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毕业设计-微课程开发制作论文.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161744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28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微课程开发制作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毕业设计-微课程开发制作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毕业设计-微课程开发制作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毕业设计-微课程开发制作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毕业设计-微课程开发制作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摘 要 微课程作为新型的教学资源,因其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适应碎片化学习而受到教育者的青睐,并广泛应用到慕课建设、翻转课堂教学等领域中。与此相适应,微课程的开发制作也成为信息化教学实践的热点。 目前,许多一线教师都有根据教学实际自制微课程的需求,但不少教师对制作技术不甚了解,也缺乏对技术的比较分析。因此,研究一线教师自制微课程的技术选择就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首先对研究内容进行文献综述,分析微课程的制作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等,从而确定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然后从微课程的表现形式和制作技术上对微课程进行分类,以便后期对微课程制作进行软硬件的选择分析。 本研究主要采用个案分析法和行动研究

2、法,通过自我实践的方式进行微课程制作的尝试,并总结归纳课程内容的类型和技术搭配的关系,提出微课程制作的前期准备、中期制作、后期处理等环节以及注意事项。 通过对微课程的个案的分析,整理说明不同教学内容与所采用的微课程的类型以及技术搭配的不同,提出多种搭配方案,供教师在实际操作中的自我选择。 实践和研究表明,教师自我应用的微课程是“个性化”的微课程。“个性化”的成品是有教学需求的,跟个人的课型、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有关。教师在选择技术的过程中,要结合教师自己的信息素养以及现实设备等情况进行自我调整,从而用最合适的技术搭配来制作出辅助日常教学的微课程。 关键词:微课程;自制技术;技术搭配目 录 第一章

3、 绪论 . 1 1.1 研究背景 .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4 1.4 研究方法 . 5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6 2.1 微课程相关概念界定 . 6 2.2 自制微课程 . 6 2.3 教学媒体选择 . 11 第三章 自制微课程的实例分析与实践 . 12 3.1 自制微课程的实例分析 . 12 3.2 自制微课程的实践 . 23 第四章 微课程制作技术的硬件软件选择与搭配 . 28 4.1 硬件的选择 . 28 4.2 软件的选择 . 30 4.3 自制微课程的技术选择搭配 . 39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44 5.1 研究结论 . 44 5

4、.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44 参考文献 . 46 致 谢 . 48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9 聊城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微”的到来 21 世纪,电子信息的快速发展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节奏,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微”的生活方式。2009 年,微博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继而,微视频、微电影、微信等“微”家族的相继出现,时刻提醒着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微”的时代。相应地,在教育领域,“微学习”、“微课程”等也相继出现,并时刻渗透着我们日常的生活,并提升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1.1.2 “微课程”的出现 2010 年以来,“

5、微课程”作为一种信息化教育资源快速进入教育者的视野。其特点是用 3-10 分钟的短视频来解释一个知识点,目标比较明确,其资源较多,情景真实,方便观看。目前在国内对“微课程”这一名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黎加厚教授、焦建利教授、胡铁生教授等教育技术领域的相关带头人都曾经对“微课程”作出定义。在美国,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曾于 2008 年最先提出“微课程”这一个概念。他称微课程为“知识脉冲”(Knowledge Burst)。最开始的“微课程”是大概只有 60 秒长度的展示,这些大约只有 60 秒长度的展示带有具体的结构,它们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演示。由此,戴维彭罗斯被人们戏称为“一分

6、钟教授”(the One Minute Professor)。 1.1.3 “微课程”在我国的发展 国内对“微课程”的大规模研究和讨论起于 2012 年,许多学者对“微课程”的概念、功用、价值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随着认知的深入,广大教育工作者又在开发微课程的技术和艺术上进行了大量探索,各种“微课程大赛”也应运而生。近年来,“微课程”与“可汗学院”“翻转课堂”“MOOCs”等共同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微课程作为资源载体的核心地位日益突显。 在这个移动终端学习方式逐渐普及以及优质学习资源亟需建设的前提下,“可汗学院”、“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的广泛推广下,“微课程”作为当代信息化教育的产物,已经渗透到

