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 文) GRADUATE DESIGN (THESIS)设计(论文)题目 浅析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控制措施学 生 学习中心 安徽宿州奥鹏学习中心专 业 土木工程指导教师 二一六年 八 月 二十五 日摘要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混凝土已广泛用于建筑工程中,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由于原材料、配合比、运输环节、施工管理、技术力量、施工组织等方面的影响,目前采用混凝土仍存在这样那样的质量问题。若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施工后整体结构的质量。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混凝土质量的控制。每一位负责质量的人员必须认真熟悉、审
2、查图纸和有关的设计资料,并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做好施工组织方案,注意预防质量缺陷的发生或尽早地发现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缺陷,以不误时机地采取补救措施,对原材料,诸如钢材、水泥等都要经过严格的检测,凡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得用于工程,保证和提高混凝土的质量,确保工程的顺利完工。关键字: 混凝土 缺陷 质量 修整 防治 III目 录摘要I目 录I1混凝土的发展11.1混凝土的产生11.2混凝土的特点21.2.1混凝土的优点21.2.2混凝土的缺点21.3混凝土的发展前景22混凝土的原材料42.1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42.1.1水泥42.1.2细集料砂62.1.3粗集料石子72.1.4拌和用水132.1.5掺
3、和料142.2混凝土外加剂152.2.1定义152.2.2意义162.2.3外加剂的分类163混凝土的质量控制183.1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183.1.1水泥质量控制183.1.2骨料的质量控制183.1.3拌和混凝土用水193.1.4外加剂质量控制193.1.5掺合料质量控制203.2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203.3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控制213.4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验收234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表面缺陷及修整244.1麻面现象244.2蜂窝现象254.3孔洞现象264.4露筋现象274.5缺棱掉角现象284.6施工缝夹层现象295成品保护措施315.1钢筋工程315.2模板工程325.3混凝土工程336,
4、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案例.结束语35致谢36参考文献371混凝土的发展1.1混凝土的产生普通混凝土(简称为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和水所组成,另外还常加入适量的掺合料和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砂、石起骨架作用,称为骨料;水泥与水形成水泥浆,水泥浆包裹在骨料表面并填充其空隙。在硬化前,水泥浆起润滑作用,赋予拌合物一定的和易性,便于施工。水泥浆硬化后,则将骨料胶结为一个坚实的整体。钢筋混凝土(简称RC),是经由水泥、粒料级配、加水拌和而成混凝土,在其中加入一些抗拉钢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达到建筑设计所需的强度。它应该是人类最早开发使用的复合型材料之一。 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年代。其所用的胶
5、凝材料为粘土、石灰、石膏、火山灰等。自19世纪20年代出现了波特兰水泥后,由于用它配制成的混凝土具有工程所需要的强度和耐久性,而且原料易得,造价较低,特别是能耗较低,因而用途极为广泛。1861年钢筋混凝土得到了第一次的应用,首先建造的是水坝、管道和楼板。1875年,法国的一位园艺师蒙耶(18281906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桥。20世纪初,有人发表了水灰比等学说,初步奠定了混凝土强度的理论基础。以后,相继出现了轻集料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及其他混凝土,各种混凝土外加剂也开始使用。60年代以来,广泛应用减水剂,并出现了高效减水剂和相应的流态混凝土;高分子材料进入混凝土材料领域,出现了聚合物
6、混凝土;多种纤维被用于分散配筋的纤维混凝土。现代测试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混凝土材料科学的研究。1.2混凝土的特点1.2.1混凝土的优点(1) 使用方便,支护模板和钢筋的配合使用,使其有良好的可塑性;(2) 价格较低,原材料丰富,大中城市已经商品化;(3) 高强耐久,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对比砖混结构,框架混凝土结构稳定,抗震性能好,房屋分隔自有多变;(4) 性能易调,方便满足各种结构工程的需要;(5) 环保,混凝土可以利用矿渣、粉煤灰等工业废料。1.2.2混凝土的缺点(1) 自重大,比强度小;(2) 抗拉强度低,变形能力差而易产生裂缝;(3) 硬化时间长,在施工中影响质量的因素较多,质量波动较大
