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江西省石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周测试题.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181402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石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周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西省石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周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西省石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周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西省石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周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西省石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周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江西省石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周测试题江西省石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周测试题年级:姓名:11江西省石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周测试题(三)一、现代文阅读(18分,每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红楼梦的开篇神话 红楼梦是由一个神话故事开端的。说的是大荒山无稽崖下,有一块女娲补天未被采用的石头,幻化为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浇灌三生石畔上的一棵绛珠仙草,后来仙草修成女儿身,愿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的情。因此一事,便引出一部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故事虽然说来荒唐无稽,但是任何神话都有其尘根俗缘。曹雪芹编造的这个神话故事,毫无疑问也是有其现实

2、的基础的。那么,红楼梦中的这块顽石,到底生于何方何地呢?作者说是本于“大荒山,无稽崖”,用脂砚斋评说的话来说,就是“荒唐也,无稽也”,亦即是无可稽考之处。在我看来,这是作者和评批者有意让读者处于扑朔迷离之中,它应当是真有其处的。依据相关材料揆情度理,我认为,它应当是我国东北部的长白山。在远古时代,人们便称此山为“大荒山”。我国第一部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在肃慎之国。”肃慎,位于我国东北的东北部;不咸,蒙语即神仙的意思;不咸山,即仙山。长白山天池之畔有一天豁峰,山峰形状奇特。山石巨大,其中最大的一块,便名曰“补天石”。“绛珠仙草”又是什么呢?我认为,它即是长白山上的名贵

3、特产人参。人参常被称为“神草”或“仙草”,长着对生的绿叶,绿叶中间挺立着一株长长的花柱,柱上结着一串串红宝石似的珠果,颜色绛红绚丽,形状如同南国红豆,晶莹剔透。这样看来,这个“绛珠仙草”不是人参又是什么呢? “神瑛侍者”呢?他似是“神鹰”的谐音。很早以前,满族人中间流传着一个神话:有三个仙女在长白山天池里洗澡,有一只神鸟(也有称说神鹰的)噙来一颗绛红的仙果放到最小的仙女佛库伦的衣服上,仙女吞下红果后生个男孩,便是清世祖先布库里雍顺。因此,神鸟(或神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絮果,恩恩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了,曹雪芹只不过是将其巧妙地改造了一番,且完全不露一点痕迹。 为什么曹雪芹要用这么一个神话故事

4、,来牵引出这部百年望族的兴衰史呢?曹雪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他们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因此曹雪芹用这么一个神话故事开篇,这与他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恋有着直接的关系。曹雪芹生于末世,当年随同清室一同入关的八旗子弟,个个都是声名显赫,唯独他结庐在荒凉的西郊荒野村,穷困潦倒,怎能不产生“娲皇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的慨叹呢? 曹雪芹在一首画中诗中说:“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这里明明点出这块顽石的来历,它的根源本来尊贵,详溯其源当是出自太古的大荒山(即长白山)山巅,遥想当年是

5、何等的荣耀,只是今日才蒙蔽尘埃,埋没于蓬蒿之中。现虽欲返璞归真,但又不愿去攀结那些豪门权贵,只能是“自怨自愧,日夜悲哀”而已!并于万般无奈之中,才求诸笔墨文字,冀图得到诸如红楼梦中的空空道人之类的仙人去传述其一番历历可数的心迹罢了。1.下列几种说法中,不符合本文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绛珠仙草”,即是长白山上的名贵特产,被人们称为神草或仙草的人参。B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当年女娲补天时未被采用的那块石头出自大荒山无稽崖下,“大荒山,无稽崖”,就是“荒唐也,无稽也”,亦即是无可稽考之处。C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神瑛侍者”,“神瑛”似是“神鹰”的谐音,神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

6、絮果,恩恩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了。D曹雪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红楼梦的开篇神话故事表现了曹雪芹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念。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本文作者认为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大荒山即是我国东北的长白山,是因为在远古时代,人们称此长白山为“大荒山”,长白山天池之畔有块巨大山石名为“补天石”。B满族人神话中神鸟(或神鹰)与绛红珠果的兰因絮果缔结在三生石畔的故事,被曹雪芹妙若无痕地运用到了红楼梦中。C随同清室一同入关的八旗子弟,个个都是声名显赫,而曹雪芹虽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却穷困潦倒,所以让他产生“单单剩下一块未用”的慨叹。D本文

