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重点归纳笔记.doc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167250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重点归纳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重点归纳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重点归纳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重点归纳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重点归纳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上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重点归纳笔记1单选题1、元朝初期的君主多热衷于大规模的“春猎秋狝”活动;皇庆元年(1312年),元仁宗降旨:“今年田禾多不收,百姓饥困,朕不飞放(纵鹰隼捕猎)”,此后行猎的规模和频率渐减。这一变化反映了元朝A民族本位原则的调整B汉化历史进程的开启C理学统治地位的巩固D帝王个人旨趣的变迁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元朝君主因“今年田禾多不收,百姓饥困”而逐渐减少“春猎秋狝”活动,体现了元朝君主由重视游牧渔猎到逐渐重视农业活动,反映了元朝民族本位原则的调整,A项正确;“开启”一词说法不恰当,排除B项;材料内容与理学统治地位的巩固无关

2、,排除C项;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D项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2、唐朝宰相十之八九为北人,北宋宰相南人比重不断上升,而且在科举考试中南人优势越来越突出,故北宋后期采取南北分卷制度。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当时()A文化中心不断南移B南方经济不断开发C政治重心不断南移D北方长期战乱割据答案:B解析:根据“北宋宰相南人比重不断上升,而且在科举考试中南人优势越来越突出,故北宋后期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可得出材料反映了南方逐渐成为文化中心,影响力上升,这与南方经济发展有关,B项正确;文化中心南移是题干的表现不是原因,排除A项;北宋政治中心在北方,排除C项;北宋时期北方不存在分裂割据,排除D项。

3、故选B项。3、如表诗词均为宋代诗人所创作。这些诗词反映出,宋代诗句作者地名注释吾年如此,更梦里,犹作狼居胥意。刘辰翁狼居胥:一说在今蒙古因境内、去病曾在狼居山勒石封山。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成轮台陆游轮台:西域都护府所在地,今新境内长剑久倚燕然山,义欲为汉诛楼兰。陈傅良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东汉窦宪曾在此勒石封山边城冬,日日黄埃飞朔风。葱岭雪深埋古道,河岸冰厚与天通。李鹰葱岭:指帕米尔高原、曾先后为西战都护府、安西都护府所管辖。A文学艺术出现世俗化趋势B延续了汉唐时期的疆域观C中原王朝的疆域有所拓展D理学思想的影响日益广泛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实现国家局部统一,与多个少数

4、民族政权并立,没有实力恢复唐朝统治时期的疆域,但宋代词人的句子中体现了宋代词人为国开疆扩土,守卫边疆的雄心壮志。故可知宋代延续了汉唐时期的疆域观,B项正确;材料不是文学艺术的特点,排除A项;宋朝局部统一,不是疆域有所拓展,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理学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4、王安石推行了诸如青苗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募役法等措施,基本实现了富国的目的。但是变法却最终失败。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遭到反对派的强烈阻挠B并未突破封建生产关系C变法措施失当脱离实际D边疆危机严重影响变法答案:B解析:根据“基本实现了富国的目的。但是变法却最终失败”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王安石变法本质上还是属于封建性质

5、的社会变革,没有突破封建生产关系,所以这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B项正确;反对派的阻挠是主要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项;根据“基本实现了富国的目的”可知变法措施并不是失当的,排除C项;边疆危机是王安石变法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5、诗歌创作往往受到时代思想的影响。“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说理诗最有可能受哪种思想影响?A孔孟思想B黄老之学C魏晋玄学D宋代理学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首诗歌的作者是朱熹,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所以这首说理诗最可能受宋代理学的影响,D项正确;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所以影响

6、这首诗的思想是宋代理学,不是孔孟思想、黄老之学和魏晋玄学,排除ABC项。故选D项。6、宋代文章议论之风盛行。散文家不仅在奏议论说类文体中触及时事,即便史论、游记类文章也充满了时代感,苏轼、范仲淹等是杰出代表。这是主要由于宋代A市民文学的兴起B安定的社会环境C崇文政治的推行D理学正统的确立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推崇文治,文人的待遇好、地位高,有一定的言论自由,因此当时文人可以通过文章议论时事,“即便史论、游记类文章也充满了时代感”,C项正确;宋代通俗化文学,如词和话本的兴盛,体现了市民文学的兴起,与主旨无关,排除A项;安定的社会环境不是宋代文章议论之风盛行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南宋

