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11.1 项目概况11.2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2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1.4 研究结论31.5 存在问题与建议5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62.1 项目建设背景6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9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113.1 自然环境条件113.2 社会经济条件123.3 旅游资源现状123.4 生态环境质量163.5 旅游资源评价173.6 基础设施条件183.7 服务设施条件183.8 法律支持条件19第四章项目定位及构成204.1 项目性质204.2 项目建设的基本思路204.3 建设原则214.4 建设目标224.5 旅游定位23第五章建
2、设方案265.1 项目区区划265.2 分区建设方案285.3 基础设施建设335.4 基础服务设施365.5 购物395.6 医疗与保安405.7 导游41第六章 市场分析定位与营销436.1 现状436.2 市场分析436.3 占领市场的二张王牌456.4 市场定位466.5 旅游市场营销策略476.6 创名牌、树形象、造声势496.7 市场风险分析49第七章 环境容量与客源市场预测507.1环境容量507.2客源市场预测51第八章环境保护538.1 环境现状分析538.2 环境保护目标538.3 影响环境因素分析548.4 环境保护措施558.5 苗族文化的保护措施568.6 结论56第
3、九章 安全、卫生、消防、节能与节水589.1 安全589.2 医疗卫生589.3 消防599.4 节能599.5 节水59第十章项目建设机制6010.1 经营模式6010.2 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6010.3 人才培训62第十一章实施进度6311.1 建设期限6311.2 建设进度安排6311.3 投入运行时间安排64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512.1 投资估算6512.2 资金筹措73第十三章 效益分析7413.1经济效益7413.2 生态效益8213.3 社会效益83第十四章 研究结论85贵州双赢生态产业园项目第十三 章 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第 29 页 共 262 页第二章 市场预测2
4、.1 生态缓释肥料市场分析及预测2.1.1产品性质与用途生态缓释肥料(Ecological fertilizer)是有机固体物料经微生物发酵、精炼、常温包膜等工艺制作而成的多功能新型复合肥料。本项目是属于腐植酸类有机物固体经微生物发酵、精炼,通过公司开发的常温成插成膜技术生产的生态缓释肥。生态缓释肥除含有作物所需的基本养分氮磷钾外,还含有适宜作物生长的微量元素、活性有机质、益生菌等,颗粒呈深银灰色、带有金属光泽,比重1.619,较易溶于水,溶解后固形物较少,不溶于乙醇,有一定吸湿性,在潮湿空气中易吸潮,水溶液呈弱碱性,pH=78.0,是一种高浓度、有机、微生物的缓释肥料,适用于各种作物和土壤,
5、作基肥或追肥均可,宜深施,尤其适合于干旱少雨的地区。生态缓释肥料的特点:生态缓释肥料营养元素齐全,富含多种功能性微生物和丰富的微量元素、活性有机物,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对作物生长起到营养、调理和保健作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保水、保肥、供肥的能力。生态缓释肥料中的有益微生物进入土壤后与土壤中微生物形成相互间的共生增殖关系,抑制有害菌生长并转化为有益菌,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起到群体的协同作用,有益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促使有机物的分解转化,能直接或间接为作物提供多种营养和刺激性物质,促进和调控作物生长。提高土壤孔隙度、通透交换性及植物成活率、增加有益菌和土壤微生物及种群。同时
6、,在作物根系形成的优势有益菌群能抑制有害病原菌繁衍,增强作物抗逆抗病能力降低重茬作物的病情指数,连年施用可大大缓解连作障碍,减少环境污染,对人、畜、环境安全、无毒,是一种环保型肥料。2.1.2 市场供应现状及预测(1)化肥工业市场现状及预测化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经过多年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化肥生产国,产量占世界总量的30%左右,其中氮肥和磷肥均居世界第一,钾肥因资源短缺,每年需要一定量进口,对外依存度大约在50%左右。2011年总产量达到6027.00万t(折纯,下同),同比增长12.14%。其中氮肥、磷肥、钾肥产量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氮肥总
