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207493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4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年级:姓名:16荆州市监利县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试科目、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规定的位置上。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无效。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

2、的文字,完成13题。“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包括文学文化在内的各项事业发展的崭新历史坐标。对于文学来说,如何认识新时代之“新”的丰富内涵,如何认识“新时代”与“中国故事”之间的辩证关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重要的理论课题。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要深刻认识“时代”之新变与“中国”之恒常之间的辩证关系。文学既存在于“时代”的变量中,也必存在于“民族文化”的常量中。对我们来说,这个常量就是“中国”。不能把握住时代的变量,文学就会在日新月异的新经验面前惊慌失措、孤芳自赏而故步自封,被时代所淘汰;不能把握住民族文化的常量,文学就会在瞬息万变的新事物面前方寸大乱、随波逐流而丧失初心,丢失了来路和根据

3、地。我们所处的“新时代”,新生活、新技术和新矛盾正在打破原有的文学想象。越来越多的人们,乐于寻找新的文学观念装置,来显影新时代的文学之魂。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意识到在趋时以应新变之余,也要守望来路以寻民族文化之根。对于我们这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国家来说,“中国”不仅是当下的,也是历史的;不仅是变动不居的,也是具有坚韧根性的。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时代巨浪召唤定海神针。让我们在时代之巨变中始终成为我们的正是“中国”这一份精神共同体的认同。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不仅在变,也在常;不仅在新创,也在守望。只有不断将新时代中国故事编织进并充实于“中国”浩浩荡荡的精神河流中,才能更有效地“以中国为方法”

4、,在中国的特殊性和历史性中诠释“新时代”的独特风采。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要历史地呈现中国的丰富和纵深。历史地呈现“新时代”,意味着要在文化和时间的连续性表现流变;历史地表现中国,则意味着既要站在“新时代”观照历史,又要引几千年中国文化河流以灌溉“新时代”的精神园地,使“历史”成为照亮新时代的重要精神资源。我们不提供一个西方视野中的景观中国,我们必须提供一个真实、全面、立体、综合的中国。我们不但要阐释中国传统的浩荡江河,也要阐释这种传统江河的丰富构成。讲述中国故事,阐释中国精神,不应把传统作为一种僵硬的知识,而应讲透传统背后的幽微,触摸知识背后的人心。在这方面,李敬泽的小春秋咏而归等写作就提供了

5、书写中国传统独特而有效的路径。而张定浩、黄德海等批评家,近年也深入到中国历史的腹地,去重新阐释中国复杂的文化精神。这种从中国表情到历史化的中国精神的对照和辩证,无疑也是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的有益探索。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还涉及如何坚持现实主义立场的问题。无论是时代之新变还是中国之辽阔,都决定了其催生的经验必有驳杂含混及尚未获得充分理性观照的特点。因此,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并不是在一般意义上讲述发生在当下时代、当下中国的故事,而是要在形形色色的中国表情和来来往往的中国经验中由偶然抵达必然,有机地融合偶然与必然,从而提炼、捕捉和定格真正具有内在性的“新时代中国精神”。这既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现实主

6、义的要求。 (陈培浩“新时代”与“中国故事”的理论辩证,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正确认识“新时代”与“中国故事”之间的辩证关系,是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的重要前提。 B只有把握住时代的变量,与时俱进,文学才不会在瞬息万变的新事物面前随波逐流而丧失初心。 C在时代巨变中,正是有了“中国”这一精神共同体的认同,我们才不会迷失自我。 D历史地表现中国,既要站在“新时代”关照历史,也要以中国文化涵养“新时代”精神。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三个角度阐述了正确认识“新时代”与“中国故事”之间辩证关系的必要性。 B文章第段辩证地分析“

7、变”与“常”、“新创”与“守望”的关系,逻辑严密。 C文章既有充分的理论分析,也有典型的事实论据,有理有据。第三段列举张定浩、黄德海等批评家,论述他们为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做了有益探索。 D文章采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模式,逐层深入地展开论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能深刻认识“时代”之新变与“中国”之恒常之间的辩证关系,就能有助于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B身处新时代,人们容易认识到文学“新创”的重要性,但对于民族文化的“守望”可能会有所忽略。 C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时代巨浪召唤定海神针,“变”和“新创”就是这样的定海神针。 D新时代要求讲好新时