7、。1.3混凝土的发展前景随着时代的变迁,技术的进步,“混凝土家族”里也有了新成员的加盟,其中纤维混凝土,无论从抗压强度和价格来看,都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钢筋混凝土虽然受到“混凝土家族”的竞争影响,其发展的优势也不如从前,但是,在如今的很多领域中,仍能看到它那熟悉的身影。它依旧是坚固耐用的代名词。代表城市形象的高楼大厦,自然少不了钢筋混凝土。高速公路、建筑桥梁、隧道等是钢筋混凝土现代应用的另一方面。然而,钢筋混凝土还有一个更为实用的功能,那就是除险,在处理各类坍塌事故中,使用钢筋混凝土,可以更快的取得关键性的进展,因为有了它的支撑,才能使抢险行动获得控制性成果。因此,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钢筋混
8、凝土在众多建材中,依旧占有一席之地,我们期待,在未来的建筑道路上,钢筋混凝土可以走的更好、更稳。2混凝土的原材料2.1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普通混凝土是以通用水泥为胶结材料,用普通砂石材料为集料,并以普通水为原材料,按专门设计的配合比,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到的复合材料。现代水水泥混凝土中,为了调节和改善其工艺性能和力学性能,还加入各种化学外加剂和磨细矿质掺合料。砂石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故也称骨料或集料。水泥和水组成水泥浆,包裹在砂石表面并填充砂石空隙,在拌和物中起润滑作用,赋予混凝土拌和物一定的流动性,使混凝土拌和物容易施工;在硬化过程中胶结砂、石,将集料颗粒牢固地黏结成整体,使混凝土有一定
9、的强度。混凝土的组成及各材料的大致比例如表一。表2.1 混凝土组成及各组分材料绝对体积比组成成分水泥水砂石空气占混凝土总体积的(%)10-1515-2020-3035-481-325-3566-781-32.1.1水泥(1) 水泥品种的正确选择水泥是混凝土的胶结材料,混凝土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泥的质量和数量,在保证混凝土性能的前提下,就尽量节约水泥,降低工程造价。首先根据工程特点、所处环境气候条件,特别是工程竣工后可能遇到的环境因素以及设计、施工的要求进行分析,并考虑当地水泥的供应情况选用行当品种的水泥。(2) 水泥强度等级的正确选择水泥的强度等级,应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相适应。用高强度等
10、级的水泥配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时,水泥用量偏少,会影响和易性及强度,可掺适量混和材料(火山灰、粉煤灰、矿渣等)予以改善。反之,如水泥强度等级选用过低,则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太多,非但不经济,而且降低混凝土的某些技术品质(如收缩率增大等)。一般情况下(C30以下),水泥强度为混凝土强度的1.5-2.0倍较合适(高强度混凝土可取0.9-1.5)。若采用某些措施(如掺减水剂和掺合材料),情况则大不相同,用42.5级的水泥也能配制C60-C80的混凝土,其规律主要受水灰比定则控制。(3) 水泥用量的确定为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水泥用量满足有关技术标准规定的最小和最大水泥用量的要求。如果水泥用量少于规定的最小水泥
11、用量,则取规定的最小水泥用量值;如果水泥用量大于规定的最大的水泥用量,应选择更高强度等级的水泥或采用其他措施使水泥用量满足规定要求。水泥的具体用量由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确定。2.1.2细集料砂 在混凝土中粗细集料的总体积占混凝土体积的70%-80%,因些混凝土用集料的性能对于所配制的混凝土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集料按粒径大小分为细集料和粗集料,粒径在150um-4.75mm之间的集料称为细集料,粒径大于4.75mm的集料称为粗集料。根据集料的密度的大小集料又可分为普通集料、轻集料及重集料。(1) 细集料的质量要求混凝土用砂要求砂粒的质地坚实、清洁、有害杂质含量要少。砂按技术要求分为类、类、类。(2
12、) 密度和空隙率要求密度ps2.5g/cm3;堆积密度pos1400kg/m3;空隙率Ps45%。(3) 含泥量、泥块含量和石粉含量含泥量是指砂中粒径小于75um的岩屑、淤泥和黏土颗粒总含量的百分数。泥块含量是颗粒粒径大于1.18mm,水侵碾压后可成为小于600um块状黏土在淤泥颗粒的含量。石粉含量是人工砂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粒径小于75um的颗粒的含量,粉料径虽小,但与天然砂中的泥成分不同,粒径分布(40-75um)也不同。 砂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影响和作用,常混有对混凝土性质有害的物质,主要有黏土、淤泥、黑云母、轻物质、有机质、硫化物和硫酸盐、氯盐等。云母为光滑的小薄片,与水泥的黏结性
