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电大学货币银行学本科第一次网上活动文本2021年10月14日月14日网上讨论主题(请大家答复 杨晓焱发帖时间:2021-10-14 19:18:131、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说科学地划分货币层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什么是纸币本位制?其有何特点?应如何正确理解目前我国的“一国三币制度? 3、 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与日常生活和道德标准里的“信用,有没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 RE:10月14日网上讨论主题09春工商管理吴姗姗答复讨论1 吴姗姗发帖时间:2021-10-14 19:38:01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是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强弱。流动性程度不同的金融资产在流通中周转的便利程
2、度不同,从而对商品流通和各种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所以,按流动性强弱对不同形式 、不同特性的货币划分不同的层次,对科学地分析货币流通状况,正确地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及时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RE:10月14日网上讨论主题(请大家答复 甘胜欢发帖时间:2021-10-14 19:38:221、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是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强弱。流动性程度不同的金融资产在流通中周转的便利程度不同,从而对商品流通和各种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所以,按流动性强弱对不同形式、不同特性的货币划分不同的层次,对科学地分析货币流通状况,正确地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及时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具有
3、非常重要的意义。 2、纸币本位制,亦称“自由本位制。以国家发行的纸币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其特点是国家不规定纸币的含金量,也不允许纸币与金银兑换,纸币作为主币流通,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3、道德范畴中的“信用指的是诚信,是经济主体通过老实履行自己承诺而取得他人的信任。 从经济意义上看,信用的含义就转化和延伸为以借贷为特征的经济行为,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表达着特定的经济关系。它既区别于一般商品货币交换的价值运动形式,又区别于财政分配等其他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是不发生所有权变化的价值单方面的暂时让渡或转移。 这两个范畴的信用密切相关。诚信是交易、支付和借贷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根底。借贷活动是以
4、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而且贷者之所以贷出,是因为有权取得利息,借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为承当了支付利息的义务。如果没有当事人之间的最根本的信任,就不会发生借贷活动。诚信是借贷活动的根底。如果失信成为信用行为中的主导方面,借贷活动就会萎缩甚至中断。而借贷活动的开展,使得经济活动参与者日益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进而使诚信成为经济生活的重要准那么之一。 RE:10月14日网上讨论主题(请大家答复 甘胜欢发帖时间:2021-10-14 19:40:331、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是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强弱。流动性程度不同的金融资产在流通中周转的便利程度不同,从而对商品流通和各种经济活动的影响
5、程度也就不同。所以,按流动性强弱对不同形式、不同特性的货币划分不同的层次,对科学地分析货币流通状况,正确地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及时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所谓纸币本位制,是指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以纸币为代表的国家信用货币,由政府赋予无限法偿能力并强制流通的货币制度。其主要特点有: 纸币本位币是以国家信用为根底的信用货币; 纸币本位制不规定含金量,不能兑换黄金,不建立准备制度,只是流通中的价值符号; 纸币本位制通过银行信贷程序发行和回笼货币; 纸币本位币是没有内在价值的价值符号,不能自发适应经济运行的需要。 纸币本位制下的存款货币、电子货币流通广泛开展,现金货币流通日趋缩小