7、教学的各个层面。无论是一线教学还是教学研究,“微课程”都参与其中,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1.4 “微课程”制作技术的研究 微课程的实用性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并汇聚了大量人气。自 2012 年起,有关微课程的比赛和交流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开展起来,仅全国范围内的比赛就有十个以上,官方教育机构以及民间的协会组织和企业均成为微课程赛事的积极主办者。一些举办多年的教育信息化评比活动也增加了微课程内容,如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等活动都新增加了微课程的比赛评选环节。再有少许机构推出了专门性的微课程比赛,如中国微课大赛和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等。在高校以及中小学,教师已经将“微课程”搬上了课堂,由此来辅助教学,提升

8、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 无论是“微课程大赛”还是教师课堂中“微课程”的应用,都离不开对微课程的制作。在“微课程大赛”中对于“微课程”的制作都提出了相应的评分标准,是质量的衡量。但是在教师的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因各种原因的限制性,导致教师无法制作出像“微课程大赛”那般质量精良的“微课程”。为了教学的实际应用,教师在技术上以及艺术上都应该有相关研究,这也是“微课程”制作技术的发展方向。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微课程”(Microlecture)一词最早出现在国外,20 世纪 90 年代后,美国北衣阿华大学 Mc Grew 最早提出了 60 秒课程设计,也可称为短期课

9、程或课程单元;英国纳皮尔大学 Kee 教授为让自己的学生清楚地掌握学科的要点,应对快速增长的学科知识与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提出让学生举行一分钟演讲的理念,1995 年发表了题为“一分钟讲座 (The oneminute lecture)”的文章。2008 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 首次提出了“微型讲座”(Microlecture) 概念。戴维彭罗斯把微课程称为“知识脉冲”(Knowledge Burst)。“微课程”这个术语并非指为微型教学而设计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的方法形式,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践性的教学内容。 新加

10、坡教育部于 1998 年施行的 Microlessons 研究项目,涉及多门课程领域,其聊城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3主要目的是培训教师能够构建微型课程。其课程正常情况下都在 30 分钟到一个小时,教学目标单纯集中,注重学习情境的设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架。2004年 7 月,英国启动了教师电视频道,每个节目视频时长 15 分钟,频道开播后获得了教师的广泛认可,截止到目前已经累积了 35 万分钟的微课视频节目资源。 以微课程(Minicourse、Microlecture、Microlesson)为关键词,从 EBSCO 外文期刊数据库中共检索出上千篇的相关文献,但是对于微课程的分析也

11、大多停留在理论以及模式分析、以及在线课程的开发和应用方面,相对于国内而言,国外相关“微课程”的研究起步较早,发展比国内成熟很多,但未发现针对教师个人“自制”微课程以适用于日常教学工作的相关技术的研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微课程”的定义最早来源于国外,国内是由胡铁生教授首次提出的。“微课程”作为一种近几年来才在国内兴起来的学习方式,在国内对其的研究也是从 2012 年才开始的。因此在进行相关文献检索时,所有相关文献都是 2012 年以来的研究。 以“微课程”为关键词,检索时间从 2012 年至 2014 年,从中国知网中检索出250 篇相关文章,从万方数据库中检索出 242 篇相关文章

12、,从维普期刊数据库中检索到 163 篇相关文章。根据对相关作品文章的分析,多为对微课程的理论式表面分析和构建微课程设计模型的分析与思考。这些相关文献详细解释了什么是微课程以及微课程的发展等现实情况,但是并未对微课程制作进行相关分析。 以“微课程制作”为关键词,检索时间从 2012 年至 2014 年,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只有 1 篇相关文章。该文章是陕西广播电视大学的杜慧所写的开放大学移动教学资源建设管窥。该文章通过整合资源为建设开放大学,认为最适合移动终端学习的是微课程,从而提出了教师在开发制作微课程时所要遵循相关原则。但是该论文并没有提出教师如何从技术上选择制作微课程,

13、没有相关的技术条件的支持,也没有强调自制微课程对于不同学科、不同内容的制作形式的变化以及教师本身的独特视角。 从亚马逊上搜索,相关微课程制作的书籍只有两本,李玉平的微课程设计与案例赏析和蔡悦的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教程。两本书都从一定层面上分析了微课程制作的相关内容。 聊城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4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近年来,微课程在国内的蓬勃发展已接受到了教育内部和外部的普遍关注,并成为教育信息化历程中的一个亮点。在传统教育领域之外,微时代的来临使人们更愿意利用碎片时间通过微型数字资源来获取信息,甚至学习知识。在教育内部,众多教育工作者开始探索通过微课程来变革教学,各地自发

