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考详细说明文讲解及训练.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190937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详细说明文讲解及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考详细说明文讲解及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考详细说明文讲解及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考详细说明文讲解及训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考详细说明文讲解及训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说明文阅读常见考点与解题技巧一、常见考点: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理解。2、对说明方法辨识与理解。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7、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二、说明文阅读知识与技巧(一)分类1.从说明对象: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思路: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2.从语言特征(语言表达角度):平实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二)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

2、。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等,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逻辑顺序(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例题:看云识天气的第三段使用了什么说

3、明顺序?有何作用?答:使用了空间顺序,对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的形态、位置、预示的天气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三)说明的方法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打比方、列数字(据)、作比较、列(画)图表、摹状貌、作诠释、引资料。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3.说明方法: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举例子:通过列举事例,具体真切地说明了XX事物的特点。分类别:分门别类、条理清楚地说明了XX事物的特点。或: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分门别类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列数字(据):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XX事物的特点,

4、使说明更有说服力。作比较:把与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XX的特点(地位、影响等)。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XX/科学事理XX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XX事物的特征/事理。打比方: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XX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列(画)图表:一目了然,直观形象地说明了XX事物的特点。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下定义要求对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科学准确的概括说明。下定义有两种固定格式: “XX是”和“叫XX”。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摹状貌:对

5、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引资料:引资料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资料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四)说明文的语言品析1对整篇文章语文的品析,一般从两个角度谈:A、准确;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

6、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XX事物的“XX”的特征/事理。2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考查字词的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答题指导:这种题目往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答题。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还要加上“与客观事实不符合,太绝对了”之类的表述。第三种题型要结合具体的句子分析使用(保留)和删去有什么不同,还要加上“删去后与客观事实不符合,太绝对了”之类的表述。题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对策:答:(1)加点字词的原意。(2)加点字词

7、在这里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XX事物“XX”的特征/事理。(3)加点字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有什么作用或表达效果?答:“往往”是常常、经常、总是的意思。用在这里,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注:“往往”是一个频率副词,频率副词还有“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等,分析它们都是一样的。题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对策:答:(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5

8、)XX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能否替换成“总是”,试说明理由。答:不能。“往往”是常常、经常的意思。用在这里,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不排除特殊情况。用“总是”说明天上出现薄云一定表示天气晴朗,与客观事实不符合,太绝对了。“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题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对策:答:(1)表态(一般情况下是“不能不删去”)。(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饰;“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

9、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能否删去?答:不能删去。“往往”是常常、经常的意思。用在这里,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不排除特殊情况。删去的话就说明天上出现薄云一定表示天气晴朗,与客观事实不符合。“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题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对策:找带有限制性词语(如:“比较”“几乎”“主要”“绝大多数”“相当”“大约”“可能”“左右”等)的句子。题型5:“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10、?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五)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六)说明文写法分析1结合说明方法谈答题格式: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2结合修辞手法谈答题格式:这是一篇生动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XX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3结合表达方式谈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怀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

11、明文的写法,答题格式: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例题:看云识天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分析。参考答案3种:1该文主要运用了打比方、列数字、引用等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准确科学、有说服力地说明了怎样根据云来识天气。2这是一篇生动说明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生动形象、有气势地说明了怎样根据云来识天气。3该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说明外,还有描写,如文章第一段说明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还有议论,如文章最后一段说明看云识天气意义和局限性,使说明更生动

12、形象,更深刻。(七)说明语段的作用(1)结构、内容作用:A、开头:总领全(下)文,引出下文;B、中间:承上启下(过渡);C、结尾:总结上(全)文。作为说明文段的作用,必须结合文体特征具体回答。如开头段作用往往起着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那么,我们可以参考下面的两个具体答题规范格式的例子使用或变通使用:开头语段:开头通过写事例,引出说明对象XX。(或引出XX事理)开头通过引用名言,引出说明对象XX。(或引出XX事理)开头通过引用名人XX的趣事(或的奇闻趣事),引出说明对象XX(或引出XX事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了说明文的趣味性。(2)结合说明方法谈。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XX事物的XX特征