6、。 纸币本位制下会出现“良币驱逐劣币现象。但中国的“一国三币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智慧创造,不是三种货币在同一个市场上流通,因此不会产生“良币驱逐劣币的现象。 3、道德范畴中的“信用指的是诚信,是经济主体通过老实履行自己承诺而取得他人的信任。 从经济意义上看,信用的含义就转化和延伸为以借贷为特征的经济行为,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表达着特定的经济关系。它既区别于一般商品货币交换的价值运动形式,又区别于财政分配等其他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是不发生所有权变化的价值单方面的暂时让渡或转移。 这两个范畴的信用密切相关。诚信是交易、支付和借贷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根底。借贷活动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
7、取得;而且贷者之所以贷出,是因为有权取得利息,借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为承当了支付利息的义务。如果没有当事人之间的最根本的信任,就不会发生借贷活动。诚信是借贷活动的根底。如果失信成为信用行为中的主导方面,借贷活动就会萎缩甚至中断。而借贷活动的开展,使得经济活动参与者日益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进而使诚信成为经济生活的重要准那么之一。 RE:10月14日网上讨论主题09春工商管理吴姗姗答复讨论2 吴姗姗发帖时间:2021-10-14 19:42:27所谓纸币本位制,是指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以纸币为代表的国家信用货币,由政府赋予无限法偿能力并强制流通的货币制度。其主要特点有: 纸币本位币是以国家信用
8、为根底的信用货币; 纸币本位制不规定含金量,不能兑换黄金,不建立准备制度,只是流通中的价值符号; 纸币本位制通过银行信贷程序发行和回笼货币; 纸币本位币是没有内在价值的价值符号,不能自发适应经济运行的需要。 纸币本位制下的存款货币、电子货币流通广泛开展,现金货币流通日趋缩小。 纸币本位制下会出现“良币驱逐劣币现象。但中国的“一国三币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智慧创造,不是三种货币在同一个市场上流通,因此不会产生“良币驱逐劣币的现象。 Re: 10月14日网上讨论主题(请大家答复 伏广海发帖时间:2021-10-14 19:43:25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是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强弱。流动性程度不同的金融资产
9、在流通中周转的便利程度不同,从而对商品流通和各种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所以,按流动性强弱对不同形式 、不同特性的货币划分不同的层次,对科学地分析货币流通状况,正确地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及时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RE:10月14日网上讨论主题(请大家答复 姚海棠发帖时间:2021-10-14 19:44:441、答: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是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强弱。流动性程度不同的金融资产在流通中周转的便利程度不同,从而对商品流通和各种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所以,按流动性强弱对不同形式 、不同特性的货币划分不同的层次,对科学地分析货币流通状况,正确地制定、实施货币政策,
10、及时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答:所谓纸币本位制,是指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以纸币为代表的国家信用货币,由政府赋予无限法偿能力并强制流通的货币制度。其主要特点有: 纸币本位币是以国家信用为根底的信用货币; 纸币本位制不规定含金量,不能兑换黄金,不建立准备制度,只是流通中的价值符号; 纸币本位制通过银行信贷程序发行和回笼货币; 纸币本位币是没有内在价值的价值符号,不能自发适应经济运行的需要。 纸币本位制下的存款货币、电子货币流通广泛开展,现金货币流通日趋缩小。 纸币本位制下会出现“良币驱逐劣币现象。但中国的“一国三币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智慧创造,不是三种货币在同一个市场上流通,因
