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凉州区长城乡 “农家乐”旅游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 目录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一、旅游概况二、项目概况三、项目的必要性四、项目的可行性第二章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一、主要建设内容二、投资估算第三章资金来源及实施步骤一、资金来源二、项目实施步骤第四章项目效益评估及分析一、经济指标二、经济效益分析三、社会效益第五章综合评价及结论第一章概况一、旅游概况凉州区地处河西走廊东端,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四凉古都”之称,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现以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而闻名于海内外。全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有“金盆养鱼”之称。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旅游业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
2、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始终围绕建设旅游大区这一总体目标,坚持走先导性产业主导性产业支柱性产业的发展路子,大力开发旅游资源,着力打造“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中国葡萄酒的故乡”、“西藏归属祖国见证地”等旅游品牌,初步形成了适应不同层次旅游消费者需求的行、游、住、食、购、娱相配套的一条龙服务体系,旅游业已成为全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性行业。区内旅游资源丰富,有奇异壮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的文物古迹。由于地域辽阔,地形多样,气候特殊,形成了沙漠、绿洲、浅山、高峰四大自然景观区,为发展沙漠探险、滑翔、休闲、高山攀援、雪峰寻奇,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由于
3、其独特的干旱气候,保存了丰富的历史文物资源,有可供游览观光和研究的古建筑群、古遗址等文物景点160多处,馆藏文物4万件,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9处,汉简、汉代木雕、铜奔马、西夏碑、西夏文书是全国首屈一指的稀世珍宝,百塔寺、天梯山、文庙、雷台、海藏寺、古钟楼等名胜已成为丝绸之路旅游线上重要的景点。近年来,以感受大漠风光、戈壁绿洲为主的沙漠特色旅游逐渐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凉州以渠路林田、大棚种植、特色养殖等相配套的观光农业迅速发展,极大的带动了“农家乐”旅游的发展,成为城镇居民一种崭新的旅游休闲方式。“十五”期间凉州区规划的重点项目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区内涉及旅游资源
4、23处,其中既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藏归属祖国版图历史见证地白塔寺遗址和“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全国最早建立的沙漠公园,也有全省精品旅游线和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旅游景区莫高葡萄庄园和沙漠景观,以及设施农业景观等,这些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和发展在全区旅游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经过多年开发建设,目前,区内各旅游景区(点)逐步建成并产生效益。形成以体验农家生活、观赏田园风光的新的旅游景观。凉古路沿线已开发与沙产业有关的旅游景区(点)8个,“农家乐”旅游接待点26家,其中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和沙漠公园已初具规模,以桃园山庄、吉祥农庄和秦家羊肉馆为代表的“农家乐”旅游接待设施已形成特色,以莫高葡萄庄园和
