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南江县年产量1000吨优质富硒茶叶精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202557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30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江县年产量1000吨优质富硒茶叶精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南江县年产量1000吨优质富硒茶叶精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南江县年产量1000吨优质富硒茶叶精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南江县年产量1000吨优质富硒茶叶精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南江县年产量1000吨优质富硒茶叶精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归档资料,核准通过。未经允许,请勿外传!南江县年产1000吨优质富硒茶叶精深加工项目项目建议书南江县农业局编制二一一年六月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1.1项目概况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3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5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第二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2.1市场分析2.2产品市场定位2.3销售策略和营销模式2.4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建设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3.1地理位置3.2自然资源状况3.3社会经济状况3.4基础设施条件3.5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第四章企业基本情况4.1建设单位概况4.2法人代表简介4.2研发能力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5.1项目建设内容5.2总图运输和公用辅

2、助工程5.3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5.4产品生产方案第六章环境评价与劳动保护6.1环境评价6.2安全卫生与劳动保护第七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7.1编制依据7.2实施进度计划第八章项目组织与管理8.1组织机构8.2项目经营管理模式8.3经营管理措施8.4人力资源第九章项目总投资、资金来源和资金构成9.1投资估算依据9.2总投资估算9.3资金来源与筹措9.4资金使用和管理第十章项目经济效益分析与财务评价10.1财务评价依据10.2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10.3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10.4财务效益分析10.5不确定性分析10.6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一章社会效益评价11.1农业产业化经营11.2其它社会影响第十二

3、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12.1可行性研究结论12.2建议附录一、附表二、附件第一章项目概况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南江县年产1000吨优质富硒茶叶精深加工1.1.2项目性质招商引资1.1.3建设单位概况建设单位名称:四川省元顶子茶场法人代表:李清公司类型:国有1.1.4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1)建设地点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正直镇(2)建设规模年加工生产名优富硒茶250吨,大宗富硒茶550吨、边销茶170吨,加工生产茶多酚30吨。(3)建设期限12个月(2011年6月-2012年6月)(4)建设内容在现有元顶子茶场内改建、扩建茶叶精深加工车间12360,购置各类加工生产线6条和相

4、关配套设备,形成年产1000吨富硒优质茶产品的能力。1.1.5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本项目总投资5377.9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783.12万元,流动资金594.87万元。1.1.6资金筹措本项目计划总投资5377.99万元,拟全额招商引资。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2004-2010年中央1号文件;(2)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20052010年);(3)农业部大力推进和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调查报告;(4)农业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计划;(5)农业部关于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6)农业部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7)

5、四川省关于实施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意见;(8)四川省政府四川省“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9)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10)四川省茶叶双百工程规划;(11)南江县大叶茶产业发展推进领导小组关于2008年推进茶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12)项目业主单位提供的相关财务审计报告、技术资料、财务基础数据及其它附件。1.3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该项目实施后,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可以辐射带动项目区元潭、下两、高桥、仁河、黑潭、长赤、红光、傅家、赤溪、沙河、燕山、兴马、大河、贵民、汇滩等15个乡镇

6、、15000余户农户种植近3万亩优质富硒茶园。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内容与指标单位指标值备注1产品方案1.1名优富硒茶吨2501.2大宗富硒茶吨5501.3边销茶吨1701.4茶多酚吨302总投资万元5377.993年销售收入万元88354年总成本费用万元5610.815增值税万元643.246营业税金及附加万元57.897利润总额万元2523.068所得税万元630.779净利润万元1892.310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48.97贴现率10%11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37.8贴现率10%12财务净现值(税前)万元11705.09贴现率10%13财务净现值(税

7、后)万元8122.5贴现率10%14投资利润率%46.9115销售利润率%28.5616静态投资回收期年3.19税前17静态投资回收期年3.75税后1.5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1.5.1综合评价(1)项目经济效益好本项目达产年可实现销售收入8835万元,年交纳增值税643.24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57.89万元,年利润总额2523.06万元,所得税630.77万元,净利润1892.3万元。项目可带动近15000农户增收,户均增收达1600元。充分体现了企业盈利、农民增收、国家增税的目的。项目建设的经济指标可行。(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评价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地区政策和行业规划,是优化项目区农业产业

