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内蒙古道路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2158730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DOC 页数:130 大小:4.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道路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内蒙古道路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内蒙古道路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内蒙古道路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内蒙古道路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道路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59内蒙古联烽咨询公司 第一章总论1一、项目背景1二、项目概况5三、问题与建议8第二章交通量预测10一、预测的依据与范围10二、项目影响区内经济发展状况10三、项目影响区内交通运输状况49四、拟建项目交通预测63第三章 线路方案66一、备选线路条件66二、备选方案72第四章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74一、建设规模74二、技术标准74第五章工程方案79一、路线方案79二、具体布置79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84一、沿线环境条件84二、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86三、减缓工程环境影响的对策89四、环境影响评价结论92第七章劳动安全设施93一、影响劳动安全的因素分析93二、防护好

2、监控措施93第八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95一、组织结构及适应性分析95二、人力资源配置95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96一、实施方案96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97三、项目实施进度表99第十章投资估算100一、投资估算依据100二、建设投资估算101三、工程投资估算102四、资金筹措103第十一章国民经济评价104一、影子价格及通用参数选取104二、效益费用范围调整106三、效益费用值调整107四、国民经济效益计算结果118五、国民经济评价结论119第十二章社会评价122一、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122二、各级组织对项目的态度及支持程度123三、社会风险分析123四、社会评价结论124第十三章研究结论与建

3、议125一、结论125二、问题及建议125第一章 总论一、项目背景项目名称:*道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承办单位概况*产业基地是*区委、区政府按照*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点状布局、集约发展、深度开发、循环利用”的战略发展原则。适时成立了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基地。*区提出了“大*”战略发展规划,为新时期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大*”战略从实际需要出发,按照“企业向园区集中”的思路,主城区的老企业和新建的一些煤化工、电源点和装配、加工、物流、制造业都要向工业园区转移集中,这就为工业园区的发展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综合配套条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发挥产业基地整合资源、组合要素

4、、集聚产业的平台效应,重点发展煤化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其相关产业,使其成为呼伦贝尔打造自治区新的经济增长极的重要支撑。*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力争三年内完成起步区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其基本能够满足项目落地需求;通过35年的努力,完成煤炭开采、煤化工、电源点等重点项目建设,基本完成起步区项目建设任务,形成超过100亿元投资量。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建标1996628号全国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建标1996309号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城市总体规划*区总体规划*循环

5、经济工业园区*产业基地总体规划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项目提出的过程、理由项目提出的过程道路建设是城市主要基础设施之一。基础设施建设对一个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已被无数事实所证实。现在面临东北振兴的历史机遇,较大规模的合理的进行道路建设必将为音节历史性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产业基地目前处于初步阶段,基础设施建设正在逐步开展。项目区内没有道路交通条件无法满足产业基地发展建设和项目落实地实际需要。加快产业基地内部道路交通系统的建设,对推动产业基地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产业基地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为使*区的工业经济得到科学、合理、适度、协调发展而建设的,其建设对促进*

6、工业健康有序发展,为项目投资决策和招商引资提供平台起着重大作用。项目建设的理由满足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需要近年来,在国家和自治区的支持下,*区的生态保护区的了明显成效。但生态系统功能减弱的问题也比较突出,而且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河与移民和流域水量由于连年干旱缺水,蒸发量大等在逐年减少。这些如下引起高度重视和采取积极的措施,不仅将影响*区的经济发展,而且还将影响我国北方生态屏蔽的建设。建设*产业基地,就要利用“点状”布局引导产业相对集聚发展并可以做到各类要素、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以此保护、维修和建设好生态系统,有序利用好丰富的资源条件,实现生态文明。满足工业合理布局与建立工业体系的需要改革开放三