7、作者认为“绛珠仙草”即人参,因为人参长着对生的绿叶,中间花柱头上结着一串串宝石似的珠果,与红楼梦描写的“绛珠仙草”很像。3.以下对于文章相关自然段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纵观全文,作者对红楼梦的开篇神话中涉及的主要事物一一作了考证,说明作者对满族历史及满族风情非常熟悉。B在第自然段,作者援引脂砚斋评说红楼梦的话,意在证明“大荒山”就是今天的长白山,引用山海经中的句子,是为了证明“绛珠仙草”就是人参。C在第自然段,作者引用满族人中间流传一个神话,是为了证明神鸟(或神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絮果,恩恩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D在第自然段,通过追溯曹氏家族兴衰,剖析了曹雪芹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恋

8、。现代文阅读(18分,每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 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浃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

9、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

10、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当然,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且举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精神力量。杜甫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现。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晚唐以来词专写艳情的局限,他不但大量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使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转变,在以柔声曼调为主的传统词乐中增添高昂雄壮的因

11、素。到了南宋,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他们继承苏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 总的来说,李、杜、苏、辛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提升读者人格境界的熏陶作用。阅读唐诗宋词的典范作品,可以在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受到人格境界的感染,这个过程就像杜甫所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摘编自莫砺锋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材料二: 在如何阅读和鉴赏唐宋词的问题上,我很认同清末民初词论家况周颐的一席话:“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

12、涵泳玩索之。”这样,便能臻于“吾性灵与(词人之性灵)相浃而俱化”的境地(蕙风词话卷一)。照我看来,这种读词之法所重视与强调的,即是读者须与古代词人进行有关人生体验的“交流”与“对话”,如此才能达到两代人之间的精神沟通和心灵契合。此话如何理解? 首先,从唐宋词人来说,尽管他们早已长眠地下,但其凝聚和贮存在那些不朽词篇中的人生体验却至今犹保持着顽强的生命活力。美国优秀作家福克纳曾说:“艺术家的宗旨,无非是要用艺术手段把活动也即是生活抓住,使之固定不动;而到一百年之后有陌生人来看时,照样又会活动既然是生活,就会活动。虽然唐宋词人在主观上或许并无此种意愿,但在客观上他们又通过写词而把其生命活动和人生体

13、验“抓住”并“固定”了下来;而当后之读者重读这些词篇时,词人的歌哭啼笑,词人的音容笑貌,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就都会得到复活和浮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古老的唐宋词其实不老,尤其是它所贮存的丰厚人生意蕴则更保持着“常绿”的状态。故而读词实际就是在人生体验方面向前代词人“讨教”“求援”的过程,也是在古代先行者中间寻觅精神知音和良师益友的文化活动。这时,读者处于“受众”的地位,他们必须澄思渺虑,静静地倾听和深深地思索发自唐宋词人的种种心声。 其次,在此同时,读者在阅读和欣赏唐宋词时,却又会依据自身特定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对原作的意蕴作出多种多样的诠释和解读,并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到对原作之“词

14、境”与“词心”的理解之中,这就会进而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蕴。读者在读词过程中并不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他们可以且肯定会将其自身的某些人生体验反射给唐宋词篇,缘此就形成了读者与前代词人之间的跨时代“交流”与“对话”。而惟有这样的读词之法读者尽可能地调动自身的人生经验和艺术想象力,“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这才能真正把词读深读透。(摘编自杨海明唐宋词与人生)4.下列对唐宋诗词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唐宋诗词成为我们首选阅读对象,其阅读价值高于诗经楚辞和明清诗词。B.唐宋诗词体现的普通人价值观,多是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保家卫国行为的赞美。C.李、杜、苏、辛的作品是唐宋诗词中的典

15、范,风格各异但都具有深远的教育作用。D.唐宋词人为贮存丰厚的人生意蕴,将体验“抓住”并融入诗歌创作中传递给读者。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凡是能写出第一等真诗的诗人,他必然有第一等襟抱,也必然有第一等学识。B.作者认为,陆机提出“诗缘情”否定了中国古典诗歌“诗言志”的古老纲领。C.古典诗歌的典范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能提升读者的人格境界。D.当代人阅读优秀古典诗歌能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两则材料对此均有所论及。6.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想了解一位诗人的襟怀抱负,最佳途径就是阅读他的诗歌,因为读诗就是读人。B.古代诗歌之所以具有

