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XX大学毕业设计(论文)X x x x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 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建议年 级 XXXX专 业 物流管理姓 名 XXX学 号 XXXX指导教师 XXXX论文完成时间: 20XX 年 XX 月 XX 日摘要 :物流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涉及多个领域,随着现代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物流的观念、方法和手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来源”,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在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
2、喻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但是物流作为新兴的服务产业,现代物流在中国尚处在起步阶段,还面临许多重大而紧迫的问题,特别是有利于现代物流加快发展的宏观环境还没与形成。本文通过对中国物流产业现状的分析,提出加快发展的若干建议。关键词 :物流业 现状分析 建议目 录第一章 引言31.1物流研究与管理的起源与现实意义31.1.1物流管理的起源31.1.2物流研究的现实意义31.2 物流相关理论述评4第二章 物流概述 72.1物流的定义72.2物流的分类72.3物流企业的不足8第三章 美国物流的发展阶段及其背景103.1美国物流的发展10第四章 中国物流现状分析及改善124.1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和
3、主要特征124.2中国物流产业的现状分析154.2.1物流市场总量和结构分析174.2.2企业结构分析184.2.3物流产业基础设施、技术水平分析184.2.4劳动力素质分析204.2.5中国物流业管理体制和机制方面的分析204.3加快发展中国物流产业的对策21第五章 总结27参考文献29第一章 引言1.1 物流研究与管理的起源与现实意义1.1.1 物流管理的起源物流,在英文中对应的是“logistics”,愿意是“后勤”。是“二战”时军队运输武器、弹药和粮食等给养时使用的词。目前,物流早已不单纯是考虑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货物配送问题,而是还要考虑从供应商到生产者对原材料的采购,以及生产者本身在
4、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运输、保管和信息等各个方面,全面、综合的提高效益和效率的问题。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如果厂商愿意承担必须的资源,那么几乎任何水平的物流成效都是能够达到的,在如今的经营环境中,限制性因素是经济而非技术。可见,一项重要的管理挑战源自于这样的事实,即物流成本与增加的物流表现之间有非比例的关系。一个为了24小时交付货物而保持高额存货以履行其可得性义务(可得性指拥有存货,能始终如一得满足客户对产品的需求。存货可得性越高,存货投资越大)的厂商与承担较少的义务厂商相比,也许要承担加倍的物流成本。同一厂商如果按100的一致性承诺24小时服务,可能会因试图提供顾客也许并不需要的服务而白白浪费利润
5、。因而,问题的关键是要掌握自己的能力与关键顾客的期望和需求相匹配的艺术,既能通过降低总成本得到看不见到收入,也不因承诺过度而失去现实的利润。1.1.2 物流研究的现实意义(1)物流管理本身成本很高。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物流成本平均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12。罗伯特?德拉尼(Robert Delaney)对物流成本进行跟踪研究达20多年,他估计物流供应链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5%,或者1126亿美元。对企业而言,物流成本占销售额比重从4到超过30不等。无论我们怎样估计物流成本,对大多数企业而言,物流成本都是很高的,仅仅次于所销售产品的成本(采购成本)。尽量降低物流成本就可以增加价值,并
6、将受益传递给客户和企业的股东。(2)物流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的总成本。随着企业更多的全球视角来看待经营,世界各国产业的全球化和国际化都极大的依赖于物流管理水平和成本。此时,由于物流成本尤其是运输成本,在企业总成本比重越来越大,物流在企业里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为了增加利润,想从国外购进生产中的原材料,或者在国外设厂生产产品,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可以降低,但由于运输和库存成本增加,物流成本会上升。原材料、劳动力和一般管理费用下降与物流成本和关税成本上升相抵,结果可能是导致利润增加。外包也可以增加价值,但需要对供应渠道中物流成本和产品流动的时间进行更好的管理。(3)物流显著增加客户价值。如果产品或
7、服务不能在客户所希望消费的时间、地点提供给客户,它就不存在价值。当企业花一定的费用将产品运到客户处,或者保持一定时期的库存时,对客户而言,就产生了以前不存在的价值。这一过程与提高产品质量或者降低产品价格一样可以创造价值。通常,企业创造产品或服务的四种价值,它们是:形态,时间,空间,占有。物流创造其中的两种价值。形态价值是通过将投入转化为产出,即原材料生产加工成制成品创造出来的。 物流控制产品中的时间和空间价值,主要通过运输、信息流动和库存实现。一般认为,占有价值是营销、技术和财务部门创造的,他们帮助客户通过广告(信息)、技术支持、销售条件(定价和信贷可得性)等手段获得产品。1.2 物流相关理论
8、述评 物流相关理论比较多,主要有商物分离(商物分流)论、黑大陆和物流冰山学说、第三利润来源学说、效益背反说、后勤学说、物流的供应链管理理论、成本中心学说等。1、商物分离论 商物分离理论是物流科学赖以生存的先决条件。所谓商物分离,是指流通中的两个组成部分商业流通各自按照自己的规模和渠道独立运动。社会进步是流通从生产中分离出来之后,并没有结束分化及分工的深入和继续。现代化的分工和专业化是向一切经济领域延伸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流通过程中上述两种不同形式出现了更明显的分离,从不同形式逐渐变成了两个有一定独立运动能力的不同运动过程,这就是 所称的“商物分离”。2、黑大陆和冰山学说 著名的管理学权威P