14、或承接的微课程开发和应用实践也不断出现。同时,对在一线进行教学工作的教师的信息素养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对于这种多型化的微课程的出现,如何制作微课程就成为了一个一线教师要考虑的问题,如何定制属于自己的微课程,强调教师教学的“个性化”?如何进行技术的选择才能够更简便的制作出相应的微课程?如何根据自己的学科特性制作出特定情况的微课程? 自制微课程是有教学需求的,也可以说是“个性化”的微课程。跟个人的课型、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有关。是自己做的、DIY 的微课程,而并不是工业化的产品。强调自主性。“自制”所对应的就是那种流水线的,相对来说路窄一些,但是空间很大。这就对教师的技术选择有了一定的要求。本研究就

15、以微课程为研究对象,探究如何以“自制”为基准来制作微课程,以期望能为教师在微课程以及信息化教学的道路发展中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 1.3.2 研究意义 (1)探索真正可实用的辅助课堂教学的微课程的制作技术。 以自制微课程为基础,运用多种技术实现不同需求的微课程的制作手段,较为清晰性的帮助一线教师能够简便化的寻求合适的技术方法,从而更好的辅助教学,以期望达到辅助教师及研究者的一个“参考书”。同时做出微课程制作的多种方式,也有利于微课程制作技术的理论创新。 (2)寻求可行的自制微课程的相关技术以便适应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改革。 通过理论研究、实践研究和案例分析,可以给学校中的领导者、管理者、教师及学生提

16、供一些借鉴和思考,使他们能多样化的自制微课程,使之能辅助教学活动完成教学目标,改革其教育教学实践。 聊城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51.4 研究方法 在研究的不同阶段,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方法:文献研究法、个案分析法、行动研究法、归纳总结法等。 (1)文献研究法 通过对期刊、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的文献进行整理研究,搜集相关“微课程”和“微课程制作”以及“自制微课程”等方面的资料,对近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以便了解研究背景,了解问题所在,了解研究现状,为论文的进行奠定良好扎实的基础。 (2)个案分析法 在文献分析的过程中,注重搜集网络中相关微课程的教学视频以及相同学

17、科相同知识点不同的制作方法。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提出不同制作方法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帮助一线教师进行自我制作时的技术选择。 (3)行动研究法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再通过自主实践,自主操作,从而整理出不同学科不同内容的最优的制作技术。 (4)归纳总结法 对微课程制作有了理论基础之后,再加以实践操作,归纳总结出较适合某些或某种教学内容的技术操作方式,以便为一线教师的自制微课程提供一些实际经验。 聊城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6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微课程相关概念界定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分析整理,发现在教育领域并没有对微课程有一个明确的界定。虽然微课程和微课

18、、微视频、微型课程只有微乎其微的一两字之差,但是四者并不完全相同,而是存在着微乎其微的联系和区别。 笔者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对教育领域中各种微课程的概念进行了整理、分析思考,将具有代表性的微课程定义列举如下: (1)微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际,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中所需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 (2)微课程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 (3)“微课程”是指时间在 10 分钟以内,有明确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 本文笔者将微课程定

19、义为:微课程是指一般时间在 10 分钟之内,多以视频样式呈现,教学目标明确,以单一知识点或内容为主的学习资源的有机组合。 笔者认为,“微课”多体现在教师的教中,而“微课程”则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交互中。 微课程是不断发展的,至今为止并没有对微课程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笔者也只是分析整理了教育领域内对微课程的定义以及分析所整理出来的微课程的定义。笔者认为,微课程应适用于日常教学活动中,是辅助教学的,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个学习形式。由此对于微课程的制作就需要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与分析整理。 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

20、3,8:36-42. 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2013,4:13-14. 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2013,4:10-12. 聊城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7 2.2.1 自制微课程的定义 自制微课程,顾名思义,就是自己制作的微课程,上一节中已经对微课程进行了定义,微课程是指一般时间在 10 分钟之内,多以视频样式呈现,教学目标明确,以单一知识点或内容为主的学习资源的有机组合。 而本文提到的自制微课程,是指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以应对教学活动中所必须的知识点教学而在备课活动中自我制作的微课程,这种自制微课程不是流水线的、大规模制作的网络微课程,不是工业化

