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绪 论1.1 研究背景1.1.1 宗教与其在当代的社会功能提到“宗教”,人们总感觉陌生和带有神秘色彩,从而联想到那深山中的“古 刹”,那栩栩如生的“菩萨”、“罗汉”,那“苦海无边”的说教。但马克思主义者认 为: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 定阶段的产物。鲁迅先生也曾指出:“宗教乃是向上之民,欲离是有限相对之现世, 以趣无限绝对之至上者也”。即是说宗教就是那些积极上进的人民希望超越有限相 对的现实世界,趋向无限绝对而至高无上之境界的一种精神追求。当然宗教的存在 与发展必然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但迄今为止,宗教并没有像预言家所说的将在 21 世纪灭亡,甚至不
2、曾衰弱。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与宗教在现代社会发挥的功 能分不开的。第一,在现代社会,宗教依然可以发挥巨大的心理慰藉功能。当代的宗教研究 表明,在宗教与个人的关系上,宗教是精神健康甚至身体健康的一个可靠根源。不 论年龄,性别还是种族,民族,宗教对人们的健康都有正面作用。最近 20 年来, 在老年学领域,关于宗教和老龄化关系的研究急速增加,以至出现了宗教老年学 期刊。许多实证研究的结论是:宗教参与性较强的老年人比不太参与宗教的老年 人在身体和精神方面更加健康。第二,宗教具有很强的道德教化功能。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日益认识到, 现代化不仅是经济,科技,政治的现代化,还是人的现代化,其中最重要的
3、方面就 是人的道德素质的现代化。社会学研究表明,宗教是道德教育最有效的力量之一。 一方面,宗教教义和宗教历史中包含了丰富的道德内容,长期以来成为民族心理和 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宗教领袖一般都有很强的人格魅力,在信徒中有3很高的道德威望,他们的道德榜样作用对信徒有很强的影响力。第三,在社会层面,宗教具有稳定秩序的功能。宗教通过宣讲教义,举行仪式 等活动,可以加强信众对现行秩序的认同,舒缓精神危机,减少社会震动。当今世 界大多数国家的政治体制都是世俗化的,但他们大都给予宗教充分的信仰自由,允 许宗教发展,就是意识到了宗教的这一社会功能。第四,宗教还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20 世纪初,
4、韦伯提出了著名的新教 伦理命题,认宗教所倡导的勤奋,克己,忠于职业等伦理精神,是现代资本主义发 展的动力。大约一个世纪后的今天,这一论断依然有其现实意义。2003 年,纽约大 学的金融史教授耐尔佛格森在时代周刊上撰文,对欧洲和美国最近 20 多年 的经济发展进行了总结:美国经济超过欧洲的根本原因是宗教因素。美国人一年的 平均工作时间为 1976 个小时。德国人是 1533 个小时,荷兰人和挪威人则更少。在1973 至 1998 年间,美国的就业率从 41%升至 49%,而德国和法国的则分别降至 44% 和 39%。欧洲各国工作时间的减少正好与其宗教信仰的急剧衰落相符,大约 50%的 欧洲人表示
5、上帝与他们“无关”;而在北美,82%的被调查者认为上帝“非常重要”。 人们由此断言,美国经济的活力与其较高的宗教参与程度有关,宗教所提供的伦理 支持成为美国经济优于欧洲经济的原因。第五,在当代中国,宗教还具有文化展示功能,对社会经济、人民生活方式发 挥着独特的作用。今天我国佛教与道教的绝大多数著名寺观都是国家指定的旅游场 所,一到节假日,无不人山人海,其中宗教徒的比例实际很小,大多数人都是在观 光。一方面,宗教活动场所为人民群众的游览休憩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群众也 受到宗教文化的熏陶;再者,地方政府和人民则在其中获得经济效益。这是解释当 今中国宗教发展原因的一个重要视角。总之,在当今社会,宗
6、教的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既有传统的心理慰藉、道德 教化等,也有现代的经济和其他社会功能。这些因素构成了宗教在现代社会生生不 息的根源。1.1.2 中国宗教园林的现实意义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佛教、道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其传播和发展的 过程中,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以及民族风格等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而 中国人以自己特有的宗教精神、信仰意识、文化心态和园艺技法创造出的一种驰誉 世界的宗教园林,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今天,虽然有不少宗教园林已经成为 历史的遗迹,断墙残垣,甚至形消影灭。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复苏和兴盛,宗教文 化研究的展开和深化,中国宗教园林的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越来越受到旅游
