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水市城郊乡幸福农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一、项目提要1.1项目组织单位1.2项目实施单位1.3项目区域1.4项目目标1.5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1.5项目的实施与管理1.6项目投资及筹资渠道1.8建设期限1.9项目产品方案1.10社会和环境效益二、项目背景2.1项目由来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项目选址2.3项目建设条件2.4项目区基本情况2.6农村废弃物资源与利用情况2.7生态环境建设情况2.8项目单位概况三、产品市场分析与预测3.1食品3.2有机肥四、项目建设思路和目标4.1指导思想及建设目标4.2建设思路五、总体项目方案设计5.1项目准备和实施计划5.2实施计划安排说明六、物资采购
2、6.1采购原则6.2采购数量与采购方式6.3生产物资供应计划七、项目的组织实施与管理7.1鲜明建设的组织设施与管理7.2项目运行期间的组织管理7.3政府及受益人的作用八、投资估算、资金筹措8.1投资估算8.2筹资渠道九、效益分析9.1现代化中型养猪场效益分析9.2农庄生态牧场综合效益分析十、结论与建议第一章 项目提要1.1、 项目的实施单位:广水市城郊乡幸福农庄 1.2、 项目的区域:湖北省广水市城郊乡马蹄桥村1.3、 项目目标通过对农村资源的合理调配和使用,建立以生态农业和控制农业生产污染相适应的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实现农业再生资源的利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广以“猪菜、鱼林果”生态农业模式,
3、发展优质安全可靠农副产品占领市场。使有限的农业资源得到更加有效利用,达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降低农庄投入,达到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1.4、 广水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基本情况广水市位于大别山、桐柏山两大山脉交汇处,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资源丰富,生物种类多达1500余种。全市国土面积2647平方公里,人口93万,农业人口70万人。2008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82.15万亩,总产42.96万吨,同比增长3.3%。建立标准化基地25万亩,订单农业达12万亩,发展高效经济林1.9万亩,食用菌2500
4、万棒(袋),蒜稻高效栽培4万亩,名特水产品5.6万亩,农业“三品”品牌达16个。新增省级龙头农庄2家,随州市级龙头农庄8家,农村专业经济组织17家。猪、牛、羊、禽出栏(笼)分别为42万头、3.5万头、13.5万头、1000万只,比上年分别增长13.6%、6.1%、1.5%、20.6%。城郊乡地处广水市城区近郊,全乡版图面积120平方公里,总人口5.2万人,辖20个行政村。地理区位优越,北西南三面环绕城区;交通便利快捷,境内十长和平洑两条省道贯穿全境并交汇互通,是城区以南的交通枢纽中心。该乡地理位置优越,较适宜各种蔬菜的生长。其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年平均温度为15.
5、8,最高气温为39.5,最低气温-10,年平均无霜期为230天。年均降水量1110mm,适宜蔬菜、粮食、油料的生产。全乡拥有蔬菜、化工、建材、商贸流通、农产品加工等农庄49家。项目实施单位幸福农庄在城郊乡马蹄桥村示范点内,项目负责人陈斌原是广水市供销社下岗职工,2003年下岗自谋职业,2006年4月多方筹集资金近100万元,在城郊乡胡家桥兴建了养殖场,项目占地200亩,通过3年多来的努力建设,已初步具备了基础和条件。建成60亩种植园、80多亩水面和总面积为1000 m2的家畜养殖场。在控制农业生产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有一些不可
6、忽视的问题,其中农业污染仍然存在。由于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家禽家畜粪便处理的能力较差,不仅破坏了土壤结构,污染了农田和水源,导致了农产品中的硝酸盐和重金属等有害残留物超标。表现为对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较低。人力、土地、水等农业资源转化和再生资源的利用能力较弱。因此;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农业生产污染,推广以“猪菜、(鱼、果、林)”模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一是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二是有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蔬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水平;三是有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庄创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5、 项目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1.5.1 建成以塑料大棚和露天无公
