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小学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名词解释1-10章.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148206 上传时间:2024-05-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名词解释1-10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小学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名词解释1-10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小学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名词解释1-10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小学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名词解释1-10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小学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名词解释1-10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小学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名词解释1-10章中小学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名词解释1-10章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中小学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名词解释1-10章)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中小学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名词解释1-10章的全部内容。- 11 A - 11 B - 11 C -

2、11 -D一章道德:是指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品德:即道德品质,是一个人依据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行动时表现出来的一些经常的、稳固的心理特征。品德心理结构:是指品德这种个体心理现象的组成成分,是指个体心理现象的形式、结构体.道德认识:也称道德观念,它是指对于行为规范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道德情感:是直接地与人所具有的一定道德规范的需要相联系的一种体验,它是人的情感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一般成为品德的情感特征.道德信念:指坚信行为准则的正确性并伴有情绪色彩与动力性的观念。道德评价:指运用道德准则对别人或对自己的行为、品质作出是非善恶的判断。德育目标:是一定社会

3、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在品德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设想或规定。最近发展区:即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前者是指现在已经具有的发展水平,后者是指借助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水平。品德测评:是测评者采用科学的测评手段和工具,有目的、有系统地收集测评对象在某一时期内主要活动领域中的品德特征信息,并针对某一测评目标体系作出定性或定量的价值评判、分析,由此反映个体品德状况的一种教育活动。定性测评法:是测评者依据被测评者的品德表现信息,对照评定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要求作出选择判断,从而形成一个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形式表达的关于被评者思想品德状况的鉴定。总体印象法:又称整体印象评判法。是品德测评者根据自己平

4、时对学生情况的随意了解,及业已形成的总体印象进行价值性判断的一种方法。评语鉴定法:是指品德测评者,根据自己对测评对象长期的观察与了解,参照有关标准内容(如评定标准)用陈述句的形式,对学生某一时期中的品德水平与状况概括地作出个人鉴定意见。写实法:又称记实法,就是实事求是地把品德行为的表现记录下来,客观地反映事情的本来面目,作为品德测评的依据。等级测评法:又叫操行等级评定法、品德考核评等法,即按照一定标准对被测评者的品德水平和状况予以总括性的等级评定,以显示品德发展水平的差异。第二章 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特征。道德:就是依靠舆论力量和内心驱使来支持

5、的行为准则的总和。对偶故事法:通过讲述包含着道德价值内容的故事,它们以对偶道德故事为主,成对出现,根据儿童对不同问题的回答,判断儿童道德发展水平的方法。道德两难故事法:是指一个故事提出两个相互冲突而难以抉择的价值问题,让儿童听完故事之后,回答一系列的问题,以判断其道德发展的水平。前道德阶段:儿童不懂得规则的含义,常不按规则行事或以自我为中心判断是非和胜负,还没有形成真正的道德概念。他律道德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阶段.自律道德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受自己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阶段。动机决定论:即判断行为时,不只考虑到行为后果,还考虑到行为的动机和意图.模仿学习:以效仿榜样

6、的行为方式而进行的学习。替代强化:在观察榜样和同伴行为时,榜样和同伴所受到的强化影响儿童去表现这种行为的过程。自我强化:儿童通过观察学习或直接经验系统地习得社会所传递的行为标准、逐渐建立起自己内部的道德准则时,就会自行依照这个准则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判断后进行强化的过程。社会性:指社会中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来的典型心理和行为特征.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掌握该社会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该社会文化的人格,承担一定角色的过程.发展任务:人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与该阶段年龄特征相符的心理行为特征,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标准。移情:就是对事情进行判断和决策之前,将自己处在他人

7、位置,考虑他人的心理反应,理解他人的态度和情感的能力。道德内化:个体接受外在的道德并将之变为自己的一部分的过程。自觉纪律:一种出自内心要求的纪律,是在个体对于纪律认识和自觉要求的基础上形成,而不是依靠外力强制的。伦理道德:一种以自律为形式、遵守道德准则和运用道德信念来调节行为的道德品质。道德观念:人对道德活动中各种关系以及如何处理这些关系的行为准则的反映,或者说是对伦理的内在主观反映。独立性:即皮亚杰的自律,也就是服从自己的价值标准和道德原则。自觉性:即目的性,也就是按照自己道德动机去行动,以符合某种伦理的要求.道德信念:是坚定的道德认知,它是在已有道德观念和道德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同道德情感

8、和道德行为密切联系的一种道德认知.第三章 道德认识 是对于道德规范和道德范畴及其意义的认识。它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一般成为品德的理智特征。道德评价 是道德认识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道德评价一般包含两类问题:一类是指个体对别人行为的是非、对错的道德判断和推理,另一类是关于个体觉知到或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善恶。道德观念 反映着人们在道德活动中的各种关系以及如何处理这种关系的行为准则。道德观念表现为一种应当的思想形式,其中包含着特殊的道德论证和价值判断。道德信念 是人认为自己一定要遵循的,在个体意识中根深蒂固的观念。这种道德信念可预先决定人的行动,使其道德行为表现出坚定性与一贯性,从而成为道德