8、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需要。这对进一步提高项目区经济作物的生产效益、生态效益和投资效益,具有现实意义。本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和开发了南江县的特色和资源优势,理清思路、扬长避短发展优质富硒绿茶产业,将特色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向市场提供安全、绿色、优质的富硒绿茶,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消费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该项目有利于提高区域内农业资源配置率,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进而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南江县优质富硒茶精深加工项目的实施,将加速南江县农业产业化进程,带动农民科学种植、规范种植,改良茶树品种,提高茶叶生产的组织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提高农业竞争力,大幅度增

9、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是推进南江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评价项目区自然条件优越、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政策环境优良,项目关联产业发展状况良好,建设地点选址合理,建设条件可行。本项目实施“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市场优势明显,科技支撑较强,自筹资金能够落实,项目承建能力可行。项目产品为优质富硒茶系列特色产品,市场空间大,发展前景看好,产品销售渠道健全,能够完成计划的生产任务。市场分析可行。项目设计方案合理,经费预算、计算方法正确,建设方案分析可行。(4)项目建设的技术先进性评价该项目充分利用技术支撑单位四川省农业

10、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技术力量,抓好茶树良种繁育技术、茶叶种植技术的推广、茶叶生产加工技术的应用,生产“云顶”系列优质富硒茶。生产全过程及产品质量严格按照国际、国家相关质量标准执行,技术水平高,产品技术含量高,质量好,市场竞争能力强。(5)项目建设的环境评价该项目能固土防风、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改善基地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还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和林木覆盖率,同时还有提高空气质量的作用,生态效益明显。1.5.2论证结论该项目生产工艺先进、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示范辐射作用显著;环保措施有力;技术成熟;配套合理;业主

11、开发实力、技术实力、经营能力较强;财务评价可行。建议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尽快实施该项目第二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2.1市场分析2.1.1市场现状分析茶叶是世界上消费人群最多的饮料之一,全世界已有超过60个国家种茶,其中有约30个国家能稳定地输出茶叶,而进口茶叶的国家遍及五大洲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有20多亿人钟情于饮茶,人均年饮茶0.5公斤,日均消费茶近4亿杯,茶叶是名符其实的世界性饮料。在诸多产茶国中,印度、中国、斯里兰卡、肯尼亚和印度尼西亚五国的茶叶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总量的80%左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茶叶生产得到高度重视,各地都把茶叶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项目加以发展,全

12、国茶园面积已达160万公顷。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名优茶、绿茶和乌龙茶发展较快,内需和外销仍然稳步上升,特别是名优茶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国家统计局年度统计公报数据显示,从2004年开始,伴随“三农”政策和茶叶产业政策以及其它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茶叶行业也开始进入快速增长和发展的黄金时期。2006年,我国茶园面积达到145万公顷,比2005年增长6.8%。茶叶总产量突破100万吨的大关,达到102万吨,稳居世界产量第一的位置。100万吨的产量标志着中国确定了世界最大产茶国的地位。2007年,全国新增茶叶面积5万公顷,茶园总面积约150万公顷,茶叶总产量超过110万吨。2008年,

13、中国茶园面积已跃升到160万公顷,年产茶叶124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3,位居世界第一。表2-1中国茶园种植面积与茶叶产量表年份面积(万公顷)产量(万吨)200614510220071501102008160124四川省是中国的产茶大省。四川产茶历史悠久,人工种茶世界最早,有2000多年历史。四川茶叶历来以数量大、品种多、分布广、品质好、声誉高而著称,自古就有“蜀土茶称圣”的美誉。近几年,川茶面积增幅较大,产量、产值都逐年增长。1999-2004年六年间,全省茶园面积增加了72.72%,年均增长14.5%,达到13.98万公顷,居全国第四位,西部第二位,投产茶园面积8.73万公顷;茶叶总产量