7、产量为4178.99万t,同比增长8.55%。磷肥主要受价格和需求的拉动,产量增长幅度较大,2011年达到1462.40万t,同比增长24.26%。钾肥近几年产量一直保持快速增长,主要受青海盐湖钾肥集团和新疆罗布泊新增产能的拉动,2011年产量为385.61万t,同比增长10.86%。 2011年我国化肥产量统计万t(纯养分)2011年2010年同比/%氮肥4178.993849.728.55磷肥1462.401176.9124.26钾肥385.61347.8510.86合计6027.005374.4812.14 据统计,目前我国基础化肥生产企业大约920家,总生产能力达到7600万t/a以上
8、,主要分布在湖北、山东、河南、四川、山西等地,以上五省化肥产量约占国内总产量的48.7%。其中氮肥主要分布在煤炭及天然气集中的地区和消费大省,如山西、四川、湖北、山东、河南等,占全国总产量的50%左右;磷肥生产主要集中在磷矿资源丰富的云、贵、鄂、川等,这四省产量所占比重约60%;钾肥生产高度集中,主要在青海和新疆,占全国总产量的89%。随着以资源为纽带的行业整合力度的加大,化肥生产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在产量增长的同时,化肥产品结构也得到进一步调整和优化,高浓度肥料所占比重逐渐增大,复混肥料产量增长速度高于单质肥料。2011年高浓度氮肥(尿素)产量占氮肥总产量的63.6%,111月高浓度磷肥产量
9、(磷酸二铵、磷酸一铵)占磷肥总量的约70%。随着行业不断整合和重组,以及大型项目的新建,行业集中度也在不断提高,目前百万吨级的尿素企业已经有20家,产能占国内总产能的65%70%;前十家磷酸二铵企业的产量占总产量的80%左右;前十家钾肥企业的产量占总产量的90%左右;只有复合肥行业的集中度较低,前十家企业的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28%。 2012年,我国化肥产量和需求量将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会有所放缓。行业供大于求的形势仍然严重,生产企业成本压力增大,利润空间逐渐萎缩。此外,随着国际新增产能的释放,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也在逐渐增大。但是化肥作为支农产品,其发展将继续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整体而言,
10、2012年化肥行业发展前景依然较好,产业结构调整将加快。化肥行业发展现状及特点:生产稳步发展,有力保障了我国农业生产:自2001年以来,我国化肥产量由3396.5万吨(折纯养分,下同)增至2011年的6027.01万吨,年均增长5.9%,自给率由不到80%转变为目前的整体自给有余。产品结构明显改善:通过加大对化肥产业投入,我国化肥工业在产能稳步增长的同时,品种结构明显改善,高浓度化肥和复合肥比重显著提高,尿素、磷酸铵由大量进口转为自给有余,钾肥自给率迅速提高,复合肥料快速发展。农用施肥需求保持较高水平:国内化肥需求主要分农业和工业需求,农业需求大约占80%90%,工业需求约占5%8%。农业需求
11、总量不断增长,但是2008、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增速缓慢,从2010年开始呈现恢复性增长。2010年我国化肥施用总量为5561.7万t(折纯,下同),主要消费作物是粮食、蔬菜和果树,大约占总施用量的82%。其中,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的农用施用量分别为2353.7万t、805.6万t、586.4万t和1798.5万t,同比分别增长1.0%、1.0%、3.9%和5.9%。可以看出钾肥和复合肥的需求增长速度较快。20062010年我国化肥农用施用量万t(折纯)年份总施用量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20064927.72262.5769.5509.81385.920075107.82297.2773
12、533.6150320085239.022302.88780.08545.21608.620095404.352329.88797.73564.291698.6920105561.72353.7805.6586.41798.5目前,我国化肥产业“十二五”发展重点已确定,其中企业整合和重组将成为重中之重。计划到“十二五”末,氮肥企业数量减少到200家以下,磷肥企业数量减少到150家以下。未来,全球粮价和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国家直补等“惠农政策”继续实施等,将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增强农业种植积极性。国内化肥行业未来5年的产量和产品结构目标是:氮肥、磷肥自给率保持110%-120%,钾肥自给率60%以上