21、的产物。自制微课程的背后没有强大的制作团队,没有超强的技术支持,也没有现代化的技术平台,只是教师以辅助课堂教学为目的所制作的微课程。这种自制微课程的特点是“个性化”,依据制作者的个性、学科以及技术知识等方面的不同,所制作出来的课程也不尽相同。 2.2.2 自制微课程的特点 (1)短小而精 黎加厚教授将微课程定义为 10 分钟以内的教学视频。“微”不仅仅体现在视频时长短,同时体现在内容的精上。微课程一般都针对重点或难点等知识点的教学,“点”通常情况下都不会很长,而且也需要精确的教授才便于学生学习,这是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的。笔者认为,微课程是辅助课堂教学的,而不应该喧宾夺主,所以无论从时长

22、还是从内容上,都应做到短而精。 (2)主题目标明确 微课程是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如果学习者通过看教材就能学习到的知识,就没有必要制作微课程,微课程主要是针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的,反映教学活动中某个环节。在微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要求语言准确清晰,内容条理顺畅,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这样能够足够的吸引学习者的学习兴趣,适合学习者的自主性学习。相较于传统课堂的教学,微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精简。 (3)资源数据量较小 微课程因制作过程中主要强调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时长内容都较少,因此资源不够丰富。自制微课程更应该适应教学活动,为了携带与传播,资料视频一般是流媒体格式的,数据量在几十兆左右,方便教

23、师携带也方便学生下载学习,从而实现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目的。 2.2 自制微课程 聊城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8(4)易于学习与传播 如果视频录制的时间长,所需容量大,那么无论是在学习还是传播上都有一定的难度,为适应现在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微课程的发展必然带动了学习的进步。时间短内容精有利于教师的制作,同时方便日常教学,因为微课程对终端设备的要求较低,所以无论是携带还是后期整理等方面,都是非常便易的。若学习者课后学习或者重难点回顾时,微课程也利于储存和传播。这就进一步保证了随时随地都能学习的可能性。 (5)课程内容广 笔者提出的自制微课程是适用于教师日常教学的,无论是大规模制作的微课程还是自制微课

24、程,都涉及多领域多角度多层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都可以成为微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课文的讲解、数学的推理、物理实验、化学反应、生物组织变化、历史事件、地理地貌等教学内容,都可以制作出微课程。因此才说,微课程的制作中所供选择的内容很广泛,学习无处不在,知识点也无处不在。 (6)应用灵活 微课程不是仅仅应用于传统课堂,最先兴起的是可汗学院,由此发展出翻转课堂。所谓翻转课堂,就是不再局限于课堂的学习,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教学局限。传统教学中知识点教师通过面授之后就无法再重复,而将知识点制成微课后,学习者若面授过程中没有牢记或者理解,就可以在各种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7)简单、便易 微课程的应

25、用,符合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保证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习积极性。对教师来说,不必再一遍遍的重复教学知识点。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花很短的实践就可以进行资源的积累、分享和交流。对于学生来说,不用再担心错过了学习重点,由此无论对教师还是学习者来说,都是简单、便易的体现。 (8)成本低 自制微课程不同于大规模团队制作的微课程,没有强大的制作团队,没有庞大的技术设备,是教师为了辅助教学活动而自己制作的微课程,所应用设备也是现代化生活中所需要的基本技术和设备,因此相比较大团队所制作的微课程来说,自制微课程有成本低这一大优点。自制微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适应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为了辅助教学活动中某一环节而制作的

26、。 2.2.3 微课程的分类 聊城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9按照不同的标准,微课程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本文主要研究自制微课程的技术选择和实践,则从微课程的表现形式和制作技术上对微课程进行分类,以辅助后续内容的软件和硬件的选择。 (1)按照课程内容的表现形式 A.知识讲授型 知识讲授型的微课程主要应用于课程的要点分析和重难点讲授等。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督促学生的学习。这是最主要的一种微课程类型。 B.解题推演型 解题推演型的微课程主要对典型例题或难题进行讲解以及演算过程

