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十二-种群和群落学案.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193115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1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十二-种群和群落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十二-种群和群落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十二-种群和群落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十二-种群和群落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十二-种群和群落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十二 种群和群落学案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十二 种群和群落学案年级:姓名:- 19 -专题十二 种群和群落考纲要求1种群的特征()2.种群的数量变化()3.群落的结构特征()4.群落的演替()细节拾遗1教材必修3 P63“思考与讨论”: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吗?提示:不一定。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取决于年龄组成,还会受到食物、天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种群数量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2教材P66“旁栏思考”:同数学方程式相比,曲线图表示的模型有什么局限性?提示:同数学方程式相比,曲线图表示的数学模型不够精确。3

2、教材必修3 P77“拓展题2”:诗经小雅小宛中有“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请说出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提示:蜾蠃捕食螟蛉幼虫。易错诊断1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害虫,破坏的是种群的年龄组成()2种群中的就是种群的增长率()3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的增长速率是一回事()4“J”型增长中,种群的年龄组成都是增长型,在“S”型增长中,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5一个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了这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6单位面积或体积中某物种的个体数量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7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8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

3、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78页考点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1明确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2.种群数量变化的模型分析特别提醒与种群数量变化有关的3个“”(1)增长率指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Nt/Nt1)。根据NtN0t,可得t年后的种群数量。而增长率指一段时间结束时种群数量相对于初始种群数量的增加部分占初始种群数量的比例,种群增长率(NtNt1)/Nt1Nt/Nt1Nt1/Nt11。(2)增长率增长速率增长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增加的数目,增长率是一个比值。(3)最大捕获量最大日捕获量种群数量

4、达K/2时及时捕获可以获得可持续利用的最大捕获量但不能获得最大日捕获量。种群数量达K值时捕获可获得最大日捕获量。命题点1以种群的特征为载体考查理解与信息获取能力1以下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某种群有100个个体,一年内出生了30个个体,死亡了10个个体,则年出生率为30%B种群甲的种群密度高于种群乙,但是种群甲的种群数量不一定比种群乙的种群数量大C年龄组成为衰退型的种群数量不一定会越来越小D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的数量解析:种群年初个体数为100,一年中新生个体数量为30,出生率为30100100%30%,A正确;种群在单位体积或单位面积的个体数量称为种群密度,种

5、群甲的种群密度高于种群乙,但是由于种群分布的面积或体积不一样大,故种群甲的种群数量不一定比种群乙的种群数量大,B正确;年龄组成为衰退型的种群数量一般来说会越来越小,但是也不排除由于食物充足、缺少天敌、迁入率提高等原因而使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C正确;性别比例只能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D错误。答案:D2某研究小组对长白山区的东北兔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组成幼年组亚成年组成年组成年组小计雄性/只102710553雌性/只82010744合计/只1847201297组成百分比%18.5648.4520.6312.23100性别比例()11.2511.351

6、110.7111.20A.在调查时的环境条件下,东北兔的种群数量将趋于减少B完成本调查的关键在于年龄及性别的准确判定C东北兔幼年组、亚成年组的雄性比例较高,成年后则相反D东北兔的种群密度可通过标志重捕法来进行估算解析:根据表格中不同年龄组所占的比例可知,老龄组所占比例为118.56%48.45%20.63%12.23%0.13%,即种群的幼年个体数量多,老年个体数量少,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故在调查时的环境条件下,东北兔的种群数量将增加,A错误;表格中统计了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故完成本次调查的关键在于年龄及性别的准确判定,B正确;由表格数据可知,东北兔幼年组、亚成年组的雄性比例较高,成年后则相反,

7、C正确;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所以调查东北兔的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来进行估算,D正确。答案:A命题点2以种群的数量变化为载体考查信息获取与实际应用能力3如图表示某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情况(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群的数量增长方式是“S”型Bb时刻相比a时刻,种内斗争更加激烈C从a到b时间段内,死亡率增加与天敌增加、食物短缺等因素有关D在b时刻进行养鱼捕捞,捕捞后数量维持在a时刻的数量,可以获得一年内最大捕捞量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种群的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最终趋于0,所以该种群的数量增长方式是“S”型,A正确;b时刻种群数量多于a时刻,