7、害蔬菜基地为主导,资源利用和治理农业污染为重点,种、养综合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具体内容为新建无公害蔬菜100亩基地的规模,建成四大资源利用工程。即水资源开发和利用工程,使蓄水能力达到2.6万m3。建成一座中型家禽家畜养殖场,生猪1000头、家禽4000只。建成与蔬菜基地生产和农户生产和生活相配套的固体垃圾和污水处理系统,总体上达到循环利用,稳步提高的效果。1.5.2 投资20万元建成塑料大棚和露天无公害蔬菜基地100亩。在马蹄桥村示范点的周边的两个行政村的7个村民组培建100亩的塑料大棚和露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使种菜成为当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导产业,既可以帮助农户发展生产和快速致富,又
8、可以为农庄生产、加工提供充足的原料资源。蔬菜生产过程中大量的残次蔬菜、蔬菜的茎、叶和部分根茎类蔬菜,又可以为沼气生产提供所需材料。1.5.3 投资8万元,建成一座库容量为1.3万m3的蓄水大坝。蓄水大坝可以基本上保证了蔬菜基地的生产用水。其中:塑料大棚蔬菜采用了滴灌,露天蔬菜采取喷灌、滴灌相结合,避免了浇灌和注灌,防止浪费水资源。蓄水大坝主要是拦洪和收集雨水,在大坝中进行沉淀和澄清,同时又可将蓄水大坝作为养鱼等水产养殖基地,合理利用水资源。蓄水大坝功能为:雨水收集沟、渠、引水口蓄水大坝(沉淀、澄清)农田河流。1.5.4 投资122万元建成一座中型家禽生猪养殖场。可养生猪1000头,家禽4000
9、只。畜禽的粪便可作种植蔬菜肥料使用,有助于实现资源的转换和再生资源的利用水平。1.5.5 投资8万元建成垃圾收集及污水处理设施。垃圾由垃圾箱、垃圾筒进行回收,送垃圾站进行集中分捡。对塑料袋、棉、麻、纸箱等包装物有用垃圾进行集中分捡并打包出售。对不可用垃圾可送砖瓦厂进行焚烧,既不污染环境,又可节省燃料。农作物的秸秆由打捆机打捆后,由运输车辆送到饲料厂粉碎,变成饲料。对生活污水的处理:生活污水水泥暗管蓄水池滤网厌氧池PVC暗管沼气池农田或水塘重复使用。1.6、 项目的实施与管理项目由广水市城郊乡幸福农庄负责组织实施。1.6.1 资金筹措渠道:项目总投资158万元,其中项目业主自筹108万元,申请国
10、家无息贷款50万元。1.7、 建设期限项目拟于2008年7月开始至2008年8月结束。1.8、 项目产品方案:实施“猪菜(鱼、果、林)”的生态农业模式,生产无公害蔬菜产品供应市场。以满足市民对无公害蔬菜食品的需求,又可使农庄生产和效益的发挥。养殖场以良种畜禽繁育和销售为一体。养殖场所产生的粪便和人的粪便通过沼气池厌氧发酵后,向蔬菜基地提供优质的有机肥源。1.9、 社会和环境效益1. 建养殖场可对原粮进行转化,实现种、养良性循环。建一个年产4000只家禽和一个1000头生猪的养殖场,每年可转化粮食500吨。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向科技含量高,高附加值农业转化,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条投资少,见效
11、快的有效途径。2. 以沼气为纽带,以人禽的粪便处理,通过对废弃物的重复利用,可产生节能降耗的效果,保持循环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社会效益。3、改善了种、养生态环境,减少污染,降低了农产品的有害物残留量,提高了农产品质量。为市场提供无公害食品。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强了农产品的出口创汇的能力。4、改善了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提高了农户生活水平,农业全面发展,提高了农民整体素质,促进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5、促进我市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持农村稳定,对农民实现奔小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二章 项目背景2.1、 项目建设的背景2.1.1 自然条件优越。广水市位于湖北省北部偏
12、东,以平靖关、武胜关与河南连界,自古为南北交通要冲,素有“鄂北门户”之称。地跨东径11331-11407,北纬3123-3205。北与河南省信阳县毗邻,东邻大悟县,南接孝昌县、安陆市,西连随州市曾都区。东西宽57.5公里,南北长78.7公里,国土面积2647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1.4%。广水市地处桐柏山脉南麓、大别山脉西端,属低山丘陵地带。地势北高南低,自北而南,山地、丘陵、岗地、沿河小块平原,依次分布。山地占总面积的30.1%,丘陵占67.4%,平原占2.4%。山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北部,一般坡度为30至45,最高处大贵山海拨907.8米,相对高差在300至500米之间。岗地主要分布在中部
13、、南部及东南部,海拔一般在100米上下,坡度一般在15左右。小块河谷平原主要分布在中部、西南及东南部,海拔一般在50米左右,最低处平林市水河床海拔37米,地势以鄂豫边界为脊干,以低山为屏障,丘陵岗地主体,由北向南逐渐倾斜,经横坡河的切割,形成岭谷平行并列的地貌景观。2.1.2 农业发展状况。近年来,广水市委、市政府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三农工作方针,始终把农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来抓,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稳步推进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农业结构不断优化。把农业基地建设作为工业化生产的第一车间来抓,稳步推进50万亩高效经济林、5000万袋(棒)食用菌、50
