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甘肃省国有XX农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 目 申 报 单 位 :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农垦国土资源局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北京XX土地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编 制 日 期: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 目 名 称:甘肃省国有XX农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项目申报单位: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农垦国土资源局项 目 负责人:联 系 电 话:项目可行性研究摘要书项目名称甘肃省国有XX农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北京XX土地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项目所在地(市)县甘肃省XX市项目区所涉及村、镇XX镇XX农场项目区的经纬度坐标范围项目申报类型国家投资(中央财政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投资)项目性质土地开
2、发项目区地貌类型平原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共分为2个片区。总规模为533.33hm2(8000.00亩)。项目区内已有水浇地面积0.68 h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0.13%;其他草地面积38.85hm2,占项目区总面积7.28%;农村道路面积1.23hm2,占项目区总面积0.23%;坑塘面积0.73hm2,占项目区总面积0.14%;沟渠面积1.71hm2,占项目区总面积0.32%;设施农用地面积0.53hm2,占项目区总面积0.10%;盐碱地面积为489.20h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91.73%;村庄面积为0.4h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0.08%。其中1片区规模为195.09hm2(2926
3、.40亩),2片区规模为338.24hm2(5073.60亩)。土地权属情况(所有权、使用权)国有土地项目范围项目区位于XX市XX镇XX农场,其中1片区北至公路,南至农渠,西至西干四支七斗渠,东至西干四支八斗渠东侧荒草地;2片区北至盐碱地,南至北干四支渠,西至农村道路,东至排水沟。项目区规模项目总规模为533.33hm2(8000.00亩)。预计新增耕地面积473.54hm2(88.79%)项目建设期1年项目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为1026.80万元,单位面积投资19253元/hm(1284元/亩)。 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类建设占用耕地面积逐渐扩大,人地
4、矛盾日益突出。努力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实现社会、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建立和谐社会和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因此在全国有规模有计划的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势在必行。土地开发整理是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和保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是实现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的重要保障。土地开发整理不仅可以增加耕地面积,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也具有重要意义。XX农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XX市境内西北边缘,西北与瓜州县接壤,东与XX市黄闸湾乡毗邻,南与瓜州县三道
5、沟镇相接,北面为马鬃山山脉,属河西走廊西端,疏勒河流域中部。其地理坐标位置为:东经96459712,北纬40264030。场部距XX市老市区97km,距XX市新市区18km。连接欧亚大陆桥的312国道从场区东西贯通,共同构成了XX农场的交通网络,交通运输十分便利。目前,XX农场属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甘肃省退耕还林项目、疏勒河移民项目和日元贷款重点风沙治理项目实施区,农业区划为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属XX镇绿洲平原地带,是甘肃省粮、棉、油生产的主产地。为了保持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逐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维护农
6、村社会稳定,经充分调查论证,选取在甘肃省XX市XX镇XX农场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项目区光热资源充足,土层深厚。但由于受农田基础设施状况、周边环境、经济条件、气候条件、耕作习惯以及水资源条件的限制,项目区的农业生产仍然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项目区年均降雨量仅为75mm,天然降水无法满足农田作物的正常生长。项目区地下水位埋藏较浅,土壤盐碱化严重,由于项目内没有排盐碱设施,导致项目区土壤次生盐碱化不断加重,原有农田荒芜,土地利用率逐年下降,土地资源浪费严重。所以,重新规划项目区内的灌排设施成为了当地居民多年来的愿望。2 项目区内只有零星的农村道路,且为素土路面,居民无法进行正常的