27、分析、逻辑推理等,技术上以电子白板、手写板为主,但不排除其他技术类型。 C.实验演示型 实验演示型的微课程主要对实验过程重难点的演示以及实验现象的讲解,可以是教师在实验室现场操作实验的视频,也可以是利用动画制成的虚拟实验再加教师的讲解,适用于让学生理解实验现象的的课程,以便从中获取新知识。 (2)按照微课程的制作技术 A.纯教学实录型 纯教学实录型就是将教师的讲课、演示等讲学活动利用摄像机等电子设备拍摄下来,制作成微课程教学视频。一般分为课堂实录型和板书实录型。教师的教学活动地点可以在教室、办公室、书房、室外等。可以有学生听课也可以只有教师自己。在这种制作形式的微课程中,可以有黑板、投影、触摸

28、屏、演示设备、道具、模型等。这类制作形式的微课程要求教师形象好、口齿伶俐,教师在录制过程中要表现自然,否则教学效果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种微课程的制作形式简单,但要求教师在录制前备课充分,录制环境恰当。这种制作形式的微课类似于教师与学生的面对面的交流,里面存在真正的语言交流和眼神互动。一般来看,纯教学实录型的微课程或类似于课堂实录的教学视频都比较传统,也比较容易被教师和学生所接受,制作起来也比较便捷。 B.PPT 录屏型 聊城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10也称为课件录屏型。计算机录屏型是利用 PPT、多媒体课件、计算机软件或工具等辅助教学材料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教师对着计算机显示的 PPT 内容

29、进行教学,讲解教学内容。利用计算机录屏软件将屏幕显示的 PPT 教学内容、教师的书写以及教师的讲解声音录制下来,实现微课程教学过程的视频录制。 PPT 录屏型的微课程制作方法相对来说简单、方便,几乎没有技术门槛,很容易在普通一线教师中推广,但是对微课程的质量就难以保证。这类微课程一般适用于一些以课件流程等为主的课程,对于软件的操作应用的讲解也适用。现在在网络中流行很多种录屏软件,如 Camtasia Studio,这款软件不仅支持电脑屏幕的录制,还可以直接对录制的内容进行编辑,甚至是添加习题和字幕。 在 PPT 录屏型的微课程中,往往分为两种,一种是无讲解声音的动画式的微课程,在整个视频中要求

30、学习者全神贯注的观看画面,从中学习到知识。往往这种形式的录屏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一种是带有讲解声音的教学视频,也是 PPT 录屏型微课程中的主要的制作形式,这种带有讲解声音的微课程更能够吸引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无论 PPT 录屏型的微课程中是否带有讲解声音,采用这种形式最好能保证教师制作的课件或者动画能够精美,由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录制时,注意单幅画面不要停留太久,只靠静止不动的画面和教师的声音是很容易导致学习者的困倦的。 在 PPT 录屏型的微课程中,还存在另外一种形式,就是录制时是否录制教师的头像,称为课件画中画型。后期如果对这种形式进行处理,形成画中画的画面,这就涉及到

31、复合型微课程了。 C.Flash 动画型 Flash 动画型的微课程是制作者应用 Flash 软件制作的微课程,这种类型的微课程适合于有一定 Flash 基础的教师,在进行充分的制作前的教学设计,然后应用软件制作出来的微课程,这类微课程较为适合学生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点选,基本的 Flash 动画型的微课程与复合型的微课程较为类似。 D.复合编辑型 复合编辑型的微课程是所有制作方法中最复杂的一种,也是对制作者的技术要求最多的一种。这一类的微课程采用各种影视拍摄技巧与后期编辑手段完成制作。在一段视频中,一般包括教师的讲解、多媒体的操作、字幕、特技效果以及实例等。综合聊城大学专业

32、硕士学位论文 11运用了远近景别等拍摄手段。这类微课程的视频效果较好,但难度较大,花费时间较多,制作成本相对较高。这类微课程不仅仅需要一流的教学设计,还应当具有较高的微课程视频制作水平。这类自制微课程较适合于已经有一定的视频编辑基础,有一定的微课程制作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教师。 2.3 教学媒体选择 教学媒体是现代化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关于教学媒体的选择有很多专家学者已经研究过。教学媒体作为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存在多种组合搭配模式。在教学媒体的选择中,操作者不能片面追求教学媒体的技术的先进性,应当考虑教学媒体与教学内容的适配性。而这种适配性教学媒体的选择,是根据笔者实践操作以及理论整理分析

