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我国钢铁贸易的现状与对策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2149288 上传时间:2024-05-2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钢铁贸易的现状与对策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我国钢铁贸易的现状与对策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我国钢铁贸易的现状与对策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我国钢铁贸易的现状与对策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我国钢铁贸易的现状与对策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论文内蒙古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 目:我国钢铁贸易的现状与对策学生姓名:学 号:专 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 级:国贸2009-4班指导教师: 摘要近年来,全球钢铁贸易的规模得到了飞速发展,钢铁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也与日俱增。中国钢铁贸易占世界钢铁贸易的比重不断上升。我国钢铁贸易发展速度加快,钢铁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以及钢铁工业发展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与此同时我国钢铁产量大幅度增加,出口量也不断增加。我国钢铁产量出口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引发了与各国的贸易摩擦,我国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与方案来解决我国与各国的贸易摩擦,同时应合理的处理我国的钢铁贸易问题。关键字: 钢铁贸易 出口贸易 贸

2、易摩擦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scale of the global iron and steel trade has been rapid development. The status of iron and steel trade in international trade is also growing. Chinas steel trade accounts for the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the world iron and steel trade. Iron and steel trade deve

3、lopment speed in our country, steel trade in Chinas foreign trade and the status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Meanwhile greatly increasing steel production in China, exports are also increasing. Rising steel production in our country exports sparked the tr

4、ade frictions with other countries at the same time, our country should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nd solutions to solve our country trade frictions with other countries, at the same time should be reasonable deal with Chinas iron and steel trade. Key words: steel trade export trade trade conflict

5、 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经济迅速增长。国内的钢铁产量出口势头非常强劲。而国内经济的继续提速和钢铁出口的强劲势头,扩展了产能消化的新空间,也成为拉动国内钢材新增资源大幅增长的主要因素。伴随着经济市场的格局,也改变世界钢铁工业的格局。随着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的飞速提高, 钢铁工业作为我国工业化的支柱产业时也得到了迅猛发展,现在我国己经拥有了较为完善的钢铁工业体系,钢铁产业也逐步步入正轨。在发展的过程中,中国钢铁业面临着较多的障碍和问题,尤其是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钢铁生产大国纷纷开始对本国钢铁产业进行贸易保护。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同时

6、也是产业关联度较高的素材型产业,上游涉及到采矿、能源、交通运输,下游涉及到国防工业、建筑、机械、汽车、家电、造船等诸多行业,因此钢铁工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经过 20 世纪的发展,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国。世界钢铁产品附加值、劳动生产率等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钢铁产业步入了成熟的发展阶段。1996 年我国粗钢产量超过1 亿吨,2006 年粗钢产量达到 4.19 亿吨,从1996年一直到 2007 年期间我国连续 12 年成为世界第一钢铁产量大国,从 2002 年开始我国便取代了美国第一钢材进口国的位置。2006年我国生产的钢

7、铁材料包括各种功能材料、结构钢铁材料、高温合金和精密合金等共有 1000 多个品种,40000 多个规格,大多数钢材品种在质量上已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要,钢铁工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我国正不断从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迈进,与此同时我们应认清我国的现实,认识到我国同世界钢铁强国产业竞争力之间的差距,同时我们应全面分析我国钢铁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以此来提高我国钢铁工业的竞争力。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发展缓慢,为了缓解国内需求萎缩、失业率居高不下等经济问题,美欧等国家和地区纷纷采取贸保护的手段来为其自己经济的发展拓展空间,钢铁产业便成为各国实施贸易保护手段的重点对象。作为全球最大

8、的钢铁生产国和贸易国,我国遭遇贸易摩擦不断增多,为我国钢铁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面对各国频繁的贸易摩擦,我国应注重自身战略调整,改善我国钢铁的出口环境,实施相关的措施,才能保证钢铁产业对外贸易健康有序的发展。1.2 文献综述 参考文章中国钢铁工业竞争力 王蓓1.2.1关于我国钢铁行业及钢铁产品贸易的研究赵晓亮在分析了我国钢铁出口贸易现状后,指出我国钢铁产品的主要优势是工资成本、水资源成本和环保成本相对较低, 而我国并非钢铁贸易强国,而出口企业对于这些社会成本不承担或仅是部分承担 ,虽然出口企业有利可图但是整个社会实际可能是赔本出口。吴仁波教授在贸易强国理论中指出,不应该根据一个国

