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某市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180227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3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市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某市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某市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某市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某市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XX市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新建XX市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提要1.1.1项目名称:新建XX市社会福利中心项目。1.1.2项目占地面积:26640平方米。1.1.3项目建设内容规模项目建设内容:1、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内设公寓、活动室、健身室、康复中心。2、社区服务中心,内设老人学校、阅览室、展览室。3、救助站,内设医务值班室和仓库。项目建设规模:1、新建福利院、光荣院、儿童院、老人公寓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占地面积25亩,计划建设二座院民楼,一座老人公寓、一座多功能办公综合楼,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可入住院民250人。2、新建社区服务中心,占

2、地面积5亩,计划建设一座社区示范、社区活动、社区服务的综合楼。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3、新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占地面积10亩,计划建设一座综合楼,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1.1.4项目筹建单位:XX市民政局。1.1.5负责人及电话: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传 真: 1.1.6项目地点:XX市。1.1.7建设工期:总工期4年,即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1.2 编制依据:1.2.1XX市城区总体规划。1.2.2XX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XX市社会福利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宁发改批(2011) 号)。1.2.3XX市城乡规划局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选字第350784201100014号

3、)。1.2.4XX市国土资源局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书(宁国土资2010预116号)。1.2.5XX市环境保护局环境影响登记表( )1.2.6XX市民政局提供的材料。1.3主要建设内容:新建XX市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占地总面积为26640平方米,主要包括:1.3.1场地平整及三通一平工程。1.3.2新建福利院、光荣院、儿童院、老人公寓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占地面积25亩,计划建设二座院民楼,一座老人公寓、一座多功能办公综合楼,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新建社区服务中心,占地面积5亩,计划建设一座社区示范、社区活动、社区服务的综合楼。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新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占地面积10亩,

4、计划建设一座综合楼,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1.3.3道路硬化4200。1.3.4室外消防及排污管道。1.3.5室外给排水管道、围墙、大门。1.4 项目立项情况:XX市民政局为项目的承办单位,XX市发展和改革局于2011年 月以关于XX市社会福利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宁发改批(2011) 号)对项目进行了立项批复,并指定XX市民政局为项目的建设单位,根据批复XX市民政局即开始了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1.5 投资估算总投资3100万元,其中土建工程2847.14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52.86万元。1.6 资金筹措本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3100万元,资金来源:其中,利用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800

5、万元,XX市民政局自筹400万元,XX市财政配套资金900万元。1.7 研究结论本项目属于公用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完成后使得XX市的社会福利工作条件大为改善,福利院、光荣院、儿童院、老人公寓建成后,将全面提升XX市老年人事业,实现优抚军人、社会三无人员、孤儿与弃婴、及家庭无力照管的老人等有固定居所。同时,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让老人能有机会和场所进行交流、沟通,相互帮助,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进而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状况,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社区服务中心建成后,将打造一个服务管理平台,整合城乡资源,把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管理向社区基层延伸,实现城乡的和谐发展。救助站建成后,

6、将更加体现XX社会的关爱。XX市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可行。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2.1 地点与地理位置XX,又名宁城,隶属南平一市,闽北腹地,海西后援。位于风景奇秀的武夷山南麓,地处27062743,东经1173111838。东邻政和、松溪;南接建瓯、顺昌;西连邵武、光泽;北界武夷山、浦城。东西长112.5公里,南北宽69公里,总面积3383平方公里。XX市与南平地区8个县市接壤,正处于全区中心位置。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闽北交通枢纽中心,浦南高速、南武路、205国道、水杉线、横南铁路贯穿南北,同时XX是海峡西岸经济圈中重要的补给线与后援,是闽北产业集中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2 项目区用地情况本项目拟