7、时理学正统地位确立,与北宋时“苏轼、范仲淹等是杰出代表”不符,且和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7、元政府特设站户,每站平均约200户,全国站户在30万户以上。站户固定在驿站上,耕地四顷以下者不输租税,但这些田地不能卖给非站户。驿站上的一切交通工具和使臣饮食供应,大部分由站户负担。由此可见,元代A重视维护国家的统一局面B着力减轻农民经济负担C保护小农对土地的所有权D积极加强对外经济交往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元朝建立驿站制度,遍设驿站和站户,意在保障交通和使臣往来,进而巩固封建大一统局面,A项正确;部分小农“不输租税”,但要负担“一切交通工具和使臣饮食供应”,经济负担并未减轻,排除B项;元

8、朝禁止站户将土地卖给非站户,是为了加强对站户的控制,限制了其对土地处置的权利,排除C项;站户主要是为了满足大一统国家内政管理的需要,排除D项。故选A项。8、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遵循山河形便的惯例:而自元代开始,行政区划打破了自然地理界限,人为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这种变化旨在A提高行政效率B巩固君主专制C加强中央集权D开发边远地区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元代的行政区划认为的打破自然地理界限是为了防止有些地方自成一体,从而削弱地方对抗中央的实力,从而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C项正确;这种变化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非提高行政效

9、率、巩固君主专制和开放边远地区,排除ABD项。故选C项。9、南宋初年,王重阳创立全真教,提出了“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的观念。这表明当时()A“三教合归儒”的主张获得了认可B三教合流思想观念得到传承C道家思想开始糅合到儒家思想中D程朱理学的某些观念逐渐扩散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趋势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隋朝时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唐朝时,统治者奉行三教并重的政策;南宋初年,王重阳创立全真教,提出了“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的观念。这表明当时三教合流思想观念得到传承,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三教合归儒”,排除A项;西汉时期董仲舒的新儒学,就已经将

10、道家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排除C项;朱熹出生在王重阳之后,排除D项。故选B项。小提示:10、唐代“诸州及镇、戍之所,各自有城。纵无城垣,篱栅亦是”;宋初曾令江淮诸郡毁废城垣,以至两宋时代的内地州县治所大部分都没有完整的城郭,基本上处于无城状态。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纠正藩镇割据之弊B传统坊市制度走向瓦解C中央政府财政困难D适应商品经济发展要求答案:A解析:相比于唐代城市的封闭,宋代令江淮诸郡毁废城垣,而且大部分城市呈现开放型格局,这主要是因为宋代戏曲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教训,防止出现地方割据,A项正确;坊市制度瓦解以及商品经济发展在宋初并未出现,因此不构成原因,排除B、D项;宋代中央政府财政困难和

11、城市格局无关,排除C项。故选A项。11、从唐朝起,海上贸易逐渐发展成为经常性的大宗买卖。中唐以后,外贸税收巨大,几与两税相当,在帝国的财政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南宋时期,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国库的重要财源。由此可知A唐朝开始出现海上贸易的大宗买卖B中唐后海外贸易占据经济主体地位C南宋时期海外贸易决定着经济发展D海外贸易推动商品经济观念的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朝开始海外贸易发展迅速,中唐后及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海外贸易地位的重要促使唐宋商品经济观念的改变和发展,D项正确;A项错在“开始”,大宗外海贸易是否开始于唐朝,题干无法判断,排除;B项错在“主导”,小

