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江苏省姜堰中学、如东中学、沭阳如东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联考试题.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190152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3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姜堰中学、如东中学、沭阳如东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联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江苏省姜堰中学、如东中学、沭阳如东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联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江苏省姜堰中学、如东中学、沭阳如东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联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江苏省姜堰中学、如东中学、沭阳如东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联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江苏省姜堰中学、如东中学、沭阳如东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联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江苏省姜堰中学、如东中学、沭阳如东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联考试题江苏省姜堰中学、如东中学、沭阳如东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联考试题年级:姓名:22江苏省姜堰中学、如东中学、沭阳如东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联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2020年12月,国家能源局提出:“生物质能供暖绿色低碳、经济环保,是重要的清洁供暖方式。我国农作物秸秆及农产品加工剩余物、林业剩余物等资源丰富,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供暖,可以为具备条件的县城、人口集中的建制镇,以及大气污染防治非重点地区的农村提供清洁

2、供暖,具备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综合效益。”然而,具体落实起来却并非易事。生物质供热整体分为两种技术路线,即收储打包后直接燃烧的直燃路线和将生物质材料加工处理后再进行燃烧的成型燃料路线。其中,成型燃料路线由于碳排放水平更低,一直是政策推动的主要方向。“原先推生物质压块燃料,发现有的老百姓环保检查时烧生物质,检查人员一走又用这个炉子接着烧煤。”黑龙江某生物质锅炉企业负责人透露,“后来又研发了颗粒燃料,小型的颗粒配套专用的炉具,散煤块放不进去,地方上对这种不能烧散煤的锅炉十分鼓励。但由于很多农户反映这种炉子不好用、不愿用,地方政府就认为这种技术路线还不成熟。”“颗粒燃料在农村地区推广难,主要的问题在于使

3、用成本。”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用秸秆制作颗粒燃料,需要将秸秆粉碎,能耗高的同时大量增加成本,经济性较差。目前制作颗粒燃料的原料以木质素为主,一旦本地原料无法满足需求,需要从外地采购,成本同样会增加。”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专家直言:“无论是颗粒燃料、压块燃料还是打捆直燃,都有其最适宜的应用场景,技术本身并没有绝对的优劣,关键是要把好的技术用在对的地方。因地制宜不能成为一句空话。”另外,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看,生物质燃料的利用不产生额外的二氧化碳,但却不可避免地生成氮氧化物和烟尘。排放问题也成为发展生物质供热锅炉的争议点。专家指出:“田间地头的生物质燃料直接燃烧,污染物排放必然比成型燃料要高,这是

4、不争的事实,但农村供热应该在控制污染物排放和满足温暖过冬两个问题之间找到平衡点。”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相关测算显示,虽然与“煤改电” “煤改气”相比,污染物排放还偏高,但从辽宁、黑龙江、山东等地试点情况来看,“煤改生物质”的污染物排放水平优于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与使用燃煤相比,可减排颗粒物5%、二氧化硫86%、氮氧化物50%,污染物排放明显降低。郝芳洲建议,农村分散采暖地区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应根据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进行分级、制定相应的标准,精准施策,切忌脱离实际、搞“一刀切”。业内专家指出,“过去五年为了空气污染治理,鼓励煤改气、煤改电。十四五期间要面向低碳,希望国家能够针

5、对农村清洁取暖出台更多生物质供暖的实施细则,毕竟分散的农村取暖问题才是北方清洁取暖真正的难点和痛点。”(标准过高拖累生物质供热 2021年05月03日)材料二:生物质供热改造与“煤改电”“煤改气”等一样,都面临着如何保证清洁、安全、可持续、可承受的问题。对于农村取暖用户,生物质供热就地取材、使用灵活的特性,是其占领市场的优势,但必须精准匹配用户需求和解决方案。我国从本世纪初开始发展生物质能产业,将生物质能应用于农村供热领域。经过十余年发展,技术不断进步,成本不断降低,污染物控制水平不断提高,但生物质供热市场规模却迟迟没能发展壮大。部分地方政府认为,生物质燃料的使用会造成严重污染,不综合考量本地

6、资源、环境的特性,一味追求过高的排放标准,压制生物质供热项目。另外,不同作物种类产生的生物质原料成分各异,需要不同的加工方式和燃烧技术,但地方在招标生物质锅炉时,往往缺乏对这些细节的把握,指望简单粗暴地依靠一套方案解决所有问题,引发“用不起”“不好用”等问题。可以看出,这些问题本质上是供需不匹配,但最终却往往被理解为生物质供热技术不成熟。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生则生。一个地方到底“宜”什么,需要实地考察供需情况,综合考量用户承受水平、环境承载能力、供热品质要求、配套投资规模等多种因素,才能做出判断。同样是使用生物质,对于分散的农户来说,直接燃烧田间地头的农作物既环保又省钱;对于成本承