7、用地建设区域占地总面积为40亩(26640平方米),为划拔地,项目用地选址与用地规模合理,经XX市国土资源局以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书(宁国土资2010预 116号)批准。其中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含福利院、光荣院、儿童院、老人公寓),占地面积25亩;新建社区服务中心,占地面积5亩;新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占地面积10亩。2.3 项目场址建设条件2.3.1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XX市属山地丘陵区,丘陵山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90%,地貌分山地、丘陵、平原和山间盆地呈梯状分布。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全市位于武夷山脉,低山外延为丘陵河谷区,起势趋缓,山体连续性差,河流发育,河床开阔,部分地段呈长条形盆地。项

8、目区位于XX市区的东北位置,为过境崇阳溪的上游。地势低矮,起伏不大,为砂土地、荒地及山地、菜地,无软土地基或跨越河床地段,无地质断层及山体滑坡地带,工程地质情况良好,经过场地整理后即可作为工程建设用地使用。2.3.2水系、水文及气象情况2.3.2.1水系 XX市主要属闽江水系,沿建溪而下,直至流入闽江。建溪发源于武夷山脉。2.3.2.2水文 XX市城区属典型的山区河溪流域,河道弯曲,两岸发育不对称滩地及一级阶地,雨季期间滩地淹没,部分地段河岸冲刷较严重;为山区季节性河流,洪水来势猛,历时短,多发生在春夏季节,每逢大降水(20年一遇),就会造成河水猛涨,洪水泛滥成灾。近年由于防洪堤工程相继完成,

9、情况已有所改善,但本项目高程一般不受洪水的影响。2.3.2.3气候 XX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冬短夏长,气候宜人,静风多,温差大,雨季集中。年平均气温18oC,无霜期282天,年平均降雨量17002400毫升。有利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适宜动植物的生殖和繁衍。 2.3.3交通2.3.3.1航空目前由公路至武夷山机场约1个小时车程,武夷山机场为国内支线机场,同时也是国内重要的旅游机场。可供起降B737, B757和MD-82等中型飞机。机场现已开通23条至国内主要城市的航线,井筹备二期扩建,争取近期开通至东南亚、日本等境外国际航线。规划武夷山机场近期达4C级标准,设计吞吐量为51万

10、人次,远期达4D级标准,设计吞吐量为150万人次,成为能完全满足国际航空需要的国际机场。2.3.3.2铁路峰福铁路为国家级铁路干线,为铁路入闽第二通道,虽然铁路入闽通道继续增加,作为入闽铁路通道的建设作用有所降低,但它作为福建省主要运输干线的地位并未改变,峰福铁路纵贯XX市境,并穿过XX城区,XX火车站距项目区只有十几分钟的车程,为铁路三级站。2.3.3.3水资源XX市河流属闽江上游支流,主要有西北来自武夷山方向的崇阳溪全长161公里,XX市境内41公里;来自邵武及麻沙方向的麻阳溪,全长130公里;来自浦城方向的南浦溪全长199公里,XX境内49公里;几条溪流在XX境内汇合后,成为闽江的一条重

11、要支流建溪。2.3.3.4公路XX市城区公路交通网以城区为中心呈放射状,规划在完善这一网络基础上提高现有公路等级、改善公路技术状况,保证城区与县属各乡镇、村由水泥路面的公路相通,2008年底建成通车的浦南高速公路在XX设有互通口(项目毗邻),浦南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使XX至省城福州的路程只不过3个小时车程。2.3.4政策、资源2.3.4.1政策1、本项目符合XX市发展规划要求。2、本项目符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民政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09-2020年)的要求。3、本项目符合全国服务标准2009-2013年发展规划、。4、根据XX市发展和改革局关

12、于XX市社会福利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宁发改批(2011) 号),XX市民政局作为项目承办单位,负责项目建设的管理工作。5、本项目对周边的环境影响几乎无影响,经规划、建设、环保等单位同意本项目的建设。2.3.4.2资源本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所需的各种资源均为市场基本资源,而且供应充足,能够满足项目的需要。1、人力资源,本项目总体工程量不大,本市及邻近县市的劳动力资源能满足施工所需。2、施工机械,本项目所需施工机械均为普通机械,能够满足项目需要。3、材料、设备 项目所需的地材、水泥、沥青、地面砖等建材可在当地或邻近县市采购。4、建设资金主要由XX市财政补助、XX市民政局自筹及申请上级补助资金构成