8、代的中国故事应提炼、捕捉和定格“新时代中国精神”。(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中国5G是全球企业合作发展的产物。从中国5G发展的历程来看,无论是前期的标准制定,还是试验网建设阶段,中国都积极参与全球产业界合作。2013年,中国成立了5G推进组,爱立信、诺基亚、高通、英特尔、罗德与施瓦茨等国外企业都是推进组成员单位。基于推进组的平台,国内外企业积极开展合作,共同推进我国5G技术研究、技术规范制定、技术和产品验证,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近期,中国联通还与西班牙、德国、日本、法国、英国、美国等国家的8家电信运营商建立了5G国际合作联盟,共同推进5G发展

9、。中国5G为世界数字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以华为公司为代表的通信企业积极为世界各国建立5G网络提供高质量产品和高水平解决方案。截至今年7月18日,华为公司已在全球获得50多个5G商用合约,其中28个来自欧洲。统计数字表明,华为公司产品和解决方案为欧洲5G网络建设节约550亿欧元建设成本,并将部署时间缩短了一年半。中国发展5G不是威胁而是造福世界。4G时代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网约车等的蓬勃发展,对全世界人民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给各国人民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便捷与高效。而5G将改变人类社会,带来远程医疗、无人驾驶以及人工智能的巨大发展,将对社会效率的提升带来更大突破。中国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

10、推进5G发展将有利于加速5G的商业化应用,给全人类发展带来更大福祉。 (摘自2019年8月21日经济日报)材料二:2020年2030年十年间5G直接和间接经济产出测算材料三:在经历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跑”的不断努力后,5G对于中国而言,来之不易。“5G领先”一方面是源于我国顶层设计的宏观布局,另一方面则来自于企业层面的创新能力和先发优势。早在2013年2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就联合成立了IMT-2020(5G)推进组,全面启动5G技术研发试验。2018年6月,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3GPP正式批准确立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5G NR)独立组网功能,第一阶段全功能完

11、整版5G标准正式出台。同时,我国也加速布局5G产业:三大运营商及中国广电正在加速5G网络建设、推进5G落地应用建设;通信设备领军企业华为、中兴等在标准制定和产业应用等方面已获业界认可;一加、OPPO、vivo等手机厂商,也已向运营商交付首款5G手机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张同须表示,中国移动制定了“三个五”计划,到年底在50个城市建设5万个5G基站,到2020年,能够提供所有地级以上城市的5G商用服务。另据赛迪预计,未来5年,我国将至少建设1140万个5G基站。根据3GPP此前公布的5G网络标准制定过程,还需在今年制定第二阶段的5G标准,以满足ITU(国际电信联盟)的要求。预计到2020年,将最终形

12、成完整标准。记者了解到,我国目前有几十家企业或机构成为了3GPP的伙伴。 (摘自2019年9月12日“人民网”)4.下列对中国5G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中国5G从开始就积极参与全球产业界合作,至今经历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跑、5G领先”等阶段。B. 中国5G同国内外企业积极开展合作,共同推进5G技术研究、技术规范制定、技术和产品验证,现在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C. 中国5G造福世界,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网约车等的蓬勃发展,给世界人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与很高的效率。D. 中国5G将带来远程医疗、无人驾驶以及人工智能的巨大发展,将对全世界人民生活产

13、生了巨大影响,为人类带来更大福祉,。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国5G同世界息息相关,既是全球企业合作发展的产物,也为世界作出积极贡献。B.未来十年间,5G不论是直接还是间接的经济产出都将要逐年呈等值上升的态势。C.我国“5G领先”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顶层的宏观布局,一是企业层面的创新和优势。D.我国正加速5G产业的布局,运营商、通信设备企业和手机生产都取得飞快的进展。6.请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发展5G不是威胁而是造福世界的原因。(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唐诗几男子(节选)余秋雨生为中国人,往往要承受诸多俗

14、务的苦恼、愤怒和无聊。但是,有几个因素使我不忍离开,甚至愿意下辈子还投生中国。其中一个,就是唐诗。这种说法可能得不到太多认同。不少朋友会说:“到了国外仍然可以读唐诗啊,而且,别的国家也有很多好诗!”因此,我必须对这件事情多说几句。我心中的唐诗,是一种整体存在。存在于羌笛孤城里,存在于黄河白云间,存在于空山新雨后,存在于浔阳秋瑟中。只要粗通文墨的中国人一见相关的环境,就会立即释放出潜藏在心中的意象,把眼前的一切卷入诗境。心中的意象是从很小的时候就潜藏下来的。也许是父母吟诵,也许是老师领读,反正是前辈教言中最美丽的一种。父母和老师只要以唐诗相授,也会自然地消除辈分界限,神情超逸地与晚辈一起走进天性