33、得出的结果。 聊城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12 第三章 自制微课程的实例分析与实践 本章主要内容是对自制微课程进行实例分析,同时提出教师在自制微课程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相关问题。本章内容旨在让一线教师了解一般的微课程制作步骤,在经过了解之后,为第四章的技术搭配做好基础。明确步骤,才能明确自己的不足,以便更好的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进行技术选择搭配。 3.1 自制微课程的实例分析 (1)手机实录 教学题目: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如图 3.1) 图 3.1 解一元二次方程组 主要教学内容:本微课程主要选取数学知识点如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通过实例讲解来教学。 地点:家中 工具:手机、手机支架 具体步骤: A.

34、确定要进行微课程录制的内容,对课程内容进行相关分析,对知识点的教学过程要做好课程设计。 B.选择合适的拍摄地点:家中。该微课程是教师在家中录制的,所以对技术要求并不是很高。对于设备,只要有手机和手机支架就可以很好的录制微课程视频。打开手机照相机里面的摄像机功能就可以(如图 3.2)。 聊城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13图 3.2 手机架设 C.进行试讲、试录,保证环境安静、照明充足;调整拍摄区域,保证构图完整、重点突出。 D.实际操作录制,注意手写范围不要超过拍摄区域。 E.录制完成后,通过数据线将视频导入电脑,再根据自己所需要的格式利用格式工厂或者狸窝进行格式转换即可。 F.该微课程制作完成。

35、(2)摄像机实录 教学题目:Unit 7 Its raining(如图 3.3) 图 3.3 Unit 7 Its raining 主要教学内容:本微课程主要选取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Its raining的 Section A 和 Activity 1a 的部分内容的实讲。 地点:多媒体教室 工具:摄像机 具体步骤: A.确定要进行微课程录制的内容,并且大量搜集要教授的相关知识,并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和课件设计。实录型的微课程对 PPT 课件也是有一定要求的。 B.选择合适的拍摄地点:教室。该微课程是在教室中讲课实录的,所以对教师的聊城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14要求就更高。对于设备,要进

36、行摄像机的架设以及相关参数的调整: 采用多媒体设备,把之前制作好的 PPT 课件通过移动硬盘拷到教室的电脑上。录制时采用电子白板播放 PPT 课件。 (1)构图 1 (2)构图 2 (3)构图 3 图 3.4 Unit 7 Its raining课程内构图 画面构图上,请注意一般按照如图 3.4 所示,取讲课者的中景或近景,并注意PPT 投影与讲课者的位置比例,一般在画面中讲课者在 PPT 投影的右边,这符合一般大众的审美习惯,如图这样的构图让整个画面比较协调。 灯光的处理中,因为此例选择在普通的教室,因为是白天,灯光显得比较自然。为防止画面亮度的不协调,我们在拍摄时可以将 PPT 投影正上方

37、的灯管关掉或者开启附近以及摄像机上侧的灯管来进行补光。条件允许时,可以添加反光板(本例中没有使用反光板)。 C.在正式录制之前,教师可进行试讲、试录,只顺录制内容的流程,不进行实际录制。 D.实际操作录制并时刻监控摄像机的监视屏,一般需要有第二个人帮忙。 E.因为是课堂实录,所以并没有进行多遍录制,因此这对教师的要求相对较高。 F.用电脑导出视频,用暴风影音截取需要的部分,再通过格式工厂把 avi 转成rmvb 即可。 G.该微课程制作完成。 (3)摄像机实录+后期制作 教学题目:蹲踞式起跑 主要教学内容:体育学科中有很多关于人体生理以及体育规则方面的知识,这节课主要教授什么是蹲踞式起跑以及蹲踞式起跑的相关知识。 地点:操场 工具:摄像机 聊城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15 具体步骤: A.确定要进行微课程录制的内容,并且大量搜集要教授的相关知识,并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 B.选择合适的拍摄地点:操场。注意选择合适的天气,阳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