7、生产与生活。所以需要重新规划项目区的道路系统。3. 项目区没有农田防护林,由于项目区风沙较大,农田受风害的影响很大。由于项目区治理难度大,项目区所在地自身财政紧张,无法对项目区进行大规模的整理,所以特申请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通过对原有盐碱地和其他草地改良平整,配套建设农田基础设施,一是改善当地较差的生产条件,优化生态环境,通过增加植被,有效的控制水土流失,为农作物及其他经济作物高产稳产奠定基础;二是项目实施后增加了大量的耕地,为农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供广阔的空间;三是有利于XX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实现,夯实农业基础;四是有利于发展地区经济,进一步保持社会稳定。项目目标任
8、务1土地平整土方量为87.06万m3,全部采用机械推土,推距为3040m。2农田水利工程。新修衬砌U型斗渠3.05km,衬砌U型(40*50)农渠3.48km,衬砌U型(30*40)农渠9.67km,衬砌U型(30*30)农渠5.36km;排盐斗沟5.05km,排盐农沟19.43km;斗渠分水闸(50*60)2座,农渠分水闸(40*50)2座,农渠分水闸(30*40)5座,农渠分水闸(30*30)8座,农渠分水口(30*30)391座,节制闸52座;过路涵管(管径50cm,长8m)10座,过路涵管(管径50cm,长4m)15座,过路涵管(管径100cm,长8m)7座,过路涵管(管径100cm,
9、长4m)11座。3田间道路工程新建砂石路面田间道10.20km,整修砂石路面田间道1.3km;砂石路面生产路16.84km。4防护林工程。在项目区田间道两侧各布置2行防护林,并沿项目区边界布置2行防护林,株行距设计为2.0*2.0m,树苗选用当地常用的树种(沙枣树),需要树苗45850株。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筹措本项目包括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及农田防护林建设工程,估算总投资为1026.80万元,其中工程施工费898.02万元,占总投资的87.46%;其他费用108.64万元,占总投资10.58%;不可预见费20.13万元,占总投资的1.96%。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分析一、社会
10、效益1. 本项目配套了项目区的农田水利、农田道路、以及防护林等基础设施,项目区内的大量盐碱地、其他草地、少量的设施农用地和废弃的坑塘水面都得到开发变得很规整,并将改善项目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率。2. 项目实施后,将增加耕地面积473.54hm2,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当地的耕地面积,为国家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做出了贡献。3. 该项目建成后,以种植业带动养殖和加工业,向社会提供一定数量的农副产品,调节农产品供需平衡。同时对促进和引导土地集约经营、加速农业产业化步伐起一定的推动作用。4. 该项目是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示范性、指导性、推广性较强,建成后从科技应
11、用、规模经营等方面带动周边经济发展,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5. 项目的建设,增强了宜农土地资源的整理力度和广度,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减轻当地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的同时,对项目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二、生态效益项目实施后,将改变现有土地利用状况,可明显改善和优化区域内的生态环境。沿项目区田间道两侧各种植的2排防护林,并沿项目区边界布置2行防护林,将对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新修、整修渠道、道路和防护林带的建设以及土地平整等工程的建设,使项目区生态环境朝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由于本项目采用衬砌渠道输水灌溉技术,相对于土渠输水灌溉,将大幅度提
12、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节约的水资源将为项目区周边农田以及生态需水做出重要贡献,对遏制沙漠化具有重要意义。三、经济效益年净收益:268.64万元投资收益率:26.16%静态回收期:7.1年项目单位面积投资:1.93万元/hm2新增耕地单位面积投资:2.17万元/ hm2结论一、可行性研究结论(1)本项目满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项目的要求,同时也满足其他法律、法规对项目的要求。(2)该项目的实施,将未利用地等开发整理为水浇地,有利于雨水资源利用与水土保持,增加耕地数量与粮食生产能力。本项目新增有效耕地473.54hm2,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当地耕地面积,为国家耕地动态平衡做出了贡献。(3)通过新修、整修项目
13、区内的田间道和生产路,大大的改善了区内的交通条件,方便了居民农田耕作与日常生活。(4)通过种植农田防护林,有效的抵御风害,改善农业生态环境。(5)通过新增耕地和改善项目区内的农田水利、道路、防护林等基础设施,提高项目区的生产力水平,年净收益达268.64万元。总之,本项目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各种前期准备工作都已顺利开展,得到了居民的大力支持,所以本项目是可行的。vi目 录1 项目概况11.1项目提出的原由、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11.2项目简介12 报告编制依据72.1申报基本情况72.2编制依据73 项目区概况83.1自然条件83.2社会经济条件103.3土地利用现状103.