14、达到8.6万吨,居全国第六位,增加了87.78%,年均增长17.55%。2006年,四川茶园面积达到13.92万公顷,居全国第四,产量列全国第五,茶叶总产值12亿元。2007年,四川省茶园面积增加到16.78万公顷,茶叶总产量占全国的比重提高到11.1,茶园面积居全国第三位,产量、产值居第四位,发展速度非常快。2.1.2市场前景分析(1)富硒茶市场前景硒,是地壳中含量极微的稀有元素,分布零散,没有集中的天然硒矿可供开采。硒,是构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成分,它能防止胰岛细胞氧化破坏,使其功能正常,促进糖份代谢、降低血糖和尿糖,防止糖尿病发生或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症状。硒,是维持心脏正常功能的重要

15、元素,对心脏肌体有保护和修复的作用。人体血硒水平的降低,会导致体内清除自由基的功能减退,造成有害物质沉积增多,血压升高、血管壁变厚、血管弹性降低、血流速度变慢,送氧功能下降,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升高。硒,可保护视网膜,增强玻璃体的光洁度,提高视力,有防止白内障的作用。硒,与金属的结合力很强,能抵抗镉对肾、生殖腺和中枢神经的毒害。硒与体内的汞、锡、铊、铅等重金属结合,形成金属硒蛋白复合而解毒、排毒。1973年联合国卫生组织正式宣布硒是人和动物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甚至有人称誉它为“生命的奇效元素”,被营养学家和生命科学家誉为“生命之火”、“抗癌之王”。经权威部门检测,我国约有72%的地区属

16、于国际上公认的缺硒地区,自然环境低硒,故粮食天然植物含硒量极低,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硒,在预防疾病时又不断流失,从而导致缺硒,引发了克山病和大骨节病。营养学家提倡,主要通过饮用富硒茶叶、食用富硒大米等途径补充人体有机硒。茶叶是世界“三大”(茶叶、咖啡、可可)传统饮料之一,是我国传统的大众化廉价饮料。大量研究表明,茶叶尤其绿茶因其具有抗癌、抗衰老、抗脂质过氧化(三抗),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三降)和杀菌消炎,减肥降脂等特殊保健功能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世界三大饮料之首,茶叶中的硒为有机硒,比粮食中的硒更易被人吸收。美国博士理查德派习瓦特认为,茶叶中的有机硒与维生素C、维生素E配成三合剂,可以延长人的

17、寿命。而富硒茶具有抗氧化能力强,能清除水中污染毒素,隔夜茶能够饮用;富硒茶温、凉、冰均可饮用,此茶浓、苦而不涩,后口甘甜,清香爽口;富硒茶具有安神作用,饮用此茶不会导致失眠;富硒茶饮用后,胃不反酸,加上茶叶储运方便,符合人们的饮用习惯,是补充人体硒最理想的保健饮料。因而富硒茶被誉为人类健康的忠诚卫士。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人们对茶叶消费需求将愈来愈高,数量愈来愈大,富硒茶产业已被公认为可持续的朝阳产业和健康和谐产业,市场前景十分良好,必将成为饮品新宠。(2)茶多酚市场前景茶多酚是一种从茶叶中提取的纯天然复合物,可分为黄烷醇类、羟基-4-黄烷醇类、

18、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其中以儿茶素(属黄烷醇类)最为重要,约占多酚类总量的60-80%;儿茶素类主要由GEC、D,L-C、EC、EGCG、GCG、ECG等几种单体组成。儿茶素类化合物因多含酚性羟基,故极易发生氧化,聚合,缩合等变化,决定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目前,茶多酚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日化等不同领域。由于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癌,抗辐射,降血糖,血脂,血压及捕集体内游离基等多方面的性能,同时茶多酚又是以茶叶为原料分离得到,抗氧化活性远比维生素E、BHA等常用抗氧化剂性能强。食品的很多添加剂如柠檬酸,苹果酸等,都同茶多酚的抗氧化活性存在协同效应,