7、受能力更强的城镇企事业单位,污染排放更低的生物质成型燃料就是更好的选择。虽燃料成本增加,但更好地满足了其达到排放标准、保证供热稳定的需求。“因地制宜”绝不是一句空话,在生物质供热领域就更是如此,好的技术要放在对的地方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地方政府的规划是否切合实际、实施细则能否精准到位,决定着生物质供热推广应用的成败。( 供热改造要真因地制宜 2021年05月03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国家能源局建议具备条件的县城和农村采取生物质能供暖的方式,但是有些地方政府认为不能烧散煤的锅炉的技术路线还不成熟,很多农户也反映这种炉子不好用,不愿意用。B.生物质燃料的

8、利用不产生额外的二氧化碳,但却会生成氮氧化物和烟尘,农村供热应该在控制生物质燃料直接燃烧的污染物排放和满足温暖过冬之间找到平衡点。C.过去五年为了空气污染治理,国家鼓励煤改气煤改电,忽略了对于煤改生物质燃料,因此,“十四五”期间要面向低碳,希望国家出台更多的生物质供暖的实施细则。D.某地适不适合推广生物质能供暖,在做出判断之前,一定要实地考察,综合考量:用户承受水平,环境承载能力,供热品质要求,配套投资规模等多方面因素。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过去烧煤的习惯在一些地区仍然存有,一些老百姓对于政府推广的生物质能供暖还没有完全认识到位,检查过程中老百姓烧生物质,可

9、检查人员走后接着烧煤。B.在生物质供热领域,“因地制宜”主要是针对地方政府在锅炉使用的规划是否切合实际、实施细则能否精准到位而言,这关系到生物质供热推广应用的成败。C.煤改电与煤改气的污染物排放低于煤改生物质的排放,但是从试点情况看,煤改生物质的污染物排放还是明显低于燃煤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明显降低。D.生物质锅炉因生物质原料的不同而不同,不同的加工方式、不同的燃烧技术都会对生物质锅炉提出不同的要求,只有把握这些细节,才能真正解决问题。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在供暖方面“因地制宜”的一项(3分)A.东北冬天天气酷寒,政府从每年十月份至次年四月份为城乡居民集中提供暖气。B.大兴安岭地广人

10、稀,偏远地方居民采用煤炭取暖,该地煤炭市场行情稳定。C.苏北某县水土肥沃,大面积栽种杨树,板材业发展迅猛,成型颗粒燃料需求猛增。D.江浙经济发达,工业众多,政府严格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城镇居民普遍采用电供暖。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在论证上的主要特点。(4分)5.根据两则材料,简要概述政府部门如何才能落实好生物质能供暖问题。(6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红灯笼李云雷那时候俊江大爷最吸引我们的,是他会扎灯笼。正月十五元宵节,也是灯节,村里家家都要张灯结彩,小孩子们也要点灯笼。对我们来说,那时挑着一只灯笼,在夜里到各家去串门,比比谁的灯笼好看,是最好玩

11、的一件事了。俊江大爷扎的,就是小孩子玩的这种灯笼。他的手艺很高,在周围三里五村很有名,不少人专门等着买他的灯笼。这种灯笼的制作工艺并不复杂,但最讲究的是扎骨架的技术,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还要扎得结实牢靠,这样从外面看着明晃晃的,但又不至于让火苗舔着了灯笼纸,或者很快就散了架。一进腊月,俊江大爷就开始忙了,我们那里年前腊月二十七是大集,他要扎出一批灯笼来,赶到这个集上去卖。那个时候,俊江大爷家就成了一个制作灯笼的小作坊,不只是俊江大爷一个人忙,全家老少齐上阵,扎的扎,印的印,糊的糊,屋里点着一盏煤油灯,火苗挑得旺旺的,全家人围坐在桌子边干活,说说笑笑的。那个时候,黑五虽然很小,但也跟着大人一起