14、万头生猪、10万亩蒜稻高效栽培模式、10万亩名特优水产品等特色基地建设,全市经济林面积达到18万亩、食用菌扩大到2000万袋(棒)、出栏生猪33万头,是全省重要的商品粮、银鱼、大蒜、香菇、中猪生产基地和全国著名的“白灵菇之乡”。2008年,全市多种经济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4年的77.7 %上升到79.6 %,农业经济结构更趋合理。产业化格局逐步形成。全市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近700家,以农产品为原料实施加工转化的规模企业达到23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随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全市已初步形成了食用菌生产加工出口、粮食转化、农产品冷藏销售、生猪养殖加工出口、药材种植
15、加工、水产品养殖加工等六大产业链条。开发和创立了银涛牌银鱼、香炉山牌莼菜、吉阳牌大蒜、飞龙牌乳酸、云雾牌香菇等一批精品名牌农产品,申报绿色食品标识6个。全市以乡镇集市为中心的农产品集贸市场发展到98处,各种中介服务组织迅猛发展,订单农业面积超过13万亩,农产品货畅其流。 农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通过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和实施农业资源民营化改革,全市累计投入农业基地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资金近10亿元,尤其是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全市改造中低产田4.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0平方公里,完成节水灌溉示范面积1万亩,增加有效灌溉面积5万亩,解决饮水困难2
16、万多人;实施退耕还林面积20多万亩,全市森林面积增加到11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4%。 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依法开展土地二轮延包,全面推行村帐站审,大力实行清欠化债,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和全额兑现各种政策补贴,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和谐发展。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 项目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关系,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系统整合再生能源技术和高效生态农业,引导农民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
17、方式,使土地、太阳能和生物资源得到更有效地利用,形成农村生产、生活的良性循环。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2.2.2 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广水是农业市,全市总人口93万,其中农业人口70万。由于农业人口比重大,农业是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因此;必须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在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加快发展优质高产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力争粮食、经济作物、饲料比达到4:3:3。实现上述目标,就必须培养土壤肥力,大力发展畜牧业,发展多种经济,充分利用现
18、有农业资源,特别是秸秆粪便资源。搞好新农村沼气建设,提高粮食单产。开展沼气综合利用,发展无公害农业和畜牧业,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条重要途径,势在必行。2.2.3 促进庭院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开展多种模式的综合利用,充分合理的利用光、热、水、土和生物能资源,种植与养殖并举,实现庭院经济和粮食生产的同步发展。2.2.3 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增强农副产品的竞争力。通过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减少农副产品污染,并逐步按照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进行生产,提高农产品食用安全水平。努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品位及市场竞争能力。本项目实施后,将使项目区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为周边农村发展名优农副产