5、皇台葡萄基地为主的葡萄长廊已形成规模。2002年,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正式成立,2004年7月,威龙集团公司集生产加工、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庄园式工厂威龙城堡项目引进并开始动工建设,2005年10月,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区终审验收,并被定名为国家级武威沙漠生态旅游示范点,一个集游、住、吃、娱为一体,以葡萄种植、沙漠探险、农业观光、美食娱乐为主要内容的城东沙漠生态旅游区初步形成。二、项目概况凉州是一个农业大区,自古就是水草丰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富庶之地,人文历史积淀深厚,围绕农业生产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势。河西志中曾有“凉州畜牧甲天下”的记载
6、。汉代开辟河西四郡后,推行了“徙民实边”和屯田制,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大片草原牧场变成了肥沃良田,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一度出现了“嘉苗布原野,百卉敷时荣”的繁荣景象。魏晋时期,凉州出产的葡萄、皇献梨已成为贡品。隋唐时期,由于开通了西域商道,中外商旅往返跋涉于沟通中西亚直达欧洲的丝绸之路上,商业的发达、需求的增长,刺激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凉州成为了“唐之盛时,河西、陇右三十三州,凉州最大,土地沃物繁,而人富其地”。明清时期,由于采取了移民屯田,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等措施,使农业经济重新起步,为今后凉州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公路沿线的部分乡镇村组围绕旅游景区和生态农业做
7、文章,积极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推出各种农家特色风味小吃和“农家乐”体验活动,走出了一条借农家休闲旅游发展农村经济的“农家乐”之路。长城乡全乡总面积9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4623亩,全乡辖11个行政村,10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560人。2005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达9786万元,其中乡镇企业增加值48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00元,年递增400元。农家乐修闲娱乐以绿色、自然、健康为内容,突出田园特色,参与采摘、农耕、饲养等农事活动。娱乐项目社火、贤孝、棋牌、民俗体验:一起过节,年夜饭;六月六晒衣节,全寨子老老少少都出动,漂亮的彩衣飞舞;八月十五团圆节,团团圆圆的幸福。农业活动体验:跟
8、我们去干农活长城乡“农家乐” 特色餐饮菜谱:主食:黄毛菜籽面、山药搅团、凉面、沙米凉粉、荞珍子面、山药米拌汤、米汤油馓子 、臊子面、大滷面、干拌面、炸酱面、行面、牛肉菜面、面皮子、煎饼、包子、饺子、鸡汤馄饨、韭菜合子、锅盔、炉盔、清真大饼、花卷、葱油饼;凉菜:腌咸菜、泡菜、沙葱、沙盖、凉拌海带丝、凉拌苦瓜、凉拌菠菜、鹿角菜、凉拌苦苦菜、凉拌地卷皮;热菜:爆炒土鸡、清炖土鸡、爆炒野兔、清炖牛蹄子、红烧肉、手抓羊肉、黄焖羊羔肉、菜锅子、胡萝卜炖羊肉;汤:西红柿鸡蛋汤、绿豆冬瓜汤、补气羊肉汤、紫菜虾皮蛋花汤、羊杂碎;套餐: 景观游览活动: 带你游遍城东美景。文艺活动: 看看听听我们歌舞,感受农家风情
9、 户外体验活动: 徒步沙漠考验体力,户外爱好者不可错过哦 三、项目的必要性1、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当前,回归自然,走近农家生活已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借助现有的农家庭院经济开发“农家乐”旅游项目,既可丰富天梯山风景区旅游功能,为旅游者提供体验农家生活、返朴归真的旅游场所,还能展示我区农村小康住宅建设取得的先进成果,符合旅游业发展的需要。2、天梯山风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天梯山风景区旅游业发展多年来,已在国内外旅游市场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旅游品牌,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风景区一直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功能薄弱等问题,游客反馈意见基本都是旅游精品少,可参与性节目少等,因此,利用天梯山现有
