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9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4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学案2022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9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4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学案年级:姓名:- 18 -第4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课标要求核心素养1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循环、能量在生物群落中单向流动并逐级递减的规律2举例说明利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人们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生态系统中的资源3解释生态金字塔表征了食物网各营养级之间在个体数量、生物量和能量方面的关系4阐明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地富集的现象1物质的循环总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生命观念)2分
2、析能量流动过程,归纳总结能量流动特点;根据碳循环过程构建循环模型(科学思维)3关注温室效应,作出解释,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社会责任)考点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能量流动的概述(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2)能量流动的四个环节2能量流动的过程(以能量流入第二营养级为例)(1)c代表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2)流入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的能量的去向d:自身呼吸作用散失。e: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其中e的能量又包括i:流入下一营养级。f:被分解者分解利用。j:未被利用的能量。3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原因分析(1)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原因:能量流动是沿食
3、物链进行的,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不可逆转的。各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所产生的热能不能被生物群落重复利用,因此能量流动无法循环。(2)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原因:各营养级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大部分能量。各营养级的能量都会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人教版必修3 P96旁栏)如果把各个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关系,用绘制能量金字塔的方式表达出来,是不是也是金字塔形?如果是,有没有例外?_提示:一般情况下,也是金字塔形。但是有时候会出现倒置的塔形。例如,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由于生产者(浮游植物)的个体小,寿命短,又会不断地被浮游动物吃掉,所以某一时刻调查到的浮游植物的数量可能低于浮游动
4、物的数量。当然,总的来看,一年中流过浮游植物的总能量还是比流过浮游动物的要多。与此同理,成千上万只昆虫生活在一株大树上,该数量金字塔的塔形也会发生倒置。4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2)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的输入和散失过程。()提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照射在生产者上的太阳能。()提示: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3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生产者同化的能
5、量。()4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该狼获得了兔子能量的10%20%。()提示:能量传递效率针对的是相邻两个营养级中的所有生物,不针对个体。5农业生态系统中,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提示:沼液和沼渣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肥料,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又能成为人类的能源物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而能量不能循环利用。6研究能量流动,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全部流向人类。()提示:由于在各营养级中都会有生物的细胞呼吸存在,通过细胞呼吸,部分能量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因此研究能量流动,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但是做不到全部流向人类
6、。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逐渐递减的原因是_。提示:某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自身呼吸消耗一部分,还有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因此不能将全部的能量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2一些林业人员尝试用“林下养鸡”的方法来防治某些竹林害虫。从能量流动的角度来看,“林下养鸡”的意义在于_。提示: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3人们设计的农业生态系统的沼气池中有大量的大肠杆菌,通过大肠杆菌等微生物的发酵,既为人们提供燃料,又为生产提供肥料,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沼气池设计的目的是_。提示: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对能量的利用率某一营养级能量的来源与去路分析(1)能量来源(2)能量去向:流入某
7、一营养级的能量去向可从以下两个角度分析:定量不定时(在足够长的时间内能量的最终去路):a自身呼吸消耗;b.流入下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c.被分解者分解利用。定量定时: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在一定时间内的去路可有四条:a自身呼吸消耗;b.流入下一营养级;c.被分解者分解利用;d.未利用,既未被自身呼吸消耗,也未被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如果是以年为单位研究,这部分的能量将保留到下一年,因此“未利用”是指在有限的时间“还没来得及被利用的能量”。可用如图表示:1在如图中用箭头和文字补充完成能量流经处于第二营养级的D种群的情况。提示:2在相同环境及养殖条件下,若将池塘中主要鱼种由草食性鱼更
8、换为肉食性鱼,则鱼类产量将如何变化?原因是什么?提示:降低。能量流动逐级递减,肉食性鱼所处营养级高,获得能量少。考查能量流动过程的分析1如图表示某长期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光合作用的有机物被植食性动物利用的过程(图中字母表示所含的能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流经该森林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aB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能量可表示为ceghiC能量在植物和植食性动物之间的传递效率可表示为(h/a)100%D植食性动物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dgi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该数值大于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中的能量,A正确;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能量为a,其中,a