7、十年来,*项目建设一开始进入历史最好时期,产业门类较全的大项目、组合项目纷纷落实开工,项目建设数量之多、级次之高、规模之大,创历史最好水平。按照自治区、呼伦贝尔主体功能规划要求,*区确定了“点状”工业化和城镇化总体布局框架。因此,建设*产业基地,就是为了建立系统和科学的工业发展体系,利用“点状”工业园和资源、要素的跨地组合的联动定位和分工,是产业发展与中心城市实现有机结合,切实落实好“大*”工业总体布局框架。满足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级需要*区区位独特,具有快速做大总量,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工业园区北面就是就是国家和自治区的重要能源基地宝日希勒煤矿,南面临近301国道、*河和滨州铁路,要素配置充分

8、,有快速形成产业组合、集群的基础。建设*产业基地,竟有利于合理优化轻重工业园区空间布局,加快优势地区的发展,推进工业化进程,把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把发展潜力变为发展动力,把*区打造成为*的增长极。满足建设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今后5-6年,是*区经济高速发展、实现“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目标、实现“大*”工业战略目标的重要时期。面对国内外经济及发展趋势,结合*区走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为此,建设*产业基地,坚定不移地贯策落实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念,真正做到“减量、循环、再利用”,尽量减沙物料、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从源头做到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

9、;同时加强“废物”的资源化以及能源和水的梯级利用,追求产业链之间的横向耦合和纵向闭合力。争取尽快走上一条经济社会、自然资源、环境与人口相互协调的工业发展道路。满足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和基础,只有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满足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建设*产业基地,既是为了整合好可供开发利用资源和空间,切实有效实施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的物质基础,更好的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建设,把*建设成为一个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物质丰富、文化昌盛、人民富裕安康、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和谐强市。建设*产业,就是在有效保护生态资源的条件下,

10、科学利用境内外资源和有限的空间,进行“点状”区域发展方向定位,从而规范发展秩序,提升发展技术,限定发展规模,管制发展强度,引导工业园区有序开发利用资源,实现*区平稳、科学、健康、快速、和谐发展,实现“大*”战略,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因此,建设*产业基地,如果没有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及服务管理相配套,将无法保证产业园区工业企业的健康发展,直接影响项目投资决策和招商引资的顺利进行,所以,为园区入住提供完善的市政基础配套设施及服务管理工作,是我们园区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建设本期“*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工程”是十分重要的。二、项目概况建设地点和谐三路起讫点在*产业基地园内。建设规模与目标和谐三路全长2.6

11、公里,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规划用地面积18.2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条件1煤炭资源。产业基地北侧宝日希勒煤田已探明煤炭储量为105亿吨,其中神宝煤业1000万吨露天矿、蒙西一井120万吨井工矿、天顺60万吨井工矿、呼盛60万吨井工矿以及大唐谢尔塔拉300万吨露天矿生产能力达到1540万吨/年。2水资源。近期可就近取*河地表水,产业基地距*河约10公里,年平均径流量23.39亿立方米。远期用水使用距产业基地37公里为正在规划建设的扎罗木得水库,库容6.25亿立方米。3.交通条件。产业基地内现有蒙西砂石路和谢尔塔拉砂石路通过,301国道距产业基地10公里,滨洲铁路哈克站距产业基地22公里。规划建设园

12、区自备铁路至东*站。4电力供应。距产业基地8公里处为宝日希勒220MW变电站,产业基地200MW变电站选自在产业基地东侧,正在规划建设中。5环境保护。呼伦贝尔是国家确定的能源重化工业基地,目前CO2、SO2排放量仅为国家规定容量的810,尚有较大的容量空间。*城市污水处理管网在*河南侧,距产业基地12公里。6产业配套条件。*是岭西地区的电力负荷中心和传统的农畜产品加工工业基地,在八十年代初期就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8户,其中机械加工、建材等配套能力相对较强。7. 区位条件。产业基地距*市区约20分钟车程。*为*唯一市辖区,是*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和物质、旅游集散地