9、.F.德鲁克曾经讲过:“流通是经济领域里的暗大陆”,德鲁克泛指大流通,但是,由于流通领域中物流活动的糊性尤其突出,是流通领域中们更认识不清的领域,所以,“黑大陆”说法现在转向主要针对物流而言。“黑大陆”说主要是指尚未认识、尚未了解,在黑大陆中,如果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照亮了这块黑大陆,那么摆在人们面前的可能是一片不毛之地,也可能是一片宝藏之地。“黑大陆”说对20世纪中经济学界存在的愚昧的一种反对和批判,指出在当时资本注意繁荣和发达的状况下,科学技术也好,经济发展也好都没有止境;“黑大陆”说也是对物流本身的正确评价;这个领域未知的东西还很多,理论和实践都还不成熟。 物流冰山说是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
10、教授提出来的。他研究物流成本时发现,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都不能掌握物流费用的实际情况,因而人们对物流费用的了解是一片空白,甚至有很大的虚假性,他把这种情况比作“物流冰山”。冰山的特点,是大部分沉在水面之下,而露出水面的仅是冰山一角。物流便是一座冰山,其中沉在水面以下的使我们看不到的黑色区域,而我们看到的不过是物流的一部分。西泽修用物流成本的具体分析论证了德鲁克的“黑大陆”说,事实证明,物流领域的方方面面对我们而言还不是清楚的,在黑大陆冰山的水下部分正是物流尚未开发的领域,正是物流的潜力所在。3、第三利润源说 “第三利润源”是对物流潜力及效益的描述。从历史发展来看,人类历史上看,人类
11、历史曾经有过两个大量提供利润的来源。第一个是资源领域,第二个是人力领域。在这两个利润源越来越小,利润开拓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物流领域的潜力被人所重视,按时间序列排为“第三利润源”。第三利润源注重生产力的不同要素,第一个利润源的挖掘对象是生产力中劳动对象,第二个利润源的挖掘对象是生产力的劳动者,第三利润来源则主要挖掘生产力中劳动工具的潜力,与此同时又挖掘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的潜力,因而更具全面性。4、效益背反说和物流的整体观念 “效益背反”是物流领域中很经常也很普通的现象,是这一领域中内部矛盾的反映和表现。效益背反指的是物流的若干功能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反
12、之也是如此。这是一个此消彼长,此盈彼亏的现象,虽然在许多领域中这种现象都是存在着的,但在物流领域中,这个问题尤其严重。5、后勤学说 在经济界使用后勤(logistics)一词,是在二战以后的事情。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逐渐用logistics一词取代了physical distribution一词,70年代后勤一词引进日本,日本同样翻译成“物流”,但是却按照新的解释来解释,也即赋予了物流一些新的定义。后勤学若干的简述如下:后勤网络的基本实体要素主要有原材料产地、制造工厂、配送中心和客户。后勤活动的具体内容包括14个方面:客户服务、订单处理、配送联络、存货控制、需求预测、交通和运输、仓储和储
13、存、工厂和仓库布局选地、物料采购、备件和维修服务保障、工业包装、退货处理、废弃物处理等。6、物流的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的含义是从开始经过生产、分配、销售最后到达用户,这不是孤立的行为,而是一定流量的环环相扣的“链”,例如消夜和库存观,供应链上的各环节都有不同的利益和观念,各功能之间存在天生的冲突也是难以避免的,但是由于现代管理和现代技术可以提供总体的信息使各个环节共享,因而可大大扩展视野,使之能够从总体上管理整个链条而不是如同过去那样只是管理各环节之间的接口,或只是管理其中一部分链接。供应链管理实际上就是把物流和企业全部活动作为一个统一的过程来管理。7、成本中心说、利润中心说、服务中心说和战略说
14、 成本中心说的含义,是物流在整个企业的战略中,只对企业营销活动的成本发生影响,物流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的生产点,因而,解决物流的问题并不主要是为搞合理化、现代化,也不是主要在于支持保障其他活动,而主要是通过物流管理和物流的一系列活动降低成本。所以,成本中心说既是指主要成本的产生点,又是指降低成本的关注点,物流是“降低成本的宝库”等说法正是这种认识的形象描述。服务中心说代表了美国和欧洲等一些国家学者对物流的认识,它认为,物流活动的作用,并不在于企业节约了消耗,降低了成本或增加了利润,而是在于提高企业对用户的服务水平 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因而,他们在使用描述物流的词汇上选择了后勤一词,特别是强调其
15、服务保障的功能。通过物流的服务保障,企业以其整体能力来压缩成本增加利润。 利润中心的含义,是物流可以为企业提供大量直接和间接的利润,是形成企业经营利润的主要活动。非但如此,对国民经济而言,物流也是国民经济创利的主要活动。物流的这一作用,被表述为“第三利润 源”。 战略说是当前非常盛行的说法,实际上学术界和产业界来越多的人已经逐渐认识到,物流更具有战略性,是企业发展的战略而不是一项具体的操作性任务。应该说这种看法把物流放在了很高的位置上,企业战略是什么呢?是生存和发展。物流会影响企业整体的生存和发展。而不是在哪个环节搞得合理一些,省了几个钱。第二章 物流概述2.1 物流的定义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
16、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CLM)成立于1962年,是物流管理者,教育者,实践者的专业性组织,是全美有关物流管理方面的专业化组织,是为继续教育,促进思想交流而设立的。其成员既包括中国人概念中的物流企业,也包括众多的工商企业。对于物流的定义,1998年,CLM对物流管理定义为: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是为满足顾客需求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高效、低成本流动和存储而进行的规划、实施、控制过程。 此外,有些专业人员更倾向于将物流的功能简单概括为“7Rs”,即:适当的时间(right time),适当的地点(right place),适当的成本(righ