9、cb,bed,dgf,fih,则aceghi,B正确;能量在相邻营养级传递效率为f/(a植物呼吸作用消耗量),C错误;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植食性动物的摄入量d未被同化的能量g,则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dgi,D正确。2(2020湖南省六校高三联考)如图甲表示食物链上能量流动的部分情况,图乙表示兔的能量来源与去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甲乙注:图甲中的草指某一种草,假定该生态系统只有图示这一简单的食物链A图甲中草到兔的能量传递效率为(能量/能量)100%B能量W1A1B1C1D1C兔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均以热能散失D由兔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包括兔的遗体和粪便B图甲中箭头是兔的同化量,草的同化量未
10、知,无法计算二者之间的传递效率,A错误;图乙中能量W1为兔的同化量,等于A1B1C1D1(其中B1为未被利用的能量),B正确;兔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C错误;兔的粪便不属于兔自身的能量,而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D错误。考查能量流动特点的分析及相关计算3以下关于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中,未利用的能量指的是不能被其他生物利用的能量B将生态系统的废物资源化,可提高能量的利用率C一个生态系统,中间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越多,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越少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沿食物链流动逐级消耗,所以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B未利用的能量是指未被自身呼吸作用消耗,
11、也未被后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的能量,A错误;一般而言,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上获得的能量越少,C错误;无能量数值,无法比较能量的大小,D错误。 4科研小组对某人工鱼塘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整理资料时,由于疏忽图中部分项目和数据模糊不能分辨。请你帮助恢复有关数据和项目,并回答有关问题:能量单位:J/(cm2a),除表中所列的消费者外,其他类型的消费者忽略不计生物类型甲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未利用的能量传递给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有机物输入的能量生产者4159719植食性鱼类7.91.112乙6肉食性鱼类6.50.86.20.510(1)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流入该生态系
12、统的总能量为_J/(cm2a)。(2)分析表中数据及各营养级能量的分配,表中甲是指_,表中的数据乙为_。植食性鱼类与肉食性鱼类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3)若该鱼塘废弃若干年后成为湿地,这属于_演替,该湿地能净化生活污水且有摄影爱好者前来取景,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价值。解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其中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生产者同化的能量4159719162J/(cm2a),而表格中显示有机物输入的能量61016J/(cm2a),因此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16216178J/(cm2a)。(2)表格中甲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数据乙196(7.91.
13、112)4J/(cm2a)。此数值为植食性鱼类传给肉食性鱼类的能量,则植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的能量传递效率为4/25100%16%。(3)废弃鱼塘发生的是次生演替;该湿地能净化生活污水,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有摄影爱好者前来取景,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答案(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网)(或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178(2)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416%(3)次生间接和直接方向调整后的能量计算方法若在食物网中,某一营养级同时从上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中获得能量,计算某一生物获得的能量或需要某一生物提供的能量时,首先要注意某一生物“从不同食物链中获得能量的比例”,或某一生物“给
14、不同生物提供能量的比例”,然后按照各个单独的食物链分别计算后合并。(1)顺推法:能量流向调整,从前往后计算。即由植物下推,用“乘法”。(2)逆推法:能量来源调整,从后往前计算。即由高营养级前推,用“除法”。考点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及其与能量流动的关系1物质循环的概念(1)物质: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如C、H、O、N、P、S等。(2)范围: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3)特点:全球性、循环性。2碳循环(1)请写出图中各标号的名称a生产者;b.消费者;c.呼吸作用;d.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e.呼吸作用;f.化石燃料的燃烧。(2)存在形式(3)流动形式(4)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5)3能量流动和物质
15、循环的关系(1)区别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以碳循环为例)形式以有机物为载体主要是无机物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全球性、循环性范围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生物圈(全球性)(2)联系两者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1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指的是CO2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中的往复循环。()提示:碳循环指的是碳元素的循环,而不是含碳化合物的循环。2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3大气中的CO2进入生物群落的唯一方式是光合作用。()提示:CO2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有