19、因而茶多酚作为天然食品抗氧剂,替代BHT、BHA、TBHQ、PG等合成抗氧化剂,产品附加价值高,在食品加工,生产,贮存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近年来其应用领域又逐步从食品抗氧剂拓展到向医疗保健方面发展。茶多酚在食品、药品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目前在国内外市场不断走俏;业内人士初步估算,“茶多酚”约有十几亿元的市场需求,亟待国内企业深入挖掘开发。“茶多酚”是从茶叶中提炼的浅绿色或浅黄色的粉末,对各种食品、化妆品、保健品和药品等具有优异的抗氧化能力和防腐保鲜作用,许多发达国家已把这种纯天然的抗氧剂作为化学抗氧剂的最佳替代品,并广泛用作各类食品添加剂。我国“茶多酚”市场尚处萌芽阶段,但在饮料、化妆品

20、、保健品等领域,“茶多酚”正逐步取代原来使用的化学原料,应用领域不断加大。专家预计,未来几年国内外“茶多酚”需求量将迅速攀升至2000吨左右,其市场规模可达十几亿元,投资“茶多酚”这个朝阳产业无疑将为国内茶叶深加工企业提供巨大商机。(3)边销茶前景边茶都是针对特殊的消费群体而生产的,因此其市场的需要量也比较稳定,一直以来边茶的总需求量一直维持在2万多吨。但近几年,随着边茶多种功效的日益凸显,被越来越多的内地消费者所接受并喜爱,其市场需求量也迅速上升,2007年边茶的消费量已达到6.45万吨。边茶之所以走红,是因为其本身的价值和品质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和需求。进入新世纪以来,人类生活质量获得飞速提高

21、。但随之而来的“都市文明病”也迅速蔓延。亚健康、高血脂症、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随着高速紧张的生活节奏,多种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步步紧逼。2004年,中华医学会对我国八大城市的“三高症”调查显示:“三高”在壮劳力阶层达到了近20%,并且有高达26%的人群处于临界状态。香港600万人口中,已经被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接近100万。其它诸如肥胖症、痛风、脂肪肝、肿瘤等也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这些现象为今天的人类敲响警钟,他们渴望所有的疾病概率不要落在自己身上,从而揭开了寻找新方法“杜绝亚健康,爱惜生命”的新纪元。在对各种茶类的探寻中,医学专家首肯了冰封千年的古老边茶,认为边茶其实就是最天然的上

22、等保健饮品。医学专家们发现:在青藏高原强辐射、高寒缺氧的环境下,藏民饮食以牛羊肉、奶酪、酥油和青稞为主。但海拔2500米以上,水温沸点一般在6580左右,所以藏族同胞煮熟的食物其实都是半生熟的,但他们很少出现三高症或消化不良。究其原因,发现与他们时刻不离的边茶有极大的关系。藏族谚语说:“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随着边茶在抗癌、减肥、降血脂、降血糖、抑制动脉硬化、抑菌、补充维生素及氟、硒等微量元素方面有明显效果,其知名度也不断提升,不仅是边区藏族同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须品,而且也越来越受到内地人的喜爱。因此,边茶的需求量肯定会越来越大,边茶的生产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2.1.3项目产品的市

23、场竞争优势(1)项目区产品生产成本竞争优势分析在茶叶生产中,鲜茶的采摘较为费工,而项目区农村劳动力丰富,为鲜茶的采摘提供了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保障,能够有效地降低采摘鲜茶的成本。由于积极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实施“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建立规范化核心示范基地,与茶农签订茶叶管理、收购、服务协议,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把项目区的茶农变为“原料生产车间”的农业工人,既保证企业优质原料来源,又有效地降低了运输成本,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2)品种优势南江位于川东北盆周边缘大巴山脉,米仓山南麓,南北气候交汇带,年平均气温16.2,年降水量1172