17、t cost),适当的顾客(right customer),适当的产品或服务(right product or service),适当的质量(right quality),适当的数量(right quantity)。 本文采用的是CLM在1998年对物流的定义。这是个很好的定义,但有两个缺陷:(1)它给人的印象是,只关注产品的移动。其实,许多不生产实物产品的服务企业也存在大量的物流问题,而良好的物流管理可以使其获益匪浅。(2)CLM的定义暗示物流管理者关注产品流入或流出企业,表面看来,管理者的责任也扩展到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流动。但物流管理者不太可能管理详细的生产过程,如生产过程中的库存控制,机
18、器调度,或运作质量管理。 物流管理的使命使尽可能高效的根据客户的需要和要求向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换言之:物流的使命是使正确的商品或服务在准确的时间,以良好的状态到达正确的地点,同时对企业做出最大贡献。2.2 物流的分类我国现有的物流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中央直属的专业性物流企业,即专营生产资料的物资储运总公司和外运总公司。仓储主要针对系统内部,因此商流与物流分离,受行政控制。2. 地方专业性物流企业,即地方商业系统的储运公司及粮食仓储系统,完全受当地行政领导。3. 兼营性物流企业,即集物流与商流为一体的物流企业,比重大且数量正在不断增多。2.3 物流企业的不足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
19、的影响,我国物流社会化程度低,物流管理体制混乱,机构多元化,原物资部、原商业部、对外经贸部交通部以及中央各部(煤炭部、林业部等等)、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均有各自的物流系统。这种分散的多元化物流格局,导致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流通的集约化经营优势难以发挥,规模经营、规模效益难以实现,设施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由于利益冲突及信息不通畅等原因,造成余缺物资不能及时调配,大量物资滞留在流通领域,造成资金沉淀,发生大量库存费用。另外,我国物流企业与物流组织的总体水平低,设备陈旧,损失率大、效率低,运输能力严重不足,形成了“瓶颈”,制约了物流的发展。 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及物流业改革现状,
20、借鉴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和经验,我国从1992年开始了物流配送中心的试点工作,原国内贸易部印发了关于商品物流(配送)中心发展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大中型储运企业要发挥设施和服务优势,改造、完善设施,增加服务项目,完善服务功能,向社会化的现代物流中心转变;小型储运企业和有一定储运设施规模的批发企业向配送中心转变。 近年来,随着连锁商业的发展,配送中心的建设受到重视,特别是连锁企业自建配送中心的积极性很高。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有700多家连锁公司,较大型的连锁公司已在建设自己的配送中心,一些小型的连锁企业店铺数量少、规模不大,也在筹建配送中心,以期实现100%的商品由自己配送中心配送。而一个功能
21、完善的社会化的配送中心的投资相当巨大,配送量过小,必然造成负债过多,回收期长,反过来又影响连锁企业的发展;同时,社会上又有相当数量的仓库设施在闲置,形成了投资上的重复、浪费。 为了使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不走或少走弯路,引导配送中心发展建设,原国内贸易部于1996年发出了关于加强商业物流配送中心发展建设工作的通知,指出了发展建设物流配送中心的重要意义,提出发展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等。同时,原国内贸易部还印发了商业储运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提出了“转换机制,集约经营,完善功能,发展物流,增强实力”的改革与发展方针,确定以向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转变、建设社会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现代物流网络为
22、主要发展方向。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出现了物流配送。原商业部在1992年曾发文部署全国物流配送中心建设试点,标志着中国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正式起步。由于种种原因,力度不够,没有深入发展下去。这些固然与当时体制和认识有关,更重要的原因是当时市场经济正处于启动阶段,因而制约了物流配送的发展建设。 根据所掌握的资料,我们对目前国内外的各种物流配送中心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它们大都跨越了简单送货上门的阶段,基本上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物流配送,但在层次上仍是传统意义上的物流配送,即处于物流配送初级阶段,尚不具备或基本不具备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新型物流配送的特征,因此在经营中存在
23、着传统物流配送无法克服的种种弊端和问题。可喜的是,国家有关部门已认识到这些问题,正从宏观调空上努力引导我国物流配送业朝着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新型物流配送方向发展,一些有识的政府官员、企业界、理论界人士也在共同进行着这方面的探讨,并已开始实践。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建立集物流、商流、信息流于一体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第三章 美国物流的发展阶段及其背景3.1 美国物流的发展 对物流活动和物流管理的认识最初来源于美国,美国物流管理的研究最为先进、最为完善,并成为其他国家学习和效仿的榜样。(1)20世纪初至40年代是美国物流的萌芽和初级阶段。随着二战的爆发,美国军事后勤活动为怎样将物资配送集成于一体