19、品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对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工程作出贡献,对满足城乡居民物质需求将发挥积极作用。2.2.4 有利于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条件,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长期以来,我市农村由于人畜粪便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有毒有害气体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苍蝇、蚊子和细菌等各种微生物滋生,严重污染了农民生活环境,常常导致传染病的发生。农村公共卫生条件较差,影响了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广大农民反映强烈。发展沼气,对粪便实行厌氧发酵,能有效杀灭寄生虫卵以及肠道致病病菌,使苍蝇和蚊子等减少繁殖场所,是实现人畜排泄物处理利用的有效途径。2.2.6 项目是缓解能源紧缺状况,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
20、能源短缺已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目前;我国农村能源消费量仅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41%,人均消费量不及城乡的13,存在很大的增长空间。目前我市农村还是以柴草、煤、石油天然气和电为主要的生活能源。以沼气为纽带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集能源节约、农药节约、饲料节约、劳动力节约和减轻生产劳动强度于一体,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典范。由于沼气是可再生清洁能源,既可替代秸杆、薪柴等物质能源,也可替代煤炭、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等能源。因此;发展沼气是落实国家能源替代战略,建立节约型社会的有效途径,对于增加农村优质能源供应,不断改善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缓解能源紧张状况具有现实的重大意义。2.3、
21、项目建设条件:2.3.1 气候资源条件优越广水市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适中,冬干夏雨,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3-16之间,北部为13-14,中部为14-15,南部为15-16,南北温差2。一年中,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气温2.3;最热多在7月,月平均气温27.9。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976年1月30日,为-16;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1959年8月23日,为41.6。平均无霜期在201至240天之间,年平均降水量在940至1040毫米之间。极端降水最多年出现在1980年,年降水量13303毫米,最少年出现在1978年,年降水量497.7毫米。年日照时数为2083小时,最多年份在1
22、978年,为2300小时,最少年份在1982年,为1713小时。广水境内河流分属长江、淮河流域水系,共有大小河流337条,总长2418.5公里,均属间歇性河流,总流域面积2434.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92%,。境内地表水资源,主要为大气降水产生的地表径流。年平均降水量990毫米,平均径流深351.6毫米,平均地表径流量9.3亿立方米。在时空分布上,降水量集中在5至8月;在地理分布上,降水量东部多于西部;在气候成因上,丰水年十年一遇,枯水年五年一遇。境内地下水资源贫乏,为无统一地下水体的贫水区,地下水量为2726万立方米。因地表为丘陵地带,分布极不均匀,虽部分低洼地区有地下水,但水位低,储量小,
23、对农田灌溉无开发价值.广水市有大中型水库6座,都分布在北部山区,其中,黑洞湾、花山、飞沙河、许家冲4座水库形成“四库联网”的花飞灌区。四库共拦截雨面积265.3平方公里,有效库容1.947亿立方米。高峰寺、霞家河二水库共拦截雨面积56.6平方公里,有效库容0.291亿立方米。其他蓄水工程有:小I型水库32座,年末水总量6012万方;小II型水库154座,年末水总量4327万方;塘堪63874口,年末水总量12000万方;大小泵站108个,提水能力2246万方。上述各类蓄水工程当年可供净水2.4亿立方米,全市农作物需水量为2.8亿立方米,共缺水总量0.4亿立方米。境内另有徐家河水库,承水面积74
24、9平方公里,有效库容2.99亿立方米,主要灌溉安陆、云梦、孝昌三县市,广水市受益面积仅2万亩;先觉庙水库,承水面积450平方公里,有效库容1.56亿立方米,主要灌溉随州市曾都区农田,广水市受益面积仅8000亩。2.3.2 技术力量较强依靠科技进步,人才的科技培训,始终是农业工作的重要内容。多途径、有效地进行农业科技人员培训工作,扩大人力资源积累,提高新知识、新技能和科学管理水平,创造性地开展农业科技与管理工作,对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3.3 畜禽养殖基础厚实畜牧业是我市传统产业,畜禽养殖历史悠久,农村素有养殖习惯。全市85%以上的农户饲养畜禽。家庭分散饲养是我市畜牧业的主
25、要形式,占全市畜禽生产总量的60%。近年来;畜牧业生产发展迅猛,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获得“湖北省畜牧业生产先进市”称号。2006年,全市生猪饲养量80万头,出栏53万头。家禽饲养量1200万只,出栏850万只。年排粪便 30多万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牧业仍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我市“十一五”规划畜牧业畜产品产量年递增15%。因此;建设本项目所需的物质资源充足。2.4、 项目区基本情况2.4.1 家禽家畜养殖场建设建设地点选择在湖北省广水市马蹄桥村,位于应马公路旁。该地区属于湖北省规划建设中的肉猪带,并且已纳入全国生猪优势区域发展规划。汉十高速公路40公里,距市区3公
