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六年级数学备课 主备人:李永刚
八、 圆
备课时间:2007年11月25日
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材内容有: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面积,轴对称图形等。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周长和面积计算以及低年级只管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知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知识,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初步感受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方面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通过对圆的有关知识的学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
教材先教学圆的认识,通过画圆和折圆认识圆的直径和半径以及他们的长度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圆的特征。
对于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教材中加强了启发性,增加了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通过实验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步理解和掌握计算公式。例如:教学面积计算时,启发学生回忆以前用过的转化方法,动手操作,使圆等积变形,进而提出问题,让学生研究转化成的长方形和圆的关系,探讨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可以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材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际事物和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对称的含义.
六年级数学备课 主备人:李永刚
教学理念:
数学来源于生活,通过与学生的谈话,从生活中对其他几种图形特征的应用,引出圆在生活中的应用,很自然的就为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强化操作,在操作中探究,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量一量,想一想,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圆的特征。尤其是量一量,通过学生亲手量出的几组数据,让学生感知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同时培养了生的观察归纳能力。运用课件,用新颖的教学手段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动画的效果,让学生建立深刻的印象。将知识还原于生活,运用于生活,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起源于生活,又能应用于生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2、使学生知道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教学重点: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对圆周率的理解.
课时安排:………………………………共11课时
1、 圆的认识……………………………1课时
2、 圆的周长和面积…………………… 6课时
3、 轴对称图形………………………… 2课时
4、 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二…………… 2课时
实践活动 ……………………………… 1课时
复习 …………………………………… 2课时
六年级数学备课 主备人:李永刚 课时编号:070
第一课时 圆的认识
备课时间:2007年11月26日
教学内容:第115~117页圆的认识、“练一练",练习二十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知道同一圆内半径、直径的特征,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知识解释、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还记得三角形吗?它有什么特性?我们生活中都是怎样来应用它的这一特性的?平行四边形呢?
2、你还熟悉那些平面图形?
(抓住生说的圆形进行提问)生活中都什么物体的平面是圆的?(多媒体显示圆的轮廓)那你没想了解圆有什么特性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板书课题)
二、新授
1、画圆:以前同学们画过圆吗?你们都是怎样画的?
指名回答,列举 (1)用圆的物体比着描圆 (2)用绳子画圆 (3)用圆规画圆 (对于1和2分别用课件演示,重点介绍3)
六年级数学备课 主备人:李永刚 课时编号:070
2、问:同学们提到了圆规,那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圆规。(过程略)你会用圆规画圆吗?
因为圆规两脚叉开的大小不一样。(初步感知圆的大小由两脚间叉开的大小决定)
2、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1)圆心:像老师这样把圆对折,打开,再对折几次后你有什么发现?
(2)指名回答:折痕交于一点。
总结:(在圆内点一点)如果我们把这一点叫做圆内一点的话,那么这一点(在圆外点一点)叫做…?(在圆上点一点)那么这一点又叫做…?(突破圆上一点的概念难点)
⑵直径:问:知道刚才我们折出的折痕叫什么吗?试说直径的概念,得出结论: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
⑶半径:板书一条直径。并在圆内画一条线段,让学生观察老师画的这条是从哪到哪的线段,它叫什么?
试说半径的定义。在圆内画出一条半径,用字母“r”表示
问:发现半径与我们刚才画圆时的什么有关?(小结: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要求画一个半径2厘米的圆,你会画吗?
(4)练习 在图中找出直径或半径(课件出示,略)
3、圆的特征
(1)问:随意在纸上画出一个圆,并在这个圆内做出它的三条半径三条直径,分别量出他们的长度填在表格里。观察数据特点,你有什么发现?
六年级数学备课 主备人:李永刚 课时编号:070
(2)动手操作,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汇报发现,
(3)总结:①同圆内有无数条半径(直径)而且长度相等。②同圆内直径是半径的2倍。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填表(应用直径与半径关系,略)
2、选择(略)
(四)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喜欢围着圆桌吃饭?很多东西要做成圆形?希望同学们通过车轮和井盖的启示,能带着一双善于观察发现的眼睛去看我们生活中的数学.
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四的第1、2题。
板书设计:
六年级数学备课 主备人:李永刚 课时编号:071
第一课时 圆的周长和面积
备课时间:2007年11月26日
教学内容:第119~121页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例1、“练一练”,练习二十五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应用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通过操作、计算,发现规律,培养学生探求知识,抽象概括,发现规律的能力。
3、通过对圆直径、周长的变化,圆周率不变的探讨,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应用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复习圆的认识的有关内容.
