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TB∕T 30004-2021 铁路货物装载加固技术要求[铁路运输].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19243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1.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TB∕T 30004-2021 铁路货物装载加固技术要求[铁路运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TB∕T 30004-2021 铁路货物装载加固技术要求[铁路运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TB∕T 30004-2021 铁路货物装载加固技术要求[铁路运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TB∕T 30004-2021 铁路货物装载加固技术要求[铁路运输].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TB∕T 30004-2021 铁路货物装载加固技术要求[铁路运输].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03.220.30CCS S 93TB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TB/T 300042021代替 TB/T 31812014,TB/T 33042000铁路货物装载加固技术要求Technica l requirement for loa ding a nd securement of ra ilwa y goods2021-12-01 发布2022-06-01 实施国发布TB/T 30004-2021目 次前言.ni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货物装载基本要求.15避免集重装载的要求.36超长货物装载的要求.97货物加固基本要求.128加固强度计算方法.129常用加固

2、方法的加固强度计算.15TB/T 30004-2021前 言本文件按照G 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本文件代替TB/T 33042000铁路货物装载加固技术要求和TB/T 3181-2014铁路运输过程 中货物惯性力力值计算。本文件以TB/T 3304-2000为主,整合了 TB/T 3181-2014的内容。与 TB/T 33042000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本文件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b)增加了配重货物的重量和重心位置的计算方法(见4.3);c)更改了部分货车重车重心限制高度(见4.5,

3、2000年版的3.7);d)更改了避免集重装载技术条件(见第5章,2000年版的3.8,3.9);e)增加了跨装货物转向架高度计算方法(见&2);f)更改了货物惯性力力值的计算方法(见8.1,2000年版的4.1);g)增加了非对称拉牵计算方法(见9.1)。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标准计量研究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交通大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标准计量研究所、中国铁道科 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运输及经济研究所、西南交通大学、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 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

4、笑红、陈超、韩梅、黄艳春、韩延慧、赵祎、韩兆洋、洒雨、刘飞、陈光雄、李明伸、刘义氓。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TB/T 3304,2000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并入了 TB/T 3181-2014铁路运输过程中货物惯性力力值计算的内容(TB/T 31812014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TB/T 31812007)。nTB/T 30004-2021铁路货物装载加固技术要求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铁路货物装载加固的 物加固基本要求、加固强度计算方本文件适用于经铁路运输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 本文件。TB/T 304123术语和定义3.1计算。口固。货

5、物装加固术语inertia辆速度变上所装货物在车辆装横向的水平惯性力。的规本文of me振W避免集重装载要求、超长货物装载要求、货常用加固方法的加固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有的修改单)适用于TB/T 30412()幺能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纵向惯性力I列车运行及调 纵向的惯性力。a l force,由于起动、加速、制动、冲击等引起3.23.33.4横向惯性力加恒车辆在运行过程中,运动方向的改变,车上垂直惯性力 vertica l fdcce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所装货物在水装载重 tota l loa d车上所装货物、装载加固材料及装置的 注:所装货物包

6、括货物包装、防护物。新版本(包时,直方晌的惯性力。0 N在重车总重 gross weight of loa ded freight ca r 车辆自重与装载重量之和。4货物装载基本要求4.1 应根据货物性质、重量、外形尺寸和运输要求等选择货车,充分利用货车的载重力和容积。4.2 货物应均衡、稳定地分布在货车上,不超载,不偏载,不偏重,不集重。装车后货物总重心的投影 1TB/T 30004-2021应位于货车纵、横中心线的交叉点上。应偏离时,横向偏离量不应超过100 mm;纵向偏离时,每个转向 架所承受的货物重量不超过货车容许载重量的1/2,且两转向架承受重量之差不大于10 to4.3 装车时可

7、采取配重措施,使货物总重心横向偏离量不超过100 mmoa)若使配重后货物总重心落在车辆纵中心线上,配重货物的重量或重心位置分别按公式(1)和 公式(2)计算。n Q配的分此前(1)6=q配y也配。配b)若配重后货物总重心不能落在车辆纵中心线上,货物总重心的横向偏离量按公式(3)计算。b=前6配的一Q配%Q配前+Qtt(3)式中:Q配配重货物的重量,单位为吨(t);b配配重货物重心偏离车辆纵中心线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Q配茵配重前的货物重量,单位为吨(t);b配前配重前货物重心偏离车辆纵中心线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b 配重后货物总重心偏离车辆纵中心线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4.