16、现实价值,是因为它们表达了古今共有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C.读者须与古代诗人进行有关人生体验的“交流”与“对话”,才能把诗读深读透。D.唐宋诗词的内容与现代读者没有距离,在这一点上,两则材料的观点是不一致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荆轲之死夏一刀荆轲从秦舞阳手中的托盘里取过地图,身子前倾,双手举过头顶。秦王,这是我们燕国地图,从此以后,燕国将俯首称臣,如大秦之属县,岁岁纳贡,不敢有半点异图。秦王喜不自禁,俯身来看。地图一点儿一点儿展开,一点点展开,末了,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荆轲突地执匕朝秦王猛刺,秦王情急中躲开利刃,荆轲奋力追赶“停停停停,”台下赵团长击着手掌,示意台上停下

17、来,“金科,你演荆轲演了多少年?三十年。三十年一直都这么演?”“这是历史正剧,当然这么演!”“啧啧啧!”赵团长不停地摆头,“难怪我们剧团濒临倒闭,三十年啊,一成不变!时代不同了,金科,老戏要演出新意,要融入时代元素嘛!这戏要改,一定要改!”怎么改?赵团长经过一个星期的编写,终于拿出了一个自己十分满意的剧本,剧情是这样的:荆轲并不是什么义士,而是一个无赖,整天好酒贪杯爱色敛财,一心想着飞黄腾达。于是买通关系,混骗到了燕王身边。后来见秦国势力强大,燕国岌岌可危,便假托刺秦,携燕国地图、奇珍异宝投靠了秦王金科开始认真地看了两页,看着看着,脸色大变,一抬手将剧本扔出了窗外。“狗屁!”金科愤怒地说。赵团

18、长心痛地捡回剧本,赶紧收回公文包里。“我说金科,现在不是流行戏说吗?不是流行穿越吗?不是流行搞笑吗?你那什么什么义薄云天,忠肝义胆,狗屁!谁信?谁看?没人看,哪来钱?没钱哪来房?哪来车?金科呀金科,你不能再固执下去了,好好想想吧!”赵团长痛心疾首地说。“要演你演!”金科剑眉倒竖,黑着脸甩手走了。赵团长还真想演,但他演得好吗?金科是县剧团的台柱子,金科饰演的荆轲神形毕肖,唱念做打,无不精彩绝伦。只是这金科演荆轲久了,出不来,总以为自己就是荆轲,他耿直,敢怒敢言,这不,连赵团长他都不给一点面子。赵团长只得强忍着,低下身价去求金科,“金科啊,我初来乍到,您是老革命,一定要支持我的工作啊!如果我们把这

19、个戏演好了,到省里拿个一等奖什么的,奖金可是两万呢!”赵团长软磨硬泡了几天,金科才心一软,勉强默认了下来。经过两个月精心排练,新版荆轲刺秦终于隆重上演。首演在县大剧院举行。锣鼓铿锵,大幕开启,艳丽的灯光下,十位盛装女子且歌且舞,巧笑倩兮,美目流转,歌舞升平中,荆轲摇摇晃晃,晕晕乎乎,醉眼朦胧,荆轲左牡丹,右芙蓉,沉醉在温柔乡里易水送别图穷匕见荆轲从秦舞阳手中取地图在手,突然间神情大变,脸色异常凝重起来。地图一点点展开,一点一点展开,图穷,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赵团长大惊,按照新剧本,地图里是没有匕首的。荆轲左手扯住秦王衣袖,右手执匕首朝秦王猛刺。饰演秦王的演员覃望也吃了一惊,戏不