13、。5、项目运营主要为XX市社会福利事业使用,日常使用资源均为普通资源,能够保证办公及生活使用。2.4 项目选址情况本项目为建设XX市社会福利中心,在比照各种方案及节约投资考虑,项目选址为XX市童游新村闽北卫校新校址旁。第三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3.1 项目提出的背景3.1.1根据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已开始步入老人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趋势是不争的事实,就XX市而言,全市现有人口34.34万人,其中老年人4.6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3.4%,已步入老龄化阶段,老年问题十分突出,建设一座市级标准化、示范化的社会福利中心越来越显得重要。此外,由于XX市原福利院(光荣院)在童游前进路194号

14、,四周被居民房环绕,环境受到破坏,空气污染严重,给院内老人的身体健康、生活造成极大危害,特别是该院地势低畦,每年进入汛期就进水造成内涝,使该楼无法居住,新建XX市社会福利中心已迫在眉睫。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旧的管理体制已被突破,大量“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社会流动人口增加,加上教育、管理工作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致使城乡人口的管理相对滞后,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新的社区化管理模式。此外,国家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管理由收容遣送改为救助,这就需要更多的关爱救助,近年来,XX市每年救助对象都在300人以上,这也需要有一个场所和机构。3.1.2按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15、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服务标准2009-2013年发展规划、全国民政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09-2020年)的要求,认真做好XX市社会福利中心的建设,推动XX市社会福利事业发展。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2.1是解决XX市社会养老问题的需要XX市下辖水吉、麻沙、莒口、黄坑、小湖、将口、徐市、漳墩等8个镇及书坊、回龙、崇雒等3个乡,另还有2个街道办事处,共194个行政村35万人口。随着社会老龄问题的到来,XX市老年人口已达4.6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3.4%,同时由于社会已经步入一个独生子女时代,养老观念将会发生很大变化,一个孩子要同时赡养四位老人,家庭养老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建设老年人

16、福利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是实现解决家庭养老矛盾,实现社会养老的重要举措。3.2.2 是社区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创建社区服务中心,可以整合方方面面的资源,打造一个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城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健康发展,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3.2.3是服务救助对象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是一项涉及社会救济、社会教育、社会管理、社会治安的多元性社会事务行政工作。做好这份工作,体现了以人为本,保障每个求助对象合法权益,也维护社会稳定安全。3.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XX市全市现有人口34.34万人,其中老年人4.6万人,占全市人口

17、的13.4%,已步入老龄化阶段,老年问题十分突出,建设一座市级标准化、示范化的社会福利中心越来越显得重要。同时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社会流动人口增加,加上教育、管理工作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致使城乡人口的管理相对滞后,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新的社区化管理模式。此外,国家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管理由收容遣送改为救助,这就需要更多的关爱救助,XX市也需要建立一个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场所。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国家经济的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国家日益重视福利院、光荣院、儿童院、老人公寓的建设,加大了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国家民政部也下发了专项补助资金,同时XX市委、市政府及XX市

18、人民强烈支持与欢迎本项目的建设,XX市财政专门划出资金用于项目建设。项目用地、规划、环保、及建设许可已获得了批准,项目可行性高。第四章 项目区选址XX市社会福利中心项目位于福建XX市童游街道新村闽北卫校新校址旁,建设用地规划已经XX市城乡规划局以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选字第350784201100014号)批准;XX市国土资源局以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书(宁国土资2010预116号)批准项目选址。项目选址有以下几点优势:1、XX市地处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海峡西岸经济圈的叠合区内,为闽北地理中心,又为朱熹故里,历史上素有“图书之府”、“印刷之乡”、“七贤过化”之美称,有着悠久的人文与办学历史

