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第二章 项目背景与发展概况
第三章 市场需求预测与建设规模
第四章 建设条件与厂址
第五章 工程技术方案
第六章 环 境 保 护
第七章 消 防
第八章 节 约 能 源
第九章 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
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第十二章 财务评价
第十三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1 项目名称
10万吨葵花籽子综合深加工项目
1.1.2 项目承办单位
**
1.1.3 项目拟建地点
XX经济开发区。
1.2 研究工作的依据与范围
1.2.1 研究工作的依据
(1)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
(2)《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经济的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
(3)《XX县关于发展个体私营民营经济的若干规定》
1.2.2 研究工作的范围
⑴本项目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的确定。
⑵生产工艺与设备选择。
⑶配套工程设计。
⑷工程投资估算与经济效益分析。
1.3 推荐方案与研究结论
1.3.1 市场需求分析
随着人们消费理念的变化,葵花油在国际上已成为食用油消费的时尚。葵油的价格近年一直呈上升趋势,随着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国际市场供应量不足的情况将更为突出,价格将持续上升,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1.3.2 产品的销售方向和方式
根据目前市场需求情况,产品主要立足于国内外市场,以国外市场为主。
1.3.3 生产规模与产品方案
1.3.3.1 生产规模
本项目生产规模,根据当地葵花原料、产品市场、资金、当地建设条件等情况,定为年综合加工葵花籽10万吨。
1.3.3.2 产品方案
1、精制葵花色拉油24000吨/年;
2、葵花壳高密度装饰板61500立方米;
3、葵花粕饲料31900吨。
1.3.4 厂址概述
项目拟建在**,厂区面积10万平方米,给水方便,符合县域中长期的规划要求。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水分两层,第一层含水量深度在61.5-71.5米含水层深10米和72.5-83.5米,含水层深11米,试验井涌水量80-100m/h;第二层含水深度在89-225米,含水层深度127米和深度在80-201.7的含水层深度127.7米,试验井水量在100-120立方米/小时。
电力资源丰富,输电线路齐备,通有长白公路和平齐铁路,远途运输交通便利,县域内各乡镇场间通柏油路,村村通公路,有利于原料的采购和运输。
1.3.5 主要原料、燃料及动力供应
XX县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白城市南部。总幅员面积为8496平方公里,居全省县级第二位。全县现有耕地400万亩,全县葵花种植面积100万亩,年产量在10万吨左右,占吉林省葵花种植面积的27%,占白城市的66%。XX位居葵花主产区中心,加上周力县市总种植为500万亩左右,总产量在50万吨。原料完全可以满足企业生产规模。生产用水由打井取水厂内供水系统供给;生产用电由XX县电业部门负责供电;生产用热由县集中供热站解决;其他生产条件由辅助生产部门协助保证供应。
1.3.6 环境保护
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对环境产生的污染主要有废气、废水、废渣、噪声等。对这些污染的治理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使各项目指标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要求,保证环境质量,保障人民健康。
1.3.7 全厂定员与劳动力来源
本工程定员总计为100人。其中工人80人,管理人员5人,技术人员15人。劳动力来源为向社会公开招聘,择优录用。