16、两种: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所以物质和能量都是循环往复的。()提示:物质是循环往复的,而能量流动是单向的。5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6若不按照生态规律办事,乱砍滥伐森林,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碳循环。()1生态学家不会以一个生态系统为单位进行物质循环的研究,试从物质循环特点的角度进行解释,其原因是_。提示: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的特点 2氮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能否循环利用?你如何解释需不断向农田中施加氮肥? _。提示:能。农产品源源不断地从农田生态系统输出,其中的氮元素并不能都归还土壤,所以需要施加氮肥。这与物
17、质循环并不矛盾“箭头分析法”分析常见物质循环模型(1)“三看法”快速判断(2)模式图常见变式分析图1图2图3图1中,A为生产者,B为大气中CO2库,C为消费者,D为分解者。图2中,A为生产者,B为大气中CO2库,C为初级消费者,D为次级消费者,E为分解者。图3中,E为生产者,A为大气中CO2库,B、D、F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1红萍叶片内共生的固氮蓝藻可促进红萍生长,与“稻鱼”农田相比,“稻萍鱼”生态农田的鱼和水稻的产量都有所增加。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角度分析,引入红萍使鱼和水稻增产的原因。提示:引入红萍使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增加,红萍和害虫都可以作为鱼的食物,鱼排泄产生的粪便可以作为农田肥料,实
18、现物质循环,使鱼和水稻增产。2研究发现,自养小球藻细胞转化为异养生长后,细胞内脂溶性化合物含量增加,高温下产生大量烃类化合物。请从能源利用和环保的角度预测小球藻的应用前景。提示:可能取代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成为可再生能源的生产者,解决能源危机;减少化石燃料开采和燃烧引起的环境污染,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考查碳循环的过程及特点分析1(2020顺义市高三一模)如图为部分碳循环示意图,其中、代表不同生物类群,代表相关的生理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共同构成生物群落B该生态系统通过捕食关系构成的联系是C经过过程释放的能量会重新经过过程进入生物群落D碳元素在、之间以含碳有机物
19、的形式传递C图中是生产者,、是消费者,是分解者,共同构成生物群落,A正确;分解者不参与构成捕食链,该生态系统构成捕食关系是,B正确;能量是单向流动的,不能循环重复利用,C错误;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D正确。2(2020德州市高三模拟)生物兴趣小组对某农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进行了调查,并绘制碳循环过程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1)物质循环过程伴随着能量流动,据图分析,输入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包括_。(2)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农作物通过过程_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并固定在农作物体内。土壤碳库中的有机物由分解者通过过程_转变成无机物重新被植物利用。(3)碳元素在大气碳库、植物碳库和土
20、壤碳库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_,人类活动_(填“加速”或“减缓”)了碳循环的进程。(4)有同学认为生态系统物质是循环利用的,无需不断向农田中施加肥料。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观点?_,请给出你的理由_。解析(1)读图可知,输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有农作物固定的太阳能、种子和有机肥中含有的能量。(2)过程是光合作用;过程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呼吸作用)。(3)碳元素在大气碳库、植物碳库和土壤碳库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人类作为消费者可以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所以人类活动加速了碳循环的过程。(4)由于农产品源源不断自农田生态系统中输出,其中的元素不能归还土壤,所以需要不断的施加肥料,这与物质循环不矛盾
21、,所以不同意该同学观点。答案(1)农作物固定的太阳能、种子和有机肥中含有的能量(2)光合作用分解作用(呼吸作用)(3)CO2加速(4)不同意农产品源源不断自农田生态系统中输出,其中的元素不能归还土壤,所以需要不断的施加肥料,这与物质循环不矛盾考查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分析3如图是某立体农业生态系统中部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三种成分间的相互关系B桑树可以利用沼渣中有机物的能量进行同化作用C蚕沙中的能量属于该生态系统中桑树同化的能量D水生植物和桑树固定的太阳能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图中包含生态系统的四种组分,体现了四种成分间的相互关系,A错误;
22、桑树属于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无法利用沼渣中的有机物的能量,B错误;蚕沙的能量并不属于蚕,而是属于上一营养级桑树同化的能量,C正确;图中显示除了水生植物和桑树固定的太阳能,还有人工投入的饲料中的化学能,D错误。4(2020山东省济南市高三期末)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下表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数据表(不考虑暂未利用的能量);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部分生物,为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营养级从上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kJ)141.015.90.9呼吸消耗的能量(kJ)501.279.110.20.5(1)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_和_之间不断循环的过
23、程,过程中碳元素存在形式的变化是_。(2)图中D处于第_营养级,B和D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为_,若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了B灭绝,从能量流动关系的角度分析,短期内D的数量变化是_。(3)据表分析,第营养级与第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4)若该生态系统是果园人工生态系统,农民利用音响设备发出结群信号吸引鸟类,使其结群捕食害虫,这种信号属于_信息。该生态系统在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方面有一定作用,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_价值。解析(1)碳可以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二氧化碳会通过光合作用进入含碳有机物中。(2)图中D处于2条食物链中,分别处于第三、第四营养级,其中B、D之间既有捕食
24、又有竞争关系,若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了B灭绝,则D的营养级会降低,D的数量会增加之后保持稳定。(3)据表分析,第营养级的同化量为141 kJ,第营养级的同化量为15.9 k,故二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914111.3%。(4)音响信号属于物理信息,该生态系统在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方面有一定作用,属于生态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答案(1)生物群落无机环境(前两个空前后顺序可颠倒)CO2含碳有机物 (2)三、四竞争和捕食增加(后保持稳定)(3)113(4)物理间接易错矫正 突破选择题长句背诵 突破非选择题1最高营养级的能量去路只有3个,没有“传递给下一营养级”这一去路。2流经各营养级的