13、差,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硫化物和硫酸盐对水泥有腐蚀作用等。2.1.3粗集料石子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4.75mm的岩石颗粒。常用的粗集料有卵石(砾石)和碎石。由人工破碎而成的石子称为碎石,或人工石子;由天然形成的石子称为卵石。卵石按其产源特点,也可分为河卵石、海卵石和山卵石。其各自的特点相应的天然砂类似,各有其优缺点。通常,卵石的用量很大,故应按就地取材的原则给予选用。卵石的表面光滑,混凝土拌和物比碎石流动性要好,但与水泥砂浆黏结力差,故强度较低。卵石和碎石按技术要求分为类、类、类三个等级。类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类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抗冻、抗渗或有其他要求的混凝土;类适用
14、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1) 最大粒径及颗粒级配与细集料相同,混凝土对粗集料的基本要求也是颗粒的总表面积要小和颗粒大小搭配要合理,以达到节约水泥和逐级填充而形成最大的密实度的要求。a) 最大粒径粗集料公称粒径的上限称为该粒级的最大粒径。如公称粒级5-20mm的石子其最大粒径即20mm。最大粒径反映了粗集料的平均粗细程度。拌和混凝土中集料的最大粒径加大,总表面减小,单位用水量有效减少。在用水量和水灰比固定不变的情况下,最大粒径加大,集料表面包裹的水泥浆层加厚,混凝土拌和物可获较高的流动性。若在工作性一定的前提下, 可减小水灰比,使强度和耐久性提高。通常加大粒径可获得节约水泥的效果。但最大
15、粒径过大(大于150mm)不但节约水泥的效率不再明显,而且会降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会对施工质量,甚至对搅拌机械造成一定的损害。根据规定;混凝土用的粗集料,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对混凝土的实心板,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得超过400mm。b) 颗粒级配粗集料与细集料一样,也要有良好的颗粒级配,以减小空隙率,增强密实性, 从而节约水泥,保证混凝土和和易性及强度。特别是配制高强度混凝土,粗集料级配特别重要。粗集料的颗粒级配也是通过筛分实验来确定,所采用的方孔标准筛孔径为2.36mm、4.75mm、9.50mm、16.0mm、19
16、.0mm、26.5mm、31.5mm、37.5mm、53.0mm、63.0mm、75.0mm、90.0mm等12个。根据各筛分计筛余量计算而得的分计筛余百分率及累计筛余百分率的计算方法也与相同。粗集料的颗粒级配按供应情况分为连续和单粒粒级。按实际使用情况分为连续级配和间断级配两种。连续级配是石子的粒径从大到小连续分级,每一级都占适当的比例。连续级配的颗粒大小搭配连续合理(最小粒径为4.75mm起),颗粒上下限粒径之比接近2,用其配制的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好,不易发生离析,在工程中应用较多。但其缺点是,当最大粒径较大(大于37.5mm)时,天然形成的连续级配往往与理论最佳值有偏差,且在运输,堆放过
17、程中易发生离析,影响到级配的均匀合理性。实际应用时,除直接采用级配理想的天然连续级配外,常采用预先分级筛分形成的单粒粒级进行掺配组合成人工连续级配。间断级配是石子粒级不连续,人为剔去某些中间粒级的颗粒而形成的级配方式。间断级配更有效降低石子颗粒间的空隙率,使水泥达到最大很度的节约,但由于粒径相差较大,故混凝土拌和物易发生离析,间断级配需按设计进行掺配而成。(2) 强度及坚固性a) 强度粗集料在混凝土中要形成紧实的骨架,故其强度要满足一定的要求。粗集料的强度有立方体挤压强度和压碎指标值两种。立方体挤压强度是浸水泡和状态下的集料母体岩石制成的50mm50mm50mm立方体试件,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测得
18、的挤压强度值。根据标准规定,要求岩石挤压强度火成岩不小于80MPa,变质岩不小于60MPa,水成岩不小于30MPa。压碎指标是对粒状粗集料强度的另一种测定方法。该各方法是将气干状态下9.5-13.5mm的石子按规定方法填充于压碎指标测定仪(内径152mm的圆筒)内,其上放置压头,在压力面试验上均匀加荷到200KN并稳荷5s,卸荷后称量试样质量(m1),然后再用孔径为2.36mm的筛进行筛分,称其筛余量(m2),则为压碎指标QC可用下式表示;式中;压碎值指标,%;试样质量,g;试样的筛余量,g。压碎指标值越大,说明集料的强度越小。该种方法操作简便,在实际生产质量控制中应用较普遍。根据标准粗集料的
19、压碎指标值控制可参照表三选用。表2.2 卵石和碎石的压碎指标项目指标类(C60以上)类(C60-C30)类(C30以下)碎石压碎指标(%)102030卵石压碎指标(%)121616b) 坚固性集料颗粒在气候、外力及其乳物理力学因素作用下抵抗碎裂的能力称为坚固性。集料由于干湿循环或冻融交替等作用引起体积变化会导致混凝土破坏。集料越密实,强度超高、吸水率越小时,其坚固性越好;而结构疏松,矿物成分越复杂、结构不均匀,其坚固必越差。集料的坚固怀,采用硫酸溶液浸泡来检验。该种方法是将集料颗粒在硫酸钠溶液中浸泡若干次,取出烘干后,测其在硫酸钠结晶晶体的膨胀作用下集料的质量损失率来说明集料的坚固性,其指标应
20、符合表四所示的要求。表2.3 碎石和卵石的坚固性指标项目指标类(C60以上)类(C60-C30)类(C30以下)质量损失(%)5810(3) 针片状颗粒为提高混凝土强度和减小骨料间的空隙,粗集料颗粒的理想形状应为三维长度相等或相近的立方体形或球形颗粒。但实际集料产品中常会出现颗粒长度大于平均粒径4倍的针状颗粒和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的片状颗粒。针片状颗粒的外形和较低的抗折能力,会降低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并使其工作性变差,故其含量应予以控制,针、片状颗粒含量按标准规定的针状规准仪来逐粒测定,凡颗粒长度大于针状规准仪上相应间距者为针状颗粒;颗粒厚度小于片状规准仪上相应孔宽者,为片状颗粒。卵石或
