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皖江城际铁路网规划规划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181504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6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皖江城际铁路网规划规划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皖江城际铁路网规划规划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皖江城际铁路网规划规划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皖江城际铁路网规划规划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皖江城际铁路网规划规划立项环境评估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附件2皖江城际铁路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 规划概况皖江城际铁路网规划范围确定为安徽皖江城市带及与皖江城市带紧密相连的合肥经济圈同城化城市、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中心城市,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滁州、宣城、六安、淮南、蚌埠等11个城市,土地面积约9.84万km2。重点规划范围为安徽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滁州、宣城8个地级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土地面积7.6万km2。本次规划皖江城际铁路方案为“以合肥为中心五条放射线”+“四条省际贯通线”+“三条都市区城际线”的基本构架,规划线路13条,其中新建线路11条

2、,规划区内规模1744km,2条城际线利用合九、池九客专;另外规划新增3条客货共线铁路开行城际列车兼顾城际功能。近期计划建设的线路共7条,其中新增规划线路5条(另外2条城际线利用合九、池九客专),规划区内新增规模为412km,投资517.4亿元。具体见表1。规划年限:近期:2020年;远期:2030年。表1 皖江城际铁路网规划分步建设方案汇总表序号项目名称全长(km)本次规划范围(km)省内投资(亿元)备注一、近期444412517.41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六安103103191.42合肥-安庆-九江-利用合九客专,安徽境内305km.3合肥-滁州-南京1341271524南陵-繁昌-芜湖-江

3、北集中区城际8787685庐江-巢湖-马鞍山巢湖-含山-和县-马鞍山段6969796池州-九江(与宁安城际联通)-利用铁路”十二五“规划池州-九江客专7亳州-蚌埠-滁州-南京 滁州-南京段512627二、远期1224839813.81合肥-芜湖-芜宣机场-宣城-宁国209209244.5近期利用商合杭铁路2亳州-蚌埠-滁州-南京蚌埠-滁州段125125115亳州-蚌埠段不计入本次里程3天柱山-安庆-九华山-黄山-金华天柱山-安庆-黄山段180180172.8天柱山-安庆段利用安庆-九江城际,江南集中区-安庆段利用宁安城际4天长-滁州-马鞍山天长-来安-滁州-全椒段10210274滁州都市区线5

4、淮安天长南京城际2054349.56宿松-东至-泾县-宣城-南京泾县-宣城-高淳(南京)段1777566江苏沿江规划7庐江-巢湖-马鞍山庐江巢湖段9090788马鞍山-禄口机场-镇江-扬州 马鞍山-禄口机场-镇江-扬州段13615142 规划区环境现状及主要制约因素分析(1)环境空气根据2012年安徽省环境质量报告书,2012年,全省15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合肥市达到国家三级标准。全省平均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6.5%,15个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在90%以上,合肥市为87.2%。可吸入颗粒物为全省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季节变化明显,秋冬污染较重。(2)水环境2012年,全省地

5、表水总体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66.7%的断面(点位)水质状况优良,11.4%的断面(点位)水质状况为重度污染。江河水系主要污染指标为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和石油类,湖泊、水库主要污染指标是石油类、总磷和化学需氧量。与上年相比,总体水质状况无明显变化。(3)声环境2012年,全省城市声环境声源构成以生活类声源为主。全省城市区域声环境平均等效声级为53.4分贝,噪声状况质量等级为较好,58.7%的城市区域未受噪声污染。16个地级市城市中,区域声环境噪声状况为好或较好的城市有13个,轻度污染的有2个,中度污染的有1个。与上年相比,全省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无明显变化。(4)辐射环境2012年,全省辐

6、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含宇宙射线贡献值)测量均为98.2%纳戈瑞/小时,范围为87.4103.7纳戈瑞/小时保持在背景值水平;长江、淮河、巢湖流域水体总放射性不超过0.10贝克/升,总放射性水平不超过0.47贝克/升,处于正常本底范围;土壤监测点放射性水平正常。(5)生态环境2012年,全省范围生态环境状况良好,生态系统较稳定。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生态环境状况优,生态系统稳定;皖中和皖南部分地区生态环境状况良,生态系统较稳定;皖北部分地区生态环境状况一般,生态系统相对脆弱。3 与相关政策及规划的符合性分析皖江城际铁路网规划与相关政策及规划的协调性综合分析结论汇总于表2。表2 皖江城际铁路网规划与相关