8、所以b时刻较a时刻种内斗争更加激烈,B正确;从a到b时间段内,由于该种群数量增加,导致其天敌数量也增加,而天敌数量增加会导致该种群的死亡率增加,另外,死亡率增加还与食物短缺等因素有关,C正确;要想获得一年内最大捕捞量,应在略大于a时刻对应的数量进行捕捞,D错误。答案:D4一场大范围的蝗灾席卷了西非、东非和南亚20多个国家,数千万人的粮食安全受到威胁。某地为了有效控制蝗虫数量,欲引入大量鸭子入境来捕食蝗虫。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建立了如图所示的数学模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中模型曲线变化反映了鸭和蝗虫间存在的_调节机制,在该环境条件下,蝗虫种群数量的K值最接近_(填“Pl”“P2”

9、或“P3”)。(2)从种群特征的角度分析,该地蝗虫种群密度短期内迅速增加的直接原因有_。在蝗灾爆发初期,该地蝗虫的数量每天增加5%并呈“J”型增长,假设最初有N0只,则10天后蝗虫的数量N10_只(只写出表达式)。解析:(1)由分析可知:鸭子引入农田捕食蝗虫的过程中的食物链是植物蝗虫鸭,鸭捕食蝗虫,蝗虫种群数量减小;当鸭种群数量过大,蝗虫数量较少,蝗虫的食物充足,种内斗争减小,蝗虫种群数量会升高,鸭和蝗虫之间通过负反馈调节,可以使两个物种达到相对稳定;K值即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由图中可以看出,蝗虫的种群数量是围绕P2所代表的数量进行波动,

10、所以蝗虫种群数量的K值最接近P2所代表的数量。(2)在种群特征中,直接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为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因此可预测该地蝗虫种群密度短期内迅速增加的直接原因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迁入率大于迁出率;由“J”型曲线公式NtN0t得,代表倍数,由题中信息可得,15%1.05,所以10天后蝗虫的数量N10N01.0510。答案:(1)(负)反馈P2 (2)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迁入率大于迁出率N01.0510考点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1界定4种种间关系2理清群落的两种结构3从四个角度快速界定初生演替(A)与次生演替(B)特别提醒(1)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群落的物种组成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

11、少。优势种:群落中具有生长优势的物种。(2)竹林中的竹子高低错落有致不是群落的垂直结构,这里的竹子实为一个种群范围。群落垂直结构中不同层次的生物为不同物种生物。(3)从山顶到山脚下植物的分布不属于垂直结构,而是属于水平结构。高山是由于地形变化形成的,其上植物的分布取决于温度,这种结构应该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命题点1以群落为载体考查理解能力1某潮间带分布着海星、藤壶、贻贝、石鳖等动物,藤壶、贻贝、石鳖相互之间无捕食关系,但都可被海星捕食。海星被人捕光后,藤壶较另两种动物数量明显快速增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藤壶、贻贝、石鳖三者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B海星被捕光后,藤壶成为优势种,其种内斗争加剧C该

12、潮间带中全部动物和浮游植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D等距取样法适合调查生活在该狭长海岸的藤壶种群密度解析:藤壶、贻贝、石鳖相互之间无捕食关系,且当海星被捕光以后,藤壶较另两种动物数量明显快速增加,说明三者之间为竞争关系,A正确;海星被捕光后,藤壶较另两种动物数量明显快速增加,变成优势种,随着数量的增多,种内斗争加剧,B正确;生物群落是指一定自然区域内全部的种群,该地区除了动物和浮游植物以外还有其他的生物,C错误;等距取样法适合调查长条形地块的藤壶种群密度,D正确。答案:C2(2020高考全国卷)河水携带泥沙流入大海时,泥沙会在入海口淤积形成三角洲。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3种植物群落类型:以芦苇为主的植物

13、群落(生长在淡水环境中),以赤碱蓬为主的植物群落(生长在海水环境中),草甸植物群落(生长在陆地环境中)。该三角洲上的植物群落是通过群落演替形成的,演替的顺序是()ABCD解析:河水携带泥沙流入大海,开始一段时间泥沙少,淡水少,海水多,入海口处的三角洲会出现以赤碱蓬为主的植物群落;后来淡水、泥沙逐渐增多,海水减少,出现以芦苇为主的植物群落;最后大量的泥沙堆积,形成陆地,出现草甸植物群落,A项符合题意。答案:A命题点2以群落为载体考查图示信息的判断能力3(2020新高考山东卷)为研究甲、乙两种藻的竞争关系,在相同条件下对二者进行混合培养和单独培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单独培养条件下