21、碎石的针片状颗粒允许含量应符合表五规定。(4) 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卵石、碎石的含泥量是指粒径小于75um的颗粒含量;泥块含量粒径大于4.75mm经水洗,手捏后小于2.36mm颗粒含量。各类产品中泥量应符合表五所示的规定。当粗细集料中含有活性二氧化硅(如蛋白石、凝灰岩、鳞石英等岩石)时,可与水泥中的碱性氧化物NaOH或KOH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体积膨胀的碱硅酸凝胶体。该种物质吸水体积膨胀,会造成硬化混凝土的严重开裂,甚到造成工程事故,这各有害作用称为碱集料反应。当集料中含有活性二氧化硅,而水泥含碱量超过0.6%时,需进行专门试验,以免发生碱集料反应。表2.4 卵石或碎石中有害杂质质量限值项目指标类(
22、C60以上)类(C60-C30)类(C30以下)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51525含泥量(按质量计)(%)0.51.01.5泥块含量(按质量计)(%)00.50.7有机物合格合格合格硫化物和硫酸盐(按SO3质量计)(%)0.51.01.02.1.4拌和用水混凝土拌和用水按水源分为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混凝土企业设备洗刷水和海水。拌制宜采用饮用水。对混凝土拌和用水的质量要求是所含物质对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不应产生以下有害作用;(1) 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及凝结。(2) 有碍于混凝土强度发展。(3) 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加快钢筋腐蚀及导致预应力钢筋脆断。(4) 污染混凝
23、土表面。根据以上要求,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用水(自来水、河水、江水、湖水)可直接拌制各种混凝土。混凝土拌和用水水质要求应符合表十的规定。对于使用年限为100年的结构混凝土,氯离子含量不超过500mg/L;对使用钢丝或经热处理钢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氯离子含量不超过350mg/L。被检验水样应与饮用水样进行水泥凝结时间对比试验。对比试验的水泥初凝时间差及终凝时间差均不应大于30min;同时初凝时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被检验水样应与饮用水样进行水泥胶砂强度对比试验,被检验水样配制的水泥胶砂3d和28d强度不低于饮用水配制的水泥胶砂3d和28d强度的90%。表2.5 混凝土拌和用水水质要求项目预应力
24、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素混凝土pH值(mg/L)5.04.54.5不溶物(mg/L)200020005000可溶物(mg/L)2000500010000氯化物(以Cl计)(mg/L)50010003500硫化物(以SO42-计)(mg/L)60020002700碱含量(mg/L)150015001500注;碱含量按Na2O+0.658K2O计算值来表示。采用非碱活性骨料时,可不检验碱含量2.1.5掺和料掺和料包括粉煤灰、火山灰质、粒化高炉矿渣(活性混合材料)等,应由生产专门加工,进行产品检验并出具产品合格证书。使用单位对产品的质量有怀疑时,应对其质量进行复查,掺和料技术条件如下所述。(1) 掺用于混
25、凝土的煅烧砂技术条件a) 烧失量不得超过8%;b) 含水量不得超过1%;c) 三氧化梳的含量不得超过3%;d) 0.08mm方孔筛筛余量不得超过8%;e) 水泥胶砂需水量不得超过8%。(2) 火山灰质材料作掺和材料的技术条件a) 人工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烧失量不得超过10%;b) 三氧化硫的含量不得超过3%;c) 火山灰性试验必须合格;d) 水泥胶砂28d抗压强度不得低于62%。(3) 粒化高炉矿渣作掺和材料的技术条件a) 粒化高炉矿渣质量系数(CaO+MgO+Al3O3)/(SiO2+MnO+TiO2)不得小于1.2(式中化学成分均为质量百分数);b) 钛化合物含量(以TiO2),不得超过10
26、%;氟化物含量(以F计)不得超过2%;锰化合物含量(以MnO计)不得超过4%。冶炼锰铁所得粒化高炉渣,其锰化物的含量(以MnO计)不得超过15%;硫化物的含量(以S计)不得超过2%;c) 高炉矿渣的淬冷的块头矿渣,经直观挑选,不得大于5%,其最大尺寸不得大于100mm; d) 不得混有任何外来杂物。金属铁的含量应严格控制。2.2混凝土外加剂2.2.1定义 混凝土外加剂,是一种在混凝土搅拌之前或拌制过程中加入的、用以改善新拌混凝土或硬化混凝土性能的材料 。除特殊情况外,掺量一般不超过水泥用量的5。 外加剂的掺量虽小,但其技术经济效果却显著,因此,外加剂已成为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第五组分,