1.3.8 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 23179.62万元
1、固定资产投资 10904.06万元
2、流动资金总额 12275.55万元
1.3.9 研究结论
该项目充分利用当地葵花原料进行深加工,这项生产技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规模适中,原料供应充足,产品市场广阔,工艺技术水平先进,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各项指标均达到先进水平。
项目投产后生产期平均创产值55733万元,利润总额8685.09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31.56%税后, 投资利润率22.63% ,投资回收期5.5年(含建设期1年)。由上述财务分析指标看,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1.3.10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技术、经济指标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1
生产规模
1.1
年产加工葵花籽
吨/年
100000
2
产品方案
2.1
精制葵花色拉油
吨/年
24000
2.2
葵花粕饲料
吨/年
31900
2.3
葵花壳密度板
立方米/年
61500
3
总投资
万元
23179.06
3.1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10904.06
3.2
建设期贷款利息
万元
406.81
3.3
流动资金
万元
12275.55
4
投资指标
4.1
百元销售收入占用流动资金
元/百元
21.73
5
全厂定员
人
100
5.1
其中:工 人
80
5.2
管理人员
5
5.3
技术人员
15
6
全年生产天数
天
300
7
主要原料、燃料、动力消耗
7.1
葵花籽
吨/年
100000
7.5
水
吨/年
10000
7.6
电
度/年
3000000
7.7
煤(取暖费)
吨/年
200
8
运输量
吨/年
8.1
其中:运入量
吨/年
8.2
运出量
吨/年
9
全厂占地面积
平方米
100000
10
年总成本
万元
44524.83
平均
11
年销售收入
万元
55733.35
平均
12
所得税
万元
2769.16
平均
13
年利润
万元
5622.23
平均
14
投资回收期
年
5.5
税后
15
投资利润率
%
22.63%
16
财务内部收益率
%
31.56%
税后
第二章 项目背景与发展概况
2.1 项目的提出
葵花籽油属高级食用油,其中黄曲霉素等有害成分含量极少、口味佳、营养丰富。据1996~2000年国内植物油消费情况统计,我国5年平均葵花油消费比例仅占到油脂总消费的2.24%。虽然国内的葵花油消费水平目前还比较低,但消费增长趋势比较迅猛。从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看,葵花油已成为烹调油市场上的一个主要品种。国内现用于压榨的原料仅64.9万吨,供需之间存在较大的缺口。我国的食用油消费量人均9公斤/年,消费总量为每年1170万吨,而产量为900万吨,产需存在一定的缺口。到2005年,我国植物油消费量将达到1325万吨,缺口将进一步扩大,而全球食用油人均消费量为20公斤/年。由此可以看出,葵花油市场发展的潜力巨大。因此,发展葵花油前景非常广阔。
XX县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白城市南部。总幅员面积为8496平方公里,居全省县级第二位。全县现有耕地400万亩,全县葵花种植面积100万亩,年产量在15万吨左右,占吉林省葵花种植面积的27%,占白城市的66%。XX位居葵花主产区中心,加上周力县市总种植为500万亩左右,总产量在50万吨。除部分在当地加工葵花仁外,大部分被外地购走。因此该项目有充足的原料保证。
2.2 项目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
葵花籽富含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含量高达58%- 69%,在人体中起到清道夫的作用,能清除体内的“垃圾”;少年儿童经常食用,有助于生长发育,健脑益智;孕妇经常食用,有利于胎儿发育和增加母乳,并对“孕期糖尿病”的治疗起辅助作用;中老年人经常食用,有助于降低胆固醇、高血压、高脂和有助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富贵症”。