13、,高浓度肥料维持合理比例。产业结构目标是:2015年,原料产地化肥产能比重提高到70%;能源产地,特别是具有能源优势的粮棉主产区实现尿素自给;云南、贵州、湖北、四川四省磷肥产能比重提高到70%;消费区域形成比较完善的复混肥料、缓控释肥料和掺混肥料加工、集散、分销和使用服务体系。所有这些,都将有利于化肥工业外部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我国化肥工业的长远发展。(2)生态缓释肥市场现状及预测目前,我国施用的尿素、硝铵、硫铵等水溶性氮肥利用率为20%40%,而各类缓释/控释、缓效/长效肥料随品种(包硫、包裹、包膜、内置、添加稳定剂)和施用方式(接触施肥、侧条施肥、全层施用、BB掺混)的不同,氮肥利用率约为4
14、0%70%;个别控释肥料随种子进行接触施用,氮肥利用率可达70%80%。缓控释肥料已成为我国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最佳施肥选择。由于我国约80%的氮肥以煤为原料,2009年合成氨二氧化碳净排放量为1.68亿t,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2.8%。合成氨综合能耗约1393kg/t标煤,即40.82GJ/t NH3,单位二氧化碳排放量4.78t/t NH3,而世界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99 t/t NH3。面对碳减排的要求,预计不久以后,出口商品的碳排放值将在商品标签上予以标示,进口国及其消费者在选择时很有可能将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重要的标准。届时,中东地区天然气氮肥将占据较大优势,而我国在肥料技术成熟以
15、及保证粮食产量不下降的前提下,面对碳排放和环保的巨大压力,国家必将对亩施肥量进行强行限制(例如规定每亩不超过200kg)。而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有专家坦言,在保持现有粮食产量的前提下,我国农民可减少一半化肥用量。因此,我国化肥企业应摒弃扩张产能、扩大产量、谋求出口的过时观念,未来在出口遭遇“排碳壁垒”、国内应对二氧化碳减排或环保要求时,氮肥企业要做好削减1/31/2产量的打算,而同时,利用率更高的缓控释肥的发展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市场,大力发展生态缓释肥料是大势所趋。 经过近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生态缓释肥料无论在研发、生产,还是在使用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且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但必须清楚地认
16、识到,为顺应农业可持续发展而研制的生态缓释肥料具有极其光明的应用前景,而由于其进入市场的时间较短,其功能的发挥还没有尽善尽美。我国生态缓释肥料的发展现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初步形成了生态缓释肥料产业雏形,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水平。目前,我国已有二三十家企业生产生态缓释肥料,年产量近100万吨,工艺技术日趋成熟,但现有装置生产能力都在13万吨左右,无论是生产设备,还是生产工艺,都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产品种类繁多。生态缓释肥料种类繁多,其研制方法也不尽相同,但大多采用天然物质经发酵或活化处理后,再适当添加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制成。目前,我国已研制开发出一些绿色生态肥的品种,如氨基酸生态肥、
17、粉煤灰固氮菌微生态复混肥、红霉素发酵菌渣新型生态肥、有益生物菌剂环保生态肥、颗粒有机生态肥、生态型磷肥等。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产品稳定性逐步提高。经过多年的推广,各种生态缓释肥料已经在绝大多数作物上得到应用,使用效果初步得到广大农民的认可,有些生态缓释肥料还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行业管理初步形成,质量意识逐渐深入人心。肥料的质量安全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直接或间接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如何从肥料的质量入手,严格控制产品中的有害物质,有效地防治环境污染迫在眉睫。目前,生态肥料已纳入环保生态肥料产品认证,引领行业新趋势。环保生态肥料产品的认证范围是依据GB/T6274-1997肥料和土壤调理剂