24、提供了经验,推动了战后对物流活动的研究以及实业界对物流的重视,使物流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进入50年代后,是美国物流管理的推广与实践阶段。对物流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提高,物流特别是物流配送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背景是现年市场营销观念的形成,彻底改变了企业经营管理的行为使企业意识到顾客满意是实现企业利润的唯一手段顾客服务成为经营管理的核心要素,而物流起到了为顾客提供服务的重要作用。(3)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美国物流管理逐步走向现代化。美国物流业的发展与政府在物流业的相关法规建设上不断完善是分不开的,其法规包括经济法规和安全法规两方面内容。到70年代末,由于其经济法规对非定期的运输业的发展起到
25、了不良的影响,因此政府对一系列运输的经济法规进行了修订,以鼓励承运人在市场上的自由竞争。1985年,W.D.Harries和J.R.Stock在密西根州工大学的一个币场营销历史研讨会上发表了“市场营销与物流的重组一历史与未来的展望”说明从过去的工作证明了市场营销与物流活动的重组正在发生,强调了物流在营销的重要作用以及物流在保证顾客服务水平的战略作用,提出了营销与物流一体化必要性,该文的发表推动了物流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的研究与实践。这段时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系统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技术的发展,以及物流总费用分析概念的逐步形成及在企业中的应用,使物流的作用在社会及企业中进一步得到确认,同时,从许多公
26、司的管理实践中发现,在企业的制造、市场及物流的三个重要方面,能为公司提高利润的最有效手段是降低物流成本,因此,物流一体化管理是公司保持持续发展的最有效途径。(4)80年代中期至今是物流国际化、信息化及迅速发展的阶段。8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步伐加快,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国际贸易量大大增加,90年代早期,美国在进出口贸易方面在世界上占领先地位。另外,为降低成本,不少企业纷纷把加工厂移到劳动力便宜的国家和地区。为了促进产品的销售,各公司也热衷于建设自身的全球网络。90年代以来,第三方物流(TPL)在美国得到迅速发展。近年来,随着美国服务经济(ServicepEconomy)的发展
27、即美国经济增长的百分比主要归功于提供服务而不是商品制造,使物流对国民经济和企业的发展起到更重大的作用,也使大多数物流领域围绕着产品有序流动的组织和管理来发展、服务存在于国际、国内市场中,存在于运输、仓储等物流服务之中,然而目前服务经济发展的服务不只是货物的流动,可能服务的提供者是要流动的,或者是被服务者是流动的。另外服务工厂(Service factory)概念的产生,企业柔性制造、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及顾客对物流业快速反应的要求也对物流业的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促使了物流业向信息化、自动化及决策上的智能化(如专家系统的应用)方向发展。为了满足物流国际化,服务形式多样化和快速反应
28、的要求,物流信息系统和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以及Internet、条形码、卫星定位系统(GPS)及无线电射频技术在物流领域中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1998年,RBFootlik在运营、包装和配送(Performance Packaging and Distribution)一文中指出:过去我们配送循环是由物资的流动来左右的,今天,它的推动力是信息的传递。 D.L.Anderson和R.G.House在1991年发表的90年代的物流一文中提到:到2000年将有约2150亿美元花费到信息系统中,而存储费用却是2050亿美元,这种情况表现了物流战略方面的转变,它从原来的资产密集型战略(如许多的
29、仓库及高的存量水平)向着信息密集的控制系统转变。由于信息交换特别是EDI的应用,实现了公司和公司之间、计算机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使企业能与所有的合作伙伴,不仅是顾客,而且还包括供应商、运输方、公共仓库及其他方面的信息传递,由于EDI技术应用的飞速发展,除了使企业本身节省大量物流费用,提高竞争能力外,在物流领域也促进了供应链及其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物流国际化使企业的物流成本大大提高,据统计国内产品销售的物流费用约占总成本的5%到6%,而国际性产品的物流费用则占总成本的10%到25%。服务多样性及服务水平的高要求,也对物流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物流理论和决策方法的研究如物流总成本分
30、析、供应链管理及一体化,物流服务水平的涵义及评估方法,人工智能及专家系统在物流决策中的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许多的成果。在美国运输部19972000财务年度战略规划中,美国克林顿政府的运输部长R.E.Slater提出,美国应建立一个国际性的以多式联运为主要形式,以智能为特征并将环境包含在内的运输系统,该系统将是世界上最安全、最易得、最经济和有效的系统。同时指出,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和传播、知识的创新和共享对国际运输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该报告对推动美国运输和物流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第四章 中国物流现状分析及改善4.1 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主要特征1、企业物流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专业化
