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语文必须掌握基本基础知识.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168997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须掌握基本基础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必须掌握基本基础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必须掌握基本基础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必须掌握基本基础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必须掌握基本基础知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中语文应考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默认分类 2009-10-15 08:20:14 阅读10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基本常识1、文学常识:作家(作家字、号、身世)作品(作品名称、名句、体例、评价)流派与并称(流派主张、风格、代表人、代表作、评价)2、文体常识:(参考一分也不能少P152)A、历史散文:史记、战国策等B、诸子散文:孟子、荀子等C、议论文体:论、说、辩、原、寓言D、杂记文体:记、志、笔记体E、应用文体:序、赠序、跋、书、疏、表、策、告谕、诏令、檄文、移文、铭、墓志铭、碑记、碑文、祭文3、文化常识:主要掌握古代称谓、年龄、科举、纪时纪年法、特殊地名、节日、合称、并称等。4、默写

2、文言名篇:三种版本交叉背诵的篇目为:师说、饮酒、琵琶行(第二段)、梦游天姥吟留别、项脊轩志(第一段)、六国论。一定要注意不能出现多字、漏字、改字的现象,一定不能出现错别字,要知道有一个字错了,整个1分就没有了,前功尽弃。二、基础知识1、字:语音错别字2、词:1、词性(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实),副介连助叹(虚)2、色彩:A、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B、语体色彩:口头语、书面语。3、成语3、词组(短语):主谓、并列、偏正、动宾、动补4、句:、单句语法成分:主谓宾(主干成分),定状补(附加成分) 、单句句式:A、按语气分: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B、按动作方向分:主动句、被动句C、按长短

3、分:长句、短句D、按运用灵活性分:整句、散句( 长句(单句、复句、多重复句):附加成分较多,可以把事物间的逻辑关系清楚地表达出来,可起到精确、严谨、细微的修辞作用。 短句:附加成分或联合成分较少,组织结构简单,可以起到简洁、明快、干净、有力的修辞作用。注意:叙述事实多用短句,论述事例,多用长句。一般情况下应少用长句,多用短句。 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一对或一组结构相同或相近的句子。形式整齐,声音和谐,节奏鲜明。作用:加强语势、强调语义,适于表达丰富的情感、缜密的思想,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散句:自由活泼,富于变化作用:可以取得明快、生动的修辞效果。注意:一般情况下,整句和散句交错运用,

4、有时候比单纯用整句或散句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给人以起伏变化,错落有致的感觉,可使文意表达得清楚有力。)(3)、复句:并列(又又,不是而是)递进(尚且何况,甚至,更)选择(与其不如,宁可也不,不是就是)转折(固然但,其实,尽管却)因果(既然就,以致)条件(只有才,除非才,无论都,尽管也)假设(即使也,纵然也,哪怕也)5、修辞(12种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深入浅出,生动形象比拟表意丰富,富有情趣借代婉转曲折,生动活泼夸张感情强烈,增强联想对偶表意凝练,有音乐美排比加强语势,长于抒情设问引人注意, 发人深思反问突出强调, 加强语气(9)反复回环往复, 强化语气(10)对比好的更好,坏的更坏(11)反语含

5、蓄委婉,幽默风趣(12)引用论据充分,强化观点三、现代文阅读知识1、说明文(A、准确把握说明中心B、理清说明的顺序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C、分析说明的方法a下定义说明 b举例说明 c引用说明 d分类说明 e图表说明 f数字说明 g比较说明)2、议论文(A、把握论点B、分析论点展开的过程C、把握作者的论证思路(1)、议论文的结构: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2)、本论的结构:a总分式b并列式 c递进式 e对照式 (3)、分析论证方法:a理证法、例证法、引证法、对比法、类比法、喻证法、反正法、归谬法、引申论证法)3、散文(、散文的种类:A、写人记事散文B、写景抒情

6、散文C、托物言志散文D、寓理于事的散文线索:物、事、人、情、时、地明线和暗线,单线和复线)4、表达方式(记叙、描写人物描写: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肖像描写;环境(自然与社会)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远近高低结合、色彩声音味道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白描与细描、概括描写与细节描写、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事抒情、寓理于事、议论、说明)5、表现手法(卒章显志、以小见大、欲扬先抑、照应、赋陈、比兴、用典、渲染、象征、联想、想象、衬托、烘托)6、“重要的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一是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语境义;二是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指代义;三是