18、术语和肥料养分进行确定的,主要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复混肥(复合肥)、中微量元素肥料、新型肥料和商品有机肥料。在生态农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生态缓释肥的研制技术已从研制单一的无机生态肥或有机生态肥发展为无机-有机复合生态肥。由于其卓越的施用效果以及绿色环保的特点,生态缓释肥在农业生产领域已显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必将成为发展绿色食品、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的有效措施。2009年,我国缓释肥产能约250万t/a,产量70万t,其中肥包肥5万t、树脂包衣5万t、硫包衣30万t、生化抑制剂20万t、脲醛类肥料10万t。我国已逐渐成为世界上缓释肥料生产和使用的重要国家之一。专家估计:到2015年,其产值将
19、超过1500亿元(平均每个省达到50亿元)。同时伴随着生态肥应用研究的日趋深入,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也将更加广泛,进一步深入研究生态缓释肥改良土壤机理,开发生态缓释肥在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增产上的潜在应用价值,使之更好的为农业生产服务,将是今后发展的重点。相信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大力发展绿色新型生态缓释肥的时代已经来临,其发展空间巨大,市场前景广阔,是一项高收益率的朝阳产业。目前,发达国家已开始将70-80%的化肥转化成有科技含量的复混肥料类及专用肥施用,同时也在大力发展生态缓释肥料和微生物肥料、缓释肥料等新型肥料,而我国的新型肥料只占肥料总用量的10%不到,与世界先进
20、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这也预示了我国肥料市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2.1.3 市场需求现状及预测(1)市场需求现状目前化肥用量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性。黄河和长江中下游的山东、河南、河北、安徽、江苏和湖北6省是目前用肥最集中的地区,约占全国总用量5成,其次是黑龙江、陕西、四川、湖南、广东和广西6省区。上述12省区占全国总用量71%。各品种化肥区域性集中程度也较高。氮肥、磷肥用量的前6名是山东、河南、河北、安徽、江苏和湖北省;钾肥前6名是河南、广西、山东、广东、湖南、安徽省;复合肥前6位是山东、河南、河北、安徽、江苏和广西,其相应用量均占据全国总用量的5成左右。从区域间的分布看,华北和华东应是化肥
21、消费大户,其他几个区域相差不大。化肥使用增加量的区域性差异较大,华北和华东增长最多,同时还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如有的省份主要在20世纪80年代增长,而有的在90年代增长,且一般氮肥增长早于磷肥、磷肥早于钾肥和复合肥。近几年化肥增长速度减缓,氮磷肥基本停滞,钾肥和复合肥仍在增加,并且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河北、安徽、江苏和湖北各省,南方地区增长减缓。农用施肥需求多年来仍保持较高水平,农用化肥消费量从1980年的1269万吨增加至2010年的5561万吨,平均年增200万吨,化肥消费总量位居世界第一位,未来我国将长期采用较高的化肥投入以维持农业高产的基本策略。我国农业已进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
22、安全阶段,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主旋律。我国政府支持新型肥料的研究是极为必要的,是促进肥料品种多元化、提高施肥效益、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对于我国农业的集约、清洁、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采用生态无公害的生产方式来实现农业生产增产增收,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是人类文明的选择。可见,生态农业、绿色食品已经形成风雨欲来的大气候,生态肥料、无公害农药必将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主力军,而化学肥料只有作为辅助肥料罢了。目前,我国传统化肥的需求量比较稳定,新型生态肥料消费量仅达到化肥总消费量的10%左右,我国生态缓释肥不论是生产还是消费都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较大的生产与消费形势。