8、4 货物总重心偏离货车横中心线的容许距离应按公式(4)和公式(5)计算。当尸容-。总装10t时:“(怒-。力.(4)当P容-。母装N lOt时:“总.式中:aW货物总重心偏离货车横中心线的最大容许距离,单位为毫米(mm);尸客车辆的容许载重量,单位为吨(t);I车辆转向架中心距,单位为毫米(mm);Q总装一装载重量,单位为吨(t)。4.5 货物装车后的重车重心高度一般不超过2 000 mm,超过时应按表1规定限速运行(罐车、双层集 装箱专用车除外)。罐车重车重心高度不应超过2 200 mm。双层集装箱专用车重车重心高度应符合有关规定。表1重车重心超高限速运行要求重车重心高度H mm运行限速 k

9、m/h通过侧向道岔限速 km/h2 000 40050152 400 W2 80040152 800 0003015重车重心高度应按公式(6)和公式(7)计算。a)一车负重装载时:Q车 h车+Qh+Qzh+Q*h”+Qi+Q2+Qn(6)2TB/T 30004-2021式中:H重车重心高度,单位为毫米(mm);Q车货车自重,单位为吨(t);Qi,Qz,Q.每件货物重量,单位为吨(t);%空车重心自轨面起算的高度,单位为毫米(mm);阳,心,,h.装车后每件货物重心自轨面起算的高度,单位为毫米(mm)。b)跨装时:式中:Q钓,Q轨一两负重车C64KaC64H&C64T 60 t、61 t 通用敞

10、车局 部地板面承受货物重量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当车辆仅在两枕梁之间、横中心线两侧等距离范围内承受均布载荷时,容许载重量应符合表5 的规定。5TB/T 300042021表5 60 t、61t通用敞车两枕梁间承受均布载荷时容许载重车辆负重面长度 mm车辆负重面宽度B mm容许载重量 t2 0001 300wB2 50015BN2 500203 0001 3002 50016500234 0001 300cB2 50017BN2 500265 0001 300wB2 50018.58N2 500296 0001 300WB 2 50020BN2 500327 0001 300wB2 50023

11、.5B/2 50035.58 0001 300w82 50027BN2 500399 0001 300w62 50030BN2 50043当负重面长度介于上表两数之间时,可采用线性插入法确定容许载重量。b)当车辆仅在两枕梁之间、横中心线两侧等距离范围内承受对称集中载荷时,容许载重量应符 合表6的规定。表6 60 t、61 t通用敞车两枕梁间承受对称集中载荷时容许载重量横垫木中心间距 mm横垫木长度L mm容许载重量 t1 0001 3OOCL2 50013LN2 500172 0001 3OOCL2 50014LN2 500203 0001 300CL 2 50017Q2 500214 000

12、1 300cL2 50024L2 500305 0001 300wL2 500426 0001 300wL2 50043Ln2 500496TB/T 30004-2021表6 60 t、61 t通用敞车两枕梁间承受对称集中载荷时容许载重量(续)横垫木中心间距 mm横垫木长度L mm容许载重量 t7 0001 3OOWL2 500558 0001 3OOWL2 50060(61)8 70060(61)当负重面长度介于上表两数之间时:表中括号内数据表示当使用61 tjr普件强A注确陵博重量。石屋舒展受对称集中塞电的容瓶重量。c)d)e)两枕梁直接承受1 载重量。在车辆两枕梁内6 于1.3 m时加型