11、此不会产生“良币驱逐劣币的现象。 3、答:“信用是长时间积极的信用和诚信度。信用是难得易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一事的言行而失掉。 有一定的关系,经济学上的信用在金融系统建立有信用档案,意义上的信用可以进行量化,日常生活上的信用靠道德标准。 09春工商管理本科 姚海棠0932001202667 Re: 10月14日网上讨论主题(请大家答复 伏广海发帖时间:2021-10-14 19:45:51所谓纸币本位制,是指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以纸币为代表的国家信用货币,由政府赋予无限法偿能力并强制流通的货币制度。其主要特点有: 纸币本位币是以国家信用为根底的信用货币; 纸币本位制不规定
12、含金量,不能兑换黄金,不建立准备制度,只是流通中的价值符号; 纸币本位制通过银行信贷程序发行和回笼货币; 纸币本位币是没有内在价值的价值符号,不能自发适应经济运行的需要。 纸币本位制下的存款货币、电子货币流通广泛开展,现金货币流通日趋缩小。 纸币本位制下会出现“良币驱逐劣币现象。但中国的“一国三币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智慧创造,不是三种货币在同一个市场上流通,因此不会产生“良币驱逐劣币的现象。 欢送 朱明凤 : 搜索 : 刷新 : 参与的主帖 朱明凤发帖时间:2021-10-14 19:46:37各国划分货币层次的标准和依据是货币的流动性,根据流动性的不同被划分为不同层次。由于金融创新,信用工具层
13、出不穷,各种信用工具的流动性在不断地变化,货币层次的划分只能相对准确。 各国货币层次划分既有相同点也有区别。相同点在于货币层次的划分的标准都是流动性,根据货币流动性的强弱的变化,货币的范围也由大到小:区别在于每个国家的货币层次包含的具体内容不同,金融制度越兴旺,金融产品越丰富,货币层次越多,金融创新的速度越快,货币层次修订的速度也越快 我国中央银行从1994年开始对货币量划分层次,目前我国货币划分为三个层次,即MO、 M1、M2.。M0是指流通中的现金,M1是指MO加上可开的支票进行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M2是指M1加上准货币 RE:10月14日网上讨论主题(请大家答复 徐锋发帖时间:2021-
14、10-14 19:47:191.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是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强弱。流动性程度不同的金融资产在流通中周转的便利程度不同,从而对商品流通和各种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所以,按流动性强弱对不同形式 、不同特性的货币划分不同的层次,对科学地分析货币流通状况,正确地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及时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所谓纸币本位制,是指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以纸币为代表的国家信用货币,由政府赋予无限法偿能力并强制流通的货币制度。其主要特点有: 纸币本位币是以国家信用为根底的信用货币; 纸币本位制不规定含金量,不能兑换黄金,不建立准备制度,只是流通中的价值符号; 纸币本位制
15、通过银行信贷程序发行和回笼货币; 纸币本位币是没有内在价值的价值符号,不能自发适应经济运行的需要。 纸币本位制下的存款货币、电子货币流通广泛开展,现金货币流通日趋缩小。 纸币本位制下会出现“良币驱逐劣币现象。但中国的“一国三币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智慧创造,不是三种货币在同一个市场上流通,因此不会产生“良币驱逐劣币的现象。 3.道德范畴中的“信用指的是诚信,是经济主体通过老实履行自己承诺而取得他人的信任。 从经济意义上看,信用的含义就转化和延伸为以借贷为特征的经济行为,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表达着特定的经济关系。它既区别于一般商品货币交换的价值运动形式,又区别于财政分配等其他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是
16、不发生所有权变化的价值单方面的暂时让渡或转移。 这两个范畴的信用密切相关。诚信是交易、支付和借贷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根底。借贷活动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而且贷者之所以贷出,是因为有权取得利息,借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为承当了支付利息的义务。如果没有当事人之间的最根本的信任,就不会发生借贷活动。诚信是借贷活动的根底。如果失信成为信用行为中的主导方面,借贷活动就会萎缩甚至中断。而借贷活动的开展,使得经济活动参与者日益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进而使诚信成为经济生活的重要准那么之一。 RE:10月14日网上讨论主题(请大家答复 郭俊发帖时间:2021-10-14 19:47:571答案
