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核心教材图片.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179129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核心教材图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核心教材图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核心教材图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核心教材图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核心教材图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核心教材图片附录本册核心教材图片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1教材图11水的沸腾(P6)现象:试管口有水雾生成,玻璃片上慢慢有水珠生成。结论:该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2教材图13石灰石与盐酸反应(P7)现象: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且石灰石逐渐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试管和烧杯中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发生了化学变化。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CO2Ca(OH)2=CaCO3H2O。3教材图14化学反应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P8)现象:三支试管中依次出现产生红褐色沉淀;产生气泡;生成蓝色沉淀,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的现象;火柴燃烧发光放热。注

2、意:伴随有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4教材图15闻气体时的正确操作(P9)操作方法: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入鼻孔。注意: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5教材图110蜡烛火焰各层温度比较(P13)现象:火柴梗与外焰接触的部位先变黑。结论:外焰温度最高。6教材图111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罩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P13)现象:烧杯内壁蘸有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7教材图112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P13)现象:点燃白烟,蜡烛又重新燃烧。结论: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固体小颗粒聚集物。8教材图1

3、15收集呼出的气体(P15)操作方法:在集气瓶中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放在水槽中。将塑料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吹气。注意:装满水的集气瓶内不要留有气泡。9教材图117用燃着的小木条检验气体(P15)现象:燃着的木条在充满空气的集气瓶中无明显变化,在充满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熄灭。结论: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高。10教材图118用澄清石灰水检验(P15)现象:盛有空气的集气瓶内澄清石灰水没变浑浊,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高。11教材图119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P15)现象:哈气后的玻璃片上有水雾出现,放在空气中的

4、玻璃片无明显变化。结论:人体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高。12教材图124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P19)操作要点:“一斜二送三直立”。13教材图125液体的倾倒(P19)操作要点: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着试管口,取液后立即盖好瓶塞。14教材图126液体的量取(P19)操作要点: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误差分析:仰视读数,会导致读数实际体积;俯视读数,会导致读数实际体积。15教材图127用滴管取液体(P20)操作要点:吸取液体之前,挤压胶头排除滴管中的部分空气;滴液时,滴管应悬空放在容器口正上方,不要碰到容器内壁;胶头滴管不能横放或倒置,以免污染试剂或腐

5、蚀胶帽。16教材图128酒精灯的使用(P20)操作要点:点燃酒精灯用火柴,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17教材图130加热方法(P21)操作要点:(1)试管外壁应干燥,试管内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2)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由试管底部套上、取下。(3)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4)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5)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接触冷水或用冷水冲洗。18教材图131把玻璃管插入橡胶塞的孔里(P22)操作要点:玻璃管口用水润湿。19教材图132在玻璃管上套上胶皮管(P22)操作要点:玻璃管口用水润湿。20

6、教材图133用橡胶塞塞住试管(P22)操作要点:把橡胶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21教材图13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P22)操作要点:先将导管插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外壁。22教材图135试管的洗涤(P23)操作要点:试管刷须转动或上下移动,但用力不能过猛。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23教材图23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P27)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24教材图210氧气可以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P33)结论:氧气能支持燃烧。应用: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2

7、5教材图211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里燃烧(P33)现象: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均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注意事项: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的水。化学方程式:SO2SO2。26教材图212木炭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P34)现象:木炭在空气中持续红热,无烟无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注意事项:夹木炭的坩埚钳应由上而下慢慢伸入集气瓶中。化学方程式:CO2CO2。27教材图213铁丝在空气中红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P34)现象: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注意事项:铁丝的底端系一根火柴;铁丝要绕成螺旋状;集

8、气瓶底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待火柴快要燃尽时再伸入集气瓶。化学方程式:3Fe2O2Fe3O4。28教材图214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P37)注意事项:试管口放一团棉花;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实验结束先将导管从水槽中撤离,再熄灭酒精灯。化学方程式:2KMnO4K2MnO4MnO2O2。29教材图215过氧化氢分解实验示意图(P38)现象:加二氧化锰之前,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加入二氧化锰后,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待不再有气泡产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结论: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速率,二氧化锰本身没有变化。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30