7、政策及规划的协调性综合分析汇总规划类别名 称规划协调性分析结论国家相关政策、规划国家能源政策城际铁路采取电力牵引,且单位能耗远低于常规公路交通运输,大力发展城际铁路既符合国家能源政策的要求,又避免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这一绿色交通规划的实施,对于减少皖江地区公共交通对燃油的依赖,促进皖江地区能源结构的调整优化、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本项规划提出皖江地区新增加合肥-安庆-九江客运专线及5条客货兼顾的铁路,是为解决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路网未覆盖到区域,以补充完善路网功能,既是对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必要补充,也是落实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举措。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本项规划

8、涉及区域较广,规划区域内自然保护区众多,受规划设计深度线路限制,现阶段尚不能准确判断规划可能涉及的自然保护区。下阶段应在线路前期选线、选址阶段尽量绕避、远离自然保护区,从源头上避免对自然保护区造成严重破坏,以保证规划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要求。重点关注宿松-东至-泾县-宣城-南京城际(泾县-宣城-高淳(南京)段)与宣城市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亳州-蚌埠-滁州-南京城际(蚌埠-滁州段)与滁州市皇甫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宿松-东至-泾县-宣城-南京城际(宿松-东至-泾县段)与黄山市十里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位置关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下阶段应在线路前期选线、选址阶段尽量绕避、远离各重要生态

9、功能区,从源头上避免对重要生态功能区造成严重破坏,以保证规划符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要求,重点关注报告书初步识别的规划线路内可能涉及的宣城市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3处自然保护区、池州市九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14处风景名胜区、合肥市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等24处森林公园、池州市九华山国家地质公园等3处地质公园、黄山市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等5处湿地公园、芜湖市龙窝湖细鳞斜颌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16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相关区域规划相关区域规划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年)本项规划总体规划布局符合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年),规划的实施有助于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的总体

10、布局的形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城镇体系规划本项规划的“一心、五射、两贯通”的线网形态有助于皖江城市带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一带三极两星”的形成,符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城镇体系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本项规划将对加快皖江城市带建设发挥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是落实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实施中部崛起目标的重要举措。安徽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发展城际铁路建设有助于“节约基于用地水平逐步提高的土地利用目标”的实现;合理设计线路纵断面,通过提高桥梁、隧道所占线路总长度的比例来节约用地,这一系列措施有利于缓解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1、中“耕地得到有效保护”的目标。安徽省生态功能区划规划线路虽然对沿线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但通过一系列的防护及恢复措施,可大大缓解生态影响,能与沿线各生态功能区的保护要求及发展方向相协调。下阶段线路选线时应进一步对涉及生态功能区线路的走向及敷设方式进行优化设计,最大程度降低对生物多样性及城市景观的影响。安徽省县级以上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受目前规划设计深度的限制,线路走向未能精确定位,因此无法明确界定各规划线路与水源保护区的具体位置关系。根据初步识别,其中近期规划新建的4条线路可能涉及水源保护区共9处(确认穿越有2处,线位临近有7处)。下阶段设计应重点关注、尽量避让。4 规划环境影响

12、分析(1)声环境影响预测并行既有铁路路段,一方面新建线路会引起的噪声增加,另一方面既有线客流被新线分流之后车流量大为减少,既有线的噪声影响随之降低,由于新建城际线路主要运营电力牵引的动车组,同等速度条件下声级低于普通客车,使得并行路段靠近既有铁路一侧敏感点处环境噪声因新建线路引起的增加量远小于既有线的减少量,叠加后的环境噪声较现状降低,减少量约15dB,靠近新线一侧敏感点因新建线路引起的增加量一般在3dB以内。新建线路区域一般位于城市郊区或农村区域,现状环境噪声不受既有铁路噪声影响,背景值较低,一般满足2类功能区标准要求。规划城际铁路建成之后,环境噪声增量较大,增加量一般在5dB(A)以上,2

13、0dB(A)以内。(2)振动环境影响预测由于城际铁路以运行电力牵引的动车组为主,全线一次性铺设无缝线路,振动源强在同等速度条件下较普速列车低3.5dB;城际铁路运行旅客列车,在同等速度条件下普速旅客列车比货物列车振动源强低3dB。由此可见,随着车辆、线路、轨道等铁路设施的技术进步,城际铁路的振动源强要低于普速铁路,影响范围和程度相对较小,在控制了噪声影响的前提下,城际铁路的振动影响将不是规划制约因素。(3)水环境环境影响分析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线网规划中各项目在运营期排放的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是BOD、COD、SS等。根据铁路网总体规划,规划铁路网建成后,污废水排放量约为7600m3