15、天籁。于是,唐诗对中国人而言,是一种全方位的美学唤醒:唤醒内心,唤醒山河,唤醒文化传代,唤醒生存本性。而且,这种唤醒全然不是出于抽象概念,而是出于感性形象,出于具体细节。这种形象和细节经过时间的筛选,已成为一个庞大民族的集体敏感、通用话语。有时在异国他乡也能见到类似于“月落乌啼”“独钓寒江”那样的情景,让我们产生联想,但是,那种依附于整体审美文化的神秘诗境,却不存在。这就像在远方发现一所很像自己老家的小屋,或一位酷似自己祖母的老人,虽有一时的喜悦,但略加端详却深感失落。失落了什么?失落了与生命紧紧相连的全部呼应关系,失落了使自己成为自己的那份真实。当然,无可替代并不等于美。但唐诗确实是一种大美

16、,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一读,都能把心灵提升到清醇而又高迈的境界。回头一想,这种清醇、高迈本来就属于自己,或属于祖先秘传,只不过平时被大量琐事掩埋着。唐诗如玉杵叩扉,叮叮当当,嗡嗡喤喤,一下子把心扉打开了,让我们看到一个非常美好的自己。这个自己,看似稀松平常,居然也能按照遥远的文字指引,完成最豪放的想象,最幽深的思念,最入微的观察,最精细的倾听,最仁爱的同情,最洒脱的超越。这个自己,看似俗务缠身,居然也能与高山共俯仰,与白云同翻卷,与沧海齐阴晴。这个自己,看似学历不高,居然也能跟上那么优雅的节奏,那么铿锵的音韵,那么华丽的文辞。这样一个自己,不管在任何地方都会是稀有的,但由于唐诗,在中国却成了非常

17、普及的常态存在。正是这个原因,我才说,怎么也舍不得离开产生唐诗的土地,甚至愿意下辈子还投生中国。我也算是一个走遍世界的人了,对国际的文化信息并不陌生,当然知道处处有诗意,不会在这个问题上陷入狭隘民族主义的泥坑。但是正因为看得多了,我也有理由作出一个公平的判断:就像中国人在宗教音乐和现代舞蹈上远远比不上世界上有些民族一样,而唐诗,则是人类在古典诗歌领域的巍峨巅峰,很难找到可以与它比肩的对象。 (有删改)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开篇即以自己生活中的种种不快反衬自己对唐诗的喜爱,最终得出愿意下辈子还投生中国的结论,其原因之一就是中国是产生唐诗的土地。B在

18、作者看来,唐诗已经不仅仅是文学,它与看到的山山水水、父母老师的相授等已经结为一个整体,读唐诗能够唤醒记忆中的细节和形象。C文章认为在异国他乡也能见到类似于唐诗中的美景,但略加端详却深感失落,这是因为其更容易唤起人的思乡之情。D作者立足于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所掌握的文化信息,经过比较得出结论:唐诗是全人类的,它是古典诗歌的巅峰,基本没有对象能和它相媲美。8结合全文,说明唐诗对中国人的意义。(6分)9.余秋雨的散文善于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技巧,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二、古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光庭,字公掞,十岁能属文。辞父荫擢第,

19、调万年主簿。数摄邑,人以“明镜”称。历四县令。曾孝宽以才荐,神宗召见,问欲再举安南之师。光庭对曰:“愿陛下勿以人类畜之。盖得其地不可居,得其民不可使,何益于广土辟地也?”又问治何经,对曰:“少从孙复学春秋。”又问:“今中外有所闻乎?”对曰:“陛下更张法度,臣下奉行或非圣意,故有便有不便。诚能去其不便,则天下受福矣。”从吕大防于长安幕府。五路出师讨西夏雍为都会事倚以办调发期会甚急光庭每执不从使者怒将加以乏兴罪光庭求免去大防为之解。哲宗即位,司马光荐为左正言,首乞罢提举常平官、保甲青苗等法。论蔡确为山陵使,而乃先灵驾而行,为臣不恭。又言章悼欺罔肆辩,韩缜挟邪冒宠,言甚切。宣仁后嘉其守正,谕令尽言,