9、教材图34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P49)现象:烧杯A中的液体变为红色。解释:烧杯B中挥发出来的氨分子运动到烧杯A中,并进入到蒸馏水中使酚酞溶液变红。结论:分子在不断运动。31教材图36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P50)提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但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会发生改变。32教材图314原子的质量很小,通常使用其相对质量(P56)提示:相对原子质量的国际单位是“1”,没有“g”“kg”等实际单位。33教材图320氧元素符号表示什么(P61)提示:元素符号的含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34教材图414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10、P74)提示:净水流程:沉淀池、过滤池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吸附池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投药消毒除去水中的有毒物质和病原微生物。注意:自来水不是纯水。35教材图416过滤液体(P75)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错误分析:过滤后滤液仍浑浊的可能原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不干净;滤纸破损;过滤器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36教材图418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左)和硬水(右)(P76)现象:在软水中出现的泡沫多,在硬水中出现的泡沫少。注意:取用等量的软水和硬水,分别加入等量的肥皂水。37教材图424氢气在空气里燃烧(P79)现象: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烧杯内壁出现无色液滴。结论:有新物质水生

11、成,发生了化学变化。化学方程式:2H2O22H2O。38教材图425电解水实验(P80)现象: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检验: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使木条燃烧得更旺,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是氢气。结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39教材图52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P93)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再次称量天平依然平衡。结论:参加反应的红磷和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40教材图53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

12、的测定(P93)现象: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再次称量天平仍保持平衡。结论:参加反应的铁与硫酸铜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铜和硫酸亚铁的质量之和。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41教材图55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P94)现象:产生了大量气泡,再把小烧杯放回托盘天平上,天平不平衡,质量减轻。解释: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没有被称量上。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注意:该反应依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要在密闭体系中进行。42教材图57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

13、水的示意图(P95)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43教材图69用木炭还原氧化铜(P111)现象:黑色粉末变为红色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注意:实验完毕要先把导管从液体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化学方程式:C2CuO2CuCO2。44教材图611生成炭黑的实验(P112)现象:冷碟子底部出现黑色物质。结论:在氧气不充足的条件下可以用含碳元素的物质制得炭黑。45教材图612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一种装置(P115)注意: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以下;导气管只需露出橡胶塞少许即可;集气瓶内导气管的末端要伸入到接近集

14、气瓶底部的位置。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46教材图613检验二氧化碳和证明是否集满的方法(P115)(1)检验二氧化碳: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2)验满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收集满。47教材图614倾倒二氧化碳(P117)现象: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结论: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48教材图615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P117)现象:软塑料瓶变瘪。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49教材图616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P118)

15、现象:第一朵纸花变为红色,第二、三朵纸花不变色,第四朵纸花变为红色,烘干后又变为紫色。结论: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生成的碳酸不稳定。化学方程式:H2OCO2=H2CO3;H2CO3=CO2H2O。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50教材图75燃烧条件的实验(P129)现象: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薄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通入氧气后水中的白磷燃烧。结论: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51教材图78蜡烛在不同条件下的燃烧(P130)现象:、烧杯中的蜡烛熄灭,烧杯中的蜡烛照常燃烧。分析:烧杯隔绝了空气,使蜡烛熄灭;烧杯中生成的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其密度比空气大,可隔绝空气,使蜡烛熄灭。52教材图79灭火器原理示意图(P130)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灭火原理:隔绝空气及降低温度。53教材图714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P136)现象:溶液沸腾,轻触试管的外壁感到发烫。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54教材图727甲烷燃烧(P139)现象:火焰明亮并呈蓝色,烧杯内壁出现无色液滴,注入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甲烷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16 / 16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化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