20、是改了吗?怎么还刺?金科朝覃望使了一个眼神,低声道:“按老剧本演。”覃望愣了一下,只好拔剑,一边拔一边奔跑,一边奔跑一边想,赵团长不是吩咐过吗?不,不能按老剧本演,荆轲不能死,死了后面的戏怎么演。于是继续奔跑,装作剑始终拔不出来的样子。金科瞧出来覃望的意思。荆轲止步,仰天长笑:“哈哈哈哈!秦王施暴政天怒人怨,荆轲我受重托为民除奸,焉能好美色贪钱财忠义扫地,留千古骂名遗臭万年!罢罢罢!难手刃秦贼,我怎能苟且偷安,纵万死无生也不污我忠肝义胆。”金科突然擅自加进了一段唱词,还好琴师老练,跟了上去。唱罢,荆轲将匕首在脖子上一横,身子一斜,栽倒在地,倒地的那一刻,看得见金科眼中噙满泪水。戏完全演乱套了,

21、赵团长急忙令人将幕布拉上。奖牌呀!奖金呀!赵团长捶胸顿足。为了奖牌,为了两万元奖金,不管怎样,戏还得演,赵团长只得压住满腔怒火上金科家去求他。金科避而不见,让老婆传出话来,荆轲已死!从此以后,金科告别舞台,不再演戏。(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6分)A小说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金科的形象在与赵团长改编剧本、覃望不敢按老剧本演戏这一系列言行的对比中凸显出来。B小说的语言生动,充满生活气息。如“赵团长痛心疾首”“荆轲神形毕肖”中成语的使用,既丰富了人物形象,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C小说以生动的笔触叙述了“荆轲之死”这一故事,体现了“艺术创作不

22、能为市场所左右,艺术不能做市场的奴隶”的主题,引发读者深思。D小说中的人物姓名设置颇具匠心,金科与荆轲,覃望与秦王,谐音相近,暗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历史正剧中的形象一一对照。8小说结尾部分写到“荆轲已死”,请结合小说分析这样写有何作用。(10分)二、古代诗文阅读,完成911题。(18分,每小题6分)汤显祖,字若士,临川人。少善属文,有时名。张居正欲其子及第,罗海内名士以张之。闻显祖及沈懋学名,命诸子延致。显祖谢弗往,懋学遂与居正子嗣修偕及第。显祖至万历十一年始成进士。授南京太常博士,就迁礼部主事。十八年,帝以星变严责言官欺蔽,并停俸一年。显祖上言曰:“言官岂尽不肖,盖陛下威福之柄潜为辅臣所窃,

23、故言官向背之情,亦为默移。御史丁此吕首发科场欺蔽,申时行属杨巍劾去之。御史万国钦极论封疆欺蔽,时行讽同官许国远谪之。一言相侵,无不出之于外。于是无耻之徒,但知自结于执政。所得爵禄,直以为执政与之。纵他日不保身名,而今日固已富贵矣。给事中杨文举奉诏理荒政,征贿巨万。抵杭,日宴西湖,鬻狱市荐以渔厚利。给事中胡汝宁攻击饶伸,不过权门鹰犬,以其私人,猥见任用。夫陛下方责言官欺蔽,而辅臣欺蔽自如。夫今不治,臣谓陛下可惜者四:朝廷以爵禄植善类,今直为私门蔓桃李,是爵禄可惜也。群臣风靡,罔识廉耻,是人才可惜也。辅臣不越例予人富贵,不见为恩,是成宪可惜也。陛下御天下二十年,前十年之政,张居正刚而多欲,以群私人

24、,嚣然坏之;后十年之政,时行柔而多欲,以群私人,靡然坏之。此圣政可惜也。乞立斥文举、汝宁,诫谕辅臣,省愆悔过。”帝怒,谪徐闻典史。稍迁遂昌知县。十六年,上计京师,投劾归。又明年大计,主者议黜之。李维祯为监司,力争不得,竟夺官。家居二十年卒。显祖意气慷慨,善李化龙、李三、梅国桢。后皆通显有建竖,而显祖蹭蹬穷老。三督漕淮上,遣书迎之,谢不往。显祖建言之明年,福建佥事李琯奉表入都,列时行十罪,语侵王锡爵。言惟锡爵敢恣睢故时行益贪戾请并斥以谢天下帝怒削其籍甫两月时行亦罢。(节选自明史汤显祖传)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言惟锡爵敢恣睢故/时行益贪戾/请并斥/以谢天下/帝怒/削其