9、家进出口额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来判定其是否是一个贸易强国。而作为一个贸易强国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征:首先,对于贸易结构优化,其出口的产品以较高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特色,。其中,服务贸易在出口产品中占有较大份额,对外经济贸易的增长方式己经由原来的数量增长型转变为现在的效益增长型和质量增长型;其次,国内企业已经掌握所出口产品的关键技术知识产权等,并且在国内拥有一批大型跨国公司和知名品牌;再次,本国的出口企业具备与国际企业进行合作的能力,其在国际经济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较强,例如对国外某些企业的反倾销行为进行抵御和反击;最后,本国能够参与对世界经济贸易规则或者惯例的制定或者修改,从而在一

10、定程度上促进对内贸易对外贸易全民经济共同发展但我国钢铁业目前所处的状况并不理想,其在贸易结构和产品技术方面还存在较多的缺陷从而也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我国仅仅是一个钢铁贸易大国而非强国。潘宏,陈天香在分析了2009年金融危机情况下我国钢铁出口形势后,提出要调整出口地区方向,避免贸易摩擦升级。许士春认为,在出口方面,我国不同行业产品的出口对环境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但从总体上看,出口增长还是加重了我国环境的污染,而钢铁是污染密集型行业,所以我国在钢铁出口贸易上要考虑环保的因素国外著名国际钢铁研究机构瑞士一波在研究报告里指出,与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多数钢铁产品相比,中国钢铁产品的品质总体较低中国大陆应当采取更

11、多有效措施,逐步提高钢铁产品的质量并改善成本基础1.2.2关于钢铁产业的研究其内容主要有:王建军在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钢铁产业整合研究一书中从产业视角对钢铁产业的整合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要从产业链、产业组织和产业空间三方面进行组合; 窦彬在钢铁行业投资过度!产能过剩原因及对策一书中指出工业化发展!投资体制和产业组织结构是导致中国钢铁行业投资和产能过度增长的二大主要原因。第二章 我国钢铁贸易发展现状2.1 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现状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处在主要地位,近几年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迅速,形成了完整的的工业体系。首先,我国钢铁工业生产规模急剧扩大,自1996年我国粗钢产量

12、突破1亿吨后,我国成为全球产钢第一大国,我国的钢铁工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粗钢产量从1996年的10124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35579万吨,年均增长2828万吨,2006年超过4亿吨, 2008年中国粗钢产量己接近五亿吨大关,金融危机导致我国钢铁产品出口量大幅下滑.,2008年我国钢铁出口量为近7年来首次出现下降的现象。之后经济开始快速发展,一直到2010年我国粗钢产量达到6亿吨。其次,我国钢铁工业产品结构得到优化,由于我国紧急发展迅速,生产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可以生产将近4万多个品种规格的钢材。最后,我国钢铁工业技术水平迅速提高,我国的钢铁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进出口额都有明显的增

13、长,其在数量与质量上都有了极大提高,在世界钢铁贸易中的份额也不断增加。近几年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我国钢铁工业也呈现了平稳的态势,虽然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钢铁工业有一定的影响,但总体上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2.2我国钢铁贸易发展现状近几年我国钢铁贸易出现了重大的变化,一方面,我国钢铁贸易快速增长,从2005年开始我国由净进口国变为净出口国,同时钢铁产品出口能力也有所提高;另一方面,随产量的不断上升已出现产能过剩的状况,贸易条件日趋恶化,资源环境不堪重负,贸易摩擦等情况。其中2008年、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下滑,我国钢铁外贸出口形势受到了严重的影响。2.3 我国钢铁贸易的特点 2

14、.3.1 钢铁贸易比重快速提升从 2009 年开始,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国内钢铁供求和对外贸易也迅速增长。近年来中国钢铁贸易额的迅速增长主要是由出口拉动的,钢铁出口额的增幅已经超过了钢铁进口额的增幅。其中钢铁工业增加值占全国 GDP 的比重为 2. 41%,钢铁贸易额占全国贸易额的比重达到 3. 24%。2009 年以来,中国钢铁贸易总额占世界钢铁贸易总额的比重从 4.8%上升到了 7%以上。到2010 年,我国钢铁进出口贸易额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超过了 2009 年。其中,钢铁出口额超过了 180 亿美元,进口额超过了 280亿美元。此外,中国钢铁贸易占世界钢铁贸易的比重也在上升。2.3