19、,拥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福利事业发展与建设环境,同时办好社会福利事业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2、项目所在的新村闽北卫校新校址旁属XX市童游街道辖区,离市政府大约3千米,处于市中心与新兴的闽北产业集中区结合部,位于五里樟大桥东面距浦南高速公路XX互通口约2千米,距南武路约300米,交通便捷;3、在XX市区内就近选址建设成本低,而且该地段水电等市政基础设施已基本完成;4、项目用地区域基本为已平整的市政府收储划拔土地,无拆迁与征地补偿等问题,随着项目建设需要可随时投入使用。第五章 主要的技术和工程建设方案5.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1.1实际用地面积:26640平方米5.1.2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

20、米;5.1.3容积率:0.45;5.1.4建筑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5.1.5建筑密度:15%;5.1.6绿地率:30%。5.2 建筑和结构方案5.2.1社会福利设施建设必须按照全面推进“十二五”民政标准化建设,促进民政事业科学化、规范化发展,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民政管理与服务水平为目标,以服务现代民政转型、推进管理与服务标准化建设为主线,以标准研制为基础,以标准应用为重点,加强机制创新与能力建设,着力增强民政标准化的系统性、导向性、实效性与科学性,为民政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实技术支撑与服务保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

21、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服务标准2009-2013年发展规划、全国民政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09-2020年)要求进行规划设计与施工。5.2.2新建1幢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老人公寓,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新建2幢三层的福利院院民楼,建筑面积5600平方;新建1幢三层多功能办公综合楼,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新建1幢三层社区示范、社区活动、社区服务的综合楼,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新建1幢三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5.2.3道路硬化4200,室外消防及排污管道,室外给排水管道,围墙、大门。本项目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筑抗震等级七级,建筑防震裂度必须达

22、到7级,各类房屋活荷载按荷载规范取值,在计算荷载时50年风压值0=0.70kPa,在技术方案的选用上,应更多地考虑今后的发展需要,并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以使项目完成后,各种设施能更好地发挥作用,适应对孤儿与弃婴收养、三无老人收养及家庭无力照管的老人收养工作,为贫困家庭提供生活保障,对社会救助对象提供关爱服务,并对社区建设提供业务指导。5.2.4XX市社会福利中心房屋在设计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社会福利设施建设的要求,在设计中计算楼层静载、动载时必须按照相关条款要求并结合XX市社会福利活动中心要求;在装饰工程设计与施工时必须做好通风设计与墙面、吊顶的防腐、防潮处理工作;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人员的特点与行

23、为能力,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要求做好建筑防火设计。5.3 给排水工程5.3.1给水工程5.3.1.1用水量测算按照有关规范和建筑功能及面积,预测用水量见下表:序号项目名称面积 单位指标L/D.日用水量m3/d1老人公寓100010102福利院院民楼560010563多功能办公综合楼24008204社区服务的综合楼150010155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150010156道路、绿地及未预见水量以上小计的10%12合计1285.3.1.2水源和供水方式由XX市自来水厂在站前小区的预留接口接入一根生活、消防合用进水主管。各有关楼层的供水方式为:由自来水厂的水管直接供水。5.3

24、.1.3给水管道室外给水干管按环状布置,管径DN100,管道总长400M,采用球墨铸铁管、石棉水泥接口。设总水表井1座,安装生活水表和消防旁道水表各1个;设总阀门井1座,安装1个DN100闸阀。其余水管及检查井、水表井等设置需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5.3.2排水系统排水体制与方式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经地面排水沟、地下水管收集后流入场内的排水干管、渠,排水干管渠出场区接入小区城市规划的排水干渠后流入建溪,排水管道总长80M。生活污水需经化粪池处理-接入城区污水总干管,引至XX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排污管道总长50M。5.4 电气工程5.4.1电气工程设计依据a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25、T16-92)b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c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d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e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f火灾自动报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g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5.4.2变配电系统5.4.2.1用电负荷等级生活水泵、消防用电按二级用电负荷要求供电,其他按三级用电负荷要求供电.5.4.2.2负荷计算及变压器选择项目用电负荷及变压器设计选择在施工设计时结合市供电部门要求进行设计与施工。5.4.2.3供电电源由童游变电所站区配电所引1路低压380V/22