12、干活,我去找他玩,他也很少出来了,他娘说他,“你在这儿帮不上啥忙,还净添乱,快出去玩去吧。”黑五有时候不出来,有时候出来了,在外边玩一会儿就又回去了,他说:“我还得回去扎灯笼呢。”黑五可以扎灯笼,那是最让我羡慕的了,因为他家扎灯笼,过年的时候,他就可以挑一只最大最好看的灯笼,在整个村子里游来荡去的,那个时候他是多么神气!他还可以参与扎灯笼的整个过程,这在我们看来都是很神秘、很好玩的事。可是我们都不知道,整个村子里的小孩,只有黑五知道,你说他该有多得意!俊江大爷去卖灯笼,黑五也跟着去。到了年根底下,集上的人多了起来,俊江大爷将灯笼装满一辆地排车,赶着驴车到集上去卖。俊江大爷拉着一辆车子,走遍了我

13、们这里的十里八乡。车头上竖起一根竹竿,高高地悬挂着一只红灯笼,在风中飘飘摇摇的,别人很远看到,就知道是卖灯笼的来了。据说俊江大爷扎灯笼的技艺,是跟宫里的一个工匠学会的,那时候他还在我们村地主二力的爷爷家扛活。这个工匠是我们这里的人,早先在皇宫里做匠人,民国后从宫里被赶了出来,辗转回到老家,在乡间靠手艺谋生,走街串巷,在很多村子里游荡。那一年冬天,他来到我们村里的时候,病倒在路上,在风雪中差点冻死,俊江大爷救了他,将他拉到自己的窝棚里,给他烤火,为他端水送药,足足养了一两个月。这个匠人病好之后,无以报答,那时候正赶上过年,他就教给了俊江大爷扎灯笼。在我们小的时候,扎灯笼只是俊江大爷的副业,那时候

14、刚刚包田到户,一家家干劲都很足,俊江大爷发家致富的劲头也很大,家里人都说,俊江大爷真是能干,这么大年纪了,又是种地,还去放羊。又说,俊江大爷年轻时吃了不少苦,他有很长时间都在做乡村里最累的活脱坯子,据说俊江大爷一天能脱一千块。俊江大爷这么卖命地干活,一是家里穷,不干活没有办法;二是他是个认死理的人,无论做什么他都认一个理,从不偷奸耍滑,说干多少就干多少,要干就拼命地干。跟村里人交往,俊江大爷也认老礼,讲直礼,我大爷比他大,他还在世的时候,每年过年俊江大爷去拜年,到了院里,他都真的跪下来磕头,别人看他年纪那么大,怕他摔着,赶忙去拉,他已经跪下了,认认真真地磕一个头才起来。土改那个时候,俊江大爷也

15、认死理,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主家”的地怎么说分就分了,怎么就分给自己了?他说,那不是人家的么,咱们分人家的地,那跟土匪老缺不是一样了吗?那时候我衍奎大爷是贫农队长,他和工作组给他做工作、讲道理,说那些土地本来是地主剥夺我们贫下中农的,现在分地,就是把我们的土地再夺回来。这个道理俊江大爷怎么也弄不懂,批斗会之后,他一个人夜里趁黑偷偷跑到主家,把分给他的衣服和粮食,又给主家还了回去。他去还,二力的爷爷也不敢要,两人在那里推推搡搡,让值夜的民兵发现了,将他们俩带到了大队部,等问清了事情原委,我衍奎大爷大发雷霆,瞪起眼珠子大骂了俊江大爷一顿,俊江大爷不敢吭气,最后嘟嘟囔囔地说:“你想骂就骂吧,反正我娘

16、就是你婶子,骂我也就是骂你自个儿。”“你说啥!”衍奎大爷像火上着了油,噼里啪啦又骂了他一顿。二力的爷爷被晾在一边,这时赶忙去劝,“别骂了,都是自家兄弟,打断骨头连着筋”他的话还没有说完,衍奎大爷就厉声喝止了他,“滚一边去!两个贫下中农吵架,哪有你说话的份儿?”最后俊江大爷分到了土地,在我们村西南有一大块。那天工作组丈量完,打好界桩,天已经晚了,他们走后,俊江大爷还在地里,他在自己的土地上走来走去,想到这些土地就是自己的了,既不敢相信,又感到惊喜。他抓起一把泥土,迎着夕阳慢慢撒下来,看着那些土缓缓落到地上,腾起一阵烟尘,他的眼泪默默地流了下来。天色渐渐黑了,他坐在地头上,抽了一袋又一袋旱烟。那一