14、/d。排放的污水大部分可排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少量经车站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排入附近受纳水体。由于规划区域内河网密集、水系发达,且区域内居民主要以地表水体作为饮用水源,水源保护区分布密集,规划线路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水源保护区的保护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第五十八的规定“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因此对于各规划线路可能涉及水源保护区的规划线路,在下阶段设计中应重点考虑线路方案的合法性,避免穿越一级水源保护区;对于线路无法避让二级水源保护区及准水源保护区的路段,建议尽量采用隧道形式下穿以此减少对水源保护区的不良影响;应重点加强施

15、工期的防护措施,防止水中墩施工及施工废水排放可能对饮用水源的污染。本江皖江城际规划涉及的水源保护区类型主要为河流型,兼以湖泊水库型,规划的城际线路一般以桥梁形式跨越,根据类似工程经验,通过加强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不会对这些水源保护区的水质和水量产生较大影响。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规划项目运营期主要污染源为沿线车站、动车运用所,污水量较大,特征污染物为COD、BOD、石油类、氨氮、动植物油、LAS等。污水经预处理后排入当地既有或规划的市政污水管网,最后纳入到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或者按照环保要求,达到相应的污水排放标准后排入地表水体。车站、动车运用所的污水排放均满足国家和地方相应的污水排放标准,因此

16、不会对地下水水质造成污染。根据区域内地下水的赋存、径流条件及与规划线路埋设位置的空间关系和规划项目车站可能采用的规模大小,本次评价认为规划项目实施后对区域内地下水的流场不会造成明显的全局性的改变,总体上,区内地下水的径流总量将基本不变;同时,水位壅高造成规划区域内地下水环境不利影响的可能性极小。本次规划线路施工时主要产生三类污水:建筑施工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和暴雨冲刷的地表径流。此类污水性质较为简单,主要污染物为COD,SS和石油类,通过采用针对性的污水处理工艺以及在施工现场合理布设截水沟、沉淀池和排水管道等严格的污染防治措施后,基本上可阻断污染物进入表层土壤以下含水体的各种途径,因此施工废

17、水中所含的污染物几乎无法进入到地下含水层中,能有效防止地下水遭到污染,则规划项目实施过程中不会对地下水水质产生影响。类比同类型城际铁路车站施工,规划项目实施过程中车站基坑施工在采取了一定挡水结构后,施工涌水造成的影响范围一般在基坑两侧20m以内;同时,区间隧道施工降水影响范围一般为半径150m以内的区域,只是施工段小范围内地下水水位会短时期形成局部下降漏斗。因此,车站基坑和区间隧道施工对区域内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可控。(4)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城际铁路系统由于采用电力牵引,基本实现大气污染的零排放;另一方面,由于城际铁路的建设,将减少工程沿线公路交通汽车的尾气排放量,有利于沿线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动车

18、运用所内燃调机是流动源,废气污染物排放量极少,对周围环境空气影响甚微。(5)固体废物影响预测规划实施后,营运期主要固体废物包括车站办公生活垃圾、旅客列车、动车运用所生产、生活垃圾。由于产生量较小且分散,只要加强管理,可得到妥善处置。(6)电磁环境影响预测皖江城际铁路规划中各条线路均采用动车组、电力牵引,电力机车运行时因受电弓和接触网滑动接触会产生脉冲型电磁污染,对沿线采用天线收看电视的居民的收视效果将产生不利影响;高架桥或高路堤过车对电视收看将会产生遮挡、反射影响,影响收看质量。此外,主变电所等固定设施产生的工频电磁场,也会引起附近居民对电磁影响的担忧。皖江城际铁路规划实施后,列车产生的电磁辐

19、射对沿线居民电视收看的影响可通过接入有线电视网来消除;规划实施中,尽可能使主变电所远离敏感建筑(医院、学校、幼儿园、密集居民区等),最小距离大于30m,以减轻人们对电磁场影响身体健康的担忧,减少投诉纠纷。5 规划优化调整建议表3 规划优化调整建议一览表调整类型具 体 建 议针对具体线路实施年度针对敏感点线路方案的优化调整建议线路优化的原则建议受规划设计深度限制,现阶段线路方案尚未完全确定,且考虑到线路具体实施时,各城市生态敏感区和水源保护区的基础资料可能会随时更新和调整、保护级别及保护要求也可能会发生变化,现阶段不能完整、准确的识别各规划线路涉及的各生态敏感区和水源保护区,评价提出线路优化的原