14、4基础设施条件114 项目分析134.1项目的合法性分析134.2项目区新增耕地潜力分析134.3水土资源平衡分析144.4土地适宜性评价154.5项目区土地利用主要限制因素184.6公众参与分析195 项目规划方案及建设内容205.1规划原则205.2规划依据205.3土地利用规划215.4工程规划215.5项目主要工程内容235.6项目工程进度计划356 投资估算366.1投资估算依据366.2投资估算、总投资及年度投资366.3项目投资进度计划367 项目区权属调整378 项目组织实施管理388.1组织领导和机构设置388.2工程建设管理388.3资金使用管理399 效益分析409.1社
15、会效益409.2生态效益409.3经济效益4010 可行性研究结论4511 附表、附图与附件46II1 项目概况1.1项目提出的原由、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类建设占用耕地面积逐渐扩大,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努力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实现社会、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建立和谐社会和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因此在全国有规模有计划的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势在必行。土地开发整理是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和保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是实现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
16、略的重要保障。土地开发整理不仅可以增加耕地面积,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也具有重要意义。XX农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XX市境内西北边缘,西北与瓜州县接壤,东与XX市黄闸湾乡毗邻,南与瓜州县三道沟镇相接,北面为马鬃山山脉,属河西走廊西端,疏勒河流域中部。其地理坐标位置为:东经96459712,北纬40264030。场部距XX市老市区97km,距XX市新市区18km。连接欧亚大陆桥的312国道从场区东西贯通,共同构成了XX农场的交通网络,交通运输十分便利。目前,XX农场属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甘肃省退耕还林项目、疏勒河移民项目和日元贷款重点风沙治理项
17、目实施区,农业区划为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属XX镇绿洲平原地带,是甘肃省粮、棉、油生产的主产地。为了保持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逐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经充分调查论证,选取在甘肃省XX市XX镇XX农场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项目区光热资源充足,土层深厚。但由于受农田基础设施状况、周边环境、经济条件、气候条件、耕作习惯以及水资源条件的限制,项目区的农业生产仍然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项目区年均降雨量仅为75mm,天然降水无法满足农田作物的正常生长。项目区地下水位埋藏较浅,土壤盐碱化严
18、重,由于项目内没有排盐碱设施,导致项目区土壤次生盐碱化不断加重,原有农田荒芜,土地利用率逐年下降,土地资源浪费严重。所以,重新规划项目区内的灌排设施成为了当地居民多年来的愿望。2 项目区内只有零星的农村道路,且为素土路面,居民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与生活。所以需要重新规划项目区的道路系统。3. 项目区没有农田防护林,由于项目区风沙较大,农田受风害的影响很大。由于项目区治理难度大,项目区所在地自身财政紧张,无法对项目区进行大规模的整理,所以特申请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通过对原有盐碱地和其他草地改良平整,配套建设农田基础设施,可增加有效耕地473.54 hm2,土壤生产力水平将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19、通过对项目区进行开发整理,一是改善当地较差的生产条件,优化生态环境,通过增加植被,有效的控制水土流失,为农作物及其他经济作物高产稳产奠定基础;二是项目实施后增加了大量的耕地,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供广阔的空间;三是有利于XX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实现,夯实农业基础;四是有利于发展地区经济,进一步保持社会稳定。1.2项目简介1.2.1项目类型本项目类型为国家投资(中央财政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1.2.2项目性质本项目为土地开发项目。1.2.3项目范围项目区甘肃省XX市XX镇XX农场,分为2个片区。其中1片区北至公路,南至农渠,西至西干四支七斗渠,东至