23、一个好的产品和好的施肥方案被广大农民消费者所接受,需要一定时间的引导和市场培育,双赢集团公司积极研发生产生态缓释肥的目的除了追求企业效益,更重要的是为了贡献社会、造福人类。(2)市场需求预测经综合分析预测,“十二五”期间及2020年前的化肥需求将还有小幅增长。按粮食自给率98%测算,预计全国化肥需求量2015年达到约5100万吨,2020年约5300万吨。我国化肥需求量预测见下表。我国化肥产品需求量预测表 年份 项目2008年2015年2020年粮食自给率,%1009898粮食产量,万吨528715400056000人口,万人132802139000145000人均粮食产量,Kg3983883
24、86化肥需求量总量,万吨497451175367氮肥,万吨330035833735磷肥,万吨115112401351钾肥,万吨523589668由上表可知,我国传统化肥需求量在未来十年里增长较为平稳。目前,我国生态缓释肥消费量达到化肥总消费量的10%左右。通过两年多来的积极宣传和推广,生态缓释肥的优良效果开始为广大农民朋友所接受和认可,生态缓释肥的需求量正在逐步上升。此外,双赢集团有限公司与国家标准制定单位(上海化肥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化肥标准起草单位)合作,起草制定国家肥料分级要求。届时,有了标准的支撑,生态缓释肥产品的质量有了保障,可信度大大提高,更易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增强产品用户对产品的信
25、心,预计在“十二五”末,我国生态缓释肥需求量有望达到化肥消费总量的1530%。因此,生态缓释肥的市场前景良好。2.1.4 产品的竞争力分析本项目具有顺应行业发展的优势、技术优势、经验和人才优势等,因而极具市场竞争力。(1)顺应行业发展的优势据全国农技中心肥料处最新资料,目前我国生态肥料生产企业大致可分三种模式:一是精制有机肥料类,以提供有机质和少量养分为主,是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等的主要肥料;二是无机或者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类,加入一定含量的活性成分,既含有一定比例的基础肥,又含有较高的养分料;三是生物肥料类,产品除含有较高的有机质外,还含有改善肥料或土壤中养分释放能力的功能菌。21世纪肥料的
26、发展方向以有机、无机、菌肥、缓释剂等相复合的绿色生态肥为主生态缓释肥,同时大力发展生物肥和新型肥料。本建设项目主要生产新型绿色生态缓释肥料,产品不仅能够为农作物提供基本的养分,还能提供生态活性因子、微量元素等,促进农产品的产质,减少环境污染。因此,本项目符合行业发展趋势,市场空间广,竞争力强。(2)技术优势双赢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农科院共同组建“中国农科院双赢集团生态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下设两个重庆市双赢技术中心(省级)和重庆市生态型复(合)混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门从事生态缓释肥料、湿法磷酸净化等技术的研究工作,开发出能促进农产品产质、减少环境污染的生态活性因子,再利用公司独立开发的“
27、常温成膜成插、土壤肥料重金属钝化、生态缓释肥包装、生态缓释肥生产专用设备”等25项专利技术,生产多功能新型肥料生态缓释肥;与四川大学合作开发出三塔循环萃取-反萃取净化磷酸技术,该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引进山东红墅科技有限公司和四川大学的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掺合料技术,能耗降低30%,投资省20%,环保指标优于现有生产装置,该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因此,生态缓释肥、工业磷酸、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掺合料等产品生产技术都具有竞争优势。(3)经验和人才优势双赢集团有限公司长期从事硫酸、合成氨、磷铵、磷酸、生态缓释肥料等的研发、转化、生产,多次进行装置扩能与产品结构调整,具有丰富的技术开发、转化和生产、管理经