14、,甲藻数量约为1.0106个时种群增长最快B混合培养时,种间竞争是导致甲藻种群数量在1012天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C单独培养时乙藻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D混合培养对乙藻的影响较大解析:据图可知,单独培养时,甲藻的K值为2.0106个,在K/2(即1.0106)时,甲藻的种群数量增长最快,A项正确;混合培养时,1012天,甲藻种群数量增长缓慢,此时乙藻的数量几乎为零,因此造成甲藻种群数量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种内斗争,而不是与乙藻的种间竞争,B项错误;由图可知,单独培养时,乙藻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C项正确;混合培养时,甲藻种群数量变化不大,而乙藻种群数量下降并逐渐被淘汰,D项正确。答案:B4森林

15、群落中由于老龄树木死亡造成林冠层出现空隙,称为林窗。研究者调查了某森林中林窗下与林下的土壤动物群落,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据此可以推断出()A在各层次中林窗的土壤动物丰富度均高于林下B林窗下和林下土壤动物种类均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C光照只影响土壤动物群落的水平结构D林窗下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动物种群密度相同解析:由图可知,在各层次中林窗的土壤动物丰富度均高于林下,A正确;由图可知,林窗和林下土壤动物种类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B错误;随着枯落物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动物种类数逐渐减少,由此可知光照明显影响了土壤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C错误;由图可知,林窗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动物种群密度各不相同,D错误。答案

16、:A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80页素养提升点 1种群、群落相关的核心术语与长句表达1(2016高考全国卷,节选)丰富度是指_。答案: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2(2019高考全国卷,节选,改编)某果园中存在A、B两种果树害虫,A和B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种间竞争通常是指_。答案: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相同的资源和空间而表现出来的相互抑制现象 3(2017高考全国卷,节选)(2)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山鼠)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_。(3)理论上,除药物灭鼠外还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鼠害,如引入天敌。天敌和山鼠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4)

17、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那么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_。答案:(2)苗圃中山鼠种群中个体的迁出(3)捕食(4)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4(2019高考海南卷,节选)恢复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有助于群落所在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对植物和动物的作用分别是_。答案:提高了植物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5(2020浙江7月选考,节选)一种当地从未分布的新杂草出现在某农田生态系统中,排挤了原有的杂草而成为主要的杂草种类,对农作物造成了危害。在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中,杂草属于_层。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杂草种类发生改

18、变后,生物群落是否发生了演替?_。为什么?_。答案:草本未发生因为生物群落类型没有发生改变1(概念表述类)什么叫作环境容纳量?提示: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2(概念表述类)什么叫作演替?提示: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代替的过程。3(原因解释类)种植过大片草莓的农田,闲置数年后被柳树等木本植物覆盖,成片的草莓不见了。请解释其中的原因。为什么草莓不能和柳树等木本植物共同繁盛呢? 提示:这是群落演替的结果。因为柳树较高大,占据更多的空间和阳光。与草莓相比,它具有生长的优势,所以柳树能迅速繁殖起来,而草莓得不到生长所需的阳光,难以

19、成片生长。素养提升点 2 基于种群数量的变化考查科学思维与社会责任1数学曲线模型中K值的不同表示方法图中A、B、C时间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值,A、C时间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2关于K值的模型解读(1)K值并不是种群数量的最大值:K值是环境容纳量,即在保证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所能容纳的最大值;种群所达到的最大值会超过K值,但这个值存在的时间很短,因为环境会遭到破坏。(2)K值不是一成不变的: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当环境遭到破坏时,K值会下降;当环境条件状况改善时,K值会上升。(3)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会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当种群数量偏离K值的时候,会通过负反馈调节使种

20、群数量回到K值。1如图是某种群在特定环境中连续两代(Nt、Nt1)种群密度的相互关系,其中虚线的斜率为1,N0表示该种群的初始密度。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Nt1/Nt就是该种群的自然增长率B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为dC当种群密度为b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D种群在该环境中的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解析:(Nt1Nt)/Nt才是种群的自然增长率,A错误;种群数量在ad之间时,种群数量增加,大于d点后种群数量减少,所以d是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正确;增长速率是种群单位时间的增长量,当种群密度为c时,实线(Nt1)与虚线(Nt)的差值最大,即增长速率最大,C错误;由题可知,该种群迁入该环境的初始密度为