20、西干四支八斗渠东侧荒草地,地处东经965514965544,北纬402751402903之间;2片区北至盐碱地,南至北干四支渠,西至农村道路,东至排水沟,地处东经970313970544,北纬402723402814之间。1.2.4项目规模项目区总规模为533.33hm2(8000亩),其中1片区规模为195.09hm2(2926.40亩), 2片区规模为338.24hm2(5073.60亩)。1.2.5项目工期项目建设工期为1年。1.2.6项目建设标准与主要任务1. 建设标准在结合土地开发整理政策的要求以及当地土地开发整理建设标准的基础上,提出本项目的规划标准:1)土地平整土地平整是土地开发
21、整理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土地平整的精度不但影响到整理后的土地质量,而且关系到投资大小与效益问题。土地平整的中心任务是通过平整,使土地更适宜耕种。在进行土地平整工程设计时,应在满足灌溉要求的基础上,合理调配土方,尽量做到挖填平衡,同时要与水土保持、土壤改良相结合。项目区土地平整遵循填挖土方量最小与农田水利工程相结合的原则。采用取高填低的方法进行平整。土地平整以田块为单元,选择完全平整中的斜面法,将整个项目区划分为若干个平整田块,分别设立平整高程,以平整高程为基准面对开发整理区土地进行全面平整。2)耕作田块规划 耕作田块是末级固定田间工程设施所围成的地块,是田间作业、轮作和工程建设的基本单元。田
22、块应形成标准化条田,条田内形成格田。a)田块规划要求整理后的田块要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有利于田间机械作业,有利于水土保持,满足灌溉排水,便于经营管理。田块方向即田块的耕作方向,一般以田块长边方向为准,他是末级固定渠道等田间工程设施的布置方向。田块布置的方向对于田间作物的光照、灌溉排水、机械作业以及防风效果等都有着显著影响。从改善光照条件看,一般南北向布置的田块可显著提高作物对太阳能的利用率,从而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与碳水化合物的积累。除此之外,田块方向的布置还应考虑与居民点、主干道之间的位置关系,以缩短往返距离与时间,方便农业生产资料与农产品的运输。b)耕作田块的长度、宽度田块的长度不仅关系到
23、田块平整工程量的大小与机械作业效率的发挥,还影响到灌溉工程的布设等。同一条件下,对于土地平整而言,田块越长,平整工程量越大,平整技术要求也越高;而对于机械化作业而言,则有利于减少机组空行比重,提高机械化作业效率,促进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对于田间灌溉而言,田块越长,灌溉组织工作就越困难,灌水质量也无法保证。一个田块一般是末级固定渠道所控制的范围,因此要考虑末级固定渠系的控制面积。c)耕作田块高程规划田块高程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田间平整工程的大小以及灌溉渠道的布设。因此,应该本着节约成本、有利灌溉的原则确定田块平整高程。根据农民的种植习惯,田块采用格田形式,格田田面高差在3cm以内,格田长度以农
24、户承包的田块大小而定。格田之间以田埂为界,随每年机耕整地时由农民根据自家田块的大小而填筑。本项目区地势比较平坦。以田块为单元进行局部平整,田块内满足挖填平衡的原则,不涉及到田块间的土方调配。按照土地开发整理的相关标准,“确定农田标准达到土地平整的要求,土壤质地适中,保水保肥,土壤耕层厚度达到0.5m以上,林、田、路、渠适当配套”,再结合实地农田建设标准来确定本项目的田块规划标准。为了能在实行机械化耕作,结合当地实际地形,本项目设计田块宽为40m,长度约为200600m。为了能够使降雨和灌溉更加均匀,平整后的田面坡度不超过1/1000,以满足作物的生长。3)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标准a)灌溉标准结合当
25、地水文气象、水土资源、作物组成、灌区规模、灌溉方式及经济效益等因素,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8-1999)和甘肃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试行),借鉴项目区周边的灌溉农田,确定项目区设计灌溉保证率为75%。b)排水标准参考项目区周边土地整理项目的建设经验,由于项目区有盐碱化现象,为了防止土地盐碱化,需在项目区内设置排水(盐)沟。c)水质标准项目区深层地下水水质良好,地下水主要含水层为中、上更新统的砂卵石和沙层,厚度100200m,含水层富水性一般为10003000m3/d,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2+ Mg2+型和HCO3SO42- Ca2+Mg2+型,矿化度小于1gL
26、。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的规定。d)地震设防标准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酒泉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相当于基本烈度为度。4)道路建设标准根据甘肃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试行)规定:田间道路面宽一般为3m-6m,高出地面0.3m-0.5m。路基一般为素土或沙土夯实,厚度为20cm-30cm。路面材料宜为砂石路面或泥结石路面,厚度10cm-20cm。生产路路面宽度1m-3m,路面材质为素土或砂石,路基与田间道相同。按照渠、路、田、林相配套的要求,为便于田间灌溉、收割农作物、转运等工作,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发挥农田水利工程效益,结合项目区外
27、已有道路的状况和区内地块布局,本项目规划田间道与生产路两级道路,具体设计标准如下:田间道:路面宽6m,两侧路肩宽50cm,30cm厚素土夯实路基,路面铺设20cm砂石,高出地面0.50m;生产路:路面宽3m,30cm厚素土夯实路基,路面铺设10cm砂石,高出地面0.40m。5)防护林建设标准根据甘肃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试行)的要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后的林木覆盖率应不低于开发整理前的标准。农田防护林带的建设就是为了减少风对农田作物的危害,根据当地的实际经验,为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抵御风害,按照当地习惯和建议沿项目区田间道两侧各种植2行防护林,并沿项目区边界布置2行防护林,树种选择当地