葵花籽油富含维生素E 。VE主要有四种,即α-、β-、γ-和δ-,尤其是有青春美容素之美称最具生物活性的维生素α-具有很好的抗氧化功能,长期使用可以延缓衰老,使肌肤润泽有弹性,达到由外到内的自然美容效果;葵花籽的VE含量达720mg/kg,而VEα-的含量为310mg/ kg,是粟米油的3.5倍(粟米油的VEα-含量为90mg/kg)。通常500克葵花籽油的营养价值相当于2公斤普通色拉油。
葵花籽油不含芥酸、不含胆固醇、不含黄曲霉素 。菜籽油含有44%的芥酸,对人体不利,葵花籽油约无芥酸;食用含有胆固醇的食物,会升高血浆胆固醇,对人体不利,优质葵花籽油绝无胆固醇。黄曲霉素易生长在花生、粟米的胚芽里,是致癌物质,优质葵花籽油无黄曲霉素。工艺独特、质量保证采用先进独特的生产工艺,保留了葵花籽原有的营养成份;具有清淡、开胃、润肺、补虚、美容、降血脂等功效。
优质葵花籽油澄清透明、色泽浅淡,拌、炒、煎、炸均宜,葵香淡雅,自然爽口,色味诱人,不油腻,口感特佳。极少油烟经AOM质安性测试显示,葵花籽油在110摄氏度的高温下,油质可保持25小时不变,而一般的油类只能保持3至6小时。 可见,葵花籽油是耐高温炒炸的理想食用油。
该项目采用成熟可靠的工艺技术,先进合理的生产设备,使整个生产过程力求做到高起点、高标准,低消耗、高产出,具有国内同行业水平。
该项目建成投产后,不仅可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提高国内复合地板生产水平和创新意识,而且可以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问题,促进社会的稳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十分可观的。
2.3 项目发展概况
为了尽快落实该项目, 白城域铭心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多次进行市场调研,同时还进行了原料资源、产品市场等方面的调查,收集了大量基础资料,为该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三章 市场需求预测与建设规模
3.1 葵花油市场需求预测
3.1.1葵花油的市场需求分析。
葵花油在国际上已成为食用油消费的时尚。葵油的价格近年一直呈上升趋势,随着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国际市场供应量不足的情况将更为突出,价格将持续上升。我国葵花油市场价格的涨跌基本与国际市场一致。目前国内的一级葵花油价格为4800~5000元/吨,毛葵花油的价格为4400~4600元/吨,略低于国际市场。入世不会给我国葵花油市场带来冲击,相反会带来无限的商机。
据了解,葵花油是一种高品质中性食用油,是欧洲国家重要的食用油品种之一。国际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如台湾、香港、马来西亚、日本、韩国、印尼都不生产葵花籽,但又是喜食葵花油的地区,消费比例达到70%左右,需要大量的进口。
据1996~2000年国内植物油消费情况统计,我国5年平均葵花油消费比例仅占到油脂总消费的2.24%。虽然国内的葵油消费水平目前还比较低,但消费增长趋势比较迅猛。从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看,葵花籽色拉油有条件在大豆色拉油和花生油之后,成为烹调油市场上的又一主要品种。国内现用于压榨的原料仅64.9万吨,供需之间存在较大的缺口。
我国的食用油消费量人均9公斤/年,消费总量为每年1170万吨,而产量为900万吨,产需存在一定的缺口。到2005年,我国植物油消费量将达到1325万吨,缺口将进一步扩大,而全球食用油人均消费量为20公斤/年。由此可以看出,葵花油市场发展的潜力巨大。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进口油脂品种主要是豆油、菜油、棕榈油等,葵花油每年进口量仅有1万吨。因此,发展葵油这一特色油脂的前景非常广阔。