10、旅游资源开发“农家乐”项目有利于天梯山风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3、当地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路乡灯山村村民生活方式历来以农业生产为主,但是,由于村民所耕作的土地位于黄羊河水库周围,部分还属淹没区,农业发展潜力不足。当前,全区提出建设农村小康住宅,为此,按照区上的整体部署,利用小康住宅开发“农家乐”旅游项目,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当前增加农民收入,丰富景区旅游功能的重要渠道。四、项目的可行性1、天梯山风景区建设已形成规模。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天梯山风景区的开发建设,多次组织有关人员到天梯山风景区实地调研,拟定了景区规划,旅游景区建设初具规模,在本省已家喻户晓,并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认
11、知率。农家乐项目的开发对充实景区旅游功能、保持和提高旅游景区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2、当地资源优势明显,开发条件基本具备。天梯山风景区旅游发展已近十年时间,当地居民已充分认识到旅游业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发旅游产业积极性很高,加之农家乐旅游项目开发又切合当地居民实际,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项目开发完全可行。第二章客源市场分析一、客源市场分析凉州区的国内旅游近年来出现了迅速发展的趋势,游客数量成倍增长。1999年达70万多人次,较1998年增长了19.39%,高于全省的平均增长速度,游客数量在本省名列第五。对凉州区及周边居民来说,旅游目的地一般为近郊旅游景点,出行周期随节假日变化较大
12、,消费重点多集中在饮食、娱乐等方面。天梯山风景区“农家乐”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必然会吸引部分人前来此旅游观光。另外,从旅行社外联情况看,近年凉州区旅行社接待的多日游的游客很少,接待一日游的游客年均20多万人次。来凉州区旅游的外地游客多是过境客,在凉州区的停留时间短,消费重点主要集中在饮食、住宿、观光和交通等方面。消费额在180元左右,对接待设施和服务要求较高。天梯山风景区“农家乐”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将极大的丰富风景区旅游功能,延长这部分旅游者前来旅游观光的时间,提高天梯山风景区的旅游收入。二、项目客源预测近年来,凉州区旅游行业接待人次和营业收入稳步递增,旅游客源结构以国内旅客为主,旅游方式为
13、散客与团队并重,逗留天数为0.51天,旅游动机以休闲娱乐、朝圣、度假、考察等为主,以2002年为例,2002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6万人次,如果其中有10%的旅游者前来天梯山风景区参与“农家乐”旅游活动,每年将为天梯山风景区增加5.6万人次。从旅游时间和市场选择趋势而言,双休日为当地和周边地区居民提供了一至二日游的机会。以2002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凉州区接待旅游人次为例分析,接待旅游者5.01万人次,其中省内游客居多,由此可看出区域内、省内短途旅游已逐步成为当地和周边地区居民重点选择的目标,受到社会的普遍肯定。说明随着“五一”、“十一”等中长假“黄金旅游周”的规范化和区域化发展,凉州的客源市场
14、的发展也逐步扩大。若全武威地区196万人口有3%前来天梯山风景区参与“农家乐”旅游,每年将为天梯山风景区增加5.88万人次。总之,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表明,“农家乐”旅游项目潜在客源市场开发潜力巨大。第三章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一、主要建设内容1、修建农家庭院6座,每座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其中:房屋各8间,占地240平方米,为砖混结构,四合院式,院地面积260平方米。2、修建停车场1处,占地面积600平方米。3、硬化村内道路1公里,全部铺设地砖。4、购置配套设施设备。二、投资估算该项目总投资56.07万元,其中:修建农家庭院39.12万元,修建停车场1.2万元,硬化村内道路2万元,购置相关设施设备
15、6万元,人员培训费1万元,宣传费用2万元,不可预见费5万元。天梯山漂流项目投资估算表第四章 资金来源及实施步骤一、资金来源按照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中路乡政府补助10万元,中路乡灯山村自筹20万元,当地村民以工代资26.07万元。二、项目实施步骤项目建设期为一年,分二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03年11月2004年6月):完成项目工程图纸设计小康住宅修建等工作;第二阶段(2004年2月2004年5月):完成相关设施设备购置、人员业务培训等工作。第五章项目效益评估及分析一、经济指标1、预测方法经过比较选择,本建议书选用预见性较强的旅游人次增长预测和游客人均消费增长预测结合的预测方法。计算公式:P