20、则建议为:要求各规划线路实施中应尽量避让各生态敏感区和水源保护区,并尽量加大与临近敏感区的距离,最大程度减轻线路对敏感区的影响。各规划线路各生态敏感区和水源保护区线路优化的具体建议1、下阶段设计重点关注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六安城际临近合肥市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水源保护区的线路走向,积极避让水源保护区范围。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六安城际2020年合肥市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水源保护区2、优化合肥-滁州-南京城际临近滁州市琅琊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线路方案,积极避让风景区范围。合肥-滁州-南京城际滁州市琅琊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下阶段设计重点关注南陵-繁昌-芜湖-江北集中区城际临近芜湖市马仁山国家森林公

21、园的线路方案,积极避让森林公园范围。南陵-繁昌-芜湖-江北集中区城际芜湖市马仁山国家森林公园4、下阶段设计重点关注南陵-繁昌-芜湖-江北集中区城际临近芜湖市马仁山省级地质公园的线路方案,积极避让地质公园范围。芜湖市马仁山省级地质公园5、优化南陵-繁昌-芜湖-江北集中区城际穿越芜湖市长江水源保护区的线路方案,积极避让水源保护区范围,如线路无法避让二级水源保护区的路段,建议尽量采用隧道形式下穿,并采取盾构法施工以减少对水源保护区的不良影响。芜湖市长江水源保护区6、优化庐江-巢湖-马鞍山城际穿越合肥市巢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外围控制地带的线路方案,重点考虑线路方案与风景区总体规划的符合性,积极避让风景区

22、范围,并加强线路过外围控制地带的景观设计。庐江-巢湖-马鞍山城际合肥市巢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7、下阶段设计重点关注庐江-巢湖-马鞍山城际临近马鞍山市鸡笼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线路方案,积极避让森林公园范围。马鞍山市鸡笼山国家森林公园8、优化庐江-巢湖-马鞍山城际穿越马鞍山市慈湖水厂水源保护区的线路方案,积极避让水源保护区范围,如线路无法避让二级水源保护区的路段,建议尽量采用隧道形式下穿,并采取盾构法施工以减少对水源保护区的不良影响。马鞍山市慈湖水厂水源保护区9、下阶段设计重点关注庐江-巢湖-马鞍山城际临近合肥市巢湖水源保护区、临近马鞍山市花山水厂水源保护区、临近马鞍山市和县长江水源保护区、临近马鞍山市

23、含山县德胜河水源保护区的线路方案,积极避让水源保护区范围。合肥市巢湖水源保护区、临近马鞍山市花山水厂水源保护区、临近马鞍山市和县长江水源保护区、临近马鞍山市含山县德胜河水源保护区10. 下阶段设计重点关注亳州-蚌埠-滁州-南京城际临近滁州市皇甫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线路方案,积极避让自然保护区范围。亳州-蚌埠-滁州-南京城际滁州市皇甫山省级自然保护区11、下阶段设计重点关注合肥-芜湖-芜宣机场-宣城-宁国城际临近马鞍山市太湖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线路方案,积极避让森林公园范围。合肥-芜湖-芜宣机场-宣城-宁国城际马鞍山市太湖山森林公园12、下阶段设计重点关注合肥-芜湖-芜宣机场-宣城-宁国临近合肥市巢湖

24、水源保护区、芜湖市长江水源保护区、芜湖县青弋江水源保护区、宣城市宁国市东津河水源保护区、宣城市宁国市西津河水源保护区的线路方案,积极避让水源保护区范围。12、下阶段设计重点关注庐江-巢湖-马鞍山城际临近合肥市东庵省级森林公园的线路方案,积极避让森林公园范围。庐江-巢湖-马鞍山城际合肥市东庵省级森林公园13、下阶段设计重点关注天柱山-安庆-九华山-黄山-金华城际临近黄山市夹溪河瘤拟黑螺放逸短沟蜷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线路方案,积极避让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范围。天柱山-安庆-九华山-黄山-金华城际黄山市夹溪河瘤拟黑螺放逸短沟蜷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3、下阶段设计重点关注天柱山-安庆-九华山-黄山

