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年级:姓名:- 28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1. 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 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kJmol-1,则含4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小于57.3kJ的热量B. 已知2H2(g)+O2(g)=2H2O(g)H=-483.6kJmol-1,则氢气的摩尔燃烧焓为241.8kJmol-1C. 已知2C
2、(s)+2O2(g)=2CO2(g)H=akJmol-1,2C(s)+O2(g)=2CO(g)H=bkJmol-1则abD. 已知P(白磷,s)=P(红磷,s)H0,则红磷比白磷稳定2. 红磷(P)和Cl2发生反应生成PCl3和PCl5,反应过程和能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H表示生成1mol产物的数据。可知PCl5分解生成PCl3和Cl2,该分解反应是可逆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有利于PCl5的生成B. 反应2P(s)+5Cl2(g)=2PCl5(g)对应的反应热H=-798kJmol-1C. P和Cl2反应生成PCl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P(s)+3Cl2(g)
3、=2PCl(g)H=-306kJmol-1D. 其他条件不变,对于2PCl5(g)=2P(s)+5Cl2(g)H反应,增大压强,PCl5的转化率减小,H减小3. 短周期主族元素 W、X、Y、Z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甲的结构如图所示。且W与 X、Y、Z均可形成电子数相等的分子,W2Z常温常压下为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YW3分子中的键角为120B. W2Z的稳定性大于YW3C. 物质甲分子中存在6个键D. Y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4. 下列说法或表达方式中不正确的是()A. 电子从激发态到基态产生的光谱是发射光谱B. 第三、第四周期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均相差8C
4、. NH3、H2O、CO2分子中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最多的是H2OD. 基态氯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5. 利用电化学原理还原CO2制取ZnC2O4的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液不参加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可用H2SO4溶液作电解液B. 阳离子交换膜的主要作用是增强导电性C. 工作电路中每流过0.02mol电子,Zn电极质量减重0.65gD. P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2CO2-2e-=C2O42-6. 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A. SO2氧化SO3,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2SO2(g)+O2(g)2SO3(g)B. 500左右的温度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反应N2(g)+3H2(g)2N
5、H3(g)H0C. H2、I2、HI平衡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加深H2(g)+I2(g)2HI(g)D. 实验室采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Cl2+H2OH+Cl-+HClO7. 已知反应:2NO2N2O2Hv(逆)8. 常温下,0.1molL-1某一元酸(HA)溶液中c(OH-)c(H+)=110-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一元酸溶液的pH=1B. 该溶液中也水电离出的c(H+)=110-11molL-1C. 该溶液中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10-3D. 用pH=11的NaOH溶液V1L和V2L0.1molL-1该一元酸(HA)溶液混合,若混合溶液的pH=7,则V10时,溶液中一定存在:c(N
6、a+)c(F-)c(OH-)c(H+)C. 当V=20时,溶液中:c(F-)K312. Na2FeO4是制造高铁电池的重要原料,同时也是一种新型的高效净水剂。在工业上通常利用如图装置生产Na2FeO4,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右侧电极反应方程式:Fe+8OH-6e-=FeO42-+4H2OB. 左侧为阳离子交换膜,右侧为阴离子交换膜C. 阴极生成2.24L气体,则有0.2molNa+透过交换膜进入阴极区D. Na2FeO4具有强氧化性且产物为Fe3+,可利用Na2FeO4除去水中的细菌、悬浮颗粒13.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CS2为含极性键的极性分子B. 第一电离能介于B、N之
7、间的第二周期元素有3种C. 基态Cl原子核外有17种能量不同的电子D. C、N、O、P四种元素电负性最大的是O14. 我国科学家实现了在铜催化剂条件下将DMF(CH3)2NCHO转化为三甲胺N(CH3)3.计算机模拟单个DMF分子在铜催化剂表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历程中最小能垒的化学方程式为(CH3)2NCH2OH*=(CH3)2NCH2+OH*B. 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为2.16eVC.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2NCHO(g)+2H2(g)=N(CH3)3(g)+H2O(g)H=-1.02evmol-1D. 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均能加快反应速率,并增
