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157380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随着社会媒体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关注,一系列的学术不端行为被纷纷爆出,从较早的北大教授“王铭铭剽窃事件”,到日本学术女神小保方晴子的论文造假,再到今年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撤销中国作者的107篇论文。这些学术不端行为,严重破坏了学术风气,带来巨大的社会危害性。也因此,学术界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讨论和学术规范的重视也日益增长。但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研究讨论,多集中在学者和导师身上,而较少将目光放在研究生身上。我国科研事业的重心在高校,研究生在高校的科研工作中起到最基础的作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我国的科研实力。随着国家出台研究生扩招政策,研究生在培养数量迅速上升的过程

2、中,其培养质量出现了下滑。部分学生因为科研成果不能满足学校毕业要求或者其他原因采取了学术不端的行为,严重影响可我国未来科研事业的发展。研究生不同于学者和导师,研究生并不是长期或者终身从事科研工作,对于学术不端行为以及科研的道德规范的认知可能有欠缺,其学术不端行为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作为其中一员,在此就探讨一下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形成原因和解决对策。一、 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学术不端行为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是指从事学术与科研人员的不良学术行为”,而如何定位“不端”的范畴是评判、惩戒“不端”行为的关键,也是科研工作者自我约束的准绳。我国对学术不端行为比较权威的界定是中科院在中国科学院关于加强科

3、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中指出的,科学不端行为是指研究和学术领域内的各种编造、作假、剽窃和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公认道德的行为;滥用和骗取科研资源等科研活动过程中违背社会道德的行为。具体行为表现在:在学术领域内做虚假的陈述,编造数据,篡改数据;损害他人著作权;违反职业道德利用他人重要的学术认识、假设、学说或者研究计划;研究成果发表或出版中的科学不端行为,如将同一研究成果提交多个出版机构出版等;故意干扰或妨碍他人的研究活动;在科研活动过程中骗取经费、装备和其他支持条件等科研资源,故意隐瞒重要信息等。二、学术不端行为的具体内容在实际情况中,研究生做出情节严重的重要造假、剽窃行为并不十分普遍,而往往是非有意

4、识的、非带有明确目的性的学术不端行为。研究生容易踩到的雷区大概有以下几点:(一) 编造和修改数据。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常常面对数据处理的问题,有的学生会因为数据的偏差过大舍去某些数据,或者在实验过程中有一两个样本没有试验数据,为了实验的完整性而随意编造相近的的数据。这样的行为不一定是有非常强的目的性和功利心,多数情况都是对于科研规范知识的缺乏和对于科研精神的忽视。(二) 科研成果和发表文章的署名不当。高校的科研工作往往以实验室为单位,由于研究生的学习时间有限,经常会由多人同时承担同一课题研究,科研成果的归属、文章的作者顺序等可能会出现问题。此时,需要实事求是明确每个人所做的贡献,真实的反映在科研

5、成果的署名上,因为科研成果不仅以为着荣誉,也同时承担着责任,切不可模棱两可,危及研究成果的真实性。(三) 故意隐瞒重要信息。正确的科研态度应该如实的呈现科研人员在工作所呈现的实验结果,这些结果不仅包括达到预期效果的结果,也包括不良结果。而研究生在从事研究中,可能会因为毕业、发表论文以及课题成果鉴定等原因而选择性的忽视一些不好的结果,只公开发表具有良好效应的一部分结果。虽然这样的行为并没有篡改和编造数据,但确实违背科学的真实性原则,并且也可能带来不良后果。例如,浙江大学将瘦肉精推广到中国的许梓荣就被广泛质疑当年发表的文章中蓄意隐匿了试验中生猪的不良反应。二、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及对策思考(一)不良

6、的社会风气的影响社会环境浮躁、急功近利,是公认诱发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存在诚信缺失的不良风气。诚信缺失的风气也进入到学术界。例如,不负责任的期刊出版商容易对研究生造成不良的影响。研究生能够利用社会的不完善的出版监管机制来采取学术不端行为。比方说,研究生能够利用缺乏诚信的出版社,发表存在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的文章。另外,不诚信的学术机构会对研究生提供不良的榜样作用。研究生在学术研究中容易从不诚信的机构与工作人员处习得不良的行为。这增加了研究生从事学术不端行为的可能性。日前报道的为此,社会在防范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的时候应该营造诚信的社会风气,为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提供良好的条件与基础。