7、理解词语在文中的隐含义。(修辞型、指代型、概括型)7、“重要的词语”在文中的作用(解释含义、分析表达效果)8、“重要的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重要的句子通常是指:表明文章主旨或表现作者观点的句子;内涵比较丰富,表达比较形象或比较含蓄的句子;表现记叙线索和作品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结构复杂,较难理解的语句。(考含义重在解释,考作用要从内容与结构上来回答,要特别注意开头句、过渡句、结尾句的作用)9、整体阅读,圈画重点词句、理解文章结构脉落(要注意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选择题要明确范围,认真筛选,仔细比对、慎重下手10、读写结合题:(知识梳理型、措施建议型、鉴赏评价型、是非评价型、列举印证型、联

8、想(感悟)仿写型、图画评述型)四、诗歌阅读知识1、分类(1)、按体裁(形式)划分:(2)、按题材(内容)划分:(1)边塞诗(A、塑造守边将士的英雄形象,赞颂将士英勇作战,保家卫国,以大义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以雄浑的笔墨描写边塞风光,抒写自己报国立功的壮志和宽广胸怀、借征战之事表现征夫对故乡、亲人或心上人的思念,控诉战争痛苦,对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予以辛辣的讽刺与委婉的劝谏。)(2)咏史(怀古)诗(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表达情感。A、称颂、仰慕英雄,寄托哀思B、感慨兴衰,托古讽今 C、自比自况,怀才不遇)(3)写景诗(、对大自然的热爱,向往自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表达爱情、乡愁

9、、惜春、伤春、闲适、闺怨等。)(4)田园(山水田园)诗(诗人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和自己遗世独立的高蹈情怀。)(5)送别诗(借助山水景物表达离愁别绪,表达自己的依依惜别的深情,它常常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或表达依依不舍,或表达别后的思念。风格大致上有三种:一是慷慨悲壮型,如“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二是儿女情长型,如“执手相看泪限,意无语凝咽”;三是一往情深型,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6)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往往是借物咏怀,托物言志。它们或体现诗人的闲情逸致,或表达诗人的宛转思绪,或抒发诗人对美

10、好事物及幸福生活的向往。)爱情婚姻诗、评诗题画诗等2、艺术手法(1)表达方式: A、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寓理于景、托物言志直抒胸臆、借古讽今)B、描写(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动衬静、明暗相衬、乐景写哀、哀景写乐、远近、上下、实写和虚写,白描和工笔、点面结合)C、记叙(赋)、议论、问答、说明,叙议结合(先记叙后议论)(2)表现手法:象征、用典、比兴、联想想象、衬托映衬反衬衬托烘托、渲染、化用、虚实结合、正侧结合、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以少胜多、以小见大、以乐写哀(3)修辞手法: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反复、反语等等。(4)篇章结构:层层深入、呼应(首尾呼应)

11、、先总后分、先分后总、详略得当、过渡(巧妙过渡)、铺垫、伏笔(前段为后段埋下线索) 、画龙点睛、卒章显志(篇末点题)(5)语言特点:清新自然、平淡质朴、简洁明快、浓墨重彩、诗情画意、含蓄隽永、清新雅致、形象生动(6)流派风格:现实意义、浪漫意义;豪放派、婉约派;山水派、田园派、边塞派;沉郁顿挫(杜甫)、豪放飘逸(李白)、质朴刚健、清新俊逸、诗中有画(王维)、平淡自然(陶渊明)、隽永含蓄、阴柔婉约、哀怨凄婉等等。(7)描写角度:描写景物的角度:仰视、俯视、平视、远看、近观等。描写范围的角度:形状、声音、色彩(绘形、绘声、绘色)等。用笔的角度:正面与侧面,繁笔与简笔、动与静、点和面等。3、使用频率

12、较高的词(1)、意象: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诗人用来兴寄思想感情的物、景、事)。(2)、意境:是指诗人的思想感情与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3)、用来概括思想感情的词: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4)、用来概括艺术作用的词: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语言浅近,主旨深远)、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意在言外(言在此而意在彼,富有言外之意)、含蓄蕴藉(语言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等等。4、应试策略:(1)、要读题,要读人,学会利用已有的信息,如利用标题、注释、作者

13、生平经历和题干的提示等。(2)、分析词义、分析句义、分析意境、分析形象、分析写法。(3)、掌握正确的鉴赏流程:诗是由意象构成意境,再由意境体现诗情的。意象是诗的基础,意境是诗的画面,诗情是诗的内涵。鉴赏一首诗必须从意象着手分析意境,再由意境感悟诗情。“意象意境诗情”是鉴赏古诗从局部到整体的合理流程,不可倒置。鉴赏程式一: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鉴赏程式二:这首诗写了什么什么人(包括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作者)?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写了什么“物”“景”?抒发了什么“志”“情”?怎样写运