20、毋有所畏避。迁左司谏,论“苏轼试馆职发策云:今欲师仁祖之忠厚,而患有司不举其职,或至于偷。臣谓仁宗难名之盛德,而不当以偷为议论,望正其罪,以戒人臣之不忠者。”未几,中丞傅尧俞、侍御史王岩叟相继论列。宣仁后曰:“详览文意,是指今日有司言之,非所以讽祖宗也。”遂止。河北饥,遣持节行视,即发廪振民;而议者以耗先帝积年兵食之蓄,改左司员外郎。迁太常少卿,拜侍御史。论蔡确怨谤之罪,确贬新州。拜右谏议大夫、给事中。徙潞州。邻境旱饥,流民入境者踵接,光庭日为食以食之,常至暮,自不暇食,遂感疾,犹自力视事,卒,年五十八。光庭始学于胡瑗,瑗告以为学之本在于忠信,故终身行之。 (选自宋史朱光庭传,有删改) 注:发

21、策:古代考试把试题写在策上,令应试者作答。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五路出师讨西夏/雍为都会事/倚以办调发/期会甚急/光庭每执不从/使者怒/将加以乏兴罪/光庭求免去/大防为之解B五路出师讨西夏/雍为都会/事倚以办/调发期会甚急/光庭每执不从/使者怒/将加以乏兴罪/光庭求免去/大防为之解C五路出师讨西夏/雍为都会事倚以办调发/期会甚急光庭/每执不从使者/怒将加以乏兴罪/光庭求免去/大防为之解D五路出师讨西夏/雍为都会/事倚以办/调发期会甚急光庭/每执不从使者/怒将加以乏兴罪/光庭求免去/大防为之解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春秋与

22、诗书礼易乐合称为“六经”,也被称为“六艺”。B节,文中指符节。符节是古代朝廷封官、传命和调兵遣将的一种凭证。C右,古代人尊崇右,右尊左卑。官位前加“右”一直比加“左”的地位高。D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文中指办事。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朱光庭有才能。他十岁就能写文章,后来也因才能被人推荐给朝廷,皇帝问他几件事,他一一予以回答,其中有些话还很尖锐。B朱光庭守正敢言。他请求废除保甲青苗等法律;批评蔡确不守臣礼,使蔡被贬新州;他还弹劾章悼等人。宣仁太后赞扬他。C朱光庭忠于皇帝。他认为苏轼在拟考试试题时用词不当,有冒犯仁宗之嫌,并请求处罚苏轼,但宣仁太后不同意他的看法

23、。D朱光庭关心百姓。河北闹饥荒他打开粮仓救济百姓,却被认为是耗费先帝积累的物资;在潞州任职时,邻境闹旱灾,他因救济入境的饥民而得病。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盖得其地不可居,得其民不可使,何益于广土辟地也? (5分)(2)光庭始学于胡瑗,瑗告以为学之本在于忠信,故终身行之。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李白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注:斛斯山人:复

24、姓斛斯的隐士。松风;古琴曲,即风入松曲。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二句中“暮”“归”两字,表明天色已晚,诗人踏上归途。三四句是说,诗人回顾来路看到山林苍茫,一片青翠之景。B“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中,“荆扉”指简易的柴门。这两句运用了白描手法,显示出诗人与主人之间诚挚的友谊。C“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中,诗人选取了“绿竹”“幽径”“青萝”的意象,“入”和“拂”两字赋景物以人的情态,动感十足。D这首诗写的是探访友人的所见所感及琐事人情,读来自然亲切,晓畅清新,也表现出诗人惯有的朗俊豪爽的风格。15从全诗来看,令诗人“陶然”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25、(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卫风氓里,女主人公想与“氓”白头到老,结果心生怨恨,以“_,_”来比喻凡事都有边际,愁苦也该有个尽头。(2)苏轼赤壁赋中, “_”一句表现了作者对人世间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的取舍态度,“_”一句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界中清风明月的取舍态度。(3)荆轲刺秦王易水送别片段中,表现宾客同仇敌忾的画面的句子是:_ ,_ 。三、语言文字运用 (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一段溪流、一座断桥、一棵古树、一处老宅、一块残碑,都有诉说不尽的故事。看似匮乏,实则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经过 的开发,便会引爆乡村旅游。因此,田园综合体顺