24、.3mm,森林覆盖率65.5%以上,整个境内树木葱葱,山青水秀,鸟语花香,云雾缭绕,生态宜人,是少有的生态大县和仙境般的旅游大县,是生产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富硒茶的理想之地。全县有宜茶地40余万亩,土壤肥沃,土壤中有机质含量3%以上,富含微量元素硒,是中国两大富硒地带之一。南江大叶茶属国家级优良品种,具有发芽早,产量高,持嫩性强,氨基酸等生化成分含量高且富含微量元素硒的特点,经四川省农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茶叶中硒量为0.26ug/g以上。其产品具有独特的兰花香,且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鲜醇爽口,经久耐泡、回味无穷,正如在四川茶叶界所说:历史悠久看蒙山,规模品牌看峨嵋,品质优良看南江

25、。是全国少有的特色名优茶。2009年,南江大叶茶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详见附件)。品质优良的南江大叶茶为本项目加工生产的富硒优质茶叶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本项目产品具有独特的品种优势。(3)品牌优势南江县特有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造就了南江县茶叶香高味醇,鲜爽回甘的高山茶品质,且内含物丰富,尤其是富含硒元素。2008年南江县通过了全国高科技食品产业化委员会的评审,顺利取得“中国富硒茶之乡”的美誉。(详见附件)南江有悠久的种茶历史,明正德年间,“金杯茶”就列为贡品,以“南江大叶茶”品种为原料研制生产的“云顶茗兰”、“云顶绿芽”曾先后荣获国际国内金、银奖二十多项,2

26、001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AA级绿色食品,2004年被农业部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定为有机食品。2.2产品市场定位该项目产品定位为“有机”和“富硒”为主,市场定位以中高档消费为主,面向国内外广大市场。利用南江县茶叶及鲜茶市场的品牌优势,逐步提高南江县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逐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通过优质绿茶和茶叶深加工,提高茶叶综合利用水平和附加值。本项目富硒优质绿茶主要定位于广大的城乡居民用作日常茶饮品。边销茶主要定位于四川藏区等少数民族地区。茶多酚已经广泛用于食品、医药、日化等不同领域,目标销售对象是保健品行业、化妆品行业。2.3销售策略和营销模式2.3.1销售策略本项

27、目将立足自身独有的品质优势、茶文化优势,构造企业生产战略和营销战略。以市场为中心,以消费需求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是企业一贯的经营理念。项目运作牢固地建立在经济效益基础上,并兼顾社会效益。各阶段产品营销方案的制订和调整,从市场的需要出发,保持充分的灵活性。在项目规划的实际操作上,采取分步实施、逐步拓展,稳扎稳打的策略。市场营销的观念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1)大力推行和实施名优茶品牌战略大力推行和实施名优茶品牌战略,提升品牌价值,从而提高“云顶”系列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提高茶产品附加值。重点营销“云顶”等名优茶品牌,使之尽快成为全国性知名品牌。(2)重视标准化生产从茶叶种植到加工,

28、均按标准化生产,以高品质产品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先占领省内茶叶市场,后扩大至国内各大城市,逐步拓展国际市场。(3)产品系列化、层次化、多样化,以高品质和多元化的产品打动消费者。2.3.2营销模式(1)积极参加国内、国际相关交易会,如西博会、广交会、茶叶高峰论坛等,寻求与广泛的经销商合作。(2)建立企业茶叶精品电子商务网站。飞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极大地提高了各阶层人们的办事效率。上网咨询和网上购物日益成为时尚和潮流,并且应用越来越广泛。茶叶精品电子商务网站的建立将使海内外各机构和消费者“网上定购”成为现实。(3)平面媒体宣传:报刊杂志主要宣传产品概念,介绍富硒茶叶的保健原理。目的就是让消费者对产品

29、有一个深入的了解。(5)电视媒体宣传:加强品牌曝光度,教育消费意识,刺激消费冲动。(6)户外广告宣传牌宣传:主要树立产品品牌形象。(7)公交车身宣传:流动性、大众性较好。(8)企业网站介绍:提供了使消费者深入了解企业产品的有效方式,消费者随时随地可以通过网站获得企业相关的信息。2.4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建设公司营销部专门负责产品销售,并聘请专业咨询公司作长期营销顾问,培养一批专业知识丰富、营销能力强的专业人员;以业绩为核心,注重对销售人员的营销知识和销售技能的考核;以销售精英为核心,造就一支过硬的营销队伍。公司的销售网络如图2-1所示:公司市场部产品交易会营销部外贸公司国内外市场图2-1项目销售

