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代谢当量的康复训练在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194119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代谢当量的康复训练在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于代谢当量的康复训练在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基于代谢当量的康复训练在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71第 41 卷 第 18 期2023 年 9 月基于代谢当量的康复训练在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分析杜雪凤 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菏泽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山东 菏泽,274000摘 要:目的 分析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基于代谢当量的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8 月2022 年 7月菏泽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 102 例,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为研究组(51 例)与对照组(51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基于代谢当量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T)、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

2、)评分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与再住院情况。结果 干预 3 个月后研究组心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 3 个月后研究组 6MWT 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3 个月后研究组 MLHFQ 问卷中情绪领域、躯体领域与其他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代谢当量的康复训练能够改善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其运动耐量,保障生活质量,且不会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再住院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关键词:代谢当量;康复训练;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

3、23)-18-0071-041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组病情复杂且进展缓慢的临床综合征,其中以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在临床最为常见。目前,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主要采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联合调整生活方式抑制疾病进展,降低死亡率,保障生存质量。同时,一些研究发现,康复训练是促进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康复的重要手段1-2。然而,临床尚缺少规范的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康复训练方案,加之本病多见于老年群体,此群体机体功能减退且病情复杂,导致常规康复训练的适宜性与安全性仍有不足3。因此,探寻合理且安全的康复训练模式促进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恢复、抑制疾病进程十分必要。代谢当量是评价活动强度的客观指标之

4、一,其以安静坐位状态下消耗的能量作为基础,获取各类型活动相对能量的代谢水平,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康复训练,不仅可以避免运动过量,且弥补了运动量不足,继而维持耗氧量平衡4。为了完善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案,本研究选取2021 年 8 月2022 年 7 月菏泽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 102 例,探讨基于代谢当量进行康复训练取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 2021 年 8 月2022 年 7 月菏泽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 102 例,按照随机数表进行分组,即研究组(51 例)与对照组(51 例)。在性别、年龄、病程、体质作者简介:

5、杜雪凤(1987),女,汉族,籍贯:山东省菏泽市,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心内科康复。量指数(BMI)、心率、NYHA 分级一般资料比较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 1。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研究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5中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的标准诊断;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为级或级;生命体征平稳,具有良好的沟通与读写能力。排除标准:恶性心律失常、严重心肌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炎以及有症状的主动脉瓣狭窄;未控制的高血压;肺栓塞;恶

6、性肿瘤;躯体功能障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精神疾病。1.3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遵医嘱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治疗,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采用口头宣教、视频宣教联合发放健康手册等方式对患者与其家属进行疾病健康知识指导,主要内容包括疾病发病诱因、危害、治疗方法与注意事项、合理饮食、原发病控制等;以高营养、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饮食结构为主,严格限制钠摄入量;指导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运动,其中 NYHA 心功能级的患者避免剧烈劳动或运动,级患者进行轻体力劳动,级患者限制活动、保持生活自理,级的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患者出院后每周进行 1 次电话随访,及时了解其康复现状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

7、础上进行基于代谢当量的康复训练,具体方法如下。(1)组建康复护理小组。由专科医生 172第 41 卷 第 18 期2023 年 9 月名、康复医师 1 名、护士 5 名、护士长 1 名组建康复护理小组。明确小组成员分工,其中专科医生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疾病问题,并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方案;康复医师参与制订康复训练方案,并对护士进行康复知识培训;护士实施具体的康复训练内容;护士长监督康复训练的落实情况,协调与分配各项护理任务。(2)制订基于代谢当量的康复训练方案。建立患者个人信息档案:小组护士收集患者资料,包括体质量、身高、心功能、基础疾病等情况,建立患者个人信息档案。康复师使用 Bruce 改良平板

