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实习报告初稿 CFG桩复合地基
———————————————————————————————— 作者:
———————————————————————————————— 日期:
2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CFG总体较好,是你实习工程的内容。但不能原文抄袭工地的设计或施工方案。还有报告里加一点实习单位概况和你的实习岗位情况或者你实习师傅的情况。可能更好。另外要求套用学校统一格式。具体可参阅15、16日邮件。有样稿。
桩复合地基
Chp0 编制依据
§0-1 甲方提供的技术资料
名 称
编 号
日 期
顺义新城仁和组团河南村安置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011技09
2011年2月12日
§0-2 设计图纸
图纸序号
图纸编号
图 纸 名 称
页数
出图日期
1
/
1—6#楼基础图
6
/
§0-3 主要规程、规范
类 别
名 称
编 号
国 家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
JGJ46-88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T 8-97
《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
JGJ/T93—95
其他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
DBJ01-21-95
《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
DBJ01-501—2009
§0—4 主要标准
类 别
名 称
编 号
国 家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8—88
行 业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
地 方
《文明工地标准》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4
§0-5 主要法规
类 别
名 称
国 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检定规程》
§0—6 有关文件
名 称
编 号
《北京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基本标准》
(91)京建施字第124号
《北京市建设工程现场管理环境保护工作基本标准》
(91)京建施字第126号
《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保卫工作基本标准》
(91)京建施字第127号
公司有关文件
《过程控制程序(拆除)》
《安全工作管理办法》
《大气污染控制程序》
《废弃物管理控制程序》
《噪声控制程序》
《施工机械现场环境管理程序》
Chp1 工程概况
§1—1 工程简介
工程名称:“顺义新城仁和组团河南村安置房”CFG桩地基处理工程
工程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燕京啤酒厂两侧,港馨家园西区南侧
建设单位:北京顺义天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北京天地都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招标范围:CFG桩地基处理工程
质量目标:符合现行的质量验收规范,质量达到合格标准
§1—2 拟建建筑物基本设计概况
楼号
地上/地下层数
结构
类型
基础型式
±0.00(m)
基底标高(m)
修正后承载力要求
(KPa)
沉降要求(mm)
2
15/1
/
筏板基础
35.00
—3.90
≥300
≤60
3
34.80
-3.90
≥300
4
35.10
—3。95
≥350
5
34。80
—3.95
≥350
6
35。20
—3。80
≥500
§1—3 主要工程量
项目
单位
工程量
备注
CFG桩
方
1273.98
含50cm保护桩头
清土
方
2055。98
包括基底50cm厚保护土和钻孔弃土
凿桩头
根
731
褥垫层
方
312。8
Chp2 设计及施工方案
§2—1 设计方案
2。1.1方案选择
根据设计图纸及勘察报告得知, 3、4、5、6#楼基础主要持力层以砂质粉土②层、粘质粉土②1层为主,其天然地基承载力为150 kPa; 2#楼基础主要持力层为砂质粉土②层、粘质粉土②1为主,其天然地基承载力为150 kPa,局部为粉质粘土②2层,其天然地基承载力为110 kPa,综合承载力按照110Kpa考虑。根据结构设计提供设计要求,经修正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小于300Kpa和350Kpa,总沉降量不大于60mm,倾斜不大于0。0025,经过验算,进行宽度和深度修正后天然地基承载力及总沉降量均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因此须采取有效的加固方案。
根据设计要求及勘察报告提供的地层情况,结合北京地区类似工程的加固方案,拟采复合地基进行地基加固.结合场地地质条件以及对建筑物设计要求,可供选择的复合地基施工工艺方法很多,如水泥土搅拌桩、夯扩CFG桩、中心压灌CFG桩等,合理的选择地基处理工艺方案对提高地基承载力有较大的影响,同时还应考虑施工工期、经济造价、环境保护等综合因素。
中心压灌CFG桩施工工艺方法是采用长螺旋机械钻进成孔,然后利用高压混凝土输送泵将CFG桩混合料、经过钻具中心通道通过钻头、泵送至孔底,边提钻边泵送混合料,这样就在孔内就形成了CFG桩。该施工工艺桩身质量易于控制、施工速度快、无噪音等优点。
2.1。2设计原则
(1)满足设计要求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2)满足规范及设计单位对建筑物地基沉降及倾斜的要求;
(3)满足桩土变形协调一致的原则.