28、易采购并且耐盐碱、耐干旱的沙枣树,株行距设计为1.0*1.0m。2主要任务本项目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在增加耕地面积的同时,配套完善水利、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农田防护林,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体任务如下:1) 通过土地平整并配套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将项目区内的盐碱地和其他草地等开发整理成耕地,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项目完成后,新增耕地473.54hm2,新增耕地率为88.79%。2) 规划建设项目区内的灌溉设施,衬砌斗、农渠,使项目区内的农作物需水得到保证,修建排水(盐)沟,防止土壤盐碱化。3) 整修、新修农村道路,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4) 建立和完善农业生态防护林
29、体系,抵御风害,美化环境,调节农田小气候。552 报告编制依据2.1申报基本情况项目申报单位: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农垦国土资源局项目名称:甘肃省国有XX农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承担单位:北京XX土地规划设计有限公司2.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保护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6、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7、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8、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K/T1011-1013-2000);9、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TB/T16453
30、 1-164536-1996);10、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8-1999;11、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整理管理工作的通知;12、甘肃省XX农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13、甘肃省XX农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5、项目相关基础资料主要包括: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及全国第二次土地大调查成果;2)实测1:2000地形图。3 项目区概况3.1自然条件a) 气候条件项目区属大陆性荒漠气候,其特点是日照长、温差大、降水少、蒸发强烈、光热条件优越,冬寒夏热多风沙,适宜于农作物生长,特别是粮食作物和喜光经济作物。据XX镇气象站观测资料,年平均气温7.6,极端最低气温28.2,年日照时数3150小时,
31、日照率68%,太阳年辐射总量145.6千卡/cm2。10积温2870,无霜期140-16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75mm,多集中于7-9月,年蒸发量2511mm,年相对湿度39%。多年平均风速3.7m/s,最大风速28m/s,主导风向为东、西风。b) 水文地质由于项目区位于疏勒河昌马冲积扇缘地下水溢出带,地下水为第四纪洪积扇缘溢出水,有较丰富的地下水,含水层厚60100m,地下水埋深在5m左右,采水系数80250m3/h。其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昌马河在40km的戈壁洪积扇带渗漏的河川迳流,平原区河渠水入渗和田间回归水及微量的大气降水补给。根据资料显示,XX灌区地下水补给量为2.69亿m3/年,而X
32、X农场地下水补给量约为3500万m3/年,可开采量约3000万m3/年,场部机井深80m左右,出水量100120m3/h,水量充足。项目区主要河流为疏勒河,在昌马大坝上下段称昌马河,自东南向西北迳流,至黄闸湾后折向西流经场区后,至瓜州县境内注入双塔水库。其河流发源于祁连山脉的疏勒南山,河道总长590km,多年平均流量8.486亿m3。项目区属疏勒河昌马灌区,农业灌溉用水,主要由昌马水库北干四支渠配给,目前年配水量为145万m3。地下水资源主要是机井用水,年配水量75万m3,由上游地表径流入渗(疏勒河)。地下水位5m左右,水化学类型为HCO3SO42、Mg2+、Na+(Ca2+)型水,矿化度13
33、g/L。承压地下水含水层埋深70m左右,含水层岩性为沙砾石,渗透系数50m/昼,单井涌水量一般100 m3/h,水质良好,可饮用和灌溉。c) 地形地貌农场在大区域地质、地貌上属于昌马冲积洪积扇前缘的绿洲细土平原地带,海拔1385m-1425m之间,地势平坦开阔。境内地势依马鬃山台地和疏勒河自然走向呈东南向西北延伸,坡向西北,坡降南部为7-10,中部为4.5-5,北部为2-3。疏勒河XX段河流阶地地貌明显,河床宽1-1.5km,河床蜿蜒曲折,小型牛轭湖屡见不鲜。d) 土壤土壤主要有潮土、草甸土、盐碱土和风沙土。农场土壤类型主要是砂壤土、潮土和轻盐土,土层较厚,大部分在1.5m以上,少部分在1m左