17、年,过年的时候,俊江大爷扎了一串红灯笼,在他家大门的门楣上挂成一排,在风雪中飘摇,喜气洋洋的。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每年一到腊月,俊江大爷都会扎上很多红灯笼,挂在自家的门上,送给我们院里的孩子,也拉着车子到外面村子里去卖。一到过年的时候,我们村里的孩子都会提着红灯笼,在夜里互相串门,说笑,打闹,星星点点的火光,照亮了我们村里的暗夜。(节选自再见,牛魔王小说集 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写“那时候俊江大爷最吸引我们的,是他会扎红灯笼”,“红灯笼”这个具有传统色彩的意象的出现,增加了小说厚重的文化感。B.文中强调小孩玩的这种灯笼“最讲究的是扎骨架的技术

18、”,一方面体现俊江大爷做活不偷奸耍滑,手艺高超,另一方面也体现他对传统文化的坚守。C.第四段中“这在我们看来都是很神秘、很好玩的事”,“整个村子里的小孩,只有黑五知道”, 以黑五的“得意”凸显乡土社会传统文化的魅力。D.文章以回忆的笔触,描写分到土地后俊江大爷的一系列动作,极具电影的镜头感,艺术地刻画出主人公“不敢相信”“又感到惊喜”的复杂心理。 7.对文中划线语段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用儿童的眼光亲密地打量与铭记“门楣上挂成一排的红灯笼”,有着强烈的暗示意味,或者说是一种隐喻,昭示着丰富而动人的意蕴。B.写“俊江大爷仍然拉着车子到外面村子里去卖灯笼”,与前文照应,既展现手工艺人

19、走街串巷养家糊口的社会生活,也表现了底层农民的勤劳。C.文段以叙述性的句子为主,多使用短句,显现出强烈的抒情意味,尾句“照亮了我们村里的暗夜”以暗喻讴歌了土改后中国农村越来越好的生活。D.文段反复强调“那一年”,以回忆的口吻构建小说的艺术情境,形成一种独特的叙事基调,于平淡质朴中自有一番真实。8.小说第6节叙述俊江大爷学艺经历,这样写有什么特点及好处?(4分)9.英国评论家弗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提出“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两个美学概念,其中“圆形人物”指文学作品中具有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请从小说中选择两个人物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2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薛向,字师正。以祖颜任太庙斋郎,为永寿主簿,权京兆户曹。向知鄜州。大水冒城郭,沉室庐,死者相枕。郡卒戍延安,诣主将求归视。弗得,皆亡奔。至,则家人无存者,聚谋为盗,民大恐。向遣吏晓之曰冒法以赴急人之常情而不听若辈归此武将不知变之过也亟往收溺尸贳汝擅还之罪众人庭下泣谢一境乃安又论河北籴法之弊,以为:“度支岁费钱缗五百万,所得半直,其赢皆入贾贩家。今当有以权之,遇谷贵,则官籴于澶、魏,载以给边;新陈未交,则散籴价以救民乏;军食有余,则坐仓收之。此策一行,谷将不可胜食矣。”朝廷是向计,始置便籴司于大名,以向为提点刑狱兼其事。武强有盗杀人而逸,尉捕平民抑使承,向覆其

21、冤,脱六囚于死。入为开封度支判官,权陕西转运副使、制置解盐。盐足支十年,而岁调畦夫数千,向奏损其数。兼提举买马,监牧沙苑养马,岁得驹三百,而费钱四千万,占田千顷。向请斥闲田予民,收租入以市之。乃置场于原、渭,以羡盐之直市马,于是马一岁至万匹。张靖使陕西还,陈向制置盐、马之失。诏向诣阙与辩,靖辞穷,即罪之。北使久留都亭,数出不逊语,而云、应点兵,涿、易治道,佥谓必渝盟。向曰:“彼欲疆议速成,故多张虚势以撼我。使者惧不如其请,故肆嫚言以侥倖取成。兵来不除道,其亦无能为也已。”后皆如向言。向干局绝人,尤善商财,计算无遗策,用心至到,然甚者不能无病民,所上课间失实。时方尚功利,王安石从中主之,御史数有

22、言,不听也。向以是益得展奋其材业,至于论兵帝所,通畅明决,遂由文俗吏得大用。及在政地,同列质以西北事,则养威持重,未尝启其端,非常所以属望意。会诏民畜马,向既奉命,旋知民不便,议欲改为。于是舒亶论向反覆无大臣体,斥知颍州。又改随州,卒,年六十六。元祐中,录其言,谥曰恭敏。度支:官署名。魏晋始置,掌管全国的财政收支。(节选自宋史薛向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向遣吏晓之曰/冒法以赴急/人之常情/而不听/若辈归/此武将不知变之/过也/亟往收溺尸/贳汝擅还之罪/众人庭下泣谢/一境乃安/B.向遣吏晓之曰/冒法以赴急/人之常情/而不听/若辈归/此武将不知变之过也/亟往