28、验,培育了一大批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专门人才。公司在2011年3月份顺利通过了一套6万吨/年生态缓释肥装置的试生产,产品各项指标均达设计目标。本项目将充分利用现有的经验和人才优势,吸取各种教训,再进一步改进提高,因而将更具竞争优势。2.1.5 价格预测本项目生态缓释肥产品由于具有改善耕地,培肥地力,提高作物品质,增产增收的功效,既适用于高品质粮食与经济作物耕地,也适用于普通农耕作物,且具有液氨和磷矿及硫资源循环利用等原料竞争优势,本项目生态缓释肥产品的价格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目前缓控释肥料市场价格在32004500元/吨之间,本项目生态缓释肥价格定为3500元/吨。2.2工业级磷酸市场分
29、析及预测2.2.1产品性质与用途化学式:H3PO4,是无色透明粘稠状液体,纯磷酸为白色单斜晶体,相对密度1.88,熔点42.35摄氏度,于215摄氏度失去1/2H2O而成焦磷酸加热至300摄氏度则生成偏磷酸。易溶于水,对皮肤有腐蚀性。工业制备分为热法磷酸和湿法磷酸(净化磷酸)两大工艺。本项目采用湿法磷酸,经萃取-反萃取,精炼等工艺净化所得。2.2.2 市场供应现状及预测(1)国外供应现状及预测2009年世界磷酸生产能力为4660万吨,产量为3320万吨/年。2009年世界净化磷酸产量为320万吨,其中采用湿法磷酸净化产量为170万吨,热法磷酸产量为150万吨。全球湿法净化磷酸主要生产区的产能变
30、化如下表所示。全球湿法净化磷酸主要生产区的产能 单位:万t(P205)2003年2006年2009年1401601702003年起世界上湿法净化磷酸产量为140万吨,热法磷酸产量为130万吨。湿法净化磷酸产量超过热法磷酸产量,此后逐年扩大差别。美国PCS公司2003年第一季度净化磷酸生产能力扩大了50,其原因在奥罗拉拥有优质磷矿,使得净化磷酸生产具有优势。工业磷酸由黄磷制成,而黄磷属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因此湿法净化磷酸替代热法磷酸是发展趋势。近两年内,全球湿法净化磷酸产销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美国湿法净化磷酸仍在发展,但发展趋势将放缓。欧洲和美国由于具有低价硫磺和磷矿资源优势,未来几
31、年内仍将是湿法净化磷酸的主要产区,并具有竞争优势。目前发达国家用湿法净化磷酸代替热法工业磷酸的替代率已超过80%。国内外湿法磷酸净化技术主要包括:溶剂萃取法、结晶法、离子交换法及电渗析法、沉淀法和浓缩法。目前溶剂萃取法是国内外湿法磷酸净化技术实现产业化前景最好的技术。国外比较成功的具有代表性的溶剂萃取法技术工艺主要有IMI法、TBP萃取净化法和Budenheim法等。目前世界上有代表性的湿法磷酸净化装置及技术指标见下表。世界具有代表性的湿法磷酸净化装置及技术指标序号工厂名称原料磷酸P2O5/%萃取剂规模/(万a-1)净化酸P2O5/%备注1奥布拉威尔森54MIBK2540-42.5工业级2罗纳
32、-普朗克40TBP8工业级3普莱昂58异丙醚十TBP3.361工业级4罗马尼亚化工研究院28正丁醇61.6工业级世界磷酸从1999年以来产量稳定增长,年均增长在2.8左右,2006年世界磷酸产量达到3417万吨,磷酸产量增加的同时磷酸出口在下降,2006年的出口量为480万吨,出口占产量的比例从16.7下降到14,这主要是出口地区的内需提升,特别是磷肥的需求,另外是出口地区延长了磷酸的产品线,推动磷酸下游产品的出口。2001年全球湿法精制磷酸产能为189.5万t(以100%P2O5计),2005年达到255.4万t(以100%P2O5计),年均增长率达到8.69。全球湿法精制磷酸的产能分布见下
33、表。全球湿法精制磷酸的产能分布地区公司净化方式溶剂生产能力万t(以100%P2O5计)北美Innophos溶剂萃取磷酸三丁酯88Potashcorp溶剂萃取二异丙醚和磷酸三丁酯1430Agrium08.8Astaris溶剂萃取80Simplot溶剂萃取2.32.3墨西哥Innophos溶剂萃取磷酸三丁酯1515巴西Fosbrasil溶剂萃取二异丙醚和磷酸三丁酯59欧洲Thermphos比利时/西班牙溶剂萃取磷酸三丁酯1818Astaris西班牙化学沉淀1313Prayon比利时溶剂萃取二异丙醚和磷酸三丁酯1010Thermphos芬兰化学沉淀2525Thermphos荷兰化学沉淀7.57.5H
34、untsman溶剂萃取甲基异丁基酮2222Budenheim德国溶剂萃取异丙醇44以色列IMI 、Rotem溶剂萃取二异丙醚和磷酸三丁酯1034日本京都磷酸、三井和东曹溶剂萃取丁醇、磷酸三丁酯15.74.8非洲Emaphos溶剂萃取1224中国瓮福等企业010其他010合计189.5255.4(2)国内供应现状及预测湿法磷酸的净化方法有多种,各有利弊,而且单一的方法也不能完全满足净化要求。因此,往往是以一种方法为主,辅以另外一种或几种方法,才能达到深度净化的要求。目前,世界上主要采用溶剂萃取法来实现湿法磷酸净化的工业化生产,同时辅之以化学沉淀法、结晶法等,以达到生产不同质量净化磷酸的目的;中国