34、右,局部0.5m左右,土壤肥力较好。土壤有机质含量1.07-3.16%,平均为1.9%,全氮0.031-0.42%,全磷0.032-0.07%,速效磷6-18ppm,速效钾100-100ppm,碱解氮30-90ppm。土壤含盐量0.4-2%,耕层平均1.14%,1.0m土层平均0.8%。耕地平均养分含量2.16%,碱解氮58.5ppm,速效磷16.0 ppm,速效钾120.0 ppm,耕作层有机质1.46%,全氮0.101%,全磷0.196%,全钾2.18%。耕地土壤适宜我国北方大部分树种、牧草及啤酒花生长。荒地土壤类型主要有轻盐土和各部位青白土。e) 自然灾害项目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是风(干热风
35、、大风、沙尘暴)、盐碱、干旱等。如:干旱:项目区由于年降水量少,且时控分布不匀,加之蒸发量大,故河流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大,因此,春末夏初形成“卡脖子”旱,农作物需水量得不到及时解决,致使小麦、玉米受旱减产。干热风:主要危害作物为春小麦,玉米次之。对其它作物影响较小。干热风多出现在六月中下旬,最早出现于六月上旬,最迟出现于七月十九日至二十日,严重影响小麦的乳熟灌浆。可使小麦植株蒸腾加剧,植株体内水分平衡失调,茎叶凋萎,导致小麦青枯逼热,灌浆不足,千粒降低而减产。一般年份减产35%,严重年份减产10%以上。盐碱化:由于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临界水位)。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盐份,如其水面接近地面,而
36、该地区又比较干旱,由于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的水蒸发后,便留下盐分。日积月累,土壤含盐量逐渐增加,形成盐碱土。另外项目区地势高低不平,没有排水出路。 洼地水份蒸发后,即留下盐份,也形成盐碱地。3.2社会经济条件XX农场全场总人口8563人,其中职工人数920人,离退休人员1001人。农场下属16个二级独立核算单位,其中农业队11个、酒花生产队3个、项目移民队2个,年产3000吨的颗粒酒花厂1个,其余为服务性单位;现有农、林、牧、工程、文教卫生等专业技术人员146名。截止2010年,农场拥有资产总额44420万元。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500万元,主营业务收入5000万元,职均收入28000元
37、。农场先后荣获国务院、国家经贸委、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28表彰奖励,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连续多年被中国农业银行甘肃省分行评为AAA级信用企业。3.3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共分为2个片区。总规模为533.33hm2(8000.00亩)。项目区内已有水浇地面积0.68 h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0.13%;其他草地面积38.85hm2,占项目区总面积7.28%;农村道路面积1.23hm2,占项目区总面积0.23%;坑塘面积0.73hm2,占项目区总面积0.14%;沟渠面积1.71hm2,占项目区总面积0.32%;设施农用地面积0.53hm2,占项目区总面积0.10%;盐碱地面积为489.2
38、0h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91.73%;村庄面积为0.4h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0.08%。其中1片区规模为195.09hm2(2926.40亩),2片区规模为338.24hm2(5073.60亩)。项目区及各片区土地利用地类现状面积及其占项目区总面积的比例见表3-1,3-2,3-3。项目区情形如图3-1,3-2所示。表3-1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表 单位:hm2,%一级类二级类面积比例 01耕地012水浇地0.68 0.13 04草地043其他草地38.85 7.28 10交通运输用地104农村道路1.23 0.23 11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14坑塘水面0.73 0.14 117沟渠1.71
39、0.32 小计2.440.46 12其他土地122设施农用地0.530.10 124盐碱地489.291.73 小计489.7391.82 20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03村庄0.40.08 合计533.33 100.00 表3-2 1片区土地利用现状表 单位:hm2,%一级类二级类面积比例 01耕地012水浇地0.68 0.35 04草地043其他草地38.85 19.92 10交通运输用地104农村道路1.23 0.63 11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14坑塘水面0.73 0.37 117沟渠1.71 0.88 小计2.44 1.25 12其他土地124盐碱地151.89 77.86 合计195.09
40、 100.00 表3-3 2片区土地利用现状表 单位:hm2,%一级类二级类面积比例 12其他土地122设施农用地0.530.16 124盐碱地337.3199.73 小计337.8499.88 20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03村庄0.40.12 合计338.24100.00 图3-1 项目区的其他草地图3-2 项目区的盐碱地 3.4基础设施条件3.4.1交通状况项目区外围交通条件良好,312国道横穿项目区所在的XX农场,交通十分方便,干道与田间道路相连。但是由于项目区内部主要为未利用的盐碱地和其他草,基本没有形成道路网,因此在土地开发整理后,需重新为项目区规划完善道路系统。3.4.2水利设施状况项