15、.2 从钢材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中国一直是钢材进口大国,但 2009 年扭转了我国钢材净进口的局面,实现钢材净出口 12 万吨,但钢材贸易金额仍为逆差。这是由我国钢材贸易结构决定的,我国出口的钢材技术含量和价格普遍低于进口钢材。2010 年1-4 月,中国净出口钢材 430 万吨,同比增长 142% ,贸易逆差 8 亿美元同比降低了 70% ,钢材贸易在继数量上转为净出口后,贸易金额逆差也在缩小。2.3.3 低端钢铁产品出口能力提高中国技术含量低的初加工产品基本出口能力提高一些技术含量高、深加工的钢铁产品,如不锈钢、电工钢、涂层或镀层板材,则明显缺乏出口竞争力,在相当程度上还需要依赖进口满足

16、国内市场需求。2.4 我国钢材进出口贸易变化2.4.1钢材产量的变化 进入2000 年以来,在我国经济强劲增长、钢铁市场需求旺盛的带动下,国内粗钢产量自1996 年首次突破 1 亿吨, 到 2003 年突破 2亿吨 。 之后,粗钢产量连年大幅增长,2005 年超过 3 亿吨,2006 年超过 4 亿吨,2008年超过5 亿吨,2010 年超过 6 亿吨。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粗钢产量从 2000年的12850 万吨增至 2010 年的 62665 万吨,实现增长3.88 倍。 我国粗钢产量占全球总计产量的比重也持续上升,2000年仅为15.14%,但到 2009 年上升至47.15%,201

17、0 年这一比例小幅回落至44.33%, 全球近一半的粗钢都是由我国生产。自2000 年以来,除 2010 年外,中国粗钢产量的增长速度均远高于同期全球粗钢产量的增长。特别是遭遇金融危机冲击的2008 年、2009 年,在世界各国普遍减产时,我国粗钢产量都保持了一定幅度的正增长。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 我国粗钢增产势头正在不断减弱,2001 年至 2005 年同比增幅不断上升,到 2005 年达到30.42%;之后增速放缓,到 2010 年同比增幅已经回落至一位数。可以预计,我国粗钢产量已经进入高位平台期,钢铁产业受到结构转型和资源环境的双重压力,未来不会再出现大幅扩张。表1 2000-201

18、0年我国粗钢产量 单位:万吨年份世界产量同比增幅%中国产量同比增量同比增幅%占比%200084893-12850-15.142001851070.2515163231318.0017.822002904176.2418225306220.1920.162003969927.2722234400922.0022.92200410715110.4727280504622.6925.4620051144096.7735579829930.4231.1020061247189.0142102652318.3333.7620071346137.9348971686916.3236.38200813290

19、2-1.275123322624.6238.552009122402-7.9057707647412.6447.15201014136015.496266549588.5944.33从表中可以看出从2000年-2010年我国粗钢产量大幅度增长,特别是2008年和2009年,我国并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各国的产量都出现减产,然而我国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2008年-2009年我国粗钢产量的同期增长幅度高于全球粗钢产量的同期增长幅度。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粗钢的大幅度增长趋势也开始减弱,从表中可以看出从2000年-2005年同比增幅不断上升,从2006年开始不断下降,到2010年下降至8.5

20、9%。可以预计我国钢铁产业遭遇结构转型和资源环境的双重压力。2.4.2钢材进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 自2000 年至今,板材一直是我国进口钢材的主要品种,板材进口量占总计钢材进口量的 85%左右,最高年份是2003 年曾达到 89.46%, 当年板材实际进口量也达到创纪录的3324.94 万吨。 进入 2006 年之后,我国的板材进口量保持在1200-1600 万吨之间。 我国长材进口量占总计进口量的比重为5%-10%左右。 2004年进口了216.58 万吨, 为历年之最;2010 年长材进口占比最高,为 9.42%,进口量也仅有 154.84 万吨。此外,自2000 年至今,我国长材和管材基本