7、界的普 遍重视。宗教园林成为宗教传播和宗教功能发挥的媒介,同时也为宗教活动提供了 物质场所,而且,宗教园林为宗教创造了一个神秘的氛围,满足了人们猎奇、求知 的心理,对旅游者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成为中国文化旅游的主要资源之一。因此, 当前在对宗教园林进行开发建设时,应珍视中国宗教园林这项宝贵的文化资源,真 正加以改善、保护,为发展我国的旅游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21 世纪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生产方式的变革、新旧体制的 交替、对外开放的加大、现代科技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冲突日益明显,都在促使社会 文化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发生着重大的变化,由此产生了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 自然的不和谐。
8、在现代社会生存竞争日益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剧的情形下,一些 心理和生理上的疾病开始困扰着人们,特别是当人们在尽情享受越来越丰富的物质 生活的同时,人文精神却逐渐丧失,许多人感到从未有过的精神紧张、情感空虚, 为物欲所役,被金钱所累,丧失了目标和理想,找不到行为准绳,精神上无所寄托。 人们陷入了信仰危机,也深刻体验到了信仰缺失带来的困惑与迷茫。根据中国社会 科学院 1995 年的调查和国内外一些相关研究表明,信仰缺失已成为降低个体心理 健康水平和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并对社会安定有较大的负面影响。近代学者梁启超曾说:“信仰是神圣,信仰在一个人为一个人的元气,在一个 社会为一个社会的元气。”1鲁迅
9、先生曾说:“人心必有所冯依,非信无以立,宗教 之作,不可已矣。”也即是说,信仰是人的精神家园。人需要信仰,不仅在于通过1 张晓芒, 解读现实生活文本, 研究重大社会问题J. 哲学研究, 2000(6)信仰的形式超越短暂、有限的人生,实现对无限、永恒的价值追求,而且在于人有从信仰中得到激励、慰藉的需求。人对无限、永恒的超越虽不能达到,但心向往之, 能给人以极大的安慰。信仰使人超越动物式的本能生活,超越个人的孤立无助,超 越人生的空虚和恐惧,将肉与灵的冲突,将有限与无限的矛盾的解决,与更高的理 想境界联系在一起,从而使人过上一种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而宗教用不同的方式, 对生命和世界作出诠释,对现实
10、世界的人类具有明显的启迪、安慰、寄情的作用; 宗教中的神灵,都被信徒认为是有超自然力的可靠可依傍的对象,满足了人的不同 层次的精神信仰需要,包括获得慰藉的需要,摆脱恐惧和孤独,群体交往的需要, 追求平静的需要,情感宣泄的需要等1。宗教园林则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心灵慰藉、 感受、体验之所,这无论对个体的生命质量,还是对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具有非常 重要的意义。1.1.3 寺庙园林的地位和作用在我国古代,封建统治者利用儒学治世、佛教治心、道教养身的不同功能,使 其在维护封建统治方面互补,发挥其整体合力的作用,从而推动了佛教、道教在中 国的发展,因此我国古代宗教素以佛、道并著。然而道教在历史上素以式微不
11、振见 称,其与我国文化发生密切关系者,当推佛教为最。佛教在我国的影响颇大,除了 波及政治与经济领域,并且广泛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文学、音乐、绘画、 舞蹈、建筑等。特别是隋唐以来,佛教逐渐中国化,从而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 筑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与上层建筑密切相关的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无疑受到佛教 的影响,形成了具有其独特造园方法和特色的寺庙园林。中国古典园林根据使用者的不同,主要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三 大类别,寺庙园林是其中重要的一支。在现存的古典园林中,寺庙园林在数量上远 超过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的总和,而且较其它园林分布更广,足见其影响之深,地 位之重。但自 20 世纪 5