2.1.3 地基设计
楼号
桩径
(mm)
有效桩长
(m)
桩间距
(m)
单桩承载力
(KN)
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
(Kpa)
修正后复合地基承载力
(Kpa)
2#
410
12.0
1。50×1。50
420
461.5
501.5
3#
10。0
1。50×1。50
360
465.9
505.9
4#
14.0
1.50×1。50
490
465。5
505.5
5#
14.5
1.50×1.50
490
462。2
502.2
6#
10。0
1.50×1.50
360
469。0
509.0
CFG桩施工完毕后,截桩清至施工桩顶标高下0.50m,然后虚铺23cm厚的级配砂石或粒径不大于3.0cm的碎石垫层,压实至20cm即至基础素混凝土垫层底标高位置,褥垫层应超出素混凝土垫层每侧不小于10cm。
对于局部有集水坑位置处,其施工桩端底标高不变,桩顶标高做相应调整,使凿完桩顶保护桩头后、铺设垫层20cm至各自设计槽底标高。桩间距不变。
2。1.4设计计算:
2.1。4。1地基处理设计
(1)单桩承载力的确定:
选用桩径φ410,以4#楼为例,有效桩长为14.0m(施工时应预留50cm保护桩头),桩端持力土层为第④层。选用33#钻孔资料,当有效桩长为14.0m时,则单桩承载力为:
其中:Rk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Up-—-桩的截面周长,1。2874m;
qsik——-第i层桩周土的极限侧阻力,kPa;
hi-—-第i层土的厚度,m;按照勘察剖面薄弱钻孔取值;
qpk—--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Pa;
Ap-——桩的截面面积,0.132m2;
K——-桩的安全系数;取k=2。0;
经计算Rk=813。5KN,取Rk=490KN。
(2)置换率的确定:
由公式:
可得:
其中:fka———修正前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fs———桩间土承载力标准值;取基底处土层天然地基承载标准值;
m-—-桩的置换率;
———桩与桩间土发挥系数,取=0.90;
(3)桩身强度的确定:
桩体强度应由桩顶应力确定,桩体强R28不应小于3。0倍的桩顶应力;
即
R28=3×490/0.132=11136Pa;
其中:—-—桩顶应力,kPa;
R28-—-桩体设计强度,C20。
(4)桩位布置:
正方形布置: S=0.886d/
其中:S—-—桩间距.
(5)沉降计算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9-2002)执行,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按下式计算:
式中: n1 ── 加固区的分层数;
n2 ── 总的分层数;
△Psi── 荷载P0在第i层产生的平均附加应力;
Esi── 第i层土的压缩模量;
hi── 第i层土的分层厚度;
ξ── 模量提高系数,ξ=α[1+m(n-1)],其中m为面积置换率,n为桩土应力比,α为桩间土提高系数;
Ψ── 沉降经验系数。
根据公式计算,沉降量小于60mm,倾斜小于0。0025,满足设计要求。
(6)复合地基设计计算结果
详见地基处理设计计算书
(7)加固层及下卧层强度验算
经地基处理后,加固层承载力标准值提高,按下列公式进行验算:
pz+pcz£¦z
式中:
pz ———-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设计值(KPa)
pcz ----下卧层顶面处的自重压力标准值(KPa)
¦z --——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设计值(KPa)
经验算,下卧层满足强度计算要求.
2.1。5加固效果检测
采用静载试验和动测桩进行加固效果的检测.此外还进行试块强度试验。
(1)载荷试验
拟在每栋楼地基处理范围内各任选总桩数的0.5—1%的CFG桩进行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以确定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及变形模量值,检验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2)动测桩测试
拟在处理范围任选10%的CFG桩做动测,以检测桩身质量;
(3)试块强度试验
每台机组每天制作1组试块,测定其28天抗压强度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2-2 施工方案
2.2。1、施工前期准备
进场施工前应复测现场地面标高,对照原设计方案确定实际施工的各项参数。
A、督促甲方做好“三通一平”工作。
B、基坑马道设置应满足施工要求,保证马道宽在7。0m以上,坡度不大于20度.