26、里。2.4.2 沼气池综合社会效益分析对沼气池配套设施的“一池四改”方案:1、 改圈:圈舍与沼气池相连,冬天设有温暖的太阳能暖圈。2、 改厕:厕所与猪圈沼气一体建成。厕所为水冲式清洁厕所。3、 改厨:厨房使用沼气灶,沼气调节净化器、输气管道安装符合技术标准和规范。厨房内炉灶、水池布局合理,室内灶台橱柜化。4、 改水:将原有的水坝改为中型水库,建造水塔及水处理系统,使农户用上安全卫生洁净的自来水。同时可保证蔬菜大棚、猪圈、厕所等生活用水的需要。2.5、 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情况广水市作为生态农业市,工业污染少,有着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 经过十多年来的努力,建设了农村能源和农牧结合等十大生态工程。农业
27、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加强。形成了一批种养业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以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全面而又系统地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安全、优质绿色农产品生产,是改善农村环境的有效途径。第三章 产品市场分析与预测 3.1、 食品本项目规划开发生产的食品主要是优质绿色食品,生猪、家畜、水果、蔬菜等都符合国家颁布的有关规定的条文。3.1.1 生猪我国人民有吃猪肉的习惯。猪肉是民生副食品,关系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常言“粮猪安天下”之说。据统计,2006年我市肉猪出栏达28.3万头,供本市城乡居民实际消费12.2万头,其余部分(16万头)调往省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肉食产品需求量将
28、会逐渐增加,特别是安全、生态、优质产品将大幅增加。当前,我们一定要提高生猪质量,办好民营农庄,为我市发展养猪业提供了更加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优质生猪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3.1.2 无公害蔬菜产品目前,我市优质果、菜粮产品的生产量还很小,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保健意识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优质生态的无公害蔬菜产品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本项目建成后,可向社会提供大量优质农副产品,同时还可较大的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3.2、 肥有机肥是一种优质“绿色”有机肥料,既有较高肥效,同时还能防治农作物部分病虫害。利用有机肥种植的部分农副产品,基本可达到安全有机食品标准。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生态农业建设的不断深
29、化,有机肥的市场需求将会加大,发展前景十分良好。 第四章 项目建设思路和目标4.1、 指导思想及建设目标按照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要求,以农民增收致富和优化生态环境为目标,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增加项目区的能源供应量,逐步解决能源供需矛盾,减少生物资源消耗,有效控制农业有机废弃物的污染;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庭院经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美化农村环境。实现农村能源、农业生态、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4.2、 建设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农民增收为基本出发点,以发展农村沼气为
30、突破口,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因地制宜推广沼气综合利用技术,改变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促进村容村貌改善和城乡统筹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经济繁荣、生态环境优美的农村小康社会。 促进种养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开展有机肥综合利用,有效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通过畜禽圈舍改造,促进舍饲技术应用和养殖业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收入。第五章 总体项目方案设计5.1、 项目准备和实施计划由于项目实施单位有着良好的基础条件,本项目的建设为期是一年,项目实施严格执行既定时间表,2008年7-8月完成