17、要点: 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是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强弱。流动性程度不同的金融资产在流通中周转的便利程度不同,从而对商品流通和各种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所以,按流动性强弱对不同形式 、不同特性的货币划分不同的层次,对科学地分析货币流通状况,正确地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及时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答案要点:所谓纸币本位制,是指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以纸币为代表的国家信用货币,由政府赋予无限法偿能力并强制流通的货币制度。其主要特点有: 纸币本位币是以国家信用为根底的信用货币; 纸币本位制不规定含金量,不能兑换黄金,不建立准备制度,只是流通中的价值符号; 纸币本位制通过银行信贷程序
18、发行和回笼货币; 纸币本位币是没有内在价值的价值符号,不能自发适应经济运行的需要。 纸币本位制下的存款货币、电子货币流通广泛开展,现金货币流通日趋缩小。 纸币本位制下会出现“良币驱逐劣币现象。但中国的“一国三币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智慧创造,不是三种货币在同一个市场上流通,因此不会产生“良币驱逐劣币。的现象。 3答:道德范畴中的“信用指的是诚信,是经济主体通过老实履行自己承诺而取得他人的信任。 从经济意义上看,信用的含义就转化和延伸为以借贷为特征的经济行为,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表达着特定的经济关系。它既区别于一般商品货币交换的价值运动形式,又区别于财政分配等其他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是不发生所有权
19、变化的价值单方面的暂时让渡或转移。 这两个范畴的信用密切相关。诚信是交易、支付和借贷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根底。借贷活动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而且贷者之所以贷出,是因为有权取得利息,借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为承当了支付利息的义务。如果没有当事人之间的最根本的信任,就不会发生借贷活动。诚信是借贷活动的根底。如果失信成为信用行为中的主导方面,借贷活动就会萎缩甚至中断。而借贷活动的开展,使得经济活动参与者日益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进而使诚信成为经济生活的重要准那么之一。 09春工商管理本科郭俊未婚 0932001202656 RE:10月14日网上讨论主题09春工商管理吴姗姗答复讨论
20、2 吴姗姗发帖时间:2021-10-14 19:49:343答:道德范畴中的“信用指的是诚信,是经济主体通过老实履行自己承诺而取得他人的信任。 从经济意义上看,信用的含义就转化和延伸为以借贷为特征的经济行为,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表达着特定的经济关系。它既区别于一般商品货币交换的价值运动形式,又区别于财政分配等其他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是不发生所有权变化的价值单方面的暂时让渡或转移。 这两个范畴的信用密切相关。诚信是交易、支付和借贷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根底。借贷活动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而且贷者之所以贷出,是因为有权取得利息,借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为承当了支付利息的义务。如
21、果没有当事人之间的最根本的信任,就不会发生借贷活动。诚信是借贷活动的根底。如果失信成为信用行为中的主导方面,借贷活动就会萎缩甚至中断。而借贷活动的开展,使得经济活动参与者日益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进而使诚信成为经济生活的重要准那么之一。 Re: 10月14日网上讨论主题(请大家答复 伏广海发帖时间:2021-10-14 19:49:43道德范畴中的“信用指的是诚信,是经济主体通过老实履行自己承诺而取得他人的信任。 从经济意义上看,信用的含义就转化和延伸为以借贷为特征的经济行为,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表达着特定的经济关系。它既区别于一般商品货币交换的价值运动形式,又区别于财政分配等其他特殊的价值运
22、动形式,是不发生所有权变化的价值单方面的暂时让渡或转移。 这两个范畴的信用密切相关。诚信是交易、支付和借贷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根底。借贷活动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而且贷者之所以贷出,是因为有权取得利息,借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为承当了支付利息的义务。如果没有当事人之间的最根本的信任,就不会发生借贷活动。诚信是借贷活动的根底。如果失信成为信用行为中的主导方面,借贷活动就会萎缩甚至中断。而借贷活动的开展,使得经济活动参与者日益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进而使诚信成为经济生活的重要准那么之一。 RE:10月14日网上讨论主题09春工商管理吴姗姗答复讨论123 吴姗姗发帖时间:2021-