8、大DMF平衡转化率15. 柠檬酸(用H3R表示)是一种高效除垢剂。常温时,用一定浓度的柠檬酸溶液去除水垢,溶液中H3R、H2R-、HR2-、R3-的物质的量百分数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由a点判断H3R的第一步电离常数Kal(H3R)的数量级为10-3B. 若b点溶液中金属阳离子只有Na+,则有c(Na+)=c(R3-)+c(H2R-)+c(HR2-)+c(H3R)C. pH=6时,c(R3-)=c(HR2-)c(H+)c(OH-)D. 反应2H2R-H3R+HR2-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0x-y16. (1)某甲醇-空气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箭头丧示物质的
9、进入或排出): 甲电极为该燃料电池的 _ (选填“正极”或“负极”),该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_ 。 用该电池作供电电源,用情性电极电解足量的CuSO4溶液,若阴极增重19.2g,则理论上消耗甲醇 _ g。 (2)尿素树脂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废水中往在含有甲醇,这种含甲醇的废水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向该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酸性CoSO4溶液,然后采用图2所示装贸进行电解即可除去甲醇,除甲醇的原理:电解产物Co3+将废水中的甲醇氧化为CO2。 阳极反应式为 _ 。 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法除甲醇的原理为 _ 。 排放该电解后的废水的铁质管道易被腐蚀,除与Co2+发生置换反应外,还发生电化学腐蚀,发生还原
10、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_ 。17. 钛及其化合物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二氧化钛、四氯化钛、钛酸钡等应用极广,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钛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_ ,该基态原子中含 _ 对电子对。 (2)二氧化钛是世界上最白的东西,1g二氧化钛可以把450多平方厘米的面积涂得雪白,是调制白油漆的最好颜料。基态Ti4+中的核外电子占据的原子轨道数为 _ 。 (3)四氯化钛是种有趣的液体,在湿空气中水解成白色的二氯化钛的水凝胶,在军事上利用四氧化钛的这股怪脾气,作为人造烟雾剂。四氯化钛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4)Ti(BH4)3是一种储氢材料,可由TiCl4和LiBH4反应
11、制得。 LiBH4由Li+和BH4-构成,BH4-的空间构型是 _ ,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_ ,写出一种与该阴离子互为等电子体的微粒是 _ 。Ti(BH4)3中各元素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为 _ 。 某储氢材料是第三周期金属元素M的氢化物,M的部分电离能如表所示。M是 _ (填元素符号),判断理由为 _ 。 I1/kJmol-1I2/kJmol-1I3/kJmol-1I4/kJmol-1I5/kJmol-173814517733105401363018.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绿色发展、生态保护成为中国展示给世界的一张新“名片”。汽车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减少氮的氧化物在
12、大气中的排放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N2(g)+O2(g)=2NO(g)H=+180.5kJ/molC(s)+O2(g)=CO2(g)H2=-393.5kJ/mol2C(s)+O2(g)=2CO(g)H3=-221kJ/mol若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N2)c2(CO2)/c2(NO)c2(CO),则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2)N2O5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分解:2N2O5(g)4NO2(g)+O2(g),某温度下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N2O5,测得N2O5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表:t/min012345c(N2O5)/0,下列方法中,可以使0.10molL-
13、1CH3COOH溶液中CH3COOH电离程度增大的是 _ 。 A.加入少量0.10molL-1的稀盐酸 B.加热 C.加水稀释至0.010molL-1 D.加入少量冰醋酸 (2)等pH的Na2CO3、NaClO、CH3COONa、NaHCO3,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 。 (3)常温下0.1mol/L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下列表达式的数据一定变小的是: _ 。 A.c(CH3COOH)c(H+) B.c(H+)c(CH3COOH) C.c(H+)c(OH-) D.c(OH-)c(H+) (4)体积为10mL、pH=2的醋酸溶液与一元酸HX分别加水稀释至1000mL,稀释
14、过程pH变化如图。则HX的电离平衡常数 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醋酸的平衡常数;稀释后,HX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 _ 醋酸溶液水电离出来c(H+)。 (5)25时,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若测得混合液pH=6,则溶液中c(CH3COO-)-c(Na+)= _ 。(填准确数值) (6)已知:H2A=H+HA-,HA-H+A2-,且0.1molL-1的NaHA溶液的pH=2,则0.1molL-1的H2A溶液中c(H+) _ (填“”或“=”)0.11molL-1,理由是 _ 。2020-2021学年下学期宣化一中高二化学期初试卷答案和解析1.【答案】