(1)求下面圆的直径。r=2.5厘米 r=3分米
(2)求下面圆的半径.d=3。8米 d=13厘米
(3)板书:“d=2r"
2、画出长、正方形。(它们的周长分别指什么?怎样计算?)
3、引入新课。
(1) 画圆,说说圆的周长是什么。
(2) 摸一摸圆的周长.
(3) 出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测量圆的周长。
六年级数学备课 主备人:李永刚 课时编号:071
(1) 你有什么办法来测量出圆的周长?
(2) 还有其他办法吗?
2、测量出所带圆形物体的(圆)周长和半径,填入第119页的表中.
3、寻找所填周长和半径的关系。
4、介绍圆周率。
5、推导圆的周长公式。
6、教学例1.尝试练习 交流 小结
三、巩固练习。
做练一练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1、练习二十五第1~6题
教后笔记:
六年级数学备课 主备人:李永刚 课时编号:072
第二课时
备课时间:2007年11月27日
教学内容:
圆的周长公式的应用,教材第121页例2、“练一练”,练习二十五第7~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圆的周长计算的方法,提高计算圆的周长的熟练程度。
2、使学生能根据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或半径,进一步理解圆的半径、直径和周长的关系,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和推理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圆的周长计算的方法,提高计算圆的周长的熟练程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1)练习二十五第6题.
(2)求下面圆的周长。d=3.8米 d=13厘米 r=2。5厘米 r=3分米
(3)板书:计算公式
2、引入新课。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2。
(1)尝试解题.
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对照公式看一看,已知哪个数要求什么数?
根据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你认为用什么方法解答比较好?为什么?
六年级数学备课 主备人:李永刚 课时编号:072
根据什么来列方程?
上下练习,说说方程是怎样列出来的?用算术方法解答
怎样直接求出花坛的直径呢?
25.12÷3。14
为什么可以这样列式?
(2)交流方法。(方程、算术解法)
2、小结。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1、2题。
2、思考练习二十五第7、8题.
3、做练习二十五第12、13题。
四、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1、练习二十五第7、8、9、10、11、14、15题
2、 补充习题。
六年级数学备课 主备人:李永刚 课时编号:073
第三课时
备课时间:2007年11月27日
教学内容:
圆的面积计算第124~125页圆的面积计算、例3、“练一练",练习二十六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利用公式计算圆的面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分析和概括等能力,渗透极限思想,并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利用公式计算圆的面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复习学过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复习转化的方法)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三角形的面积。
(3)转化方法。
2、建立圆面积的概念。
3、出示图形:先画圆,再以圆的半径画正方形,估计圆的面积是正方形的多少倍?
4、引入新课.
二、教学新课.
(一)建立圆的面积的概念
1、自学:什么叫做圆的面积?
2、画一个圆,指着圆说:圆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六年级数学备课 主备人:李永刚 课时编号:073
(二)推导出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
1、推导圆面积的公式。
学生分小组研究.
2、教学例3。
出示例三,学生审题,说说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各是什么?
提问:怎么样求圆的面积?你能根据圆的的面积公式来解答吗?
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检查计算结果,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做练一练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圆的面积公式是什么?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布置作业:
1、练习二十六第1~4题
2、 补充习题。
六年级数学备课 主备人:李永刚 课时编号:074
第四课时
备课时间:2007年11月28日
教学内容:
圆面积计算公式应用第126页例4、“练一练”,练习二十六第5~9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能较熟练地计算圆的面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分析和概括等能力。
教学重点:
学生进一步巩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能较熟练地计算圆的面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练习二十六第5题。
2、求下列圆的面积.
r=2厘米 r=4厘米 d=2米 d=6分米
小结
3、求下列圆的半径.
d=5分米 c=6。28米 c=15。57米
4、引入新课。
二、教学新课。
1、尝试做例4。学生审题,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各是什么?
2、交流方法。
学生试做,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学生说说解题思路是什么,每一步求的是什么,检查计算结果,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做练一练第1、2题.
六年级数学备课 主备人:李永刚 课时编号:074
做练习二十六的第8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说说解题思路。
四、课堂小结。
怎样根据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
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六第6~9题
教后笔记:
六年级数学备课 主备人:李永刚 课时编号:075
第五课时
备课时间:2007年11月28日
教学过程:
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的练习。练习二十六的第10—15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利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出圆的周长和面积.
2、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区别,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
小黑板 圆规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练习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通过练习我们要进一步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区别,能够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1、口算第129页练习二十六的第10题。
2、解答第129页练习二十六的第11题。
(1)学生独立解答,一人板演。
(2)说说每题列式的依据是什么?
(3)比较:圆的周长和面积有什么区别?