31、项目申报评估,2008年9月实施,2008年8月完成项目建设任务,进度计划如下:2008年7月至2008年8月项目前期调研、考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评估与申报 。2008年9月-2008年12月底 完成建设任务的20%。2009年01月-2008年04月底 完成建设任务的50%。2009年05月-2008年8月底 完成建设任务的30%。5.2、 实施计划安排说明2008年06月 编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08年07月 项目评估2008年08月 选址、勘察设计2008年09月 签定设备采购合同,招标确定施工单位。2008年10月 完成土建工程。2008年04月 完成设备安装2008年07月
32、 配套设施建设、调试2008年08月 项目验收,开始试投产第六章 物资采购6.1、 采购原则 对关键设备和项目建设需要的水泥等主要材料,进行公开招标采购,招投标活动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及国家其他有关招投标规定执行。6.2、 采购数量与采购方式6.2.1 采购数量 采购数量详见循环经济项目。6.2.2 采购方式 项目建设主要设备、建材等进行公开招标采购。6.3 生产物资供应计划 根据项目建设内容及进度制定供应计划。第七章 项目的组织实施与管理7.1、 项目建设期间的组织实施与管理71.1 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为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实施,由广水市城郊乡项目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前期和实施
33、过程中的协调工作,引入工程招投标制,实行工程监理制,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7.1.2 项目建设资金管理 加强项目建设资金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在乡项目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强化项目资金监管,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做到专帐管理,专款专用,杜绝项目外开支。7.1.3 项目以农庄为建设单元为保证项目和资金真正落实到实处,规定项目管理部门的服务内容和受益人的权益,建立项目公示制度,随时接受监督和检查。7.1.4 项目建设质量管理为确保项目建设的质量,把质量管理贯穿在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要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建设职业准入制、工程质量监理制、工程材料和设备招投标制、项目的设计、施
34、工、技术服务合同制。”每项工程竣工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检测、验收。7.1.5 项目建设技术管理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并发挥效益,进一步搞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项目系统管理人员、一线技术人员和农村培训。7.2、 项目运营期间的组织管理乡项目办公室为项目运营期间的组织管理机构,具体负责项目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7.3、 政府及受益人的作用 城郊乡政府主要负责项目前期和实施过程中的协调作用,组织开展技术服务和指导。受益人幸福农庄负责自筹资金,项目建设,按期还贷,发挥示范作用。第八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8.1、 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 158万元。其中:现代化中型养猪场102万元
35、,占总投资的64%;小型养鸡场20万元,占总投资的13%;1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20万元,占总投资的13%;1座库容量为1.3万m3蓄水大坝8万元,占总投资的5%;垃圾、污水处理工程8万元,占总投资的5;8.2、 筹资渠道:申请国家无息贷款50万元,约占总投资31.6%;农庄自筹资金108万元,约占总投资68.4%。 现代化中型养猪场和养殖场建设该项目投资总额122万元(见下表)。投 资 估 算 表 单位:万元 序号项目建筑工程设备购置金额/万元合计1兴建种公猪舍0482兴建空怀妊娠母猪舍23兴建分娩猪舍3434改扩建仔猪培育舍4.755生长舍5.256 肥育舍57种公猪2.028种母猪49道
36、路2.0010双生生物显微镜5台1.6511电热恒温干燥箱5个1.5012消毒柜5个1.5013背膘测定仪1个214活体背骠瘦肉率测定仪1个215 冷藏柜15台7.5016电子天平10台0.617 分娩床10套2.0018 仔猪培育栏10套2.0019 仔猪保温箱50个2.4020 自动清粪系统25套15.0021自动饮水系统600个0.6022供水管道1套10.0023 供电线路1套22.924供电设备1套2.2525土地整治5.0026沟渠、管网800m2.0027办公设施1组3.0028热水器10套1229消毒室0.4530兽医诊断所5.531车库1.0232粪便处理池1座1小计122第