15、A【解析】解:A.40gNaOH的物质的量为1mol,醋酸完全反应,生成水是1mol,但醋酸是弱电解质,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所以1molNaOH与稀醋酸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故A正确; B.燃烧热是指燃烧1mol物质生成最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注意生成的水必须为液态,不能为气态,故B错误; C.两个反应均为放热反应,H均小于0,反应是碳的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故a值越小;反应碳的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少,故b值越大,故ab,故C错误; D.P(白磷,s)=P(红磷,s)HZ,则H2O的稳定性大于NH3,故B正确; C.双键中含有1个键和1个键,根据图示可知,物质甲分子中存
16、在7个键,故C错误; D.N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不一定为强酸,如亚硝酸为弱酸,故D错误; 故选:B。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甲的结构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可知,X原子最外层含有4个电子,Y原子最外层含有5个电子,Z原子最外层含有6个电子,W最外层含有1个或7个电子,结合原子序数及“且W与X、Y、Z均可形成电子数相等的分子”及“W2Z常温常压下为液体”可知,W为H,X为C,Y为N,Z为O元素,据此解答。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推断元素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元素周期律内容及常见元素化合物性质,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4
17、.【答案】B【解析】解:A.电子从激发态到基态,需要向外释放能量,产生发射光谱,故A正确;B.第IA、A族元素相差8,其它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18个,所以第三、第四周期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不一定是8,故B错误;C.氨气的电子式为,中心原子N上孤电子对数为1,水的电子式为:,中心原子O上孤电子对数为2,二氧化碳的电子式为,中心原子C上孤电子对数为0,所以H2O中含有的孤电子对最多,故C正确;D.基态氯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5,依据洪特规则和泡利不相容原理其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故D正确;故选:B。A.电子从激发态到基态,需要向外释放能量;B.第IA、A族元素相差8,其它主族元素的
18、原子序数相差18个;C.根据NH3、H2O、CO2三分子电子式分判断;D.基态氯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5;本题考查了物质结构与性质,涉及原子光谱、轨道表示式、原子结构等,注意化学用语使用的规范性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试题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5.【答案】C【解析】解:A、金属锌可以和硫酸之间发生反应,不能用H2SO4溶液作电解液,故A错误;B、阳离子交换膜的主要作用是允许锌离子通过,但是不允许阴离子通过,故B错误;C、Zn在阳极上失电子生成锌离子,即Zn-2e-=Zn2+,工作电路中每流过0.02mol电子,Zn电极质量减重0.65g,故C正确;D、Pb电极上CO2得电
19、子生成C2O42-,即2CO2+2e-=C2O42-,故D错误。故选:C。Zn在阳极上失电子生成锌离子,即Zn-2e-=Zn2+,Pb电极上CO2得电子生成C2O42-,即2CO2+2e-=C2O42-,金属锌可以和硫酸之间发生反应,离子交换膜允许部分离子通过,根据电极反应式结合电子守恒来回答。本题考查学生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以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和判断知识,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梳理是关键,难度不大。6.【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勒夏特列原理的使用条件,难度不大,注意使用勒夏特列原理的前提必须是可逆反应,注意反应方程式的特征以及工业生成的实际等问题【解答】A.加入催化剂有利于加快二氧化硫生成三
20、氧化硫的反应速率,但是不会引起平衡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错误;B.合成氨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但500左右的温度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反应,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错误;C.H2+I22HI的平衡中,增大压强,浓度增加,颜色加深,平衡不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错误;D.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氯气和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大,化学平衡逆向进行,减小氯气溶解度,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正确。故选:D。7.【答案】A【解析】解:A.b点开始是压缩注射器的过程,气体颜色变深,透光率变小,故A正确;B.c点是压缩注射器后