7、其次,唯学历论的不良观点对研究生的学术动机产生了动摇。当前,我国高学历人才是被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和敬仰的人群,很多就业岗位、晋升机会都与学历息息相关。因此,这种观点给大部分研究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很多研究生在入学时期就抱有一种混学历的心态来就读,自然就导致了一些不良的学术行为在研究生群体中产生。面对这一现象,应从树立科学精神做起,加强研究生在从事科研活动中的严谨态度,从而营造良好的学术风气。(二)不良的社会风气的影响学术风气直接决定了研究生的学术行为。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能够对研究生形成群体压力,使他们不敢和不愿意从事学术不端的行为。可是,目前学术风气存在一定的不良,这容易助长研究生学术不端的

8、行为。第一,研究生在从事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存在“人情”消费的情况。人情消费这种不良的学术风气已经开始蔓延到高校之中了。很多研究生不惜采用学术不端行为来完成学校对研究生毕业的要求。他们运用自己与社会人员或宿舍同学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他人进行劝说,让被却说者同意在其自己的研究成果上署名,从而达到学校对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这种人情消费的情况在研究生生活中普遍存在,情节严重的甚至还涉及到了金钱的交易。 第二,急功近利的学术风气。学术研究应该具有客观性与非功利性。但是,我国的学术研究却存在了强烈的功利性。当前,职称评审、职务认定、学术地位和水平的评价都同研究成果相关,对名利的过度追逐导致学术规范的边

9、缘化,传统学术道德规范体系的道德约束力日益削弱。这种强烈的功利学术氛围导致研究生在开展学术研究的时候,更多的考试是结果而不是过程。研究生为了满足自己的研究目的,会采取篡改数据与材料的行为。这种急功近利的学术风气不仅无益于规范研究生的学术行为,而且也助长了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的滋生。 (三) 学术管理机制方面的原因 研究生在校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时需要接受高校的管理,高校学术管理机制的健全、规范、合理直接会影响研究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态度。可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对研究生学术管理上的不足。第一,不合理的评价体系以及不健全的管理机制。合理的研究生评价体系可以促使研究生保持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并保证他们能向健

10、康的方向发展。相反,不合理的评价体系会导致研究生对学术研究产生厌恶,并通过学术不端行为来完成学校对学术成果数量的要求。目前,大多数研究生为了完成论文发表这一项艰巨的任务,不惜在学术研究活动中采用伪造数据和修改实验结果等一些学术不端行为。而这些行为对研究生群体产生了很大的副作用。因此,建立和完善评价机制是营造良好学术氛围,防范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关键措施。 第二,研究生导师督导不严格。 导师在研究生学术教育中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导师是研究生学术工作最为重要的指导者和教育者。在日常的学术研究工作中,导师能够对研究者进行指导和帮助。研究生学习的方式和态度都会直接受到导师的影响。为此,导师在研究生的

11、学术生活中能够扮演榜样的作用。如果导师是一个好的榜样在,他便能够对导师给予正确的指引作用。相反,如果导师没有发挥积极的作用,其则容易对研究生起到错误的引导作用。而在现实中,导师常常忽视了对研究生的教育与督导,或者纵容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甚至导师本身存着在学术不端的行为。例如,2009年4月,上海大学教授、博导陈湛匀因两篇论文存在抄袭现象被通报,被学校免除学术委员会委员职务,并撤销了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一职。两篇抄袭论文,均为陈湛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根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第32条规定,这一项目也已被撤销。 第三,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目前,国家对学术不