25、总能量:对生产者而言强调关键词“固定”而不能说“照射”,对各级消费者而言强调关键词“同化”而不能说“摄入”。3“相邻两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相邻两个生物个体”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如“一只狼”捕获“一只狐”时,狼应获得了狐的大部分能量而不是获得10%20%的能量,所有狼可获得所有狐的能量的10%20%。4未被利用的能量包括生物每年的积累量和动植物残体以化石燃料的形式被储存起来的能量。5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6误认为在生物群落中碳元素都是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的: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碳元素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但在生物群落
26、内碳元素则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的。1通常,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很长,原因是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3生态系统的能量单向流动的原因: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不能逆转;生产者不能再利用散失的热能。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原因:某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中自身呼吸要消耗一部分,还有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所以不能将全部的能量流入下一个营养级。5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农田除草、除虫的目的: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真题体验| 感悟高考淬炼考能新高考选择性考试示范1(2021广
27、东选择考适应性测试)1942年,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对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分析,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定量研究的开创性工作。如图是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a1)。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能量利用和传递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太阳能被生态系统固定的效率小于0.1%B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464.6 Jcm2a1C呼吸作用消耗能量的比例随营养级的提高而降低D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范围是13%20%C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464.6 Jcm2a1,占太阳辐射能量497693.2 Jcm2a1的0.093%,A正确;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B正确;生产者
28、呼吸消耗的能量比例为96.3/464.6100%20.7%,植食动物呼吸消耗的能量比例为18.8/62.8100%29.9%,C错误;生产者到植食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为62.8/464.6100%13.5%,植食动物到肉食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2.6/62.8100%20%,D正确。2(多选)(2021河北选择性考试模拟)野生动物园圈养草食性动物产生的大量粪便,可以用粪食性金龟进行处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粪便的气味吸引粪食性金龟属于化学信息传递B金龟的食物来自于草食性动物,处于生态系统的第三营养级C金龟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草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D金龟的活动促进了营养物质的循环,提高了能量传
29、递效率BCDA、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以及动物的性外激素等,属于化学信息,因此粪便的气味吸引粪食性金龟属于化学信息传递,A正确;B、植物属于第一营养级,草食性动物是第二营养级,粪食性金龟以草食性动物的粪便为食,属于分解者,不构成食物链,故不属于食物链中的任何营养级,B错误;C、粪食性金龟以草食性动物粪便为食,草食性动物粪便中的能量来源于上一营养级植物,C错误;D、金龟将动物的粪便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这些物质又被植物吸收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促进营养物质的循环,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能量传递效率在两个营养级之间一般为10%20
30、%之间,D错误。故选BCD。全国卷命题研析借鉴3(2020全国卷)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和氮循环等过程。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消费者没有参与碳循环的过程B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C土壤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D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CO2形式循环A消费者的存在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A项错误;光合作用是指生产者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大气CO2库中的碳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实现的,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B项正确;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将含碳有机物中的碳返回
31、大气中,土壤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C项正确;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在生物群落内部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D项正确。4(2020全国卷)假设某种蓝藻(A)是某湖泊中唯一的生产者,其密度极大,使湖水能见度降低。某种动物(B)是该湖泊中唯一的消费者。回答下列问题:(1)该湖泊水体中A种群密度极大的可能原因是_(答出2点即可)。(2)画出该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示意图。(3)假设该湖泊中引入一种仅以A为食的动物(C)后,C种群能够迅速壮大,则C和B的种间关系是_。解析(1)蓝藻(A)种群密度极大的原因可能是水体富营养化,没有其他生产者的竞争,捕食者数量少等。(2)流入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的能量有三个去向:通过呼吸作用散失、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流向下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的能量去向不包括流向下一营养级,由此可画出该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示意图,具体见答案。(3)竞争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由于B以蓝藻(A)为食,C仅以A为食,且该湖泊中引入动物(C)后,C种群能够迅速壮大,故C和B的种间关系为竞争。答案(1)水体富营养化;没有其他生产者的竞争;捕食者数量少(2)(3)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