25、-金华城际临近黄山市屯溪区一水厂(横江)水源保护区、黄山市屯溪区二水厂(率水)水源保护区的线路方案,积极避让水源保护区范围。天柱山-安庆-九华山-黄山-金华城际黄山市屯溪区一水厂(横江)水源保护区、黄山市屯溪区二水厂(率水)水源保护区14、下阶段设计重点关注天长-滁州-马鞍山城际临近滁州市城西水库水源保护区的线路方案,积极避让水源保护区范围。天长-滁州-马鞍山城际滁州市城西水库水源保护区15、下阶段设计重点关注临近淮安-天长-南京城际临近滁州市天长市高邮湖水源保护区的线路方案,积极避让水源保护区范围。淮安-天长-南京城际滁州市天长市高邮湖水源保护区16、下阶段设计重点关注宿松-东至-泾县-宣城

26、-南京城际临近宣城市泾县青弋江水源保护区的线路方案,积极避让水源保护区范围。宿松-东至-泾县-宣城-南京城际宣城市泾县青弋江水源保护区17、下阶段设计重点关注庐江-巢湖-马鞍山城际临近合肥市巢湖水源保护区的线路方案,积极避让水源保护区范围。庐江-巢湖-马鞍山城际合肥市巢湖水源保护区18、下阶段项目环评重点核实皖江城际规划项目与沿线文物保护单位的位置关系,根据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优化线位方案,避让各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所有规划线路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续上敷设方式的优化调整建议敷设方式的原则建议1、对于为减缓地上线路对城区路段的干扰,下阶段设计应在穿越人口密集区等敏感地块时,在敷设方式上进行优

27、化比选,尽量采取地下敷设方式,一方面减少对城市建成区的分割,另一方面降低工程实施后带来的声环境影响。对于穿城区路段声环境功能1类区的,原则上均应采用地下敷设方式。2、对于线路下穿或临近文物保护单位、居民住宅等振动动环境敏感建筑路段,下阶段规划实施中,应根据振动影响程度,在采取相关减振措施仍无法满足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加大线路埋深,以减缓振动环境影响程度。各规划线路声、振动环境敏感区敷设方式的具体建议1、对于南陵-繁昌-芜湖-江北集中区城际穿越芜湖市长江水源保护区的线路方案,如无法通过优化线位避让水源保护区范围,应优先考虑采用地下敷设方式。南陵-繁昌-芜湖-江北集中区城际2020年芜湖市长江水源保

28、护区2、对于庐江-巢湖-马鞍山城际穿越马鞍山市慈湖水厂水源保护区的线路方案,如无法通过优化线位避让保护区范围,应优先考虑采用地下敷设方式。庐江-巢湖-马鞍山城际(巢湖-含山-和县-马鞍山段)2020年马鞍山市慈湖水厂水源保护区场段工程布局的建议场段工程选址和布置的原则建议1、场段工程应避让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特殊及重点生态敏感区、避让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及大型居民集中区。2、周边有完善的城市污水收集系统和处理设施。3、场段工程合理布局,出入段线及试车线等声源较大的工程应布置在远离声环境及振动环境敏感区一侧。4、本次规划研究的线路基本都涉及到皖江地区各市的中心城区,且随着城市的发展,

29、原本属于城市外围地带的郊区也会逐渐变成城市的新城区。建议城际铁路在靠近中心城区尤其是进入中心城区地段尽量采用地下敷设方式,减小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如采用高架敷设方式,则应在设计阶段对线站位进行进一步优化,尽量避让大型居住区、学校、医院等重要敏感目标。同时应做好线路沿线的用地规划,临线路第一排建筑宜规划为非噪声敏感建筑。各规划线路各类环境敏感区对沿线用地规划控制的建议沿线用地规划的原则建议工程沿线经过城区地段如采用高架线路,应保证线路两侧留有一定的噪声防护距离,同时做好沿线的规划控制,临路一侧宜规划为非噪声敏感建筑。各规划线路声环境敏感区6 环境保护对策与减缓措施6.1 土地资源保护对策措施(1)