12、0 年代以来,佛教作为中国宗教信仰之一,在很多人心中将1 罗竹风, 人社会宗教M.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5.132-263.42它与迷信联系起来,佛教寺庙更是成为迎合世俗百姓求神拜佛、趋吉避凶的场所,许多寺庙被大肆的破坏,寺庙园林逐渐被人忽略。 其实,佛教的众多教义都是以善为先,强调“忍”和“悟”,这些都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信徒的心中,寺庙园林则是寄托人们高尚审美情感 的精神住所。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深山藏古寺,曲径通禅房”的静谧、祥和 的时空,令人心旷神怡;在这里,人们可以目睹到佛教徒的虔诚信仰,感受到他们 宁静、宽舒、坦然、达观、淡泊的状态,而得到一些启
13、发;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 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与博学睿智的大师直接交流,获得在其他地方无法获得 的知识。并且,在佛教教义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天地同根,万物一体” 、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清清翠竹皆是法身”等众身平等,生命轮回,强调不杀生, 敬畏生命,反对无度占有和浪费的思想指导下,大多佛寺都十分重视自然生态的保 护,这不仅美化了寺庙园林环境,并且为城市的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俗话说的好: “多修一座庙,少修十座监狱”。随着国家宗教保护政策的出台,如今我们应该重 新审视佛教,重视寺庙园林建设,使“佛教治心”等宗教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以利 于社会的长治久安,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1.2 研
14、究的目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宗教旅游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神秘性 吸引着众多旅游者前来朝圣、观光、修学和游憩。据权威部门统计,著名的旅游景 点中,宗教名胜所占的比例,在中国达到了 55%以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世 界遗产名录中,宗教名胜竟占了 90%,宗教与旅游关系密切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据 2006 年武汉市旅游市场调查统计分析,旅游者最喜欢的旅游占比类型:历史遗 迹占 21.61%,宗教文化占 36.14%,民族风情占 13.73%,名山大川占 28.79%,度假 娱乐占 31.78%,可见宗教文化旅游备受游客喜爱;无论对于国内游客还是国外游客, 它都是一个不可忽视
15、的潜在市场。寺庙园林作为佛教思想、寺庙文化的一种极为生动的文化信息载体,是独特的宗教文化景区,其佛教建筑、佛教活动和佛教艺术对旅游者来说具有强大的旅游吸引力。因此在对宗教文化景区进行旅游开发时,应该是以有效的保护宗教文化资源, 以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促进人、社会、文化、经济的综合发展,以资源的真 实和完整提供给游人以优美的景观和美好的体验。但是由于旅游迅速发展而带来的过度重视经济收益使得景区管理思想混乱,缺 乏系统的指导思想,发展的性质不明确;如以旅游产业政策取代文物保护事业政策, 以旅游经济目标指导景区的开发建设并取代宗教文化的保护目标。并且现状各部分 管理机构的相互牵制,对于旅游中产生
16、的一些新的需求和变化,在管理上不能够及 时地做出相应举措。同时在旅游经济的驱使下,有些地方对于资源的认识趋于简单, 开发过度而保护小力度小。尤其是近 20 年的错位、超载开发,使得寺庙园林景区 趋于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不少寺庙园林也在进行不断的修复、加建活动,出 现了一股“筑寺建庙”热,许多地方恢复重建了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后因各种原 因被毁的有名寺庙,但在寺庙的规划、设计、修筑过程中,由于对当地的历史沿革 了解不够,对佛教文化内涵了解不深,往往只注重其外在形式的恢复,没有注意到 佛教思想、寺庙文化内在精神的发扬,结果寺庙园林的自然度、美感度和灵感度严 重下降,使得寺庙园林的发展出现了保护