9、认识形成中的关键因素。认知失调 人类具有一种维持平衡和一致性的需要,即力求维持自己的观点、信念的一致,以保持心理平衡。当认知不平衡或不协调时,内心就会有不愉快或紧张的感受,个体就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或信念,以达到新的平衡.态度定势 指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观察学习 是社会学习的一种最重要的形式,它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替代性学习。替代强化 即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是一种间接的强化方式.价值观 价值观是价值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关于事物具有不同价值的看法、观点或观念体系。

10、价值澄清 人的价值观刚开始不能被个体清醒地意识到,必须经过一步步的辨别和分析,才能形成清晰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四章道德情感 是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一种爱憎或好恶的情绪态度体验,它是一个人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处理相互道德关系和评价自 己或他人的行为时所体验到的心理活动。情操 情操是道德情感发展过程中的否定之否定阶段.在这个阶段,人的道德情感从自在同一状态经过自身分裂状态进到更高层面的自为同一状态。移情 移情是指当看到他人的某种情绪时,通过推人至己的想象,能够理解他人的情感、欲望和心理感受的一种能力。人格 人格是道德主体在道德实践过程中所呈现的诸种特质的综合

11、规定,是个人道德品格、人生价值、个性追求的总和,体现着个体的道德品质和生活态度.直觉的道德情感 是一种由情境直接引起的,自觉意识性较低的情感体验。想象性的道德情感 是一个人想象到某些有道德意义的人或事物的形象时所激发起某种自觉的情感体验伦理的道德情感 是个体把道德的感性经验和理性认识结合在一起时,就会产生一种对道德要求和意义有较深刻认识的最概括和自觉的道德情感体验。情感激活 是指通过审美教育引导或激活主体能够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情感,抑或与对象进行自由而和谐的感应交流,从而达到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满足;情感净化 则是指通过审美教育使主体的情感具有美好的人性的内容,获得人的情感的全面性、敏感性、纯洁性与

12、深刻性,并有益于完整人格的建构.第五章 道德行为 指“受一定道德意识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有利或有害于他人的行为”。 它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最终表现,也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形式。有意识的道德行为 指在个体有意识的情况下出现的行为。无意识的道德行为 指在个体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做出的,是个体在没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甚至事后也不一定知道的情况下做出的道德行为。主动的道德行为 指个体做出道德行为时有明确的目的、计划,而且是个体积极主动地进行的。被动的道德行为 指个体没有相关的意愿,是在外部的压力下不得不做出的.“志功合一”式的道德行为 指个体不仅有外在的道德表现,而且具备了适当的动机。行为者的外在

13、表现和内部主观世界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是其内部深层次价值观的体现。投机钻营式的道德行为 指个体缺乏正当的行为动机,或怀有不正当的动机,为达到某种其他目的而做出的道德行为.这种道德行为是为了达到别的目的而采取的一种手段,具有很大的功利性。亲社会行为 又称积极性社会行为或利他行为,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捐献、援助等等。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指有目的、有意图的伤害或试图伤害他人心理或身体状况及破坏其它目标(如物体、社会规范等)的行为,因此意图伤害是攻击行为的关键属性,这种攻击行为既可以是肉体的、言语的,也可以是象征形式的。在中小学生中攻击行为

14、是一种不受欢迎却经常发生的行为.服从 指人们为了获得物质与精神的报酬和避免惩罚而遵从某种道德行为或要求。同化 指人们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的要求一致.内化 指人们真正从内心深入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把这些新观点和新思想纳入了自己的价值体系之中,坚定并稳固地形成一定的行为。道德行为习惯 是一个人不需要外在监督和自己意志努力即可实现的道德行为。第六章知识点 同伴 是指在社会地位上平等、身心发展水平比较接近的个体,也可以理解为能够在一起活动、能够产生社会互动的个体。同伴关系 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

15、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友谊 是两个个体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作用的,较为持久稳定的双向关系,而非简单的喜欢和依恋的关系。它以信任为基础,以亲密性支持为情感特征。同伴群体关系 它是儿童之间自发产生的,具有共同目标、共同行为准则,有相同的兴趣,经常共同参加某些活动的群体关系。垂直关系 是指那些比儿童拥有更多知识和更大权利的成人(主要包括父母和教师)与儿童之间形成的关系.水平关系 是指儿童与那些跟他处于相同认知水平和具有相同社会权利的同伴之间形成的一种关系。交往 是指人与人之间借助于言语或非言语手段而实现的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它既包括人与人之间信息的沟通和

16、物质产品的交换,也包括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情感联系。价值澄清法 也称价值辨析法,是价值辨析理论提出的一种关于培养价值观的教育方法。它是指在别人的帮助下进行价值观辨析。具体过程是个体在别人帮助下,对一系列可供选择的方式进行考察,揭露并解决自己自己的价值冲突,做出自由的价值选择,估价所作的选择,并按照体现出本人的价值选择的方式行动。角色采择 也称观点采择,是指儿童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需的认知技能。简单地说,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考虑问题。空间观点采择 是指从他人的物理角度看待一个情境事件时知道他人是如何看待的,也就是说对处于不同于自己空间位置的他人关于对某些事物的空间特性或空间关