30、项目设计中应贯彻少占地、避免占用耕地的指导思想,充分考虑耕地占一补一、土地复耕、临时用地及时恢复等措施和所需投资;对于人口密集、对建设用地高度敏感的地区,优化线路纵断面设计、合理确定路桥分界高度,尽量提高桥梁占线路总长度的比例以节省用地。(2)城际铁路通道选线时建议尽量与既有铁路、高速公路公用交通廊道,即可避免城际铁路线多次分割同一城市,又有利于所在地区合理规划沿线土地资源,也可以减少占地面积,同时还可以减少交通噪声、振动的影响范围。6.2 能源利用保护对策(1)优化牵引供电方案,采用合理的供电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轻城际铁路运营对沿线地区电网的压力。(2)大力发展车辆轻量化,选择合理的列

31、车运行速度,降低能耗。(3)合理规划车站设置,优化开行方案,在满足旅客出行要求的前提下,减少列车的停站次数与越行次数,可以有效的降低列车动能和自用能耗的损失,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4)优化动车运用所总图布置以节约能源;优化设计,合理确定运用和检修工艺,减少机车车辆、动车组的空驶距离,达到节能的效果。(5)优化站房的结构设计,如采用大面积的玻璃穹顶,地面进行透光处理,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明,减少能源消耗;加大新能源的利用,如太阳能光伏发电,增加能源供应渠道。(6)发展推行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淘汰国家明令公布的落后高耗能设备和工艺。6.3 生态环境保护对策(1)从源头上尽量避免规划实施

32、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绕线路前期选线、选址应尽量绕避或远离环境敏感地区,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 合理规划线路,减少对农田的占用,工程线、站位将尽量避开基本农田保护区,少占耕地;永久用地与临时用地相结合,减少临时占地量;采取工程措施减少土地占用量。 合理规划穿越水体的线路走向,减少对水体及水生生物的影响,规划线路应尽量绕避湖泊。 合理规划线路,减轻对沿线动植物的影响。野生珍稀保护动植物一般分布在沿线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法定保护敏感区内,工程前期选线阶段,将尽可能绕避这些敏感区,以减少对工程沿线野生动植物的影响。(2)采取相应的减缓和补偿措

33、施降低规划实施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在线路选线无法绕避敏感保护目标时,必须征得保护区管理机构同意并经原批准该保护目标设立的行政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批准,在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并改变线路经过区域性质和功能的前提下,方可有条件通过。 临时用地使用结束后进行复垦或采取其他土地整治措施;合理设计线路纵断面,通过提高桥梁、隧道所占线路总长度的比例来节约用地。 合理规划土石方调配,实现填挖平衡,最大限度地减轻工程对林地的破坏,保护森林资源。 项目选线穿越大型河流时,进一步论证跨越形式,尽量采取隧道盾构施工方案,减轻对水体及水生生物的影响。 线路设计时路基、桥梁、隧道、取土场、弃土(渣)场应采取相应的工程和植物防

34、护措施,有效控制项目建设对所经地区造成的水土流失量。 线路设计尽可能提高桥隧比例,减轻线路对野生动物的阻隔。城际铁路工程建设中通过路基边坡绿色防护、线路及站场绿化来补偿植被破坏引起的生物量损失。选择绿化物种时,尽量选择当地物种,降低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3)规划线路可能涉及的生态敏感区的保护方案在项目无法绕避敏感保护目标时,必须征得保护区管理机构同意并经原批准该保护目标设立的行政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批准,在改变项目经过区域性质和功能的前提下,方可有条件通过。6.4 噪声控制措施(1)通过选用低噪声车辆及轨道结构、铺设无缝长钢轨、进行轨道减振、设置声屏障及绿化林带、置换敏感点功能或建筑隔声防护等有

35、效防治手段,结合改善运营组织、管理的措施,达到降低城际铁路噪声影响的目的。(2)地方各级规划部分应对城际铁路两侧用地进行规划控制,城际铁路地上线两侧第一排建筑宜规划为非居民住宅、学校和医院等噪声敏感建筑物;城际铁路噪声影响范围内新建学校、医院、集中居民住宅区等敏感建筑时,应由开发商承担防治城际铁路噪声影响的责任。6.5 振动控制措施城际铁路振动影响防治主要从车辆振动控制、轨道结构减振以及受振点防护入手。城际铁路主要运营轴重轻的动车组,从源强上降低了振动影响;城际铁路全线一次性铺设无缝线路,线路等级、标准与客运专线接近,路基填筑密实、桥梁桩基深等工程因素致使其减振作用都要优于普通铁路,此外还有弹