21、的情况,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浓度都增大,故B错误;C.压缩体积,平衡正向移动,平均摩尔质量增大,故C错误;D.c点后的拐点是拉伸注射器的过程,d点是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逆向移动过程,所以v(逆)v(正),故D错误。故选:A。该反应是正反应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压强增大平衡虽正向移动,但二氧化氮浓度增大,混合气体颜色变深,压强减小平衡逆向移动,但二氧化氮浓度减小,混合气体颜色变浅,据图分析,b点开始是压缩注射器的过程,气体颜色变深,透光率变小,c点后的拐点是拉伸注射器的过程,气体颜色变浅,透光率增大,以此解答该题本题通过图象和透光率考查了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
22、力,注意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8.【答案】B【解析】解:A.c(H+)=10-3mol/L,溶液的pH=3,故A错误;B.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c(OH-)=10-11mol/L,故B正确;C.常温下,溶液中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10-14,故C错误。D.pH=11的NaOH溶液中氢氧化钠的浓度=0.001mol/L,氢氧化钠是强碱,HA是弱酸,假设HA是强酸,则NaOH和HA的体积之比为100:1,实际上HA是弱酸,要使混合溶液呈中性则NaOH与HA体积之比小于100:1,但仍然存在V1V2,故D错误;故选:B。常温下,0.1molL-1某一元酸(HA)溶液中c(OH-)c(H+
23、)=110-8,由Kw=c(H+)c(OH-)=10-14,可知:c(H+)=10-3mol/L,则HA部分电离,以此解答该题。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Kw=c(H+)c(OH-)=10-14,结合溶液中c(OH-)c(H+)=110-8计算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确定HA为弱酸为解答该题的关键,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9.【答案】D【解析】解:A.HF(aq)+OH-(aq)=F-(aq)+H2O(l)H=-akJmol-1,H+(aq)+OH-(aq)=H2O(l)H=-b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得到HF(aq)F-(aq)+H+(aq)的H=(-a+b)k
24、Jmol-1=-(a-b)kJmol-1,故A错误; B.当V0时,若溶质为NaF、HF,所得溶液可能显酸性,则可能存在c(F-)c(Na+)c(H+)c(OH-),但V=20时,溶液中一定存在:c(Na+)c(F-)c(OH-)c(H+),故B错误; C.当V=20时,溶液中溶质为NaF,c(Na+)=0.05molL-1,溶液呈碱性,c(OH-)c(H+),电荷关系为c(Na+)+c(H+)=c(F-)+c(OH-),所以c(F-)0时,若溶质为NaF、HF,溶液可能显酸性; C.当V=20时,溶液中溶质为NaF,c(Na+)=0.05molL-1,溶液呈碱性,结合电荷关系分析; D.当V
25、=20时,溶液中溶质为NaF,物料关系为c(F-)+c(HF)=c(Na+),电荷关系为c(Na+)+c(H+)=c(F-)+c(OH-),据此解答。本题考查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及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为高频考点,侧重分析与运用能力的考查,明确混合溶液中溶质成分及其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注意电荷守恒及物料守恒、盐类水解等知识点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10.【答案】B【解析】解:A、浊液a中含有AgCl,存在沉淀的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故A正确; B、滤液为AgCl的饱和溶液,也存在沉淀的溶解平衡,即存在Ag+,故B错误; C、向AgCl中滴加0.1molL-1KI溶液
26、,白色AgCl沉淀变为黄色AgI沉淀,故C正确; D、向AgCl中滴加0.1molL-1KI溶液,白色AgCl沉淀变为黄色AgI沉淀,实验证明AgI比AgCl更难溶,故D正确; 故选:B。0.1molL-1AgNO3溶液和0.1molL-1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过滤得到滤液b和白色沉淀c,白色沉淀c为AgCl,滤液b中主要含有硝酸钠;向滤液b中滴加0.1molL-1KI溶液,出现浑浊,说明生成AgI沉淀,说明滤液b中含有银离子;向沉淀c中滴加0.1molL-1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说明AgCl可转化为AgI,以此分析解答。本题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
27、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实验现象以及结论的总结,难度不大。11.【答案】A【解析】解:A.05min内,甲容器中A的平均反应速率v(A)=1.6mol/L5min=0.32molL-1min-1,故A错误;B.由表中数据可知, A(g)+B(g)D(g)起始(mol/L):2.00.5a 0转化(mol/L):1.0 1.0 1.0平衡(mol/L):1.00.5a-1.0 1.0则1.01.0(0.5a-1.0)=10,a=2.2,故B正确;C.由表中数据可知A的转化率为1.62.0100=80%,若容器甲中起始投料为2.0molA、2.0molB,相当于在原来基础上减小压
28、强,则平衡逆向移动,反应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小于80%,故C正确;D.甲、乙,在相同温度下,则平衡常数相同,对比表中数据,可知甲、丙物质的量等效,由D的物质的量可知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平衡常数减小,可知K1=K2K3,故D正确。故选:A。对于甲、乙,在相同温度下,则平衡常数相同,由表中数据可知, A(g)+B(g)D(g)起始(mol/L):2.0 2.0 0转化(mol/L):1.6 1.6 1.6平衡(mol/L):0.4 0.4 1.6可知K=1.60.40.4=10,由此可确定a,对比表中数据,可知甲、丙物质的量等效,由D的物质的量可知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以此解答该题。本题考查