31、物流服务需求已初露端倪近年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泉”开始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目前多数国内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并成为当前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与此同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需求已经出现且发展势头极为迅速。其中,在中国从事生产、销售及采购活动的跨国公司和国内优势企业对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发展迅速,成为带动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市场基础。此外,一些新兴的经济领域,如私营企业、快递服务行业以及电子商务领域等,也产生和存在着一定规模的物流服务需求。2、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始涌现,多样化物流服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经
32、济中出现的许多物流企业,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国际物流企业。这些国际物流公司一方面为其原有的客户-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延伸物流服务。另一方面,针对中国市场正在生成和发展的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提供服务。二是由传统的运输、储运及批发贸易企业转变形成的物流企业。它们依托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客户、设施、经营网络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不断拓展和延伸其物流服务,逐步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例如中外运集团等。三是新兴的专业化物流企业,如广州的宝供物流公司、北京华运通物流公司等。这些企业依靠灵活的竞争策略和对专业化物流的认识,在市场竞争中发展较快,成为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在物流企业不断涌现并快速
33、发展的同时,多样化的物流服务形式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一方面围绕货运代理、商业配送、多式联运、社会化储运服务、流通加工等物流职能和环节的专业化物流服务发展比较迅速;另一方面是正在起步的系统化物流服务或全程物流服务,即由物流企业为生产、流通企业提供从物流方案设计到全程物流的组织与实施的物流服务。3、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发展初具规模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在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与搬运等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在储运设施方面,我国目前已经建成了由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个部分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运输线路和
34、场站建设方面以及运输车辆及装备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在仓储设施方面,除运输部门的货运枢纽和场站等仓储设施外,我国商业、物资、外贸、粮食等行业及军队中的仓储设施相对集中,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年投资规模出现了快速增长趋势。在信息通讯方面,目前我国已拥有电信网络干线光缆超过万千米,并已基本形成以光缆为主体,以数字微波和卫星通讯为辅助手段的大容量数字干线传输网络,其覆盖范围包括全国地市以上城市和的县级市及大部分乡镇,并与世界主要国际信息网络连通。此外、等一些围绕物流信息交流、管理和控制的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物流信息管理水平,促进了物流效率的提高。在包装与搬运设施方面,现代包装技
35、术和货物搬运技术在我国已拥有广泛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物流活动中的货物运输的散乱状况和传统的手工搬运方式,并带动了包装、搬运等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发展。4、物流产业发展正在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深圳、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山东等地政府极为重视本地区物流产业发展,并已开始着手研究和制定地区物流发展的规划和有关促进政策。其中,深圳市已明确将物流产业作为支持深圳市世纪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并初步制定了物流产业发展的策略;北京市就物流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物流设施系统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和规划。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交通部、外经贸部等国家有关部门,也从不同角度关注着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并积极
