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练13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鲁教版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练13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鲁教版年级:姓名:- 9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图1是不同气候下(湿润、半干旱、干旱)的土壤剖面发育示意图,图2是不同植被(森林、草原)作用下土壤剖面深度与有机质的质量百分比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与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密切相关的因素是()A.生物B.地形C.降水D.成土母质2.能代表草原地区土壤发育情况的组合是()A.甲与B.甲与C.乙与D.丙与多年冻土是长期
2、在0或0以下冻结并含有冰的土石层。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与现今相比,该区域1718世纪处于()A.冰期B.间冰期C.温暖期D.寒冷期4.多年冻土南界变化后,甲地土壤()A.养分循环加快B.污染程度减轻C.水热条件变差D.生产潜力下降“无尽夏”(右图)是绣球花的一个变种,因花期长而得名。花友发现,碱性土壤以粉红花为主,酸性土壤以蓝色花为主,中性土壤同一植株里既有粉红花又有蓝色花。据此完成56题。5.“无尽夏”花色随土壤酸碱性的变化而变化,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区域性B.整体性C.差异性D.变化性6.我国南方和北方“无尽夏”的花色()A.南方和北方均以
3、粉红花为主B.南方以蓝色花为主,北方以粉红花为主C.南方和北方均以蓝色花为主D.南方以粉红花为主,北方以蓝色花为主拉斯曼丘陵位于南极大陆边缘(69S,76E附近),主要由五大半岛和128个岛屿组成,面积近40平方千米,是南极大陆为数不多的绿洲之一。下图为拉斯曼丘陵的气温统计图。据此完成79题。7.拉斯曼丘陵()A.终年受极地冷高压控制B.冬半年月均温变化较小C.冬季气温均在0 以下D.最冷月一般出现在8月8.拉斯曼丘陵地区沙堆和沙地等风积地貌规模小的主要原因是()A.风从海洋吹向陆地B.风力搬运能力微弱C.风化物被冰川侵蚀D.岩石风化物非常少9.推测可在拉斯曼丘陵上生长的植物是()A.草类B.
4、灌木C.苔藓地衣D.针叶树木(2020湖北荆门调研)下图为在我国天山某较小范围地区内选择针叶林林地、草地、灌丛三种不同天然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所得到的冻融期间不同群落类型土壤日均温动态图。读图,完成1011题。10.该地位置最可能位于天山()A.北坡海拔500米处B.北坡海拔2 000米处C.南坡海拔500米处D.南坡海拔2 000米处11.在深冻期,林地土壤日均温显著低于草地和灌丛,其原因最可能是()A.林地地面辐射强B.林地土壤有机质少C.林地空气循环快D.林地土层厚度较大(2020湖南衡阳一中高三月考)蒸发是指水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的相变过程。蒸发能力是指在一定气象条件下,充分供水时某一固定下垫
5、面的最大可能蒸发量。气象台站利用持续盛有液态水的蒸发皿观测到的蒸发量是蒸发能力,并不是下垫面的实际蒸发量。下图示意我国西北干旱区年实际蒸发总量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214题。12.根据区域的自然环境推测,四个地形区中蒸发能力均值最高的是()A.塔里木盆地B.天山山地C.阿尔泰山地D.准噶尔盆地13.我国西北干旱区年实际蒸发总量的分布格局主要取决于()A.太阳辐射强弱B.气温高低C.降水多少D.风速大小14.我国下列四个湖泊中,冬季湖面单位面积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A.台湾日月潭B.江西鄱阳湖C.云南滇池D.新疆博斯腾湖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某科考队于11月份考察南美洲巴塔哥尼亚地区