14、用了什么手法来写这些“物”“景”?为什么这样写运用这种手法写这些“物”“景”,对抒发这种“情”“志”有什么作用(效果)?(4)、想象描写题:应抓住主要意象、动词和形容词来进行合理的想象,进行恰当地描写。(5)、简答题中“含义是什么”、“寓意是什么”、“蕴涵着什么”一类的题目很多,要求回答时在理解文章“表”义时,必须由“表”及“里”,深刻理解其内涵。“内涵”的把握,在现代文中一般从文章的主旨出发考虑;古诗文中一般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去考虑。 五、文言文阅读知识(一)、解释常见文言词语1、文言实词:高考试卷中的解释文言实词,无非是经典课文中的常见文言实词搬个家。实词的复习可以结合以前所考过的试卷。

15、2、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则、以、乃、于、者、因、也、乎、焉、与、何、为、若、且、所。3、通假字:4、古今异义5、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分类翻译方法例子名词动用前加动词一狼洞其中(打洞)前加介词后加动词驴不胜怒,蹄之(用蹄子踢)另外动词替换舍于其址(盖房子)名词作状语表形状像一样其一犬坐于前(像犬一样)表态度像对待一样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一样)表方位在,从,向孔子东游(向东)表时间每,在岁赋其二(每年)表工具用,乘辇来于秦(乘车)表处所在相如廷叱之(在朝廷上)形容词作动词状语对译法敌人远我(远离)补语对译法火尚足以明也(照明)动词替换法私我也(偏爱)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的名词劳师以袭远(远方的

16、国家)使动名词使动使成为什么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使成为王)动词使动让做什么臣活之(使活下来)形容词使动使变得怎样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使变得愚蠢)意动名词意动把当作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形容词意动认为怎样成以其小,劣之(认为不好)(二)、识别常见文言句式1、判断句(可译为:(不)是)常见形式:者也;乃(为、则、是);否定判断句非也2、被动句(可译为:被)常见形式:见(于);见于;为;为所;被;无标志的他动词3、省略句(省主语、省谓语、省宾语、省介词宾语、省介词)4、倒装句(1)宾语前置常见形式: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介宾前置;以“之”“是”为提宾标志的前

17、置(2)定语后置常见形式:中心词+(之)+定语+(者);中心词+数量词(3)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常见形式:谓语动词+于(以、乎)(4)主谓倒装(强调谓语如:甚矣,汝之不惠。)5、固定句式1) 诚则:如果那么(就)。2) 乃尔:居然如此,竟然如此,这样。3)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4) 庶几:或许,可能;差不多;但愿,希望。5) 虽然:虽然如此,(但),即使如此。6) 所谓:所说的,所认为。7) 所以:的原因,之所以,为什么;用来的方法,用来的东西,是用来的,用来的地方,用来的人(事),靠它来的。8) 往往:处处,到处;常常。9) 唯是:只。10) 未尝:从来没有。11) 毋

18、宁,无宁:宁肯,宁愿;莫不是,不是。12) 无所:没有什么人(或物),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地方,没有什么办法,没有条件。13) 无以:没有用来的东西、办法,没有什么用来,没有办法;不能,无法。14) 相与:互相,相互,彼此;同你;一起,共同;相处,相交。15) 向使:假如,如果。16) 以故:因为所以。17) 以为:认为是,把当作;让作,任用为;用做,把作(为)。18) 以至于:一直到;结果。(至于:到了,一直到;竟至于,结果。)19) 有所:有的人(或物),有什么;有的地方,有的原因,有的办法。20) 有以:有条件,有办法,有机会,能够。21) 于是:这时候,在这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这个原因

19、。22) 之谓:叫做,就是,才算;这就叫做;就是,说的就是。23) 奈何?:怎么办?为什么?24) 如何?,奈何?:拿怎么样(办)呢?25) 孰与?:与相比,哪个?26) 安乎?:怎么呢?27) 独耶?:难道吗?28) 何为?:为什么?29) 何哉?:怎么能呢?30) 何为?:为什么呢?31) 何之有?:有什么呢?32) 独哉?:难道吗?33) 何其也!:怎么那么啊!34) 直耳!:只不过罢了!35) 无乃乎?:恐怕吧?36) 得无乎?:该不是吧?37) 其其也?:是还是呢?(三)、用汉语翻译文言句这实际上是对考生综合运用文言文能力的考察,既有对实词的考察,也有对虚词的考察;既有对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的考察,又有对文言特殊句式的考察,同时也考察考生运用现代汉语组织语言的能力。信、达、雅保留、对换、删省、增补、调整、意会切记高考按点给分,先要判断一下所给句子中哪些词语和句法结构会是给分点。(四)、文言文的理解(略)16 / 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