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2022)2022 届初中物理机械运动基本知识过关训练届初中物理机械运动基本知识过关训练 单选题 1、有五位同学轮流用同一把刻度尺先后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他们测量的结果分别是:18.23cm,18.65cm,18.24cm,18.25cm,18.22cm该物体长度的平均值是 A18.318cm B18.32cm C18.235cm D18.24cm 答案:D 解析:(1)偏差较大的读数是错误的,去错误读数,取其余 4 个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即为测量结果(2)在测量长度时,通常采用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故只要计算出四次测量的平均值即可,但是在最后结果的确定时,
2、还要注意小数位数的保留规则与测量值相同 从题中提供数据可知,18.65cm 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所以 18.65cm 是错误的,应该去掉;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物体的长度最终应记录为:L=18.23cm+18.24cm+18.25cm+18.22cm4=18.24cm.故选 D.2、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 10 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从左向右运动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的小球运动得越来越快()AB CD 2 答案:C 解析:物体在做加速直线运动时,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距离逐渐变大,可根据这个特点来进行选择。A相邻小球的间隔时间相同,但距离先变大后变小
3、,故小球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故 A 不符合题意;B相邻小球的间隔时间相同,间隔距离也相同;故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B 不符合题意;C相邻小球的间隔时间相同,间隔距离逐渐增大,则说明小球做加速运动;故 C 符合题意;D相邻小球的间隔时间相同,间隔距离在减小,则说明小球做减速运动;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3、2019 年 10 月 1 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阅兵中,由陆、海、空三军航空兵组成的 12 个空中梯队,以前所未有的磅礴阵容接受检阅。图所示是某架飞机悬挂党旗匀速通过天安门上空的情景。悬挂在飞机钢索上特制的党旗颜色鲜艳、状态舒展,又不摆动,有很好的展示效果。下列说法中
4、正确的是()A以飞机为参照物,党旗是运动的 B以天安门为参照物,党旗是运动的 C以党旗为参照物,飞机是运动的 D以飞机驾驶员为参照物,飞机是运动的 答案:B 解析:3 A飞机悬挂党旗匀速通过天安门上空时,党旗与飞机之间没有发生位置变化,以飞机为参照物,党旗是静止的,故 A 错误;B飞机悬挂党旗匀速通过天安门上空时,党旗与天安门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以天安门为参照物,党旗是运动的,故 B 正确;C飞机悬挂党旗匀速通过天安门上空时,党旗与飞机之间没有发生位置变化,以党旗为参照物,飞机是静止的,故 C 错误;D飞机悬挂党旗匀速通过天安门上空时,飞机驾驶员与飞机之间没有发生位置变化,以飞机驾驶员为参照物
5、,飞机是静止的,故 D 错误。故选 B。4、某同学乘观光电梯随电梯竖直上升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美景收入眼中。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B以该同学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该同学是静止的 D以电梯为参照物该同学是静止的 答案:D 解析:A观光电梯带着游客上升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电梯是运动的,故 A 错误;B观光电梯带着游客上升过程中以该同学为参照物,人与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地面是运动的,故 B 错误;C观光电梯带着游客上升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该同学与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该同学是运动的,故 C 错误
6、;D观光电梯带着游客上升过程中以电梯为参照物,该同学与电梯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则该同学是静止的,故 D 正确。故选 D。4 5、图是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的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甲 乙 B由图像得,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4:9 C若它们相对地面均向东行驶,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行驶 D甲车 2 小时行驶的路程,乙车需行驶 3 小时 答案:A 解析:AB由图像可知,路程和时间成正比即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s甲=180km 时,t甲=2h,当s乙=120km时,t乙=3h,甲乙两车的速度 甲=甲甲=180km2h=90km/h 乙=乙乙=120km
7、3h=40km/h 则甲 乙,甲乙速度之比 v甲v乙=90km/h40km/h=94 故 A 正确;B 错误;C若它们相对地面均向东行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行驶,故 C 错误;5 D甲车 2 小时行驶的路程 s甲1=v甲t1=90km/h2h=180km 乙车需行驶的时间 2=甲乙=180km40km/h=4.5h 故 D 错误。故选 A。6、词人辛弃疾在西江月遣兴中写道:“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如何,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日去”。词人认为松树动起来要来搀扶喝醉的自己,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地面 B辛弃疾 C松树 D周围其他树木 答案:B 解析:作者醉酒之中,以自
8、己为参照物,松树好像是运动的,要过来扶自己。所以选择的参照物是作者辛弃疾自己。故 ACD 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故选 B。7、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5m/sB全新的 2B 铅笔长约 18cm C课桌的高度约为 1.5mD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 1cm 答案:B 解析: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 1.2m/s 左右,故 A 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长度在 20cm 左右,铅笔的长度略小于 20cm,长约 18cm,故 B符合实际;6 C中学生的身高在 160cm 左右,课桌高度约为 0.8m 左右,故 C 不符合实际;D头发丝的直径在 75u