12、农经济下,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并占据着国家经济的主体地位,排除;C项错在“决定”,虽然“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国库的重要财源”,但也无法判断其决定经济的程度,排除。故选D项。12、宋元时期,市舶司对进出港船舶所载货物实行抽分(收取商税)。元代至元市舶则法规定“蕃货双抽,土货单抽”,这A体现了厚往薄来的理念B突破了闭关锁国的桎梏C维护了自然经济的稳定D推动了出口贸易的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宋元时期,政府设置市舶司专门管理对外贸易,对市舶贸易进行监督、管理、抽分。市舶司的设立,使海外贸易趋于制度化,推动了出口贸易的发展,D项正确;体现了厚往薄来的理念的是朝贡贸易,排除A项;明清时期

13、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自然经济,排除C项。故选D项。13、下表为宋代苏州、镇江户口数的变化情况,这可用于研究宋代时间苏州镇江宋太祖建隆年间27889户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35196户26547户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66139户33000户宋神宗元丰初年173969户54798户宋徽宗崇宁年间152821户63657户宋孝宗淳熙年间173000户63940户A地方治理的增强B国家财政的改革C江南经济的开发D经济结构的变化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因此根据材料中苏州和镇江的人口数据来看,当时江南地区的经济得到开发,C项正确;材

14、料与地方治理增强、国家财政改革和经济结构变动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小提示:14、北宋汴京城有专门供市民踢球的公共球场(下图),除重大节日举办蹴鞠游戏和比赛外,市民们平日里也会在这种公共场所聚众踢球。当时踢球运动盛极一时的主要原因是A体育服务设施完备B城市商品经济发展C城市生活丰富多彩D体育锻炼成为时尚答案:B解析:踢球运动在市民阶层中广泛流行,这主要得益于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丰富了城市生活,B项正确;A项表述不符合当时社会发展实情,排除A项;C项是现象而非原因,排除C项;当时的踢球更多的是娱乐而非为了锻炼身体,排除D项。故选B项。15、史学家马端临(年1323年)认为“古人之立法,恶商

15、贾之趋末而欲抑之;后人之立法,妒商贾之获利而欲分之”。北宋财政主要来自于工商业税源的开拓,其途径是共利。这说明宋朝A通过法律规范了经济行为B重农抑商政策改变C当时农村劳动力日益缺乏D财政思想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马端临认为古代社会的经济立法,或者为了发展农业而抑商,或者为了分商利而抑商,但是宋代与民共利,因此其财政主要来自于工商业税源的开拓,这说明宋代的财政思想发生了转变,D项正确;宋代财源来自于工商业不等于其立法规范了经济行为,排除A项;宋代实行的是相对宽松的抑商政策,排除B项;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填空题16、宋朝是中国古代_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面向_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答案:

16、商品大众解析:宋朝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为大众服务成为商业的主流,基层市场蓬勃涌现。宋与辽夏金各政权之间的经济往来十分密切,不仅官方设置榷场进行互市交易,民间贸易也相当活跃。17、评价(1)成效: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2)不足强兵效果不明显,与西夏的战争再次失败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_的负担,引起激烈争议导致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四、南宋的偏安答案:人民解析:根据所学,王安石变法中的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引起激烈争议。18、西夏:西夏文通过出土文献大量保存下来,包括_、法律、字典以及从汉文翻译过来的经史著作答案:佛经解析:根据

17、所学知识可知,西夏文通过出土文献大量保存下来,包括佛经、法律、字典以及从汉文翻译过来的经史著作。因此,空白处为佛经。19、12世纪后期_在位,金朝进入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_”,世宗被百姓誉为“_”答案:金世宗大定之治小尧舜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金朝进入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大定之治”,世宗被百姓誉为“小尧舜”。所以是金世宗,是大定之治,是小尧舜。20、元朝的统一:_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1279年,元军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答案:1276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得,1276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1279年,元军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故

18、本题填写1276.21、_朝的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全国大部分_和_集中在江南为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元朝重新开通了_,改变隋唐时迂回曲折的航线,大大_了航程元朝还创造性地开辟了_航线,主要任务也是运输_的粮食答案:元人口税收大运河缩短长途海运江南解析:根据所学,元朝的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为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元朝重新开通了大运河,改变隋唐时迂回曲折的航线,大大缩短了航程元朝还创造性地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主要任务也是运输江南的粮食22、农业(1)耕种制度:宋朝时_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有些地方还可以_。(2)经济结构:一些地区出现了固定种植某种_作物的农