21、上都呈现净出口状态,显示出我国长材和管材国内供应相对充足板材情况有所不同,2005年之前都是净进口,2006年之后(除 2009 年)都是净出口。 2009 年国际市场萧条,我国国内需求相对较好,独联体国家廉价板材大量供应我国市场,而同时我国板材的出口减少,造成出现短期的净进口。2.4.3钢材进出口量的变化我国钢材出口量迅速增长,尤其2006年我国钢材出口大幅度上升,全年出口钢材达到了4300万吨,成为全球第一钢材出口大国。同时我国钢铁出口的市场占有率表现出上升的态势。2000-2010 年期间,按照净进口和净出口划分,我国钢材进出口贸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00-2005 年我国是

22、钢材净进口国家,钢材进口量多于出口量;第二阶段,2006-2010 年我国由钢材净进口国家转变成为钢材净出口国家。2000 年我国钢材进口量为 1596.14 万吨, 之后三年大幅攀升至3716.85 万吨。 2004 年钢材进口开始回落, 到 2006 年降至 2000 万吨以下, 之后一直徘徊在1500-2000 万吨之间, 预计未来我国钢材进口量仍将保持这一水平。我国钢材进口大体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我国当前确实不能生产或生产不经济的产品; 二是部分国家以低价供应我国市场,但数量有限;三是以日韩为代表的工业发达国家的企业在我国构建产业链,通过向下游延伸,保持对我国一定数量的出口。2000 年

23、我国钢材出口量只有 620.60 万吨 ;2001年出口量为10 年最低 ,仅 474.14 万吨 ;直到 2003 年我国钢材年出口量都低于1000 万吨,显示出国内钢材供需紧张。 之后,随着大量新建产能的建成投产,我国钢材出口进入快速增长期,2004 年突破 1000 万吨,2005 年超过 2000 万吨,2006 年超过 4000 万吨, 由此也开始不断与外国发生贸易摩擦。 2007年出口规模达到迄今为止的历史最高点6264.63 万吨,2008 年小幅降至5918.27 万吨。2009 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下,出口同比大幅减少58.44%, 降至 2459.65 万吨。 2010年

24、随着国际市场转,我国钢材出口又恢复至 4255.60万吨。尽管面对钢材出口形势严峻,贸易摩擦加剧的现实情况,但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钢铁工业的发展,未来我国仍将适度参与国际钢材市场竞争,保持一定的出口规模。表2 2000-2012年我国钢材进出口量变化 单位:万吨年份进口量出口量净进口20001596.14620.60975.5420011721.73474.141247.5920022448.81545.501903.3120033716.85695.573021.2820042930.271423.101507.1720052581.622052.26529.3620061851.0

25、04300.70-2449.7020071687.066264.63-4577.5720081538.005918.27-4380.2720091763.202459.65-696.4520101643.014255.60-2612.59201115584888-3330第三章 我国钢铁出口贸易的风险分析中国钢铁出口贸易增长迅猛,给世界其他主要钢铁生产大国带来了较大的冲击。打破了原有世界钢铁贸易的格局,于是其他主要钢铁大国联合起来,采取反倾销措施,国际钢铁贸易摩擦的趋势明显加剧。在目前中国国际贸易高顺差的情况下,钢材大量出口所赚取的外汇无疑将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导火索,从当前的政策来看,必须控制

26、钢材出口,只有这样才能控制国际贸易摩擦,从而更好的控制钢铁产业投资过热的局面,使得国内钢铁工业和谐稳定的发展。,通过钢材出口才能平衡国内新增钢铁产能对国内钢材资源市场的供给压力,符合国际产业梯度转移的现实与钢材的大量出口不仅加重国内资源供给紧张局面,而且会给环境保护带来更大的压力。在国际和国内局势的双重压力下,中国的钢铁出口贸易面临着一系列的不确定性,出口所面临的风险明显加剧。3.1贸易摩擦的风险3.1.1 我国遭遇贸易摩擦问题分析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日益增多,对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近几年,我国钢铁出口频繁遭遇贸易摩擦,主要是由于中国钢铁贸易的快速增长给许

27、多国家的钢铁业带来很大压力,贸易壁垒激增。2007 年以前,中国钢铁贸易摩擦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但是新近的贸易摩擦从国家和地区的分布看,发展中国家逐年增多。如印度,2001 年2007 年期间,仅就中国的非合金无缝钢管产品提出1 次反倾销调查,但是进入2008 年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针对中国的热轧钢板、铝板、不锈钢冷轧平板、热轧钢卷、钢条、卷材等产品分别进行了6 次反倾销、保障措施调查,贸易壁垒不断加高。俄罗斯通过加征关税限制中国不锈钢管的进口,阿根廷、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加大对中国管材产品的反倾销调查。 3.1.2 贸易摩擦的影响 面对如此多的贸易摩擦,我国钢铁出