13、T 荷)时,全年而 垫(稻草绳由 靠车辆两年地酊 1)装载r霆 2)装载E酗,全军线载重量可以达到车辆容许离(装载长度小于或等于3.8 1)、宽X大公|等于1.3 m范围内(小承大于或等的横垫木)承受均布哽(加午 将可以达到车辆标记盛事母诙果需要在玲下1器分别加垫在枕梁上及其内外各1 m处。部连续装载货物,每端装载长度大于3.8 m时,就符,横垫木为对称集中载座横垫木或条形草支f)在车辆两才;独量不应超1于或等于2.5 m时,全车装薮量可以达到车辆机 尸或等于11 m且小于2.5 m时装载重量彳 卜等距离、宽度大于或等于L3 m范围内和车辆中记载g)h).列规定:量;55 to箕载时,中部货物

14、重靠车辆两白下列规定A d1)2)3)中部时 当两端 当两端金车装载重建的应超过57 toP部连续装,每端装载长度大于3.m,且在车中ni载货物时,应符合的重最不应超过13 t;装载宽度大于或等于2.5 m时,全车装载重量不应摩过57 t;仅靠防滑衬垫5.3 C70、C70H、C70E、C70E队,a)在车辆两枕梁之间1宽度 移动能车装载重量不应超$55 ta,全载重量不应超过55 t。地板面承受货物重 侧等距离范围内承受均布 和时,鸟得合下列规定。辩载重量应符合表7的规定。C口型散间承布载荷时容许载重表 7 C70、C70H、C70E1车辆负重面长度 mm、车辆负重面宽度8容许载重量 t2

15、0001 300WB 2 50025BN2 500303 0001 3OOWB2 50028B/2 500394 0001 3OOW52 50034BN2 500404 5001 300W8 2 50034822 500407TB/T 30004-2021表7 C70 x C70HxC70ExC70EH%C70EH-A型敞车两枕梁间承受均布载荷时容许载重(续)车辆负重面长度 mm车辆负重面宽度B mm容许载重量 t5 0001 3OOWB2 500368/2 500426 0001 3OOW82 500428/2 500457 0001 3OOWB2 50044BN2 500488 0001

16、300 WB 2 50048BN2 500529 0001 300这B 2 500528/2 50062以下情况C7O、C7OH、C7OE、C7OEH、C7OEH-A全车装载重量可以达到车辆标记载重量:a)当车辆负重面宽度大于或等于2 000 mm,在车辆两枕梁处负重面长度各为3 800 mm或在车辆两枕梁及 中央三处负重面长度大于或等于2 000 mm且均布对称装载时;b)全车均布装载时。当负重面长度介于上表两数之间时,可采用线性插入法确定容许载重量。b)在车辆两枕梁之间、横中心线两侧等距离范围内承受对称集中载荷时,容许载重量应符合表8 的规定。表8 C70 xC70H.C70ExC70EH

17、.C70EH-A型敞车两枕梁间承受对称集中载荷时容许载重横垫木中心间距 mm横垫木长度A mm容许载重量 t1 0001 300WL 2 50026LN1 500302 0001 300wL2 50032LN2 500363 0001 300wL2 50035LN2 500394 0001 300L2 50042LN2 500465 0001 300 WL 2 500546 0001 300/L 2 50058LN2 500647 0001 300L2 50060LNZ 500688TB/T 30004-2021表8 C70、C70H、C70E、C70EH、C70EH.A型散车两枕梁间承受对称

18、集中载荷时容许载重(续)横垫木中心间距 mm横垫木长度Lmm容许载重量 t8 0001 3OOWL2 50064以2 50070使用横垫木在两枕梁处对称装载,当横垫木长度大于或等于2 000 mm,两横垫木中心间距为1 000 mm时,全车装 载重量可以达到车辆标记载重量。当负重面长度介于上表两数之间时,可采用线性c)d)e)f)g)木或下加垫时,全且小于2.5 m时,全车装载受均布载荷时,应符合下列两枕梁直接承受货物重量比两枕梁承受载重量。在车辆两枕梁内外 规定:1)2)3)装载宽度 装载宽于1.物重量相等射,全车装载重量可以达到车辆标记长度小于或等范围如果需孑醇,内外时I 靠车辆两碘闸吊部