13、或XX事理),使说明。(八)说明文标题的作用(标题很新颖别致时容易考)。答题格式:这个标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说明了,点明了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点明了本文说明对象。(九)说明文语段的中心句题型1: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对策:中心句出现的位置段落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中心句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叙述句、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其他文体文章的中心句也如此。)题型2:概括文段的中心句。对策:(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2)紧扣表秩序的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十)某个事例或名言说明了事物的

14、什么特点或某事理对策:答案就是事例或名言开始前的一句表明观点的话。 (一)过期食品 每一种食物都有多种属性,比如外观、颜色、口感、味道、安全性等等。当我们说一种食品“合格”的时候,指的是它在各方面都符合我们的要求。或者说,各方面都符合食品生产者对消费者的承诺。 现代社会,食品很难坚持“现做现吃”。尤其是加工食品,从生产到消费,要经过运输,分销等环节,所以,保存食品是不可避免的。任何食品在保存中,前面所说的各方面都会按照一定的速度发生变化,在不同的食品中,变化最快的属性并不相同。比如奶、蛋、肉等生鲜食品极易滋生细菌,这些食品受到细菌的不断侵蚀,便会产生异常的气味。饼干等干货食品极易受潮,一旦受潮

15、,质地便不再硬脆,而是显得很绵软。而那些彩色食物放置时间一久,色彩便不再亮丽,而是显得很暗淡。在食品工业上,这些都算是“食品变质”了。 一般情况下说的“保质期”是指在那个期限内,食品的任何一方面都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换言之,这是厂家的一个承诺在此期限内,食品的风味、口感、安全性各方面都会有保证。如果出了问题,厂家需要负责。而过了保质期,并不意味着就坏了,只是厂家不再担保。有时候,食品过期可能只是外观不那么诱人,或者口感没有那么好这样的食品,也还是能吃的。不过问题在于,它也完全可能是致病细菌数量很多了,吃了生病的可能性增高了。而且,你无法判断他发生了什么变化。 显而易见,食品的变质是一个连续渐变

16、的过程。食品成分或者其中的细菌,不会看着保质期按照我们的指示变化它不会像许多人想的那样:在保质期之前,老老实实呆着;过了保质期,一下子就变成了毒药。而这个变化过程,又受着生产工艺和保存条件的影响。比如说,采用巴氏消毒的牛奶,冷藏两周一般细菌还不会超标;而超高温灭菌的,效果更好。不仅常温下放几个月都不会长细菌,而且在同等条件下放上几年细菌也不会超标。即使是同一种食品,比如巴氏消毒奶,不同厂家的工艺控制条件也会使得变化的过程快慢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保质期内不变质”需要遵循厂家的保存要求才能实现。否则,在保质期内食品也可能变质,而厂家也没有责任了。比如说,鲜牛奶保质期两周,是指没有开封而且在冷藏

17、的前提下。如果已经开盖,或者放在室温下,那么就可能很快变质,而厂家对此也没有责任。再比如饼干,在保质期内不开袋的话可以保持酥脆。但是如果开了袋,环境比较潮湿,就会很快受潮变软,很难吃了。这种情况下,也不能追究厂家的责任。 保质期也好,过期日期也好,都只是一个控制标准。对于保质期比较长(比如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食品来说,过期日期前一天与后一天的品质不会有多大差别。这就像我国宪法规定男性22岁可以结婚,但是22岁生日的前一天和后一天,一个人至少在生理上不会有什么差别。1根据第段内容,说出“食品变质”的特征。 答: 2结合第段画线句子说明的内容,说出“在同等条件下”这句话不能删去的两个理由。 答:

18、 3在第段中,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对过期食品作了总结说明?这样说明有什么好处? 答: 4阅读下面材料,借助文中的相关知识,分析食品专家提出忠告的原因。 材料: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人们买回小包装的食品后,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及时食用,等到发现时,食品已经过了保质期,本应不该再食用。可有人觉得扔了可惜,或者认为吃点过期食品并无大碍,于是打算继续食用这种过期食品。针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食品专家向人们提出忠告:过期食品不可再吃。 答: (二)超常刺激 动物行为学里面有一个“超常刺激”的概念,一只下了蛋的母鹅看到了自己的蛋,便发生了孵蛋的本能冲动,这个蛋对她而言是个正常的刺激物。然而当科学家把鹅蛋和一个比

19、鹅蛋更大更圆的网球放在一起的时候,母鹅却更愿意去孵那个球而放弃自己的蛋,因为这是个“超常刺激”。千万年的进化,让鹅的本能固化成一个概念“蛋越大,则里面的营养越充分,越可能孵出健壮的小鹅”。在自然界里,事实也许是这样,然而她万万没有想到,在这个被人类干涉的实验中,她的“合理选择”却让她失去了传宗接代的机会。 超常刺激是指那些能激发生物本能,但目的并非进化本意的刺激。它比正常的自然刺激更能有效地激发动物或人类的某一特定行为。科学家针对动物或人类行为的触发要素进行了系统化的实验,结果发现颜色、形状、气味、感觉等,是触发生物某一本能的根源。颜色、形状、气味越鲜明,越独特,越能产生超常刺激,左右生物的行

20、为。 超常刺激能够劫持动物的本能。鸣鸟的父母会更倾向于喂食嘴更宽,更红的假幼鸟,忽视亲生幼崽,而雏鸟也会无视自己的亲生父母,转而向特征更加明显的人造鸟乞求食物;见红而怒,雄刺鱼们会抛开真正的对手,转而去攻击腹部色彩格外鲜艳的本头仿制品,甚至对实验室窗外经过的红邮政车也做出防卫的举动。 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更是一个充满了超常刺激的世界,几乎所有的商品都会给人一种超常刺激的承诺。顶着金黄花朵的碧绿丝瓜和黄瓜,看似鲜嫩多汁;经过上色打蜡的橙子,看上去非常光洁、金黄;加入苏丹红煮制的肉类制品,色泽显得非常鲜艳;注入糖水和色素的西瓜,切开一看,色泽鲜红,吃起来也更甜。虽然它们内在的品质不如外表那么动人,但

21、其外表散发的超常刺激却非常诱人,仿佛在向们强调,它们是最漂亮、最好的产品,并明确而强烈的暗示购物者;选择它们绝对物超所值。 的确是这样,人们往往经不住超常刺激的诱惑。当面对超常刺激时,人们的意志力和判断仿佛己僵化,常常去关注那些吸引注意力的东西,并最终做出错误的选择。比如选择蔬菜时,本应去选那些有些许黄叶和虫眼的蔬菜来买,可人们往往会购买那些看上去水灵灵,菜叶形状饱满、没有一个虫眼的蔬菜,殊不知这些完全是化肥和农药造成的假象,而且吃的时候还一副津津有味的样子,觉得这样的菜一定营养丰富,对身体会大有益处,其实这样的菜对人体是害多益少。 超常刺激固然令世界显得丰富多彩,可任其驱使,则事与愿违,对于

22、动物而言,则可能会违背进化的目的;对于人类而言,则可能错失许多看似平凡却对我们有实用价值的东西。因此,我们要保持警惕,千万不要任由超常刺激控制、左右自己。1根据本文说明的内容,说说作者开头为何先从母鹅孵网球这个事例写起。 答: 2第段“的确是这样”这句话中的“这样”一词指的是什么? 答: 3阅读第段,简析“超常刺激”是如何“劫持动物的本能”的。 答: 4根据本文说明的内容,说出在下面两则材料介绍的人类行为中,哪个行为属于人类的超常刺激行为,并结合选文和材料内容作简要分析。 材料一:现代人追求食品的原生态,热衷于购买天然的、野生的食品,尽管它们的品相一般,但却日益受到各方人士的青睐。 材料二:一