26、0V电源线至配电房。二级负荷由变配电房引1路380/220V电源作为正常供电使用,同时由变配电房应急母线段引1路380/220V电源作为备用事故电源。为保证特别重要负荷及消防用电设备的应急供电,设1台10KW自启动柴油发电机组,要求应急电源能够及时启动,能在15S内供电。另1路380/220V电源作为备用事故电源。5.4.3照明及动力供电宿舍、值班、办公室及会议室等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大于13W/M2,教室、配电房、发电机室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大于8W/M2;光源采用细管径直管型荧光灯。在楼梯间、前室、疏散走道等处应设应急疏散指示标志,变电室、发电机房等设应急照明(保持正常照明的照度);采用蓄电池作备

27、用电源的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30分钟。5.4.4用电安全本项目室内用电设计及施工时要充分考虑老人、儿童及流浪乞讨人员的特点,按照建筑电气安全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室内全部采用安全插座,所有用电线路全部暗埋铺设,室内配电设漏保及过载等保护装置。5.5 防雷本工程均按二类防雷建筑物要求设置防雷措施,内容包括防直击雷,防雷电波侵入及防雷击电磁脉冲等。5.5.1防直击雷屋面设置避雷网作为接闪器,采用12镀锌圆钢,网格尺寸不得大于10M*10M或12M*8M;防雷引下线利用结构柱中16以上的两根主筋通长焊通,上端与屋顶避雷带焊接,下端与基础接地体焊通,其间距不大于18M;所有突出屋

28、面的金属构件,外露金属管道等均应与避雷带焊接,突出屋面的烟囱、排气管道等应设避雷带。5.5.2防雷电波侵入进出建筑物的电缆金属外皮、金属管道等应在入户端就近与基础接地装置相连;固定在建筑物上的泛光灯及其它用电设备的线路应穿钢管,钢管的一端与配电箱的外壳相连,另一端与用电设备外壳、保护罩相连,并就近与屋顶的防雷装置相连。5.5.3防雷击磁脉冲本项目电源系统设三级SPD保护,在变配电室内设SPD1,在楼层总配电箱处设SPD2,在被保护的设备处的配电箱内设SPD3;本工程的电子信息系统防雷防护等级为D级,在进出建筑物的信号线缆包括电信、有线电视等采用有金属屏蔽层的电缆敷设并在入户处安装适配的信号浪涌

29、保护器。5.5.4接地系统利用基础桩承台及地梁内两根主筋通圈焊接成基础接地体,接地电阻1欧姆;本工程防雷接地保护接地、变压器及发电机组中性点接地、弱电系统接地共用同一接地体。本工程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形式采用TN-S系统;所有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份均应可靠接地,包括不间断电源输入端的中性线,金属线槽、电缆桥架等。5.6 消防工程5.6.1消防工程设计依据a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b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c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084-2001)d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e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库、停车库设计防

30、火规范(GB50067-97)5.6.2消防给排水设计5.6.2.1消防给水及用水量消防以主楼室内外消火栓用水量设计,室内消火栓用水量10L/S,室外消火栓用水量10L/S,火灾持续时间为两小时。5.6.2.2消防系统室外消火栓系统单路进水管在内部成环状布置,按实际需要设置室外消火栓,室外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为50M,离开路边不超过2M,距离室外墙壁不宜小于5M。室内消火栓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系统静水压小于1MPA,消火栓充实水柱不小于10M,能保证两股水柱同时到达任何部位。5.7 弱电系统设计5.7.1设计依据a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2001年版);b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