C、施工用电保证在500KW以上。
D、由于基坑跨度大,为满足施工及工期要求,设置两条马道为宜。
E、基坑肥槽保证在1。5m以上,槽底预留50cm厚的土,土方开挖至素混凝土垫层底标高向上30cm。
F、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
G、明确人员分工及职责。
H、设备安装及调试正常。
I、材料复检合格,配合比试验完毕。
J、与甲方协调食宿及施工场地安排,做好施工现场总体平面设计。
2.2。2、CFG桩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流程为:
测放桩位线→钻进成孔→泵送混凝土→提钻成桩→清土凿桩头→铺设垫层。
施工前,技术负责人根据设计要求,编制施工操作规程,并向监理提交施工组织报审表、并对施工队伍进行技术交底;重点控制桩位放线、成孔、泵送混凝土、提钻成桩施工工序。各工序由专人负责,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现场施工、分项工程质量验收、施工组织管理。上道工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放桩位线
根据总包方提供的基准点放出基础轴线,按照《CFG桩平面布置图》进行桩位放线,放线桩位允许偏差小于2cm;放线采用钢尺拉线.放线完成后由专人进行复核,然后通知甲方和监理进行抽检,并填写《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
★钻进成孔
在施工前,技术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技术人员复核基础轴线、桩位线,然后方可施工。根据场地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条件,利用ZKL-800型长螺旋钻机机械成孔,孔径为420mm。成孔后,由技术人员对孔深、孔径、孔位进行验收,并在施工过程中由技术人员及时填写《CFG桩施工记录》;然后通知甲方和监理进行抽检,并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泵送混凝土、提钻成桩
混凝土灌注前,由技术人员会同甲方、监理对成孔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开始灌注。在泵送混凝土过程中应始终将钻头埋入混合料液面以下,连续灌注直至桩顶设计标高。
本工程混凝土为商品混凝土,并向甲方提供《材料质量检验报告》、《混凝土配合比申请单》。开盘前填写《混凝土开盘鉴定》、《混凝土浇灌申请书》.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允许开盘.为了控制混凝土质量,定期检查坍落度并控制在18~22cm。该过程由试验员专项负责,每天每50m3混凝土至少制作一组试块,并抽取试块送往试验室进行强度试验。在甲方监督下将试块送往试验室进行强度试验,以检验28天试块抗压强度均达到设计要求,待28天后向甲方提供《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清土和截桩头
CFG桩施工完毕后,由测量人员配合施工人员控制清打桩出土和桩间土标高,采用小型挖掘机和人工联合清土,小型挖掘机负责挖土,人工负责清底找平,同时测量人员监测槽底标高,严禁超挖。挖出的土方采用小型运输车使清理的桩间土与凿除的桩头运出槽内,倒放于槽外。
截桩头时严禁采用大锤直接夯击桩身,避免桩体产生剪切性破碎,应采用重锤锤击钎子、从桩身四周进行清凿,确保桩身的完整性和桩顶的平整性。
清凿桩顶标高后,若有桩顶质量不良或桩顶标高未及设计桩顶标高时,应在桩顶制作桩帽,即将桩顶混凝土清凿至混凝土密实处,所制作的桩帽直径每侧应大于桩身10cm,并将桩帽嵌固于原桩头不少于10cm,浇注C20混凝土至桩顶设计标高.
★铺设垫层
清桩间土、凿桩头至素混凝土垫层底下20cm处,然后虚铺23cm厚的碎石垫层(最大粒径不大于1cm),利用平板振动器压实至素混凝土垫层底标高,确保夯填度不大于0。90.
2.2.3、施工要点
★钻进过程应根据地层变化及时调整钻进速度,确保桩长和桩径;
★开工前的首盘混合料灌注前,应用素浆冲洗送料管;
★注意桩底灌注质量,提钻冲开筏门高度应根据现场桩尖持力层性质而定,确保承载力;
★现场开工前应进行试验,确定混凝土输送泵泵量与提钻速度的关系。应始终将钻头埋在混凝土面下50cm时,根据泵量与卷扬提钻速度确定提钻速度,并保持该工艺参数的持续性。一旦调整应随时对其工艺参数做相应调整;
★随时检查泵管密封情况,以防漏水;
★在成孔泵送混凝土时,前后台应及时相互发信号配合沟通,避免桩身灌注时配合不一导致断桩;
★成桩后24h不得扰动桩顶;
★清凿桩顶时,宜采用重锤及钎子等工具从桩身四周向内凿除,严防用大锤直接锤击桩身,同时桩顶应凿平.
2。2。4、关键工序
孔深;混合料强度及坍落度;提拔速度与灌入量即钻头埋入量;桩位。
2.2。5、关键工序的控制
★设专门记录员,按施工图所放桩位配合钻机信号工对准桩位,并依摆针调整钻机垂直度,同时做好记录,避免丢桩。
★施工前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确定好钻机行走路线,避免成桩后钻机碾压,如个别无法避免,须垫设方木后,方可行走。
★专职质量员应控制好后台工作,混凝土到场后必须做到每车必检,包括混凝土的塌落度、出厂时间等.并保证各道工序按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
★试验员应及时做好试块,并定期检测混凝土的塌落度.