23、些人在购买水果时,常常要在几个水果摊前转几圈,最终在果晶码放整齐的摊位前驻足,他们在挑选水果时也总是会选表皮鲜艳、个大、味甜而且没有疤痕的水果。 答: (三)人体健康的“信号灯” 有一种病几乎人人都得过,那就是感冒!感冒一般是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引起,可通过咳嗽和打喷嚏传播。大多数人在感染病毒后1-2天开始出现症状,一般病程为1星期。 所谓上呼吸道,就是鼻、咽、喉的统称。上呼吸道感染,就是从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根据病原体的不同,上呼吸道感染又可分为病毒性和细菌性两大类,其中病毒性占90以上。导致感冒的病毒种类很多,其中成人以鼻病毒为主,儿童则以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

24、合孢病毒为主。当过度疲劳、淋雨、受寒或受到精神打击时,人体的全身或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原来寄存在上呼吸道的病毒或从空气中吸入的病毒就“趁机”在上呼吸道迅速繁殖,释放毒素等有害物质,导致鼻、咽、喉部的黏膜水肿、出血、渗出与炎症浸润。在季节变更或气候骤变之时,在居室拥挤、通风不良、空气污染时,感冒可以通过两条途径相互传播,一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二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因此,几乎人人都有患感冒的经历。 如果因为感冒的普遍性而对此掉以轻心,那就错了!俗话说“感冒是百病之源”。感冒可以并发许多呼吸道疾病。虽然感冒缘于上呼吸道感染病毒,但却与人体的其他呼吸器官关系密切,并对它们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伴随

25、着感冒的出现,人体同时还会出现气管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感冒看似一种无关紧要的小病,但它却可诱发许多较为严重的疾病。引发感冒的细菌和病毒不及时消灭,会顺着呼吸道进入肺部,对肺部造成感染,导致肺炎,使人突发高热,咳嗽、呼吸困难。感冒还是许多疾病发病的早期表现。这些疾病初发时往往很像感冒。如小儿麻疹、猩红热等疾病在早期都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感冒症状。感冒还可以加重一些疾病的病情,对老年冠心病而言,它可以加剧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 对病毒引起的感冒,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加上它有自愈倾向,故对感冒的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以甲减轻症状,乙缩短病程,并注意预防并发症。感冒初发时,最重要的是进行生活调摄,如注意

26、保暖,多喝热水,保证休息,保持口腔和鼻腔的清洁,进食易消化食物,戒烟酒等,以控制病情的发展。当单凭自身的免疫系统抵挡不住时,也就是感冒继续发展,症状较重时,如出现中度发热(38以上),明显的咽喉肿痛,连续咳嗽、咳痰时,就得及时到医院就医,并借助药物的力量,给予对症和针对病因的治疗。对症治疗主要用一般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等,这些药物可以减轻感冒后的炎症反应,减轻症状。针对病因治疗时可选择中药,不仅价格便宜,而且还有广谱杀菌作用,如金银花、银翘、黄芩、板蓝根等。还有一些中西药复方的感冒药,既能治疗感冒症状,又能抗菌、杀病毒,可谓一举两得。如果病人出现脓涕、脓痰或化脓性

27、扁桃体炎,则表明为细菌性感冒或合并细菌感染,这时候就应该用一些抗菌药物。成人可使用磺胺药、罗红霉素、头孢氨苄,小儿则可以用一些副作用小的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等。 感冒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对人体的危害却不可小视。当人体的健康状况低下时,感冒就会找上门来。所以,可以把感冒看成人体健康的“信号灯”,人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一般来说,只要增强体质,注意预防,及时治疗,正确用药,就能够有效防治感冒。最后提醒大家:无论是居家还是旅行都要常备一些感冒药,这样才能高枕无忧,有备无患。1从第段看,“几乎人人都有患感冒的经历”的原因有哪些? 答: 2阅读第段,说出画线的甲乙两个语句的位置不能调换的理由。 答: 3阅读