19、连续装载货物,每端装载长度大于草支垫(载重量;过 65 t;绳把)闻,应分别加垫在枕梁上及其1)装载宽2)装载宽于或等于2.5 m时,全车装载重量可以3.8 m时单符可下列规定:达到车辆H记载重量;于或等于L在车辆两枕梁内卜等距离(类合下列规*:二1)中部*帽电宽度大于2)当两耳货笏&装载宽度3)当两货物的装载R长度小于或等于3.8需范围内和工:辆中部三处承载时,应符1.2 m,重量不应超过25 t;3载重量,以达,车辆标记载重量;5 m时,车装载重量不应超过65 t0 时,可双排装载或加垫长度大于或等至1.2;L的横垫木。装载宽度大于或等于1.2 m且小于6超长货物装载的要于或等于2.5 m

20、时,全表9 61于 1.2 m6.1 一辆平车装载超长a)均重货物使用60t、Z载,两端均衡突出时二载重量不超过表9的要求。M时的容许装载重突出车端 长度GmmG 1 5001 500WG2 0002 OOOSi 2 500工500这三 Tooo3 5003 500 wj4 0004 000&G4 5004 500&J W5 000容许装载 重量 t5857565655545352b)货物一端突出端梁装载时,重心容许纵向偏离量应符合4.4的规定。c)超长货物横垫木或支架(座)的高度按公式(9)计算。加=0.031ats+%*+/+80.(9)至 xfi 牛岸 J、式中:小横垫木或支架(座)的高

21、度,单位为毫米(mm);9TB/T 30004-2021.货物突出端至负重车最近轮轴轴心所在垂直平面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h车建游车地板高度与负重车地板高度差,单位为毫米(mm),游车地板比负重车地板高时,取正 值,反之取负值;f一货物突出端的挠度,单位为毫米(mm)。若货物突出车端部分底部低于其支重面时,垫木或支架(座)高度还应加上该突出部分低于货物支 重面的尺寸;反之应减去货物突出车端部分高于货物支重面的尺寸。d)游车上装载的货物与超长货物突出端间距不应小于350 mm,见图lo共用游车时,两货物突出端间距不应小于500 mm,见图2。在游车上,超长货物突出端两侧不应装载货物。N35

22、0 mm图1游车上货物与超长货物突出端的间距示意N5OO mm ci)O O w O c(t)图2共用游车时超长货物突出端间距示意6.2跨装超长货物应符合下列规定。a)只可两车负重。负重车车地板高度应相等,高度不等时需要垫平。对未达到容许载重量的货 车,可加装货物,但不应加装在跨装货物的两侧,与跨装货物端部间距大于或等于400 mm。b)在两辆负重车的中间只可加挂一辆游车。c)跨装货物应使用货物转向架。货物转向架的支重面长度应符合5.1的规定(长度为24.6 m 的预应力梁,重量不超过115 t、长度为32.6 m的预应力梁除外),货物转向架下架体的重心投 影应位于货车纵、横中心线的交叉点上,

23、应纵向偏离时应符合4.4的规定,货物转向架高度转按公式(10)计算。=aK X tan y+h车送+/+80.(10)其中,a唐和tany的取值如下:1)两车负重,两端或一端加挂游车时,按公式(11)和公式(12)计算。a 离=y*+,3.(11)tan y=0.031.(12)式中:加货物突出负重车端梁较长一端的长度,单位为毫米(mm);I.负重车车端至其最近轮轴轴心所在垂直平面间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2)两车负重,中间无游车时,按公式(13)公式(16)计算。当矣L291时:aK=4.(13)10TB/T 30004-2021004(。+切、tan y=.(14)当、1.294 时:

24、aK=(15)0.031(4+切、tan y=.(16)/支式中:6.3货物超出货物转向架中心/,货物转向架中心销 12货物转向架中心/支跨装支距,单 3)两车负重,。身 X tan y单位为毫米(mm);离,单位为毫米(mm);距离*位为毫米(mm);线时,可L不翻;;5 km/h式中:I台-驼装车后,用)o+A)yaK x tan y=条件不容许或尽头量合车地板长和标重的 等超过规定限度时,计算进行设层装载于200寸,应横向靠内便I、沿,并者较大者。0.04(/,+13)-0.015(2文-I度(两竖曲线切点之间的距离),可按10 000 m转色,应安装车用缓冲停止器,安装应在车用自然状态

25、中间加挂字审的分装车组通过9号及以下道岔时不应推送调车。,跨装车组t 普通平车装运攵。使用长钢 木地板平车 需要垫平。长钢轨使用专 长钢轨沿车辆 对齐时,则端部长短尺长钢轨与定尺 配重措施。进。或等于 餐*81M M M1111M合下列架多车负,装载o根据长钢轨规格,选用一定辆上的座架底面高度(相对轨面)应相等,如高度不同型号的道岔轨混装时,长钢轨采用横向整层紧固方式进+0.04/3(17)(18),相同长度的长钢轨端部应尽量对齐,因技术原因不能纵中必线对称装载。必要时,应采取钢轨型号应相同,且型号钢轨应自下而上从底层装起。轨装载完毕后,在该层锁定座架处使用对)应型号紧固装置将本层钢轨紧固并与

26、座架固定为一体。g)各型号专用座架和紧固装置不应混合使用。h)专用座架每层隔梁装后应锁定。i)每个锁定座架应捆绑加固在车侧丁字铁或支柱槽上。j)长钢轨车组车辆间不应使用车钩缓冲停止器,同时要对提钩杆和折角塞门进行捆绑固定。重 车车组中涂打的平车,允许放下端侧板进行装运。k)专用车组固定循环运输长钢轨、专用座架原车回送时,座架在平车上保持原位置及加固方式 不变,紧固装置和隔梁应采取有效措施固定。1)重车车组不应通过驼峰和溜放。11TB/T 30004-20217货物加固基本要求7.1 需要进行加固的货物,其本体或包装应便于加固,加固部位应能承受相应的加固力。易于旋转或 有门窗等活动部位的货物装车

27、时,应将旋转和活动部位锁闭固牢;锁闭装置失效的,应采取有效的加固 措施。7.2 对货物的加固应保证能够经受正常调车作业以及列车运行中所产生各种力的作用,在运输全过 程中,不发生移动、滚动、倾覆、倒塌或坠落。7.3 常用加固方法有拉牵加固、挡木或钢挡加固、围挡加固、掩挡加固、腰箍下压式加固、整体捆绑等。7.4 加固类型有刚性加固和柔性加固。刚性加固包括在车体上焊接钢挡阻止货物位移、使用螺栓 将货物和车体固定为一体、使用钳夹车装运货物等方式。柔性加固包括使用钢丝绳、链条、盘条或镀 锌铁线等加固材料对货物拉牵加固或下压式捆绑加固;使用挡木、掩木等对货物进行掩挡加固等 方式。7.5 加固时应满足以下一

28、般要求。a)拉牵可采用八字形、倒八字形、交叉、又字形、反又字形或兜头等方式。b)使用多股镀锌铁线、盘条加固时,需用绞棍绞紧,绞紧程度不应损伤铁线、盘条。绞棍留用时 应予以固定。c)使用钢丝绳加固时,应采用配套的钢丝绳夹。使用紧线器或钢丝绳紧固器作连接装置时,紧 线器或钢丝绳紧固器中的紧固装置与钢丝绳的强度应匹配。d)使用挡木或钢挡加固时,其高度不宜过大,与车地板之间要有足够的联结强度。e)掩挡的有效高度应不低于防止货物滚动的需要高度,掩挡与车地板的联结强度应足以保证掩 挡自身不发生移动或倾覆。f)使用腰箍下压式加固时,每道腰箍的预紧力应达到设计要求。g)货物转向架上架体与跨装货物、下架体与车辆