27、获得愈来愈广泛的应用 2.2.2意义 (1) 外加剂的使用是混凝土技术的重大突破。随着混凝土工程技术的发展,对混凝土性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2) 泵送混凝土要求高的流动性;(3) 冬季施工要求高的早期强度;(4) 高层建筑、海洋结构要求高强、高耐久性 2.2.3外加剂的分类 混凝土外加剂种类繁多,根据混凝土外加 剂的定义、分类、命名与术语(GB 8075-2005) 的规定,混 凝土外加剂按其主要功能分为四 类:(1) 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各种减水剂、引气剂和泵送剂等。 (2) 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缓凝剂、早强剂和速凝剂等。(3) 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
28、加剂。包括引气剂、防水剂和阻锈剂、减缩剂等。(4) 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加气剂、膨胀剂、防冻剂、着色剂、防水剂和泵送剂等。3混凝土的质量控制3.1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水组成,有的还有掺合料和外加剂。监理应对组成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控制,使之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3.1.1水泥质量控制水泥在使用前,除应持有生产厂家的合格证外,还应做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等常规检验,检验合格方可使用。切勿先用后检或边用边检。不同品种的水泥要分别存储或堆放,不得混合使用。大体积混凝土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降低水化热。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案例:用户投诉散装水泥强
29、度不足。通过对比分析得知:问题出在散装罐装车载装水泥前拉运过粉煤灰,且粉煤灰未卸干净,大量粉煤灰混入水泥中,以后再装水泥前我们先详细检查罐内是否干净,这类问题再未发生过。3.1.2骨料的质量控制河砂等天然砂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用砂,但随着河砂资源的减少和价格的上升,不少工程已使用山砂和人工砂。用于混凝土的砂应控制泥和有机质的含量。砂进场后应做筛分试验、含泥量试验、视比重试验、有机质含量试验。普通混凝土宜优先选用细度模数2.42.6之间的中砂,泵送混凝土用砂对0.315mm筛孔的通过量不宜小于15%,且不大于30%;对0.16mm筛孔的通过量不应小于5%。石子一般选用粒径4.7540mm的碎石或卵
30、石,泵送高度超过50mm时,碎石最大粒径不宜超过25mm;卵石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0mm。石子进场后应做压碎值试验、筛分试验、针片状含量试验、含泥量试验、视比重试验。储料场对不同规格、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石子应分别堆放,并有明显的标示。3.1.3拌和混凝土用水拌合用水可使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杂质的天然水,不得使用污水搅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家不提倡使用经沉淀过滤处理的循环洗车废水,因为其中含有机油、外加剂等各种杂质,并且含量不确定,容易使预拌混凝土质量出现难以控制的波动现象。 3.1.4外加剂质量控制外加剂可改善混凝和易性,调节凝结时间、提高强度、改善耐久性。应根据使用目的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施
31、工工艺及气候条件,结合混凝土的原材料性能、配合比以及对水泥的适应性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其品种和掺量。低温时产生结晶的外加剂在使用前应采取防冻措施。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家不得直接使用粉状外加剂,应使用水性外加剂。必须使用粉状外加剂时,应采取相应的搅拌匀化措施,并确保计量准确的前提下,方可使用。监理工程师应对外加剂的选择加以限制,避免出现品种多而杂的情况。3.1.5掺合料质量控制在混凝土中掺入掺合料,可节约水泥,并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掺合料进场时,必须具有质量证明书,按不同品种、等级分别存储在专用的仓罐内,并做好明显标记,防止受潮和环境污染。3.2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
32、级、耐久性、坍落度的要求,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难过试配确定,不得使用经验配合比。试验室应结合原材料实际情况,确定一个既满足设计要求,又满足施工要求,同时经济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水泥用量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在相同配合比的情况下水泥强度等级越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也越高。水灰比越大,混凝土的强度越低,增加用水量混凝土的坍落度是增加了,但是混凝土的强度也下降了。泵送混凝土配合比应考虑混凝土运输时间、坍落度损失、输送泵的管径、泵送的垂直高度和水平距离、弯头设置、泵送设备的技术条件、气温等因素,必要时应通过试泵