13、,科教文卫以及信息、金融等各项事业比较发达。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项目投入总资金为3137.54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为2493.8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48%;设备工具、器具购置费为1.6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05%;工程建设其他费为383.0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2.21%;基本预备费为259.0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三、问题与建议1由于本项目投资较大,施工期又较短,任务艰巨,建议成立建设领导小组,对施工进行统一领导,同时施工计划要做到周密的安排,从而确保工程按时完成交付使用。2.由于路线位于高寒地区,施工季节短,工程质量要求高,要成立监督部

14、门机构,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3.关于沿线道路冻胀问题本项目地处于中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气候特点: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湿润、短促。年平均气温在2.42.2之间。年平均最高气温为+37.7,年平均最低气温-46.6。最大冰冻深度在3米以上。气象灾害主要出现低温冷害。因此建议在初步设计阶段对道路冻胀问题作进一步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4.境保护问题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公路建设需要加强对周围生态环境的重点保护。所以有必要进一步对拟建工程周边的工程环境、生物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作深入的调查了解,并根据其影响程度,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第二章 交通量预测一、预测的依据与范围1. 1

15、988年交通部水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方法2. 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3. 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4. 交通部颁发(1996)611号文发布的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和公路工程估算指标5. 交通部发(1996)612号发布的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6. 交通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7. 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二、项目影响区内经济发展状况项目影响区的概况拟建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境内,本项目的建设对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民族大团结,推动*区及周边旗市的经济快速发展,带动各市(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提高沿线各族人民的

16、生活质量和文化素质,都将起到十分重要作用。根据本项目对沿线各地区交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结合各地区社会经济、交通发展现状、路网状况及区域内物流、车流的集散特点,将本项目影响区域划分为直接影响区和间接影响区。直接影响区为:*区。间接影响区有:牙克石市、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旗、满洲里市、*其他地区。表2-1 项目影响区划分见分类序号影响区名称直接影响区1*区间接影响区2牙克石市3陈巴尔虎旗4鄂温克旗5满洲里市6*其他地区本章重点论述内蒙古自治区及*、*区、牙克石市、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旗、满洲里市等主要影响区的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为交通量预测工作提供依据。项目影响内经济状况与发展前景1.项目影响

17、区社会经济状况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简称蒙,面积118万平方公里。地处我国的北部边疆,东、南、西分别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陕西、宁夏和甘肃七省区毗邻,北部与俄罗斯、蒙古国交界,国境线长4221公里。全区现辖有6个直辖市,6个盟;盟和直辖市下设14个县级市、8个辖区、17个县和52个旗,自治区首府设在呼和浩特市。截至2008年底,全区人口为2413.73万人,共有49个民族 。内蒙古自然资源富集,农、牧、林业是内蒙古支柱产业,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商品粮基地。全区共有可利用耕地549.14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24公顷,是全国人均耕地的3倍,人均耕地、草场和森林面积均居全国

18、首位。 富饶美丽的河套、土默川、辽河和松嫩平原,有“谷仓”和“塞外米粮川”之称,不仅是内蒙古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产区,也是国家农业开发的重点地区。 内蒙古草场面积居全国五大牧场之首,拥有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和乌拉特等著名草原。广阔无垠的草原东西绵延2000多公里,总面积达8667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6800万公顷,占全国可利用草场面积1/5以上。内蒙古森林面积居全国之首,其东部被誉为“祖国绿色宝库”的大兴安岭的森林面积达1407万公顷,占全国森林面积的1/9,林木蓄积量11.2亿立方米,占全国总蓄积量的12,是国家重要的林业生产基地。内蒙古矿产资源丰富,在列入储量

19、表的72种矿产中,有40多种储量居全国前10位,20多种名列前3位,7种居全国首位,特别是煤炭资源极其丰富,探明储量2170亿吨,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1/4以上,且品种优良,种类齐全,易于开采,全区煤炭远景储量12000亿吨,仅次于新疆。目前内蒙古储量在10亿吨以上的煤田有15个,其中储量100亿吨以上的煤田有6个。石油天然气的蕴藏量也相当可观,全区已探明有13个大油气田,预测石油总资源量为20-30亿吨,天然气的最高远景储量可达10000亿立方米,为世界级的大油气田。内蒙古经济在长期发展中 ,农牧业、能源工业、农畜产品加工业、稀土工业、生物高科技产业、草原旅游业等行业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成