25、籍/甫两月/时行亦罢B言惟锡爵/敢恣睢故/时行益贪戾/请并斥以谢天下/帝怒/削其籍甫两月/时行亦罢C言惟锡爵敢恣睢/故时行益贪戾/请并斥以谢天下/帝怒/削其籍/甫两月/时行亦罢D言惟锡爵敢恣睢/故时行/益贪戾/请并斥/以谢天下/帝怒/削其籍甫两月/时行亦罢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历,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明朝使用此年号共48年,为明朝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帝王年号纪年法是我国古代纪年法之一。B博士,古代学官名。六国时有博士,秦因之。汉武帝设置五经博士,唐有太学博士、算学博士等,皆教授官。明清仍继之,稍有不同。C礼部,中国古代官署之一。北魏始置,隋朝以后为

26、中央行政机构六部之一,掌管五礼之仪制及学校贡举之法等。D出,被调出京城任官职。古代任免或调任官职的词语有很多,本文的黜、夺、罢与致仕、致事、致政等表示免官。乞骸骨、乞归等表示辞官退休。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汤显祖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张居正非常想招致当时有名气的汤显祖陪其子读书。B汤显祖认为是皇帝赐予大臣们的权力为辅臣所窃,致使言官无所适从。C汤显祖认为不论是张居正还是申时行任宰相,都没有尽职,致使圣政可惜。D听了汤显祖的上言后,皇帝把申时行发配到徐闻任典史,后又调任遂昌任知县。三、语言文字运用(30分,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虽然学习人

27、文学科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不能马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条件,但它往往能改变人们的观念、影响人们的世界观,受到人文学科潜移默化积极影响的人可以在工作中取得更大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学科的作用是一种“大用”。它的价值无法用短期经济效益来检查,但从长远来看,它能产生以经济效益在内的巨大效益。不论社会怎么发展,人文学科都是 的。如果人们普遍看不到这一点,一味追求短期效益,就会造成一个社会人文精神的_。 而且,( ),不仅要看中国对全球经济和国际政治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还要看中国文化对全球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发展人文学科,是 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1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

28、是( )A. 成就 必不可少 丧失 提升B. 成就 不可或缺 失落 提升C. 成果 不可或缺 失落 提高D. 成果 必不可少 丧失 提高13.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从国家和民族的全局发展来看,中国要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大贡献B. 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来看,中国能否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大贡献C. 从国家和民族的全局发展来看,中国能否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大贡献D. 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来看,中国要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大贡献14.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它的价值无法用短期经济效益来检查,但从长远来看,它能产生包括经济效益在内的巨大效益。B.

29、 它的价值无法用短期经济效益来衡量,但从长远来看,它能产生以经济效益在内的巨大效益。C. 它的价值无法用短期经济效益来检查,但从长远来看,它能产生以经济效益在内的巨大效益。D. 它的价值无法用短期经济效益来衡量,但从长远来看,它能产生包括经济效益在内的巨大效益。(二)读着董华先生大地知道你的童年这本书,我就会 钢筋水泥般的城市,逃离熙熙攘攘的人群,回到远方的故乡。那个空旷的天空下,一片同样空旷的田野上,一个瘦弱的男孩, 地走着,穿过几块摇曳的稻田,穿过水边茂密的林子,路过柳条垂落的池塘,踏上一座细窄摇晃的小木桥,爬上高高的河堤,坐在大河旁,看着立满鱼鹰的小船如何在声韵水影中缔造五光十色的捕鱼盛

30、宴,看着热闹的水面重新归于平静。白帆远去,夕阳如血,映照着袅娜缠绕的炊烟、稀疏矮小的草房子、纵横交错的河流。童年的生活虽然 ,但是充满了乐趣。那时的孩子每日在大千世界中领略自然光影声色的变幻,日升日落,月圆月缺,四季流转。所以,我时常感恩文学,正是因为文学,我才得以时时观照那个记忆中早已远去的故乡,那是我取之不尽的创作宝库,即使我不再写童年的乡村故事,那样的情怀却能奇迹般地让故事具有再生长的可能,鲜活得几乎 。( ),早已成为我们创作时的血液和命脉,时时生长,历久弥新。1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忘却 漫无目的 贫苦 触手可及B遗忘 漫无目的 清贫 垂手而得C忘却 漫