19、户,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3)棉花的种植和推广:棉花的种植始于_,在_得到大力推广,南方植棉逐渐普遍,带动了_的发展。(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4)边疆开发:在辽夏金元统治之下,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漠北、_、西北、_等地的农业都有显著进步。答案: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经济宋朝元朝棉纺织业东北云南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有些地方还可以一年三熟。(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些地区出现了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农户,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棉花的种植始于宋朝,在元朝得到大力推广,南方植棉逐渐普遍,带动了棉纺织业的发

20、展。(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辽夏金元统治之下,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漠北、东北、西北、云南等地的农业都有显著进步。23、宋朝是中国古代_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面向_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答案:商品大众解析:宋朝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为大众服务成为商业的主流,基层市场蓬勃涌现。宋与辽夏金各政权之间的经济往来十分密切,不仅官方设置榷场进行互市交易,民间贸易也相当活跃。24、评价(1)成效: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2)不足强兵效果不明显,与西夏的战争再次失败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_的负担,引起激烈争议导致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四、南宋的偏安答案:人民解

21、析:根据所学,王安石变法中的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引起激烈争议。25、蒙古(1)_统一草原前夕,命人使用畏兀儿文字拼写蒙古语,形成_蒙古文。(2)忽必烈即位后,委派藏传佛教高僧_改制藏文字母,创造出一套拼音符号,这是_汉语的最早尝试。答案:成吉思汗畏兀体八思巴拼音化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前夕,命人使用畏兀儿文字拼写蒙古语,形成畏兀体蒙古文。忽必烈即位后,委派藏传佛教高僧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创造出一套拼音符号,这是拼音化汉语的最早尝试。因此,处为成吉思汗,处为畏兀体,处为八思巴,处为拼音化。材料分析题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位阿拉伯商人记述:两宋时

22、期,信用券被广泛应用,富裕商人率先使用印制的纸币,极大地便利了商品的交换。中国商人把钱借给别人时会写下借条,借债人则在纸条上用食指和中指画押。他们主张以信接物,以义为利,市不二价,童叟无欺,不卖假货,不赚黑钱,不会乘人之危而牟利。摘编自新全球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宋代商人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材料二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的商业革命,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管理为中心的大城市,比起国内贸易的突飞猛进,对外贸易增长更为明显,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宋代“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材料三宋代中国经

23、济重心南移,全国越来越需要南方的供给。宋代造船业发达,指南针已用于航海。宋朝在沿海海港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这样海外丝绸贸易出现进一步繁荣。当时的海港因此而繁荣起来,以扬州、泉州和广州为最,这也促使珠江三角洲和福建地区大力发展蚕丝生产。摘编自刘治娟著丝绸的历史:连接东西方文明的彩带(3)依据材料三,说明宋代海路丝绸贸易兴盛的原因。答案:(1)品质:诚信、重义轻利。(2)城市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出现以商业为中心的大城市;成为商业中心);海外(对外)贸易空前繁荣。(3)原因:经济南移完成;指南针用于航海;造船业发达;设立市舶司;解析:(1)品质根据“他们主张以信接物,以义为利,市不二价,童叟无欺

24、,不卖假货,不赚黑钱,不会乘人之危而牟利”得出诚信、重义轻利。(2)根据“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管理为中心的大城市,比起国内贸易的突飞猛进,对外贸易增长更为明显,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得出城市经济功能大大增强;海外贸易空前繁荣。(3)原因根据“宋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全国越来越需要南方的供给。宋代造船业发达,指南针已用于航海。宋朝在沿海海港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得出经济南移完成;指南针用于航海;造船业发达;设立市舶司。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宋王朝建国后,面对唐末五代分裂割据战争造成的惨相,发展生产,休养生息刻不容缓。建隆三年(962)十一月,宋太祖重申唐朝