17、与建设不当,商业化严重、文化教育功能 不足等问题,影响了佛教在广大信徒和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成为烧香磕头拜佛的 迷信场所,所谓的人类文化瑰宝沦落为摇钱树。因此,如何运用规划手段在保护的基础上做好对寺庙园林的发展和利用,使寺 庙园林真正起到宗教传承的载体作用,发挥寺庙园林的现代功能,保证宗教文化旅 游的可持续发展,是本文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1.3.1 研究的内容佛教自西汉从印度传入中国以来,经长期传播发展,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 合,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根据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 化、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中国佛教分为汉地佛教、藏传佛教和云南地区上座部
18、佛教三大派系。由于各大派系的佛教教义均精深玄奥,佛教典籍也浩如烟海,限于时间和文章篇幅,本文则以汉地佛教的寺庙园林为研究对象,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 下三个方面:第一:中国寺庙园林研究。寺庙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重要一支,长期以 来一直屈居于私家园林与皇家园林之后,古今中外对古典园林研究者很多,但大多 也集中于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对于寺庙园林则多是一笔带过。然而,通过对寺庙 园林的研究,笔者深深发现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的创作其实很大程度上受到佛教的 影响,与寺庙园林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寺庙园林有其存在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 中国寺庙园林的起源与发展进行梳理,并与实地调查相结合,总结出寺庙园林的特
19、点(包括寺庙园林的文化、功能以及寺庙园林的空间布局、建筑、小品、植物等各 造园要素的特点),揭示寺庙园林所体现的佛教“教”与“禅”的意境,从中窥探 中国寺庙园林发展之一斑。第二:寺庙园林与旅游发展关系研究。佛教作为中国宗教之一,在中国经过两 千多年的传播、发展以后,已经具备了很强的旅游吸引力;寺庙园林以及与佛教有 关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也派生出了强大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随着现代社会的 发展,很多佛教资源具有了可开发性。因此,围绕佛教文化活动的开展,圣地人文 景观和特色文化成了现代社会重要的旅游资源。本论文从历史时期寺庙园林旅游发 展这一角度分析,研究寺庙园林作为旅游吸引物其服务人群和寺庙园林
20、功能的演 变,提出了历史时期寺庙园林旅游发展对现代寺庙园林旅游开发的启示。并通过对 寺庙园林与旅游发展相互促进关系的分析,以期对寺庙园林综合价值的全面发掘和 寺庙园林的旅游开发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并通过实地调查和对游客进行问 卷调查,结合当前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了解寺庙园林在进行旅游开发或寺庙园林规 划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寺庙园林规划研究。传统的寺庙园林有其特有的空间处理手法和景物配 置技艺。寺庙园林一般采取以中轴对称为宗教建筑的基本框架,把主要殿堂建筑依 次排列在中轴线上,东西两侧对称分布次要配殿和生活区域,四周院落式围起,以 对称封闭的宗教空间增添和强化神圣与肃穆的气息。与此同时
21、,寺庙园林运用对称 手法,或在寺庙的引导途中,或于殿堂建筑的门前阶旁,设置一些佛教景物和园林 景点,如石狮、石像、钟楼、鼓楼、经幢、花坛等,以园艺形象供托主体宗教设施。总体来说,寺庙园林可以分为寺庙内的宗教空间、生活空间和园林空间以及寺庙外的园林空间。这四个空间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关联,并且寺庙园林在构造这些空间 组合过程中,又创造出许多独到的空间形态。本文主要以寺庙园林的园林空间以及 寺庙外的园林空间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寺庙园林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归元禅寺 的保护扩建规划实例,提出寺庙园林规划的理论措施和方法,以对现存问题进行规 避,满足现代旅游发展的需要。1.3.2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理论研究