21、N0,种群数量小于a时,种群在该环境中将逐年减少,D错误。答案:B2假设某种群的K值200,如图表示该种群的(K值种群数量)/K值与种群数量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图中S1所对应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B若该种群为海洋中的某种鱼,渔业捕捞后种群数量应不低于S3C若该种群为农田中的东亚飞蝗,则对其防治越早越好D若该种群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其K值会减小解析:(K值种群数量)/K值越大,表明现有种群数量少,该种群具有较大的潜在增长率,而(K值种群数量)/K值越小,种群潜在增长率越小。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是在种群数量为K/2时,此时(K值种群数量)/K值0.5,A错误;为了保证持续收获海产品,应使种群保持最

22、大的增长速率,捕捞后种群数量维持在K/2,即(K值种群数量)/K值0.5,对应于S3,B正确;对蝗虫等害虫的防治,需将其数量控制在S3点之下,则对其防治越早越好,C正确;若该种群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其K值会减小,D正确。答案:A3生态系统的发展方向往往是趋向稳态。图甲表示载畜量对草原中生产者净生产量的影响(净生产量即生产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自身呼吸消耗量的差值)。图乙表示出生或死亡数量与种群大小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图乙可知,F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B由图甲可知,适量的放牧可增加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C由图乙可知,F点表示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D由图甲可知,D点以后生

23、态系统的稳态可能会受到破坏解析:从图乙可知,F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基本不变,年龄结构为稳定型,A错误;由图甲可知,AC段随着载畜量的增加,生产者的净生产量增加,即适量的放牧可增加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B正确;从图乙可知,F点之前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持续增加,F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即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值(K值),C正确;从图甲可知,从C点以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低于不放牧的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将受到破坏,D正确。答案:A专题演练巩固提高 分册装订 方便实用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56页1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与出生率成正比B种群密度能很好反应种群数量

24、的变化趋势C种群密度会受到种群其他特征的直接或间接影响D某操场上所有车前草的数量就是这个车前草种群的种群密度解析:种群密度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成正比,A错误;种群密度能很好反映种群数量的情况,不能反应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B错误;种群密度会受到种群其他特征的直接或间接影响,C正确;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某操场上所有车前草的数量不是这个车前草种群的种群密度,D错误。答案:C2研究种群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对有害动物的防治以及对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有着重要意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增长的开始阶段不受

25、自身密度的影响B增加迁入率、降低迁出率可增加本种群的K值C若某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则该种群数量一定增加D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解析: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刚开始时种群密度较小,种群密度对种群增长的影响也较小,A错误;增加迁入率、降低迁出率可增加本种群的种群密度,但不能增加该种群的K值,B错误;种群数量增长还受环境的影响,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如果环境条件恶劣,种群数量不一定增加,C错误;因为鱼塘的环境容纳量是一定的,故鱼塘中该种鱼的初始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中该种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正确。答案:D3某淡水湖曾经水草稀少,经过治理后,现在水草茂盛

26、、鱼游虾嬉、鸟戏湖面,生物资源逐渐丰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湖中某种鱼的种群密度B湖泊浅水区和深水区生物种类不同体现的是群落的水平结构C该淡水湖中的水草、鱼、虾、鸟构成了一个群落D该湖由曾经的水草稀少演替至现在的水草茂盛属于次生演替解析:鱼活动范围较大,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正确;湖泊浅水区和深水区生物种类不同体现的是群落的水平结构,B正确;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而该淡水湖中的水草、鱼、虾、鸟属于该淡水湖的部分生物,C错误;该湖由曾经的水草稀少演替至现在的水草茂盛属于次生演替,D正确。答案:C4桔小实蝇是热带和亚热带瓜果的主

27、要害虫。某种群雌雄比例为11,研究人员分别在2015年和2018年采用诱捕器诱捕桔小实蝇雄成虫的方法来调查该种群的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15年16月份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基本呈“S”型增长B2018年16月份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基本呈“J”型增长C2018年6月桔小实蝇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约为640头D推测可知,温度对桔小实蝇种群数量变化没有影响解析:2015年,56月份桔小实蝇种群数增长高于3、4月份,不符合“S”型曲线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的特点,A错误;2018年16月份,根据曲线图估读数据,雄虫种群诱捕数量呈“J”型,而雌雄数量比为11,故推测桔小实蝇的种群数量基本符