3.1.2产品的目标市场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饮食也将从温饱型向健康型转变,而作为高级营养油之一的葵花籽色拉油将会有一个较大的潜在市场。据调查,去年以来国内葵花籽市场保持稳定,成交价格在3500-4000元/吨,并且原料市场开始有短缺的迹象。近期葵花油有持续上升的趋势。一级葵花籽油市场价格在7000元/吨左右,四级葵花籽油市场成交价在5500/吨左右。中国油脂缺口每以30%的速度增长。这对食用油待业既是挑战,又是千载难逢的好机遇。
3.1.3产品市场竞争力分析
国内市场人们认可的食用油品牌是“金龙鱼”、“鲁花”、“福临门”等。而葵花油的市场占有率却很低。XX县由于生态环境污染小,土壤中有机物含量高,葵花籽原料的质量远远好于其他地区,品质优势明显。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亚油酸含量达69-75%,葵花籽含油率高达42.9%,比其他省区高出5-10%.目前,XX县葵花籽总产量在15万吨以上,但大部分以原料的形式外销,不仅浪费了优良的资源,还没有体现出真正的经济价值。同时缺乏对产品深加工的意识,使产业在市场中缺少竞争力。
XX县人均耕地面积较大,但大部分都是盐碱地,而葵花在盐碱地、河滩地、下湿地可以广泛种植,葵花籽深加工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如果采用先进的葵花籽加工工艺(如葵花籽冷榨工艺,冷榨后的饼粕进行浸出,浸出后的毛油进行六脱加工工艺,即:脱胶、脱酸、脱水、脱色、脱臭及冬化脱腊),将葵花籽加工成国标色拉油,就会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3.2 销售方式
本项目产品销售以国内市场为主,国外市场为辅。
产品销售以直接销售、代理销售相结合的形式,根据不同的市场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销售。同时采用广告销售与人员销售相结合、通过倡导优质营养食品消费的营销策略,利用展会、各大媒体,进行网上销售、商函联系,逐步扩大销售网络,进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3.3 建设规模
本项目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原材料供应情况、当地的建厂条件、采用技术的先进性、设备的生产能力以及配套资金落实情况,确定建设规模为年加工能力10万吨葵花籽。
3.4 产品方案
1、精制葵花色拉油油24000吨/年;
2、葵花粕饲料31900吨/年;
3、葵花壳密度板61500立方米/年。
第四章 建设条件与厂址
4.1 资源
全县现有耕地400万亩,全县葵花种植面积100万亩,年产量在15万吨左右,占吉林省葵花种植面积的27%,占白城市的66%。XX位居葵花主产区中心,加上周力县市总种植为500万亩左右,总产量在50万吨。
本项目生产用水取污水处理厂处理水供应,生产用电通过当地供电部门解决,生产用热由新建锅炉房供应,完全可以满足本项目的生产、生活的需要。
4.2 厂址
4.2.1 厂址概述
项目拟建在XX经济开发区内,厂区点地面积10万平方米,厂址七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完备,厂区面积大,给水方便,项目符合县域中长期的规划要求。
4.2.2 气象资料
XX县属于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处于半干旱季区与半湿润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厂址的地震基本裂度为小于6度。
年平均气压 992.3毫巴
年平均气温 4.9℃
年极端最高气温 36.5℃
年极端最低气温 -33.9℃
年平均相对湿度 62%
年一日最大降水量 151.8mm
年降水量 470.6mm
最大积雪深度 23cm
最大冻土深度 171cm
年平均风速 3.5m/s
年最大风速及风向 21.7m/s,ssw
4.3技术优势
葵花是XX县主要油料作物之一,种植技术比较成熟。
一是农民已有多年的葵花栽培经验。大面积发展葵花种植,只需在关键技术环节进行规范,改变葵花种植在农民心中的弱抛地位,其高产稳产完全可以办到。
二是品种优势潜力大。
三是本地区葵花科研力量雄厚。
第五章 工程技术方案
5.1 项目组成
5.1.1本项目为新建工程,组成如下:
工程名称
规模(m2)
层数
备注
主要生产工程
原料处理生产车间
1000
1
轻钢
毛油生产车间
2000
1
轻钢
精炼油生产车间
1000
1
轻钢
板材生产车间
1000
1
轻钢
辅助生产工程
成品库
2000
1