30、网络构建图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3.1地理位置南江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边缘,地跨北纬31523244,东经1062610707,东邻通江,南接巴中市区,西界旺苍,北与陕西省宁强、南郑县毗邻,是时代先锋王瑛生前工作县、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国“5.12”地震重灾县、全省扩权强县试点县。全县辖48个乡镇、522个村、86个社区,幅员面积3383平方公里,总人口70.36万人,有耕地42.35万亩。县内最低处海拔370米,最高海拨2507米,平均海拨1100米,地势北高南低,山水相依,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3.2自然资源状况(1)气候状况南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适宜,丘

31、陵区无霜期300330天,山区无霜期260280天,各地年平均气温最高17度,最低16.3度(气温记录最高40.3度,最低零下9度),年平均日照丘陵区18702590小时,山区14701570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1001200毫米。适宜于茶叶生长。(2)土壤状况南江县地处川东北盆周边缘大巴山脉,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达3%以上,富含微量元素硒。全县有宜茶地40余万亩,发展富硒茶产业潜力巨大。南江茶叶中微量元素硒的平均含量符合农业部发布的富硒茶标准(NY/T6002002),是全国少有的富硒茶产区,在我国茶叶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3)河流水系及水质状况纵贯全县的南河属渠江水系干流,

32、最大径流每秒128000立方米,最小径流每秒10800立方米。主要有南河、明江等大小溪流,水文网系密集,切割较深,洪水期间有猛涨速落的特点,径流量和径流分配在年内实际变化差异较大。水域上游无工业污染区,河流及地下水检测表明,其水质均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3.3社会经济状况南江县是一个传统农业生产县,全县70.36万人口中,农业人口59.72万人,2009年农民人均收入3615元。南江县是集偏远山区、革命老区、生态环境区于一体的贫困县,积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农户脱贫致富显得尤其迫切。3.4基础设施条件(1)交通状况全县公路畅通,公路完好率达80%,乡村公路通达率达到92.

33、3%,县内交通大骨架和大网络基本形成。广巴铁路、广巴高速等六条大动脉贯穿项目区,交通十分便利。(2)通讯状况全县100%的乡镇实现程控、移动双通,100%的村开通程控电话。建有省、市、县三级贯通、全国联网、统一管理、分级运营、利益共享、协调发展的广播电视网络。建有全县信息网络交换平台和网控中心,为各类公共信息网、专业信息网的互联互通提供交换和处理平台。基本实现了电信、电视、计算机网络“三网”的相互融通。(3)能源状况电力:全县完成了城乡电网改造,实现了“两改一同价”目标同时开展了天然气发电示范电站的前期工作。天然气:相邻通江县储藏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并已得到了充分开发利用,县域内已开通了天然气

34、,居民使用率达25%。3.5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3.5.1政策环境连续七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难得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遇。由于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科技扶贫政策,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政策在四川省的全面实施,为四川茶叶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政策基础和环境条件。四川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茶叶产业的发展,把茶叶产业列为全省十大农业支柱产业(列第五位)来抓,这为川茶及南江县茶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环境条件。另一方面,种茶助农增收效果十分明显,使茶农从事茶叶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这为四川省和南江县茶叶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南江县为全国41个地震重灾县之一,为恢复灾后重建工作,有国家、省

35、、市、县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亦有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项目建设环境十分宽松。3.5.2资源优势(1)南江县具有种植茶叶的环境和气候优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5.59%,绿化率98%,高于全省9个百分点。于2007年9月23日荣登中国生态旅游大县榜首,空气和水质一流,动植物保持了纯天然本色。整个项目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年无霜期长,土壤肥沃,无污染源。(2)项目区农民具有种植茶叶的基础。茶叶是南江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当地农民有着丰富的茶叶种植经验。全县常年种植面积在10万亩左右。3.5.3市场优势(1)市场需求优势南江县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造就了南江茶叶具有香高味醇,鲜爽回甘的高山茶