33、送确定。设计出合理的配合比后,要测定现场砂、石含水率,将设计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混凝土原材料的变更将影响混凝土强度,需根据原材料的变化,及时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3.3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控制混凝土浇筑前,对有特殊要求、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例如基础、主体、技术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和后浇带等部位)的结构应要求施工单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监理工程师认真审查方案中的人员组织、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拌制、浇筑方法及养护措施;混凝土施工缝的留置部位、后浇带的技术处理措施;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及保湿保温措施;施工机械及材料储备、停水、停电等应急措施;审查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计算书、拆除时间及拆除顺序,施工质量和
34、施工安全专项控制措施等。并审查钢筋的制作安装方案、钢筋的连接方式、钢筋的锚固定位等技术措施。要认真检查模板支撑系统的稳定性,检查模板、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是否按按设计要求施工,其质量是否达到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混凝土运到施工地点后,首先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预拌混凝土应检查随车出料单,对强度等级、坍落度和其他性能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不得使用。预拌混凝土中不得擅自加水。监理工程师要督促试验人员随机见证取样制作混凝土试件。试件的留置数量应符合规范要求,要留同条件养护试块、拆模试块。浇筑混凝土时,严格控制浇筑流程。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分层、分块浇筑。对已浇筑的混凝土,在终凝前进行二次振动,提高粘结力和
35、抗拉强度,并减少内部裂缝与气孔,提高抗裂性。二次振动完成后,板面要找平,排除板面多余的水分。若发现局部有漏振及过振情况时,及时返工进行处理。混凝土浇灌过程中,监理应实行旁站,检查混凝土振捣方法是否正确、是否存在漏振或振动太久的情况,并随时观察模板及其支架:看是否有变形、漏浆、下沿或扣件松动等异常情况,如有应立即通知施工单位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报告总监理工程师,严重时应马上停止施工。加强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养护主要是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保温能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降低混凝土表层的温差,防止表面裂缝。混凝土浇筑后,及时用湿润的草帘、麻袋等覆盖,并注意洒水养护,延长养护时间,保证混凝土表面缓
36、慢冷却。在高温季节泵送时,宜及时用湿草袋覆盖混凝土,尤其在中午阳光直射时,宜加强覆盖养护,以避免表面快速硬化后,产生混凝土表面温度和收缩裂缝。在寒冷季节,混凝土表面应设草帘覆盖保温措施,以防止寒潮袭击。3.4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验收混凝土工程完成且质量控制资料齐全后,监理工程师应根据质量保证资料、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和设计文件、现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的规定,对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评估与验收。4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表面缺陷及修整4.1麻面现象主要表现在混凝土表面局部缺
37、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和碎石外露。分析其原因有: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砼表面被粘损;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拆模时砼表面粘结模板;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灌注砼时缝隙漏浆;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的气泡未派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对其原因,我们在施工前一定要认真检查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木模板灌注混凝土前,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密,如果有缝隙,须填充密实,防止漏浆。模板涂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捣,每层混凝土均匀振至气泡排除为止。麻面主要影响混凝土外