37、九章 效益分析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牵涉面较大的系统工程。通过对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调配,农村资源的充分利用,对解决“三农”问题,落实党的十六大所提出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项目的实施单位,幸福农庄,通过这几年来的努力,在发展推广有机蔬菜基地建设,力求实现以龙头农庄为带动,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和打造小康村样板上,其作用和意义已初步显现,条件日趋成熟。9.1、 现代化中型养猪场效益分析9.1.1 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可保证成品猪存栏数维持在1000头的水平,每年可出栏商品猪1600头,实现销售收入256万元,可获纯利润80万元。此外;养猪场每年的粪便排泄经过沼气池发酵
38、可产生折合成标准肥160吨。除去生产成本后,可获纯利润16多万元。 9.1.2 社会效益本项目的实施除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外,同时可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可向市场提供安全、卫生的肉食产品,为基地和农户提供高产优质、高效的有机无公害肥料,为农庄增收,农业增效创造条件。9.1.3 生态效益本项目的实施,可以根本上改变由单一的生猪散养形式向龙头农庄集中圈养方向转变,从而有效的控制农村农业环境的污染。由于使用粪尿沼气柜还田和有机肥料利用,可大大的改善土壤的结构,从而增加了肥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同时,农作物的产量质量口感较好,且没有化学污染,可以不施农药和化肥。有机粪便经过厌氧发酵变成有机液体
39、还田后,形成“养畜禽污染治理肥料饲料养畜禽”的生态循环系统,是一种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模式。也有利于人畜自身的健康。9.2、 农庄生态牧场综合效益分析项目总投资为158万元,建设模式为“猪菜、(鱼、果、林)”。项目建设期为1年,即从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止。该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83万元(其中商品猪256万元、蔬菜200万元、有机复合肥16万元、林果收入3万元、家禽收入12万元、水产收入6万元)。项目总成本为336万元,年利润为147万元。投资利润率(147158)100%=93%,静态投资回收期约为1.2年。第十章 结论与建议本项目具有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正
40、处在国家大力发展农村生态农业的有利时期。该项目的实施是发展安全农产品生产,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农村公共卫生状况,改变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更重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本项目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均十分显著。建议尽快落实贷款。 目 录1 总论11.1项目摘要11.2 编制依据与研究范围31.3 建设规模41.4 主要建设内容41.5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41.6 工程效益52 投资环境及建设条件分析62.1 投资环境分析62.2 建设条件分析10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153.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53.
41、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64 开发区规划与交通量预测174.1 项目区总体规划174.2 项目影响范围的交通量预测185工程建设方案215.1 设计标准及设计规范215.2 道路设计方案225.3 给排水工程设计285.4 道路照明345.5 电力综合管沟355.6 道路绿化工程355.7 交通安全及管理设施356 节能分析376.1 设计依据376.2 项目概况376.3 项目对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的影响376.4 项目用能方案、用能设备386.5 项目能源消耗量、能源消费结构、效率水平和能源管理水平386.6 节能措施分析评价386.7 节能措施建议396.8 结论397 环境保护407.1
42、大气环境质量407.2 交通噪声417.3 振动环境质量427.4 日照环境质量428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438.1 施工组织机构438.2 项目部的职责438.3人力资源配置449 项目实施进度459.1建设工期459.2 工程实施进度安排4510 征地拆迁4610.1 项目建设用地面积4610.2 建设用地现状4610.3 征地赔偿4610.4 道路两侧需拆除建筑物与安置办法4611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611.1投资估算4611.2投资筹措4611.3工程利润分析4912 招标投标管理5012.1招标依据5012.2招标范围5012.3 招标组织形式5012.4招标方式5012.5招标遵循的原则5113 社会影响分析5313.1优化投资环境,提升开发区服务功能5313.2 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5413.3 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5413.4 社会评价结论5414 结论与建议5514.1 结论5514.2 建议5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