22、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首先通过广泛的文献阅读和整 理,了解现阶段国内外关于寺庙园林研究的动态,获取相关的理论成果和结论,为 课题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同时对国内著名寺庙园林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当前寺庙 园林在旅游发展和规划方面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实例,对中国寺庙园林规划设计的 方法与要点进行探讨。1)文献阅读法:根据文章所确定的研究方向和对象,关注当前寺庙园林的开 发建设,查阅报刊杂志;大量阅读国内外寺庙园林和宗教文化旅游开发等相关方面 的各类书籍、期刊、杂志以及优秀硕、博士论文等,力求对该研究有一个整体的把 握。2)抽样问卷法:为了具体了解当前寺庙园林建设存在的缺陷与不足,针对武 汉归元禅寺的游
23、客作了问卷调查,笔者设计了“归元禅寺游客调查问卷”(见附录), 随机发放了 100 份,回收 76 份,回收率 76。3)实地调查法:对国内几个著名寺庙园林进行了实地调查,对寺庙园林的空间 构成,特征,使用情况作出了一定的了解和分析。4)专家访谈法: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和国内研究现状向专家学者交流 请教。5)实证研究法:通过对问卷调查和实地的分析研究,以武汉归元禅寺为例, 借鉴相关理论知识和前人研究成果作为参考,探讨寺庙园林规划的措施和方法。1.4 研究成果综述古今中外对中国古典园林研究者很多,经由几代学者的挖掘和整理,至今己经 积累而成了颇具规模的园林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大多集中于私家
24、园林和皇家园林, 专攻中国寺庙园林和寺庙园林规划的著述尚不多见。就国外而言,早在公元 6 世纪,中国佛教经由朝鲜半岛传入日本。此后,伴随 着日本全面吸收佛教禅宗文化,而陆续出现了具有浓厚禅宗意味的日本庭院,成为 当时日本造园形式的主流。在西方国家,从早期欧洲传教士和旅游者写的游记、书 信和图片到后来尤其是十八世纪后半叶出现的大量有关中国系统园林的专业论著 可以看出,国外学者对中国寺庙园林已有了基本的了解。以最早的马可波罗游记 中对敦煌寺庙的描述为始,到利马窦与金尼阁神父的中国基督徒布教记、意大 利传教士卫匡国神父的中华新图(Novus Atlas Sienesis)以及法国耶稣会士李明 神父中
25、国现状新志(Nouveaux memoires surletat present de la Chine),再到后来 威廉钱伯斯 1757 年关于中国建筑和园林论著中国建筑、家俱、服装和器物的 设计等,都对中国寺庙以及寺庙园林作了相关的叙述。现代以来,由瑞典著名艺 术史学家喜龙在 1949 年撰写的纽约版中国园林(Chinese Garden),由德国著 名园艺学家、知名作家玛丽安娜鲍榭蒂在 1983 年书写的德文版中国园林等 专著对中国古典园林作了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但仍然是将寺庙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 一个分支进行介绍。内容多属于描述性、介绍性的,主要是向西方人介绍和宣传中 国的园林艺术,目的是
26、让外国人了解中国园林。因此在论及中国寺庙园林文化及其 寺庙园林的布局规划方面着墨不多。在国内,古代对寺庙园林的论著也不多见,只能从中国古代史书、方志、传记、 笔记等文献中,得到与寺庙园林园林相关的原始资料。例如早在北魏杨衒之编著的洛阳伽蓝记中,就有对洛阳寺庙园林的寺庙选址、寺庙建筑、寺庙周围环境并 其兴废沿革做了详细的描述,从中已经可以窥探出寺庙园林的规制;道宣关中创 立戒坛图径和敦煌唐朝寺庙壁画将当时寺庙建筑布局的改造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 来;唐朝后期的著名禅师怀海第一次在传统律寺之外,创立了禅宗自己的宗教建筑禅院,制定了禅门规式,并逐渐演变成了中国寺庙的“伽蓝七堂制”,并延续到今天。自上世纪
27、 30 年代以来,人们逐渐开始关注寺庙园林。如周维权先生的古典 园林史、张家骥先生的中国造园论等主要是以史为线,将寺庙园林作为中国 古典园林的一支,叙述了寺庙园林的形成及演变;宗白华中国园林艺术所表现的 美学思想等论文,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等园林文 化专著,张法中国美学史辟有专门章节论述各时代寺庙园林的美学特征;赵光 辉先生的中国寺庙的园林环境、(英)D.斯科特著(熊宁译)的极少主义与禅宗、 段玉明的中国寺庙文化、王毅的园林与中国文化、任晓红的禅与园林 等书不同程度地揭示了佛教文化与园林两者间的相互影响;还有李允鉌的华夏意 匠、彭一刚的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侯幼彬的中国建筑美学等
28、,同时中 国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艺术史等建筑史著作也都列有相 关寺庙园林部分,从设计手法和建筑美学角度进行研究。此外各种建筑类与园林类 学术期刊以及各大高校相关学位论文也发表了一些关于寺庙园林的研究成果,如刘 媛的浅谈中国寺庙园林,管欣的学位论文中国佛教寺庙园林意境塑造手法研 究等,对寺庙园林的特点和造景手法做了的论述。但是对于寺庙园林的现代文化 价值、功能,以及现代寺庙园林的规划措施和方法研究,却很少提及。80 年代后,由于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加之西方学术界对“东方思想研究”的 热潮,人们对宗教旅游兴趣地提升,佛教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业内人士的关 注,目前有关佛教旅游已有不少