35、相关研究起步较晚,迄今尚未实现工业化生产。由四川大学、贵州瓮福和涪陵化工公司共同开发的新型溶剂萃取法净化湿法磷酸工艺,已经在1000t/a中间试验装置及10000t/a小型工业装置上成功运行,并于2009年5月在涪陵化工公司5万吨/年工业化装置投产成功,连续生产工业级净化磷酸和工业级磷铵。该技术均已通过教育部组织的验收和鉴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且流程短,成本和能耗低,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2011年4月华中师范大学在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投产1万吨/年净化磷酸装置。随着瓮福(集团)引进以色列技术的10万吨/年(P2O5)湿法磷酸净化装置2006年投产,通过吸收、转化和创新,我国自主开发净化
36、磷酸装置技术的装置单套能力可达7.5万吨/年(P2O5)。我国目前湿法磷酸净化装置产能达15万吨/年(P2O5)。目前由于黄磷生产污染高、能耗高,被国家定为限制发展产品。随着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我国大型湿法磷酸生产企业发展湿法净化磷酸生产不仅具有低成本优势,而且有助于在产能过剩时,为企业找到一条效益较好的新出路。未来几年湿法净化磷酸有望在我国得到较大发展,使我国成为湿法净化磷酸的主要生产国之一。根据我国磷肥工业协会规划2015年我国将累积生产150万吨净化磷酸替代热法磷酸。目前,世界上磷化工普通产品的供应主要来自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磷及磷制品产业发展迅猛,主要产品黄磷、磷酸、三聚磷酸钠的
37、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占据了世界2/3 的市场份额,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磷化工生产大国。2.2.3 市场需求现状及预测进入21 世纪以来,中国磷化工发展的内涵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已从以磷肥和黄磷为主的初级磷矿加工发展成为以黄磷深加工和磷酸精细加工为主的精细磷化工产业,产品品种越来越丰富,应用开发越来越广泛,技术创新能力越来越强。从产品种类和技术含量看,中国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生产规模普遍偏小,加工技术水平较低;初级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普通产品生产能力过剩,精细化和专用化产品不足。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用热法磷酸来满足精细磷酸盐的质量要求,热法磷酸在磷酸工业中达70左右,大多数
38、企业生产品种单一,产品规格较少。但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资源、环境、能源等因素的制约,以湿法磷酸净化技术为基础的磷酸及无机磷酸盐生产技术代替传统的热法磷酸及磷酸盐生产技术发展较快,成为现代磷化工高新技术发展的热点。利用湿法磷酸为原料生产工业级及食品级级磷酸,一则可以充分利用湿法磷酸,资源避免能源浪费;二可以生产食品级磷酸以替代热法食品级磷酸市场,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三是湿法酸精制后的残液还可以用来生产化肥,实现资源综合利用。2006年,随着贵州宏福实业开发有限总公司自主创新、引进消化的世界上最大的、中国第一套10万吨/年湿法磷酸净化装置的建成,填补了我国湿法净化磷酸的空白。目前国内湿法磷酸净化技
39、术已经突破国外封锁,企业可以选择适当的净化技术生产工业级乃至食品级磷酸,湿法净化磷酸工业生产工业级食品级磷酸将会得到快速发展。2.2.4 产品的竞争力分析湿法净化磷酸产品质量已能满足绝大多数行业的使用要求,而一些杂质指标甚至优于热法食品磷酸,两者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成本上的竞争。在湿热法生产磷酸的两条路线中,原材料价格和能源成本是影响两者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在当前的原料和能源价格条件下,湿法磷酸的生产成本比热法的约低20% 25%,湿法净化生产工业级产品能耗远低于热法路线,受能源价格波动较小,在能源价格上浮时具有更强的竞争力。磷矿费用占工业级磷酸成本构成,湿法净化路线为23%,热法磷酸路线为18
40、.2%,磷矿石价格对湿法净化路线的影响更大,但由于两条路线磷矿费用占工业级磷酸成本构成相差不大,加之湿法磷酸的制造成本较低,在可以预见的价格期间内,湿法净化磷酸的竞争力仍优于热法磷酸。溶剂萃取法具有所得产品纯度高、生产工艺和设备相对简单、能耗低、原料消耗少、生产能力大、分离效果好、回收率高、环境污染少、生产过程易于实现自动化与连续化,而且有利于资源的综合利用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国外净化萃取磷酸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许多发达国家已正式采用溶剂萃取法生产工业级和食品级磷酸。本项目采用湿法磷酸经萃取-反萃取,精炼等工艺净化所得。不仅延长了磷化工产品的产业链而且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和价格优势,产品具有一定的竞