砖混
原料库
5000
1
轻钢
机修车间
800
1
砖混
配电室
60
1
砖混
车库
1000
1
砖混
堆料场
2000
1
简易
地中衡
100
1
砖混
公用工程
综合办公楼
3500
5
砖混
厂区围墙
1000米
厂区硬化
10000
电支大门
1套
厂区绿化
5000
5.1.2土建工程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
(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3)各工艺对土建的要求;
(4)厂区综合情况。
5.1.3建筑设计
① 主要生产车间的建筑结构设计
本项目屠宰及加工厂采用轻钢结构,增大车间跨度,便于工艺设备的布置,有利于工人操作;屋面采用阻燃聚苯板保温,APP卷材防水,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② 主要建筑物做法和特征
本工程中食品类生产车间在设计中应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加工车间应做到宽敞、明亮、洁净,有充足的日照和通风,对高湿度车间墙面采用瓷砖到顶,顶棚扣PVC板,做好地面排水,坡度1%坡向地面排水沟。车间两侧对称开窗,满足通风要求。
建筑构造上精心处理,比如:地面与墙面的交角、墙面的阴阳角,均应做成圆弧形,窗台宜做出斜坡,地面采用水磨石地面,平整、光滑、不起灰、耐腐、防潮,以便清扫。
通过细致的构造处理,使车间内部空间显得明快、清新,具有独特的风格。
5.2 生产技术方案
5.2.1 产品质量标准
5.2.1.1葵花油的特征指标
项 目
质量指标
折光指数(n40):
1.461~1.468
相对密度(d20):
0.918~0.923
碘值(I)(g/100g)
118~141
皂化值(KOH)(mg/g):
188~194
不皂化物(g/kg)
≤1.5
5.2.1.2葵花籽原油质量指标
按GB2716、GB2760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执行。
项 目
质量指标
气味、滋味
具有葵花籽原油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
水分及挥发物(%)
≤ 0.20
溶剂残留露(mg/kg)
≤ 100
不溶性杂质(%)
≤ 0.20
酸值(KOH)/(mg/g)
≤ 4.0
过氧化值/(mmol/kg
≤ 7.5
5.2.1.3
葵花粕产品质量标准
项 目
质量指标
蛋白质%
29-43
粗脂肪%
1-1.5
纤维素%
16-20
矿物质%
6.5-7
水分%
≤10
5.2.2 生产方法及工艺流程
5.2.2.1.毛油工艺流程:
(1)清理:葵花籽原料经振动筛选,风力分选,去杂;
(2)剥壳:机械脱壳;
(3)籽壳仁分离:
(4)烘干:分离后的葵花籽仁用软化锅烘干,温度达60℃,水分达8-9%;
(5)轧胚:采用轧胚机,将仁轧成厚度0.5mm的生胚;
(6)蒸炒:采用五层立式蒸锅,控制水分。
(7)榨油:采用20A-3型榨油机一次压榨,榨出的毛油经过滤后除去渣滓,为净油产品。
5.2.2.2.毛油生产工艺流程简图
葵花籽 清理 风选 剥壳 预分 壳仁分离 烘干 轧胚
葵花粕 净油 压滤 榨油
5.2.2.3精制葵花油工艺流程:
磷酸 碱液
↓ ↓
过滤毛油—→预热—→混合→油碱比配—→混合反应—→脱皂—→皂脚
↓
蜡糊←过滤←冷却结晶←脱臭←过滤←脱色←干燥←脱水←洗涤←软水
↓ ↓ ↓ ↑ ↓
葵花色拉油 水蒸气 废白土吸附剂 废水
过滤毛油含杂不大于0.2%,碱液浓度18~22°Bé,超量碱添加量为理论碱量的10%~25%,有时还先添加油量的0.05%~0.20%的磷酸(浓度为85%),脱皂温度70~82℃,洗涤温度95℃左右,软水添加量为油量的10%~20%。连续真空干燥脱水,温度90~95℃,操作绝对压力为 2.5~ 4.0 kPa。吸附脱色温度为105~100℃,操作绝对压力为 2.5~ 4.0 kPa,脱色温度下的操作时间为30 min左右,活性白土添加量为油量的 1%~4%。利用立式叶片过滤机分离白土时的过滤温度不低于100℃。脱色油中P≤5 ppm、Fe≤0.1ppm、Cu≤0.01ppm。脱臭温度240~260℃左右,操作绝对压力260~650Pa,汽提蒸汽通入量油量的0.5%~2%,脱臭时间 40~120min,柠檬酸(浓度 5%)添加量为油量的0.02%~0.04%,安全过滤温度不高于70℃。
5.2.2.4葵花壳加工板材生产线
葵花壳 料粉碎 混料 成型 板材