23、收溺尸/贳汝擅还之罪/众人庭下泣谢/一境乃安/C.向遣吏晓之曰/冒法以赴急/人之常情/而不听若辈归/此武将不知变之/过也/亟往收溺尸/贳汝擅还之罪/众人庭下泣谢/一境乃安/D.向遣吏晓之曰/冒法以赴急/人之常情/而不听若辈归/此武将不知变之过也/亟往收溺尸/贳汝擅还之罪/众人庭下泣谢/一境乃安/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京兆,西安的古称,为汉朝京畿都城地域的名称,北宋时仍指长安及周围地区。B.坐仓,宋代诸军有余粮愿意卖给官府,计价付钱,入其米于官仓,称之为坐仓。C.同列,本指同一班列和地位;也指同僚,与“序八州而朝同列”中“同列”义同。D.元祐,宋哲宗

24、年号,因元祐年间旧党当政,后又指宋党争中的旧党,文中指前者。12.下列对原文中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薛向大胆改革,获得朝廷认可。他指出河北买进粮食之法的弊端,并提出了应对措施,朝廷认可他的计策,在大名设置便籴司,让他监管事务。B. 薛向明察是非,秉公处理案件。武强有盗匪杀了人之后逃跑,县尉逮捕平民并强迫他们认罪,担任提点刑狱的薛向为平民审察冤屈。C. 薛向施政有方,为老百姓着想。他任开封度支判官时,上奏减少征调畦夫的数量;兼任提举买马时,请求将空闲的田地租给农民耕种。D. 薛向明察秋毫,洞察他国用心。北国的使者长期停留在都亭,出言不逊,并召集士兵,撕毁盟约,薛向认为

25、他们是虚张声势,想通过威胁动摇朝廷。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度支岁费钱缗五百万,所得半直,其赢皆入贾贩家。(4分)(2)张靖使陕西还,陈向制置盐、马之失。诏向诣阙与辩,靖辞穷,即罪之。(4分)14.文章末尾说到薛向“遂由文俗吏得大用”,简要说明其“得大用”的原因。(3分)(二)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上西平 送杜叔高辛弃疾恨如新,新恨了,又重新。看天上、多少浮云。江南好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夜来风雨,春归似欲留人。尊如海,人如玉,诗如锦,笔如神。能几字、尽殷勤。江天日暮,何时重与细论文。绿杨阴里,听阳关、门掩黄昏。注杜叔

26、高,辛弃疾朋友,曾两度从故乡金华到三百里之外的上饶拜访辛弃疾。二人宴游与赠答,此词即为其中之一。唐杜甫春日忆李白有“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句。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起句“恨如新,新恨了,又重新”,强调了怅恨绵延无尽,奠定全词基调。B.上片大笔濡染,重在写景,展现二人相会的时令特点,为下文抒情做铺垫。C.下片起笔写欢宴,“尊如海”等四句表明自己豪气志向和诗才,形象生动。D.“绿杨阴里,听阳关”,视听结合,巧用典故,凸显对友人的留恋牵挂之情。16.本词如何借用前人诗句表情达意,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

27、中的空缺部分。(6分)(1) 儒家一贯注重内省法,荀子劝学中“ , ”两句就劝告读书人要在内心不断省察自己以提升自身道德和学识方面的修养。(2)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 , ”两句运用典故,描写月光清澈无边,又暗含鱼雁不能传递音讯之意。(3) 苏轼的石钟山记中,“ , ”两句话强调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表现作者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纯文学,这项为了诞生高品位艺术为目的的精神产业,随时都面临商业环境这个大老板“炒鱿鱼”的可能。站在马路上已很难再见到昔日文学的倩影,从杂志社、编辑部到书店书亭书摊都已

28、不再 ,人们开始把大量闲散的资金和精力集中起来泡进歌舞厅、咖啡座、酒吧间过去那些热心于文学的读者现在正忠实地坐在了各式各样的观众席上。这是个 享乐和高消费的年代。诗歌,这个从来不谈钱的美学课题平生第一次把钱当成了贴身的难题。诗集的出版、刊物的印刷、微薄的稿酬,还有大量难以发表的作品铸成了令诗人头痛的“紧箍咒”连著名的山水诗人也对那些“声甲天下”的山色湖光望而却步。没有银两铺路,谁肯让你白白去游山玩水呢?诗坛,驻足这人世间最高的意境,放眼下去竟是悬崖倘若再继续煽动灵魂的翅膀 ,只能越来越超离故土的炊烟和体温,远离世俗地面上父母、妻小、朋友、恋人眼巴巴的张望和期冀文学,曾激唤起多少青年的七彩梦想,