31、计规范(GB50116-98)c民用建筑电话通信管线设计规范(DBJ13-08-92)d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e民用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f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0314-2000)h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0311-2000)5.7.2弱电系统设计内容弱电系统设计内容主要包括:语音与数据通讯综合布线系统、共用天线与闭路电视系统。5.7.3安全监控系统5.7.3.1闭路监控系统由三个基本部分构成:1.捕捉可视图像的前端设备(如:镜头、摄像头);2.传输图像的线路(如:同轴电缆、)3.将视频信号转换为可视图像的

32、显示设备(如:显示器)。监控系统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现场监控,2.事后录像查证。缺少任何一个方面,整个系统就不算是完善的系统。5.7.3.2监控系统的方案说明1、大楼入口采用日本图雅丽一体化摄像机TC-220AF,主要监控大楼出入的人员和车;2、大楼楼梯口采用日本图雅丽飞碟型摄像机TD-244U;3、接待台、主要通道采用日本图雅丽半球摄像机TD-224B;4、室外采用日本图雅丽日夜两用彩色黑白摄像机TC-603。5.7.3.3控制中心在控制中心采用以下通过优选方案设计:1、配置加拿大品科16路硬盘录象机1台,80G硬盘。2、配置15寸三星彩色显示器550S 1台。3、中心控制各个监控

33、点的各种机台设备。4、采用硬盘录像机作为控制中心,硬盘录象机提供1周的24小时动态16路监控影像的备份。5.7.3.4捕捉可视图像的前端设备的设置1、在大楼门外设置一台摄像机2、各个楼层各设置一台摄像机3、大楼进门的接待台设置一台摄像机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6.1 环境功能区划分6.1.1水环境按XX市环境规划地表水功能区划,本建设项目所在地表水体麻阳溪、崇阳溪、南浦溪及建溪为一般鱼类保护区、游泳区和农业用水,执行现行国家GB3838-2002类标准。6.1.2大气环境根据XX市环境规划,项目所在地空气质量定为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二级标准。6.1.3声环境项目所在地

34、为城市郊区生活、生产区,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4类区标准(昼间标准为70dB,夜间标准为55dB)。环境功能区划及执行标准指标类别执行标准地表水三类水域GH3838-2002类水标准环境空气二类区GB3095-1996二级标准环境噪声居住、文教区GB3096-1993 1类标准居住、商业、工业混合区GB3096-1993 2类标准交通干线GB3096-1993 4类标准6.2 环境质量现状6.2.1水环境质量现状水环境质量现状引用南平市环境保护监测站2004年在建溪项目区监测的水质结果。建溪水质较好,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类水质标准GB3838-2002。6.2.2大气环境

35、质量现状根据XX市城区环境规划,2003年XX市城区建成区环境空气质量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功能区标准。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 为0.065mg/ m3、二氧化硫年日均值为0.011mg/m3,二氧化氮年日均值为0.023mg/m3、降尘年均值为6. 72t/ (km2月)、降水pH年均值为6.43,酸雨率10%。2003年XX市城区建成区空气污染综合指数为1.10。各项空气污染物中,PM10的分指数最大,为0.66;其次是二氧化氮,为0.28;二氧化硫分指数最小,为0.16。建成区空气中PM10的污染居第一位。二氧化氮的污染己不可忽视。6.2.3声环境质量现状经对设立的临测点的监测

36、,城区交通噪声较小,现状基本上能满足城市区域4类标准。6.3 项目施工期间对环境的影响6.3.1对水环境的影响根据项目的工程特点可知,本身无稳定的水污染物直接排放进入水体,施工污水包括施工期施工生产废水和施工员的生活污水。施工期的生产废水主要是机械、工具的冲洗水和混凝土搅拌过程中的废水,一般机械、工具的冲洗水排放点分散,一次排放量较小,不会对环境造成大的影响。混凝土搅拌过程中的水较集中,而且若沙、石进行冲洗时水量较大,要挖一个沉淀池,让废水在其中沉淀后再排放。这样可减少生产污水的影响,施工期的生产废水经采取措施后对环境的影响甚小。施工期的员工50-80人,利用现有的设施作为生活用房,生活污水按