学生分小组讨论,互相补充。得出:意义不同,计算方法不同,单位名称不同.
六年级数学备课 主备人:李永刚 课时编号:075
3、填写第129页练习二十六的第14题的表格。
(1)学生独立填写,老师巡视。
(2)口答结果.
三、指导练习
1、指导第129页练习二十六的第15题.
启发学生得出: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和圆,它们的面积不相等,圆的面积大于正方形的面积。
2、指导第129页练习二十六的思考题
(1)学生审题,弄清题意。
(2)学生尝试解答,寻找正方形的面积和圆的面积的内在联系。
(3)老师指导。
(4)学生质疑,教师释疑。
四、课堂小结
圆的周长和面积有什么区别?
布置作业:
第129页练习二十六的第12、13题
六年级数学备课 主备人:李永刚 课时编号:076
第一课时 轴对称图形
备课时间:2007年11月29日
教学内容:
轴对称图形及“练一连”,第132页练习二十七全部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实践和抽象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美育教育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对称轴。
教具准备:
轴对称图形及实物,白纸,剪刀.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复习旧知: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
2、揭示课题。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一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观察。
2、组织实验:
(1)画出图形、对折
(2)寻找特点
(3)揭示概念
(4)说明对称的理由
3、组织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六年级数学备课 主备人:李永刚 课时编号:076
(2)做练一练第2题.
(3)日常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4、判断轴对称图形。
(1)拿出P145页的8个剪下的平面图形。
(2)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二十七第1题。
2、做练一练第3题。
3、练习二十七第5题
四、课堂小结。
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美吗?
布置作业:
1、让学生剪“美”字
2、练习二十七第4、6题
六年级数学备课 主备人:李永刚 课时编号:077
实践活动“量量、画画、剪剪”
备课时间:2007年11月29日
活动内容:
教材第135页数学实践活动“量量、画画、剪剪”
活动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有关几何图形的特征,加深对有关操作和计算方法的理解.
2、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数学所体现的美。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课题:(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进行实践活动,运用学到的圆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测量和设计.
二、测量和计算.
1、测量:拿出准备好的硬币,利用所带的直尺和三角板测量出它的直径,并与你的同桌交流你测量的结果.
2、计算:算出硬币的周长和面积。
3、操作比较。
(1)提问:你能直接测量出硬币的周长吗?请选用合适的方法。
(2)比较测量的结果和刚才所算的结果是否相似。
4、讨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圆形物体怎样测量出它们的周长.
三、设计和剪图。
1、设计图案。(照书上的两个图案画一画)觉得美吗,为什么?
2、剪轴对称图形。比比谁设计和剪出的图案漂亮.
六年级数学备课 主备人:李永刚 课时编号:077
3、图案展览。
四、课堂小结。
谈你动手做的体会。
六年级数学备课 主备人:李永刚 课时编号:078
复习
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2007年11月30日
教学内容:
复习圆的认识、周长和面积第136页复习第1-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明确圆的半径、直径和周长的关系,并能应用这种关系求一个圆的半径和直径。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并能根据具体条件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教学重难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并能根据具体条件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圆的有关知识,这节课我们复习圆的认识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板书课题.
二、知识整理.
1、提问:本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
学生概括圆的特征。
2、圆的周长和面积
指名回答,师板书.
三、综合练习。
1、做复习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做在练习本上。
选择几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集体订正.
六年级数学备课 主备人:李永刚 课时编号:078
2、做复习第6题。
指名读题
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进一步明确了哪些知识?
布置作业:复习的第3—-6题。(任选3题)
六年级数学备课 主备人:李永刚 课时编号:079
第二教时
备课时间:2007年11月30日
教学内容:
圆的知识综合练习第137页复习第8—14题。
教学目标:
1、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生能运用圆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判断和推理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生能运用圆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圆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复习轴对称图形。
1、提问: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叫做对称轴?
2、复习的第8题。
(1)直接将答案写在书上。
(2)口答结果,集体订正。
3、做复习的第9题。
(1)学生独立完成,做在练习本上.
(2)同座互查,集体订正。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半圆的对称轴是通过圆心并且和直径垂直的一条直线。
三、圆的知识综合练习。
1、做复习第10题。
(1)学生独立判断,直接写在书上。
(2)说说判断的理由,学生质疑。
2、做复习第14题。
六年级数学备课 主备人:李永刚 课时编号:079
(1)学生审题,思考:木盖的直径是多少米?求钉在木盖边沿的铁条的长是多少厘米,就是求什么?
(2)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3)指名学生说出解题思路,检查计算结果,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进一步明确了圆的哪些知识?
布置作业:
复习第11、12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