23、10-14 19:51:191、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是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强弱。流动性程度不同的金融资产在流通中周转的便利程度不同,从而对商品流通和各种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所以,按流动性强弱对不同形式、不同特性的货币划分不同的层次,对科学地分析货币流通状况,正确地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及时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所谓纸币本位制,是指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以纸币为代表的国家信用货币,由政府赋予无限法偿能力并强制流通的货币制度。其主要特点有: 纸币本位币是以国家信用为根底的信用货币; 纸币本位制不规定含金量,不能兑换黄金,不建立准备制度,只是流通中的价值符号; 纸币本位制通
24、过银行信贷程序发行和回笼货币; 纸币本位币是没有内在价值的价值符号,不能自发适应经济运行的需要。 纸币本位制下的存款货币、电子货币流通广泛开展,现金货币流通日趋缩小。 纸币本位制下会出现“良币驱逐劣币现象。但中国的“一国三币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智慧创造,不是三种货币在同一个市场上流通,因此不会产生“良币驱逐劣币的现象。 3、道德范畴中的“信用指的是诚信,是经济主体通过老实履行自己承诺而取得他人的信任。 从经济意义上看,信用的含义就转化和延伸为以借贷为特征的经济行为,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表达着特定的经济关系。它既区别于一般商品货币交换的价值运动形式,又区别于财政分配等其他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是不
25、发生所有权变化的价值单方面的暂时让渡或转移。 这两个范畴的信用密切相关。诚信是交易、支付和借贷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根底。借贷活动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而且贷者之所以贷出,是因为有权取得利息,借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为承当了支付利息的义务。如果没有当事人之间的最根本的信任,就不会发生借贷活动。诚信是借贷活动的根底。如果失信成为信用行为中的主导方面,借贷活动就会萎缩甚至中断。而借贷活动的开展,使得经济活动参与者日益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进而使诚信成为经济生活的重要准那么之一。 RE:10月14日网上讨论主题(请大家答复 刘洁发帖时间:2021-10-14 19:51:541、划分
26、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是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强弱。所谓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能够及时转变为现实购置力,而使持有人不蒙受损失的能力。流动性程度不同的金融资产在流通中周转的便利程度不同,从而对商品流通和各种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所以,按流动性强弱对不同形式 、不同特性的货币划分不同的层次,是科学计算货币数量、客观分析货币流通状况。正确地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及时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所谓纸币本位制,是指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以纸币为代表的国家信用货币,由政府赋予无限法偿能力并强制流通的货币制度。其主要特点有: 纸币本位币是以国家信用为根底的信用货币; 纸币本位制不规定含金量,不能兑
27、换黄金,不建立准备制度,只是流通中的价值符号; 纸币本位制通过银行信贷程序发行和回笼货币; 纸币本位币是没有内在价值的价值符号,不能自发适应经济运行的需要。 纸币本位制下的存款货币、电子货币流通广泛开展,现金货币流通日趋缩小。 纸币本位制下会出现“良币驱逐劣币现象。但中国的“一国三币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智慧创造,不是三种货币在同一个市场上流通,因此不会产生“良币驱逐劣币的现象。 3、有关系的,道德范畴中的“信用指的是诚信,它实际上是指 “信守诺言的一种道德品质。 是经济主体通过老实履行自己承诺而取得他人的信任。 从经济意义上看,信用的含义就转化和延伸为以借贷为特征的经济行为,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