29、化学平衡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表格数据的应用、K的计算、平衡移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B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不大。12.【答案】C【解析】解:A.电解时,右侧阳极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反应的电极反应为:Fe+8OH-6e-=FeO42-+4H2O,故A正确; B.电解时,阳极铁电极反应为:Fe+8OH-6e-=FeO42-+4H2O,OH-通过右侧交换膜向右侧移动,则右侧为阴离子交换膜,阴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Na+通过左侧离子交换膜向左侧移动,则左侧为阳离子交换膜,故B正确; C.阴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阴极生成
30、2.24L气体,未指明气体的状态,所以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未知,无法计算有多少Na+透过交换膜进入阴极区,故C错误; D.Na2FeO4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6价的铁降低为Fe3+,Fe3+又可以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吸附固体颗粒物,所以可以利用Na2FeO4除去水中的细菌、固体颗粒物等,故D正确; 故选:C。电解时,阳极铁电极反应为:Fe+8OH-6e-=FeO42-+4H2O,OH-通过右侧交换膜向右侧移动,则右侧为阴离子交换膜,阴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Na+通过左侧离子交换膜向左侧移动,则左侧为阳离子交换膜,一段时间后,装置中部氢氧化钠溶液变稀,可以将左侧流出
31、的氢氧化钠溶液补充到该装置中部,以保证装置连续工作,以此解答该题。本题考查了电解原理,为高频考点,注意A选项为易错点,注意离子交换膜的判断,把握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方法,题目难度中等。13.【答案】BD【解析】解:A.CS2中C=S键为极性键,但由于其为直线型结构,故为非极性分子,故A错误; B.第II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第IIIA族,第V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第VIA族,故第一电离能介于B、N之间的第二周期元素有3种,即Be、C、O,故B正确; C.因为氯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5,因为能级不同能量不同,所以其原子核外能量不同的电子有5种,故C错
32、误; D.同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弱,则C、N、O、P四种元素电负性顺序为CPNO,电负性最大的是O,故D正确。 故选:BD。A.CS2为直线型结构; B.第II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第IIIA族,第V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第VIA族; C.处于相同能层的同一能级上的电子的能量相同; D.同一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点,把握元素周期律等知识是解答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4.【答案】A【解析】解:A.从以上分析知,该历程中最小能
33、垒为0.22,是由(CH3)2NCH2OH*转化为(CH3)2NCH2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H3)2NCH2OH*=(CH3)2NCH2+OH*,故A正确; B.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为1.19eV,故B错误; C.该反应的总反应是由(CH3)2NCHO(g)转化为N(CH3)3(g),但1.02ev为单个(CH3)2NCHO(g)反应时放出的热量,H=-1.02NAeV=-1.021.610-19NAJ/mol=-98.25kJ/mol,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CH3)2NCHO(g)+2H2(g)=N(CH3)3(g)+H2O(g)H=-98.25kJ/mol,故C错误; D.增大压强或
34、升高温度均能加快反应速率,但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不能增大DMF平衡转化率,故D错误; 故选:A。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正向进行的三个反应中,其能垒分别为:-1.23-(-2.16)=0.93、-1.55-(-1.77)=0.22、-1.02-(-2.21)=1.19,据此分析判断。考查反应活化能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准确根据反应历程图示获取信息是解题关键,基础考查,难度不大。15.【答案】CD【解析】解:A.当c(H2R-)=c(H3R)时,H3R的第一步电离常数Kal(H3R)=c(H2R-)c(H+)c(H3R)=c(H+)=10-x,3xc(OH-)且溶液中c(R3-)=c(HR2-),溶液接近中性,则溶液中c(H+)较小,所以存在c(R3-)=c(HR2-)c(H+)c(OH-),故C正确;D.当c(H2R-)=c(H3R)时,H3R的第一步电离常数Kal(H3R)=c(H2R-)c(H+)c(H3R)=c(H+)=10-x;c(H2R-)=c(HR2-)时Ka2(H3R)=c(HR2-)c(H2R-)c(H+)=c(H+)=10-y;Kal(H3R)=c(H2R-)c(H+)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