16、n=Po(1+a)n-1Mn=Mo(1+b)n-1Sn=PnMnPn本项目规划期末年旅游人次Po本项目规划期初年旅游人次Mn本项目规划期末年游客人均消费额Mo本项目规划期初年游客人均消费额a规划期内旅游人次消费年增长率b规划期内游客人均消费年增长率Sn本项目各规划期末年旅游直接收入(2)预测发展指标根据甘肃省旅游业发展“十五”规划纲要对全省“十五”期间和20062015年国内旅游人次增长率分别确定为15%18%和8%10%,入境旅游人次增长率预测分别确定为12%15%和6%9%;鉴于凉州区“九五”期间旅游总人次年均增长率34%及“九五”初期旅游人次基数较低使增长率较高;也充分考虑到“十五”期间
17、凉州区旅游开发将加大力度等基本情况,将本项目规划期间(2003年2008年)旅游总人次的增长率确定为11%。凉州区“九五”期间游客人均消费在100元左右,人均消费年增长率为4.7%,鉴于国内游客收入正在不断增长和凉州旅游产品开发将拉长游客逗留时间,也考虑到入境旅游人次目前较低及规划期间必将有较大增长等情况,将本景区规划期间(2003年2008年)旅游人均消费的增长率确定为10%。二、经济效益分析(1)旅游收入项目2004年6月建成,当年即产生效益,按每天接待60人,每人平均消费30元,接待天数180天计算,预计2004年总收入32.4万元。(2)成本费用A、人工工资,按每人每年0.6万元计,年
18、费用9万元;B、管理费用,按收入5%计,年费用1.62万元;C、水、电、暖费(包括灌溉、绿化、用水)5万元。D、年折旧及维修费(按固定资产48.32万元计)1.93万元。折旧匀限25年;E、年利息按8%计算,年利息4.49万元。(3)营业税参考服务行业税率6%计征,年交税1.94万元。(4)营业利润年均为8.42万元。(5)投资利润率为15.01。(6)投资利税率21.01。(7)盈亏平衡点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营业额可变成本税金)100 =13.04/(32.491.94)100=61.63以上是2004年盈亏平衡计算,当盈亏平衡点61.63时,该项目产生效益。(8)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
19、出现盈余年份出现盈余当年资金偿还额/出现盈余当年收益总额=414.79/32.07=3.54(年)项目规划期间效益估算表从以上分析可看出,该项目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投资回收期短,产生效益快。三、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凉州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既丰富了天梯山风景区的各项接待设施和功能,又解决了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同时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交通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第六章综合评价及结论1、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旅游产业的要求及武威市凉州区旅游产业规划要求,具有较高的旅游观光价值,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2、项目建成后,将对沿线乡镇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迅速推出天梯山风
20、景精品旅游线路,逐步拉长各功能区的产业链条,不断完善旅游项目和基础配套设施,培育全区旅游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3、本项目具有较好的开发价值和开发前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突出。建议有关部门及单位,切实加强对项目实施的协调与领导,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并鼓励和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力争使本项目早实施、早见效。二、项目基本情况1、自然及地理条件:腾格里沙漠位于城东23公里处的长城乡,也称八十里和四十里大沙。海拔1500-1600米左右,以红水河为界,靠红水河沿岸多呈新月形沙丘和沙链,沙丘迎风坡朝向西北,坡度5-20,背风坡坡度28-34,沙丘比高
21、2-5米,沙漠内多呈固定沙丘,比高可达20米。东北部的邓马营湖已干涸成为盐碱地和沼泽地。其内遍布沙生动植物,旅游项目尚待开发,具有良好的沙漠探险开发价值。2、气候条件:沙漠区气候干旱,降雨稀少,蒸发强烈,日照时间长,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7.5-8.0,最热月平均气温21.7,最冷月平均气温-8.5,干燥度4.5-5.0。夏季干燥无风,春秋风沙大。3、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该项目拟建在长城乡红水河东岸,占地面积约300公顷。规划项目布局呈东西长,南北宽。其中,项目建设集中地段红水河以东5公里范围内,沿岸为葱郁的杨树林,沙漠区遍布各种沙生植物,由于近年来防风固沙、种草植树,沙层基本被巩固,该地段沙下