37、现有的排放方式排放,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6.3.2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施工期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污染物主要是施工场地的扬尘(TSP);运输车辆在运送砂石料过程中,由于振动和自然风力等因素引起的物料洒落起尘和道路扬尘;施工垃圾在堆放和清运过程中产生扬尘。施工扬尘对周边的居民、自然作物和农作物会产生轻微的影响,为减少施工期间的粉尘影响,应采取以下措施:(1) 因此施工场地应尽量远离居民点,运输道路及施工场地应经常洒水,以减少场地和汽车扬尘对居民的影响。(2)合理安排施工现场,所有砂石料应统一堆放、保存,应尽可能减少堆场数量,并加棚布覆盖;水泥等粉状材料运输应袋装或罐装,禁止散装,并设专门的库房堆放,

38、建立防尘措施,搬运时轻举轻放(3)开挖的土方及建筑垃圾,不得长期堆放,以防因长期堆放表面干燥而起尘,对作业面和材料、建筑垃圾等堆放场地定期洒水,使其保持一定的湿度,以减少扬尘量。(4)当出现风速过大或不利天气状况时应停止施工作业,并对堆放的砂粉建筑材料进行遮盖。6.3.3对声环境的影响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施工机械的运转,不可避免地将产生噪声和振动污染。施工现场主要噪声源有:混凝土搅拌机、水泥振捣器、运输车辆等。施工机械一般位于露天,噪声传播距离远,影响范围大,常见的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值见下表:几种典型施工机械噪声值单位:DB编号机械名称近场噪声编号机械名称近场噪声1推土机78-966夯

39、土机82-902拖拉机77-967混凝土振捣器70-803搅拌机75-908混凝土泵75-864卡车(重型)85-969压路机73-895移动式吊车75-9510卷扬机76-86为了减少施工中的噪声,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中的规定,并做到(1)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与作业时间,对主要噪声设备采取相应的限时作业,并尽量避开居民的休息时间,禁止夜间作业;(2)合理安排施工机械安放位置,施工机械应尽可能放置于场地中间或对场界外造成影响最小的地点;(3)对高噪声设备采取隔声、隔振、或消声措施,如在声源周围设置掩蔽物、加隔振垫、安装消声器等,可降低噪声源强30-50dB

40、。(4)尽量压缩施工区汽车数量和行车密度,严禁汽车鸣笛。(5)模板在使用、拆卸、装卸等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轻拿轻放,以免模板相互碰撞产生噪声。经过采取以上措施,项目施工期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可以控制在规定范围,施工场界噪声可以达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中规定的要求。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值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噪声限值昼间夜间土石方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7555打桩各种打桩机等85禁止施工结构混凝土搅拌机、施工电梯、振动棒7055装修吊车、升降机等65556.3.4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1)施工时场地挖掘产生大量的土石方,能够利用的部分在现场利用,不能利用的部份要及时清运,减少堆存时间,

41、清运出的土石方应按要求进行填埋,运到指定地点,不得在河边、路边随意倾倒。(2)现场搅拌砂浆、混凝土时应按用量进行配料,尽量做到不洒、不漏、不剩、不倒;(3)生活垃圾应集中收集,及时清运出场,以免滋生蚊蝇;(4)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垃圾能够利用的要及时利用,不能利用的要及时清埋,不得任意倾倒。项目的固体废弃物采用以上措施后,其对环境的影响得到了有效的控制。6.4 项目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6.4.1对水环境的影响本项目营运期除产生部份生活污染水外,基本无其他污染源。对水环境影响不大。6.4.2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本项目营运期基本不产生环境空气污染源。 6.4.3对声环境的影响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后,由于为孤儿