28、,表达着特定的经济关系。它既区别于一般商品货币交换的价值运动形式,又区别于财政分配等其他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是不发生所有权变化的价值单方面的暂时让渡或转移。 这两个范畴的信用密切相关。诚信是交易、支付和借贷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根底。借贷活动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而且贷者之所以贷出,是因为有权取得利息,借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为承当了支付利息的义务。如果没有当事人之间的最根本的信任,就不会发生借贷活动。诚信是借贷活动的根底。如果失信成为信用行为中的主导方面,借贷活动就会萎缩甚至中断。而借贷活动的开展,使得经济活动参与者日益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进而使诚信成为经济生活的重要准那么
29、之一。 在一个信用体制健全的国家中,人的各种行为都会影响到个人的信用度,比方坐车逃票,这种行为就可能会造成个人无法获得银行贷款。 RE:10月14日网上讨论主题(请大家答复 陈丽发帖时间:2021-10-14 20:47:2309春会计本专业,陈丽,答题如下: 1、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说科学地划分货币层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答:1货币层次划分是指将流通中的各种货币形式按不同的统计口径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各国中央银行在对货币划分层次时,都以流动性作为划分的依据和标准,根据流动性的不同货币被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由于金融创新,信用工具层出不穷,各种信用工具的流动性在不断地变化,货币层次的划
30、分只能相对准确。 各国货币层次的划分既有相同点也有区别。相同点在于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都是流动性,根据货币流动性由强到弱的变化,货币的范围也由小到大;区别在于每个国家货币层次包含的具体内容不同,金融制度越兴旺,金融产品越丰富,货币层次越多,金融创新速度越快,货币层次修订的速度也越快。 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口径,一般情况下,货币层次可作如下划分: 现钞M0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钞,即居民手中的现钞和企业单位的备用金; 狭义货币M1是指由现钞M0加上商业银行活期存款构成; 广义货币M2是指由狭义货币M1加准货币构成。 我国中央银行从1994年开始划分货币层次,并按照货币层次进行货币量统计。目前我
31、国货币划分为三个层次,具体内容如下: M0=流通中现金 M1=M0+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款 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证券公司的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 2科学地划分货币层次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央银行之所以将货币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分别统计货币量是由当代信用货币的构成特点和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需要决定的。当代信用货币是由现金和存款货币构成的。各种存款都代表了一定的购置力,都是信用货币的构成局部。但是将它们不加区别地计算在一起也不妥当,因为它们在购置能力上是有区别的。现金和活期存款可以直接用于交易支付,其他存款要成为现实的购置力还必须经过必要的手续,而且中央银行对现金、活期存款和其他存款
32、的控制和影响能力也不同。中央银行在进行货币量统计时,既要考虑货币量统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同时又要兼顾调控货币量的需要,因此,对货币量进行统计分析就要划分层次。 2、什么是纸币本位制?其有何特点?应如何正确理解目前我国的“一国三币制度? 答:1纸币本位制,亦称“自由本位制。以国家发行的纸币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其特点是国家不规定纸币的含金量,也不允许纸币与金银兑换,纸币作为主币流通,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同时,国家也发行少量金属铸币作为辅币流通,但辅币价值勤与用以铸造它的金属商品价值无关。由于发行纸币是国家的特权,在中央银行国有化之后,国家便委托中央银行发行纸币。中央银行发行纸币的方式是通过信
33、贷程序进行的,所以纸币实际上是一种信用货币。由于该种货币制度不与黄金挂钩,纸币发行量一般由国家根据经济开展的需要来决定,国家要对其实行严格的管理,所以也叫“有管理的通货制度。当今世界各国的货币制度,几乎都是纸币本位制。 2A.我国现行的是信用货币制度,具备了信用货币的制度的3个根本特点:一是贵金属非货币化,流通中的信用货币主要由现金和存款货币构成;二是现实经济中的货币均通过金融活动投入流通,如信贷、银行系统的证卷买卖等;三是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对信用货币进行统一管理与调控成为金融和经济正常开展的必要条件; B.具有“一国多币的特殊性。目前不同地区各有自己的法定货币:人民币是大陆地区的法定货币;港元