5.2.3主要生产设备方案
设备选择是在研究和初步确定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对所需要的主要设备、辅助设备之间的能力、相互配套、设备配套的可靠性、设备成熟性、保证产品等诸多因素进行比选,最终采用招示的形式购置。
5.2.3.1葵花油生产主要设备
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葵花除杂脱壳机组
台
5
2
地下绞龙
条
5
3
除尘器
台
5
4
去石机
台
5
5
传送带
条
10
6
电子打包秤
台
5
7
地磅
台
1
80吨
8
电子秤
台
2
120Kg
9
辊式破碎机
台
3
10
液压轧胚机
台
2
11
烘干机组
台套
2
12
排渣过滤机
台
2
13
螺旋榨油机
台
2
14
板式密团过滤机
台
1
15
立式换热器
台
1
16
离心机
台
1
17
刮板输送机
台
1
18
长管蒸发机
台
1
19
板式毛油过滤机
台
1
20
连续脱臭塔
台
1
21
脱色锅
台
1
22
精炼锅
台
2
23
精炼罐
台
2
24
脱皂机比配混合机
台
2
25
叶片过滤机
台
1
26
屏敝泵
台
1
27
脱色泵
台
1
28
袋式过滤机
台
2
29
全自动灌装生产线
台
2
30
贮油罐
台
4
31
混粉机
台
2
32
固体包装机
台
1
5.2.3.2机制板生产主要设备
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除尘去杂机
台
3
2
粉碎机
台
4
3
混料机
台
10
4
高温高压机组
台
2
5
冷却装置
台
2
6
传送装置
台
4
7
配电柜
台
2
5.2.3.3化验室主要设备
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备注
1
电子天平
120g/0.1mg
2
数显鼓风干燥箱
3
电热恒温水浴锅
双孔
4
可风分光光度计
721型
5
电热手提来菌器
YQ-280B
6
培养箱
7
生物显微镜
SM2型
8
超净工作台
9
罗维朋比色仪
10
可调式电炉
1KW
11
蛋白质测定仪
12
数显恒温水振荡器
13
电动离心机
JAN-80
14
水分 测定仪
SH10A
1516
液相质谱仪
5.3总平面布置原则
厂区总平面布置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考虑生产工艺流程的连续性和合理性以及建筑防火、卫生安全、节约用地、节约能源的设计原则,结合现有厂区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以及周边环境,合理地布置车间、生产设施、厂区道路、绿化等,为生产提供方便、短捷的运输路线,提高生产、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并使建筑群体具有简洁、优美、安全、适用的空间环境,为生产和办公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
本工程为新建工程,所以本工程结合厂区的地形、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合理的布置厂区的新建成工程,使工厂的总平面布置满足生产、卫生、安全、防火及物料搬运等要求,为生产和职工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
5.3.2竖向布置原则
由于厂区地形比较平坦,平均坡度为1.5%左右,因此竖向布置采用平坡式,平土方式采用连续式,各车间的标高主要根据场地地面标高和厂区运输确定。
5.3.3总平面主要设计指标
(1)厂区占地面积:10万m2
(2)建筑物占地面积:1.74万m2
(3)建筑系数:17.4%
5.3.4厂内外运输
(1)本次新建工程年新增运输量为22.49万t,其中:运入12.5万t,运出9.99万t.
运输量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年运量
一
运入
吨/年
125000
1
葵花籽
吨/年
100000
2
其它辅料
吨/年
10000
3
包装材料
吨/年
10000
4
其它
吨/年
5000
二
运出
吨/年
99900
1
精制葵花油
吨/年
24000
2
葵花粕
吨/年
31900
3
葵花板
吨/年
40000
三
合计
吨/年
224900
(2)运输方式
主要原料、产成品采用汽车运输,年运输量为224900t.
