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江苏省启东市2018届高考地理专项复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154586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启东市2018届高考地理专项复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省启东市2018届高考地理专项复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苏省启东市2018届高考地理专项复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苏省启东市2018届高考地理专项复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1下列每项中有两个不同区域,两个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差异最显著的一项是A江苏省 青海省 B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C法国 德国 D京津唐地区 辽中南地区2 田晓同学在他的我的家乡作文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广阔低平的田野一望无尽,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微风徐来田里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据此回答(1)(2)题。(1)田晓的家乡位于下列哪个地区 ( )A黄淮海平原 B东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渭河平原 (2)该地的气候类型和耕作土壤分别是 ( )A温带季风气候、黄土 B温带季

2、风气候、黑钙土 C亚热带季风气候、红壤 D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稻土3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通过上网查找资料来了解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基本信息,绘制了下表。据表回答12题。甲国乙国概况跨南北半球的沿海国;以高原、平原为主;玉米、甘蔗种植面积较广;以重工业为主;人口集中分布在东南部大部分处于低纬度的沿海国;以高原、平原、山地为主;棉花、茶叶种植面积广;以重工业为主,软件产业有一定的国际地位;人口集中分布在东北部1.下列对两国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从位置条件看,两国热量充足,水源丰富B从地形条件看,甲国平原广大,农业种植条件优于乙国C从人口条件看,两国劳动力丰富,但受教育程度乙国优于甲国D从城市化水平

3、看,乙国工业化速度快,城市人口比例高于甲国2两国经济发展突出的共同限制性因素是()A能源 B劳动力C交通 D市场4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一方人又创造出一方独特的文化。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方差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受到资源和区位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北方以重工业为主,南方轻工业相对比较发达 B、南方受地形影响,交通不便,人们交往很少,形成各具特色的“土话”,语言繁杂 C、地形的影响导致我国居民屋顶表现为南尖北平 D、从饮食习惯上看,南方人爱吃米饭,北方人喜欢吃面食5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

4、,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此据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区域,回答14题。1下列各项,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是A都是平原地区B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C都位于入海口处D土壤都比较肥沃2有关这两个区域农业生产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长江三角洲属于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B松嫩平原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C长江三角洲的作物熟制以两年三熟为主,松嫩平原则一年一熟。D长江三角洲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西部降适宜发展畜牧业。3下列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资源 B是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C是全国最大侨乡所在地D位于我国沿海

5、航线的中枢,又是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对外联系方便4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B当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时,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C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D在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超过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供应地 6 以下两地区存在明显差别的地理条件,正确说法是( )A 三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水分 B 黄土

6、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热量C 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水分 D 珠江三角洲平原和松嫩平原热量7 下面少数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A高山族人说:“我们这里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最强”B鄂伦春人说“我们这里纬度高,夏季白昼长,日照长,故太阳辐射最强”C维吾尔族人说:“我们这里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云量少,太阳辐射最强”D藏族人说:“我们这里地势高,空气稀薄,尘埃少,水汽少,晴天多,日照时数多,因此太阳辐射最强”8 读某国地域相连的X、Y两地区简况表,完成12题。X地区Y地区自然条件气候夏热有雨,冬暖干燥,积温为5 500 ,年降水量为460 mm。河流少,流量不大,冬季时有断流。地势低平,土壤较

7、肥沃,煤、铁资源丰富气候夏热有雨,冬冷干燥,积温为4 000 ,年降水量为1 400 mm。地处大河中下游,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多酸性土壤。河流流量极大,并有大量河水入海人文条件小麦、棉花种植面积大,工业发展早、基础好,以重工业为主;城市众多,人口密集;可持续发展因某些资源的严重不足而存在较大困难种植业、林业、渔业等部门齐全;工业起步晚,基础弱,以轻工业为主;城市密度较低,多沿河分布1.关于X、Y两地区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Y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比X地区优越B从气候条件来看,X地区可发展旱作,Y地区可发展水田C从发展趋势来看,X地区工业发展速度比Y地区快D两地区城市分布的区位条件相

8、同,但Y地区城市化水平要高于X地区2为使X、Y两地区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优势得以发挥,解决X地区可持续发展所遇到的突出困难,应实施的从Y地区到X地区的区间工程是()A电能输送 B粮食调运C人才输出 D跨流域调水9 英国和日本在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较多的差异。关于两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叙述,错误的是( )A日本矿产资源贫乏,主要依赖进口,英国煤、铁、石油较为丰富B农业生产上,日本以种植业为主,英国以畜牧业为主C日本工业布局具有“临海型”特点,英国工业布局具有“资源型”特点D产业结构上,日本第三产业比重最大,英国第二产业比重最大10 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

9、,正确的是( ) A生产规模大 B机械化程度高 C全国“粮仓”的地位下降 D粮食商品率极高 参考答案:1 答案: A解析: 2 答案: CD解析: 3 答案: AA解析: 1、根据表中信息可判断甲为巴西、乙为印度,两国所处的纬度都较低,热量充足;甲国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乙国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水源都较丰富。甲国的平原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两国都为发展中国家,在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和城市化方面差异不大。2、两国都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市场广阔;都是临海国,交通便利;但两国的能源都不丰富,对两国经济发展都有一定的制约作用。4 答案: C5 答案: 14CCDD6 答案:

10、D解析: A项主要是纬度位置不同造成的热量差异,B项是由于海陆位置不同造成水分状况的差异,C项水分基本相当,但两地的地貌差异是造成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其热量状况也有不同。7 答案: D解析: 青藏高原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加上晴天多,日照时间长,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得少,太阳能资源最丰富。台湾因雨季长,降水多,太阳能资源并不丰富;东北和新疆因为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能资源也比青藏地区少。8 答案: BD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图表的分析比较能力。结合表中信息可知:Y地区地形、土壤、积温等条件不如X地区,故A选项不正确;X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因资源不足而受限,故C选项不正确;X地区的城市可能因资源而兴起,Y地区的城市可能因河流而兴起,两地区的城市形成的区位条件不同,故D选项不正确。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考生从地理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结合表中信息可知,X地区年降水量小,而Y地区年降水量大,故可实施从Y地区到X地区的跨流域调水工程。9 答案: D10 答案: C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