34、是香港地区的法定货币、澳元是澳门地区的法定货币,新台币是台湾地区的法定货币。各种货币各限于本地区流通,人民币与港元澳元之间按以市场供求为根底决定的汇价进行兑换,澳元与港元直接挂钩,新台币主要与美元挂钩。 C.大陆地区的法定货币有国家授权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与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对人民币发行的管理,在技术上主要是通过货币发行基金和业务库的管理来实现的。 3、 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与日常生活和道德标准里的“信用,有没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 答:有一定的关系,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可以进行量化,日常生活上的信用靠道德标准。 信用是金融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信用是随着人类社会分工的深化和市场的扩大、随着货
35、币的产生与演化、交易方式与规模的变化而产生的。 “信用即英文Credit,依韦氏(Websters)大词典中解释的“Thesy system of buying and selling with-out immediate payment on security,换言之,信用就是一种建立在授信人对受信人偿付承诺的根底上,使后者无须支付现金就可以获取商品、效劳和资金的能力。它是人们在经济交往中的根本行为准那么,也是任何社会中经济实体生存与开展必不可少的一项道德资本。它的概念和作用范围也不止局限于经济领域,还扩展到社会伦理、道德、正义和法律制度等广泛领域,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任、信心、信誉等也是信
36、用关系的外在表征。 经济学对于信用问题的研究兴起还是近些年的事情。因为在标准的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内,交易的执行被认为是不需要考虑的。换句话说,由于假定了信息完全和零交易费用,任何背叛的行为都能马上被发觉。因此,在竞争均衡的市场上不可能存在欺骗、不守信用等行为。在构建完善的新古典AxrowDebreu体系中排除了对交易主体背信弃义行为的分析。但是,经济学家也意识到,信用对于社会经济开展和市场交易秩序维护的重要意义。例如Hicks指出,“交易就是凭承诺进行交易,但除非有使承诺恪守不渝的适当保证,否那么凭承诺进行贸易便归于无效。Arrow就认为信用是一个社会经济构建和运作的润滑剂和包含于交易行为的根本
37、要素。离开人际间的根本信用,整个社会的交易维持本钱将急剧上升从而导致整个社会交易的衰落进而经济的衰落。因此,信用也是保证经济增长和繁荣的重要来源。5许多社会学家运用“社会资本(socialcapital)来描述一个社会基于人际信用的经济组织运行效率。然而信用问题研究的关键显然不在于证明信用对于经济的积极作用,一些出色的研究已经足以说明了信用在对于整个社会组织和运行效率的促进作用。68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是什么机制保证了交易的当事人对其承诺的恪守不渝?这种保证机制在市场机制中是如何发生的,他对经济运行的效率带来什么影响?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信息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兴起,以及博弈论作为分析框架在
38、主流经济学中的广泛应用,这些问题逐步进人主流经济学的视野。主流经济学对信用问题的研究主要区分为以下几个角度:一是在完善的市场环境中,交易的信用机制是如何内生于市场主体的行为之中,并作为市场的均衡出现的。或者说,市场机制是如何引发了交易中的各种信用行为。二是在缺乏外在强制的交易中如何演化出信用机制。三是各种信用的组织和制度(包括文化习俗)是如何产生和演化的,并且是如何调节交易关系的。在分析方法上,历史制度分析、博弈分析、试验分析以及数理演绎分析的交叉应用,使得经济学对信用问题的研究无疑成为所有社会科学中最具逻辑性与解释性的。 社会信用表现在借贷、纳税、消费、商贸、劳务等各个方面,涉及全社会人员和
39、经济组织,关系到各行各业,其信用度的好坏由谁来评价、如何评价是一项极其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什么是纸币本位制?其有何特点?应如何正确理解目前我国的“一国三币制度? 朱明凤发帖时间:2021-10-14 21:00:212、所谓纸币本位制,是指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以纸币为代表的国家信用货币,由政府赋予无限法偿能力并强制流通的货币制度。其主要特点有: 纸币本位币是以国家信用为根底的信用货币; 纸币本位制不规定含金量,不能兑换黄金,不建立准备制度,只是流通中的价值符号; 纸币本位制通过银行信贷程序发行和回笼货币; 纸币本位币是没有内在价值的价值符号,不能自发适应经济运行的需要。 纸币本位制下的存