28、口一直受到很大的影响。首先,我国钢铁出口的交易成本提高了。一直以来,我国钢铁产品的出口竞争力都是由低成本劳动力优势带来的,因此无论是征收反倾销税设置技术壁垒,还是征收专利费,都会导致我国出口产品各种费用大幅度上升,出口成本和交易成本增加,使我国企业的竞争力下降。其次,我国高端钢铁产品的发展受阻,因为发达国家总是设置知识产权壁垒来阻碍我们的出口,我国产品在遭遇了多次贸易摩擦后,企业竞争力下降,国际市场进入难度加大,企业的经营状况恶化,企业生存尚有困难,根本谈不上引进先进技术,进行技术设备改造和产品的更新换代最后,从大范围来讲,贸易摩擦会使贸易国福利损失,按照经济学效用最大化的原则,贸易摩擦是不应

29、该发生的,但是双方的期望却起了较大作用,双方都希望能迫使对方做出更多让步,使自己的收益增加然而实际情况往往是双方都必须退一步,也就是收益较少而受损较多。3.2 钢铁出口结构失衡的风险自1996年我国钢产量居世界首位以来,我国钢铁产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一位,2010年全球共产粗钢14.1亿吨,比2009年增长15%。中国以绝对优势稳居世界第一产钢国地位,产量近6.3亿吨,占全球产量的44.3%。日本、美国和俄罗斯也是重要的产钢国,产量分别为1.09亿吨、0.8亿吨和0.67亿吨。欧盟27国产量总和为1.7亿吨,虽然2010年我国粗钢产量同比增幅9.3%,低于世界水平15%,但任然居榜首,且与第二、第

30、三名拉开很大差距。我国钢铁虽然产量很大,但是并没有注意产业结构的均衡,长年以来,我国钢铁生产结构中主要以长材为主,对于高附加值产品冷热轧薄板,电工钢,取向硅钢的生产能力有限,有时候这些高品质钢我国虽能生产,但是在品质上却达不到下游行业的一些技术指标,钢铁产业内部结构失衡。其中比较重要的原因是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产业结构以能源、原材料等为主,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则是以汽车、船舶的制造等消耗产业为主,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其消费的结构,我国钢铁生产结构以长材为主的现状也表明了我国正处于发展中国家的阶段。3.3. 资源供给紧张和环境压力加大的风险 3.3.1 资源供给紧张

31、的风险近几年我国钢铁出口量日益增加,故对钢铁生产所必须的像原料、水资源、能源、交通等方面需求量会很大。但目前我国的这些资源在供给方面面临着很大的压力。虽然我国的水资源总量相对充裕,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均水平的1/4。钢铁工业每年需要消耗将近30亿吨的水资源,然而水资源和钢铁产量分布不对称式我国钢铁生产面临的又一难题。钢产量占全国钢产量比重超过40%的华北中部平原严重缺水,这将影响我国钢铁的产量。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随着钢铁产品的大量出口,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将会越来越严重,。另外我国钢铁出口量迅速增长,对我国的物流运输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大量的出口给我国这些资

32、源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我国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缓解这种局面。 3.3.2 环境压力加大的风险 我国主要以出口加工程度较低、高耗能、高污染的低端为主,这些产品对环境污染很严重。比如内蒙古包头的包钢对包头的环境有着很大的污染,包钢所用的主要原料含硫和氟较高,包钢的环保设备特别有限这些成为其很关键的因素。因此采取相关措施来解决钢铁企业对环境的污染显得至关重要。 第四章 提升我国钢铁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4.1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制定相关政策4.1.1 创造有力的出口环境,缓解产能过剩压力政府部门要予以充分重视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的压力,对内制订符合实际的供需平衡政策,以避免我国钢铁行业为了缓解产能过剩

33、的压力而一味向出口寻求出路,而要缓解产能过剩的压力,要制定相对合理的考核体系,考核体系不要仅由各项指标构成,要考虑污染等外部经济,还有社会评价和群众意见的大小。在合理考核体系下,还要以有利于产业规模经济化为目标来制定本产业的技术经济指标和行业的准入标准,一是要努力淘汰落后产能,防止过度投资搞重复建设。二是要鼓励优势企业在达到经济规模的同时实现生产工艺和技术准备现代化和大型化,有效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快淘汰那些造成资源和能源的浪费,有没有专业特色的落后中小型钢铁企业,减少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选择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和制成品出口。4.1.2鼓励企业技术创新