★钻机钻至设计深度时,需先泵送混凝土,待混凝土泵泵送2—3次后,方可提钻,每停一次钻,需泵送2-3次后,方可提钻,并保证钻头始终埋在混凝土中20-30厘米。
★清凿桩头时,应沿桩周围向桩心以此剔除,严禁向一个方向进行,同时应控制好桩顶标高。
2。2。6、质量标准及质量保证措施
2.2。6.1质量方针
我公司的质量方针是:“顾客第一、至诚至信;科学管理、求精求益;品质卓越、创新创优;持续改进、尽善尽美"
2.2。6.2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放桩位时有专人验线并做位置预检记录;
★成孔:桩孔施工完毕后,应经专人检查位置的偏差及垂直偏差,符合要求后方进行下一个工序的施工;
★灌注:中心压灌应采用混凝土输送泵压力灌注.桩孔至设计深度后,先泵送混凝土,然后压力灌注至地面。
2。2。6.3质量问题的处理
如发生质量问题,立即口头上报监理,并在4小时内递交有关质量问题的书面详细报告,包括时间、部位、细节描述、产生原因等。
2.2.6。4技术资料
施工项目经理部在施工过程中负责收集、整理各种原始资料和记录,并及时上报监理。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完成技术资料的分类、归档工作.在每项分项工程完成后,在监理规定时间内,提交符合规定要求的竣工资料
Chp3 施工准备
§3-1 技术准备
技术准备的七项主要任务
3.1.1 针对工程特点,制定完善的技术岗位责任制,形成配套的技术力量。
3。1。2 项目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图纸,同时取得相关的技术资料、规范、规程和标准等,会同建设、设计、监理单位共同做好图纸会审。
3。1。3 由项目经理牵头进行方案研讨,制定分项施工方案的编制计划及完成时间。
3.1.4 重点方案关系到安全、成本及工期,应予以高度重视。
3.1.5 以施工组织设计为中心,制定材料采购、试验、钢筋、混凝土及设备施工等各项计划,与业主、监理共同评价及选择合格的材料供应商,提前计划、保证施工。
3.1。6 以施工组织设计为指导,编制详细技术交底。施工前安排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对技术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工程内容交底、工艺流程交底、健康安全交底,使所有人员在施工开始前做到心中有数。
3。1。7 根据轴线控制及标高引测的依据,进场后复核建筑物定位桩控制点,引入高程控制水准点,做好桩号的控制和水准点的测设和保护工作。
§3-2 现场准备
3.2.1 解决现场的施工用电和水问题(从业主提供的水源及电源合理进行现场临水及临电布设);
3.2。2 确定行车路线,开设现场出入口,对现场围墙进行修整,达到我公司的标准;
3。2。3 为避免扬尘、汽车上路不污染路面,现场路面需进行硬化,并在门口处设置洗车台,清洗车身及轮胎上的泥土,并设专人负责监督管理。
§3-3 施工材料准备
3.3.1 编制材料采购计划,执行公司材料管理手册;
3。3。2 采购员在采购材料时,采取货比三家,优先原则质优价廉的符合设计要求及质量标准的产品;
3.3。3 钢筋、水泥、外加剂等需复试的材料,进场后提前取样送试,确保使用合格的材料.
§3—4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劳动力计划
3。4.1 主要机械设备
3。5.1.1 CFG桩施工
名 称
型 号
数量
备注
长螺旋钻机
ZKL800
2-3台
CFG桩施工
混凝土输送泵
2—3台
浇注混凝土
3。5.1。2 清土凿桩头
名 称
型号
数量
备注
小型挖掘机
3台
挖土
小型运输车
30台
运输土方
3.5.1。3 褥垫层施工
名 称
型 号
数量
备注
平板振捣器
5-6台
夯实褥垫层
Chp4 实习总结
通过这一次认识实习,我对相关的专业知识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也学到了很多之前未曾接触的东西,受益颇丰.深入工地一线的实习,使我能够将所学理论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系统地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深化了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初步体会到建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的工作特点,熟悉了工程设计与施工现场的各种技术和管理工作,在实习中,我发觉自己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培养,为未来走向工作岗位做好思想准备。此外,通过实习,我开阔了视野,增加了对建筑施工的理性认识,这将是我求学生涯最宝贵的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