41、目区所在XX农场水利设施基本配套,昌马北干渠、西干渠直通场内,全场42.97km(北干渠9.35km、西干渠33.62km),农场内现有支渠9条,全场66.64km,斗渠52条,全长83.47km;农渠242条,全长227.89km,形成了有效的灌溉网络。农场内灌水渠系四通八达,配套控制面积近10万亩。但项目区内部没有农田水利设施,在土地平整后,结合田块、道路布局,需对项目区内水利设施进行规划设计。3.4.3电力设施状况XX农场内有35千伏变电站,可以为项目区内的生产、生活提供电力保障。3.4.4 林网建设状况项目区内降雨量较少,气候干旱,草木生长缓慢,天然植被稀疏,土层较薄。目前项目区内没有
42、防护林网,不能有效地固土、防风,不能为农业生产起到生态屏障作用,因此,需要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建立完善的农田生态防护林网。4 项目分析4.1项目的合法性分析4.1.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项目的要求本项目严格按照XX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 2020年)的要求,注重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努力提高土地利用率、生产力和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目标的实现。整理后项目区土地利用方向符合XX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4.1.2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对项目的要求本项目严格按照XX市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的要求,通过对项目区的土地进行开发整理,不但可以增加耕地面积,而且按
43、照建设生态农业、持续农业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目标,科学规划项目区的渠、路、林达到现代高效农田标准,从而提高项目区土地使用质量,促进项目区向农业生态、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方向转化,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营机制的运转。4.1.3其他法律、法规对项目的要求该项目已经通过农业、水利、林业、财政、环保、技术监督等部门的论证,一致认为本项目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项目实施有利于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并促进土地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优化资源配置,是利国利民、投入低产出高的好项目,要抓紧时间运作。4.2项目区新增耕地潜力分析本项目新增耕地潜力主要来源于对项目区内盐碱地和其他草地的开发。项目区内有盐碱地489
44、.20hm2、其他草地38.85hm2、废弃坑塘水面0.73hm2以及不再利用的设施农用地0.53hm2,通过土地平整、配套水利设施可将其开发整理为耕地。项目完成后,新增耕地473.54hm2,新增耕地率为88.79%。通过合理布置项目区田、水、路、林的分布结构,实现了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从根本上改善了项目区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为电气化、机械化、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生产力。4.3水土资源平衡分析4.3.1 灌溉水源分析项目区年均降雨量仅为75mm左右,依靠天然降雨无法满足项目区农作物的需水要求,所以应该对农田作物进行灌溉。通过现场踏勘可知,项目区1片区的可用灌溉水源主要为片区西
45、侧的西干四支渠;项目2片区可用灌溉水源为片区南侧的北干四支渠。4.3.2 需水量计算项目区需水量仅考虑农业生产的需要,工作和生活用水不包括在内。农作物主要以夏玉米为主,农业需水量以夏玉米一年一熟来计算。复种指数为100%。参照中国主要作物需水量与灌溉定额,P75时,项目区夏玉米毛灌溉定额为M夏玉米6750m3hm2。项目区年农业灌溉需水量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农业生产灌溉用水量,m3; 综合毛灌溉定额,m3/ hm2; 灌溉面积,hm2;通过计算,项目实施后项目区1片区耕地面积为175.65hm2,农田灌溉需水量为W需1118.56万m3;2片区耕地面积为298.57hm2,农田灌溉需水量为
46、W需2201.53万m3;4.3.3供水量计算根据项目区灌溉水源分析及XX市水利部门提供的相关资料数据计算,西干四支渠的可供水量为820.12万m3,实际已控制灌溉面积为1026.67 hm2,按照种植玉米计算,西干渠四支渠已用水量为691.13万m3,因此富余水量为128.99万m3 。北干渠四支渠的可供水量为5688.15万m3,实际已控制灌溉面积为8106.67 hm2,按照种植玉米计算,北干四支渠已用水量为5472.00万m3,因此富余水量为216.15万m3 。4.3.4水土资源平衡分析由以上分析可知,项目实施后项目区1片区年灌溉需水量为118.56万m3,西干四支渠可供水量为128.99万m3,供水量大于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