41、争力。2.2.5 价格预测根据国内外市场对本工程产品的需求和原料的市场情况,以及目前的产品成本,综合各种因素,考虑到市场的占有份额以及企业的近期与长期发展目标,工业磷酸61.5%P2O5价格定为6500元/吨。2.3纸面石膏板市场分析及预测2.3.1产品性质与用途纸面石膏板是以建筑石膏为主要原料,加入添加剂与水搅拌后,连续浇注在两层护面纸之间,再经封边、压平、凝固、切断、干燥而成的一种轻质建筑板材。纸面石膏板可广泛用于各种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尤其在高层建筑建设中可作为内墙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具有质轻、防火、抗震、保温隔热隔音、加工性能良好施工方便、可拆装性能好、装饰效果好、可增大建筑使用面积等
42、优点。2.3.2 市场供应现状及预测(1)国外供应现状及预测目前,纸面石膏板世界总产量超过40亿m2。正向大规模化发展,普遍达到单线年产量2000-3000万m2,90年代中期单线年产量5000万m2,美国单线年产量达8000万m2。美国住宅80%的墙体和吊顶材料采用纸面石膏板,每m2建筑面积使用4m2。纸面石膏板最早产于美国,于1902年正式生产,1955年产量达5亿m2,1975年达10亿m2,1985年为18亿m2,90年代为20-25亿m2/a,1999年为27亿m2。日本二战前年产量5060万m2,19501960年产量5000万1亿m2,70年代为2亿m2,80年代为5亿m2,90
43、年代为6亿m2。英国1917年开始生产,二战结束时产量不足5000万m2,60年代年产量50006000万m2,70年代年产量约1亿m2,80年代年产量1.21.5亿m2,90年代年产量2亿m2,1997年年产量2亿m2。德国二战后开始生产,7080年代年产量60008000万m2,90年代年产量1亿m2,1997年年产量1.2亿m2。法国1960年开始生产,1970年年产量3000万m2,70年代末年产量7000万m2,80年代年产量11.5亿m2,1998年年产量4亿m2。(2)国内供应现状及预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对纸面石膏板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平均每年以高于30%的幅度增长,
44、迫切需求产量大、投资低、质量好的石膏板生产线。我国自行设计的2000 万m2/a 生产线的技术及装备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技术上已经逐步成熟。从发展规模经济、降低资源消耗、引导纸面石膏板行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出发,我国出台了相应的产业政策扶持单线2000 万m2/a及以上规模的生产线建设,鼓励利用工业副产石膏(脱硫石膏、磷石膏等)作原料生产纸面石膏板;同时限制800 万400万m2/a 规模生产线建设,逐步淘汰技术落后、质量差、消耗高的手工作坊式小型纸面石膏板生产线。在产业政策上引导纸面石膏板行业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国内原有的中小型石膏板厂相继被兼并及收购,同时又进一步扩大了产能。北新建材、山
45、东泰和集团等石膏板生产集团进一步得到发展。今后我国新上马的主流纸面石膏板厂的生产能力均已达到或超过2000万m2/a。由于纸面石膏板所具有的一系列优点,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纸面石膏板工业持续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有关资料显示,90 年代末我国纸面石膏板实际销量在1.0 亿m2 左右。但到2003 年底,全国销量约3.0 亿m2,2004 年的增长率超过50%,销量已超过4.5 亿m2,2005 年达到约5.5 亿m2,2006年达到约7 亿m2,2007年达到约10.7亿m2。2007年山东泰和集团生产纸面石膏板2.4亿m2,北新建材住宅产业化基地生产纸面石膏板0.7亿m2,两家都是组合的石膏板集团企业,产量占据国内近1/2的产量。2007年纸面石膏板总产量所使用的建筑石膏粉560万吨。用磷石膏生产纸面石膏板的企业,主要是泰和集团分布在泰安(6000万m2/a)、潍坊(4000万m2/a)、荆门(2000万m2/a)、秦皇岛(2000万m2/a)的生产线,占泰和集团的58%产量。其它地区也有小规模的磷石膏生产纸面石膏板的企业。贵州省内有一家企业生产纸面石膏板,年产量800 万m2,产品销往贵州省内市场和广西市场,由于无品牌效应,质量不稳定,市场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