29、的研究成果。如章必功的中国旅游史以时间为 经朝代为纬,介绍了佛教旅游的发展过程;王元海等编著的旅游与宗教文化、 霍国庆的佛教旅游文化等则以介绍佛教文化知识、佛教旅游景点为主,方便游 人参观游览;还有一系列关于探讨佛教旅游资源与旅游开发之间关系的学术论文, 如紫腾嘉等人的宗教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及构想、彭明勇的生态旅游与 佛教文化关系研究、陈鸣的宗教园林与旅游文化,以及探讨佛教旅游的学位 论文如邹卫的浅论都市佛教旅游以成都佛教旅游为例等,都不同程度的论 述了目前佛教旅游资源的重要价值,从分析目前寺庙园林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弊病 入手,提出旅游开发的策略及建议。但是没有将旅游发展与寺庙园林的空间规
30、划相 结合,提出可借鉴的方法和建议。综观上述研究成果,建筑界和园林界的园林史研究,多侧重寺庙园林实物和形态的考订和叙述,而对一些重要造园思想理论和园林场所精神等方面内容,却尚未充分关注和深入探讨,存在一定研究缺环或空白。而文科领域对园林的研究,则从 文化史、艺术史的角度出发,拓展了寺庙园林的研究视野,在文献挖掘方面具有深 厚的功力,整理出不少珍贵资料。但是,由于专业的局限,往往拘泥于意识形态层 面或一些特殊的审美方式和艺术表现手法,未能从文化、功能、技术等各方面整体 性地认识寺庙园林设计理念和构筑方式。而旅游界多关注与寺庙园林作为旅游文化 资源来说,它所具备的旅游价值和开发潜力,缺乏对空间组织
31、的研究。并且,目前 对于寺庙园林的研究,大都是依托佛教文化而进行的,很少有单独将寺庙园林作为 佛教文化与园林文化的结合体,研究它的空间布局、文化、功能和现代价值,而关 于寺庙园林规划研究者更是少之又少,只有少许几篇学位论文如清华大学江权同学 的山岳型风景区中寺院文化环境的保护与利用研究以嵩山少林景区、昆明 理工大学马云霞同学的云南寺观园林环境特征及其保护与发展。虽然近几年对 于寺庙园林的关注与研究有所增多,但其研究大多是对个别寺庙史料的搜集、或是 个案的评析,缺少必要的系统性和学术深度。本文旨在前人研究的理论基础上,总结寺庙园林的文化、功能、布局上的特点, 针对目前旅游发展的需要,探讨寺庙园林
32、与旅游发展的互动关系,在保护寺庙园林 文化景观资源的基础上,提出寺庙园林规划的内容和方法,尝试解决由于旅游发展 所带来的寺庙园林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个案研究推广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研 究,可以作为现代寺庙园林规划编制的参考。1.5 相关概念界定(1)寺庙:是指进行佛教活动的公开性建筑宅院。(2)寺庙园林:狭者仅方丈之地,广者则泛指整个佛教圣地,其实际范围包 括寺庙周围的自然环境,是寺庙建筑、佛教景物、人工山水与天然山水的综合体, 即寺庙建筑和自然环境结合而形成的园林化的环境。一般有三大类型:一是位于城镇,寺外无园林环境,常有独立的寺园,园内以人工造景为主的城镇型寺庙园林;二是位于城市近郊,风
33、景条件较好,既有自然景观为主的构景,又有人工景观为主构景的郊野型寺庙园林;三是位于自然山水景区, 寺庙与周围风景区有机结合,以自然景观为主,辅以人工造景的山林型寺庙园林。 第三种类型逐渐发展成为寺庙园林的主流.1(3)佛教旅游:在中国旅游史上,将佛教徒游化修行、传经、取经活动,文 人名士追随佛教与高僧交学辩难的山水旅游以及民间大众游春、进香等宗教外出活 动称之为佛教旅游或释游2。现代旅游学把佛教旅游定义为宗教旅游的一种,从狭义上讲,佛教旅游主要指 佛教徒因为宗教目的而从事的旅游活动,如朝圣、求法、石游、传法等;从广义上 讲,佛教旅游指凡是围绕佛教旅游资源开展的旅游活动都可视之为佛教旅游,也就
34、是说,佛教旅游不仅包括佛教徒因宗教目的而从事的旅游活动,也包括非佛教徒出 于兴趣,游览佛教圣地,观赏佛教建筑、体验佛教特色文化等相关的旅游活动。(3)寺庙园林旅游:主要是指广大旅游者(包括佛教信徒),以寺庙园林为旅 游目的地,以寺庙园林旅游资源为依托所开展的各种旅游活动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各 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4)寺庙园林旅游资源:指的是存在于寺庙园林或周边的,对广大旅游者能 够产生吸引力的所有佛教吸引物,都可以称之为寺庙园林旅游资源。如寺庙建筑、 绘画、雕塑等。(5)旅游发展:一般是指旅游的现实价值和经济效益的增大。本文所指的旅 游发展的概念是站在社会历史的高度,将旅游作为人类生活中的一个整