29、分别固定在一起。对货物及货物转向架的加固 不应影响车辆通过曲线,并将提钩杆用镀锌铁线捆固。h)必要时,加固线与货物、车辆棱角接触处应采取防磨措施。7.6 加固货物时,所用加固线捆绑拴结后的余尾部分,长度一般大于或等于100 mm且不应超过 300 mm;超过300 mm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固定。7.7 对超出货车端侧墙(板)高度的成件包装货物,应用绳网或绳索串联一起捆绑牢固,也可用挡板(壁)、支柱、镀锌铁线(盘条)等加固。袋装货物起脊部分应使用上封式绳网等进行加固。7.8 专用货车上附设设备作为装载加固装置的,其技术性能应符合本文件规定。8加固强度计算方法8.1 运输过程中作用于货物上的各种力

30、计算(列车运行速度小于或等于120 km/h,调车连挂速度小 于或等于5 km/h)8.1.1 纵向惯性力按公式(19)计算。T=t。x Q.(19)式中:T-作用于货物上的纵向惯性力,单位为千牛(kN);%每吨货物的纵向惯性力,单位为千牛每吨(kN/t),按公式(20)或公式(21)计算;Q货物重量,单位为吨(t)。12TB/T 30004-2021采用刚性加固时,按公式(20)计算。t0=26.69-0.13Q总式中:Qa重车总重,单位为吨(t);当Q总 130 t时,按130 t计算。采用柔性加固时,按公式(21)计算。t0=0.OOI 2Q2a-0.32Q&+29.85(20)(21)

31、式中:Q总重车总重,单位为吨(t);跨装运 当 130 t。总近150 t 时,=6 当 Q总 150 t 时,=5.888.1.2横向惯性力按公式(式中:N作用于货物0每吨货物式中:a-货物重心离,单位I负重车8.1.3 垂直惯性式中:作用于 q*-每吨货使用敞车和普通总重计算。Q(kN);力,单0=4.53+7.84辆横中心2mm);=3.54+3.78I(24)计算式(23)惯性力位为千牛每,TkN/t),按=2.82+2.2 y(22)(23)的距离;跨装时,为货物转向架中心情偏离车辆横中心线的距心距(具有多层转向架群的货车为底架心盘中心距),单粒为毫米(mm)。垂直惯性力,单位为千牛

32、(kN);性力,单位为千牛每吨(kN/t)。寸,按么使用长大货物车装载隹8.1.4风力按公式(27)计算。(24)(25)(26)(27)Q垂=q垂x Q式中:W作用于货物上的风力,单位为千牛(kN);q侧向计算风压,单位为千牛每平方米(kN/n?);受风面为平面时,q=0.49 kN/m?;受风面为 圆球体或圆柱体侧面时,q=0.245 kN/m2;F风侧向迎风面的投影面积,单位为平方米(n?)。8.1.5a)b)摩擦力计算。纵向摩擦力按公式(28)计算。F*=9.8“横向摩擦力按公式(29)计算。(28)13TB/T 300042021=(9.8Q-Q垂)(29)式中:F:货物的纵向摩擦力

33、和横向摩擦力,单位为千牛(kN);从-摩擦系数,按表10取值。表10铁路货物常用摩擦系数物体名称摩擦系数木与木0.45木与钢板0.40木与铸钢0.60钢板与钢板0.30履带走行机械与车辆木地板0.70橡胶轮胎与车辆木地板0.63橡胶垫与木0.60橡胶垫与钢板0.50稻草绳把与钢板0.50稻草绳把与铸钢0.55稻草垫与钢板0.44草支垫与钢板0.428.2 货物的稳定系数及稳定性计算8.2.1 货物倾覆的稳定系数纵向稳定系数按公式(30)计算。w 9.8Qa检 仙二%横向稳定系数按公式(31)计算。横二 9.8Q%式中:(30)(31)武,病货物纵向、横向倾覆的稳定系数;%货物重力的纵向稳定力臂