31、不经心 清贫 触手可及D遗忘 漫不经心 贫苦 垂手而得16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童年所给予的情怀和精神永无止境,因为故乡是不可复制的B.故乡是不可复制的,因为童年所给予的情怀和精神永无止境C.故乡所给予的情怀和精神永无止境,但是童年是不可复制的D.童年是不可复制的,但是故乡所给予的情怀和精神永无止境石城中学2023届高一年级语文周考试卷(三)答案1.【答案】B【解析】“出自大荒山无稽崖下”并非作者的观点,而是曹雪芹的观点。2.【答案】C【解析】“曹雪芹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不符合原文意思,应是其先人。3.【答案】B【解析】作者援引脂砚斋评说红楼梦的话,是

32、证明“大荒山、无稽崖”是“无可稽考”之处;引用山海经中的句子,是为了证明“大荒山”就是我国东北的长白山。4C(A项,原文中没说“唐诗宋词阅读价值高于诗经楚辞和明清诗词”,属于无中生有;B项,“多是”不当,原文中“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是举例证明“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价值观”,不存在范围、数量的判断;D项,文中没有说唐宋词人“为贮存丰厚的人生意蕴”而写作,而是创作出的作品“贮存丰厚的人生意蕴”,颠倒了二者关系。)5B(这既不是作者的观点,也不是陆机的观点,陆机的“诗缘情”并非否定“诗言志”;文中是说“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6D(两则材料的观点是一

33、致的,都认同“唐宋诗词的内容与现代读者没有距离”)7D(D项,“金科与荆轲,覃望与秦王,谐音相近,暗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历史正剧中的形象一一对照”表述错误,文中金科与荆轲有形象性格上的对照,而覃望与秦王并无对照。)8从小说的情节上看,舞台上的荆轲已死,演员金科的艺术生涯也就此结束。从人物形象上看,表现了金科对艺术严肃性的坚守,对现实的无奈,抒发了他内心的痛苦之情。从小说的主题上看,批判了艺术媚俗的现象,也提出了传统艺术在当下该如何发展的问题,引人深思。从小说的结构上看,篇末点题,使小说结构完整,主题深化。9C(言惟锡爵敢恣睢,故时行益贪戾,请并斥以谢天下。帝怒,削其籍。甫两月,时行亦罢。) 1

34、0D(致仕、致事、致政是表示辞官退休。)11D(“皇帝把申时行发配到徐闻任典史”错。应是把汤显祖谪贬为徐闻典史。)【参考译文】汤显祖,字若士,临川人。年轻的时候擅长写(属:缀缉,撰著)文章,在当时很有名气。张居正想让自己的孩子科举中选,于是搜寻(罗:搜寻)天下有名气的学士和他的儿子一同学习准备科考(张:设置,部署;用网捕捉)。听说汤显祖和沈懋学的名气很大,于是让他的孩子去邀请来。汤显祖谢绝不去,懋学于是和张居正的儿子一起读书治学,一同科考中选。汤显祖到万历十一年考取了进士。被授予南京太常博士的官职,升任礼部主事。万历十八年,皇帝因为(谏官没有从接连发生的)日蚀星变上预测出灾祸,严责谏官欺骗蒙蔽

35、圣上,并罚停止俸禄一年。汤显祖上言说:“谏官难道都是没有才德吗?是皇帝威福权力暗中被辅臣窃取,所以谏官拥护和反对的态度也暗中动摇(无所适从)。御史丁此吕首先揭发考场舞弊,申时行嘱托(属:委托;嘱咐)杨巍弹劾罢免了他。御史万国钦极力表奏边疆欺蒙之事,申时行又暗示同官许国把他贬谪到很远的地方。一旦言论冒犯(侵:冒犯),(京官)没有不被外放出任地方官的。于是那些无耻之人,只知道自己与那些主持政事的人勾结。所得到的爵位俸禄,也只认为是主持政事的人给的(直:只,只是)。就算以后家身名气不在,但是如今也一定已经大富大贵了(固:一定)。給事中杨文举奉皇上旨意治理荒废的政事,却沿途征收贿赂巨万。到达杭州,每天

