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宁夏吴忠市2021届高三生物下学期4月模拟试题.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155896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吴忠市2021届高三生物下学期4月模拟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宁夏吴忠市2021届高三生物下学期4月模拟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宁夏吴忠市2021届高三生物下学期4月模拟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宁夏吴忠市2021届高三生物下学期4月模拟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宁夏吴忠市2021届高三生物下学期4月模拟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宁夏吴忠市2021届高三生物下学期4月模拟试题宁夏吴忠市2021届高三生物下学期4月模拟试题年级:姓名:- 9 -宁夏吴忠市2021届高三生物下学期4月模拟(第二次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2、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A.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B.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C.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 D.在细胞内发挥其生理作用2.下列有关变异和进化的说法,合理的是A.等位基因B和b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B.基因重组只是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不会导致生物性状变异C.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D.在地球上,热带任何地区的物种多样性一定高于温带地区3.夏季,健康人从炎热环境进人低温空调房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

3、的生理反应的是A.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B.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皮肤血管收缩C.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加快,增加产热D.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控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4.某林场生长大片马尾松,周边是大片草地,并有多种动物栖息在其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土壤湿度是影响该群落植被水平分布的因素之一B.马尾松高低错落有致,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C.光照强度决定了林中各种动物的垂直分层分布D.修剪后的林边草地只有水平结构,没有垂直结构5.研究者将大蒜的根分别浸入不同浓度的磷酸盐溶液中,4h后测定得到右图所示的磷吸收速率曲线。下列选项对本实验现象作出的分析中,合理的是A.磷通过自由扩散进入大蒜根尖细胞

4、 B.磷吸收一定是逆浓度梯度的运输C.磷吸收速率受到膜上载体数量制约 D.磷的吸收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6.单倍体在遗传育种中具有重要意义,其在培育植物新品种方面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下列有关单倍体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单倍体体细胞中都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B.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C.利用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的新品种一定是纯合子D.与正常植株相比,单倍体植株常常表现为茎秆粗壮、果实和种子等都较大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29.(10分)因荔枝壳中含

5、有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采摘后的荔枝在自然条件下,这些酶能把很多无色物质经过复杂变化最终引发褐变,严重影响了荔枝的保鲜效果。研究表明,荔枝果皮颜色的褐变原理包括如下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测定从荔枝壳中提取的POD活性时,应选择 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反应液中应加入 溶液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2)实际生产中,常采用冰水药液(即用冰水配药)浸果,这样做可以减缓褐变。请解释原因。 (3)研究发现,在完全无氧条件下,POD、PPO将无法催化上述的褐变反应。那么,可否在此条件下贮藏荔枝?请说明理由。 30.(9分)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一种具有包膜结构的RNA病毒,由

6、其引发的新冠肺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回答下列问题:(1)SARSCoV2在非寄生时,不能进行 活动。其感染人体后,会引起 产生特异性抗体,与病毒结合,阻止病毒 宿主细胞。(2)当SARSCoV2侵入人体后会引起发热或腹泻,人体在发热过程中,体内 等激素分泌增多,产热增加;当腹泻严重时,会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由于丢失盐的比例高于失水的比例,就会导致机体 下降,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3)研发中的“新冠疫苗”种类较多,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是其中的种。mRNA疫苗通过载体进入细胞后翻译产生目标蛋白质(可被识别的抗原),目标蛋白由细胞分泌后,被免疫系统识别并激发免疫反应。目标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

7、胞外依次经过的细胞器为 。31.(10分)研究发现,赤潮藻类等海洋微生物能产生一种神经毒素X,该物质粘附在海藻或死去的珊瑚表面,通过食物链富集到肉食性的大珊瑚鱼(指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海域的珊瑚礁周围和近海海岸的石斑鱼等)体内。为了研究神经毒素X对某保护区内海洋生物的影响,科学家经过调查得到A、B、C、D四种海洋生物的相关数据(下表),该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回答下列问题:注:临界水平是指生物体内的神经毒素X含量高于该数值时,生物可能出现不良反应。(1)科研人员提醒消费者要特别注意慎食个体较大的珊瑚鱼,试解释原因。 (2)研究表明,受神经毒素X污染的鱼类增加与网箱养殖的大量增加有关,日渐盛行的

8、网箱养殖会破坏珊瑚生存环境,因为网箱养殖的残余饵料很多,鱼类的排泄物也多,造成水体 ,导致赤潮藻类大量增殖和有毒物质的积累。(3)RQ叫做风险商数,是指生物污染物的摄入量与临界水平的比值,RQ值低于1,显示污染物对生物的健康只构成低风险;等于或大于1,则显示污染物可能有害。根据表格计算,风险最大的生物是 ,该生物的RQ 。分析如此发展下去,该神经毒素X对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影响。 32.(10分)基因B、b和R、r分别控制某自花传粉植物子叶的颜色和花叶病的抗性,其中BB表现为深绿,Bb表现为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R控制抗病性状,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研究人员选用该植物不同品种做如下两

9、个杂交实验:实验1: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F1中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浅绿抗病1:1。实验2: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F1中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浅绿不抗病1:1:1:1。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在杂交实验时,对母本的操作步骤是: 套袋 套袋。(2)实验1和实验2中,两个父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 。(3)让F1中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其子代成熟植株中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用子叶深绿植株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到F2,F2成熟植株群体中B基因的频率为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

10、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7.(15分)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纤维素分解菌是能分解纤维素的一类微生物,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设计了A、B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注:“”表示有,“”表示无,CR为刚果红(1)实验室配置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流程是计算、称量、溶化、 。(2)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可用 染色法通过颜色反应直接对微生物进行筛选。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将纤维素水解后,进一步氧化分解的最终产物是 。(3)要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活菌数目,最好采用 法接种。(4)请据表判断,培养基A从物理状态看属于 培养基,可以用来

11、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培养基B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38.(15分)生物选修3:生物科技专题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在发现丙型肝炎病毒(HCV)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三位科学家。研究表明,HCV的遗传物质为一条单链RNA。某研发团队为了快检出HCV的感染者,他们将分离得到HCV进行处理后,用其RNA经逆转录后再进行PCR扩增(如图所示),并迅速研制出核酸诊断试剂盒。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由RNA逆转录成DNA的原料是 ,过程PCR利用 的原理,将DNA的核苷酸序列不断地加以复制。(2)过程中,在获得单链模板的方式上,PCR扩增与体内DNA复制不同,前者通过 解开双链,后者通过 解开双链。(3)进行PCR时,除了在反应体系中加入RNA、逆转录酶、dNTP、缓冲溶液外,还必须加入 。该反应体系中,逆转录酶不能在每次循环中都发挥作用,原因是 。(4)假设在PCR反应中,只有一个DNA片段作为模板,请计算在5次循环后,反应物中大约有 个这样的DNA片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