36、品质,且内含物丰富,尤其是富含微量元素硒。2001年11月,“云顶”牌“云顶茗兰”、“云顶绿芽”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AA级绿色食品,2003年3月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2004年5月,获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的有机食品认证。2005年“云顶”商标被评为四川省著名商标,2006年云顶系列产品获四川省质检局质量安全许可认证,2008年“云顶”绿芽、“云顶”毛峰、“云顶”炒青又分获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项目企业产品的市场优势十分明显。目前,富硒茶的营养保健作用已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除了茶叶本身的降血脂、清热解毒、强心利尿、提神醒脑功能外,还有硒的抗氧化、抗癌、防辐射、抗衰老、提高

37、免疫功能等作用,而饮用含硒茶又被认为是缺硒地区人们补硒的重要途径。富硒茶不仅受到国内市场欢迎,而且在国际市场亦具较强的竞争力,发展富硒茶产业,既具有资源优势,又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3.5.4科技开发能力项目业主自身开发能力强,具有较完备的人才结构,有近五十年的生产加工经验。四川省元顶子茶场长期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精诚合作,联合拓展研发平台,有着强大的技术支撑。加之茶场技术人员锐意进取,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加强技术合作,科技开发能力一直在南江县乃至整个巴中市都位于前茅。第四章企业基本情况4.1建设单位概况四川省元顶子茶场(原国营元顶子茶牧场)始建于1951年,2001年注册资金140

38、万元,全场总面积25618亩,其中茶园3000亩,草场7000亩,森林1.5万余亩,现有职工103人,固定资产600万元。全场以茶叶、黄羊、林业为主导产业。现有茶叶生产技术人员70余人,年产茶叶15万公斤,年出栏南江黄羊种羊2000余只、商品木材500立方米,是巴中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之一。2007年全场茶叶、林业、畜牧业生产实现产值900余万元,创利税120万元。近年来,元顶子茶场按有机食品生产要求建立了茶叶生产加工质量手册,制定了有机食品的原料管理制度和车间加工管理制度,在茶叶生产加工的全过程,均严格按照有机食品标准进行标准化生产管理,实现了有机茶叶原料生产、运输、加工、保管、销售的全

39、程质量控制。2001年11月,“云顶”牌“云顶茗兰”、“云顶绿芽”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AA级绿色食品,2003年3月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2004年5月,获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的有机食品认证。2005年“云顶”商标被评为四川省著名商标,2006年云顶系列产品获四川省质检局质量安全许可认证,2008年“云顶”绿芽、“云顶”毛峰、“云顶”炒青又分获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4.2法人代表简介李清,男,汉族,大专文化,生于1968年10月,籍贯四川省渠县黎乐乡。现任南江县农业局茶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兼国营四川省元顶子茶场场长。李清同志1990年7月,毕业于四川省达县农业学校农学专业,20

40、03年6月获川农大农业技术与管理专业专科文凭。1990年10月参加工作,先后在南江县元潭乡政府、南江县农业局、国营四川省元顶子茶场工作。其间1995年-2000年任土肥站副站长,2007年10月-2010年2月任茶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2009年1月至今兼任国营四川省元顶子茶场场长。李清同志1994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以工代赈基本农田水利建设一等奖,1998年获四川省农业厅农业丰收奖三等奖,同年获南江县人民政府粮食工程先进个人,是南江县第七届、八届政协委员。李清同志具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和企业经营能力,具备与完成项目建设和经营相适应的管理能力,多次受到县委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表彰。4.2研发能力本项目业