26、应这股大潮 。然而,( ),它将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 对农民来说, 和抛家别亲地进城务工牺牲太大,在本区域内多元发展,从多个产业融合发展中获取收益的模式更为可行。没有比较高的生活待遇,人心必背;没有支撑产业的田园综合体,也只能是一副空皮囊。 产业是核心。一个完善的田园综合体应是包含农、林、牧、渔、加工、制造、餐饮、酒店、仓储、保鲜、金融、工商、旅游及房地产等行业的三产融合体和城乡复合体。 文化是灵魂。田园综合体要把当地时代形成的风土民情、乡规民约、民俗演艺等发掘出来,让人们可以体验农耕活动和乡村生活的苦乐与礼仪,以此引导人们重新思考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的关系,从

27、而产生符合自然规律的自警、自醒行为,在 中自娱自乐,化身其中。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 匠心独运 应运而生 流离失所 耳濡目染 B. 别具匠心 油然而生 流离失所 潜移默化C. 匠心独运 应运而生 背井离乡 潜移默化 D. 别具匠心 油然而生 背井离乡 耳濡目染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现今的田园综合体,则在单一的旅游功能上更加丰富B. 现今乡村旅游活动,则在单一的旅游功能上更加丰富C. 现今的田园综合体协同乡村旅游发展D. 现今的乡村旅游协同田园综合体发展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28、没有比较高的生活水准,人心必背;没有支撑产业的田园综合体,也只能是一副空皮囊。B. 没有比较高的生活待遇,人心必背;没有产业支撑的田园综合体,也只能是一副空皮囊。C. 没有比较高的生活水准,人心必背;没有产业支撑的田园综合体,也只能是一副空皮囊。D. 没有比较高的生活待遇,人心必背;田园综合体没有产业的支撑,也只能是一副空皮囊。20.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保留三条关键信息,要求句子简洁流畅,每条信息不超过20个字。(6分)当前,由于战争和冲突等原因,全球逾6850万人被迫远离家园,这个数字每年还在增长。如何帮助这些流离失所的人们?我们可以提供食物、药品、住所等物质援助,但还需着

29、眼长远,为他们提供教育和有活力的社区,帮助他们重返家园。这一切,不是某个国家能够单独完成的,需要全球通力合作。近6年来,旨在加强国际合作的“一带一路”倡议,强调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的重要性,这与联合国难民署工作的重要目标相契合。我们对“一带一路”倡议充满期待,因为互联互通和发展繁荣,有利于沿线地区的长期稳定,并能从根本上解决难民问题。2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相关题目。(5分)【材料1】礼,与其奢也,宁俭。(论语八佾)【材料2】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材料3】士志于道,而耻恶(注:粗劣)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材料4】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

30、语宪问)(1)上述材料中,_(填序号)与另外三则材料所传递的道德追求不一致。(1分)(2)孔子在物质生活的追求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请结合材料作简要评析。(4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读书,就是一场场美丽的遇见。在语文教材的学习中,我们曾遇见站在橘子洲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少年毛泽东,遇见有学问有文采而又有热心肠的梁任公,遇见温和微笑而又勇毅的刘和珍,我们还穿越千年与曹操、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等诗意地相逢。这一次次的相遇,必会激起情感的浪花,或同情他们的遭遇,或羡慕他们的生活,或崇敬他们的精神请以“假如我与 生活一天”为题,

31、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从材料中自选一位人物,写在标题中,将题目补充完整;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中心突出,叙述详略得当,细节具体生动。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参考答案1. B(张冠李戴,“文学才不会在瞬息万变的新事物面前随波逐流而丧失初心”是就“把握住民族文化的常量”而言)2. D(文章采用的是总分结构,不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模式,也不是逐层深入地展开论证)3.C(“变”和“新创”就是这样的定海神针的说法有误,“中国精神”才是“定海神针)4.C(根据材料一第三段,“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都是4G时代的产物,而不是5G的产物)5