35、合系统,旅 游发展指旅游由小到大,由单一到整合,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运动变化 过程。它包括旅游内外的的主客体、元素、内涵、过程、途径等等方面的发展,这 其中文化因素贯穿始终,文化传播在旅游文化中起着重要的,甚至是举足轻重的作 用。1 赵光辉,中国寺庙的园林环境, 北京旅游出版社, 1987 2 王淑良, 中国旅游史M.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8.871.6 研究框架寺庙园林的研究基于旅游发展的寺庙园林及其规划研究现场调研 国内实例旅游发展的需求分析国内外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当前寺庙园林在进行旅游开发和寺庙园林规划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以满足旅游发展需要的寺庙园林规划寺庙园林规划对
36、现存问题的规避结 语图 1-1 论文研究框架(资料来源:自绘)2中国寺庙园林概述2.1 寺庙的产生佛教相传在公元前 6 世纪至 5 世纪 由古印度遵毗罗卫国王子悉达多乔答 摩创立。因其父为释迦族人,成道后被 尊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 又称佛陀,略称佛,意谓“觉者”。西 汉后期,佛教经由西域传入中国内地。 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 2 年),便有博士图 2-1 中国第一佛寺河南洛阳白马寺 (资料来源:自摄)弟子秦景宪从月支使臣口授佛经。永平十年(公元 67 年),他们与天竺僧人摄摩腾、 竺法兰携佛典、佛像回到帝都洛阳,暂居鸿胪寺(接待宾客的公署)。次年诏令在雍 门外兴建中国第一座佛寺白马
37、寺。1(图 2-1)“自洛中构白马寺,盛饰佛图, 画迹甚妙,为四方式。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式样而重构之。从一级至三、五、七、 九,世人相承,谓之浮图”。从此中国具备了佛(佛像)、法(佛经)、僧(出家修行者) 三宝,也就正式有了符合教义规定的佛教。2与此同时,与佛教信仰及宗教生活密切相关的佛教建筑艺术,也由北印度传入 西域,进而流行于内地。我国的佛教建筑虽渊源于印度,佛教建筑在我国的发展正 如同佛教的儒学化一样,其古印度原型逐渐汉化,在汉地发展为殿宇式建筑,并用 于表示官署名称的“寺”字。汉书注云:“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佛教传入 中原,是由汉明帝派遣使臣前往西域,请来天竺僧摄摩腾等至洛阳而始
38、。摄摩腾等 初到时,被招待住于鸿胪寺,因其时鸿胪寺是掌宾客朝会礼仪的,其后将此寺改建, 称白马寺。后世遂相沿以“寺”为佛教建筑的通称。于是,佛寺作为僧众供奉佛像 和居住修行的处所,历来为佛教活动中心、偶像崇拜和弘法布道的场所。1大清一统志卷 163, 河南府二, 寺观2 吕微:印度佛学源流略讲,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年佛寺在中国历史上曾有浮屠间、招提、兰若、伽蓝、精舍、禅林、梵刹、神庙、塔庙、庵、寺、庙等称谓。其名或源于梵文音译,如“浮屠”为梵语 Buddha 的音 译,也译作“佛”,佛教刚传人时其建筑曾借用中国传统的“祠”的名称;或为假 借、隐喻,如“梵刹”,梵表示清净,刹表示土地或
39、地方,喻寺为清净之所在;或 为某种类型的专称、别名,如“庵”。古代隐世修行者所居的茅屋,称为“庵”,后 来称比丘尼所居的佛寺为“尼姑庵”、“尼庵”;到明清时期通称为寺、庙。庙原为 奉祀祖宗和前代贤哲的地方,后渐用以称奉祀神佛的地方。12.2 寺庙园林的起源与发展寺庙从单纯的宗教建筑向兼备园林因素的方向演变,与佛教逐渐中国化的过程 大致同步。寺庙园林的出现和发展,不只是宗教活动场所的外在形式的变化,而是 和本土文化氛围对佛教的濡染以及中国佛教内在精神的逐渐形成相关联。2.2.1 雄伟壮丽的佛教寺庙的建造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繁,各种宗教盛行,此时外来佛教融汇一些 儒家和老庄的思想,以佛理
40、而入玄言,它的因果报应、转世轮回之说对于中国苦难 深重的人民颇有迷惑力和麻醉作用,因而不仅受到人民的信仰,统治阶级也加以扶 持,佛教于是在中国广泛流行起来。早期“舍宅为寺”的风气十分盛行,到北魏期 间,达官贵人又兴起建寺之风,同时善男信女的金钱布施也成了佛门收入的重要来 源。因此,在官方与民间信仰推动下,以中国传统建筑为基调,对佛教寺庙建筑的 修建比起古代印度,有过之而不及。据洛阳伽蓝记卷一城内略云:“永宁寺, 熙平元年所立也。中有九层浮图一所,架木为之,举高九十丈,有刹复高十丈,合 去地一千尺,去京师(洛阳)百里已遥见之。僧房楼观一千余间,雕深粉壁,青琐绮 疏,栝柏松椿,扶疏拂担,苁竹香草,
41、布护阶墀。寺院樯皆施短椽,以瓦覆之。四 面各开一门,南门楼三重,通三道,去地二十丈,图以云气,画彩仙灵绮,拱门有 四力士、四狮子,饰以金银,加之珠玉,庄严焕炳,世所未闻,东西两门皆亦如是,1 黄卓越主编:中国佛教大观(下), 第 875 页, 哈尔滨出版社, 1995 年惟楼一重,北门一道不施屋”。由此可见北魏时期佛教寺庙的建设已经相当的雄伟壮观,而后世大都沿袭业已形成的传统通过崇高壮丽的寺庙建筑,给僧众或信 徒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感染着他们的心智,有助于使信众对佛门产生敬意和吸引善 信归依。华美的寺庙在佛教传播中的地位就不言而喻了。直至今日,僧俗所建的寺 庙仍大部分追求壮丽华美的作风。2.2.