28、第段,说出“进行生活调摄”的缘由和目的。 缘由: 目的: 4阅读第段,指出下面两则材料分别可以从哪一个方面说明“感冒是百病之源”。 材料一:心肌炎本是一种心脏病,但这种病有时不是因心脏本身病变造成的,而是感冒惹的祸。感冒引起的呼吸困难,增加了心肌的负荷,使心肌不能按正常的节律扩张和收缩,忽快忽慢的节律便导致心肌出现炎症。 材料二:感冒之后,气管和支气管分泌的粘液有时会堵塞鼻脏,使鼻道呼吸不畅,同时感冒病毒也会趁机侵入鼻窦,使人患上鼻窦炎,这时往往会出现鼻阻、流涕、头痛等症状。 材料一: 材料二: (四)塑料的黑与红 自20世纪30年代塑料问世以来,全世界每个家庭的浴室里都有几把塑料牙刷。但如今

29、,越来越多的人正选择把塑料从生活中剔除出去。人们购买木制牙刷,牙刷上的毛取自猪鬃;布做的三明治包装袋;金属做的储物容器;皮制的苍蝇拍 显然,塑料被认为是在自然的敌人,人们对它充满了敌意,但因塑料本身存在明显的负面影响,人们敌视排斥它也是可以理解的。据估计,目前在每年生产的6亿磅塑料中,有一半被制成一次性产品。毫无疑问,有些产品的一次性是必要的,如一次性注射器。但更多的此类产品变成了塑料垃圾。如假期过后各旅游景点的地面和水中随处可见人们丢弃的塑料袋、吸管、塑料包装和打火机,则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它们堵住了下水道,缠住了回收垃圾的设备,污染公园、海滩,并威胁陆地和海洋中的野生动物。而且这些一次性

30、塑料产品多用不可降解的原料制成,即使丢弃数年也不会自行分解,结果塑料垃圾越聚越多,形成大面积的垃圾层。以致出现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局面。近日,科考船只在巴西外海进行了考察,结果,科考船只在巴西外海处竟无法抛锚,原因是海底竟铺满了一层塑料垃圾。 表面看来,上述祸患都是塑料造成的,可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塑料本身不一定对环境有害,我们生产和使用塑料的方式才是问题所在。因此,我们不能只怪塑料,不检讨自己,更不能因人类自己错误行为造成的恶果,就抹杀塑料的价值和功绩。塑料固然存在一些缺陷,需要改进和完善,但我们更应改进生产和使用塑料的方式,使其产生更大的价值。 既然目前人类依然在广泛地使用塑料,则表明塑料具

31、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在一个接近70亿人口的世界里,单单依靠木头、矿石和棉花,我们无法使自己吃得饱、穿得暖和有家可归,我们需要塑料。在一个关注碳足迹时代,我们更能体会到,重量非常轻的塑料,无论是生产还是运输,比许多其他材料需要更少的能源,从而有效地减少了有害物质的排放。塑料还使绿色科技成为可能。比如太阳能板以及燃料消耗更少的轻型汽车和飞机。这些“非自然的”化合物,经过智能应用,可以成为大自然最好的“盟友” 但如果我们固守20世纪生产和使用塑料的方式,我们则无法在21世纪实现塑料给人类的承诺。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人类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强,我们已充分具备改善目前塑料使用状况的条件,一旦现状得到改善,