32、.B(此项说法的错误在于观察图表不仔细:材料二中的图表,其纵坐标所标的数字同横坐标所代表的年份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所以等差数列之说不成立)6. 从产生基础上看,中国5G既是全球企业合作发展的产物,就绝对不可能对世界造成威胁。从实际效果看,中国5G已经为世界数字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这证明中国5G根本不能是威胁,而是造福。从发展远景看,中国发展5G将有利于加速5G的商业化应用,给全人类发展带来更大福祉。7.C( “这是因为其更容易唤起人的思乡之情”错,文中写在异国他乡看到类似于唐诗中的美景却深感失落的原因是依附于整体审美文化的神秘诗境不存在了。)8.答案作为一种整体存在,它是中国人的精神依托

33、。作为一种全方位的美学唤醒,它可以唤醒内心,唤醒山河,唤醒文化传代,唤醒生存本性。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它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能把心灵提升到清醇而又高迈的境界。(评分标准: 共3点,每点2分)9.答案巧用诗句。“羌笛孤城”“黄河白云”“空山新雨”“浔阳秋瑟”“月落乌啼”“独钓寒江”等对诗句的灵活化用,有画面感而不显得堆砌。巧用比喻。把在异乡看到的类似于唐诗中的美景比作“在远方发现一所很像自己老家的小屋,或一位酷似自己祖母的老人”,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惊喜之后的失落;把唐诗比作“玉杵叩扉”,有形有声。巧用排比。“这个自己”三段排比,铺陈普通人读唐诗的体验和自我提升,内容厚实,饱含激情。(评分标准: 共3

34、点,每点2分;作答时必须是“手法+分析” 每点才能得满分2分,否则每项只得1分)10B11C(关于左、右尊卑和左、右官位的高低的表述绝对化,不同时期,左、右尊卑和官位高低有变化。)12B( “批评蔡确不守臣礼,使蔡被贬新州”错,结合“论蔡确怨谤之罪,确贬新州”分析,蔡确被贬新州不是因为朱光庭批评他不守臣礼,而是因为朱光庭弹劾他怨恨非议的罪行)13(1)因为得到他们的土地不能居住,得到他们的百姓不能使用,对开拓疆土有什么好处?(“盖”,因为;“何益于”,对.有什么好处;“广土辟地”,开疆辟土;采分点各1分,句意2分)(2)朱光庭起初跟从胡瑗学习,胡瑗告诉他治学的根本在于忠诚守信,所以朱光庭终身践

35、行。(“本”,根本;“告以为学之本在忠信”,介词结构后置;“行”,践行、施行;采分点各1分,句意2分)14. C (“入”和“拂”两字赋景物以人的情态错)15.诗人白天游山,山中有茂盛的清苍、翠绿之色,山中美景令人神怡;日暮投宿,朋友家的恬静环境令人称羡,幽深的小径两旁,绿竹浓密;主客畅饮,与朋友欢欣畅谈,饮酒高歌,忘掉世俗机心的欢快令人沉醉。(评分标准: 共3点,每点2分)16.淇则有岸 隰则有泮 虽一毫而莫取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士皆瞋目 发尽上指冠 17.C(先看第二空,“应运而生”原指顺应天命而降生,后泛指随着某种形势而产生;“油然而生”指某种思想情感自然而然地产生,第二空形容“这股大潮

36、”,应选“应运而生”,据此可以排除B、D两项。再看第三空:“背井离乡”指离开了故乡,在外地生活;“流离失所”指到处流浪,没有安身的地方。语境为“农民进城务工”,应选“背井离乡”,据此排除A项) 18.A(括号中的内容承接前文话题“田园综合体”,交代的内容是关于“乡村旅游”之事,括号后的“它将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说明功能增多,故选A)19.C(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比较高”不能修饰中心词“待遇”,可将“待遇”改为“水准”;二是语序不当,“支撑产业”应改为“产业支撑”。故选C)20. 战争和冲突等导致难民数量不断增长。(2分)帮助难民重返家园需要着眼长远。(2分) “一

37、带一路”建设能从根本上解决难民问题。(2分)21.(1)材料1(材料一的理解:就礼节而言,与其过多而烦杂,不如俭约些,因为礼节的根本不在形式而在内心)(2)儒家着重德行、理想的追求,反对物质生活的沉溺,材料2、3、4均能体现这一思想。材料2中提到富贵要取之有道,材料3和4认为士不能为衣食、家居等物质的条件所拘囿,这些意思无论是在当时社会还是在当今社会,都有其积极意义。(对思想的概括得1分,结合材料分析得2分,评价得1分,共4分)22. 此作文是供材料半命题作文,为写好作文,要做到下面“三审”。审材料。写作时必须注意这一点,不能夸大虚构,脱离人物的基本生活真实。材料中的最后一句话要特别注意,此句