8、运动试验对患者代谢当量进行检测,方法:患者进食 2 h 后进行运动平板试验,记录完成试验的最大代谢当量与所需时间,期间持续监测血压、心电图与心率等生命体征指标,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心绞痛等症状,或者ST 段持续 2 min 降低超过 2 mV,收缩压降低超过 10 mm Hg(1 mm Hg0.133 kPa)立即停止试验。小组成员分析患者的代谢当量,明确其活动项目、安全活动量、活动时间,之后结合其心功能与个体情况制订康复训练方案。(3)基于代谢当量的康复训练方法。1 代谢当量当为 3.5 mL/(kgmin),静息状态下的氧耗量为 1 代谢当量,其中 NYHA 心功能分级为级的患者进行代谢当

9、量 35.5 的主动运动项目,项目包括慢速骑行、上下楼梯等,1520 min/次,12 次/d;级患者进行代谢当量 12.5 的运动或活动,项目包括室内活动、慢走、自行穿衣与洗漱等,1015 min/次,12 次/d。此外,指导患者与其家属进行康复训练时注意识别不良反应,若有心前区不适、发绀、面色苍白、严重疲乏感等症状立即让患者停止活动,报告专科医生,重新评测并调整运动方案。患者出院后每周进行 1 次电话随访,及时了解其康复现状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每间隔两周再次评价患者的代谢当量值,以便及时调整运动方式。两组均持续干预 3 个月。1.4 观察指标(1)心功能指标6:通过彩色超声心动图对干预前与

10、干预 3 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心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进行检测,其中心输出量正常值为 56 L/min,每搏输出量正常值为 6080 mL,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值为55%65%。(2)运动耐量:采用 6 min 步行试验距离(6MWT)对干预前后两组干预前与干预 3 个月后的运动耐量进行比较,6MWT 为 6 min 内患者的平地行走距离,距离与运动耐量呈正相关。(3)生活质量:通过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对于两组患者干预前与干预 3 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问卷共包括情绪领域(025分)、躯体领域(040分)与其他领域(040 分)3 个维度,评分范围为 01

11、05分,共 21 个条目,分值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4)心血管不良事件与再住院率: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再住院率,不良心血管事件观察指标为胸痛、心悸、严重心律失常。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胸痛+心悸+严重心律失常)例数/总例数 100%。1.5 统计学分析采用 SPSS 2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描述,行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n(%)描述,行2检验,P0.05);干预 3 个月后,研究组患者心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表 3 两组患者运动耐量比较(x-s,m)组别例数干预前

12、干预 3 个月后研究组51295.6510.23350.6513.58*对照组51293.6813.45325.0010.56*t0.833 10.648P0.4070.001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表 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x-s)/n(%)组别例数性别年龄(岁)BMI(kg/m2)病程(年)心率(次/min)基础疾病NYHA 分级男女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级级研究组5128(54.90)23(45.10)67.522.5623.561.85 3.250.85 123.6513.56 12(23.53)10(19.61)8(15.59)26(50.98)25(49.02)对照组

13、5126(50.98)25(49.02)68.003.0023.492.00 3.300.75 122.9815.50 13(25.49)8(15.69)6(11.76)24(47.06)27(52.94)2/t0.1570.8690.1830.3150.2320.0530.2700.3310.157P0.6920.3870.8550.7530.8170.8180.6030.5650.692 表 2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x-s)组别例数心输出量(L/min)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mL)干预前干预 3 个月后干预前干预 3 个月后干预前干预 3 个月后研究组514.221.055.8

14、51.36*48.254.0358.165.00*53.065.5862.256.00*对照组514.231.204.801.27*48.203.9853.654.56*53.044.9858.454.56*t0.045 4.0300.063 4.7590.019 3.601P0.9640.0010.9500.0010.9850.001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干预 3 个月后,研究组患者 6MWT 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3 个月后,研究组患者 MLHFQ 问卷中情绪领域、躯体领域与其他领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5。表 5

15、 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与再住院情况比较 n(%)组别例数心血管不良事件再住院情况胸痛心悸严重心律失常 总发生情况研究组511(1.96)1(1.96)0(0.00)2(3.92)1(1.96)对照组512(3.92)1(1.96)1(1.96)4(7.84)3(5.88)20.1770.260P0.6740.6103 讨论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主要表现为体液潴留、运动耐量下降、心律失常、呼吸困难等,不仅危及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还给其生活质量带来了不良影响。目前,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主要采用药物治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症状,抑制疾病进程,但对于心功能与运动耐量的改善效果仍有不足,难以保障患