29、时下却成了人们怜悯、嘲弄或报以天真的对象。“保护诗人”的焦虑一次次呼之欲出却缄默不语。诗人,这神圣桂枝的花冠只能在为数寥落的现有作者中间相互传递和照耀了。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A.门庭若市 崇尚 扶摇直上B.门可罗雀 推崇 青云直上 C.门庭若市 推崇 青云直上 D.门可罗雀 崇尚 扶摇直上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B.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C.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D.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两处语病,请修改。(4分)(二)语言

30、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0分)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一些在泛文化包装之下的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容易吸引这一群体的关注,给更多青少年制造历史错觉与迷失。 这些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的出现,除因一些网络公众号运营者、UP主为了追求商业利益,不惜伪造历史、歪曲事实; ,使这些不实文章被推送到公众的手机屏幕前。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首先要珍视和尊重历史。唯有铭记历史,方能开创未来。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国家网信办组织开展“清朗整治网上历史虚无主义”专项活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更要压实平台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内控

31、规则和制度,主动过滤掉有害内容、不良内容,让网络空间真正天朗气清。22.下图为中国农业大学2020年本科录取通知书外部图案,红色布面搭配烫金纹样,寓意金榜题名,给人祥和喜庆之感。该通知书内页采用麦穗边框纹样,处处呈现农业元素;内页底纹为麦穗网格,象征广阔的田野。内页还专门附有写给入学新生的“校长寄语”。请你以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口吻,给该通知书设计一段“校长寄语”,要求符合人物身份,体现学校特色,不超过50字。(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自建党以来,每个时期都有其时代精神代表:1921年:“开天辟地、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

32、红船精神;1950年:“敢于斗争、不畏艰苦、忠诚祖国”的抗美援朝的英雄精神;2020年:“敢闯敢试、开放包容、务实尚法、追求卓越”的深圳精神;“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求真务实、精益求精、永不止步”的登山精神;“追逐梦想、敢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2021年又诞生了“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无数种精神汇聚成了“中囯精神”。坚守信念,传承精神,击鼓催征,追逐梦想,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以复兴中学高三学生的身份,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1)学校团委准备举行“传承中国精神,

33、助力祖国发展”的主题活动,请你代表学校团委给全校学生写一篇倡议书。(2)共青团某市委召开“守望中国精神,书写美丽青春”座谈会,请你以高中学生代表的身份,写一篇发言稿。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1届高三适应性考试试题 2021.5语 文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2.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涂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3.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34、黑,非选择题用0.5mm的黑色签字笔在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做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2020年12月,国家能源局提出:“生物质能供暖绿色低碳、经济环保,是重要的清洁供暖方式。我国农作物秸秆及农产品加工剩余物、林业剩余物等资源丰富,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供暖,可以为具备条件的县城、人口集中的建制镇,以及大气污染防治非重点地区的农村提供清洁供暖,具备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综合效益。”然而,具体落实起来却并非易事。生物质供热整体分为两种技术路线,即收储打包后直接燃烧的直燃路线和将生物质材料加工处

35、理后再进行燃烧的成型燃料路线。其中,成型燃料路线由于碳排放水平更低,一直是政策推动的主要方向。“原先推生物质压块燃料,发现有的老百姓环保检查时烧生物质,检查人员一走又用这个炉子接着烧煤。”黑龙江某生物质锅炉企业负责人透露,“后来又研发了颗粒燃料,小型的颗粒配套专用的炉具,散煤块放不进去,地方上对这种不能烧散煤的锅炉十分鼓励。但由于很多农户反映这种炉子不好用、不愿用,地方政府就认为这种技术路线还不成熟。”“颗粒燃料在农村地区推广难,主要的问题在于使用成本。”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用秸秆制作颗粒燃料,需要将秸秆粉碎,能耗高的同时大量增加成本,经济性较差。目前制作颗粒燃料的原料以木质素为主,一旦本

36、地原料无法满足需求,需要从外地采购,成本同样会增加。”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专家直言:“无论是颗粒燃料、压块燃料还是打捆直燃,都有其最适宜的应用场景,技术本身并没有绝对的优劣,关键是要把好的技术用在对的地方。因地制宜不能成为一句空话。”另外,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看,生物质燃料的利用不产生额外的二氧化碳,但却不可避免地生成氮氧化物和烟尘。排放问题也成为发展生物质供热锅炉的争议点。专家指出:“田间地头的生物质燃料直接燃烧,污染物排放必然比成型燃料要高,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农村供热应该在控制污染物排放和满足温暖过冬两个问题之间找到平衡点。”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相关测算显示,虽然与“煤改电” “煤