20、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十五”以来,经济连续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速度增长,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增长速度连续7年居全国第一位。2008年,内蒙古经济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运行态势。 据统计,2002年至2007年,GDP增速分别为13.2%、17.9%、20.5%、23.8%、19%、19.1%。2008年内蒙古完成生产总值7,761.8亿元,较2007年增长了17.2%,增速已连续7年保持全国第一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06.98亿元,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4,271.03亿元,增长20.5%,第三产业增加

21、值2583.79亿元,增长15.5%。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106.2亿元,增长32.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4480元/年,实际增长1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50元/年,实际增长11%。最新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2008年,内蒙古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扶持“三农三牧”的政策措施,使全年农牧业生产形势实现了良好的发展局面。农牧业生产基础条件得到有效改善,惠农补贴全部兑现落实,加之2008年全区雨水充沛,粮食获得了大丰收,粮食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实现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连续5年增产。2008年全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686.1万公顷,同比增长1.47%。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25.4

22、万公顷,比上年同期增长3%,2008年内蒙古粮食产量已达420亿公斤,人均占有粮食位居全国第3位。在种植业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我区畜牧业生产也稳步发展。2008年,全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积极行动,从政策、资金等多方面对畜牧业生产进行扶持,使得主要畜产品产量均有明显增加,畜牧业的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据悉,截至2008年末,全区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保持在亿头(只)以上。养殖业向着提质增效和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2008年,全年牛奶产量达912万吨,增长0.3%;肉类总产量达220万吨,增长6.3%。目前,内蒙古正在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有利契机,加快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步伐。2008年,内蒙古

23、原煤产量位居第2位,发电量位居全国第12位,钢产量位居12位,羊绒制品产量位居第1位,每年向区外输送电力达257亿千瓦时。图2-2 内蒙古产业变化图表2-2 内蒙古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项目年份总人口(万人)工农业总产值 (亿元)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人均GDP (元)其中:非农业人口19801876.5495.7090.0768.4036119852015.9574.70186.13163.8380919902162.6665.70420.26319.21147819952284.4743.101052.46832.88363919962306.6759.801285.45984.7842591

24、9972325.7776.101472.081099.77471419982344.9792.801567.621192.99506919992361.9808.201642.321268.20535020002372.4837.001809.271401.01587220012377.5851.601957.631545.79646320022378.6864.102207.441734.31723320032379.6879.002721.342150.41897520042384.4880.774243.072712.081130520052386.4950.33972.783895.5

25、51632420062447974.434885.064790.11957520072405957.715019.96018.82502620082413.73961.1852107761.832157年平均增长速度()1991-19951.102.229.69.78.41996-20000.762.4111.110.09.02000-20082.161.7414.123.823.7注:表中各项经济指标均为当年价,增长速度为可比价。*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东西630公里,南北700公里,总面积25.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东、江苏两省面积的总和。南部与兴安盟毗连,东部与黑龙江省相依,北和西北

26、与俄罗斯接壤,西和西南部与蒙古国为邻。2001年10月1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呼伦贝尔盟,设地级*。全市辖13个市(区、旗),其中*区是*政治文化中心,市政府所在地,还有全国重要陆路口岸城满洲里市、农业区扎兰屯市、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林业区牙克石市、额尔古纳市、根河市、鄂伦春自治旗;牧业区鄂温克族自治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旗市下辖2个矿区(满洲里市辖扎赉诺尔矿区;鄂温克族自治旗辖大雁矿区)、74个镇、23个乡、25个苏木。截至2008年末,全市总人口272.48万人,*是多民族的聚集区,全市共有32个民族。*自然资源丰富,种类多,数量丰富,正所谓“东农西牧中间林