36、地研究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5、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其对国民经济的主要贡献物流产业的发展将成为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物流产业发展的历史和国际绝对化经验表明,物流产业作为新兴的服务部门,已经进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相比较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仍然处在起步发展阶段,但在相当一些领域和地区已经表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和潜力。从物流需求情况来看,发展迅速的领域主要集中在:一是以三资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国有经济为服务对象,第三方物流将继续呈现快速发展势头;二是一些优势国有企业在优化内部物流管理的基础上,逐步产生和发展的物流服务需求;三是以消费者为对象的物流服务,如商品快
37、运服务、配送服务等。从专业物流企业的发展来看,一是随着中国加入的日益临近,我国在公路货运、商品分销、仓储设施等领域的开放,将有更多的外资物流企业进入中国;二是民营企业、多元化股权结构的新兴物流企业发展迅速,这类企业的优势在于经营观念、机制、管理方式能够适应市场快速发展的要求,将成为中国物流产业发展进程中最为活跃的部分;三是部分传统工业的运输、仓储、批发企业,在其原有业务领域的基础上,通过向物流服务领域延伸,成为物流产业中强有力的竞争者。从物流的区域市场发展来看,经济发展迅速和比较活跃的地区,物流产业发展将快于其他地区,特别是沿海开放城市、重要的枢纽城市和中心城市等将成为区域物流市场快速发展的主
38、要基地。6、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将从整体上改善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直接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总成本约相当于的。这说明,目前中国经济运行的物流成本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物流领域的管理水平和效率还比较低,但同时也说明我国物流成本的节约空间还非常大。据世界银行估计,通过发展物流服务业,提高运输效率,加快商品周转与减少资金占用及其利息支出,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提高全社会的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在“十五”期间,如果中国物流成本占的比例降低到,每年将直接节省约亿元,为企业和社会带来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年以来,山东等地开始了以优化企业物流管理为切入点的试点工作,通过整合物流资源、完善产品
39、配送服务系统、采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等,使一批优势企业取得了降低物流成本、减少资金占用、降低库存水平等显著成效。7、物流产业发展将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健康发展首先,物流产业的发展将促进制造业降低产品成本,调整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组织形式,提高制造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次,物流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新型商业企业和业态形式的发展。第三,物流产业能够促进运输服务方式的创新和传统运输企业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物流服务将促进我国新型运输服务方式的发展,特别是多式联运的快速发展;二是专业化物流服务的发展将改变运输企业以运力为中心的经营观念,进而促进运输企业经营方式的改变;三是促进运输企业大力引入
40、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另外,物流产业的发展还会带动和促进许多相关领域的发展,如物流设备制造行业、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电子商务的发展等。8、中国物流产业发展对提高我国的国际化竞争能力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发达的物流产业和基础设施有助于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国企业和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市场;另一方面,也是最为重要的方面是,在中国即将加入,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无论是在国际市场还是在国内市场,我国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全方位的国际竞争压力。加快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强化物流领域的竞争能力问题,更重要的是,为所有的中国企业
