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千克认识教学案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桌上来了两位新朋友,它们是一袋红枣和一袋木耳。它们正在争论,都说自己重,同学们,你能想办法帮它们解决这个问题吗看谁想的办法多。学生分四人小组活动,得到两个解决办法:掂一掂、称一称(教师板书)二、操作体验,认识千克1、学生尝试称一称红枣的重量。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红枣比较重,你还想知道一些什么问题呢?生:红枣究竟有多重?师:那我们现在就用秤来称一称。问题:观察秤面,你看到了什么?2、认识秤面,认识千克生:我看到指针指着数字 1,还有英文 kg.提问:昨晚我们已经预习过了,kg 表示什么呢?生:kg
2、 是千克的符号,千克又叫公斤。师:那现在显示的重量是多少呢?生:1 千克。师:如果我在加上一包,指针由会指着数字几呢,表示几千克呢?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推算出指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千克。3、进一步感受和体验 1 千克。(1)称一称、拎一拎、数一数 1 千克鸡蛋。小组合作称出 1 千克鸡蛋,拎一拎,感受一千克有多沉,数一数一千克鸡蛋大约有多少个。小组汇报活动结果。师:想一想,同样是 1 千克鸡蛋,为什么各组数出道个数略有差别?(2)进一步认识和明确整千克数。谈话:1 千克鸡蛋大约有 17 个,照这样计算,2 千克鸡蛋大约有几个?你能称出 2 千克鸡蛋吗?三、应用拓展,完善体1、依托“想想做做”第一题教学“净含量”出示教学挂图:一袋盐水鸭和一袋大米。师: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生:米袋上标明 5 千克。师:如果把这一袋大米放到秤上称一称,应该是 5 千克还是比 5 千克多?为什么?由此理解“净含量”。2、做:“想想做做”第 2 题,理解 1000 千克有多重。3、认识形形色色的秤。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上广泛的,用来称物品重量的秤也是各种各样的。出示教学挂图,说说各种秤在什么情况下使用。4、做“想想做做”第 3 题:说说秤面上各种物品的重量。四、总结延伸同学们星期天到超市去看一看,记一记,那些物品重 1 千克,那些物品重几千克,你能拎起几千克的物品?拟写人:杨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