6、,发现该地距海洋近但很少受到海洋水汽的“滋润”,草原、沙漠广布,但多外流河;沙漠中分布有保存完好的大片“石化森林”。科考队员遇到当地游牧民特维尔切人赶着牲畜游牧,并得知他们每年在大西洋沿岸与安第斯山草场之间定期迁徙放牧。下图是巴塔哥尼亚地区略图及“石化森林”形成的一般过程。(1)分析巴塔哥尼亚高原很少受到东西两侧大洋水汽“滋润”的原因。(2)分析干旱的巴塔哥尼亚地区多外流河且流程中流量损耗相对较少的自然原因。(3)推测巴塔哥尼亚地区“石化森林”的形成过程。16.(2020黑龙江齐齐哈尔五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松嫩平原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季较短,温热多雨,冬
7、季漫长,寒冷干燥。土壤由有机质、矿物质、空气及水分构成。松嫩平原黑土广布,适宜大面积机垦。但近年来,黑土侵蚀速度加剧,有机质含量不断下降,水蚀、风蚀和冻融作用是导致黑土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原因。材料二左图为东北地区略图及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图,右图为松嫩平原某地冲沟图。(1)从气候角度分析松嫩平原土壤肥沃的原因。(2)说明松嫩平原黑土地对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影响。(3)指出松嫩平原风蚀、水蚀和冻融作用发生的季节。参考答案课时规范练13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12.1.A2.D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生物。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有机物腐烂会形成腐殖质,
8、形成土壤中的有机质。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密切相关,故选A项。第2题,由材料可知,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因此湿润区的淋溶层最厚,半干旱区次之,干旱区最薄。图中丙的淋溶层居中,应位于半干旱区,对应的植被为草原。草原根系茂密且集中在近地表的土壤中,向下根系的集中程度递减,从而为土壤表层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质,因此有机质主要分布在土壤的表层,对应图2中的线,故选D项。34.3.D4.A第3题,与现今相比,该区域1718世纪多年冻土南界位置偏南,说明当时比现在寒冷,D项正确。第4题,图中甲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变暖,微生物对
9、有机质的分解作用增强,养分循环加快,故A项正确。全球气候变暖与土壤污染程度没有直接关系;热量条件变好,生产潜力可能上升,故B、C、D三项错。56.5.B6.B第5题,由材料可知,土壤性质的变化导致植被特点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故选B项。第6题,“无尽夏”的花色与土壤的酸碱度有关,我国北方地区的土壤偏碱性,花色以粉红花为主;南方地区的土壤偏酸性,花色以蓝色花为主。故选B项。79.7.B8.D9.C第7题,拉斯曼丘陵位于南极大陆边缘,夏季太阳直射点南移,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南移,受副极地低压带控制,并非全年受冷高压控制;由图可知,冬半年各月均温差异较小,一年中每个月极端最高温都高于0,极
10、端最低温出现在8月,但最冷月(月均温最低)是9月,故B项正确。第8题,根据材料提示,拉斯曼丘陵位于南极大陆边缘,南极大陆大部分被冰川覆盖,岩石风化物很少,常年多大风,难以形成规模大的沙堆、沙地等风积地貌,故D项正确。第9题,拉斯曼丘陵位于南极大陆冰川边缘,气候极端寒冷,热量不足,只有夏季有少量苔藓、地衣生长,草类、灌木和针叶树木都没法生长,故C项正确。1011.10.B11.C第10题,海拔500米处应该位于天山的山麓地带,自然带主要是温带荒漠带;天山北坡位于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的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可以发育森林,而天山南坡位于背风坡,降水少,难以发育森林。B项正确。第11题,深冻期发生
11、在冬季,冬季吹西北风,当风遇到森林时,由于林木枝干的阻挡,枝叶的摇动,使气流发生扰动,林地空气循环快,有利于热量散失,所以林地土壤日均温显著低于草地和灌丛,C项正确。地面辐射强,则气温高,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温度高有利于微生物分解土壤有机质,使土壤有机质少,B项错误。温度高有利于腐殖质层的形成,使土层厚度增大,D项错误。1214.12.A13.C14.D第12题,由题意可知,蒸发能力是指在一定气象条件下,充分供水时某一固定下垫面的最大可能蒸发量。四个地形区中,塔里木盆地纬度最低,气温最高,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故蒸发能力均值最高,A项正确。第13题,我国西北干旱区年实际蒸发总量西北最多