37、改气”相比,污染物排放还偏高,但从辽宁、黑龙江、山东等地试点情况来看,“煤改生物质”的污染物排放水平优于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与使用燃煤相比,可减排颗粒物5%、二氧化硫86%、氮氧化物50%,污染物排放明显降低。郝芳洲建议,农村分散采暖地区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应根据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进行分级、制定相应的标准,精准施策,切忌脱离实际、搞“一刀切”。业内专家指出,“过去五年为了空气污染治理,鼓励煤改气、煤改电。十四五期间要面向低碳,希望国家能够针对农村清洁取暖出台更多生物质供暖的实施细则,毕竟分散的农村取暖问题才是北方清洁取暖真正的难点和痛点。”(标准过高拖累生物质供热 2021年05月03日

38、)材料二:生物质供热改造与“煤改电”“煤改气”等一样,都面临着如何保证清洁、安全、可持续、可承受的问题。对于农村取暖用户,生物质供热就地取材、使用灵活的特性,是其占领市场的优势,但必须精准匹配用户需求和解决方案。我国从本世纪初开始发展生物质能产业,将生物质能应用于农村供热领域。经过十余年发展,技术不断进步,成本不断降低,污染物控制水平不断提高,但生物质供热市场规模却迟迟没能发展壮大。部分地方政府认为,生物质燃料的使用会造成严重污染,不综合考量本地资源、环境的特性,一味追求过高的排放标准,压制生物质供热项目。另外,不同作物种类产生的生物质原料成分各异,需要不同的加工方式和燃烧技术,但地方在招标生

39、物质锅炉时,往往缺乏对这些细节的把握,指望简单粗暴地依靠一套方案解决所有问题,引发“用不起”“不好用”等问题。可以看出,这些问题本质上是供需不匹配,但最终却往往被理解为生物质供热技术不成熟。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生则生。一个地方到底“宜”什么,需要实地考察供需情况,综合考量用户承受水平、环境承载能力、供热品质要求、配套投资规模等多种因素,才能做出判断。同样是使用生物质,对于分散的农户来说,直接燃烧田间地头的农作物既环保又省钱;对于成本承受能力更强的城镇企事业单位,污染排放更低的生物质成型燃料就是更好的选择。虽燃料成本增加,但更好地满足了其达到排放标准、保证供热稳定的需求。“因地制宜”

40、绝不是一句空话,在生物质供热领域就更是如此,好的技术要放在对的地方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地方政府的规划是否切合实际、实施细则能否精准到位,决定着生物质供热推广应用的成败。( 供热改造要真因地制宜 2021年05月03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国家能源局建议具备条件的县城和农村采取生物质能供暖的方式,但是有些地方政府认为不能烧散煤的锅炉的技术路线还不成熟,很多农户也反映这种炉子不好用,不愿意用。B.生物质燃料的利用不产生额外的二氧化碳,但却会生成氮氧化物和烟尘,农村供热应该在控制生物质燃料直接燃烧的污染物排放和满足温暖过冬之间找到平衡点。C.过去五年为了空气

41、污染治理,国家鼓励煤改气煤改电,忽略了对于煤改生物质燃料,因此,“十四五”期间要面向低碳,希望国家出台更多的生物质供暖的实施细则。D.某地适不适合推广生物质能供暖,在做出判断之前,一定要实地考察,综合考量:用户承受水平,环境承载能力,供热品质要求,配套投资规模等多方面因素。参考答案:D(A.原文“但由于很多农户反映这种炉子不好用不愿用,地方政府就认为这种技术路线还不成熟”,可见,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选项中二者是并列关系。B.原文“但农村供热应该在控制污染物排放和满足温暖过冬两个问题之间找到平衡点”,不单单是说“在控制生物质燃料直接燃烧的污染物排放”方面,属于缩小范围。C.“忽略了对于煤改生

42、物质燃料”错误,原文无据,且不存在因果关系。)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过去烧煤的习惯在一些地区仍然存有,一些老百姓对于政府推广的生物质能供暖还没有完全认识到位,检查过程中老百姓烧生物质,可检查人员走后接着烧煤。B.在生物质供热领域,“因地制宜”主要是针对地方政府在锅炉使用的规划是否切合实际、实施细则能否精准到位而言,这关系到生物质供热推广应用的成败。C.煤改电与煤改气的污染物排放低于煤改生物质的排放,但是从试点情况看,煤改生物质的污染物排放还是明显低于燃煤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明显降低。D.生物质锅炉因生物质原料的不同而不同,不同的加工方式、不同的燃