9、m 左右,一张纸厚度略大于 75um,在 100um 左右,故 D 不符合实际。故选 B。多选题 8、某同学 4 次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为2.57cm、2.58cm、2.58cm和2.57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他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为0.1cm B四次测量结果不同全都是由于测量过程中存在误差导致的 C该物体的长度为2.58cm D只要这名同学换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就可以避免误差 答案:ABC 解析:A由题中测量数据知道,数据单位是 cm,小数点后有两位数,则测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 1mm=0.1cm,故 A正确;B由测量结果知道,四次测量结果是估读不同,可以理解是
10、误差造成的,故 B 正确;C由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知道,该物体的长度为 2.57cm+2.58cm+2.58cm+2.57cm4 2.58cm 故 C 正确;D采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 D 错误。故选 ABC。9、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7 A在测量中,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允许的 B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 C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会造成实验误差 D利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答案:BD 解析:A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这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它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只可以减小,却不能避免,故 A 错
11、误;B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误差,却不能避免误差,故 B 正确;C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会造成实验错误,而不是误差,故 C 错误;D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 D 正确。故选 BD。10、2020 年 5 月 8 日,我市初中毕业年级学生返校复课。甲、乙两同学同时从家中步行到学校,刚好在学校大门口相遇,他们的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同学从家中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一样大 B甲的速度始终比乙的速度大 C1012min,甲处于静止状态 8 D1216min,乙的平均速度为 2m/s 答案:AD 解析:A由图可知,甲
12、、乙同学从家中到学校的路程、时间都相同,故平均速度一样大,故 A 正确;B由图可知,甲前 10 分钟速度大于乙速度,1216min 乙速度大于甲速度,故 B 错误;C由图可知,1012min,乙处于静止状态,故 C 错误;D由图可知,1216min,乙通过的路程为 960m-480m=480m 时间为 16min-12min=4min=240s 故 1216min,乙的平均速度为 480m240s=2m/s 故 D 正确。故选 AD。综合题 11、物体下落的运动是司空见惯的,但人类对它的认识却经历了差不多两千年的时间。最早研究这个问题的,大概要算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了,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
13、快慢跟它的轻重有关,重的物体下落得快。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首先指出亚里士多德对落体认识存在问题,然后得出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的结论,最后用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结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之所以看到物体下落的快慢不同,是因为空气阻力的影响。如果没有空气阻力,所有物体下落的快慢都一样。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物理模型,我们生活中的重物从空中由静止下落,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大量的实验和科学推导发现,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运动时间t时的速度大小为v=gt、下落的高度为=122,其中g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不做9 特殊说明时g=10N/kg,而 1N/kg=1m/s2。请根据上述材料
14、,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双选);A真空环境下,铁片和羽毛从静止开始下落,两者下落的一样快 B把一个物体以一定速度竖直向下抛出,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C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其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 D钢球从离地面 lm 高度由静止释放,落地的时间取决于钢球的重力(2)如图所示,墙壁上的窗子高度d=1.4m,窗子上边缘到天花板的距离h=1.8m。一个小球从天花板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求:小球到达窗子下边缘时速度的大小_?答案:AC 8m/s 解析:(1)1A由题意可知,真空环境下,没有空气阻力,重物和轻物下落同样快,故铁片和羽毛从静止开始下落,两者下落的一样快,故 A 正确;B由
15、题意可知,自由落体运动是重物从空中由静止下落,不考虑空气阻力下的运动,故把一个物体以一定速度竖直向下抛出,物体不是做自由落体运动,故 B 错误;C由v=gt可得,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其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故 C 正确;D由=122可知,钢球从离地面 lm 高度由静止释放,落地的时间取决于钢球释放时离地面的高度,故 D 错误。故选 AC。10 (2)2由题意可知,一个小球从天花板由静止释放,到达窗子下边缘时通过的距离为 h=h+d=1.8m+1.4m=3.2m 由=122可得,小球所用时间为 =2=2 3.2m10N/kg=0.8s 由v=gt可得,小球到达窗子下边缘时速度的大小为 v=gt=
16、10N/kg0.8s=8m/s 12、关于测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面四个测量数据中,所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1 分米的是 _;A0.00158 千米 B5.0 米 C7.26 分米 D32 毫米(2)某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本书厚度为 8.90 厘米,这本书共有 178 页。则每张纸的厚度为 _;(3)用一根金属丝在圆杆铅笔上,密绕 20 圈,如图所示,那么这根金属丝的直径是 _mm。答案:A 0.10cm 1.0 解析:(1)1A因为 0.00158 千米=1.58 米 所以“5”对应的单位是 dm,即最小刻度为 1dm,故 A 符合题意。11 B5.0 米,“5”对应的单位是米,即最小刻度为 1m,故 B 不符合题意。C7.26 分米,“2”对应的单位是 cm,即最小刻度为 1cm,故 C 不符合题意。D因为 32 毫米=3.2 厘米 所以“3”对应的单位是 cm,即最小刻度为 1cm,故 D 不符合题意。(2)2书本纸张的张数为 =1782张=89 张 则一张纸的厚度为 =8.90cm89=0.10cm(3)3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20 圈的细铜丝的宽度为 l=12.00cm10.00cm=2.00cm=20.0mm 故细铜丝的直径 =20.0mm20=1.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