38、观,出现麻面情况时,对于面积较大的部位修补。即将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后用潮湿的水泥抹平。4.2蜂窝现象主要表象在混凝土局部酥松,砂浆少碎石多,碎石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分析原因主要有: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碎石、水泥材料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碎石多;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合均匀,混凝土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未按操作规程浇注混凝土,下料不当,使碎石集中,造成砼离析;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灌注,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允分振捣又下料;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稳定性不足,振捣砼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对此,我们要在施工时应做到:混凝土配料时严格控制配合
39、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可采用电子自动计量)混凝土拌合均匀,颜色一致,其搅拌最短时间符合规范规定。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如超过,要采取串筒、溜槽等措施下料。混凝土的振捣分层捣固,浇注层的厚度不得超过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捣实混凝土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对细骨料混凝土拌合物,则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倍。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大于振捣器有效半径的1/2。为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结合良好,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cm,混凝土振捣时,必须掌握好每点的振捣时间。合适的振捣现象为: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浇注混凝土时,经常观察模板,发现模板走动
40、,立即停止浇注,并在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当出现蜂窝现象时,我们通常采取措施是:混凝土有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的碎石和突出颗粒剔除,尽量形成喇叭口,外口大些,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润,再用高一级的细石混泥土捣实,加强养护。4.3孔洞现象主要表现在混凝土结构内有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在钢筋密集处或预埋件处,混凝土浇注不畅通,不能充满模板间隙;未按顺序振捣混凝土,产生漏振;混凝土离析,或严重跑浆;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组织不好,未按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认真操作;混凝土中有硬块和杂物掺入,或木块等大件料具掉入混凝土中;不按规定
41、下料,一次下料过多,下部因振捣器振动作用半径达不到,形成松散状态。为预防孔洞现象,我们在施工时应这样做: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细石混凝土浇注,使混凝土充满模板间隙,并认真振捣密实。机械振捣有困难时,可采用人工捣固配合。预留孔洞在两侧同时下料。下部往往灌注不满,振捣不实,采取在侧面开口灌注的措施,振捣密实后再封好模板,然后往上灌注。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严防漏振(1、插入式振捣器采用垂直振捣方法,即振捣棒与混凝土表面垂直或斜向振捣,既振捣棒与混凝土表面成一定角度,约成4045。2、振捣器插点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顺序移动,不混用,以免漏振。每次移动距离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器操
42、作时快插慢拔。控制好下料,要保证混凝土灌注时不产生离析,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m,大于2m时要用溜槽、串筒等下料。防止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或冰块等杂物,发现混凝土中有杂物,及时清除干净。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和质量检查工作。对混凝土孔洞的处理,要经有关单位共同研究,制定补强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处理。4.4露筋现象主要表现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的钢筋露在混凝土表面。分析其原因主要有:混凝土浇注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钢筋混凝土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如遇粒径大碎石卡在钢筋上,混凝土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因配合比不当混凝土产生离析,或模板严重漏浆;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