43、烧技术都会对生物质锅炉提出不同的要求,只有把握这些细节,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参考答案:B(“因地制宜”在文中指向众多,包括:生物质燃料的技术路线,地方的生态环境差异,地方采暖的经济承受能力等等。没有主次之分。)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在供暖方面“因地制宜”的一项(3分)A.东北冬天天气酷寒,政府从每年十月份至次年四月份为城乡居民集中提供暖气。B.大兴安岭地广人稀,偏远地方居民采用煤炭取暖,该地煤炭市场行情稳定。C.苏北某县水土肥沃,大面积栽种杨树,板材业发展迅猛,成型颗粒燃料需求猛增。D.江浙经济发达,工业众多,政府严格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城镇居民普遍采用电供暖。参考答案:C(C项的因地制宜并非

44、指向供暖方面)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在论证上的主要特点。(4分)【参考答案】采用总分式论证结构(1分)。开篇以国家能源局的提议切入,引出生物质供暖并非易事,接着采用并列式从成本与排放两方面展开论证,结构清晰严谨(1分)。采用例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1分)细致具体地论述了如何推广生物质能供暖,严谨细实又明白晓畅(1分)。以专家分析及具体数据作为论据,增强论证说服力(1分)。论证语言准确严谨,如运用具体数据,如“必然是”“是否”“并没有绝对的优劣”等。(1分)评分建议:任意答满4个小点即得4分。论证方法答到两个即可,任意分析一个论证方法即可。5.根据两则材料,简要概述政府部门如何才能落实

45、好生物质能供暖问题。(6分)【参考答案】提高认识。认识到生物质能供暖对于环保的价值,广泛宣传;顶层设计。国家针对农村清洁供暖出台更多生物质供暖的实施细则,并在环保和生物质能供暖之间寻求平衡。因地制宜。根据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制定相应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同时要考虑实地具体情况和用户使用实际情况。评分建议:一点两分,答满三点6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红灯笼李云雷那时候俊江大爷最吸引我们的,是他会扎灯笼。正月十五元宵节,也是灯节,村里家家都要张灯结彩,小孩子们也要点灯笼。对我们来说,那时挑着一只灯笼,在夜里到各家去串门,比比谁的灯笼好看,是最好玩的

46、一件事了。俊江大爷扎的,就是小孩子玩的这种灯笼。他的手艺很高,在周围三里五村很有名,不少人专门等着买他的灯笼。这种灯笼的制作工艺并不复杂,但最讲究的是扎骨架的技术,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还要扎得结实牢靠,这样从外面看着明晃晃的,但又不至于让火苗舔着了灯笼纸,或者很快就散了架。一进腊月,俊江大爷就开始忙了,我们那里年前腊月二十七是大集,他要扎出一批灯笼来,赶到这个集上去卖。那个时候,俊江大爷家就成了一个制作灯笼的小作坊,不只是俊江大爷一个人忙,全家老少齐上阵,扎的扎,印的印,糊的糊,屋里点着一盏煤油灯,火苗挑得旺旺的,全家人围坐在桌子边干活,说说笑笑的。那个时候,黑五虽然很小,但也跟着大人一起干

47、活,我去找他玩,他也很少出来了,他娘说他,“你在这儿帮不上啥忙,还净添乱,快出去玩去吧。”黑五有时候不出来,有时候出来了,在外边玩一会儿就又回去了,他说:“我还得回去扎灯笼呢。”黑五可以扎灯笼,那是最让我羡慕的了,因为他家扎灯笼,过年的时候,他就可以挑一只最大最好看的灯笼,在整个村子里游来荡去的,那个时候他是多么神气!他还可以参与扎灯笼的整个过程,这在我们看来都是很神秘、很好玩的事。可是我们都不知道,整个村子里的小孩,只有黑五知道,你说他该有多得意!俊江大爷去卖灯笼,黑五也跟着去。到了年根底下,集上的人多了起来,俊江大爷将灯笼装满一辆地排车,赶着驴车到集上去卖。俊江大爷拉着一辆车子,走遍了我们这里的十里八乡。车头上竖起一根竹竿,高高地悬挂着一只红灯笼,在风中飘飘摇摇的,别人很远看到,就知道是卖灯笼的来了。据说俊江大爷扎灯笼的技艺,是跟宫里的一个工匠学会的,那时候他还在我们村地主二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