25、考课令中户口增损的课绩标准,对州县官“抚育有方、户口增益者”,按增加比例进行奖励。而“抚养乖方、户口减损者”,则按减损比例予以处罚。当年还规定:县令、县尉在任内能保持所部“无贼寇”者,即书“上考”,如果出现“劫贼、杀人贼”,县令、县尉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捉获,限内捉获者赏之,限内不获者罚俸。县尉三次受罚,县令四次受罚,皆“殿一选”,三度被殿选者,勒令停官。太宗朝,诏令诸道转运使分三等考核所属知州、通判、监临物务京朝官。三等的标准为:治状优异,大有殊绩者为上;恪居官次,职务粗治者为中;临事简慢,所莅无状者为下。摘编自杨方旭宋代官员考核内容与方法研究(1)根据材料,概括宋初官员考课制度的主要内容。(2

2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初考课制度的作用。答案:(1)内容:以户口增损作为课绩的主要标准;以社会治安的好坏作为官员奖惩的重要依据;考核实行三等标准。(2)作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有利于澄清吏治,提高行政机构办事效率;有利于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和制约,强化中央集权;为宋代及后世的官员考核制度提供借鉴。解析:(1)内容:根据“宋太祖重申唐朝考课令中户口增损的课绩标准,对州县官抚育有方、户口增益者,按增加比例进行奖励。而抚养乖方、户口减损者,则按减损比例予以处罚”得出以户口增损作为课绩的主要标准;以社会治安的好坏作为官员奖惩的重要依据;根据“诏令诸道转运使

27、分三等考核所属知州、通判、监临物务京朝官”得出考核实行三等标准。(2)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宋初考课制度的作用从对社会经济、社会秩序、强化统治秩序、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强化中央集权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概括即可。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辽太祖初年,依照中原唐朝制度,在中央设置了“汉儿司”,以著名汉族政治家“韩知古总知汉儿司事,掌汉人兵马之政”,并具体负责安置汉人流入人口事宜。及至攻取燕云地区之后,正式设立了南面官,执掌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中央设三省、六部、台院、寺监、诸卫、东宫之署,但这些机构往往因人而置,或暂设于一时,或偏设于一地,并不完全固定。地方设节度、观察、防御、团练等使

28、,以及刺史、县令诸官。在官员任用上多用汉人,虽然也杂以契丹贵族,但其权力远不如北面官大,而且有许多职位还是有名无实的。尽管如此,这种“因俗而治”的制度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摘编自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辽代南面官制的特征。(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辽代南面官制实施的影响。答案:(1)特征:受中原汉族官制影响;包括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官制;因俗而治,以汉人为管理对象;机构设置具有随意性;南面官权力较北面官小等。(2)影响:有利于稳定辽代对南北方的统治秩序;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融合;对以后金、元、清各朝官制产生深远影响。解析:(1)特征,可以根据材

29、料“依照中原唐朝制度”“中央设三省、六部”得出受中原汉族官制影响;根据材料“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得出以汉人为管理对象;根据材料“中央设三省、六部、台院、寺监、诸卫、东宫之署”“地方设节度、观察、防御、团练等使,以及刺史、县令诸官”得出包括中央到地方一整套官制;根据材料“这些机构往往因人而置,或暂设于一时,或偏设于一地,并不完全固定”得出机构设置具有随意性;根据材料“其权力远不如北面官大”得出南面官权力较北面官小。(2)影响,可以从辽代的政权特征、现实统治需要等方面思考作答,从现实统治的角度,得出有利于稳定辽代对南北方的统治秩序;从民族关系角度,得出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融合;从对

30、后世少数民族政权统治的角度,得出对以后金、元、清各朝产生深远影响。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辽史百官志一材料二凡女真民户,每三百户编为一谋克,十谋克编为一猛安。他们被大批迁入中原,在汉族村落之间筑寨居住,平时耕作,战时选拔丁壮出征。摘自人教版教材金朝基本沿袭唐宋制度,其中包括采纳了汉人历法,重新建立了汉人的科举考试制度,采用了汉人的朝廷礼仪制度,祭孔并建立了太庙。材料三元朝不仅版图辽阔,而且对边疆地区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这是前代大一统王朝没有做到的。摘自