43、,使钢筋移位;混凝土保护层振捣不密实,或木模板湿润不够,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或拆模过早等,拆模时混凝土缺棱掉角。对此,我们在施工时要注意:灌注混凝土前,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要注意固定好垫块。一般每隔1m左右在钢筋上绑一个水泥砂浆垫块。钢筋较密集时,选配适当粒径的碎石。碎石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4。结构截面较小,钢筋较密实时,可用细石混凝土浇注。为防止钢筋移位,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混凝土自由顺落高度超过2m时,要用串筒或溜槽等进行下料。拆模板时间要根据试块实验结果确定,防止过早拆模。操作时不得踩踏钢筋,如钢筋有
44、踩弯或脱扣的,及时调直,补扣绑好。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我们应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残渣和铁锈清理干净,用水冲洗湿润,再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将薄弱混凝土剔除,冲刷干净湿润,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捣实,认真养护。4.5缺棱掉角现象主要表现在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整,棱角有缺陷。分析其原因主要有:木模板在浇注混凝土前未湿润或湿润不够,灌注后混凝土养护不好,棱角处混凝土的水分被模板大量吸收,致使混凝土水化不好,强度降低;施工时,过早拆除承重模板;拆模时受外力作用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冬季施工时,混凝土局部受冻。 对此,我们在施工时要做到:木模板在关注混凝土前充分湿润
45、,混凝土浇注后认真浇水养护。拆除钢筋混凝土结构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强度,表面及棱角才不会受到损失。拆模板时不能用力过猛过急,注意保护棱角,吊运时,严禁模板撞击棱角。加强成品保护,对于处在人多、运料等通道处的混凝土阳角,拆模后可用槽钢等将阳角保护好,以免碰损。冬季混凝土浇注完毕,做好覆盖保温工作,加强测温,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受冻。 出现缺棱掉角现象时,我们通常采取的措施是:缺棱掉角较小时,清水冲洗可将该处用钢丝刷刷净充分湿润后,用1:2或1:2.5的水泥砂浆抹补奇正。可将不实的混凝土和突出的骨料颗粒凿除,用水冲刷干净湿润,然后用比原混凝土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补好,认真养护。4.6施工缝夹层现
46、象主要表现在施工缝处混凝土结合不好,有缝隙或夹有杂物,造成结构整体不良。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在灌注混凝土前没有认真处理施工缝表面,浇注前,捣实不够;灌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时,往往分层分段施工。在施工停歇期间常有木块、锯末等杂物积存在混凝土表面,未认真检查清理,再次灌注混凝土时混入混凝土内,在施工缝处造成杂物夹层。对此现象,我们在施工时注意做到:在施工缝处继续灌注混凝土时,如间歇时间超过规定,则按施工缝处理,在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灌注。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继续灌注混凝土前,除掉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碎石或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水予以清除。在浇注前,施工缝宜先铺抹水泥浆一层。出现施工缝夹层现象时,我们通常采取的处理方法是:当表面缝隙较细时,可用清水将裂缝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后抹水泥砂浆。对夹层的处理慎重。补强前,先搭临时支撑加固后,方可进行剔凿。将夹层中的杂物和松软混凝土清除,用清水冲洗干净,充分湿润,再灌注,采用提高一级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并认真养护。 混凝土中混凝土的和易性是评定混凝土性能的综合技术指标,通常包括流动性(稠度)、粘聚性和保水性三个方面的含义。和易性良好的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易发生离析现象,而且容易在模板内捣密实,分布均匀,牢固地粘着钢筋,不产生蜂窝、麻面等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