27、,遍地煤炭和金银”。*地域辽阔,农、林、牧业资源十分优越,岭东为农区,2008年*耕地总面积119.4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4.7;岭西牧区为驰名中外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草原总面积1.49亿亩(包括林间草原),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91,占内蒙古自治区草原总面积的11.4;中部大兴安岭山地为林区,全市林地总面积2.38亿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6.26,*森林覆盖率49,其中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9.5亿立方米。*矿产丰富,煤炭资源尤为丰富,截止到2008年年底,煤炭探明储量307亿吨,是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总和的1.8倍。煤炭多为优质动力煤和民用煤。另外,境内金及银矿等有色金属矿产储量丰富,*黄金

28、储量32吨,而且品位高,成色好,易于开采。白银储量也相当可观,总储量达4000余吨。*有“野生植物天然博物馆”之称,*有野生药用植物、野生果品植物、野生油料植物、野生纤维植物、野生淀粉植物、野生食用植物等500多种;有野生动物400种左右,占全区70%以上,其中受国家和自治区保护的有30多种,有些属珍稀兽禽,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林区和呼伦贝尔草原。*是内蒙古自治区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已被列入为全国旅游资源二十胜景之一和全国六大景区之一,是全国唯一一家列为国家草原旅游区进行重点开发的地区。其旅游资源的挖掘潜力较大,有湖泊、山峦、草原、林海等自然景观,还有独特的民俗风情和历史文物古迹。有扎赉诺尔人

29、头骨化石、鲜卑旧墟石室、元代古城、金代边壕、辽代古城遗迹等古迹。有以*为中心的草原景色旅游区;以满洲里为中心的国门、草原、湖泊旅游区;以扎兰屯为中心的风景旅游区;以牙克石为中心的森林旅游区。此外,还开展了俄罗斯、蒙古国的跨国旅游。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跨过600亿元大关,完成632.66亿元,增长15。财政总收入历史性突破100亿元,完成100.12亿元,增长42.6;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74.21亿元,增长29.1%。实施超亿元工业项目59个,其中超10亿元项目19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64.5亿元,增长22%。农牧业喜获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90亿斤,增产20亿斤;牧业年度牲畜存栏

30、1447万头只,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24家,农畜产品加工率达到60%以上;林区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跻身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市行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0亿元,增长24.9。旅游收入完成93亿元,增长33%;接待游客611万人次,增长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2099元,增长16.7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完成5061元,增长20.19。城镇登记失业率完成4.05%,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的4.3%以内。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1990年的32.4:38.4:29.2调整为2008年的23.7:33.4:42.9。*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见表2-3。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见图2-

31、3。 图2-3 *社会经济三次产业结构 表2-3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项目年份总人口(万人)工农业 总产值 (亿元)地区生产 总值 (亿元)人均GDP (元)其中:非农业人口1980225.48121.734.1910.644761985236.43132.318.5422.879711990257.54147.3022.5246.6218231995267.39156.4648.4399.6437141997271.87160.8166.63131.2148181998271.74161.7963.43137.5050371999271.37161.7764.33144.7053052000

32、262.42163.0268.89157.0058562001264.95164.3563.93167.8563372002267.65166.6675.23190.3671162003269.70168.8574.98213.2679022004271.23177.07118.32261.8095982005270.20178.06119.20261.7995972006270.20178.76123.56395.06146212007272.15180.01136.277500.01183732008272.48180.32164.500632.6623219年平均增长速度()1991-1