34、,单位为毫米(mm);%货物重力的横向稳定力臂,单位为毫米(mm);h.货物重心自倾覆点所在水平面起算的高度,单位为毫米(mm);M风力合力作用点自倾覆点所在水平面起算的高度,单位为毫米(mm)。当倾覆稳定系数小于L25时,需要采取加固措施。8.2.2 货物水平移动的稳定性如果货物的纵向惯性力大于纵向摩擦力或横向惯性力与风力之和的1.25倍大于横向摩擦力,则 应采取加固措施防止货物移动。加固材料应承受的纵向或横向力按以下公式计算:纵向按公式(32)计算。AT=T-F*.(32)横向按公式(33)计算。AN=1.25(N+W)-F1.(33)14TB/T 30004-2021式中:AT-加固材料

35、或装置应承受的纵向水平力,单位为千牛(kN);AN加固材料或装置应承受的横向水平力,单位为千牛(kN)。8.2.3 货物滚动的稳定系数圆柱形、球形货物及轮式货物,使用三角挡或掩木加固后,滚动稳定系数按以下公式计算:纵向稳定系数按公式(34)计算。式中:病,病一货物纵晅R货物或h.掩木横向稳定系数按公式(35)计算。m如果稳定系数9常用加固方法9.1 拉牵加固时9.1.1 对称拉牵9.8Qa检(/V+JF)(/?-工所在,表明所0度计算CD下公式计算:,单与货B为。点在车上的定系数为毫米(物接用的掩木或三角挡高度不绳应承受的力牵位置见图3中,。为拉牵绳在货 面至车辆边线的距离,4为拉牵绳当同一方

36、向有n根拉牵绳时,每根R防止货物纵向移动按公式(36)计算。拉牵加固示意的拉力可分(34)(35)平面起算的高度,单位为毫米够,应同时采用其他加固措施。为。点所在纵向垂直平Sfti移=竺+BO2+BC1 纵多 nAC防止货物横向移动按公式(37)计算。S横移=AC2+BO2+BC2(36)(37)防止货物纵向倾覆按公式(38)计算。1.25Th-9.8Qa.几(/纵+AC)BOAC2+BO2+BC2(38)防止货物横向倾覆按公式(39)计算。15TB/T 30004-20211.25(Nh”+即九风)-9.8Q%,X-,-yS.腐=-?-.-JAC1+BO2+BC2*w n(ZM+BC)BO

37、V(39)式中:Sm,,S横.,S1Ml,S横幅防止货物纵向移动、横向移动、纵向倾覆、横向倾覆时需要每根拉牵绳承 受的拉力,单位为千牛(kN);%货物纵向倾覆点至拉牵绳在货物上拴结点所在横向垂直平面间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小货物横向倾覆点至拉牵绳在货物上拴结点所在纵向垂直平面间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每根拉牵绳应承受的力按公式(40)计算。S max|St)o纵移,S横移,5飒便横幅(40)式中:5每根拉牵绳应承受的力,单位为千牛(kN)。选用钢丝绳拉牵时,钢丝绳的破断拉力不应小于2S。选用镀锌铁线或盘条拉牵时,每根拉牵绳需 要股数按公式(41)计算。5 加=吟(41)式中:m每根拉牵

38、绳的股数(股);P许-股镀锌铁线或盘条的许用拉力,单位为千牛(kN)。9.1.2非对称拉牵加固时,拉牵位置见图4。图4非对称拉牵加固示意防止货物纵向移动时,拉牵绳的拉力可按公式(42)和公式(43)计算。S警 1bH+暄+BO.(42)左一 7+呜+冬.(43)式中:5*,5*防止货物纵向移动所需左、右拉牵绳的拉力,单位为千牛(kN);b&,6右A方向或B方向两侧左、右拉牵绳在货物上拴结点至货物重心所在纵向垂直平面的 距离,单位为毫米(mm);AC&,ACe左、右拉牵绳在货物上拴结点所在横向垂直平面分别至车辆上拴结点之间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BC左,BC右左、右拉牵绳在货物上拴结点所在纵