36、性轨枕、道碴垫、道床垫、弹性扣件等工程减振措施;受振点防护方面可结合噪声防治采取敏感建筑物功能置换措施。采取措施后城际铁路产生的振动可满足标准要求。6.6 水污染控制措施(1)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皖江城际规划项目经过的部分重要敏感地段,需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采取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防治可能产生的水环境污染,在采取有效环保措施后,规划实施对这些敏感水体将不会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对于不能进入市政管网的车站、动车运用所,评价建议预留相关深度处理工艺,经处理后达标排放或回用。(2)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加强规划实施过程中对地下水位的动态监测,优化施工工艺和方案,对施工降水尽量综合利用,防止地下水位大幅下

37、降并实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在城际铁路隧道施工中若有穿透含水层,应采取分层止水等防护性措施以保护地下水资源,避免因施工造成大规模的地下水流失。 施工中若需要基坑降水,应按照有关要求,编制疏干排水方案,报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加强油类等施工材料的使用和管理,做好施工机械和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可将施工作业对地下水水质造成的影响降至最小。6.7 电磁辐射防治措施皖江城际规划实施后,列车产生的电磁辐射对沿线居民电视收看的影响可通过接入有线电视网来消除,同时可完全消除高架铁路桥和车体的反射、遮挡影响。规划实施中,尽可能使主变电所远离敏感建筑(医院、学校、幼儿园、密集居民区等),最小距离大于30m, 以

38、减轻人们对电磁场影响身体健康的担忧,减少投诉纠纷。6.8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为减少施工扬尘,取、弃土场和高边坡地段要尽快进行绿化,避免表土长时间裸露;施工车辆和机械经过路段,要经常性采取洒水降尘措施;运土车辆经过城镇、村庄和主要交通干道时要用蓬布覆盖;对运输车辆要合理选取和组织行车路线。尽量选用耗能低、效率高的施工机械,减少施工机械尾气污染。对于施工营地的食堂,燃煤尽量选用低硫份的优质煤。限制工地食堂、工地饭馆和单独小灶的数量,建议改用天然气作燃料,以减少燃煤污染物的排放。7 跟踪监测与评价为进一步解决规划环评过程中所存在的困难和不确定性,有必要对规划实施全过程进行跟踪监测和评价:(1)线路选线

39、和场站布局设计过程中的跟踪监测和评价在下一阶段的各线路的选线和场站布局设计中,应重点监测和评价工程与沿线环境敏感目标的临近程度,依据有关保护法律、法规进一步论证工程选线和布局的环境可行性;同时依据本报告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分析工程可能产生的影响范围和程度,进一步优化工程的选线和布局。(2)专项环境影响评价和竣工验收在城际铁路规划实施过程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法规的规定,建设单位应及时组织进行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在工程竣工后,及时委托进行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简化建议本次规划范围内包含的建设项目(一般为五年内

40、)涉及环境空气、固体废物污染影响、高架线路电磁干扰等内容的部分可以适当简化。建议在下一步建设项目环评中重点注意以下内容:注重生态及水环境环境影响预测,特别是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文物及水源保护区的影响;重视地上线声环境和地下线振动影响预测与评价,重点论证工程选址选线的环境合理性;重视公众参与,对于难以调整或争议较大的线段或方案,召开听政会或论证会,慎重解决。8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皖江城际铁路网规划符合国家能源政策、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的相关规划目标,符合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皖江地区建设城际铁路,对于推动皖江地区新一轮的发展、促进皖江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实

41、现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的战略目标,推进我国城际铁路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皖江城市群城际铁路网规划的实施有利于完善区域旅客运输网络、提高城际间客运输送能力、满足旅客运输需求多元化以及促进城际交通结构合理化,为区域内城市布局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通过规划协调性分析,虽然在局部地区规划线路与区域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保护规划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协调,但通过下阶段设计对局部规划线路的优化调整,可确保城际铁路规划与皖江地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保护规划的协调;通过优化线路走向、敷设方式或采取相应的降噪、减振措施,规划实施过程中在城镇人口密集区可能产生的噪声、振动影响是可控的。因此,从推动皖江地区城市群的同城化发展、节约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和减少污染物排放以及推动城市(群)“公交优先”发展等方面分析,皖江城际铁路网规划布局合理、可行的,有利于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该规划方案是可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铁路地铁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