42、与弃婴收养,三无老人收养及家庭无力照管的老人收养,及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中心,为贫困家庭提供生活保障,对社会救助对象提供关爱服务。场地噪声影响范围不大,周边的4类标准适用区昼间噪声一般小于70dB,夜间噪声可以达规定的标准55 dB.6.5 环境保护措施及投资6.5.1生态环境(1)要求施工人员文明施工,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作业,禁止乱取土和筑路材料的乱堆乱放。弃土及时清运。(2)合理安排施工排序,分段施工,先期施工完结后,随即做好植被种植,排水沟等防护工程,再开下一段工序;同时在工程设计中尽量压缩土石方量,并力求平衡以减少水土流失,植树种草。6.5.2水文环境(1)含有害物质的建材如水泥、化学品

43、等不得露天,堆放点应设蓬盖,暴雨时设土工布围栏,防止被雨水冲刷进入水体。(2)建设、运营期间产生有害物质,不得直接进入水体。6.5.3空气环境(1)施工现场及主要运料道路定期洒水或加以遮盖,防止尘土飞扬。洒水时间主要在无雨的天气,每天洒水两次,上午和下午各一次。(2)运输石灰和散状材料时,将要求承包商采用封闭式遮盖措施,防止沿路散落,避免扬灰对大气污染;对施工场地经常洒水,以保证材料不起灰,不扬尘。6.5.4声环境为减轻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保护沿线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休息,建议采用以下措施降低施工期噪声对环境的影响。(1)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避免夜间施工作业;昼间施工时对受噪

44、声影响较大的敏感点可设置移动声屏障等环保措施。(2)尽可能采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如用液压工具代替气压工具,用低噪声机械等。注意保养机械和正确操作,尽量使机械的噪声维持在最低声级水平。施工机械应尽可能设置于周围居民影响最小的地点。6.5.5施工期固体废物处置(1)施工中垃圾等,弃于XX市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2)应严格按规范执行,将施工开挖出的淤泥、渣土及时清运处理。6.5.6社会环境影响(1)在施工中要与群众保持良好的互利关系,对因施工产生的扰民问题,征得周边居民的谅解。(2)按施工环保要求做好声、气环境保护,适时洒水减少扬尘对沿线居民的影响。6.6 环保措施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6.6.1环保措

45、施施工期主要环保措施与对策项 目措 施指标与要求生态景观(1)禁止乱取土和筑路材料乱堆乱放,弃土及时清运(2)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做好植被种植,排水沟等工程水污染防治(1)建材堆放点应遮盖,防止被雨水冲刷进入水体。(2)施工机械与车辆应到指定地点清洗。 入河废水应符合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之二级标准大气污染防治(1)施工期对于运料道路在无雨天应定期洒水。(2)材料运输应进行封闭遮盖防止扬尘并使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功能区要求噪声控制(1)避免夜间进行高噪声的施工作业,昼间施工时应采取消声措施(2)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符合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固体废物处置施工中

46、垃圾及其他废弃物应弃于指定地点符合市容卫生管理的有关规定,尽量综合利用石材固体废,改善环境营运期主要环保措施与对策项目措 施绿化进行房屋四周绿化,种植防尘降噪树种6.6.2环境影响评价结论XX市社会福利中心建设项目符合XX市总体规划。但项目建设在施工期和营运期对周围环境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对生态景观、空气环境和声环境的影响。但这些影响一般都是短期的或可通过采取措施加以克服或缓解。本评价针对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对策,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执行和环境管理系统的高效运作可以使本项目的不利影响减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因此,在环境保护措施和环境管理计划得到有效执行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第七章 节 能各单体建筑在设计、设备选型方面,贯彻执行“开发与节约并重”的能源方针、同时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和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建质2006277号),根据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以及保护环境等原则确定,尽量做到在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取得较为显著的节能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