38、暗示文章必须要体现一定的情感,虽不一定是材料中的“同情”“羡慕”“崇敬”,但一定要写出自己对所选人物的一种情感,一种认识。审题目。“以为题”表明此作文是命题作文,不需再拟题目;“不少于800字”明确字数限制;“记叙文”明确文体要求。提供的题目是“假如我与 生活一天”,“假如”表明可以运用合理想象,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可以进行情节的虚构;“我”限定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空格处要填充,体现自我选择;“一天”限定时间范围,写作时最好要有体现时间变化的描写。审要求。要求要注意“从材料中自选一位人物”,限定了选择的范围是材料中的人物,不能另外选择;要求中“故事”暗示作文中要有事件,“写出人物的风貌”暗示要通

39、过记叙写出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写出你的情感”暗示要以情来感人;要求“中心突出”暗示要讲究立意,“叙述详略得当”要注重选材组材,“细节具体生动”要注意描写。记叙类文章在如下几个方面的亮点要予以特别关注:有相当精巧的构思;有鲜明的人物形象;有真实感人的生活故事;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有深远的意境;有相当的语言表达智慧。参考译文:朱光庭,字公掞,十岁能写文章。推辞父亲的恩荫,考中进士,调任万年县主簿。几次代理县令,人们称他是“明镜”。历任四个县的县令。曾孝宽因为朱光庭有才能而向朝廷推荐,神宗召见朱光庭,问到想再次出兵攻打安南。朱光庭回答说:“希望陛下不要把安南当作人类来养。因为得到他们的土地不能居住,

40、得到他们的百姓不能使用,对开拓疆土有什么好处?”皇帝以问朱光庭研究什么经书,朱光庭回答说:“年少时跟从孙复学习春秋。”皇帝又问:“现在在朝廷内外听到些什么吗?”回答说:“陛下更改法度,臣下奉行命令有的不是圣上的旨意,所以有的好有的不好。如果能去掉那些不好的,那天下就会得到福分了。”跟随吕大防在长安幕府。朝廷五路出兵讨伐西夏,雍州是大都市,许多事情都这里去办,调发人员物资期限很紧,朱光庭常常坚持不答应。使者生气,将要施加军需物资缺乏之罪,朱光庭请求罢职离去,吕大防替他调解。哲宗继承皇位,司马光推荐朱光庭做左正言,朱光庭首先请求罢免提举常平官、废除保甲青苗等法律。认为蔡确身为山陵使,却走在先帝的灵

41、柩之前,作为臣子不恭敬。又说章悼欺骗蒙蔽肆意狡辩,韩缜奸邪求宠,话很耿直。宣仁太后赞扬他能守正道,告诉他畅所欲言,不要有什么畏惧、回避。升任左司谏,议论说“苏轼拟馆职考试题说:现在要效法仁宗的忠厚,而担心有关官员不能尽职,可能会玩忽职守。我认为仁宗有难以形容的盛德,而不应当用玩忽来议论,希望惩办他的罪行,来警戒大臣中不忠诚的人。”不久,中丞傅尧俞、侍御史王岩叟相继论述这件事。宣仁太后说:“详细地阅读了苏轼的文章的意思,这是针对现在的有关官员而说的,不是用来讽刺祖宗的。”于是议论停止。河北闹饥荒,朝廷派朱光庭拿着符节巡行视察,立即打开粮仓救济百姓;而议论的人认为他消耗先帝多年积累的军需物资,改任左司员外郎。升任太常少卿,授任侍御史。弹劾蔡确怨恨非议的罪行,蔡确被贬到新州。授任右谏议大大、给事中。调任潞州。邻近州县境内发生旱灾闹饥荒,流亡的百姓进入潞州境内的连续不断,朱光庭每天准备食物给他们吃,常常忙到夜里,自己来不及吃饭,于是生病,还勉力办公事。去世,享年五十八。朱光庭起初跟从胡瑗学习,胡瑗告诉他治学的根本在于忠诚守信,所以朱光庭终身践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