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每日一练每日一练)全国通用版初三化学高频考点知识梳理全国通用版初三化学高频考点知识梳理 单选题 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肥皂水不能区别硬水和软水 B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C电解水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取一杯洛河水加入明矾可以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答案:C 解析:A、硬水是含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天然水;鉴别硬水和软水可以使用肥皂水,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的是硬水,泡沫较多浮渣较少的是软水;错误;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元素不能说个数,错误;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正确;D、明矾可以加速水中悬浮颗粒物的沉降,不能除去水中所
2、有杂质,错误;故选 C。2、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A制取 CO2气体时,始终收集不到 CO2收集 CO2的集气瓶没盖严 B加热高锰酸钾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试管破裂实验结束先熄酒精灯,后移导管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 D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少于 1/5红磷过量 2 答案:B 解析:A、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只要集气瓶口向上即使没盖严的集气瓶也能收集到 CO2,分析不合理;B、实验结束先熄酒精灯,后移导管,可能导致水槽中水倒流炸裂试管,分析合理;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为了防止高温生成物直接落在瓶底而使瓶底炸裂,而在集气瓶底放少
3、量水或铺一层沙,集气瓶底炸裂,可能是由于集气瓶底没留水或未铺沙,与引燃火柴过长无关,引燃火柴过长只会造成氧气的大量消耗,分析不合理;D、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需要装置的气密性要好;而进入水的量少于 1/5,则可能是由于气密性不好所造成,红磷过量是要完全消耗掉氧气,保证实验成功;分析不合理;故选 B 3、已知某纯净物 4.6g 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 8.8g 二氧化碳和 5.4g 水。下列关于该纯净物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含有碳、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氢、氧元素 答案:B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
4、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因为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而反应物氧气中不含碳、氢两种元素,故该纯净物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对于是否含有氧元素,需要计算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质量,水中的氢元素质量,然后将碳元素质量与氢元素质量的和与该纯净物的质量 4.6g 比较,便可得出结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因为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生成物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而反应物氧气中不含碳、氢两种元素,因此该纯净物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因为3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生成物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等于该纯净物中碳元素的质量,水中氢元素的质量等于该纯净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因
5、此该纯净物中碳元素的质量=8.8g 1244 100%=2.4g,氢元素的质量=5.4g 218 100%=0.6g。因为 2.4g+0.6g=3.0g4.6g,所以该纯净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根据以上分析,该纯净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选 B。4、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模拟工业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时应先点燃酒精灯后通 CO B充分加热,a 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Cb 处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 CO2 D可用 NaOH 溶液吸收尾气中的 CO 答案:C 解析:A、由于 CO 是可燃性气体,实验时要先通 CO 排出管内空气,再点燃酒精灯,故错误;B、a 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加热
6、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可观察到固体有红色变为黑色,故错误;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二氧化碳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故正确;D、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CO,故错误。故选 C 5、由氢氧化钠(NaOH)和过氧化钠(Na2O2)组成的混合物,检测出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那么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46%B57.8%C58.4%D无法计算 4 答案:B 解析:两种物质中都含有钠和氧元素,且两种物质中,钠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相等,混合物中剩余部分就是氢元素,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则钠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之和是 98%,因此混合物中钠元素和氧元素的
7、质量比为 23:16,故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8%2323+16=57.8%。故选:B。小提示:实验题 6、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各种装置图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标号为 a 的仪器名称是_。(2)实验室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字母);用装置 D 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_。(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发生装置选取 C 而不用 B 的原因可能是_。(4)实验室常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在常温下制取氨气,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且氨气易溶于水。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图中的_,收集装置可选择图中_。某同学用图中 G 装置收集氨气
8、,应该从_(填“m”或“n”)端通入。答案:(1)锥形瓶(2)A 集气瓶瓶口有大量的气泡冒出,说明氧气已收满(3)CaCO3+2HCl=CaCl2+H2O+CO2 C 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等 5 (4)B E 或 G n 解析:(1)标号为 a 的仪器名称是锥形瓶。(2)实验室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为固体加热反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用装置 D 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集气瓶瓶口有大量的气泡冒出,说明氧气已收满。(3)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CaCO3+2HCl=CaCl2+H2O+CO2;发生装置选取 C 而不用B 的原因可能是关闭止水
9、夹,装置中压强变大液体进入长颈漏斗,液体和固体药品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止水夹气体排出,液体流下,固液接触反应进行,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4)实验室常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在常温下制取氨气,反应为固液不加热反应,由于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故装置 C 中隔板不起作用,故发生装置选择 B;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且氨气易溶于水收集装置选择向下排空气法装置 E 或万用瓶装置 G。用图中 G 装置收集氨气,气体应该短进长出,从 n 端通入。7、化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自然学科。(1)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发现铜片上的红磷和热水中的白磷都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由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和红磷
10、不燃烧对比,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铜片能点燃白磷是利用了铜片的_性。6 试验完毕后,将烧杯中的热水慢慢倒出,发现白磷刚刚露出水面,白磷立即剧烈燃烧,解释原因:_。(2)结合图乙有关实验,回答问题:硫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内预先加入少量水的原因是_;燃烧的现象是_。答案:(1)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导热 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满足燃烧的条件(2)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解析:(1)由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和红磷不燃烧对比,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铜片能点燃白磷是利用了铜片的导热性,故填: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导热。在水下的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没有与氧气接触,白磷刚露出水面,白磷立即剧烈燃烧,原因是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满足燃烧的条件,故填: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满足燃烧的条件。(2)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气体,二氧化硫可溶于水并可与水反应,所以实验前预先在瓶内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填: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