(5分)(不超过30个字)(1)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率双双增加,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3分)(2)科技的进步为国民提供了灵活多样的阅读方式。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听书这种阅读方式因为更加便捷,为越来越多的读者所喜爱,却会带来阅读浅表化问题。(2分)四、写作(60分)22、(60分)略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