5.4 5.4 给水工程
5.4.1 用水量
本工程用水量为25.2吨/小时,详见下表:
用水量表
序号
用水部门
用水种类
用 水 量(m3/h)
备 注
最大
平均
日用量
1
生产车间
井水
30
25
480
2
生活用水
1.6
0.2
2
3
消防用水
180
5.4.2 给水方案
本工程用水为井水,拟打出水量为50 m3/h的深井1眼,建深井泵房1座,每座泵房内设6JD—56×7型深井泵一台。建厂区给水泵房一座内设HPL—300型生产、生活给水泵一套。设XBD4.4/60—150—400消防给水泵两台,其中一台备用。设生产、生活用水池一座,容积为400 m3。建消防水池一座,容积为300 m3。给水系统为生产、生活、消防联合给水系统。管材为铸铁管,油麻石棉水泥打口。
5.4.3 消防给水说明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本工程同一时间火灾次数为一次,消防用水量最大的为生产车间,类别为丙类,建筑耐火等级为Ⅱ级,体积为48000 m3,高为8米。室內消火栓用水量为10l/s,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40l/s,火灾延续时间为2小时,则消防水池容积为360m3,本工程采用消防水池一座,座容积为300 m3,不足部分由深井补充。采用XBD4.4/60—150—400消防给水泵两台,其中一台备用。厂区管网为环状,采用生产、生活、消防联合给水系统。管材为铸铁管,油麻石棉水泥打口。消防给水为临时高压制。
5.5 排水工程
5.5.1 排水量
本工程排水量为16.96m3/h,详见排水量表。
排水量表
序号
排水部门
排水种类
用 水 量(m3/h)
备 注
最大
平均
日用量
1
生产车间
生产污水
18
16
256
二班
2
全厂生活
生产污水
3
0.96
23
二班
5
合计
21
16.96
279
5.5.2 概述
本工程排水总量为16.96m3/h,这部分污水水质指标如下: CODcr750mg/l,BOD5300mg/l,SS300mg/l。经处理后排放的污水水质指标如下:CODcr100mg/l,BOD530mg/l,SS70mg/l 。
5.5.3 排水系统
本工程采用合流制排水系统,生产及生活污水送污水处理站,经处理后达标排放。厂区排水管采用钢筋混凝土管,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
5.6 供电
5.6.1 全厂用电负荷,负荷等级和供电参数
负荷等级为三级。
供电参数高压为10千伏,低压为380/220伏。
5.6.2 电源,电源设施及电源外部条件
10千伏电源由就近10千伏高压供电线路供给,厂区供电线路选用电缆,敷设方式为直埋。
5.6.3 供电方案及设备选型
本工程新建一处厂区变电所,电力变压器选用S10-1250KVA节能型变压器1台,高压开关柜选用JYN2-10手车式高压开关柜,低压开关柜选用GCK抽屉式开关柜,功率因数在低压侧补偿,使功率因数自动保持在0.9以上。
5.6.4 车间配电
配电箱选用MCC型动力配电箱,生产车间一般设控制按钮,对较大型的电机选用降压启动设备。车间配线采用电缆沿桥架敷设,也采用导线穿铁管沿地暗敷设,要结合情况决定,电线,电缆以铜芯为主。
5.6.5 车间照明
车间照明要结合场所环境,按照规定照度标准做,灯具选型为防水防尘灯,广照型工厂灯及日光灯。
照明配线采用塑料铜芯线穿钢性阻燃电线管沿棚,墙暗敷设。
5.6.6 全厂防雷接地
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J57-83,并结合本工程实际,生产车间等均按三类建筑物做防雷设计。主要措施是凡超过18米的建构筑物均设避雷装置。各车间及附属间在其电源入口处均须做一组重复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0欧姆。变电所内设接地网与变压器中性点一起与室外接地极连接,车间内凡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均采取接零接地保护。
5.7 职业安全卫生
1、工业卫生
本项目严格执行国家各项工业卫生标准及要求,在设计中积极采用先进生产工艺,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和工业卫生,车间内部均设置冲洗水池,地漏等,以便清洗地面保持车间卫生,对生产人员定期体检和保健工作。
2、劳动保护
为创造良好的劳动条件,加强事故防范措施,对噪声大的机器在设计时采用必要的消声措施,以减少对其他生产部位的干扰。
3、安全防护
生产人员在操作时要穿戴工作服和劳保用品,严格执行生产操作规程。传动设备要安装防护罩,以确保人身安全。使用电器设备时,一定要执行电力部门的安全操作规程,电器设备采用接零保护,检修照明采用36伏电压,主要出入口设应急照明装置。工艺设备布局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及通风条件,以改善生产环境和劳动条件。
4、厂区环境卫生
厂区道路应通畅,排水无阻,空地做好绿化,使厂区生产、生活环境良好。
第六章 环 境 保 护