22、均为土质层,适宜进行开发建设和生态建设。第二章项目开发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必要性1、符合国家投资方向和有关政策。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国家提出了向生态旅游、西部旅游、扶贫旅游倾斜的国债投资政策,重点扶持西部地区的生态建设、旅游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很有必要利用这一项目引进国债资金,改变当地经济面貌。2、丰富的资源优势为人们旅游和休闲娱乐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是,多年来由于人为破坏和自然灾害的双重作用,城东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保护植被、防风治沙、阻止荒漠化进程已成为当前工作的的一项重要任务。沙漠旅游作为凉州区特色旅游项目之一,其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意义重大,对我区保护生态环境,
23、丰富特色旅游项目内容,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将是一次有益的尝试。3、当地经济建设的需要。通过开发以沙漠为主题的特色旅游活动,既能为社会解决了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还能带动当地交通、饮食、住宿、畜牧业等其他产业的综合发展,具有一举多得的功效。二、可行性1、从当前旅游消费者的发展趋势来看,人们已不再单纯为参观文物古迹而旅游,而更多是为追求参与、互动的、能够展示个性、放松城市紧张节奏、享受自然乐趣而旅游,这一项目的建成,将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旅游者追求新、奇、特的心理需求,是我区旅游资源开发中一项极具发展潜力的项目,市场前景非常广阔。2、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逐步升温和旅游者个性化旅游趋势的
24、发展,为适应新的时代的需求,武威市委、市政府和凉州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把生态旅游、农业观光旅游和沙漠探险旅游定为我市“十五”期间特色旅游产业来抓,并批准成立了武威城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管理委员会。3、当地经济条件已基本具备,且多年来,其饮食服务业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旅游接待经验,旅游服务基本规范,初步具备了旅游接待的各项条件,对开发建设以沙漠为内容的旅游项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三章客源市场分析一、客源市场分析游客是旅游业的产品的消费者,稳定和扩大客源市场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这就需要对社会需求进行调查、评价和分析,科学地确定目标市场和开拓重点,从而保证合理的产品开发和有效的市场营
25、销。“环城游憩带(即ReBAM)”理论是当前研究客源市场的重要方法,它指发生于大城市郊区、主要为城市居民光顾的游憩设施、场所和公共空间,特定情况下还包括位于城郊的外来旅游者经常光顾的各级旅游目的地,一起形成的环大都市游憩活动频发地带。国内ReBAM研究表明城市居民旅游和休闲出游市场,随距离增加而衰减:80%的出游市场集中在距城市500公里以内的范围;在旅游中心城市出发的非本市居民的目的地选择范围,主要集中在距城市250公里半径圈内。凉州区周边城市众多,主要有民勤、古浪、天祝、白银、兰州、西宁、金昌、张掖等。这些城市总人口近400万,其中白银、兰州、西宁、金昌、张掖等地307.38万人,人均GD
26、P高(约9000元/人年),出游观光回归自然的动机强烈,其它社会条件也较优越,因此它们将是凉州区主要的潜在客源市场,这些城市人口可能到凉州旅游的规模,总出游率若按城市总人口10%计算,可为凉州提供大约30万人次的游客规模。由以上分析可知,凉州处于兰州、白银、西宁、金昌、张掖等地的ReBAM范围中,凉州旅游区处于周边城市区域“游憩地环带”的重叠区,可发展成为周边城市区域居民共同的游憩地,这为凉州发展周边城市旅游市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凉州区处于新欧亚大陆桥的必经之地,陕西、新疆、山西、河南、四川等省区距凉州较远,但交通便捷,也可成为凉州的潜在客源市场。二、项目客源预测近年来,凉州区旅游行业接待