33、9950.751.215.66.45.41996-2000-0.370.827.98.18.12000-20080.522.0911.613.613.4注:表中各项经济指标均为当年价,增长速度为可比价。表中数据来源于内蒙古统计年鉴。*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农产品基地,2008年粮食总产量达到90亿斤,人均占有粮食达到2575公斤。畜牧业是*的传统产业,呼伦贝尔草原素有“牧草王国”之称。三河马、三河牛、呼伦贝尔细毛羊是*的优良畜种。2008年,畜牧业产值达到89.38亿元,占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1.4。 林业是呼伦见尔市最大的产业,全市林木产量仅次于黑龙江省,居全国第二位。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

34、年来,已累计上缴利税30多亿元,*的渔业资源和产量均就居全区之首。呼伦湖、贝尔湖是主要渔场。*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之初只有一些小生产场所和小手工作坊,现已发展成为以森工、煤炭、电力、纺织、乳制品及建材为骨干,门类比较齐全,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工业生产体系,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伊敏煤电公司、大雁矿务局是国家重点企业。*生产的LV牌万山利口酒、*啤酒、巴特罕啤酒、夏日牌矿泉水、海乳牌婴儿奶粉等都是畅销国内外的名牌产品。内蒙古、*与全国历年经济发展速度对比见图2-4。 图2-4 内蒙古、*与全国历年经济发展速度对比示意图*区*区位于*中部偏西,地处呼伦贝尔草原腹地,东接牙克石市,南连鄂温克旗,西北

35、与陈旗为邻。*区是*政府所在地,是*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通讯中心。面积144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0.57。*区下辖1镇、7个街道办事处。2008年末,人口26.30万人。共有25个民族。*境内有伊敏河、*河两条较大的外入过境河流。*河在本区自东向西,流径115.33公里,流域面积1005平方公里。伊敏河是*河的主要支流,境内流径24.75公里,流域面积848平方公里。 *附近的旅游景点主要有:金帐汗蒙古部落、呼和诺尔旅游点、*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侵华日军北山地下军事工事遗址、凤凰山庄、满洲里国门、额尔古纳界河等。*土地肥沃,草场丰美,水资源丰富,日照充足,有发展农牧业的优越条件。*河平

36、均年径流量为33.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0.4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居全国、全区和*之首。*有936种野生植物以及30多种野生经济动物。 *区地下蕴藏着贮量可观的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和非金属矿藏。丰富的煤炭资源同宝日希勒和大雁煤田联在一起。谢尔塔拉铁矿是伴生石灰石的优质铁锌矿,储量为585l万吨。*区的西山硅沙是制造玻璃的优质原料。日当山一带还分布有珍珠岩、石灰石、铁矿等。最近探明的石油矿藏也分布在*附近。此外,还有粘土、建筑石、花岗岩石、河流石、工程沙以及天然碱、芒硝、食盐、石膏等分布于郊区各镇和*盆地。初步探明的矿藏有:硅沙储量74亿吨,岩石储量3000万立方米,*河、伊敏河两岸盛

37、产河流石和工程砂,煤炭储量84.76亿吨,铁矿石储量5000万吨,石灰石储量4.5亿吨,制砖粘土900万立方米。 近几年来,*区社会经济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8年*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5.3亿元,同比增长15.9%。财政总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完成10.07亿元,纯增2.49亿元,同比增长32.8%;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8.05亿元,纯增2.37亿元,同比增长41.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2亿元,同比增长40.3%。招商引资完成38.9亿元,同比增长1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5亿元,同比增长25.9%。呈现出一产蓄势突破,二产势头强劲,三产繁荣活跃的

38、发展新局面。2008年*区在农业方面,依靠科技兴农,以市场为导向“打绿色牌,走特色路”,注重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加快内部结构调整,使农牧业生产得到了全面发展。2008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901万元,比上年上升1.4,农作物播种面积27572公顷,比上年增长8.3,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6394公顷,为*区特色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工业企业经过资产重组,挂靠大企业集团等,加快了所有制结构的调整,盘活了存量资产,提高了产业集中度和产品开发能力,形成了以啤酒集团、晨鸣纸业集团、抵羊集团、东北虎制药、步森集团为主的支柱企业,支撑和带动全工业经济稳步发展。2008年全市乡及乡以上工业增加值423741万