41、和整个国民经济创造一个高效的物流环境,提供高水平的物流服务,从整体上提高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的竞争能力,这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4.2 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近年来,现代物流的发展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热点”。 所谓现代物流业,是指产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之间的整个供应链,运用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进行高效率计划、管理、配送的新型服务业。它通过对物流的各个环节,包括运输、储存、包装、装卸、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相关活动,进行一体化管理,以达到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企业利润的目的。现代物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是“第三方物流”。所谓“第三方物流”,是根据供应商或销售
42、商的委托,由供应商和销售商以外的第三方负责对物流的中间环节进行有效管理,提供从原材料供应到最终产品销售之间全方位物流服务,是一种综合性物流中心。在美国和欧洲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工商企业分别占57%和76%。今年,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的物流业产值预计可增加到9000亿美元。美国“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收入,1994年为150亿美元,预计今年可突破500亿美元。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上海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发达国家物流成本一般占GDP的10%,而次发达国家物流成本大多超过30%。按此测算,如通过发展现代物流业,经过努力使上海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降低十个百分点,则可增加收入40
43、0亿元左右,相当上海目前一年的地方财政收入。跨国物流企业进入中国,国内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的实践深入进行;不少省市特别是经济中心城市着手制定相关的规划和政策,宏观层面的推动工作也有实质性进展;有关物流研究、物流教育、物流新闻报道等都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但是,作为新兴的服务行业,现代物流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还面临许多重大而紧迫的问题。1996年10月11日,原国内贸易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商业改革和发展的意见,特别特别强调要“发展建设以商品代理和配送为主要特征,物流、商流、信息流要有机结合的社会化物流配送中心”。 在我国加速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符合世界目前物流信息化、社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
44、发展方向,它使流通过程里的物流、商流和信息流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原来,物流、商流和信息流是“三流分立”的,而信息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把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事配送业务离不开“三流”,其中信息流最为重要。实际上,商流和物流都是在信息流的指令下运作的。畅通、准确、及时的信息从根本上保证了商流和物流的高质量与高效率。 我国目前的商品经济比较发达,但物流配送明显滞后。长期以来,商流与物流分割,严重影响了商品经营和规模效益。实践证明,市场经济需要更高程度的组织化、规模化和系统化,迫切需要尽快加强建设具有信息功能的物流配送中心。发展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
45、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流通体系的重要内容。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利用现代化的设施,但目前还不可能达到发达国家物流配送中心的现代化程度,只能从国情、地区情况、企业情况出发,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随着电子商务的日益普及,中国的物流配送业一定会按照新型物流配送中心的方向发展。本文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分析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4.2.1 物流市场总量和结构分析(1)物流市场总量分析。2001年,中国GDP达到9.59万亿元,钢、煤、粮等许多工农业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全国商品零售总额3.76万亿元,生产资料销售总额5.5万亿元,进出口总额超过5000亿美元,货物周转量超过4万亿顿
46、公里,中国巨大的经济总量已经产生巨大的货物流量和货物价值量。然而,中国物流市场总规模以价值量计算究竟有多大,一直没有准确的说法,也没有公认的具体的测算方法。摩根.斯坦利公司2002年的“中国物流报告”,提出了一个比较有根据的测算方法。根据报告:2002年中国物流总规模为2150亿美元,占GDP的20。其根据有两条:一是中国当前的经济规模与美国20世纪70年代后期相当,当时美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的15%;二是中国由于条块分割的管理,资源闲置的程度远高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因此物流成本会更高,占GDP的比例应上调到20%,即相当于2150亿美元或17640亿元人民币。根据目前的条件,对中国的物流市场总规模做出这样的量化,是比较符合实际的。(2)物流产业总规模。物流市场总规模确定之后,还需要知道物流产业的总规模,即专业化物流在整个物流市场规模中究竟占有多大比例。如果说市场总规模业界比较认可的话,那么产业的争议就比较大。主要原因在于企业自办的物流难以核算,对第三方物流也有宽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