41、主技术依托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是四川省专门从事茶学科研、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及生产技术指导的唯一省级研究所。主要从事茶树育种、栽培、植保、茶叶加工、生理生化、新产品开发及茶叶经济等方面研究,以茶叶应用和开发研究为主,同时有重点地开展茶学基础理论研究。2000-2005年茶叶所获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五项(其中一、二等奖各一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全程机制紧条形名茶加工工艺),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茶鲜叶分选机),选育省级茶树新品种3个,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共发表科技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6部,制定或参与制定农业部和四川省茶叶有关标准3部。茶叶所在科研的同时,十分注重科技成

42、果的应用和转化,长期为全省茶区培养技术人才,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技术示范,为茶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并为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建议,当参谋,积极促进地方和我省茶叶经济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茶叶所通过成果的示范推广、茶叶系列实用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为20余亿元,其技术应用在四川省茶叶生产中的覆盖率为67.0%以上,从而为四川茶叶经济的发展和四川茶叶科技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5.1项目建设内容在现有元顶子茶场内改建、扩建茶叶精深加工车间12360,购置各类加工生产线6条和相关配套设备,形成年产1000吨富硒优质茶产品的能力。5.2总图运输和公用

43、辅助工程5.2.1总体布局原则(1)有利环境保护,便于排污处理。(2)根据风向特点,进行合理规划。(3)结合地形特点进行因地就势的平面布置。(4)平面布置应满足工艺要求。(5)厂内道路布置合理,运输通畅。5.2.2总平面布局结合拟选场地的实际情况,总平面布置按功能将南侧作为职能部门区,北面作为生产区。从总平面布置可以看出,符合总平面布置的原则,既紧凑又合理,还利用了原有的建筑和部分设备。整个厂区设2个出入口,实现人流、物流、原料、成品入货分道进出,保证通畅。全厂设有环形通道,既利于物资运输,又满足消防要求。竖向设计标高规划结合现有公路标高,设计标高与路面标高相协调。场地坡向与自然地形相结合,经

44、处理达标后的生产污水及地面雨水分别排至沿厂区两条次道路修建的排水管引向厂区外排。总平面布置下图图5-1项目总平面布置图5.2.4总平面设计指标总平面设计指标详见表5-1。表5-1总平面设计技术指标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厂区占地总面积m22000030亩2建筑占地面积m2123603道路、围墙、停车场等占地m216404绿化占地面积m260005建筑系数%61.86场地利用系数%707绿化系数%305.2.5场外主要运输量及运输方式本次设计厂内外运输总量为5000吨。根据本工程的特性、工艺特点和地形条件,厂外运输采用汽车运输,厂内运输采用专用运输车。5.2.6公用、辅助工程5.2.6.1公用工

45、程(1)给水本项目水源由元顶子茶场自有供水系统供应,厂区设给水配送中心和水塔,以便对供水进行调节,保障厂区稳定供水和保证正常生产。生产用水量:本项目生产工程中用水很少,主要用于茶叶清洗,按每生产一吨茶叶消耗1m3水估算,生产用水量Q=30 m3/d。生活用水量:厂区总劳动定员为100人,每日生活和淋浴用水量按180L/人?d计,生活用水量为Q=18 m3/d。浇洒、绿化用水量:厂区道路、绿化、场地浇洒用水量,按生活用水量的25%计,Q=4.5 m3/d。另外清洗茶叶的水,经处理后用于绿化。消防用水量:厂区按一次灭火用水量30L/S计,消防用水量Q消=10.8 m3/h。(2)排水本工程排水分为

46、生产污水、生活污水和雨水排水系统。全年生活污水经厂内设置的化粪池初步处理后排至厂外的工业集中区污水管网系统;生产污水主要为茶叶清洁水,经管道送至厂内设置的污水处理中心处理达标后用作绿化用水;厂区雨水由厂区内设置的道路边沟收集后排出厂外。(3)消防设计根据“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结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和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的要求对本项目进行消防设计。消防系统包括室内消火栓系统、室外消火栓系统和移动式灭火器。企业内部成立义务消防队,定期开展消防训练,做到既能防火又能灭火,提高自防自救能力。厂区所有建筑物按照国家有关消防规定设立消防通道、配备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定期检查和维修,确保消防器材和设施的安全有效。根据国家消防法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要求,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具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