32、塑料便由黑变红,而且会越来越红,当然,我们也不能否定人们买木制牙刷、皮制苍蝇拍的行为,但那决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1从本文说明的内容看,题目中的“黑”和“红”分别指的是什么? 答: 2联系上下文,简析作者在第段介绍塑料的负面影响在文中的作用。 答: 3结合第段中画线的内容,说出“塑料垃圾越聚越多”这句话不能删去的三条理由。 答: 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文中介绍的相关内容,简要分析塑料研发、生产部门怎样做才能转变人们对塑料的态度。 材料:鉴于无数与塑料有关的负面报道,网民们针对塑料的红与黑展开了热烈讨论。据调查显示,多数网民对塑料持否定态度。其中一个网民在博客中写的“拒绝塑料制品,是你可以做到的维护

33、自然环境的最绿色行动之一”这句话鲜明地表现了大部分网民对塑料的排斥心理和否定态度。 答: (五)可怕的甜蜜诱惑 细心观察的人都会发现,婴儿在喝加糖的甜水时表现得很兴奋,并很容易唤醒嗜糖本能,再给白开水喝就困难了。科学研究显示,甜味是人类出生后首先接受和追寻的味道,喜欢吃甜食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医学实验证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含有大量糖分的甜食对大脑的作用和毒品相类似。如果让动物习惯性地摄入甜食,就会刺激它们大脑中类阿片类物质的产生,令它们感到快乐。一旦停止甜食供应,它们就会感到痛苦、烦躁不安,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失去平衡。由此可见,糖对人体的重要与危险。 精致白糖的纯度非常高,能达到99以上,其中

34、几乎不含有其他营养物质,只含有大量的能量。白糖在体内的代谢需要消耗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经常吃糖会造成维生素缺乏、缺钙、缺钾等营养问题。长期大量食用甜食会使胰岛素分泌过多,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造成人体内环境失调,进而引发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老年性白内障、龋齿、近视、佝偻病的发生。多吃甜食还会使人体血液趋向酸性,不利于血液循环,并减弱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 中国虽然人均消费食糖量远不及欧美,但随着西式饮食方式的逐渐普及,汉堡、可乐加比萨,外带西点巧克力,国人嗜糖族人数不断壮大,因此而引发的健康疾患,日趋严重。 不懂科学吃糖的人会在疲倦或饥饿的时候,习惯吃块糖或巧克力来消

35、除饥饿感,并达到提神的目的。殊不知,这种习惯对身体健康是十分有害的。究其原因,首先由于糖是一种极易消化吸收的食品,空腹大量吃糖,会使人体在短时间内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的正常水平,从而使血液中的血糖骤然升高,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其次,糖是一种酸性食品,空腹吃糖时会破坏机体内的酸碱平衡和各种微生物的平衡,从而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糖固然是人体所需的营养,但物及必反,科学研究表明,精制糖的作用与植物纤维的作用相反。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数据均证实,精制糖含量高的膳食可能增加结肠、直肠癌的危险性。在糖和富含糖类食物的摄入量超过每天60克时,结肠、直肠癌和腺瘤性息肉的危险性便可增加近一倍。有些研究

36、还发现糖的过多摄入与胰岛癌和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有明显的内在关联。此外,过多摄入糖分,还可能引发视神经炎。如经常大量进食甜食,眼睛不仅容易疲劳,视神经还会因营养缺而出现问题。 总之,少吃糖和坚持低糖饮食,无疑是远离疾病的明智选择。1文章第段起笔写了婴儿嗜糖的表现,其用意是什么? 答: 2结合第段画线语句的内容,说出“科学研究表明”这句话不能删去的两个理由。 答: 3两段介绍的内容表明人们在食用糖时应有两个禁忌,这两个禁忌分别是什么? 答: 4阅读下面材料,并结合本文说明的相关内容,分析概括出世界卫生组织得出并提出下列结论和口号的缘由。 材料世界卫生组织对23个国家人口病死原因作了调查分析,得出惊人的结论:嗜糖危害超过吸烟。长期吃含糖量高的食物会使人们的寿命缩短20年。因此,该组织提出了“全球戒糖”的口号。 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