27、人次和营业收入稳步递增,旅游客源结构以国内旅客为主,旅游方式为散客与团队并重,逗留天数为0.51天,旅游动机以休闲娱乐、朝圣、度假、考察等为主,以2002年为例,2002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6万人次,如果其中有20%的旅游者前来参与沙漠探险寻奇旅游活动,每年可接待约11.2万人次。从旅游时间和市场选择趋势而言,双休日为周边地区居民提供了一至二日游的机会。以2002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凉州区接待旅游人次为例分析,接待旅游者5.01万人次,其中省内游客居多,由此可看出区域内、省内短途旅游已逐步成为游客重点选择的目标,受到社会的普遍肯定。说明随着“五一”、“十一”等中长假“黄金旅游周”的规范化和区域
28、化发展,凉州的重点客源市场的发展也逐步扩大。若潜在客源市场的30万人次有20%选择沙漠探险旅游,每年将有6万人次前来这里观光旅游。随着西部开发浪潮的高涨和我国加入WTO目标的实现,国际商业、旅游业对西部的兴趣正在增强。不少国家也把目光紧紧盯住了西部、特别是西部旅游资源这块“宝地”。“龙马文化”主题的突出也将吸引该地区的华侨远道而来,寻找天马文化的渊源。欧亚大陆桥的发展、我国铁路的提速与航空事业的日益发展,欧洲和中亚的游客将会沿着古丝绸之路东进,也将为凉州提供更广的旅游客源市场。总之,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表明,凉州区潜在客源市场开发潜力巨大。第四章项目的建设内容和期限一、规划构想:1、目的意义:根
29、据沙漠旅游区的现状,以“大力发展探险旅游”作为新时期全区旅游开发的突破口,开发“腾格里沙漠探险”旅游景区,开辟我国大陆中心地区“西部探险旅游胜地”。沙漠旅游区范围包括长城乡红水河以东腾格里沙漠、邓马营湖等旅游资源,构成了风格独特、充满挑战的沙漠风景线,能满足现代人猎奇求新心理的高品位旅游。核心景区定为长城乡境内沙漠。2、主题活动策划:组织“沿丝路古道,访西域风情”旅游探险活动。组织沙漠狩猎及野炊活动。组织沙漠骆驼队,在严格控制食物和水,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游客穿越腾格里沙漠,体验沙漠探险的滋味。滑沙、沙漠野营等娱乐活动。开展摩托车拉力赛、徒步越野赛等健身、挑战性旅游活动。3、功能划分:具体将红
30、水河以东长城乡境内沙漠划分为三个不同特色旅游区。(1)沙海风情娱乐区:位于长城乡红水河东侧,规划面积15公顷,为沙漠旅游区的第一站,彻底改变以往沙漠给人们留下的荒凉无水、没有生机的印象,开展赛船、冲浪、水上滑翔、沙浴等主要旅游项目,并围绕水面开展休闲娱乐为主题的旅游活动。景点建设:沿沙漠边缘新建长500米,宽200米的人工湖,隔阻在沙漠与生态农业之间,为人们前往沙漠景区的必经之地,命名为“跃龙潭”,取祝游人鱼越龙门、腾飞发达之意;湖周围种植芦苇等植物,湖上架索道,人们可选择游艇或索道通过水面。另新建沙浴场。(2)沙漠观光游览区:位于长城乡红水河以东,为腾格里沙漠的西北角,规划面积50公顷,充分
31、展示沙漠的博大和神奇,开展滑沙、高空滑翔、乘小飞机飞行、高空跳伞、鸵鸟赛等主要旅游项目,突出沙漠观光游览的主题。景点建设:新建滑沙场、鸵鸟养殖场、停机场等。(3)沙漠极限运动区:位于长城乡红水河以东,为腾格里沙漠的南半部分,规划面积100公顷,以惊险刺激和富有挑战的沙漠探险来吸引游客,开展沙漠自驾车越野、骑骆驼穿越沙漠、沙漠仿真战斗等主要旅游项目,主题强调生存游戏。景点建设:沿途制作导引指示牌、新建仿真战斗场。4、宣传口号:“葡萄酒乡,沙漠之窗”。利用中国葡萄酒的故乡和中国最早建立的沙漠公园,以第一和最早来吸引海外游客注意力,向其展示悠久的葡萄酒酿造历史和治沙成果。“大漠探险,挑战极限”。“大
32、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深入人心,本主题在体现大漠的平静的同时,推出生命极限运动,以的强烈的视觉反差和健康理念,吸引人们出游,感受自然。“挑战生命极限”大漠探险游即腾格里沙漠探险,是新时期旅游开发的突破口,是发展区域旅游的重点。“神奇沙漠游,浪漫西凉情”。“凉州浩翰、神秘、淳朴”。“挑战自我,大漠探险”。二、主要建设内容1、沙海风情娱乐区:开挖长500米,宽200米,深3米人工湖。计划土石方30万方,底部夯黄胶泥,铺设土工膜,并以鹅卵石封顶。四周以混凝土夯筑。设置水面索道2条,安全吊带100根。修建售票处、游客接待室。占地面积100平方米,砖混结构。修建沙浴场,沿人工湖建长500米宽100的
33、沙滩太阳浴场。修建旅游商品、快餐、饮品商店等共30间,占地面积600平方米。购置汽艇5只、摩托艇10只,水上滑翔机4只,电动船10只,龙舟5只,手划船20只。2、沙漠观光游览区:沿20米左右较高的大型沙丘修建滑沙场。购置滑沙设备20套。购置沙漠滑翔机5架。购置小型飞机1架。新建养殖规模为100只的鸵鸟养殖场。修建3级公路5公里,停机场1座。3、沙漠极限运动区:修建沙漠仿真战斗场,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设置导引指示牌50个。购置越野性小型车5辆,全球定位仪10个,无线通讯器20个。新建规模为20只的骆驼饲养场1座。4、人员培训:培训飞机驾驶人员2名,各类工作人员70名。5、周边环境绿化美化工作
34、:绿化面积达到总规划面积的30%以上。6、大门、围墙建设:预计建设总长度6000米。7、相关设施、设备及安装:做到上、下水、供暖、供电、交通、通讯等设施基本健全,购置相关的办公设施设备,购置旅游大巴车2辆。三、项目的建设期限项目建设周期为1.5年,即2003年10月至2005年4月,计划分三期进行。第一期(2003年10月至2004年3月),完成项目地形勘探、测绘及工程图纸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第二期(2004年3月至2004年9月),完成人工湖、机场、沙浴场、滑沙场、鸵鸟养殖场、人工索道、旅游接待设施修建、安全指示牌设置、相关设施设备购置等工作;第三期(2004年5月至2005年4月)完成项目