39、向垂直平面分别至车辆边线的距离,单位为毫 米(mm);16TB/T 30004-2021BO左,BO右左、右拉牵绳在货物上拴结点自车地板面起算的高度,单位为毫米(mm)。防止货物横向移动时,拉牵绳的拉力可按公式(44)和公式(45)计算。Sh=ANI右(/左+1右)BC左UQ+8限+8限(44)s处&+暄+BO%式中:防止货物横向移动所需左I左,I右-左、右拉牵绳在货、mm)每根拉牵绳应承受的力按4当同一方向有n根拉 取同一方向上左侧或右 取较大者MC取较4 方向左侧或右侧各拉 8。、4c取较大者。9.2腰箍加固时每9.2.1 顺装圆柱防止货物纵向既防止货物移动(45)拉力,单位为千牛(kN)

40、;横向垂直平面的距离,单位为毫米防止货物横向AM左(I左+IQBC 右承承受的拉力直平面离2n6co8 0计算向力,单位为千牛(kN);拉在max计算防止货计算防止向移动移心所在横向);mm比为千牛(kN、式(48)计1.2Ima xzruxcos 0,式(50)计绳在货物上拴结物上拴整点至货物至货物重心.(46)拉力时,6左及应分别 面距离的平均值;8。、,左、/右应分别取同一 均值;8c取较小者,中最大者为每根拉牵绳应能承受的拉力。应承受的方,每道应承受的力可按以下公动按公式伊7)计算。式中:P9,Pm防止货 e-腰箍两端%横垫木或鞍p每道腰箍应承 用钢丝绳作腰箍时,钢丝绳的(47)(N+

41、W、(R-h-鼠.)1-9.8Qb鬼货物滚动,每道腰箍应承受的拉力按公式(49横向滚动时,每道腰箍各直平面间的夹角;,单位为毫米(用扁钢带作腰箍时,扁钢带的截面积(48)(49)(50)I P落,式中:Kt扁钢带的截面积,单位为平方厘米(cm?);扁钢带的许用应力,单位为兆帕(MPa)。9.2.2箱形货物用n道腰箍加固时,每道需要承受的力可按以下公式计算:防止货物纵向或横向移动按公式(51)计算。max AT,AN 2n/4COS 0(51)防止货物纵向倾覆按公式(52)计算。17TB/T 30004-2021P纵惧1.25Thi惶9.8Qa稳 2(4+d2+dn)cos 0防止货物横向倾覆按

42、公式(53)计算。1.25(N*+WhK)-9.8Q*nB9 cos 0(52)(53)式中:P锹便,P防止货物纵向、横向倾覆时,每道腰箍各自应承受的力,单位为千牛(kN);4,dz,d每道腰箍所在横向垂直平面至货物纵向倾覆点之间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Bv货物的宽度,单位为毫米(mm)。既防止货物移动,又防止货物倾覆,每道腰箍应承受的力按公式(54)计算。Pmax P移,P纵幅,P横幅.(54)一般采用钢丝绳作腰箍,钢丝绳的破断拉力不应小于2P。9.3 焊接加固时焊缝需要长度使用铁地板长大货物车装载,在货物两端或两侧焊接钢挡时,同一方向钢挡的焊缝长度可分别按 以下公式计算:防止货物纵向移

43、动按公式(55)计算。,10AT期-0.7Kt防止货物横向移动按公式(56)计算。,1OA/V横=0.7Kt(55)(56)式中:/,/防止货物纵向移动、横向移动时,各自需要焊缝的长度,单位为厘米(cm);K焊缝高度,单位为厘米(cm);t焊缝的许用剪切应力,单位为兆帕(MPa)。9.4 掩挡加固时掩挡需要高度单独使用掩挡防止圆柱形、球形货物及轮式货物纵向滚动时,掩挡高度按公式(57)计算。(0.374 4-0.001 SQA)D.(57)单独使用掩挡防止圆柱形、球形货物及轮式货物横向滚动时,掩挡高度按公式(58)计算。九椅 N O.080.(58)式中:D货物的直径或轮径,单位为毫米(mm)。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铁路地铁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