17、系的反映的判断。社会观点采择 是指能够识别他人情感、态度和观念的能力。它又分为认知观点采择和情感观点采择.认知观点采择 指对他人关于人、情境和事件的思考或知识的推断,或指对他人关于某一事件或情境的思想或观念的判断;情感观点采择 又称移情,是指对他人在某一情境中的情感状态或情感反应的判断.父母的教养方式 指父母对子女教育、训练、哺育的社会化方式,它包括教养态度和教养行为。教养态度 指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所持的知识、信念、情绪及行为等倾向.教养行为 指父母在教养子女时所采取的实际行动。合作 指不同的个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同,促使某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和意向。竞争 与合作相

18、对立,它指不同个体为同一个目标展开争夺,促使某种只有有利于自己的结果获得实现的行为或意向.第七章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个体关于自我的意识,是意识的一种高级形式,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和客体事物关系进行认识时产生的意识活动,是个体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体。自我认识 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自我体验 是一种基于自我认识的情感体验,是人对自身的态度,表现为是否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否满意和接纳自我,如自信、自卑、自尊、自满、自傲、同情心、责任心等形式。自我监控 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对自己的心理和言行进行调节和控制,包括自主、自立、自制、

19、自律等形式.生理我 人对自己生理素质的意识。心理我 是人对自己智力、非智力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意识。社会我 是个人对自己在社会人际关系中所扮演角色、所占地位和所起作用的意识。广义的自我教育 指在德、智、体、美、劳各项教育中,受教育者为形成良好的品德,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养成健康体魄,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劳动意识和习惯而进行的一切活动。狭义的自我教育 指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依靠主观能动性,按照社会标准,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自己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进行转化和控制,它是个人在道德上的努力,是道德行为主体在其品德发展中自觉能动性的表现.第八章

20、 1、世界观 是人对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是人对自然、人类社会、整个世界等一切现象的总的看法.2、人生观 是对人生的根本观点,是对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的看法。3、价值观 是价值在人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关于事物具有不同价值的看法、观点或观念体系。4、个体自我意识的分化 是指个体在心理上把自我奉承了“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两个部分,或者说个体既把自己看作为观察者,又把自己作为被观察者。5、独立意向 是指心理上产生的支配自我的独立感。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个性特征的日益发展,孩子在为人处事以及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独立要求就越来越明显.6、自学能力 是指依靠自己力量,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 自觉地从

21、事学习活动所具有的综合性能力。7、操作能力 是指完成学习活动、文化活动、专业训练和生产活动中的实际动手能力.8、适应能力 是人随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和时代的变迁而改变自己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改变生产方式、管理方式、行为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能力。它包括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能力。9、组织管理能力 是指在组织群体活动时,能向着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 按照明确的计划,充分发挥每个人积极性的能力, 协调进行工作,达到预期目的的能力。10、创造能力 是指用自己积累的丰富知识,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并做出发明的能力。11、家庭环境 是指直接的家庭境况。包括家庭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父母及其

22、他家庭成员的思想品德、文化水平、教育程度、相互关系等等.12、学校环境 是指学校的教职工、教育内容、校园文化、校风、教风、学风等诸多因素构成的境况,主要包括校园物质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和校园人际环境。13、社会环境 具体是指较大范围内环绕人的需求的各种社会因素的综合,它由社会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构成.第九章 问题行为 指中小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游戏中,经常发生的异常行为.它既不是躯体症状,也不是某种精神疾患症状,而是指那些偏离了中小学生正常群体的行为,即正常中小学生没有的一些不良行为,或者称作适应不良行为。品德不良 中小学生在明知道德规范与准则的情况下却故意发生违反道德规范与准则的行为,如

23、偷窃、流氓习性、打架斗殴、惹事生非等属于品德不良行为.网络成瘾 是个体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过度的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它是一种与上网有关的包括病态行为和认知不良的心理障碍,上网欲望难以抑制是网络成瘾者的核心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醒悟 是指品德不良的学生在教育或良好环境的影响下,意识到继续坚持道德过错的危害性,开始产生改正过错的愿望或意向.转变 是指品德不良的学生在醒悟的前提下,行动上开始有了改邪归正的表现。在这个阶段有时也可能旧病复发,出现倒退,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出现了反复。自新 是指学生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发生了质的变化,以全新的态度对待生活。集体荣誉感 人们意识到自己作为集体成员的一种尊严的情感,它促使人们珍视集体荣誉,根据集体的要求和利益行动,养成集体主义精神。氛围调整法 是创造良好的精神环境,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榜样示范法 是教育者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影响学生,促使其形成优良品德的方法。阳性强化法 应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强调行为的改变是依据行为后果而定的,其目的在于矫正不良行为,训练与建立某种良好行为。活动引导法 学校通过开展各种积极健康的活动以促进和引导品德不良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