40、款货币、电子货币流通广泛开展,现金货币流通日趋缩小。 纸币本位制下会出现“良币驱逐劣币现象。但中国的“一国三币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智慧创造,不是三种货币在同一个市场上流通,因此不会产生“良币驱逐劣币的现象。 什么是纸币本位制?其有何特点?应如何正确理解目前我国的“一国三币制度? 朱明凤发帖时间:2021-10-14 21:00:402、所谓纸币本位制,是指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以纸币为代表的国家信用货币,由政府赋予无限法偿能力并强制流通的货币制度。其主要特点有: 纸币本位币是以国家信用为根底的信用货币; 纸币本位制不规定含金量,不能兑换黄金,不建立准备制度,只是流通中的价值符号; 纸币本位制通过
41、银行信贷程序发行和回笼货币; 纸币本位币是没有内在价值的价值符号,不能自发适应经济运行的需要。 纸币本位制下的存款货币、电子货币流通广泛开展,现金货币流通日趋缩小。 纸币本位制下会出现“良币驱逐劣币现象。但中国的“一国三币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智慧创造,不是三种货币在同一个市场上流通,因此不会产生“良币驱逐劣币的现象。 3、 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与日常生活和道德标准里的“信用,有没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 朱明凤发帖时间:2021-10-14 21:09:33、 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与日常生活和道德标准里的“信用,有没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 答:有一定的关系,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可以进行量化,日常
42、生活上的信用靠道德标准。 信用是金融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信用是随着人类社会分工的深化和市场的扩大、随着货币的产生与演化、交易方式与规模的变化而产生的。 “信用即英文Credit,依韦氏(Websters)大词典中解释的“Thesy system of buying and selling with-out immediate payment on security,换言之,信用就是一种建立在授信人对受信人偿付承诺的根底上,使后者无须支付现金就可以获取商品、效劳和资金的能力。它是人们在经济交往中的根本行为准那么,也是任何社会中经济实体生存与开展必不可少的一项道德资本。它的概念和作用范围也不止局
43、限于经济领域,还扩展到社会伦理、道德、正义和法律制度等广泛领域,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任、信心、信誉等也是信用关系的外在表征。 经济学对于信用问题的研究兴起还是近些年的事情。因为在标准的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内,交易的执行被认为是不需要考虑的。换句话说,由于假定了信息完全和零交易费用,任何背叛的行为都能马上被发觉。因此,在竞争均衡的市场上不可能存在欺骗、不守信用等行为。在构建完善的新古典AxrowDebreu体系中排除了对交易主体背信弃义行为的分析。但是,经济学家也意识到,信用对于社会经济开展和市场交易秩序维护的重要意义。例如Hicks指出,“交易就是凭承诺进行交易,但除非有使承诺恪守不渝的适当保证,
44、否那么凭承诺进行贸易便归于无效。Arrow就认为信用是一个社会经济构建和运作的润滑剂和包含于交易行为的根本要素。离开人际间的根本信用,整个社会的交易维持本钱将急剧上升从而导致整个社会交易的衰落进而经济的衰落。因此,信用也是保证经济增长和繁荣的重要来源。5许多社会学家运用“社会资本(socialcapital)来描述一个社会基于人际信用的经济组织运行效率。然而信用问题研究的关键显然不在于证明信用对于经济的积极作用,一些出色的研究已经足以说明了信用在对于整个社会组织和运行效率的促进作用。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是什么机制保证了交易的当事人对其承诺的恪守不渝?这种保证机制在市场机制中是如何发生的,他对经济
45、运行的效率带来什么影响?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信息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兴起,以及博弈论作为分析框架在主流经济学中的广泛应用,这些问题逐步进人主流经济学的视野。主流经济学对信用问题的研究主要区分为以下几个角度:一是在完善的市场环境中,交易的信用机制是如何内生于市场主体的行为之中,并作为市场的均衡出现的。或者说,市场机制是如何引发了交易中的各种信用行为。二是在缺乏外在强制的交易中如何演化出信用机制。 社会信用表现在借贷、纳税、消费、商贸、劳务等各个方面,涉及全社会人员和经济组织,关系到各行各业,其信用度的好坏由谁来评价、如何评价是一项极其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老师,你好!我是09春会计本专业的学生,我的三道题目是分开答复的 朱明凤发帖时间:2021-10-14 21: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