39、元,比上年增长39.2。*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见表24。表2-4 *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项目年份总人口 (万人)国内生产总值 (万元)工业总产值 (万元)农业总产值 (亿元)198016.023932296.52010198516.8649771327.12793.9199021.2386773306.15989199622.27219907902.515650.4199722.83399248023.117152.9199823.28468068453.417799.0199923.53524378295.519587.1200026.70528096906.621020.2200124.07

40、2000677600023738200224.392293777767234082200324.512561127938135898200425.42.2740408112737334200525.813528978291237334200625.654554188296431276200725.9759431216411639000200826.3078926342374144901年平均增长速度()1991-19950.9820.4419.0421.181996-20001.0918.61-3.317.642001-20081.2924.641.702.4注:表中各项经济指标均为当年价,增

41、长速度为可比价。表中数据来源于呼伦贝尔年鉴。牙克石市牙克石市位于*中部,大兴安岭西。牙克石东邻美丽富饶的嫩江流域,西接闻名遐迩的呼伦贝尔草原,南与扎兰屯相连,北接根河市,南北长352公里,东西宽147公里,总面积2.76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1.01%,牙克石市辖6个镇,7个街道办事处。2008年,全市总人口38.1858万人,有蒙、回、满、朝鲜、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24个少数民族。牙克石市是滨(哈尔滨)洲(满洲里),牙(牙克石)林(满归)两条铁路干线和绥满国道主干线的重要节点,是内蒙古的交通枢纽,是通往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满洲里的必经之路,是大兴安岭林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理位置

42、十分重要。 牙克石市自然资源丰富,得天独厚,雅鲁河、绰尔河、*河及支流共88条,呈网状密布市内各镇,境内土质肥沃,水草丰美。 牙克石市矿产资源丰富,多数尚待开发。境内已发现26种金属、非金属矿藏,主要以煤炭、石灰石、珍珠岩、沸石为主。预计煤炭储量约4.2亿多吨,现年产原煤270万吨。牙克石市是林区新兴工业城市。林业是牙克石最早开发的产业,也是当地的主要产业。境内天然林地175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1.8亿立方米。天然落叶松和白桦林生长茂密,浩瀚的林海,不仅每年向国家贡献100多万立方米木材,而且为涵养水源,防风治沙,保障工农业生产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本着“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

43、永续利用”的方针,实行有计划生产,不断强化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和林政管理,使牙克石这座绿色宝库得到健康发展和合理利用。当地生产的栲胶、纤维板、胶合板、刨花板、地板砖、卫生筷子、木制家具等林木产品行销国内外。森林内外,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在这里栖息着323种野生动物和生长着3000多种野生植物,其中有经济价值的无污染木本和草本植物计200多种。牙克石酿酒厂利用大兴安岭林区盛产的无污染野生浆果笃斯越橘和红豆越橘为原料生产的万山利口酒远销海内外。现有煤炭、化工、食品、电力、医药、机械、印刷、纺织、橡胶、服装、林木加工、建筑材料等20多个行业,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饮料、啤酒、果酒、乳制品、木制品加工、建筑材料等5大主导产品。牙克石市内驻有国家57个股份制改造大型企业之一的内蒙古森工集团及所属6个林业局、4个大型企业以及市属3个国营农牧场。牙克石市现有林缘草场总面积达330万亩,年产牧草2亿多公斤,可载畜143万个羊单位。耕地210万亩,以种植小麦、油菜为主,是呼伦贝尔地区的小麦丰产区。牙克石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特色突出,自然景观构成旅游资源的主体,主要由森林、冰雪、野生动植物以及河流景观等旅游资源构成。其中以凤凰山滑雪旅游景区、巴林喇嘛山国家森林公园、乌尔其汗国家森林公园、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绰远飞机窝和刘少奇主席纪念林等己开发的旅游项目著称,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