28、合“J”型曲线增长,B正确;640头只是2018年6月用诱捕器捕获的雄蝇数量,不代表种群总量,C错误;根据曲线图可知种群数量变化受季节影响,可能是温度变化引起的,D错误。答案:B5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农区鼠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注:种群数量以捕获率表示,捕获率(捕获数/置夹数)100%A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内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等都是种群的特征B气温、降雪、天敌、传染病等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关C与农田区相比,该种群在住宅区的数量总体较低的原因是鼠的生活环境被破坏D从总体上分析,该种群在住宅区和农田区发生高峰期和低谷期的月份基本相同解析:种

29、群的特征包括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内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A正确;气温、降雪等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与种群密度无关,B错误;与农田区相比,住宅区环境条件的改变,利于人类生活,但不利于鼠的生存,C正确;该种群在住宅区和农田区的数量都是在26月较多,3月左右为高峰期,在79月较少,8月为低谷期,D正确。答案:B6实验人员以一定量酵母菌为饲料,在固定容器内饲养果蝇,定时记录果蝇数量,绘制果蝇数量的变化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果蝇数量增长速率小于t2时,是因为食物短缺B果蝇种群种内斗争最激烈是t3t4阶段C若增加酵母菌的供

30、应量,果蝇的K值一定会上升Dt4以后果蝇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解析:t1时果蝇数量较少,增长速率较小,而非食物短缺,A错误;t3t4阶段果蝇种群数量维持在K值左右,种内斗争最为激烈,B正确;影响K值大小的除了食物,还有生存空间等,题意显示空间、营养有限,所以,即使增加酵母菌的供应量,果蝇的K值也不会上升,C错误;t4后种群数量开始下降,是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导致的,D错误。答案:B7羌塘草原上的黑狼以牦牛、野驴、羚羊等动物为食,下图表示该草原中藏羚羊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R出生率/死亡率),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d期间藏羚羊种群数量变化最可能为先增加后减少,c点时种群密度最小

31、B若草原上黑狼大量繁殖使多种动物数量减少,会导致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降低C0d期间藏羚羊种群数量出现了周期性波动,a、b两点对应的自然增长率相等D直接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内部因素除题图中因素外还有迁入率和迁出率解析:在cd期间,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R小于1,即出生率小于死亡率,所以种群数量一直在减少,c点时种群密度不是最小,A错误;若草原上黑狼大量繁殖使多种动物数量减少,没有导致动物灭绝,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没有降低,B错误;在0d范围内,只能体现出一个变化过程,没有呈现出周期性波动,但田鼠种群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a、b两点田鼠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R相等,但自然增长率不一定相

32、等,C错误;直接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内部因素除题图中因素外还有迁入率和迁出率,D正确。 答案:D8湿地是地球独特的生态系统和宝贵资源,具有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防洪排涝、净化水质等功能。黄河三角洲湿地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由黄河携带的泥沙长期淤积逐渐形成的,该湿地由近水边到岸边分为光滩区、近水缓冲区、核心区等区域,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湿地剖面示意图(1)该湿地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_,从光滩区到核心区这几个区域的不同具体体现在空间结构的_方向上。区别核心区和近水缓冲区这两个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2)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调查核心区或近水缓冲区的芦苇种群数量最常

33、用的方法是_。描述芦苇种群数量变化时建立的数学模型应该是_。(3)现在黄河下游不管是开凌梭、黄河刀鱼,还是海猪的种群数量都在锐减,保护它们的根本措施是_。规划此区域,改造为河滩公园,这些活动会改变群落的发展方向,也可能会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的_。解析:(1)“黄河三角洲湿地是由黄河携带的泥沙长期淤积逐渐形成的”,说明该湿地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将该湿地由近水边到岸边分为光滩区、近水缓冲区、核心区等区域,从光滩区到核心区这几个区域的不同具体体现在空间结构的水平方向上。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丰富度)。(2)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其中样方法常用于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所以调查芦苇种群数量常用样方法。在有限的环境条件下,描述芦苇种群数量变化时建立的数学模型应该是S型曲线。(3)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环境容纳量或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如果规划此区域,改造为河滩公园,这些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也可能会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稳态)。答案:(1)初生演替水平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丰富度)(2)种群密度样方法S型曲线(3)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环境容纳量或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稳态)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