35、沿途绿化美化及人员业务素质培训工作。第五章投资概算和资金来源一、投资概算该项目预计总投资2017.4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12.4万元,购置设备189万元,绿化需投资3600万元,供电、供水和供暖等设备安装投资60万元,规划设计费10万元,人员培训费36万元,不可预见费150万元。详细预算见附表。甘肃凉州沙生可食用动植物生态园投资概算表二、资金来源申请国债资金500万元,银行贷款500万元,自筹1017.4万元。第六章项目效益评估及分析一、经济指标1、预测方法经过比较选择,本建议书选用预见性较强的旅游人次增长预测和游客人均消费增长预测结合的预测方法。计算公式:Pn=Po(1+a)n-
36、1Mn=Mo(1+b)n-1Sn=PnMnPn本区各规划期末年旅游人次Po本区各规划期初年旅游人次Mn本区各规划期末年游客人均消费额Mo本区各规划期初年游客人均消费额a规划期内旅游人次消费年增长率b规划期内游客人均消费年增长率Sn本区各规划期末年旅游直接收入2、预测发展指标根据甘肃省旅游业发展“十五”规划纲要对全省“十五”期间和20062015年国内旅游人次增长率分别确定为15%18%和8%10%,入境旅游人次增长率预测分别确定为12%15%和6%9%;鉴于凉州区“九五”期间旅游总人次年均增长率34%及“九五”初期旅游人次基数较低使增长率较高;也充分考虑到“十五”期间凉州区旅游开发将加大力度等
37、基本情况,将本景区规划期间(2005年2010年)旅游总人次的增长率分别确定为12%。凉州区“九五”期间游客人均消费在100元左右,人均消费年增长率为4.7%,鉴于国内游客收入正在不断增长和凉州旅游产品开发将拉长游客逗留时间,也考虑到入境旅游人次目前较低及规划期间必将有较大增长等情况,将本景区规划期间(2005年2010年)旅游人均消费的增长率分别确定为11%。二、经济效益分析1、旅游收入项目实施第三期后,2005年当年产生效益,旅游人数按120人,实际旅游期180天计算,预计2005年总收入736.8万元。其中:索道120人10元180天21.6万元;沙浴场120人10元180天21.6万元
38、;餐饮100人60元180天108万元;水面游乐100人50元180天90万元;滑沙100人20元180天36万元;沙漠滑翔50人50元180天45万元;飞机观光30人100元180天54万元;鸵鸟载客120人10元180天21.6万元;防真战斗场50人50180天45万元;沙漠越野40人300元180天216万元;骆驼载客100人10元180天18万元;旅游交通运输收入20万元;其他营业性收入40万元。2、成本费用(1)固定成本:A、管理费用,按收入5%计,年费用36.84万元。B、水、电、暖费(包括灌溉、绿化、用水)100万元。C、年折旧及维修费(按固定资产1461.4万元计)97.43万
39、元。折旧匀限15年。D、宣传费用,每年按10万元计算。(2)可变成本:E、人工工资,按每人每年平均1万元计,年费用72万元。F、燃油及其他,每年按60万元计算。3、营业税参考服务行业税率6%计征,年交税44.21万元。4、营业利润为316.32万元。5、投资利润率为42.93。6、投资利税率48.93。(7)盈亏平衡点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年营业额可变成本税金)100=244.27/(736.813244.21)100=43.57以上是2006年盈亏平衡计算,当盈亏平衡点43.57时,该项目产生效益。8、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出现盈余年份出现盈余当年资金偿还额/出现盈余当年收益总额=8688
40、.4/919.63=7.25(年)三、社会效益(1)项目建成后,创立了一个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模式,既巩固了西北沙区治沙成果,又充分利用了沙漠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创出了一条以生态环境来开发旅游,以旅游开发来保护环境的路子,对西北沙区沙漠生态工程建设和利用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2)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既丰富了沙漠旅游的各项接待设施和功能,又解决了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同时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四、生态效益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一个集养殖和种植沙生动植物、旅游观光、美食为一体的沙漠生态旅游区,树立一个全新的沙漠绿洲形象,增强沙区水资源涵养功能,保护沙漠生态和植被,使恶化的生态