16、者的预后与生存质量7。康复训练是疾病损伤后利于功能恢复的身体活动,能够强化机体免疫能力,加速疾病康复8。然而,常规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的康复训练方案尚无明确规范,临床效果参差不齐9-10。代谢当量是安静及运动状态下的代谢率值,通常用于评估患者的运动强度与心肺功能11-12。基于代谢当量的康复训练是以代谢当量为核心的康复干预模式,通过评估患者的代谢当量情况,制订合理的康复方案,可以有效保证训练的有效性与安全性13-15。为了完善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的康复方案,本研究基于代谢当量对 51 例患者进行了康复训练干预,结果显示干预 3 个月后研究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均高于对照组(P0.

17、05)。表明基于代谢当量的康复训练以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情况为依据,选取对应代谢当量的活动与运动方案,可以弥补传统康复训练缺少针对性的弊端,有效预防了运动过量增加的心脏负荷,或者运动量不足所致的干预失效,继而促进了患者心功能康复。同时,干预 3 个月后研究组患者 6MWT 大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说明,基于代谢当量进行康复训练指导,可以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究其原因为此干预方案对于患者运动与活动进行了量化,利于提高患者骨骼肌血管收缩舒张能力,继而增强运动耐受程度,为心功能康复与疾病预后提供有利的保障。近年来,随着现代医疗模式的变化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临床护理工作也从关注疾病本身,向着保

18、持患者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力的方向转变。一些研究发现,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偏低,主要与疾病导致的生理症状、经济负担、角色功能丧失、心理状态恶化等因素有关16-17。本研究发现,干预 3 个月后研究组患者 MLHFQ 问卷中情绪领域、躯体领域与其他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基于代谢当量的康复训练定量且客观地规定了活动量与活动强度,所以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此项干预方案并不会增加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再住院率,安全性较为理想18-20。综上所述,基于代谢当量的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增强其运动耐量,保障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参考文献1 夏彬

19、,胡希红,李秀丽.运动康复训练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意义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11):161-163.2 钟菁,李佳蓓,高旭斌,等.运动康复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系统评价J.武警医学,2021,32(9):747-751,757.3 邬海燕.基于心功能分级的阶梯式运动康复训练处方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9):1348-1350.4 陈敏,杨锋,马娟,等.基于代谢当量的康复训练对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病人心肺功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19(6):978-982.5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

20、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10):760-789.表 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x-s,分)组别例数情绪领域躯体领域其他领域干预前干预 3 个月后干预前干预 3 个月后干预前干预 3 个月后研究组5115.321.56 9.521.23*25.022.0317.651.56*26.351.5018.001.23*对照组5115.651.8912.321.05*20.001.7921.872.00*26.322.0022.561.52*t0.962 12.364 13.246 11.8810

21、.086 16.654P0.3390.0010.0010.0010.9320.001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治疗后,针灸推拿组VAS 评分低于牵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灸推拿组 ODI 评分较牵引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推拿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较牵引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中医针灸推拿治疗,可缓解疼痛,恢复腰椎功能活动度,改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关键字: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推拿;疗效;腰椎功能中图分类号:R24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3)-18-0074

22、-0527DE ARAJO A V L,NEIVA J F O,MONTEIRO C B M,et al.Efficacy of Virtual Reality Rehabilitation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A Systematic ReviewJ.Biomed Res Int,2019:7106951.28 邢娟,周媛,孙藏藏.综合护理干预在颈髓损伤患者气道康复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2,26(21):20-22,27.29 肖爱伟,于桂泳,任虹,等.深度呼吸训练器对下颈段颈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0,35(4):459-463.30PARK J,CHOI W A,KANG S W,et al.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in high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a series of 133 consecutive casesJ.Spinal Cord,2022,60(11):1014-1019.31 祁玉军,孙文琳,孟德钎,等.康复治疗的起始时间对不同节段脊髓损伤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8,21(5):652-655.上接 6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