12、端的行为惩戒不严。这大大降低了研究生从事学术不端行为的成本。我国关于研究生学术不端的惩罚是取消研究生的学位。教育部公布关于对学位论文作假行为的暂行处理办法,该办法明确规定“申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所提交的学位论文,如果出现购买、他人代写,或者抄袭、剽窃等作假情形的,取消其学位申请资格。已经获得学位的,依法撤销其学位。这是关于研究生学术不端最为严格的处罚。可是,学校目前应用这一规定对研究生进行处罚的比较少。不少学校在处理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时候,更多采取教育与说教的方式,并没有根据这一条例对研究生进行严格的惩罚。(四) 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自2003年研究生扩招开始,研究生数量在迅速增加的同时

13、,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便是在研究生的整体素质下降。多数研究生认为其自身缺乏道德自律以及自身科研能力不足。同时,研究生对学术道德规范内容的掌握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欠缺。 出现了部分研究生抱有不纯的学习动机,其目的就是为了取得高学历高文凭。研究生学习动机不纯已经成为了导致他们产生学术不端学术行为的一个重要成因。 第一,研究生参与学术研究的目的不纯。不少发达国家在招收研究生的时候会充分考虑研究生的学习目的。在加拿大,申请加拿大 CS 研究生,是需要抱着纯洁目的的。学生必须对学术研究感兴趣,而非其他功利性目的。但是,我国目前在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时候,主要考察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对于他

14、们的入学动机则比较少考察。这导致一部分学习目的不存的研究者进入了研究生培养体系之中。这一部分研究者参与研究学习并不是为了学术研究或者自我成长。他们参与研究生学习的目的在于获取硕士学位。他们看中的是获取学位的结果而不是过程。这种学习目的导致研究者并没有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在这一情况下,他们没有学习到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这容易导致他们在科研任务的面前无所适从。为了应对学校的科研压力,他们只能依靠学术造假或者请枪手为他们撰写相关的研究成果或者文中。这便导致了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 第二,研究生浮躁的学术研究态度。当前,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社会也存在了急功近利的不利观念。一

15、些研究者在学习中容易受这种浮躁思想的作用。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渴望早一点成名,早一点通过学术研究的过程建立更广泛的社会资源。这导致他们在开展研究的时候只重视结果而不是重要研究的过程。他们有时候会为了达到自己的实验目的,篡改实验数据或者材料。这也导致了不端学术行为的出现。 第三,于研究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欠缺。当前,我国的研究生不断的扩招。研究生数量的增加给研究生的培养和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因素。一方面,导师的压力不断加大,同本科的班级教学不同,研究生教育更加重视个体的辅导。但是,随着研究生扩招,每个导师负责培养的研究生数量也不断的增加。有些导师每一年需要培养8名甚至更多的研究生。这必然导致研究

16、生教育的缺失。第四,研究生自我约束能力不足。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层次高学历的教育,与大学本科和高中的教育模式有着很大的差异。大多数高校在研究生入学后用一年时间来学习其报考专业的相关知识,而剩下的时间则多数由研究生自己或导师来安排。目前,我过大多数高校研究生导师都是通过做课题的过程来给学生提供指导。但也有部分导师因课题数量有限,所以学生在短期内就可以完成课题所需要做的事情,而剩下的时间则有自己来支配。在这种放养式的培养模式下大多数研究生都能做到自我约束、自我提高这个要求。而少数研究生则利用空余时间在宿舍打游戏、打牌或外出玩耍等各种方式来虚度研究生生活。这样的生活方式无疑直接使在毕业期间因准备不充足

17、的研究生,只能通过找人代写或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来达到毕业要求。因此,预防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应从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自律做起。 第五,不少研究生目前缺乏完善的学术规范知识体系。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生开展学术工作,一方面可能会做出一些无意识的学术不端行为,同时也不了解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以及自己做出相关行为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容易导致学术研究过程中出现学术不端行为。加强研究生学术规范知识、学术道德操守、学术不端行为案例分析等内容的教育是许多高校应该逐渐重视的研究生基础教育。总之,研究生的教育和管理是我国培养科研人才的重要内容。规范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不但可以有效的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同时也有助达到科研事业蓬勃发展的最终理想。而身为研究生的我,也希望在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学习中,完善自己的学术规范意识,提高自己的学术道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