36、在西湖设宴,在诉讼案件、荐举人才方面进行买卖交易来掠取优厚的利益(鬻:卖;狱:诉讼案件)。给事中胡汝宁攻击饶伸,也不过是权贵人家的爪牙,因为是他们的家臣,得以随意被任用(猥:随便,苟且。陈情表猥以微贱,当侍东宫。猥:谦词,鄙贱的意思。)。陛下方才责备谏官欺骗蒙蔽,然而辅臣们更是放任欺骗蒙蔽。如果现在不治理的话,我认为陛下会有四点可惜之处:朝廷用官爵厚禄培养有用的人,如今却只是为那些权贵培养门生(蔓:繁衍,滋生),这是官爵厚禄的可惜之处;大臣们随风一边倒向他们,不识廉耻,这是人的可惜之处;辅政大臣不违背先例给予人富贵,人不被施以恩惠,这是既定的法令的可惜之处。陛下治理天下二十年,前十年的政事,张

37、居正强硬并且私欲多,与有权势的亲朋私交聚结在一起(私人:有权势人的亲朋、私交),喧扰不宁,败坏朝政;后十年的政事,申时行软弱而私欲多,也是与有权势的亲朋私交聚结在一起,使大臣倒向他们跟从他们,败坏了朝政。这些是圣上政事的可惜之处。请求圣上立刻斥责杨文举、胡汝宁,特此诏告其他辅政大臣,反省、悔改过失。”(愆:罪过,过失。同窦娥冤: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氓: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愆:延误,失误。)皇上大怒,把汤显祖谪贬为徐闻典史。后来又逐渐升为遂昌知县。万历二十六年,汤显祖趁任满赴京考核的机会,呈递弹劾自己的状文,回去了。第二年又考核政绩,主事者讨论罢免他。李维祯担任监司,极力争取没

38、能保住,最终削夺了他的官籍。汤显祖返家居住了二十年后去世。汤显祖志气刚正不阿,与李化龙、李三、梅国祯交好。他们三人后来都通达显赫而且建立了功绩,但是显祖却失意潦倒直到终老。三在淮水之上督管漕运,派人送信接他来,汤显祖谢绝不去。汤显祖献上谏言的第二年,福建佥事李琯送表入京,列举申时行的十条罪行,言语冒犯了王锡爵。说只因王锡爵敢暴戾狂妄任意胡为,所以申时行就更加贪婪跋扈。请一并斥责以谢罪天下。皇帝大怒,削去他的官籍。刚两个月,申时行也被罢免。12C(第一空:成就:事业上的成绩;完成(多指事业)。成果:工作或事业的收获。结合“受到人文学科潜移默化积极影响的人可以在工作中取得更大”分析,此处主要讲受到

39、人文学科潜移默化积极影响的人可以有更多的收获,选用“成果”。第二空:不可或缺:不能有一点点缺失。必不可少:绝对需要的;不达到某种目的就不能做成某种事情的。语境主要讲“人文学科”不能缺少,选用“不可或缺”。第三空:丧失:失去。失落:遗失、丢失;精神上空虚或失去寄托。结合“一味追求短期效益,就会造成一个社会人文精神的”分析,主要讲造成一个社会人文精神的丢失、缺少等,选用“失落”。第四空:提升:彼提高(职位、等级等)。提高:使位置、程度、水平、数量、质量等方面比原来高。和“国家文化软实力”搭配,选用“提高”。)13. B .(“长远发展”照应前文的“短期效益”,由此可排除A项、C项;“能否”对应后文

40、的“不仅要看还要”,据此可排除D项。)14.D (搭配不当,“检查”和“经济效益”搭配不当,这里应该用“衡量”,排除A、C。结构混乱,“以经济效益在内”句式杂糅,应该说“包括经济效益在内”,排除B、C。)15.A(第一组:忘却:不记得,忘记;遗忘:忽略忘记。根据上文读书的背景,应选“忘却”。第二组:漫无目的:形容无所事事,没有任何目标;漫不经心:疏忽大意,一点儿也不放在心上。根据上下文,此句应指男孩悠闲地走着,应选“漫无目的”。第三组:贫苦:贫穷困苦;清贫:指非常穷苦,又形容穷苦而不失节。根据下文“但是充满了乐趣”,可知上下文形成对比关系,应选“贫苦”。第四组:触手可及:形容距离极近;垂手而得:形容毫不费力。根据上文“奇迹般再生长”的语境,应选“触手可及”。)16.D(“童年是不可复制的”与前文衔接自然;“故乡所给予的情怀和精神永无止境”与后文衔接,更为恰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