31、人教版教材(1)根据材料一,指出辽朝的管理制度,并分析其管理特点有哪些?(2)根据材料二,指出金朝实行了何种管理制度?据材料简要分析金朝统治有何突出特点?(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是如何加强对西南、西北及东南边疆地区管辖的?(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分析辽金元少数民族政权的管理制度有何积极意义?答案:(1)制度:南北面官制。特点:蕃汉分治,因俗而治。(2)制度:猛安谋克制。特点:学习汉族文化。(3)管辖:对吐蕃地区,由宣政院进行管理;对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进行管理;对台湾:设澎湖巡检司管理。(4)意义:有利于缓解民族矛盾,巩固其统治;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封建化;促进民族交融。解

32、析:(1)制度:根据材料“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可知,南北面官制。特点:根据材料“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可知,蕃汉分治,因俗而治。(2)制度:根据材料“凡女真民户,每三百户编为一谋克,十谋克编为一猛安”可知,猛安谋克制。特点:根据材料“其中包括采纳了汉人历法,重新建立了汉人的科举考试制度,采用了汉人的朝廷礼仪制度,祭孔并建立了太庙。”可知,学习汉族文化。(3)管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对吐蕃地区,由宣政院进元朝行管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进行管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台湾:设澎湖巡检司

33、管理。(4)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缓解民族矛盾,巩固其统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学习汉文化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封建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促进民族交融。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北宋中期,为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侯,加大“养兵”。神宗即位之后,“忿流弊之积委,闭财力之伤耗,览政之初,为强兵富国之计”,决定改革。当时各州、府,除了征收正常田赋外,还有以“贡品”名义征收的各种物资,都由各民户分担。不论年成丰歉,也不问京城各种物资的供需情况,各仓库的库存情况,都不能轻易更换或减少,要按规定运送到京城进贡。当年成差时,百姓只得高价购买以上供。当库存多时,府库多余物资只得出售,而大商人又乘机操纵市场,官府

34、和上贡的民户都深受其害。为解决这一弊端,王安石推行“均输法”,根据当地每年应当上供的数目、首都每年的用度及库存物资的数量之间的综合关系,本着“徙责就贱、用近易远”(就贱、就近)的原则进行购买,以“稍收轻重敛散之权归之公上,而制其有无,以便转输”。实施后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摘编自陈振宋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实行均输法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均输法改革的作用。答案:(1)社会矛盾尖锐,统治危机加深;政府财政困难,积贫积弱;宋神宗支持改革;原有的进贡制度存在较大弊病;商品经济的发展。(任答4点)(2)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免除了一些不必要的远程运输,节减了开支

35、;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操纵(国家加强了对市场的控制);保证了物资供应,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解析:(1)根据“忿流弊之积委,闭财力之伤耗”“当时各州、府,除了征收正常田赋外各种物资,都由各民户分担”得出社会矛盾尖锐,统治危机加深;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政府财政困难,积贫积弱;宋神宗支持改革;根据“当年成差时,百姓只得高价购买以上供。当库存多时,府库多余物资只得出售,而大商人又乘机操纵市场,官府和上贡的民户都深受其害”得出原有的进贡制度存在较大弊病;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均输法的内容,得出商品经济的发展。(任答4点)(2)根据上题王安石实行均输法的背景,对应写出作用即可。根据“当年成差时,百姓只得高价购买以上供”得出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根据本着“徙责就贱、用近易远(就贱、就近)的原则进行购买”得出免除了一些不必要的远程运输,节减了开支;根据“当库存多时,府库多余物资只得出售,而大商人又乘机操纵市场”得出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操纵(国家加强了对市场的控制);根据“稍收轻重敛散之权归之公上,而制其有无,以便转输”得出保证了物资供应,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17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