34、,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技术发展模式,提高国际竞争力。重点大型钢铁企业应着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对于共性技术的创新,加大对高附加值、环保产品的投入。对于中小型钢铁企业,应注重对于技术的引进与模仿,通过对原有技术的改造和调整,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各类型钢铁企业应注重建立技术创新联盟,根据自身的历史特点、科技、人才、资本的情况与科研院所、或其他企业构建技术联盟,通过生产技术的改进、品种的改良与创新,为钢铁企业的对外贸易提供保障。4.2 注重出口产品质量,改善出口产品结构我国出口的钢产品主要倾向于低附加值产品,部分是因为这些产品产能过剩,为了缓解供给压力从

35、而寻求出口的出路;也有原因是地方政府因为政绩的原因,盲目投资,以出口数量作为政绩的指标之一,从而忽视了出口产品的质量如此一味追求出口的数量而忽视出口产品的质量是一种粗放式的出口增长,所以我国钢铁行业要想实现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型,必须要在出口产品的质量上下功夫,做到出口量和质的同时增长。既然我国钢铁行业要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那就离不开研发的投入和研发效率的提升。我国钢坯和长材产能巨大,对于这部分低附加值钢铁产品,在满足一定需求后要进行产能控制。而且我国矿石资源匿乏,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高,所以要尽量减少钢坯及钢锭等初级产品出口,做到出口的增长不是以消耗资源为代价,转变原来粗放的增长模式。4.3规范钢铁

36、产品出口贸易秩序近几年,我国钢铁出口频繁遭遇贸易摩擦,对于这种情况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强管理,在保持我国钢铁产品出口的国际市场份额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规范出口贸易秩序,改善钢铁产品出口的市场环境。在当前国内外钢铁价格波动频繁的情况下,要做好规范钢铁出口秩序的工作。一是要大力开展市场调研。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对主要出口市场的需求变化进行连续、系统的调查、分析,做到知己知彼,从而有效调整出口节奏,把握出口价格,达到规范出口秩序的目的。二是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加强政策引导。通过实施灵活的出口关税政策,提高钢材出口贸易准入标准,建立企业出口资质审核制度,对出口企业进行资质认定,从而制约落后产能的继续膨胀,

37、扭转产能过剩的局面,有效减少贸易摩擦的发生。此外,规范出口秩序,改善出口环境,还应该注意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新市场的开发虽然增加了钢铁企业的费用,但却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有利于钢铁企业的长期发展。分散的出口市场有效降低了贸易风险,使钢铁产业不会因为某个市场的变化而影响整体的出口情况4.4注重环境保护,发展绿色钢铁出口“十一五”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钢铁工业节能降耗工作取得长足进步。据国家统计局对年消耗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的统计结果显示,2010年吨钢综合能耗达576.6千克标准煤,比2005年下降120&过去5年,钢铁行业累计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1170万吨,炼钢产能

38、6038万吨,已取得一些成就但是根据统计,钢铁工业能源消耗约占全国总能源消耗的16%,是我国能源消费的重中之重作为能源消耗大国,我国面临着巨大的能源资源压力,我国政府己经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一50%因此,钢铁行业将依然是我国“十二五”期间乃至今后推进节能减排的主攻方向之一更进一步,产钢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会带来环境的恶化,治理环境也是需要成本的,所以钢铁企业加强节能减排同时也是降低出口隐性成本的一种措施如果我国钢铁业还是不注重节能减排,那么出口就相当于是贸易的污染转移,我们把产品出口到了国外,却把污染留在了国内,这也是一种粗放的贸易模式,所以节能减排,发展绿色钢铁出口就显得十分必要,这有助于我国钢铁出口向集约化的增长方式转变。结论参考文献1李双燕.试析我国钢材进口的问题与对策.国际贸易问题,2003,(11):122王建军.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钢铁产业整合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3赵晓亮.中国离钢铁贸易强国有多远J.数据,2008(3):28一294窦彬.中美钢铁贸易摩擦成因及我国政府应对路径选择J.现代商贸工业,2007(19):10-11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