6.1 建设地点环境现状
本项目拟建在XX经济开发区内,占地10万平方米,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周围无工业污染物及污染源,项目建设条件良好。
6.2 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本项目污染源为各生产车间以及生活设施,主要污染物为生产、生活污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设备运行中产生的噪声。
6.3 治理方案
1、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集中排入开发区排水管网,送区内污水处理厂集中进行处理。
2、噪声
本项目各种设备产生的噪声应符合标准规定,对于车间内部分设备产生的噪声,拟采用隔声和吸声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不大,使车间内外噪声控制在国标以下。
3、废渣
生活垃圾应统一关至垃圾回收站集中处理,或做饲料出售。
6.4 设计采用的标准
1、污水排放采用GB8978-9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2、厂区噪声执行标准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三类区域标准》;
3、废渣排放标准执行GBJ4-73《工业“三废”排放标准》。
6.5环境影响评介
本项目不论是大气环境、水环境、还是噪声环境,对周边都不会造成不良影响,从环保角度看,本项目是可行的。
第七章 消 防
7.1 概述
本项目拟建在XX经济开发区内,占地10万平方米,本项目的生产车间火灾危险性为乙、丙类, 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一级。
7.2 消防措施
本项目在设计中严格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采取积极有效的消防措施,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具体措施如下:
1、在工程总平面布置上,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满足防火间距、防爆、消防的要求,做到人流、物流分开,便于火灾发生时的安全疏散。厂内各生产区域均有环状消防通道,四通八达,畅通无阻,在事故发生时有利于扑救与疏通,生产车间内设置灭火装置。
2、各个建筑物在设计中要考虑根据不同用途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爆措施。按室内、外《建筑灭火器配制设计规范》(GBJ140-90)要求设消火栓,敷设消防管网,配制灭火器材等 。
3、所有电气设备要有良好的防静电措施。为了更有效地排除因电器设备和油类引起的火灾,在配电室和车间内配置一定数量的MF8型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和砂箱等灭火工具。
7.3 消防给水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本工程同一时间火灾次数为一次,消防用水量最大的为生产车间,类别为丙类,建筑耐火等级为Ⅱ级,体积为48000 m3,高为8米。室內消火栓用水量为10l/s,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40l/s,火灾延续时间为2小时,则消防水池容积为360m3,本工程采用消防水池一座,座容积为300 m3,不足部分由深井补充。采用XBD4.4/60—150—400消防给水泵两台,其中一台备用。厂区管网为环状,采用生产、生活、消防联合给水系统。管材为铸铁管,油麻石棉水泥打口。消防给水为临时高压制。
7.4 消防管理
加强全员的防火意识,制定严格的防火管理规章制度,建立防火组织,必须重视预防为主,并要保证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完好可靠,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第八章 节 约 能 源
8.1 概 述
自然资源和再生资源是发展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我国人均占有资源并不十分丰富,但资源利用中的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我国在能源的开发利用上还很落后,能源利用率很低,因此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本项目在生产工艺、设备选择、配套工程设计上选用生产效率高,能耗低的先进定型设备,在生产装置上采取节能措施,并且在辅助生产工程及公用工程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