41、环境得到有效的遏制和明显改善,为农业及周边乡镇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第七章综合评价及结论1、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旅游产业的要求及武威市凉州区旅游产业规划要求,具有较高的旅游观光和美食价值,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2、本项目充分利用现有沙漠资源,丰富了凉州旅游的特色,解决了凉州区无参与性、互动性旅游项目的问题,实现了以生态建设服务旅游接待,以旅游推进环境保护的目的,将有利地带动全区旅游业的共同发展。3、本项目具有较好的开发价值和开发前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突出。建议有关部门及单位,切实加强对项目实施的协调与领导,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并鼓励和动员全社会
42、力量参与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力争使本项目早实施、早见效。六、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第二章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一、旅游资源概况根据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和国家旅游局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申请评定报告等规范中的分类标准和旅游资源调查和文献资料,经调查,凉州区城东沙漠生态旅游区旅游资源拥有分类标准中 5大类中的 10个类型 49项。1、自然资源(共1个)腾格里沙漠2、人文资源(共48个)旅游景区(点)类(共12个)高沟堡古城遗址、长城遗址、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沙产业实验室、沙漠公园、莫高旅游度假村、兰墩滩原种场、威龙葡萄庄园、凉州区林业种苗基地、皇台葡萄基
43、地、邓马营湖、黄羊绿色食品城。民俗文化类(共6个)狮子舞、社火、元宵灯会、凉州贤孝、河西宝卷、半台小戏。主要名优土特产(共20种)莫高、皇台、威龙系列葡萄酒、黄羊面粉、葡萄、糯玉米、西瓜、梨、杏、桃、苹果、无壳瓜籽、羊羔肉、沙米粉、沙葱、沙枣、梨枣、黑瓜子、啤酒大麦、锅盔。主要沙生动植物(共10种)沙狐、野兔、沙鸡、黄羊、沙蝎、黄毛菜籽、沙盖、锁阳、骆驼草、沙冰草。凉州区旅游资源调查与分类一览表(表21)一级编码大类二级编码基本类型主要景区及景物名称(及数量)1地文景观109沙(砾石)地风景腾格里沙漠4古迹与建筑类404古城和古城遗址高沟堡古城遗址405长城长城遗址5消闲求知健身503动物园神
44、州荒漠野生动物园504植物园钱学森沙产业中心实验室基地505公园沙漠公园6购物类602庙会社火604特产主要名土特产20种,主要沙生动植物10余种7产业类701农林渔牧场莫高旅游度假村、省兰墩滩原种场、凉州区林业种苗基地、威龙葡萄庄园、皇台葡萄基地、邓马营湖702工业黄羊绿色食品城二、旅游资源评价本区旅游资源基本特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旅游资源多样化城东沙漠旅游区主要旅游资源目前所统计拥有分类标准中5大类的旅游资源;其中:拥有地文景观1个类型,古迹建筑2个类型,消闲求知3个类型,购物2个类型,产业2个类型。总计10个类型,占旅游分类中77个类型的12.99%。总计,自然旅游资源1个,人文旅
45、游资源有48个。其中最典型的旅游资源是沙漠旅游景观。(2)独特珍贵旅游资源居多该区既拥有在国内旅游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旅游景区沙漠公园和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还有在全省和西北地区占重要地位的旅游资源:绿洲观光农业、保存较完好的长城、沙漠地貌与沙生动植物景观。(3)旅游资源地域组合良好全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点为组团性分散格局,景区景点呈现出以主要道路凉古路为轴线的密集地段性,而且沿线向两翼不断延伸出次一级旅游资源线。(4)开发程度低、开发潜力大、发展前景广阔本区旅游资源中人文与自然资源均有优势,季节影响互补的优势,适宜进行规模性开发。第三章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一、客源市场的现状及趋势(1)旅游客源特征从全区的旅游状况来看,近年来国内旅游出现了迅速发展的趋势,旅游者数量成倍增长。2005年达130万人次,较2001年增长了40%。从凉州区辖区内旅行社经营国内旅游和景点接待的情况看,旅行社自组团人数初具规模,外出多日游的城市居民较多,2004年就有数千人次,而近途一日游的居民组团旅游却较少,大部分为自主旅游,据不完全统计,年出游人数可达60万人次。仅就通过旅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