12、,往南、往东递减,塔里木盆地纬度最低,太阳辐射最强,气温高,A、B两项错误。西北部受到西风的影响,降水多,与实际蒸发总量格局基本一致,故可以判断我国西北干旱区年实际蒸发总量的分布格局主要取决于降水多少,C项正确。风力无法判断,D项错误。第14题,湖泊水源充足,故实际蒸发量就是蒸发能力,蒸发能力主要受气温影响,新疆博斯腾湖纬度最高,冬季寒冷,气温最低,实际蒸发量最小,D项正确。15.答案(1)巴塔哥尼亚地处西风带,西部高大山脉阻挡了太平洋水汽进入;巴塔哥尼亚高原海拔较高,且西风使大西洋水汽向东输送,大西洋水汽也难以进入。(2)河流多发源于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冰雪融水补给较多,河流流量较大;地势西高
13、东低,河流落差较大,流速较快;陆地(东西方向)狭窄,河流较短,河流流程中蒸发、下渗损失较少。(3)安第斯山脉还未隆起之前,巴塔哥尼亚地区受盛行西风的影响,降水丰富,森林茂密;板块运动(碰撞挤压)使安第斯山脉隆起抬升,大量的火山喷发导致大片森林被火山灰埋没,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森林演变成化石;外力(侵蚀、搬运)作用使埋藏在地下的“石化森林”出露地表。解析第(1)题,巴塔哥尼亚高原所处的风带是西风带,但是其西部是地形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太平洋水汽的进入;巴塔哥尼亚高原海拔较高,盛行西风使大西洋水汽向东输送,所以巴塔哥尼亚高原也很少受到东侧大西洋水汽的“滋润”。第(2)题,从河流的补给类型来看,河流
14、多发源于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冰雪融水补给较多,河流流量较大;从河流的流速看,地势西高东低,河流落差较大,流速较快;从河流的长短看,陆地(东西方向)狭窄,河流流程短,河流流程中蒸发、下渗损失较少。第(3)题,安第斯山脉还未隆起之前,巴塔哥尼亚地区受盛行西风的影响,降水丰富,森林茂密。板块运动(碰撞挤压)使安第斯山脉隆起抬升,大量的火山喷发导致大片森林被火山灰埋没,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森林演变成化石。后期经过长期的外力(侵蚀、搬运)作用,埋藏在地下的“石化森林”出露地表。16.答案(1)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温热多雨,植物生长迅速,积累大量有机质。冬季寒冷漫长,大量枯枝落叶难以分解,有机质在土壤中
15、得以保留,形成深厚的腐殖质层。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寒冷时期长,使土地得到休养。(2)黑土有机质含量高,利于农作物生长;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化肥施用少,农作物品质高;黑土土质疏松,利于农作物根系发育。(3)风蚀作用主要发生在冬季。水蚀作用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夏季。冻融作用主要发生在春季。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松嫩平原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夏季温热多雨,植物得以迅速生长,积累大量有机质。冬季寒冷漫长,微生物分解作用弱,大量枯枝落叶难以分解,有机质保留在土壤中,形成深厚的腐殖质层。由于夏季较短,冬季漫长,作物生长期短,形成一年一熟的熟制,可使土地得到休养,土壤肥力得以保持。第(2)题,松嫩平原的黑土地,土壤以黑土为主,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促进农作物生长;可减少化肥施用量,保证农作物品质;由于黑土中腐殖质丰富,土质疏松,有利于农作物根系生长。第(3)题,松嫩平原冬季寒冷干燥,靠近冬季风源地,风力大,风蚀作用强烈。春季大量的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夏季丰富的降水,使得水蚀作用强烈。春季随着气温快速回升,冬季形成的冰雪快速消融,冻融作用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