42、2 清幽典雅的寺庙园林的营造自两晋、南北朝的贵族有“舍宅为寺”以来,包含着宅园的第宅转化为寺庙, 成 为早期寺庙现成的园林。这些宅第原来大都有较好的绿化或精美的园林。如桐桥 倚棹录所述“晋威和二年,王洵与弟珉,以别墅舍建虎丘寺。”其寺遂为吴中第 一胜景。后来,随着作为宗教建筑的寺庙大量出现,从而带动了 寺庙园林的方兴未艾。东晋太元 年间,名僧慧远法师在庐山营造 东林寺,“却负香炉之峰,傍带瀑 布之壑;仍石垒基,即松载沟,图 2-2 慧远法师与庐山东林寺(资料来源:)森树烟凝,石径苔生。”1 (图2-2)寺庙园林至晚在此时已经出现。洛阳伽蓝记,描述当时北魏洛阳城内外的许多风景寺庙园林:景明寺,“
43、房檐 之外,皆是山池。松竹兰芷,垂列阶樨。寒风团露,流香吐揄。寺有三池,景乐寺 堂庞周环,曲房连接,轻条佛户,花蕊被庭”2;正始寺“众僧房前,高林对牖, 青松绿柽,连枝交映”3;永明寺“房庑连亘,一千余间。庭列修竹,檐佛高松, 奇花异草,骈阗阶砌”4可见当年城内外寺庙园林的盛况。1 (梁)慧皎撰, 汤用彤校注:高僧传慧远传, 中华书局, 1992 年2 (北魏)杨衒之撰, 韩结根注:洛阳伽蓝记景乐寺篇, 山东友谊出版, 2001 年 5 月3 (北魏)杨衒之撰, 韩结根注:洛阳伽蓝记正始寺篇, 山东友谊出版, 2001 年 5 月4 (北魏)杨衒之撰,韩结根注:洛阳伽蓝记永明寺篇, 山东友谊出
44、版社, 2001 年 5 月唐代佛教禅宗兴起,文人名士参与修禅,促进了文人名士与禅僧的往来, 同时文人雅好山水的审美情趣直接或 间接地影响了寺庙园林向自然山水环 境中转移,而寺庙兴造合于自然山水, 清幽典雅的禅境营造成为寺庙园林的 主导形态。“佛教四大名山”(图 2-3)及 “佛门四绝”也在这个时期形成。自此, 在自然风景秀丽处建佛寺,于佛寺中植 卉栽葩之风历代不息,“天下名山僧占图 2-3 佛教四大名山,从左至右分别是: 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和普陀山(资料来源:)多”,名山望岳几乎遍布着寺庙园林。而佛教寺庙逐渐成为施行佛教教化、传播佛 教的中心场所,寺庙园林也逐渐演化成为与皇家园林、私家园
45、林并列的我国三大园 林体系之一,引发了社会各阶层香客纷沓而至。2.2.3 寺庙园林开放为公众活动和游憩场所不同于古代印度寺庙园林的闭关政策,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针对中国特殊的 国情,顺从世俗的要求,任由信徒出入,逐步开放为公众游乐的场所。据洛阳伽蓝记所述,在六镇之乱洛阳丘墟之前,寺庙已经成为人们游憩的 场所了。从洛阳伽蓝记卷四对洛阳城西宝光寺的记载:“宝光寺,园池平衍, 果菜葱青。园中有一海号咸池,葭菼被岸,菱荷覆水,青松翠竹,罗生其旁。京邑 士子至于良辰美日,征友命朋,来游此寺,雷车接轮,羽盖成阴。或置酒林泉,题 诗花圃,折藕浮瓜,以为兴适”。可见,仅北魏时洛阳一地,寺庙成为士庶游宴欣 赏歌
46、舞杂耍的情况已如此。唐宋时期,佛教已达到了普遍兴盛的局面。由于佛法提倡“是法平等,无有高 下”,在公共娱乐场所极为缺乏的古代,寺庙园林以其优美的园林环境自然成为各 阶层市民的平等交往的公共中心。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吸引信徒,集聚资财,寺庙 里引进了一些世俗娱乐活动,作为宗教威慑手段的补充,因而诗琴棋画、声包犬马、 茶道酒品、商市戏社无所不有,而这一切,又反过来促进寺庙园林的发展。东京图 2-4 古代寺庙庙会活动 (资料来源:中华图片库)梦华录中就详细记载了京师居民到开放的寺庙园林探春消夏,访胜 寻幽,所见皆是的情形:“万花争 出,粉墙细柳,斜笼绮陌;香轮暖 辗,芳草如茵;骏骑骄嘶,杏花如 绣;鹭啼芳树,燕舞晴空;红妆按 乐于宝榭层楼,白面行歌近画桥流 水。四月八日佛诞生日,城内“十 大禅院各有浴佛斋会,煎香药糖水 相遗,名曰浴佛水。迤逦时光 昼永,气序清和。”明清时期,我国园林艺术达到极高的水平,寺庙园林建设也达到高潮。这个时 期的寺庙园林继承了唐宋以来的世俗化、文人化,一般与私家园林相差不多,而且 更为朴实、简练。寺庙里经常有各种庙会活动,群众的参与程度高,逐渐寺庙园林 已开放成为人们游赏和文化交流的游憩场所,兼顾公园之作用。(图 2-4)2.3 寺庙园林的文化及功